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應用于岸橋、散貨等大型鋼結構工程制作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鉸點翻身工裝。
背景技術:
鉸點通常是指機械設備中鉸鏈或者裝置臂的連接位置,起到關節(jié)的作用。鉸點位置通常用一根銷軸將相鄰零件連接起來,使零件之間能夠圍繞鉸點轉動。在岸橋、散貨等大型鋼結構工程制作項目中存在大量規(guī)格不一、大小不等的鉸點,這些鉸點在栓接到主體鋼結構上時,為了保證其強度,需提前將筋板焊接到鉸點上。在燒焊過程中,為了使焊縫水平、光滑并且方便工人施焊,需要對鉸點進行翻身。常規(guī)的方法通常需要在鉸點上安裝吊耳,利用行車實現(xiàn)對鉸點的翻身,但是該種方法耗時久、耗工多且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鉸點翻身工裝,能有效夾持鉸點進行翻身,提高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鉸點翻身工裝,包括:
底座;
第一鉗軸和第二鉗軸;
固定架,固定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在所述固定架的頂部設有第一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用于支承所述第一鉗軸;
活動架,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能在所述底座上移動以靠攏或遠離所述固定架,在所述活動架的頂部設有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二軸承座用于支承所述第二鉗軸;
電機,固定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鉗軸旋轉;
其中所述第一鉗軸和第二鉗軸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對設置,能從水平方向上夾持所述鉸點。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鉗軸上設有縱向定位裝置,用于從垂直方向上固定所述鉸點。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縱向定位裝置為設置在所述第二鉗軸上的緊定螺釘。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電機支座,所述電機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機支座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機的功率為2500~3500W。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聯(lián)軸器,用于鏈接所述第一鉗軸和所述電機,將所述電機的動力傳遞給所述第一鉗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螺栓,所述活動架被調整與所述固定架之間的距離后由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底座包括支座及連接支座的連接板,所述活動架能在所述支座上移動以靠攏或遠離所述固定架。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活動架與所述固定架之間的距離為500~1500mm。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鉸點翻身工裝,通過第一鉗軸和第二鉗軸夾持鉸點,且能調整活動架與固定架之間的距離,方便鉸點翻身,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包括附圖是為提供對本發(fā)明進一步的理解,它們被收錄并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與本說明書一起起到解釋本發(fā)明原理的作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固定支架、第一軸承座及第一鉗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活動支架、第二軸承座及第二鉗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1中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在所有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標記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盡管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術語是從公知公用的術語中選擇的,但是本發(fā)明說明書中所提及的一些術語可能是申請人按他或她的判斷來選擇的,其詳細含義在本文的描述的相關部分中說明。此外,要求不僅僅通過所使用的實際術語,而是還要通過每個術語所蘊含的意義來理解本發(fā)明。
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固定支架、第一軸承座及第一鉗軸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活動支架、第二軸承座及第二鉗軸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1中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鉸點翻身工裝100包括底座110、第一鉗軸120、第二鉗軸130、固定架140、活動架150及電機160。
固定架140固定設置在底座110的一端。在固定架140的頂部設有第一軸承座141,第一軸承座141用于支承第一鉗軸120。
活動架150設置在底座110的另一端,與固定架140相對。在活動架150的頂部設有第二軸承座151,第二軸承座151用于支承第二鉗軸130?;顒蛹?50能在底座110上移動以靠攏或遠離固定架140。具體來說,因為鉸點200可以選取不同長度,鉸點翻身工裝100通過調整活動架150與固定架140之間的距離來適應夾持不同長度的鉸點200。
電機160固定設置在固定架140上用于驅動第一鉗軸120旋轉。
第一鉗軸120和第二鉗軸130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相對設置。第一鉗軸120和第二鉗軸130各自具有相互連接的軸部和鉗部,軸部分別由第一軸承座141和第二軸承座151支承,其鉗部呈水平放置的U形且兩鉗軸120、130的U形口相對。由此第一鉗軸120和第二鉗軸130能從水平方向上夾持鉸點200。
接上所述,鉸點翻身工裝100通過移動活動架150來調整活動架150與固定架140之間的距離以夾持不同長度的鉸點200,進而通過電機驅動第一鉗軸141旋轉來翻轉鉸點200。本發(fā)明提供的鉸點翻身工裝100整體結構簡潔,能方便地對鉸點進行翻身,提高燒焊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在第二鉗軸151上設有縱向定位裝置。該縱向定位裝置用于從垂直方向上固定鉸點200。優(yōu)選的,該縱向定位裝置為設置在第二鉗軸130上的緊定螺釘131。如圖4所示,緊定螺釘131沿豎直方向設置在第二鉗軸130的鉗部上。當?shù)谝汇Q軸120和第二鉗軸130夾持住鉸點200后,旋緊緊定螺釘131從豎直方向上固定住鉸點200,使得后續(xù)翻轉鉸點200更可靠。
在一實施例中,鉸點翻身工裝100還包括設置在固定架140上的電機支座142。電機160固定設置在電機支座142上。電機支座142具有一平臺,電機160被平穩(wěn)地設置在該平臺上,保證電機160正常運轉。
在一實施例中,電機160的功率為2500~3500W。
在一實施例中,鉸點翻身工裝100還包括聯(lián)軸器143。聯(lián)軸器143用于鏈接第一鉗軸120和電機160,聯(lián)軸器143作為傳動裝置將電機160的動力傳遞給第一鉗軸120,以驅動第一鉗軸120旋轉。
在一實施例中,鉸點翻身工裝100還包括螺栓152。在活動架150被調整與固定架140之間的距離后由螺栓152固定在底座110上。
圖5是圖1中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底座110包括支座111及連接支座111的連接板112?;顒蛹?50與支座111配合,使活動架150能在支座111上移動以靠攏或遠離固定架140。在活動架150的底部還設有水平調節(jié)螺栓孔152,將水平調節(jié)螺栓插入到水平調節(jié)螺栓孔152,調整水平調節(jié)螺栓即可移動活動架150,進而調整活動架150與固定架140之間的距離。
較佳地,活動架150與固定架140之間的距離設定為500~1500mm,以應用于不同長度的鉸點200。
常規(guī)的,選取長度為850mm~1300mm,高度約為425mm的鉸點構件以適用于本發(fā)明提供的鉸點翻身工裝100。以下結合附圖對鉸點翻身工裝100的具體操作過程做具體描述:
第一步,將兩個鉸點200法蘭背靠背貼合在一起形成鉸點組件,按圖1所示進行裝配,并采用工藝卡碼固定。
第二步,根據(jù)鉸點200的長度,調節(jié)活動架150的位置。如圖1所示,活動架150可以沿著箭頭所指方向移動,R代表向右移動,L代表向左移動,例如可以從左側(實線部分)沿R方向移動到右側(虛線部分)。待活動架150移動到位后擰緊螺栓152,使活動架150固定在底座110上。
第三步,利用行車將鉸點組件的兩端放置第一鉗軸141和第二鉗軸151上,卡緊鉸點組件,實現(xiàn)對鉸點組件的橫向定位。
第四步,調節(jié)緊定螺釘131,實現(xiàn)對鉸點組件的縱向定位,使之后的翻轉動作更可靠。
第五步,啟動電機160驅動第一鉗軸141旋轉,包含鉸點200的鉸點組件進行翻轉,使鉸點構件翻轉至與水平面相較呈45°,進行焊接工作,完成后再將鉸點構件翻轉180°,繼續(xù)焊接鉸點組件的另一面以完成整個燒焊工作。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顯見,可對本發(fā)明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而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因此,旨在使本發(fā)明覆蓋落在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技術方案范圍內的對本發(fā)明的修改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