專利名稱: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混色點矩陣發(fā)光二極管上的改良,尤指一種內(nèi)封的LED能先經(jīng)獨立分色分光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使制成的點矩陣LED混色效果極佳,而且底下又設有支架可有效提高散熱效果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按,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發(fā)光二極管LED都只是用在交通號志和鬧鐘上?,F(xiàn)在其亮度已經(jīng)足夠用在平面電視等高階電子設備上,未來,除可能應用于手掌大小的LED攜帶型投影機,現(xiàn)階段最直接可對戶外大型電視及跑馬燈提高畫質(zhì)亮度上有明顯幫助,故對消費者、電子公司和LED廠商都將因此受益。
由于其產(chǎn)值利潤相當可觀,在業(yè)界不斷積極研發(fā)下,已衍生出許多專利獲準案,譬如,已公開的TW591811號一種混色發(fā)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至少包括一第一電極,該第一電極具一第一電性;一第一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位于該第一電極上;一第二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位于一部分的該第一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上;一第二電極,該第二電極具一第二電性,且該第二電極位于另一部分的該第一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上;一第三電極,該第三電極具該第一電性,且該第三電極位于一部分的該第二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上;以及一第四電極,該第四電極具該第二電性,且該第四電極位于另一部分的該第二發(fā)光二極管晶片上。
又公知的點矩陣LED,主要包括一外殼其內(nèi)覆有間隔而設的發(fā)光LED晶體,而另面設有成排的接腳,以便外接控制電源,而傳統(tǒng)全彩LED是指紅綠藍三種波長的晶片,集合制成在一承載器內(nèi)如PCB板或支架,透過三種晶片發(fā)光顏色來混合出全彩光線的LED,然而其制造上存有如下缺點1.因為三種波長的晶片因亮度或波長的偏差,每種晶片依其亮度可分為6級,三種晶片混組色彩即有6×6×6=216種等級,而無法制作出統(tǒng)一標準三色(RGB)的全彩LED。
2.因為三個晶片集合在一承載器或植在PCB上,使其很難有效散熱,致使三個晶片因溫度升高的熱效應,使其全彩LED因發(fā)光度衰減,各個晶片衰減度不一,故很難得到色度一致及亮度均勻優(yōu)良的全彩LED。
3.因為三個晶片已集合在一承載器或植在PCB上,若有單獨的晶片故障,即難以更換維修,故整體成品的良品率無法有效提高。
因鑒于上述前案及公知點矩陣LED所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人經(jīng)多方深入研究、設計、實驗及改良后,終于研制成功本實用新型。
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內(nèi)封的LED能先經(jīng)獨立分色分光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使制出的發(fā)光二極管混色效果極佳,而且底下又設有支架可有效提高散熱效果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
為達到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數(shù)個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不同成色,外表預封有薄殼帶有接腳的薄形LED、一電路板、一透明膠層及一外殼體;該電路板上具有間隔分布的數(shù)個供所述數(shù)個薄形LED接腳插接的插孔,所述數(shù)個薄形LED呈不同并色組群分布的點矩陣;該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其正對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晶體處具有突柱;以及該外殼體,為一單向開口凹形體,其底部具有相對于突柱的點矩陣穿孔。
據(jù)此,使內(nèi)封的LED能先經(jīng)獨立分色分光具有相同亮度等級,讓制成的點矩陣LED混色效果極佳,而且底下又設有支架可有效提高散熱效果。
圖1本實用新型電路板上插接有三色LED的立體圖。
圖2本實用新型封裝完成的組合平面圖。
圖3本實用新型封裝完成的立體外觀圖。
圖4本實用新型三色LED呈品狀分布的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三色LED可先裝于支架的立體分解圖。
圖6本實用新型制造時可方便更換晶片的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LED表面封設突柱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成內(nèi)容及其他特點,茲舉本實用新型較具體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以下所述。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主要包括數(shù)個薄形LED1,為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不同成色,外表預封有薄殼11的接腳晶體;一電路板2,其上設有間隔分布的數(shù)個插孔21,供數(shù)個薄形LED接腳12插接,以不同并色組群分布成一點矩陣;一透明膠層3,包覆在電路板2外部,其正對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1處設有突柱31;以及一外殼體4,系一單向開口凹形體,其底部設有相對于突柱31的點矩陣穿孔41;據(jù)此,使制成的發(fā)光二極管混色效果佳,內(nèi)封的LED能獨立分色分光有相同亮度等級。
實施時,該突柱31可呈圓頂狀或橢圓狀,并可突出外殼體4的點矩陣穿孔41。
另外,制造時電路板2每一點矩陣位上設有六個插孔21,使其上可插接三顆紅、綠、藍薄型LED1呈品狀分布排列。又如圖5所示,該品狀分布排列三顆紅、綠、藍薄型LED1底下亦可先組裝插接于一支架5的插孔平臺51上。
又如圖2所示,該突柱31可呈圓頂狀(或橢圓狀)整個包覆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1,或如圖7所示,該突柱31只局部突粘在LED1的上表面,另外,制造上該電路板2亦可設成厚片狀,使薄型LED1插入可獲得更好的固定,且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1,其具有可依不同用途騰高或貼板安裝裝的接腳12,以適應各式不同場合。
據(jù)此,請參圖1~圖5所示,可先將紅、綠、藍薄型LED1經(jīng)分光分色確定半成品等級后,再一一選擇組合利用支架5使其緊密結合,或直接在電路板2上用不同并色組群間隔分布而成一點矩陣,之后以透明膠層3封膠包覆在電路板2外部(或局部設在LED1表面上),再與外殼體4對組制成一混色點矩陣LED,其組成品因為所有內(nèi)封的LED1均經(jīng)獨立分色分光而有相同亮度等級,故使制出的混色發(fā)光二極管效果佳,而且三個顏色的LED1下方因多設有支架5,故亦可有效提高其散熱效果。
請參見圖6所示,因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設計方式,故其在制造時半成品可先經(jīng)檢測,倘制造中發(fā)現(xiàn)某一LED1故障,即可在注膠封裝前將其簡單取下替換,以有效提高制造良品率,減少傳統(tǒng)方式生產(chǎn)廢件(不良品)過多導致浪費成本的情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有效結構確實可大幅提高混色點矩陣LED成色的制造品質(zhì),而且又能提高生產(chǎn)上的良品率,以及有效增進產(chǎn)品應用的散熱效果,功能上遠勝于傳統(tǒng)結構,具進步性及產(chǎn)業(yè)利用價值,遂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的申請。
上述的具體實施例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上述說明及本申請專利范圍所載的結構特征及于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變換或修改,其本質(zhì)未脫離出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范疇者,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數(shù)個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不同成色,外表預封有薄殼帶有接腳的薄形LED、一電路板、一透明膠層及一外殼體;該電路板上具有間隔分布的數(shù)個供所述數(shù)個薄形LED接腳插接的插孔,所述數(shù)個薄形LED呈不同并色組群分布的點矩陣;該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其正對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晶體處具有突柱;以及該外殼體,為一單向開口凹形體,其底部具有相對于突柱的點矩陣穿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突柱呈圓頂狀或橢圓狀,包覆在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晶體的外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突柱呈圓頂狀或橢圓狀,局部地突粘在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晶體的上表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路板每一點矩陣位上具有六個插孔,其上插接的三顆紅、綠、藍薄型LED呈品狀分布排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品狀分布排列的三顆紅、綠、藍薄型LED下插接有一帶有插孔平臺的支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LED具有可騰高安裝的接腳。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LED具有可貼板安裝的接腳。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路板呈厚片狀。
專利摘要一種混色點矩陣LED改進結構,其主要包括數(shù)個薄形LED,為具有相同亮度等級,不同成色,外表預封有薄殼的接腳晶體;一電路板,其上設有間隔分布的數(shù)個插孔,供數(shù)個薄形LED接腳插接,以不同并色組群分布成一點矩陣;一透明膠層,包覆在電路板外部,其正對每一不同并色組群的LED晶體處設有突柱;以及一外殼體,系一單向開口凹形體,其底部設有相對于突柱的點矩陣穿孔;據(jù)此,使內(nèi)封的LED能先經(jīng)獨立分色分光具有相同亮度等級,讓制成的點矩陣LED混色效果極佳,而且底下又設有支架可有效提高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G09F9/33GK2802727SQ20052011041
公開日2006年8月2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23日
發(fā)明者陳天宇 申請人:陳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