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匯流排的制作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池制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匯流排的制作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電池行業(yè),尤其是鉛酸蓄電池行業(yè),常用的零部件包括極耳和與之匹配的匯流排,在匯流排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中,需要準備匯流排的模具和鉛鍋,如公布號為CN 103268963A的中國發(fā)明專利文件所公布的一種一種內(nèi)化成蓄電池制作工藝,需要將模具放入鉛鍋之中,鉛液在高溫中流動進匯流排,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問題:首先,需要將大容量鉛鍋持續(xù)處于加熱狀態(tài)中,能源消耗大;其次,由于工藝的問題,進入?yún)R流排的鉛液會有誤差,造成匯流排成型不均,且伴有鉛渣的現(xiàn)象,再次,這樣的工藝往往需要模具浸泡在鉛鍋之中,使得模具中的鉛液在沸騰的作用下冒泡,鉛渣多;最后,這樣制作的匯流排還需要經(jīng)過切割和焊接,工藝復雜,并且連接面的導電性能會有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匯流排的制作裝置,結構簡單,利于實施,每次進入模具的鉛液恒定,并且模具不需要進入鉛鍋,減少鉛液殘留和鉛渣產(chǎn)生,模具對匯流排保持一體成型,無需額外的切割和焊接。
[0004]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適用于匯流排的制作裝置,包含鉛鍋和模具,還包含用于將所述鉛鍋中的鉛液定量壓入所述模具的定量補鉛裝置、用于給所述模具加熱的加熱裝置和用于給所述模具冷卻的冷卻裝置,所述模具位于所述鉛鍋鉛液液面之上,所述模具包含上包含基道和開設在所述基道上且向下方貫穿所述模具的入液口,所述模具上方設有蓋板,所述基道側端設有成型槽;所述定量補鉛裝置包含擠壓栗、驅動所述擠壓栗運作的驅動裝置和連接所述入液口與所述擠壓栗的導流管,所述擠壓栗上設有供鉛液進入的入液孔。
[0005]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把模具一直浸泡在鉛鍋里,在本案中,只需要把擠壓栗放置在鉛鍋中,使用中,鉛液通過所述入液孔進入所述擠壓栗中,控制所述擠壓栗中鉛液的量恒定,這個恒定值可以通過所述擠壓栗的內(nèi)腔容積和擠壓行程來確定,鉛液被所述擠壓栗通過所述導流管進入所述模具,這樣的結構,一方面能保證每次擠壓進入的鉛液恒定,另一方面,所述模具無需放置在鉛鍋內(nèi),所述入液口設在所述模具的下表面,鉛液自下而上被壓上所述模具,進入所述基道,在壓力的作用下,鉛液從所述基道涌入到一旁的所述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形狀用戶自己定義,可直可彎,由于成型槽里不像所述基道一樣受到壓力,鉛液進入所述成型槽中不會回流,為了保證制作過程的溫度,所述模具連接有所述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可采用加熱板或者加熱管等,保證溫度,從而使得即使所述模具不在鉛鍋里,也能獲得所需的溫度,鉛液在所述成型槽里一體成型,無需額外的切割和焊接,而在這種結構下,所述模具在所述基道與所述成型槽之間,無需設置流道,方便快捷,制作只有也不會出現(xiàn)水口,表面平整,匯流排質量好。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擠壓栗包含外筒和在所述外筒內(nèi)腔中滑動的活塞桿,所述入液孔設在所述外筒筒壁上,所述外筒浸泡在所述鉛鍋中的鉛液內(nèi)。
[0007]所述鉛鍋之中浸入的是所述外筒,在實際使用中,所述活塞桿可在豎直方向運動,向上方移動,移動到一定行程之后停止,所述鉛鍋之中的鉛液通過所述入液孔進入所述外筒中,所述外筒中,在所述外筒下底面到所述活塞桿下底面這段距離中的鉛液隨后被下壓的活塞桿壓入所述導流管,通過所述導流管進入所述所述模具中,而這段被壓入的鉛液的液量取決于所述活塞桿的行程,用戶只要保證該行程恒定,即可實現(xiàn)每次壓入的鉛液的液量恒定。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驅動裝置包含輸出桿,所述輸出桿與所述活塞桿連接。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定量補充裝置還包含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含杠桿臂,所述杠桿臂一端與所述活塞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輸出桿連接,所述杠桿臂的中部位置與定位軸鉸接。
[0010]在實際使用中,所述定位軸即為所述杠桿臂的中部支點,所述輸出桿升降,通過所述杠桿臂轉動,從而帶動另一端的所述活塞桿升降。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定量補鉛裝置還包含用于限制所述活塞桿最大行程的限位裝置。
[0012]所述限位裝置有多種方式實現(xiàn),例如可以在所述活塞桿的行程路徑上增設限位抵觸塊,也可以在所述杠桿臂上設置抵觸塊,也可以不設置任何抵觸塊,就限定所述活塞桿的自身長度也可。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加熱裝置包含位于所述模具底部的底加熱裝置和貫穿所述模具的側加熱裝置,所述底加熱裝置包含用于加熱所述模具底部的加熱底板和與所述加熱底板連接的加熱管,所述側加熱裝置包含側加熱管,所述冷卻裝置包含冷卻水管,所述冷卻水管貫穿所述模具。
[0014]鉛液進入所述模具中,進入所述成型槽內(nèi),所述模具不浸泡在鉛鍋之中,而是依靠所述加熱裝置來提供溫度,所述加熱底板位于所述模具下部位置,成平板狀,從底部給所述模具的底面持續(xù)且可控的溫度,所述側加熱管貫穿所述模具,不同于所述加熱底板的底部加熱,所述側加熱管的熱量直入所述模具內(nèi)部,熱能傳導的更為直接,通過所述側加熱裝置和所述底加熱裝置,熱能緊緊鎖在所述模具周圍,熱能效率高,并且不同于以往外部溫度高內(nèi)部溫度低的現(xiàn)象,由于所述側加熱管的貫穿效果,使得所述模具內(nèi)部溫度也保持所需要的高溫,加熱效果好,整個加熱過程中,所述模具不需要放置在鉛鍋之中,鉛液也不會過分沸騰從而產(chǎn)生冒泡現(xiàn)象來造成鉛渣,成型效果好。
[0015]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側加熱管與所述冷卻水管均為兩個,彼此平行,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模具的側壁,兩個所述側加熱管位于兩個所述冷卻水管之間。
[0016]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基道上設有用于引導鉛液流入所述成型槽的溢液坡,所述溢液坡為斜坡,按在水平方向遠離所述基道中軸線方向逐漸向上方傾斜。
[0017]在壓力的作用和所述溢液坡的斜坡結構設計下,鉛液更易從所述基道中進入所述成型槽.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成型槽靠近所述基道的位置設有用于阻止鉛液回流的阻液壩,所述阻液壩側面為平整面,在豎直方向上延伸。
[0018]所述阻液壩側面平整,在豎直方向上延伸,所述成型槽中也并無壓力動力來源,鉛液進入所述成型槽中,不會回流,利于成型。
[0019]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所述成型槽包含過橋槽和端子槽。
[0020]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模具無需放入鉛鍋中,鉛渣少,能耗低。
[0021]2、鉛液經(jīng)過所述入液孔進入所述外筒內(nèi),被所述活塞桿壓入所述匯流排中,進液過程順利。
[0022]3、用戶可以將所述活塞桿的移動行程設置每次恒定,即可實現(xiàn)每次涌入的鉛液量恒定。
[0023]4、用戶可以通過設置限位裝置來調(diào)節(jié)壓入的鉛液量。
[0024]5、所述底加熱裝置給所述模具提供足夠的加熱效果。
[0025]6、所述側加熱管貫穿所述模具,進一步提升所述模具內(nèi)部的溫度。
[0026]7、鉛液從下而上被上壓到所述基道中,再進入所述成型槽中一體成型,無流道無水口,工藝便捷,效率提升。
[0027]8、鉛液在成型槽中一體成型,無需切割和焊接,提升匯流排的整體導電穩(wěn)定性能。
[0028]9、所述溢液坡易于鉛液進入成型槽。
[0029]10、所述阻液壩避免鉛液回流。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定量補鉛裝置的示意圖;
圖3模具、加熱裝置、冷卻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圖3A處的細節(jié)放大圖。
[0031]圖中:
1、模具,11、過橋槽,12、端子槽,15、入液口,13、基道,14、溢液坡,16、阻液壩,2、定量補鉛裝置,21、導流管,23、驅動裝置,231、輸出桿,24、傳動裝置,241、杠桿臂,25、擠壓栗,251、外筒,252、活塞桿,2511、入液孔,26、定位軸,,3、加熱裝置,31、底加熱裝置,311、加熱底板,312、加熱管,32、側加熱裝置,321、側加熱管,4、冷卻裝置,41、冷卻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3]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34]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適用于匯流排的制作裝置,包含鉛鍋和模具1,還包含用于將鉛鍋中的鉛液定量壓入模具1的定量補鉛裝置2、用于給模具1加熱的加熱裝置3和用于給模具1冷卻的冷卻裝置4,模具1位于鉛鍋鉛液液面之上,模具1包含上包含基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