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車燈供電電路,特別涉及一種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汽車大燈緊緊是將大燈連接在由導線和繼電器構(gòu)成的電路中,由蓄電池產(chǎn)生的交流電直接供電,因此大燈的額定電壓一般設(shè)計為12伏直流電。但由于電流需要經(jīng)過導線、繼電器、開關(guān)等電路設(shè)備,會造成相應的電壓降,因此作用在大燈兩端的電壓實際上已經(jīng)不再是蓄電池發(fā)出的12伏電壓了,因此會造成亮度不足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通過提高大燈兩端的直流電壓來提高大燈的亮度,同時具有大燈保護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連接在汽車大燈供電電路中,包括振蕩電路、升壓整流電路、控制電路、檢測電路和延時電路;其中振蕩電路連接到直流電源,振蕩電路輸出端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入端,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耦接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控制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車大燈;檢測電路的輸入端耦接振蕩電路的輸出端,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反饋連接到振蕩電路直流輸入端,延時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到檢測電路的輸入端。
所述振蕩電路包括集成電路NE555、電阻R2、R3、R4、電容C3、C4組成,而R1為振蕩電路的限流電阻,振蕩電路的電源端通過R1連接到直流電源,C4作為振蕩電路的輸出耦合電容。
所述升壓整流電路包括由場效應三極管Q3、電感L1構(gòu)成的放大電路和肖特二極管Q4、電容C5構(gòu)成的整流電路,場效應三極管Q3的柵極通過連接振蕩電路的輸出耦合電容C4,漏極連接電感L1和肖特二極管Q4的輸入端,源極接地;而整流電路的肖特二極管Q4的輸出端連接濾波電容C5和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繼電器K1和K2,分別連接到遠近光控制電路中并分別與遠光燈Z1和近光燈Z2連接。
所述檢測電路包括三極管Q2和電阻R5、R6、R7和穩(wěn)壓二極管D3,其中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D3和電阻R6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7耦接到振蕩電路的直流輸入端,發(fā)射極直接接地。
所述延時電路包括三極管Q1、電容C2、電阻、R9、R10、R11,該三極管的基極連接電阻R10、R11和電容C2,其中電容C2接電源正極,發(fā)射極通過電阻R8耦接到檢測電路三極管Q2的基極,集電極通過電阻R9連接電源正極。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大燈供電電路中設(shè)置增光器,通過振蕩電路產(chǎn)生交變電流,交變電流再通過升壓整流電路放大升壓整流后變成較高電壓的直流電,再將該直流電作用于控制電路中的繼電器,繼而加到大燈的兩端,提高大燈的亮度。檢測電路則取樣于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用于檢測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并反饋一信號來調(diào)整直流電壓的輸出。延時電路的作用是控制振蕩電路的輸入來控制振蕩信號的產(chǎn)生,在最初幾秒鐘內(nèi)不產(chǎn)生交變電流,大燈靠蓄電池直接供電,從而可以預熱大燈燈絲,起到大燈的保護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器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振蕩電路產(chǎn)生交變電流,交變電流再經(jīng)放大升壓和整流后供給大燈的。
如圖1所示,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增光電路包括振蕩電路1、升壓整流電路2、控制電路3、檢測電路4和延時電路5。
其中振蕩電路是已集成塊NE555為主構(gòu)成的,NE555和輔助電容C3、C4、電阻R2、R3、R4構(gòu)成脈沖發(fā)生電路,能產(chǎn)生脈寬可調(diào)的脈沖電流。產(chǎn)生的脈沖電流經(jīng)耦合電容C4輸出,而以電阻R1作為限流電阻,用來給NE555供電。
升壓整流電路包括由場效應三極管Q3、電感L1構(gòu)成的放大電路和肖特二極管Q4、電容C5構(gòu)成的整流電路。其中場效應三極管Q3的柵極連接振蕩電路的輸出耦合電容C4,用于接收振蕩電路產(chǎn)生的脈沖電流。Q3的漏極通過電感L1連接電源正極,并連接肖特二極管Q4的輸入端,源極則接地。從而形成一個交流放大電路,通過三極管Q3的放大作用放大脈沖電流,升高對地電壓。接著將放大的電流輸入到整流電路中,經(jīng)過肖特二極管Q4的整流和濾波電容C5的濾波作用,輸出高壓直流電。
控制電路由繼電器K2和K1構(gòu)成,分別連接到原有的汽車大燈控制電路中,分別用于控制大燈的遠光燈Z1和近光燈Z2,從而將高壓直流電作用于遠光燈和近光燈。
上述結(jié)構(gòu)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通過升壓增光的基本功能,但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產(chǎn)品更加完善和容易控制,另外還設(shè)有檢測反饋電路和延時電路。
如圖1所示,所述檢測電路包括三極管Q2、電阻R5、R6、R7和穩(wěn)壓二極管D3。其中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D3和電阻R6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作為檢測電路的取樣電路,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7耦接到振蕩電路的直流輸入端,用于反饋控制振蕩電路的輸入電壓,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直接接地。該電路的作用是隨時從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取樣,當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過大時則通過反饋控制降低振蕩電路的輸入電壓,降低振蕩電路的輸出電流。而當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過小時則通過反饋作用而提升振蕩電路的輸出,從而控制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穩(wěn)定。
如圖1所示,該所述延時電路包括三極管Q1、電容C2、電阻R9、R10、R11,該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阻R10、R11和電容C2,電容C2作為延時電容使用,電容C2接電源正極,發(fā)射極通過電阻R8耦接到檢測電路三極管Q2的基極,集電極通過電阻R9連接電源正極。當剛剛大開大燈開關(guān)時,用于電容C2處于未加電狀態(tài),因而需要充電,在充電過程中,由于三極管Q1的基極電壓達不到要求,因而三極管Q1不導通,進而控制檢測電路的三極管Q2給集成塊NE555提供一個較低的供電電壓,使振蕩電路不工作,此時的汽車大燈主要靠蓄電池直接供電,使車燈點亮并使燈絲預熱。而當C2充電完畢后,三極管Q1的基極電壓則達到導通標準,使三極管Q1導通,進而再通過檢測電路的Q2的輸出來控制振蕩電路產(chǎn)生振蕩電流,從而使升壓整流電路工作而輸出較高電壓的直流電。電容C2的充電過程即為本延時電路的延時過程,電容C2的大小決定了延時的長短。
本實用新型的增光器可以將蓄電池的12伏直流電轉(zhuǎn)換為14.1伏的直流電,不僅可以彌補電路中產(chǎn)生的電壓降,恢復大燈的供電電壓,還可以提高作用再大燈兩端的電壓,從而提高大燈的亮度。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連接在汽車大燈供電電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蕩電路、升壓整流電路、控制電路、檢測電路和延時電路;其中振蕩電路耦接到直流電源,振蕩電路輸出端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入端,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耦接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控制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車大燈;檢測電路的輸入端耦接振蕩電路的輸出端,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反饋連接到振蕩電路直流輸入端,延時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到檢測電路的輸入端。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蕩電路包括集成電路NE555、電阻R2、R3、R4、電容C3、C4組成,而R1為振蕩電路的限流電阻,振蕩電路的電源端通過R1耦接到直流電源,C4作為振蕩電路的輸出耦合電容。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壓整流電路包括由場效應三極管Q3、電感L1構(gòu)成的放大電路和肖特二極管Q4、電容C5構(gòu)成的整流電路,場效應三極管Q3的柵極通過連接振蕩電路的輸出耦合電容C4,漏極連接電感L1和肖特二極管Q4的輸入端,源極接地;而整流電路的肖特二極管Q4的輸出端連接濾波電容C5和控制電路的輸入端。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包括繼電器K1和K2,分別連接到遠近光控制電路中并分別與遠光燈Z1和近光燈Z2連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電路包括三極管Q2和電阻R5、R6、R7和穩(wěn)壓二極管D3,其中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D3和電阻R6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7耦接到振蕩電路的直流輸入端,發(fā)射極直接接地。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時電路包括三極管Q1、電容C2、電阻、R9、R10、R11,該三極管的基極連接電阻R10、R11和電容C2,其中電容C2接電源正極,發(fā)射極通過電阻R8耦接到檢測電路三極管Q2的基極,集電極通過電阻R9連接電源正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車燈升壓增光器,連接在汽車大燈供電電路中,包括振蕩電路、升壓整流電路、控制電路、檢測電路和延時電路。其中振蕩電路連接到直流電源,振蕩電路輸出端耦接到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入端,升壓整流電路的輸出端耦接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控制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車大燈。檢測電路的輸入端耦接振蕩電路的輸出端,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反饋連接到振蕩電路直流輸入端,延時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到檢測電路的輸入端。通過振蕩電路產(chǎn)生交變電流,交變電流再通過升壓整流電路放大升壓整流后變成較高電壓的直流電,再將該直流電作用于控制電路中的繼電器,繼而加到大燈的兩端,提高大燈的亮度。
文檔編號B60Q1/076GK2836400SQ20052006708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林克成 申請人:林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