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書,尤其是一種具有多種翻閱方式的圖書。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圖書,在結構上,一般包括封面、封底、以及夾在封面和封底之間的多張內頁,封面、封底、內頁具有相同的邊緣形狀,在圖書的邊緣處形成整齊的切邊,閱讀者從圖書的第一張內頁開始,依次閱讀印刷在每一內頁正反兩面上的內容,直至圖書的最后一張內頁。從圖書內容上來看,有一類圖書由多個用于展現(xiàn)不同內容的章節(jié)組成,閱讀者如果想要讀取其中某一章節(jié)的內容,往往需要先從目錄中讀取相應章節(jié)的頁碼,再自前而后的翻至該頁碼,或者事先在頁碼上粘帖標簽、做標記,十分不方便,也缺少趣味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使用方便、富有趣味性、具有多種翻閱方式的圖書。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圖書,包括封面、封底和夾在封面和封底之間的多張內頁,相鄰的多張內頁形成一個內頁組合,每個內頁組合中包含多張邊緣處帶有凸起部的凸內頁,多張凸內頁的凸起部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閱讀者通過凸內頁的凸起部,將圖書翻開至凸起部所在的凸內頁,讀取凸內頁上及其相鄰書頁上的內容;將凸起部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是為了區(qū)分一個內頁組合中的多張凸內頁,閱讀者只需要識別圖書邊緣的凸出部形狀,即可直接翻開圖書至相應書頁。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作為優(yōu)選,每個內頁組合中還包含多張平內頁,平內頁的邊緣距離圖書邊緣的距離大于凸內頁的凸起部距離圖書邊緣的距離。作為優(yōu)選,凸內頁和平內頁交替分布。一張或多張平內頁隱藏在相鄰的兩張凸內頁之間,增加了翻動一次某一類型的凸內頁所獲得的圖書內容量;作為相鄰兩張凸內頁的分隔,在圖書側邊緣形成相對稀疏的凸內頁循環(huán),使得圖書的翻閱更加簡便、快捷。作為優(yōu)選,圖書至少包含一個內業(yè)組合,一個內頁組合的最后一張內頁是下一個相鄰的內頁組合的第一張內頁。將上述設計在一本圖書中以多個內頁組合的形式進行重復裝訂,使得凸內頁具有了分隔頁的功能,一個內頁組合中的多種凸內頁在圖書側邊緣形成循環(huán),圖書編寫者可以將同一類型內容(如圖書的一個章節(jié))印刷在可以通過同樣的凸內頁的凸起部到達的書頁以及與他相鄰的一張或多張書頁上,閱讀者只需在圖書側邊緣的一個位置翻動圖書,即可讀取印刷在凸出部位于該邊緣處的凸內頁以及與該凸內頁相鄰的一張或多張內頁上的內容。作為優(yōu)選,凸起部的邊緣具有與封面和封底的邊緣重合的重合部位。凸出部的邊緣與封面、封底的邊緣共同形成圖書的邊緣,使得凸出部在圖書邊緣形成多種層疊結構,方便讀者翻閱,進一步提高了圖書的使用便捷度。作為優(yōu)選,封面和封底的面積大于內頁的面積。由于凸內頁的凸出部相對于平內頁向圖書邊緣方向突出,而圖書的內頁紙張相對于圖書的放置環(huán)境較為柔軟、易折疊,為了保護圖書內頁,將封面和封底的面積設計為大于內頁的面積,可以很好的保護內頁,使圖書更易于保管和攜帶,延長了圖書的使用壽命。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采用,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圖書具有多種翻閱形式,圖書的編寫者可以在一種翻閱形式所能夠讀取的內頁中布置一個類別的閱讀內容,閱讀者按照某一翻閱形式打開圖書,即可讀取一個特定類別的內容,具有使用方便、富有趣味性的優(yōu)點,在提供閱讀內容的同時,豐富了圖書的功效。
圖1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內頁組合處于翻開狀態(tài)時的一種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屬于一個內頁組合的多張內頁的一種主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內頁處于合攏狀態(tài)時的一種立體示意圖,圖中所示為一個內頁組合;圖4為本發(fā)明的一個使用狀態(tài)的示意圖,示出了欲從封面方向翻開圖書時,多個內頁組合在圖書邊緣所形成的結構;圖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使用狀態(tài)的示意圖,示出了欲從封底方向翻開圖書時,多個內頁組合在圖書邊緣所形成的結構;其中1、封面;2、封底;3、內頁;4、凸起部;5、凸內頁;6、平內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圖書,包括封面1、封底2和夾在封面1和封底2之間的多張內頁 3,封面1和封底2為長方體,他們的面積都大于內頁3的面積。相鄰的7張內頁3形成一個內頁組合,圖書至少包含一個內業(yè)組合,每個內頁組合中包含4張邊緣處帶有凸起部4的凸內頁5、與凸內頁5 —對一交替分布的3張平內頁6。如圖2所示的一個內頁組合,包括依次裝訂的7張內頁3,其中第1、3、5、7張內頁為凸內頁5,第2、4、6張內頁為平內頁6,其中,平內頁6的邊緣距離圖書邊緣的距離大于凸內頁5的凸起部4距離圖書右側邊緣的距離。這里所說的右側邊緣是指圖書的與裝訂邊所在的左側邊緣相對的一邊。定義自左向右的第1、3、5張內頁3為該內頁組合的第一凸內頁、第二凸內頁、第三凸內頁,第7張內頁與第1張內頁3相同,即是一個內頁組合的最后一張內頁,也是下一個相鄰的內頁組合的第一張內頁;定義自左向右的第2、4、6張內頁3為該內頁組合的第一平內頁、第二平內頁、第三平內頁。請參見圖2和圖3,凸內頁5的凸起部4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第一凸內頁的凸出部4位于圖書右側邊緣的下部,第二凸內頁的凸出部4位于圖書右側邊緣的中部,第三凸內頁的凸出部4位于圖書右側邊緣的上部,第一、二、三平內頁具有相同的形狀。凸起部4的邊緣與封面1和封底2的邊緣重合。如圖4所示,由圖書的封面一側打開圖書,由于僅有第一凸內頁的凸出部4位于圖書邊緣下部,多個第一凸內頁的凸出部4在這個位置上形成層疊結構,閱讀者可以通過翻動第一凸內頁的凸出部4到達相應內頁組合的第一凸內頁,此時,第一凸內頁構成平展打開的圖書的右側頁面,在它的左側,是一張平內頁。同樣的道理,通過圖書的邊緣中部和上部,閱讀者可以分別到達相應內頁組合的第二凸內頁、第三凸內頁,此時,第二凸內頁、第三凸內頁同樣構成平展打開的圖書的右側頁面,在它們的左側,是一張平內頁。如圖5所示,由圖書的封底一側打開圖書,通過圖書的邊緣下部、上部、中部,閱讀者可以分別到達相應內頁組合的第一、第二、第三凸內頁,此時,上述凸內頁位于頁面的左側,在它們的右側,是一張平內頁。由4張凸內頁和3張平內頁組成一個內頁組合,形成圖書的6個平展面,圖書的編寫者可以在各個平展面上印刷不同類別的內容,和傳統(tǒng)的圖書不同,這6種類別的內容即便從圖書結構上看是相鄰的、連續(xù)的,其上的內容卻可以有所不同,配合上述6種翻閱方式,閱讀者即可以便捷地選取6中類別的內容中的一種。實施例2實施例2與上面所述的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在一個內頁組合中,相鄰的兩張凸內頁5之間可以設置有多張平內頁6或不設置平內頁6,由于圖書的翻閱方式、以及能夠形成的翻閱方式的數量與平內頁6無關,而只與凸內頁5有關,所以,在相鄰兩張凸內頁 5之間設置多張平內頁6并不影響圖書的使用,通過這樣的設置,編寫者可以根據編寫需要調節(jié)讀者通過一次翻閱所能夠得到的閱讀內容量。實施例3實施例3與上面所述的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在一個內頁組合中,凸內頁5的數量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內頁組合中包含有7張凸內頁5,凸內頁5的凸出部4 依舊交錯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除去與下一個內頁組合共用的最后一張凸內頁,圖書可以形成12種翻閱方式,印刷12種類別的內容。實施例4實施例4與上面所述的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將封面1和封底2的形狀設置成除方形外的其他形狀,以圓形為例,內頁3的大部分具有與封面1、封底2相配合的圓形輪廓,凸內頁5的凸起部4分布在圓形邊緣的不同位置。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圖書,包括封面(1)、封底( 和夾在所述封面(1)和封底(2)之間的多張內頁 (3),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多張所述內頁C3)形成一個內頁組合,每個所述內頁組合中包含多張邊緣處帶有凸起部⑷的凸內頁(5),多張所述凸內頁(5)的凸起部⑷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書,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內頁組合中還包含多張平內頁 (6),所述平內頁(6)的邊緣距離圖書邊緣的距離大于所述凸內頁(5)的凸起部(4)距離圖書邊緣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書,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內頁(5)和平內頁(6)交替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圖書,其特征在于圖書至少包含一個所述內業(yè)組合,一個所述內頁組合的最后一張內頁是下一個相鄰的內頁組合的第一張內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的邊緣具有與所述封面(1)和封底O)的邊緣重合的重合部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書,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面(1)和封底O)的面積大于所述內頁(3)的面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圖書,包括封面、封底和夾在封面和封底之間的多張內頁,相鄰的多張內頁形成一個內頁組合,每個內頁組合中包含多張邊緣處帶有凸起部的凸內頁,多張凸內頁的凸起部分布在圖書邊緣的不同位置。上述圖書具有多種翻閱形式,圖書的編寫者可以在一種翻閱形式所能夠讀取的內頁中布置一個類別的閱讀內容,閱讀者按照某一翻閱形式打開圖書,即可讀取一個特定類別的內容,具有使用方便、富有趣味性的優(yōu)點,在提供閱讀內容的同時,豐富了圖書的功效。
文檔編號B42F21/02GK102336086SQ201010235778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朱力 申請人: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