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7515閱讀:2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設置于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可協(xié)助增大視角、降低光學系統(tǒng)敏感度,以獲得更高的解像力的光學成像透鏡組。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的興起,設置有攝影功能的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尤其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為滿足消費者對像素及畫質表現(xiàn)上的需求,小型化攝影鏡頭的發(fā)展也就越
      顯重要。就一般攝影鏡頭而言,其所采用的感光元件不外乎為感光耦合元件 (Charge CoupledDevice, CCD)或是互補性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 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制造工藝技術的精進,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得以更加縮小,從而將小型化攝影鏡頭逐漸帶往高像素領域發(fā)展, 因此,對成像品質的要求也就日益增加。如美國專利第7,397,612號所示,現(xiàn)有設置于可攜式電子產(chǎn)品的大視角攝影鏡頭,多采前群透鏡組具負屈折力、后群透鏡組具正屈折力的配置,此即所謂的反攝影型 (InverseTelephoto)結構,藉此獲得廣視角的特性,以接收更大區(qū)域的顯示影像。然而, 采用上述三片式透鏡的光學系統(tǒng),其光學成像品質與四片式透鏡的光學系統(tǒng)相較下仍顯不足,無法符合現(xiàn)今光學成像品質的要求。此外,如美國專利第7,446,955號所示,雖然其已揭示一四片式透鏡的光學系統(tǒng), 可用以提供將近140度的大視角,但因光圈設置于光學系統(tǒng)的后端,已經(jīng)相當接近成像面, 且于光圈后方僅設置有一透鏡以進行像差的補正,故總體而言對像差補正的能力有限,從而使成像品質產(chǎn)生影響。有鑒于此,提供一種具大視角,成像品質佳且不致于使鏡頭總長度過長的光學成像透鏡組,此乃為業(yè)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其包含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及一光圈,通過將該等透鏡所具有的曲率半徑(curvature radius)、厚度(thickness)、折射率 (index)、色散系數(shù)(Abbe Number)及焦距(focal length)等參數(shù)進行相關限定,以提供具大視角、成像品質佳,且鏡頭總長度不致過長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其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四片,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像側面為凹面,且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像側面為凸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其中,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第三透鏡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定義為SL,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第一透鏡物側面與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時, 滿足下列關系式0. 3 < CT4/CT1 < 1. 5-1. 5 < R6/R5 < 1. 50. 40 < SL/TTL < 0. 75。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 其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四片,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同時第三透鏡為塑膠材質,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同時第四透鏡為塑膠材質。其中,當?shù)谝煌哥R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 R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 f,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2,且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 N3時,滿足下列關系式2. 1 < (R1+R2)/(R1-R2) < 5. 0-1. 5 < R3/R4 < 1. 51. 2 < (T34/f) X 100 < 15. 0|N2+N3-2N11 < 0· 15。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 其中,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一凹面,且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一凸面,且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其中,光學成像透鏡組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第二透鏡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 f2,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且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l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 9 < f/f2 <1.51. 5 < SAG12/CT1 < 2. 5。

      圖IA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示意圖;圖IB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圖2A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示意圖;[0026] 圖2B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0027] 圖3A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示意圖;[0028] 圖3B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0029] 圖4A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示意圖;[0030] 圖4B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0031] 圖5A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示意圖;[0032] 圖5B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以及[0033]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高度示意圖。[0034]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數(shù)據(jù);[0035]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0036]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數(shù)據(jù);[0037] 圖lo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0038]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數(shù)據(jù);[0039]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0040]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數(shù)據(jù);[0041]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0042]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數(shù)據(jù);[0043]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非球面數(shù)據(jù);以及[0044] 圖17為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相關參數(shù)的對應數(shù)據(jù)列表。[0045] 附圖說明[0046] ]光學成像透鏡組[0047] 100光圈110第一透鏡[0048] 1 1 1第一透鏡的物側面1 12第一透鏡的像側面[0049] 120第二透鏡121第二透鏡的物側面[0050] 122第二透鏡的像側面130第三透鏡[0051] 13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132第三透鏡的像側面[0052] 140第四透鏡141第四透鏡的物側面[0053] 142第四透鏡的像側面150紅外線濾光片[0054] 160保護玻璃170成像面[0055] 2光學成像透鏡組[0056] 200光圈2lo第一透鏡[0057] 21 1第一透鏡的物側面212第一透鏡的像側面[0058] 220第二透鏡22 1第二透鏡的物側面[0059] 222第二透鏡的像側面230第三透鏡[0060] 23 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232第三透鏡的像側面[0061] 240第四透鏡241第四透鏡的物側面[0062] 242第四透鏡的像側面250紅外線濾光片[0063] 260保護玻璃270成像面[0064] 3光學成像透鏡組310 第-312 第-321 第: 330 第: 332 第J
      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透鏡的物側面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 342第四透鏡的像側面 360保護玻璃
      410 第-412 第-421 第: 430 第: 432 第:
      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透鏡的物側面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 442第四透鏡的像側面 460保護玻璃
      300光圈
      311第一透鏡的物側面 320第二透鏡 322第二透鏡的像側面 33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 340第四透鏡 350紅外線濾光片 370成像面 4光學成像透鏡組 400光圈
      411第一透鏡的物側面 420第二透鏡 422第二透鏡的像側面 43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 440第四透鏡 450紅外線濾光片 470成像面 5光學成像透鏡組 500光圈
      511第一透鏡的物側面 520第二透鏡 522第二透鏡的像側面 53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 MO第四透鏡 550紅外線濾光片 570成像面 A物側
      CTl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 Drlr3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Dr3r8第二透鏡的物側面與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f系統(tǒng)焦距f2第二透鏡的焦距
      Imgh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 Nl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Rl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
      R2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
      510 第-512 第-521 第: 530 第J 532 第:
      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透鏡的物側面透鏡
      透鏡的像側面 542第四透鏡的像側面 560保護玻璃
      B像側
      CT4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
      -距離 -距離[0104]R6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SL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SAG12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于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TTL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V3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V4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以較佳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其中,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同時,第一透鏡較佳為一凸凹的新月形透鏡,以提供較大的視場角,并有利于修正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像散 (Astigmatism),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且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承上所述,當?shù)谝煌哥R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 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 3 <CT4/CT1 < 1. 5,將使第四透鏡與第一透鏡的厚度不至于過大或過小,而有利于鏡片的組裝配置。當?shù)谌哥R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 R6時,滿足下列關系式-1. 5 < R6/R5 < 1. 5,將有利于修正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像散與歪曲,且可有效降低光線入射于電子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且,R6/R5可進一步滿足下列關系式-0. 5 < R6/R5 < 0. 5,以提高電子感光元件的感光敏感度,減少光學成像透鏡組產(chǎn)生暗角的可能性。當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定義為S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 40 < SL/TTL < 0. 75,將有利于光學成像透鏡組在遠心特性與廣視場角中取得良好的平衡。本實用新型前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較佳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塑膠材質透鏡的使用可有效減低鏡組的重量,更可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第四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上至少設置有一反曲點,可有效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進一步可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當光學成像透鏡組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 70
      <Imgh/f < 0. 92,將為光學成像透鏡組提供較大且不至于過大的視場角。當?shù)谝煌哥R的物側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的物側面與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滿足下列關系式1. 2 < Drlr3/Dr3r8
      <2.0,將可使第一透鏡與其他透鏡間的距離較適當,從而縮減光學成像透鏡組的整體長度。當?shù)谌哥R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滿足下列關系式28 < V4-V3 < 45,將有利于光學成像透鏡組中色差的修正。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其中,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同時第三透鏡為塑膠材質,而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同時第四透鏡為塑膠材質。當?shù)谝煌哥R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 R2時,滿足下列關系式2. 1< (R1+R2)/(R1-R2) < 5. 0,將有助于擴大攝影用光學成像透鏡組的視場角,使其兼具廣視場角的特性。當?shù)诙哥R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的曲率半徑定義為 R4時,滿足下列關系式-1. 5 < R3/R4 < 1. 5,將有利于修正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球差 (SphericalAberration)。并且,上述關系式較佳為滿足-0. 7 < R3/R4 < -0. 05。當?shù)谌哥R與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滿足下列關系式1.2 < (T34/f) X 100 < 15.0,將可防止像散的過度增大, 并且,上述關系式較佳為滿足1.5 < (T34/f) X 100 < 7. 0。當?shù)谝煌哥R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2,且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3時,滿足下列關系式|N2+N3-2m | < 0. 15,將有利于第一透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學材質的選擇上獲得較合適的匹配。本實用新型前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較佳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可使系統(tǒng)的主點更遠離成像面,有利于縮短系統(tǒng)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物側面則可為凹面或凸面,若第四透鏡物側面與像側面為凹凸的組成,可加強修正系統(tǒng)的像散,亦可以有利于修正系統(tǒng)的高階像差,若第四透鏡物側面與像側面為雙凸的組成,可加強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并且降低系統(tǒng)的敏感度。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光學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其中,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分別為凸面及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凸面,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且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而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且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非球面。于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由于第二透鏡為雙凸透鏡,故能加強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有效縮短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光學長度;再者,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故可使光學成像透鏡組的主點更遠離成像面,有利于縮短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此外,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因此將有助于強化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并且降低整體系統(tǒng)的敏感度。當光學成像透鏡組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 f2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 9 < f/f2 < 1. 5,則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大小配置較為合適,并可有效控制系統(tǒng)的總長度,維持鏡頭小型化的特性。如圖6所示,其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于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該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l時;滿足下列關系式1. 5 < SAG12/CT1 < 2. 5,將可使第一透鏡的形狀不會太過彎曲,如此不僅有利于透鏡的制作與成型,更有助于降低鏡組中鏡片組裝配置所需的空間,使得鏡組的配置可更為緊密。本實用新型光學成像透鏡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該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chǎn)成本。此外,可于鏡面上設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shù),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shù)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實用新型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的總長度。本實用新型光學成像透鏡組中,若透鏡表面為凸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于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為凹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于近軸處為凹面。本實用新型光學成像透鏡組中,可至少設置一光欄以減少雜散光,有助于提升影
      像品質。以下將就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IA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圖IB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 如圖IA所示,于本實施例中,一光學成像透鏡組1由物側A至像側B依序設置為第一透鏡 110、一第二透鏡120、一光圈100、一第三透鏡130、一第四透鏡140、一紅外線濾光片150、 一保護玻璃160及一成像面170。亦即紅外線濾光片150、保護玻璃160及成像面170順序設置于第四透鏡140后方,對應至像側B所在的位置,以自光學成像透鏡組1接收影像。其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及第四透鏡140的材質均選用塑膠,藉以降低制造成本,然第一透鏡110及第二透鏡120的材質并不以上述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可于其他實施態(tài)樣的采用玻璃作為材料。詳細而言,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折力,且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 111為凸面,其像側面112為凹面。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120的物側面121 與像側面122均為凸面。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130的物側面131為凸面, 其像側面132為凹面。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1與像側面 142均為凸面。于上述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f = 4.觀。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其系統(tǒng)光圈值定義為!^no,且!^no = 2. 45。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其最大視角的一半定義為HF0V,且HFOV = 37. 5。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谝煌哥R110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120的折射率定義為N2,且第三透鏡130的折射率定義為N3時,其關系式為
      N2+N3-2N1I = 0.10。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谌哥R13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14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其關系式為V4-V3 = 32. 40。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谝煌哥R1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14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時,其關系式為CT4/CT1 = 0. 81。[0142]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谌哥R130與第四透鏡140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1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T34/ f) XlOO = 3. 74。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谝煌哥R110的物側面11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110的像側面11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其關系式為(R1+R2) / (R1-R2) = 3. 19。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诙哥R120的物側面12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12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其關系式為R3/R4 = -0. 39。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谌哥R130的物側面13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130的像側面13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其關系式為R6/R5 = 0. 13。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120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f2時,其關系式為f/f2 = 1. 14。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谝煌哥R1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且第一透鏡110的像側面112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 時,其關系式為SAG12/CT1 = 2.四。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shù)谝煌哥R110的物側面111與第二透鏡 120的物側面121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120的物側面121與第四透鏡140的像側面142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其關系式為Drlr3/Dr3r8 = 1. 62。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光圈100至成像面170的距離定義為SL, 且光學成像透鏡組1的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1與成像面1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 TTL時,其關系式為:SL/TTL = 0. 52。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 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且光學成像透鏡組1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dmgh/f = 0. 77。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中,當光學成像透鏡組1的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1與成像面1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1的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定義為^iigh時,其關系式為TTLAmgh = 3. 90。圖2A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圖2B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 如圖2A所示,于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透鏡組2的設置相似于第一實施例,同樣具有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M0、光圈200、紅外線濾光片250、保護玻璃 260及成像面270等光學元件,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210具有負屈折力,且第一透鏡210 的物側面211為凸面,其像側面212為凹面。第二透鏡220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220的物側面221與像側面222均為凸面。第三透鏡230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230的物側面 231為凸面,其像側面232為凹面。第四透鏡2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240的物側面241 為凹面,其像側面242為凸面。在上述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f = 4.沈。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其系統(tǒng)光圈值定義為而0,且!^o = 2. 60。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其最大視角的一半定義為HF0V,且HFOV =37. 7。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谝煌哥R210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220的折射率定義為N2,且第三透鏡230的折射率定義為N3時,其關系式為
      N2+N3-2N1I = 0.11。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谌哥R23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MO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其關系式為V4-V3 = 34. 40。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谝煌哥R2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MO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時,其關系式為CT4/CT1 = 0. 17。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谌哥R230與第四透鏡MO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2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T34/ f) XlOO = 5. 07。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谝煌哥R210的物側面21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210的像側面21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其關系式為(R1+R2)/ (R1-R2) = 3. 24。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诙哥R220的物側面22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22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其關系式為R3/R4 = -0. 41。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谌哥R230的物側面23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230的像側面23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其關系式為R6/R5 = 0. 35。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220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f2時,其關系式為f/f2 = 1. 27。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谝煌哥R2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且第一透鏡210的像側面212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 時,其關系式為:SAG12/CT1 = 1.99。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shù)谝煌哥R210的物側面211與第二透鏡 220的物側面221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220的物側面221與第四透鏡240的像側面M2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其關系式為Drlr3/Dr3r8 = 0. 81。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光圈200至成像面270的距離定義為SL, 且光學成像透鏡組2的第一透鏡210的物側面211與成像面2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 TTL時,其關系式為:SL/TTL = 0. 66。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且光學成像透鏡組2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Imgh/f = 0. 78。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2中,當光學成像透鏡組2的第一透鏡210的物側面211與成像面2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2的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定義為^iigh時,其關系式為TTLAmgh = 2. 93。圖3A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圖:3B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 如圖3A所示,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設置相似于第二實施例,同樣具有第一透鏡 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光圈300、紅外線濾光片350、保護玻璃360及成像面370等光學元件,第一透鏡310具有負屈折力,且第一透鏡310的物側面311為凸面,其像側面312為凹面。第二透鏡320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320的物側面321與像側面322均為凸面。第三透鏡330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330的物側面331為凸面,其像側面332為凹面。第四透鏡3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340的物側面341與像側面342均為凸面。在上述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差異為其光圈300設置于第一透鏡310及第二透鏡320之間,如此一來,光圈300將更接近被攝的物側A,而能有效地縮短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光學總長度。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f = 4. 24。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其系統(tǒng)光圈值定義為而0,且!^o = 2.80。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其最大視角的一半定義為HF0V,且HFOV = 37. 5。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谝煌哥R310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320的折射率定義為Ν2,且第三透鏡330的折射率定義為Ν3時,其關系式為
      Ν2+Ν3-2Ν1I = 0.09。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谌哥R33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34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其關系式為V4-V3 = 32. 40。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谝煌哥R3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34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時,其關系式為CT4/CT1 = 0. 47。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谌哥R330與第四透鏡340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3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T34/ f) XlOO = 12. 97。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谝煌哥R310的物側面31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310的像側面31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其關系式為(R1+R2) / (R1-R2) = 2. 95。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诙哥R320的物側面32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32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其關系式為R3/R4 = -0. 46。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谌哥R330的物側面33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330的像側面33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其關系式為R6/R5 = 0. 20。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320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f2時,其關系式為f/f2 = 1. 33。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谝煌哥R3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且第一透鏡310的像側面312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 時,其關系式為:SAG12/CT1 = 1.42。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shù)谝煌哥R310的物側面311與第二透鏡 320的物側面321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320的物側面321與第四透鏡340的像側面;342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其關系式為Drlr3/Dr3r8 = 1. 76。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光圈300至成像面370的距離定義為SL, 且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第一透鏡310的物側面311與成像面3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時,其關系式為:SL/TTL = 0. 55。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且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Imgh/t = 0. 78。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3中,當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第一透鏡310的物側面311與成像面3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3的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定義為^iigh時,其關系式為TTLAmgh = 3. 90。圖4A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圖4B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 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透鏡組4的設置相似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1。如圖4A所示,光學成像透鏡組4同樣具有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 光圈400、紅外線濾光片450、保護玻璃460及成像面470等光學元件。于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具有負屈折力,且第一透鏡410的物側面411為凸面,其像側面412為凹面。第二透鏡420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420的物側面421與像側面422均為凸面。第三透鏡430 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430的物側面431與像側面432均為凹面。第四透鏡4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440的物側面441與像側面442均為凸面;于上述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f = 4. 16。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其系統(tǒng)光圈值定義為而0,且!^o = 2. 40。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其最大視角的一半定義為HF0V,且HFOV = 38. 7。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谝煌哥R410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420的折射率定義為Ν2,且第三透鏡430的折射率定義為Ν3時,其關系式為
      Ν2+Ν3-2Ν1I = 0.12。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谌哥R43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44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其關系式為V4-V3 = 32. 10。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谝煌哥R4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44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時,其關系式為CT4/CT1 = 0. 87。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谌哥R430與第四透鏡440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4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T34/ f) XlOO = 3. 20。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谝煌哥R410的物側面41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410的像側面41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其關系式為(R1+R2) / (R1-R2) = 2. 93。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诙哥R420的物側面42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42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其關系式為R3/R4 = -0. 35。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谌哥R430的物側面43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430的像側面43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其關系式為R6/R5 =-0. 12。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420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f2時,其關系式為f/f2 = 1. 19。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谝煌哥R4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且第一透鏡410的像側面412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 時,其關系式為:SAG12/CT1 = 1.98。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shù)谝煌哥R410的物側面411與第二透鏡 420的物側面421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420的物側面421與第四透鏡440的像側面442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其關系式為Drlr3/Dr3r8 = 1. 30。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光圈400至成像面470的距離定義為SL, 且光學成像透鏡組4的第一透鏡410的物側面411與成像面4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 TTL時,其關系式為:SL/TTL = 0. 55。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且光學成像透鏡組4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Imgh/f = 0. 79。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中,當光學成像透鏡組4的第一透鏡410的物側面411與成像面4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4的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定義為^iigh時,其關系式為TTLAmgh = 3. 56。圖5A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例,圖5B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像差曲線圖。 于本實施例中,光學成像透鏡組5的設置相似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4。如圖5A所示,光學成像透鏡組5同樣具有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M0、 光圈500、紅外線濾光片550、保護玻璃560及成像面570等光學元件,第一透鏡510具有負屈折力,且第一透鏡510的物側面511為凸面,其像側面512為凹面。第二透鏡520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520的物側面521與像側面522均為凸面。第三透鏡530具有負屈折力, 第三透鏡530的物側面531與像側面532均為凹面。第四透鏡540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540的物側面541與像側面542均為凸面;于上述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第四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兩者間的主要差異為于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透鏡510的中心厚度略大于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的中心厚度,藉此能更有效地降低成像的歪曲率。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f = 4. 23。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其系統(tǒng)光圈值定義為而0,且!^o = 2. 40。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其最大視角的一半定義為HF0V,且HFOV = 38. 2 ο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谝煌哥R510的折射率定義為Ni,第二透鏡520的折射率定義為Ν2,且第三透鏡530的折射率定義為Ν3時,其關系式為
      Ν2+Ν3-2Ν1I = 0.12。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谌哥R530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第四透鏡MO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其關系式為V4-V3 = 32. 10。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谝煌哥R5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第四透鏡MO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時,其關系式為CT4/CT1 = 0. 86。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谌哥R530與第四透鏡MO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光學成像透鏡組5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T34/f) XlOO = 2. 72。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谝煌哥R510的物側面51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1,第一透鏡510的像側面51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其關系式為(R1+R2) / (R1-R2) = 2. 40。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诙哥R520的物側面52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3,且像側面52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其關系式為R3/R4 = -0. 42。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谌哥R530的物側面531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5,第三透鏡530的像側面532的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其關系式為R6/R5 =-0. 13。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且第二透鏡520所具有的焦距定義為f2時,其關系式為f/f2 = 1. 31。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谝煌哥R510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且第一透鏡510的像側面512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 時,其關系式為SAG12/CT1 = 1. 53。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shù)谝煌哥R510的物側面511與第二透鏡 520的物側面521的一距離定義為Drlr3,且第二透鏡520的物側面521與第四透鏡540的像側面M2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其關系式為Drlr3/Dr3r8 = 0. 88。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光圈500至成像面570的距離定義為SL, 且光學成像透鏡組5的第一透鏡510的物側面511與成像面5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 TTL時,其關系式為:SL/TTL = 0. 59。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光學成像透鏡組5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 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且光學成像透鏡組5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其關系式為dmgh/f = 0. 78。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5中,當光學成像透鏡組5的第一透鏡510的物側面511與成像面570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TTL,且光學成像透鏡組5的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定義為^iigh時,其關系式為TTLAmgh = 3.四。需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各實施例的各透鏡中,其物側面及像側面均為非球面,但于其他實施態(tài)樣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下述原則仍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1)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如同以上各實施例所述,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重要技術特征在于各透鏡的屈折力設計,藉此能明顯提高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光學表現(xiàn)。詳細而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可用以擴大光學成像透鏡組的視場角。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光學成像透鏡組的主要屈折力,有助于縮短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光學總長度;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在本實用新型中的作用如同補正透鏡,可用以平衡及修正光學成像透鏡組所產(chǎn)生的像差。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可有效分配第二透鏡的正屈折力,以降低整體系統(tǒng)的敏感度。此外,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三透鏡具負屈折力且第四透鏡具正屈折力,故可有效修正慧差并避免其他像差的過度增大。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所揭露的配置可使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出射瞳(ExitPupil)遠離成像面,因此,光線以近乎垂直入射的方式入射在感光元件上(圖未示),此即為像側B的遠心(Telecentric)特性。遠心特性對于固態(tài)電子感光元件的感光能力極為重要,可使得電子感光元件的感光敏感度提高,減少系統(tǒng)產(chǎn)生暗角的可能性。此外,第四透鏡上也可進一步設置有一反曲點(圖未示),以有效地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于感光元件上的角度,并進一步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另一方面,當光圈的位置愈接近第三透鏡處時,可有利于廣視場角的特性,并有助于對歪曲(Distortion)及倍率色收差 (ChromaticAberration ofMagnif ication)進行修正,且有效降低光學成像透鏡組的敏感度。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的光圈設置于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間,其目的是欲在遠心特性與廣視場角兩者間取得平衡。此外,圖7、圖9、圖11、圖13、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光圈、紅外線濾光片、保護鏡及成像面的各項參數(shù)
      一覽表。其中,表面#0、#1、#2.....#14分別表示自物側A至像側B間各元件(或其表面)
      的編號。舉例而言,在圖7中,表面#1表示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而表面#2表示第一透鏡110的像側面,以此類推。圖8、圖10、圖12、圖14、圖16分別為圖7、圖9、圖11、圖13、圖15中各表面所具
      有的各非球面系數(shù),其中以A4、A6、A8.....A16代表各非球面系數(shù),此光學成像透鏡組的非
      球面曲線的方程式如下X(Y)=(Y2/R)/(l+(l-(l+k)*(Y/R)2)1/2)+ Σ (Α0 * (r)X 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于非球面光軸上頂點的切面的相對高度;Y 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R 近軸曲率半徑;k 錐面系數(shù);Ai 第i階非球面系數(shù)。參閱圖7、圖9、圖11、圖13、圖15,將定義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等光學元件的曲率半徑(Curvature Radius)、厚度(Thickness)、折射率(Index)、色散系數(shù)(Abbe#)及焦距(focal length)等的相關關系,以協(xié)助達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于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各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數(shù)及焦距等數(shù)值間的關系式,業(yè)已羅列于圖17中。綜上所述,于本實用新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中,當定義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時,若進一步將各透鏡所具有的曲率半徑、厚度、折射率、色散系數(shù)及焦距等數(shù)值做進一步的關系式限定,即可在光學特性上獲得改良,提供具大視角、成像品質佳,且鏡頭總長度不至過長的光學成像透鏡組。上述的實施例僅用來列舉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態(tài)樣,以及闡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疇。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主張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由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含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及像側面為凹面; 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像側面為凹面,且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一面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像側面為凸面,且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一面為非球面;以及一光圈,設置于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間;且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四片;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所述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4,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5,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6,所述光圈至成像面的距離定義為SL,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與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定義為 TTL時,滿足下列關系式 0. 3 < CT4/CT1 < 1. 5 -1. 5 < R6/R5 < 1. 5 0. 40 < SL/TTL < 0. 7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 所述第三透鏡及所述第四透鏡的材質為塑膠。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面與像側面其中之一至少設置有一反曲點。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滿足-1. 5 < R3/R4 < 1. 5的關系式。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4時,較佳為滿足-0. 7 < R3/R4<-0.05的關系式。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1,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2時,滿足2. 1 < (R1+R2)/(R1-R2) <5.0的關系式。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5,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較佳為滿足-0. 5 < R6/R5<0. 5的關系式。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i,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2,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3時,滿足N2+N3-2N11 < 0. 15 的關系式。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滿足0. 70 < Imgh/f < 0. 92的關系式。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1,所述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 SAG 12 時,滿足 1. 5 < SAG12/CT1 < 2. 5 的關系式。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物側面與所述第二透鏡物側面的距離定義為Drlr3,且所述第二透鏡物側面與所述第四透鏡像側面的距離定義為Dr3r8時,滿足1. 2 < Drlr3/Dr3r8 < 2. 0的關系式。
      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定義為f2,所述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且所述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滿足0. 9 < f/f2 < 1. 5且觀< V4-V3 < 45的關系式。
      13.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由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其像側面為凹面;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且所述第三透鏡的材質為塑膠;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且所述第四透鏡的材質為塑膠;以及一光圈,設置于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間;且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四片;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1,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2,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4,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所具有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所述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i,所述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2, 且所述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定義為N3時,滿足下列關系式2. 1 < (R1+R2)/(R1-R2) < 5. 0-1. 5 < R3/R4 < 1. 51. 2 < (T34/f) XlOO < 15. 0 N2+N3-2N1I < 0·15。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為凹面,且所述第四透鏡的像側面為凸面。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其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定義為f2時,滿足0. 9 < f/f2 < 1. 5的關系式。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3,所述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定義為V4時,滿足觀< V4-V3 < 45的關系式。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5,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滿足-1. 5 < R6/R5 < 1. 5的關系式。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更進一步滿足1. 5 < (T34/f) X 100 < 7. 0 的關系式。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3,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4,較佳為滿足-0. 7 < R3/R4 < -0. 05的關系式。
      20.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滿足0. 70 < Imgh/f < 0. 92的關系式。
      21.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由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為凸面,其像側面為凹面;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凸面;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像側面為凹面,且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一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像側面為凸面,且其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為非球面;以及一光圈,設置于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三透鏡間;且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四片;其中,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定義為f2,所述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有效徑位置與像側面在光軸上切線的最小距離定義為SAG12,且所述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定義為CTl時,滿足下列關系式0.9 < f/f2 <1.51.5 < SAG12/CT1 < 2. 5。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的材質為塑膠,且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間的鏡間距定義為T34時,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滿足1. 2 < (T34/f) X 100 < 15. 0的關系式。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5,所述第三透鏡的像側面曲率半徑定義為R6時,滿足-0. 5 < R6/R5 < 0. 5的關系式。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另設有一影像感測組件,所述影像感測組件有效像素區(qū)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Liigh,所述光學成像透鏡組的系統(tǒng)焦距定義為f時,滿足0. 70 < Imgh/f < 0. 92的關系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學成像透鏡組,由一物側至一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一第四透鏡,且于第一透鏡及第三透鏡間設置有一光圈。其中,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而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為一凸面且像側面為一凹面,而第三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至少其中之一屬于一非球面,且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亦為至少其中之一屬于一非球面。通過上述配置,本實用新型的光學成像透鏡組可達到廣視角、光學系統(tǒng)敏感度低及解像力高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G02B13/18GK201955534SQ2010206601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蔡宗翰, 黃歆璇 申請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