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成型模具及該成型模具成型產品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的成型模具產品時,需要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成型模具配合,多個工序才能把產品壓制成型。此種成型模具壓制產品,產品良率低,企業(yè)生產成本增加,需要多種不同規(guī)格的成型模具配合,對工作人員要求高,成型模具組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成型模具,并且,也提供了利用成型模具成型產品的方法。成型模具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成型產品效率高,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并且,通過成型模具壓制的產品,產品良率高,報損率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座;
位于安裝座一側的母型,母型具有母型通孔;
一端設置于安裝座的型芯結構,型芯結構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通孔;
套設于型芯結構的第一沖結構,第一沖結構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一沖結構的一端連接安裝座,第一沖結構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通孔;
套設于型芯結構的第二沖結構,第二沖結構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二沖結構的一端連接安裝座,第二沖結構的另一端穿過第一沖結構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以及
套設于型芯結構的第三沖結構,第三沖結構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三沖結構的一端連接第一沖結構,第三沖結構的另一端穿過第二沖結構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安裝座為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結構的一端設置于安裝座的圓桶形中空結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型芯結構包括型芯座及型芯,型芯座設置于安裝座的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的一端連接型芯座,型芯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的母型通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型芯結構還包括型芯壓蓋,型芯壓蓋套設于型芯的一端,并連接型芯座,且位于安裝座的圓桶形中空結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第一沖結構包括第一沖座及第一沖頭,第一沖座套設于型芯,并連接安裝座,第一沖頭的一端設置于第一沖座,第一沖頭的另一端穿過第三沖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第二沖結構包括第二沖座及第二沖頭,第二沖座連接安裝座,第二沖頭的一端設置于第二沖座,第二沖頭的另一端穿過第一沖結構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第二沖結構還包括墊片,墊片套設于第二沖頭的一端,并連接第二沖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上述的第三沖結構還包括第三沖頭,第三沖頭的一端設置于第一沖結構,第三沖頭的另一端穿過第二沖結構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
一種利用上述的成型模具成型產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組裝成型模具:將加工完成的所述安裝座、母型、型芯結構、第一沖結構、第二沖結構及第三沖結構組裝,成型模具成型,將成型模具安裝于機臺;
填充粉料:將粉料置于母型中,并用機臺的上型下壓母型,粉料固定于母型;
成型產品:第一沖結構及第三沖結構固定于機臺不動,第二沖結構向上移動,產品的盲孔成型;
產品成型:機臺的上型上移恢復原始位置,母型向下移動,壓制產品,于此同時,第二沖結構向下移動恢復原始位置,并帶動產品脫離第二沖結構及母型,產品壓制成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改進了成型模具的結構,成型模具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成型產品效率高,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并且,通過成型模具壓制的產品,成型工序少,產品良率高,報損率低,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成型模具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fā)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jié)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不應用以限制本發(fā)明。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關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其僅僅是為了區(qū)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成型模具1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成型模具1,其包括安裝座11、母型12、型芯結構13、第一沖結構14、第二沖結構15及第三沖結構16。母型12位于安裝座11一側,母型12具有母型通孔121。型芯結構13的一端設置于安裝座11,型芯結構13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通孔121。第一沖結構14套設于型芯結構13,第一沖結構14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一沖結構14的一端連接安裝座11,第一沖結構14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通孔121。第二沖結構15套設于型芯結構13,第二沖結構15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二沖結構15的一端連接安裝座11,第二沖結構15的另一端穿過第一沖結構14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121。第三沖結構16套設于型芯結構13,第三沖結構16為圓桶形中空結構,第三沖結構16的一端連接第一沖結構14,第三沖結構16的另一端穿過第二沖結構15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121。成型模具1的組裝方式為:首先,固定安裝座11于機臺,將型芯結構13安裝至安裝座11;其次,將第二沖結構15套設于第三沖結構16,再將第二沖結構15固定于安裝座11;再次,將第三沖結構16固定于第一沖結構14,使得第三沖結構16的底端與第一沖結構14的端面處于同一水平線;最后,母型12套設于型芯結構13的另一端,使得型芯結構13的底端與母型12的母型通孔121的出口處于同一水平線,完成組裝模具1的工作。
具體應用時,上述的安裝座11為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結構13的一端設置于安裝座11的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結構13包括型芯座131及型芯132,型芯座131設置于安裝座11的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132的一端連接型芯座131,型芯132的另一端連接于母型12的母型通孔121。具體地,型芯結構13還包括型芯壓蓋133,型芯壓蓋133套設于型芯132的一端,型芯壓蓋133連接型芯座131,而且,型芯壓蓋133位于安裝座11的圓桶形中空結構。型芯壓蓋133固定型芯座131于安裝座11,防止型芯座131移動,造成模具1產品精度不良,產品報廢。
具體應用時,上述的第一沖結構14包括第一沖座141及第一沖頭142,第一沖座141套設于型芯132,第一沖座141連接安裝座11,第一沖頭142的一端設置于第一沖座141,第一沖頭142的另一端穿過第三沖結構16連接于母型通孔121。
具體應用時,上述的第二沖結構15包括第二沖座151及第二沖頭152,第二沖座151連接安裝座11,第二沖頭152的一端設置于第二沖座151,第二沖頭152的另一端穿過第一沖結構14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121。具體地,第二沖結構15還包括墊片153,墊片153套設于第二沖頭152的一端,并且,墊片153連接第二沖座151。墊片153固定第二沖座151于安裝座11,防止第二沖座151松動,造成成型模具1成型產品精度不良,產品報廢。
具體應用時,上述的第三沖結構16還包括第三沖頭161,第三沖頭161的一端設置于第一沖結構14,第三沖頭161的另一端穿過第二沖結構15的圓桶形中空結構連接于母型通孔121。
一種利用上述的成型模具1壓制產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組裝成型模具1:將加工完成的安裝座11、母型12、型芯結構13、第一沖結構14、第二沖結構15及第三沖結構組裝16,成型模具1成型,將成型模具1安裝于機臺;
填充粉料:將粉料置于母型12中,并用機臺的上型下壓母型12,粉料固定于母型12;
成型產品:第一沖結構14及第三沖結構16固定于機臺不動,第二沖結構15向上移動,產品的盲孔成型;
產品成型:機臺的上型上移恢復原始位置,母型12向下移動,壓制產品,于此同時,第二沖結構15向下移動恢復原始位置,并帶動產品脫離第二沖結構15及母型12,產品壓制成型。
具體應用時,成型模具1壓制產品,母型12的內徑對應產品的外徑,型芯132的外徑對應產品內孔的直徑。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改進了成型模具的結構,成型模具的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成型產品效率高,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并且,通過成型模具壓制的產品,成型工序少,產品良率高,報損率低,生產效率高。
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