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拉深模,所述拉深模包括上模和與所述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基座、推板、上墊板、第一上模頂桿、第二上模頂桿、上模固定座,凸模墊塊、凸模固定塊、第一卸料鑲件、第二卸料鑲件、第三卸料鑲件、成形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下基座、下模固定座、凹模鑲件、成形凹模、凹模浮塊以及下模頂桿。本實用新型的拉深??稍谝粋€工站完成對沖件的成形、整形和卸料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保證了零件的定位精度和沖壓過程的連貫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尺寸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減少了生產(chǎn)成本,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拉深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深模,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在一個工站完成對沖件的成形、整形和卸料的過程的拉深模。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沖壓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發(fā)展,各個工業(yè)部門幾乎都離不開沖壓模具,尤其是汽車、電子、電器、儀表等,其產(chǎn)品質量、生產(chǎn)效率、生產(chǎn)成本及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的快慢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沖壓模具。而沖壓結構是沖模的靈魂,它決定了模具的功能、成本、效率坐寸ο
[0003]金屬沖壓成形是材料加工的一種基本方法,具有生產(chǎn)效率高、尺寸精度好、成本低并易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特點,得到廣泛地應用。沖壓成形中,折彎成形是最常見的成形方法之一,而折彎模具又是實現(xiàn)折彎成形的工具。通常折彎模具在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折彎過程中,折彎高度很難在一次性中達到規(guī)定的尺寸,往往需要在折彎成型后增加一道整形的工序。同一沖件在不同工步完成不同的工序,由于存在定位誤差,增加工序會降低沖件的尺寸精度,而且還增加了模具的成本。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兼具成形和整形作用的拉深模以解決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具成形和整形作用的拉深模。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拉深模,所述拉深模包括上模和與所述上模配合的下模:
[0007]所述上模包括上基座、彈性固定在所述上基座中的推板、位于所述上基座下方并與所述上基座固定連接的上墊板、可活動的插設在上墊板中的第一上模頂桿和第二上模頂桿、位于所述上墊板下方并與所述上墊板固定連接且具有收容空間的上模固定座,所述上模還包括可活動的插設在收容空間中的凸模墊塊、與所述凸模墊塊連接的凸模固定塊、與所述凸模固定塊間隔設置的第一卸料鑲件、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固定連接的第二卸料鑲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卸料鑲件中的第三卸料鑲件、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第一卸料鑲件與所述第三卸料鑲件中的成形凸模,所述第一上模頂桿位于所述推板與所述凸模墊塊之間,并且第一上模頂桿的一端與所述推板抵接、另一端與所述凸模墊塊抵接,所述成形凸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模固定塊上、另一端與所述下模對應設置;
[0008]所述下模包括下基座、固定在所述下基座上的下模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下模固定座中的凹模鑲件、固定在所述凹模鑲件中的成形凹模、位于所述凹模鑲件上方并可活動的套設在所述成形凹模上的凹模浮塊以及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凹模浮塊與凹模鑲件中并可推動所述第二卸料鑲件運動的下模頂桿,所述成形凹模與所述成形凸模對應設置。
[0009]優(yōu)選的,所述上模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模固定座中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位于所述凸模墊塊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之間并可限制凸模墊塊與第一卸料鑲件的位移。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拉深??稍谝粋€工站完成對沖件的成形、整形和卸料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保證了零件的定位精度和沖壓過程的連貫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尺寸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減少了生產(chǎn)成本,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拉深模的初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參考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拉深模的初始狀態(tài),所述拉深模100包括上模1和與所述上模1配合的下模2:其中,
[0014]所述上模1包括上基座10、彈性固定在所述上基座1中的推板110、位于所述上基座10下方并與所述上基座10固定連接的上墊板20、可活動的插設在上墊板20中的第一上模頂桿21和第二上模頂桿22、位于所述上墊板20下方并與所述上墊20板固定連接且具有收容空間的上模固定座30,所述上模1還包括可活動的插設在收容空間中的凸模墊塊31、與所述凸模墊塊31連接的凸模固定塊32、與所述凸模固定塊32間隔設置的第一卸料鑲件41、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41固定連接的第二卸料鑲件42、固定在所述第二卸料鑲件42中的第三卸料鑲件43、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第一卸料鑲件41與所述第三卸料鑲件43中的成形凸模51。所述第一上模頂桿21位于所述推板110與所述凸模墊塊31之間,并且第一上模頂桿21的一端與所述推板110抵接、另一端與所述凸模墊塊31抵接。所述成形凸模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模固定塊22上、另一端與所述下模2對應設置。所述上模1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模固定座30中的限位塊34,所述限位塊34位于所述凸模墊塊31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41之間并可限制凸模墊塊31與第一卸料鑲件41的位移。
[0015]所述下模2包括下基座50、固定在所述下基座50上的下模固定座60、固定在所述下模固定座60中的凹模鑲件61、固定在所述凹模鑲件61中的成形凹模51、位于所述凹模鑲件61上方并可活動的套設在所述成形凹模51上的凹模浮塊62以及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凹模浮塊62與凹模鑲件61中并可推動所述第二卸料鑲件42運動的下模頂桿25,所述成形凹模52的頂端與所述成形凸模51的底端對應設置。
[0016]下面詳細介紹成形、整形以及卸料的過程。
[0017]成形:上模1與下模2合模時,分別對第二上模頂桿22和下模頂桿23施加彈簧力,沖壓毛坯置于成形凹模52的頂端,所述上模1往下沖壓,成形凸模51的底端與沖壓毛坯抵接并且繼續(xù)往下沖壓,由于下模頂桿23受到的彈簧力大于第二上模頂桿22所受到的彈簧力,于是在合模過程中第二卸料鑲件42被往上推動,由此帶動第一卸料鑲件41往上運動,直到第一卸料鑲件41與限位塊34抵接,即第一卸料鑲件41的上表面接觸到限位塊34的下表面,這樣,成形凸模51的下端面從第三卸料鑲件43中露出來,壓住沖壓毛坯進行折彎成形,使得沖壓毛坯折起兩條豎直邊。
[0018]整形:沖壓毛坯成形后,由于上模1繼續(xù)往下運動,上模固定座30的下表面會與凹模浮塊62抵接,由此上模固定座30會推動凹模浮塊62往下運動,從而使凹模浮塊62與凹模鑲件61抵接,則成形凸模51達到成形的最低位置,成形凸模51與下模1為剛性接觸,這時繼續(xù)合模,給推板110施加的彈簧力的壓縮量開始增大,這樣第三卸料鑲件43相對成形凸模51向下運動,第三卸料鑲件43相對下降到一定位置,接觸到?jīng)_壓毛坯折彎的豎直兩邊,對折彎的兩條豎直邊微量的擠壓。當凸模墊塊31接觸到上墊板20時,這時整形量達到最大值。此時,合模過程結束。
[0019]卸料:開模過程中,由于上模1彈簧力的作用,第二上模頂桿22給第二卸料鑲件42提供一個推力,推動第二卸料鑲件42向下運動,由于第三卸料鑲件43固定在第二卸料鑲件42中,第三卸料鑲件43也會隨之向下運動,由此第三卸料鑲件43推動沖壓毛坯向下運動,使得沖壓毛坯從成形凸模51上脫離,實現(xiàn)卸料過程。由此解決產(chǎn)品在折彎成形中容易包緊在成形凸模上,開模時不易脫落,而且還可能在開模過程中使料帶變形的問題。
[0020]本實用新型的拉深??稍谝粋€工站完成對沖件的成形、整形和卸料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保證了零件的定位精度和沖壓過程的連貫性,提高了產(chǎn)品的尺寸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減少了生產(chǎn)成本,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
[0021]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此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改進,但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模包括上模和與所述上模配合的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上基座、彈性固定在所述上基座中的推板、位于所述上基座下方并與所述上基座固定連接的上墊板、可活動的插設在上墊板中的第一上模頂桿和第二上模頂桿、位于所述上墊板下方并與所述上墊板固定連接且具有收容空間的上模固定座,所述上模還包括可活動的插設在收容空間中的凸模墊塊、與所述凸模墊塊連接的凸模固定塊、與所述凸模固定塊間隔設置的第一卸料鑲件、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固定連接的第二卸料鑲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卸料鑲件中的第三卸料鑲件、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第一卸料鑲件與所述第三卸料鑲件中的成形凸模,所述第一上模頂桿位于所述推板與所述凸模墊塊之間,并且第一上模頂桿的一端與所述推板抵接、另一端與所述凸模墊塊抵接,所述成形凸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模固定塊上、另一端與所述下模對應設置; 所述下模包括下基座、固定在所述下基座上的下模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下模固定座中的凹模鑲件、固定在所述凹模鑲件中的成形凹模、位于所述凹模鑲件上方并可活動的套設在所述成形凹模上的凹模浮塊以及可活動的插設在所述凹模浮塊與凹模鑲件中并可推動所述第二卸料鑲件運動的下模頂桿,所述成形凹模與所述成形凸模對應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模固定座中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位于所述凸模墊塊與所述第一卸料鑲件之間并可限制凸模墊塊與第一卸料鑲件的位移。
【文檔編號】B21D35/00GK204194585SQ20142060797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王蓮 申請人:瑞聲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