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計算機硬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計算機裝置。
背景技術: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計算機技術的一種重要應用,在教學實踐中,該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多媒體教學講臺中。然而,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講臺僅僅是將計算機安裝在普通的講臺上,教師再通過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對計算機進行操作。這種結構的問題在于: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才能對計算機進行操作,而學生只能在講臺下聽講而不能使用講臺進行答題或操作演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計算機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計算機裝置,包括支腿和平臺,平臺固定安裝在支腿上,所述的平臺的頂部設置有顯示器容納槽,顯示器容納槽內設置有學生用顯示器和教師用顯示器,顯示器容納槽的中央設置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通過電機控制實現升降,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和教師用顯示器的背部均鉸接在升降支架上,升降支架降至下極限位置是,上述的兩個顯示器恰好完全收納至顯示器容納槽內,并且兩個顯示器與顯示器容納槽的槽頂平齊,升降支架升至上極限位置時,兩個顯示器與平臺上平面所夾的銳角為45°,所述的平臺為一個箱體結構,箱體結構的左下部設置有用于放置鍵盤的鍵盤托板,箱體結構的左上部為主機箱,主機箱插裝在平臺內并可通過鑰匙鎖緊,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和教師用顯示器與主機箱的位置上下對應,箱體結構的右部設置有用于放置文件的抽屜,在箱體結構的上表面,與所述的抽屜上下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書寫平臺,是寫平臺上設置有用橡膠制成的書寫墊板,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上的顯示屏是觸摸屏。
所述的支腿內側焊接有腳踏板。所述的書寫墊板的高度比顯示器容納槽的槽頂低,高度差大于1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為教師和學生各設置了一塊顯示屏,教師可通過教師用顯示屏進行教學操作,而學生可通過學生用顯示屏進行演示操作或者答題,從而有效增加了教學互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教學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升降支架升至上極限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升降支架降至下極限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右視圖。
圖中,1-支腿,2-平臺,3-顯示器容納槽,4-學生用顯示器,5-升降支架,6-教師用顯示器,7-鍵盤托板,8-主機箱,9-抽屜,10-書寫墊板,11-腳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施例包括支腿1和平臺2,平臺2固定安裝在支腿1上。
所述的平臺2的頂部設置有顯示器容納槽3,顯示器容納槽3內設置有學生用顯示器4和教師用顯示器6。為教師和學生各設置了一塊顯示屏,教師可通過教師用顯示屏6進行教學操作,而學生可通過學生用顯示屏4進行演示操作或者答題,從而有效增加了教學互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教學效果。
顯示器容納槽3的中央設置有升降支架5,升降支架5通過電機控制實現升降,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4和教師用顯示器6的背部均鉸接在升降支架5上,升降支架5降至下極限位置時,上述的兩個顯示器恰好完全收納至顯示器容納槽3內,并且兩個顯示器與顯示器容納槽3的槽頂平齊。通過控制升降支架5的升降,可將兩個顯示器收納在顯示器容納槽3內,從而使平臺的上表面保持平整,也可將兩個顯示器支起,使其與上平臺呈一定角度,以便于操作。
作為優(yōu)選方案,升降支架5升至上極限位置時,兩個顯示器與平臺2上平面所夾的銳角為45°。
所述的平臺2為一個箱體結構,箱體結構的左下部設置有用于放置鍵盤的鍵盤托板7,便于教師進行教學操作。
箱體結構的左上部為主機箱8,主機箱8插裝在平臺2內并可通過鑰匙鎖緊,安裝或維護時,只需將主機箱8抽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另外,鑰匙的設置,使得對主機箱8內部的操作需要授權,從而防止非授權人員拷貝文件。
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4和教師用顯示器6與主機箱8的位置上下對應,箱體結構的右部設置有用于放置文件的抽屜9。
在箱體結構的上表面,與所述的抽屜9上下對應的位置設置有書寫平臺,是寫平臺上設置有用橡膠制成的書寫墊板10,便于教師進行書寫操作。
所述的學生用顯示器4上的顯示屏是觸摸屏,因觸摸屏的操作簡單,所以本實用新型適合任何年齡段,任何文化層次的學生使用。
所述的支腿1內側焊接有腳踏板11,改善了使用舒適性。所述的書寫墊板10的高度比顯示器容納槽3的槽頂低,高度差大于1厘米,高度差的設置可將書寫區(qū)從結構上獨立出來,便于對分區(qū)進行區(qū)分,避免各分區(qū)之間互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