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接頭分度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管接頭加工方法中,常用的工藝方法是用兩爪、三爪或四爪進行裝夾加工,這樣一次裝夾只能加工一端且加工完需重新裝夾,加工準備時間長,生產(chǎn)效率低,生產(chǎn)成本高,且重復裝夾后產(chǎn)品位置度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通用性好的管接頭分度加工裝置。
一種管接頭分度加工裝置,該加工裝置主要包括:上蓋板、左定位螺母、右定位螺母、左螺紋銷、右螺紋銷、左定位壓緊組件、右定位壓緊組件、旋轉分度頭組件、壓緊縮塊組件、鎖緊螺桿、法蘭盤、連接組件、下蓋板、底座;所述上蓋板位于底座的上部,與下蓋板對應設置,均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上;左定位螺母、右定位螺母通過左螺紋銷、右螺紋銷固定于左定位壓緊組件、右定位壓緊組件與下蓋板之間;所述旋轉分度頭組件、壓緊縮塊組件分別對應設置在底座的上下兩端;鎖緊螺桿與壓緊縮塊組件并排設置,用于徑向鎖緊壓緊縮塊組件;法蘭盤通過連接組件與機床主軸連接在一起,法蘭盤的一端呈錐形結構,錐度為15度;所述連接組件由4~8顆內六角連接螺釘組成。
——所述左定位壓緊組件與右定位壓緊組件結構相同,分別對稱設置在旋轉分度頭組件的相對兩端,均由V形壓塊、定位銷一、定位銷二、壓緊螺桿組成;V形壓塊通過定位銷一、定位銷二固定在壓緊螺桿的端部。
——所述旋轉分度頭組件由軸承一、軸承二、下壓頭、定位塊組成;所述軸承一、軸承二依次套裝在下壓頭的一端外表面,定位塊卡裝固定在下壓頭的另一端部。
——所述壓緊縮塊組件由壓頭、上壓頭、軸承三、軸承四、壓緊滑桿組成;所述上壓頭套裝在壓頭的一端,軸承三、軸承四依次套裝在上壓頭上,而壓緊滑桿又套裝在軸承三、軸承四的外表面。
加工時,先通過連接組件將加工裝置與車床主軸緊固相連在一起,再通過螺釘調節(jié)底座中心和車床主軸相重合;所述鎖緊螺桿帶動壓緊縮塊組件中的壓緊滑桿傳動,使壓緊縮塊組件中的上壓頭向下移動與旋轉分度頭組件中的定位塊一起壓緊待加工件,再通過左定位壓緊組件與右定位壓緊組件壓緊進行定位加工;當加工完管接頭一端,使左定位壓緊組件與右定位壓緊組件松開,對旋轉分度頭組件進行所需角度旋轉,之后再次通過左定位壓緊組件與右定位壓緊組件進行定位加工第二端;當加工不同規(guī)格的管接頭時,只需使壓緊縮塊組件中的壓頭和旋轉分度頭組件中定位塊與待加工管接頭相匹配。
本發(fā)明是專門針對不同規(guī)格管接頭設計的一次裝夾分度加工的車床加工裝置,不僅提高了管接頭的生產(chǎn)效率,而且大大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提高了產(chǎn)品形位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待加工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H-H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F向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E向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的立體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中定位壓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中旋轉分度頭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中壓緊縮塊組件的主視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加工裝置中壓緊縮塊組件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述。
圖1為待加工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2~7所示,一種管接頭分度加工裝置,其主要包括:上蓋板1、左定位螺母2、右定位螺母3、左螺紋銷4、右螺紋銷5、左定位壓緊組件6、右定位壓緊組件7、旋轉分度頭組件8、壓緊縮塊組件9、鎖緊螺桿10、法蘭盤11、連接組件12、下蓋板13、底座14。上蓋板1位于底座1的上部,與下蓋板12對應設置,均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14上。左定位螺母2、右定位螺母3通過左螺紋銷4、右螺紋銷5固定于左定位壓緊組件6、右定位壓緊組件7與下蓋板12之間。旋轉分度頭組件8、壓緊縮塊組件9分別對應設置在底座14的上下兩端。鎖緊螺桿10與壓緊縮塊組件9并排設置,用于徑向鎖緊壓緊縮塊組件9。法蘭盤11通過連接組件12與機床主軸連接在一起,法蘭盤11的一端呈錐形結構,錐度為15度。連接組件12由4~8顆內六角連接螺釘組成。
其中:左定位壓緊組件6與右定位壓緊組件7結構相同,分別對稱設置在旋轉分度頭組件8的相對兩端。均由V形壓塊15、定位銷一16、定位銷二17、壓緊螺桿18組成。V形壓塊15通過定位銷一16、定位銷二17固定在壓緊螺桿18的端部。如圖8、圖9所示。
旋轉分度頭組件8由軸承一19、軸承二20、下壓頭21、定位塊22組成。軸承一19、軸承二20依次套裝在下壓頭21的一端外表面,定位塊22卡裝固定在下壓頭21的另一端部。如圖10、圖11所示。
壓緊縮塊組件9由壓頭23、上壓頭24、軸承三25、軸承四26、壓緊滑桿27組成。上壓頭24套裝在壓頭23的一端,軸承三25、軸承四26依次套裝在上壓頭24上,而壓緊滑桿27又套裝在軸承三25、軸承四26的外表面。如圖12、圖13所示。
加工時,先通過連接組件12將本加工裝置與車床主軸緊固相連在一起,再通過螺釘調節(jié)底座14中心和車床主軸相重合。通過鎖緊螺桿10帶動件壓緊縮塊組件9中的壓緊滑桿27傳動,使壓緊縮塊組件9中的上壓頭24向下移動與旋轉分度頭組件8中的定位塊22一起壓緊待加工件,再通過左定位壓緊組件6與右定位壓緊組件7壓緊進行定位加工。當加工完管接頭一端,使左定位壓緊組件6與右定位壓緊組件7松開,對旋轉分度頭組件8進行90°旋轉(在此以90°為例根據(jù)成品的需要可以將旋轉分度頭組件8做成其他角度的分度),之后再次通過左定位壓緊組件6與右定位壓緊組件7進行定位加工第二端;當管接頭在同一面上有三端或四端時同樣采用第二端的加工方法加工。當加工完一個批次時,通過更換壓緊縮塊組件9中的壓頭23和旋轉分度頭組件8中定位塊22與待加工管接頭相配套,進行新產(chǎn)品的加工。
在管接頭的加工技術中,本發(fā)明手動分度加工裝置與現(xiàn)有傳統(tǒng)夾具進行比較能大大的減少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準備時間,而且通過更換壓頭和定位塊就能進行多規(guī)格產(chǎn)品加工,能有效的減少夾具的數(shù)量,降低夾具成本,同時還能提高產(chǎn)品的位置度要求。與現(xiàn)有的自動分度卡盤相比,由于現(xiàn)有自動分度對設備要求較高,一般都需要定制專用機床;而本發(fā)明加工裝置對設備的要求相對較低,并且能通過對現(xiàn)有的機床進行改造使用,可在機加工行業(yè)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