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座椅、車輛、氣囊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座椅,具體涉及裝載如下的氣囊模塊的車輛座椅的構筑技術一種氣囊模塊,其結構為在發(fā)生事故時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的車輛乘員而使氣囊向車輛前方的移動而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
背景技術:
以往,公開有阻止如下的所謂的“前潛(submarine)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發(fā)生的各種技術在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佩戴安全帶的安全帶佩戴狀態(tài)下,隨著發(fā)生事故時的該車輛乘員的腰部的前方移動,該車輛乘員沿著座椅面鉆過安全帶。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在發(fā)生事故時為了阻止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使膨脹的氣囊從下方壓縮座墊的結構的車輛座椅,對這種車輛座椅的設計,因在座墊下方設有氣囊的關系,要求在氣囊收容狀態(tài)下抑制來自就座乘員的載荷通過座墊對氣囊產(chǎn)生的影響的技術。
專利文獻1特開平5-229378號公報發(fā)明內容因而在本發(fā)明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的技術,即,在裝載有發(fā)生事故時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而使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的氣囊模塊的車輛座椅中,可以有效抑制收容于該車輛座椅中的氣囊所受的載荷。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構成本發(fā)明。另外,本發(fā)明還能夠應用在以汽車車輛為首的卡車、公共汽車、電車、船舶等各種車輛上裝載的車輛座椅的構造技術。
本發(fā)明的第一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fā)明的第一發(fā)明是技術方案1所述的車輛座椅。技術方案1所述的該車輛座椅是裝載于車輛上的車輛座椅,至少包括左側側面框架、右側側面框架、托架、座椅底板、氣囊模塊、氣囊罩。
本發(fā)明的左側側面框架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墊下方的左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框架構成部件。本發(fā)明的右側側面框架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墊下方的右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框架構成部件。本發(fā)明的托架為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墊下方連接左側側面框架和右側側面框架的座椅框架構成部件。該托架和左側側面框架及右側側面框架,典型的是通過焊接或螺栓螺母連接等進行接合。通過該座椅框架構成車輛座椅的主體部分。
本發(fā)明的座椅底板形成如下的結構在座墊下方且在左側側面框架與右側側面框架之間,鄰近地配置在托架的上方或后方,并具有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收容開口的氣囊模塊收容部。在本發(fā)明中所稱的“座椅底板(seat pan)”為構成車輛座椅的座椅底面的部件,也可以特別定義為支承座墊的座墊面板、座墊框架或座墊底板。關于該座椅底板的配置方式,只要該座椅底板的全部或一部分配置在左側側面框架和右側側面框架之間即可,可以采用該座椅底板通過焊接或通過螺栓螺母連接等方式以架設狀固定在左側側面框架及右側側面框架上的結構;也可以采用通過焊接或通過螺栓螺母的擰緊等固定在位于左側側面框架和右側側面框架之間的部件上的結構。并且,在本發(fā)明中,座椅底板至少具有鄰近地配置于托架的上方或后方的部位即可。在與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有收容開口的氣囊模塊收容部構成收容氣囊模塊的部位,特別是鄰近地配置于托架的上方或后方的座椅底板的氣囊模塊收容部中,朝向該座椅底板的上方或后方形成有收容開口。
本發(fā)明的氣囊模塊,具有氣囊和氣體發(fā)生器,被收容于氣囊模塊收容部中,并且被設定為通過供給由氣體發(fā)生器動作而產(chǎn)生的氣囊膨脹用氣體,使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以抵抗在發(fā)生事故時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還可以將該氣囊模塊稱為“氣囊裝置”或“乘員約束裝置”。
本發(fā)明的氣囊罩安裝在座椅底板上,以遮擋座椅底板各部位中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的所述收容開口,構成為在其安裝狀態(tài)下覆蓋收容于氣囊模塊收容部中的氣囊的收容開口側的罩體。也可以使該氣囊罩成為氣囊模塊的一個構成元件。
在如本發(fā)明的車輛座椅這樣,在座墊下方配置氣囊模塊(氣囊)的構造中,設想在氣囊收容狀態(tài)下來自就座乘員的載荷通過座墊對氣囊側產(chǎn)生影響的情況。
根據(jù)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由于通過用氣囊罩覆蓋收容于氣囊模塊收容部中的氣囊的收容開口側,能夠抑制來自就座乘員的載荷通過座墊對氣囊產(chǎn)生的影響,因而能夠抑制收容狀態(tài)的氣囊從外部受到的載荷。由此,能夠實現(xiàn)發(fā)生事故時的氣囊的工作正?;?br>
本發(fā)明的第二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fā)明的第二發(fā)明是技術方案2所述的車輛座椅。技術方案2所述的該車輛座椅,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結構中,進一步包括階梯部。本發(fā)明的階梯部構成在座椅底板和氣囊罩相對的部位上具有沿上下方向產(chǎn)生高低差的部位。在氣囊罩的安裝狀態(tài)下,形成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通過階梯部相互卡定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中,該階梯部可以設在座椅底板和氣囊罩中的至少一方上。關于該階梯部的具體結構,典型地可以使用凹形狀、凸形狀等構成。例如,可以采用通過在設置于座椅底板側上的凹部嵌入(扣合)氣囊罩,卡定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的結構;通過在設置于座椅底板側上的槽部或孔部嵌入(扣合)氣囊罩的突起,卡定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的結構等。
根據(jù)技術方案2所述發(fā)明的這種結構,使將氣囊罩安裝到座椅底板時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
本發(fā)明的第三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fā)明的第三發(fā)明是技術方案3所述的車輛座椅。在技術方案3所述的該車輛座椅中,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所述的氣囊罩的罩表面構成為,在該氣囊罩的安裝狀態(tài)下與座椅底板的座椅底板表面之間形成平滑面。在此所稱的平滑面是指,各表面以連續(xù)狀形成,即一方的罩表面在該罩表面的邊界通過模仿另一方的座椅底板表面而形成。該平滑面可以構成為以水平狀延伸的水平面,或者也可以構成為曲面。
根據(jù)技術方案3所述發(fā)明的這種結構,由于將氣囊罩安裝到座椅底板后,位于座墊下方的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所形成的平滑面,可以防止在氣囊罩周邊部位形成凹凸面,并均勻地作用在座墊下表面,因而可提供不會破壞就座乘員的乘坐感覺的車輛座椅。
本發(fā)明的第四發(fā)明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fā)明的第四發(fā)明是技術方案4所述的車輛。技術方案4所述的該車輛,至少包括技術方案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座椅以及約束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的安全帶。通過裝載于車輛座椅上的氣囊模塊阻止“前潛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發(fā)生,所謂“前潛現(xiàn)象”是指,在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佩戴安全帶的安全帶佩戴狀態(tài)下,隨著發(fā)生事故時該車輛乘員的腰部的前方移動,該車輛乘員沿著座椅面鉆過安全帶的動作。
因此,根據(jù)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能夠抑制收容狀態(tài)的氣囊從外部受到的載荷的車輛座椅的車輛。
本發(fā)明的第五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fā)明的第五發(fā)明是技術方案5所述的氣囊模塊。技術方案5所述的該氣囊模塊,實際上具有與作為技術方案1所述車輛座椅的構成元件的氣囊模塊相同的結構。
因此,根據(jù)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收容狀態(tài)的氣囊從外部受到的載荷的氣囊模塊。
發(fā)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在裝載有發(fā)生事故時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而使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的氣囊模塊的車輛座椅中,特別是通過設置遮蓋收容氣囊模塊的氣囊模塊收容部的收容開口并覆蓋氣囊的收容開口側的氣囊罩,能夠抑制收容狀態(tài)的氣囊從外部受到的載荷。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車輛座椅100的內部構造的圖,是從車輛斜后方看的透視圖。
圖2是圖1中的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氣囊模塊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業(yè)的概要的透視圖。
圖4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氣囊罩40收容到座椅底板20中的作業(yè)的概要的透視圖。
圖5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座椅底板120的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首先參照圖1至圖3,說明作為本發(fā)明的“車輛座椅”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車輛座椅100的結構。其中,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車輛座椅100的內部構造的圖,是從車輛斜后方看的透視圖。并且,圖2是圖1中的A-A線的剖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車輛座椅100是裝載在車輛上的車輛座椅,以座椅框架10、座椅底板20、氣囊模塊30為主體構成。該車輛座椅100構成駕駛員就座的駕駛座座椅、副駕駛座座椅。并且,在裝載有該車輛座椅100的車輛上,進一步裝載有就座于車輛座椅100上的乘員所佩戴的安全帶(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安全帶”)。其中,圖1中的“FR”的方向為車輛前方,“UP”的方向為車輛上方。
座椅框架10構成形成車輛座椅100的骨架部分的框架,至少包括底部框架12和背部框架14。該座椅框架10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座椅框架”。在底部框架12上安裝有由聚氨酯聚氨酯材料等具有柔軟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座墊(圖示省略),該座墊構成車輛座椅100的座椅面。并且,在底部框架14上安裝有由聚氨酯聚氨酯材料等具有柔軟性的原材料形成的座椅靠背(圖示省略),該座椅靠背構成車輛座椅100的背面。并且,座墊和座椅靠背的外表面被由皮革、布等形成的表皮(圖示省略)覆蓋。
底部框架12為設在座墊下方的框架,具有向車輛座椅100的前后方向(與車輛的前后方向一致)延伸的左右一對的側面框架12a、12b(左側側面框架12a及右側側面框架12b)。在此所稱的左側側面框架12a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左側側面框架”,右側側面框架12b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右側側面框架”。
并且,在底部框架12的上部側,在側面框架12a、12b之間架設有加強用托架13。該托架13構成為具有規(guī)定板厚的板狀(在圖1中為彎曲板狀),通過焊接或螺栓螺母連接等方式連接到側面框架12a、12b上。該托架13是支撐座椅底板20的支撐部件,并且構成連接保持側面框架12a、12b的保持部件。并且,該托架13兼作連接側面框架12a、12b時的定位部件,組裝性好。該托架13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托架”。
背部框架14為通過支軸15和傾斜裝置(圖示省略)可轉動地相對底部框架12連接的框架。在該背部框架14的上部,在與車輛乘員的頭部對應的位置安裝有頭枕16。
座椅底板(seat pan)20,在托架13的上方且在座墊的下方,以從上方覆蓋左右一對的側面框架12a、12b的方式,鄰近地架設在托架13的上方和后方。該座椅底板20為構成車輛座椅100的座椅底面的部件,也可以特別定義為承受座墊的座墊面板、座墊框架或座墊板。在后文中詳細進行描述,該座椅底板20通過螺栓螺母的2處的連接安裝在托架13上。也可以將該座椅底板20通過焊接或螺栓螺母連接等接合在側面框架12a、12b上。該座椅底板20具有承受來自座墊的載荷的功能。該座椅底板20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座椅底板”。在本發(fā)明中,該座椅底板20至少具有鄰近地配置于托架13的上方或后方的部位即可。
如圖2所示,在座椅底板20上設有收容氣囊模塊30的收容部21。該收容部21,在與托架13相反的一側具有收容開口,該收容開口朝向斜后上方。該收容部21的收容開口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收容開口”。
因此,氣囊模塊30的氣囊(后述的氣囊31)的展開方向(又稱為“突出方向”)為圖2中的箭頭50方向所表示的斜后上方。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收容部21形成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3(又稱為“凹入部”、“凹部”或“凹入?yún)^(qū)域”)的結構。該凹陷部23為可在該凹陷部23保持氣囊模塊30的部位。通過利用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3保持氣囊模塊30的功能(或定位功能),可實現(xiàn)將氣囊模塊30收容到收容部21中的作業(yè)以及將氣囊模塊30安裝固定到座椅底板20側上的作業(yè)的順暢化。該收容部21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氣囊模塊收容部”。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遮蓋座椅底板20的各部位中形成于與托架13相反的一側上的收容開口,在該座椅底板20上安裝有氣囊罩40。該氣囊罩40構成在其安裝狀態(tài)下覆蓋收容于收容部21中的氣囊模塊30的氣囊(后述的氣囊31)的收容開口側(斜后上方)的罩體。并且,該氣囊罩40,在氣囊模塊30不工作時,保護收容于收容部21中的氣囊,而在氣囊30工作時,允許該氣囊通過展開膨脹相對于座墊施加向上頂起的擠壓力。該氣囊罩40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氣囊罩”。另外,也可以使該氣囊罩40成為氣囊模塊30的一個構成元件。
根據(jù)這種結構,由于通過用氣囊罩40覆蓋收容于收容部21中的氣囊的收容開口側,能夠抑制來自就座乘員的載荷通過座墊對氣囊產(chǎn)生的影響,因而能夠抑制收容狀態(tài)的氣囊從外部受到的載荷。由此,能夠實現(xiàn)發(fā)生事故時的氣囊的工作正?;?br>
并且,與該氣囊罩40的安裝相關,座椅底板20在與安裝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圖2中的左側端部)對應的第一區(qū)域20a上具有平坦部24和階梯部25。同樣地,該座椅底板20在與安裝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圖2中的右側端部)對應的第二區(qū)域20b上具有平坦部27和階梯部28。
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上的平坦部24是載置架設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的部位,形成與該前端部41重疊的連續(xù)抵接面(又稱為“接觸面”、“架設面”、“重疊面”或“搭接面”)。同樣地,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二區(qū)域20b上的平坦部27是載置架設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的部位,形成與該后端部42重疊連續(xù)的抵接面(又稱為“接觸面”、“架設面”、“重疊面”或“搭接面”)。
根據(jù)這種結構,在氣囊罩40的安裝狀態(tài)(覆蓋狀態(tài))下,通過氣囊罩40的各端部41、42以面接觸方式與座椅底板20的平坦部24、27重疊,氣囊罩40緊貼在座椅底板20上,能夠提高氣囊模塊30不工作時的緊貼性,并且能夠有效地防止氣囊罩40因外力脫落。另外,所述平坦部24、27與氣囊罩40側重疊的部分的長度(重疊寬度),在考慮與氣囊罩40的緊貼性、防脫落性的情況下,例如優(yōu)選在3mm以上。并且,為了進一步提高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的緊貼性,優(yōu)選在收容部21的收容開口的整個外周上設置所述平坦部24、27。
并且,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上的平坦部24上,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的孔部24a,在該孔部24a中插入設置從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43。同樣地,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二區(qū)域20b上的平坦部27上,設有沿上下方向貫通的孔部27a,在該孔部27a上插入設置從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44。通過在孔部24a插入設置突出片43,并在孔部27a插入設置突出片44,可進行氣囊罩40相對于座椅底板20的定位。
并且,雖然未特別圖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已定位狀態(tài)下的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進一步通過鉚釘、螺栓螺母等的連接裝置相互固定。由此,能夠可靠地固定已定位狀態(tài)下的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
根據(jù)這種結構,通過使座椅底板20的孔部24a和孔部27a兼用于氣囊罩40的定位,使得在進行組裝時,容易臨時安放氣囊罩40,從而可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在本實施方式中使孔部24a和孔部27a形成貫通狀,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形成非貫通狀的孔、槽。并且,關于突出片43、44,也可以適當使用棒狀的銷、爪狀部件等。
并且,在本發(fā)明中,描述了在將氣囊罩40的突出片43和突出片44插入設置到座椅底板20的孔部24a和孔部27a的第一結構以外,采用進一步通過鉚釘、螺栓螺母等的連接裝置相互固定氣囊罩40和座椅底板20的第二結構的情況,在本發(fā)明中,可以采用所述第一結構和第二結構中的至少一方。
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上的階梯部25構成沿(圖2中的)上下方向設有與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板厚相當?shù)母叩筒畹碾A梯部(階梯形狀)。具體而言,通過該階梯部25,使座椅底板20的第一區(qū)域20a的各部位中,后方側比前方側降低前端部41的板厚程度。同樣地,設在座椅底板20的第二區(qū)域20b上的階梯部28構成沿(圖2中的)上下方向設有與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板厚相當?shù)母叩筒畹碾A梯部(階梯形狀)。具體而言,通過該階梯部28,使座椅底板20的第二區(qū)域20b的各部位中,前方側比后方側降低后端部42的板厚程度。通過設置所述階梯部25和階梯部28,在氣囊罩40的安裝狀態(tài)下,所述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通過階梯部25和階梯部28相互卡定。并且,通過階梯部25限制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的向前方的移動,通過階梯部28限制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的向后方的移動,并且通過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的表面,形成齊平形狀或圓滑面形狀。所述階梯部25和階梯部28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階梯部”。
根據(jù)這種結構,通過在座椅底板20設置階梯部25和階梯部28,能夠使將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20上時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并且,將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20后,位于座墊下方的所述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所構成的平滑面,可以防止在氣囊罩40周邊部位形成凹凸面,能夠實現(xiàn)不會破壞通過座墊就座于該周邊部位上方的車輛乘員的乘坐感覺的構造。其中,在此所稱的平滑面的各表面以連續(xù)狀形成,即一方的罩表面在該氣囊罩表面的邊界通過模仿另一方的座椅底板表面而形成。該平滑面可以構成以水平狀延伸的水平面,或者也可以構成曲面。
并且,在該座椅底板20上沿收容部21的開口邊緣部(收容開口的邊緣部區(qū)域)的整個外周設有槽部26。該槽部26,形成在座椅底板20的各部位中平坦部24、27的外側、且在比該平坦部24、27低的位置上。并且,在該槽部26處設有從槽部26向下方以貫通狀形成的通孔26a。另外,也可以可根據(jù)需要,在收容部21的開口邊緣部的一部分設置槽部26。
根據(jù)這種結構,在氣囊罩40的安裝狀態(tài)下,通過將從該氣囊罩40和座椅底板20的間隙侵入的水等的液體沿著槽部26排出,并且將在該槽部26流動的液體通過通孔26a積極地向下方排出,能夠防止水等的液體侵入到收容部21中。特別是,通過設置槽部26后進一步設置通孔26a,即使收容部21處于相對于車底板接近水平的狀態(tài),也可以通過通孔26a積極地進行排水,能夠提高排水效果。
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氣囊模塊30至少包括氣囊31、氣體發(fā)生器(又稱“充氣機”)32、保持器33、電線束(圖示省略)。該氣囊模塊30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氣囊模塊”。
氣囊31構成以規(guī)定的折疊方式折疊后進行收容,并且在發(fā)生事故時通過供給氣體發(fā)生器32的工作所產(chǎn)生的氣囊膨脹用氣體而展開膨脹的氣囊體。具體而言,氣囊31在發(fā)生事故時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狀態(tài)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由此,能夠阻止或抑制所謂“前潛現(xiàn)象”在就座于車輛座椅100上的車輛乘員佩戴安全帶的安全帶佩戴狀態(tài)下,隨著發(fā)生事故時的該車輛乘員的腰部的前方移動,該車輛乘員沿著座椅面鉆過安全帶。在此所稱的氣囊31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氣囊”,氣體發(fā)生器32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氣體發(fā)生器”。
保持器33構成收容氣體發(fā)生器32的部件。該保持器33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保持器”。在該保持器33上,設有用于將氣囊模塊30安裝固定到底部框架12側上的固定用螺栓34。通過該固定用螺栓34,氣囊模塊30安裝固定在底部框架12側上。具體而言,在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收容氣囊模塊30的狀態(tài)下,可在貫通座椅底板20、托架13以及氣囊31的通孔22中插入設置固定用螺栓34。因此,通過使插入設置于通孔22中的固定用螺栓34和螺母36相互連接(螺合),保持器33、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這三個部件共同連接固定(又稱為共同連接固定)而形成一體。在這種情況下,螺母36可以是與托架13分開的結構,或者也可以是與托架13以一體狀接合的結構。并且,作為通孔22,可以適當選擇圓孔、長孔、狹縫等形狀。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固定用螺栓34的螺栓軸延伸方向和沿著圖2中的箭頭50方向的氣囊31的展開方向大致一致。根據(jù)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用螺栓34的連接力有效地用作抵抗氣囊展開膨脹時的氣囊載荷的力。
雖然未特別圖示,電線束構成用于在發(fā)生事故時向氣體發(fā)生器32傳送工作信號(又稱為“控制信號”)的電線束。
在此,參照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將氣囊模塊30的組裝作業(yè),具體為將氣囊模塊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業(yè)以及將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20上的作業(yè)。
圖3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氣囊模塊30收容到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中的作業(yè)的概要的透視圖。如圖3所示,在氣囊模塊30的收容作業(yè)中,首先,使氣囊模塊30側的固定用螺栓34朝向座椅底板20的收容部21,使該氣囊模塊30向收容部21移動。然后,在使氣體發(fā)生器32側朝向下側的狀態(tài)下,將氣囊模塊30從座椅底板20的上方收容到凹陷部23后,將該氣囊模塊30的固定用螺栓34插入設置于通孔22中,并相互擰緊固定用螺栓34和螺母36。由此,形成保持器33、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彼此共同連接固定成一體的狀態(tài)(圖2所示的狀態(tài))。此時,通過利用固定用螺栓34共同連接固定氣囊模塊30、座椅底板20以及托架13,通過共同連接固定而形成一體的座椅底板20和托架13承受發(fā)生事故時的氣囊展開膨脹時的壓力,即氣囊模塊工作時的載荷。
圖4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20上的作業(yè)的概要的透視圖。如圖4所示,在氣囊罩40的安裝作業(yè)中,使該氣囊罩40向收容有氣囊模塊30的狀態(tài)下的座椅底板20移動。然后,將設在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下表面的突出片43插入設置到座椅底板20的平坦部24上的孔部24a中,并且將設在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下表面的突出片44插入設置到座椅底板20的平坦部27上的孔部27a中。由此,通過使氣囊罩40相對座椅底板20的平坦部24、27重疊,氣囊罩40與座椅底板20緊貼,并且通過孔部24a、27a和突出片43、44之間的扣合作用,能夠相對于座椅底板20進行氣囊罩40的定位。然后,對已定位狀態(tài)的座椅底板20和氣囊罩40,進一步通過鉚釘、螺栓螺母等的連接裝置(省略圖示)相互進行固定。
其他實施方式此外,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考慮各種應用、變形。例如還能夠對應用了上述實施方式的以下各方式進行實施。
上述實施方式的座椅底板20、氣囊罩40的結構,可根據(jù)需要適當變更,例如也可以采用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
圖5是表示另一實施方式的座椅底板120的結構的剖視圖。其中,在圖5中,與圖2中的構成元件相同的構成元件標注相同的標號。
在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座椅底板120,在與安裝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圖5中的左側端部)對應的第一區(qū)域20a上具有平坦部124和階梯部125。同樣地,該座椅底板120,在與安裝狀態(tài)的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圖5中的右側端部)對應的第二區(qū)域20b上具有平坦部127和階梯部128。
圖5中的座椅底板120的平坦部124和平坦部127,起到與圖2中的座椅底板20的平坦部24和平坦部27相同的作用效果。即,通過氣囊罩40的各端部41、42相對于座椅底板120的所述平坦部124、127重疊,氣囊罩40緊貼在座椅底板120上,能夠提高氣囊模塊30不工作時的緊貼性,并且能夠有效地防止氣囊罩40因外力脫落。
并且,圖5中的座椅底板120的階梯部125如下形成,即,使第一區(qū)域20a向上方突出,高出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的板厚程度。同樣地,座椅底板120的階梯部128如下成形,即,使第二區(qū)域20b向上方突出,高出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的板厚程度。通過設置所述階梯部125和階梯部128,在氣囊罩40的安裝狀態(tài)下,座椅底板120和氣囊罩40通過階梯部125和階梯部128相互卡定。并且,通過階梯部125限制氣囊罩40的前端部41的向前方的移動,通過階梯部128限制氣囊罩40的后端部42的向后方的移動,并且通過座椅底板120和氣囊罩40的表面,形成齊平形狀或圓滑面形狀。所述階梯部125和階梯部128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階梯部”。
根據(jù)這種結構,通過在座椅底板120上設置階梯部125和階梯部128,能夠使將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120上時的組裝操作變得容易。并且,將氣囊罩40安裝到座椅底板120后,位于座墊下方的所述座椅底板120和氣囊罩40所構成的平滑面,可以防止在氣囊罩40周邊部位形成凹凸面,能夠實現(xiàn)不會破壞通過座墊就座于該周邊部位上方的車輛乘員的乘坐感覺的構造。
另外,在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還可以進一步追加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的構造。
具體而言,可以采用在氣囊罩40上設置相當于突出片43、44的突出部,而在座椅底板120上設置相當于孔部24a、27a的部位的結構。并且,也可以采用在座椅底板120的收容部21的開口邊緣部設置相當于槽部26的凹陷部分、相當于通孔26a的通孔的結構。
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構成駕駛員就座的駕駛座座椅、副駕駛座座椅的車輛座椅100的結構,也可以在包括駕駛座座椅、副駕駛座座椅在內的各種車輛座椅,例如后部座椅的結構中應用本發(fā)明的特征部分。在這種車輛包括汽車、飛機、船舶、電車、公共汽車、卡車等使車輛乘員乘坐而移動的各種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墊下方的左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側側面框架、在座墊下方的右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側側面框架、在座墊下方連接所述左側側面框架和所述右側側面框架的托架;座椅底板,在所述座墊下方,靠近所述托架的上方或后方地配置在所述左側側面框架與所述右側側面框架之間,并具有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收容開口的氣囊模塊收容部;氣囊模塊,具有氣囊和氣體發(fā)生器,被收容于所述氣囊模塊收容部中,并且被設定為在發(fā)生事故時通過供給由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工作而產(chǎn)生的氣囊膨脹用氣體,使所述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以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和氣囊罩,安裝在所述座椅底板上,以遮擋該座椅底板各部位中的、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的所述收容開口,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覆蓋收容于所述氣囊模塊收容部中的所述氣囊的收容開口一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相對的部位上,具有沿上下方向產(chǎn)生高低差的階梯部;在所述氣囊罩的安裝狀態(tài)下,所述座椅底板和氣囊罩通過所述階梯部相互卡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罩的罩表面,在該氣囊罩的安裝狀態(tài)下與所述座椅底板的座椅底板表面之間形成平滑面。
4.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座椅;和約束就座于所述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的安全帶;在就座于所述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佩戴了所述安全帶的安全帶佩戴狀態(tài)下,當發(fā)生事故時,通過裝載于所述車輛座椅上的所述氣囊模塊阻止該車輛乘員隨著該車輛乘員腰部的向前移動而沿著座椅面鉆過所述安全帶的動作。
5.一種氣囊模塊,設置在下述車輛座椅中,所述車輛座椅,包括形成座椅骨架的座椅框架中,在座墊下方的左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側側面框架;在座墊下方的右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側側面框架;在座墊下方連接所述左側側面框架和所述右側側面框架的托架;座椅底板,在所述座墊下方,靠近所述托架的上方或后方地配置在所述左側側面框架與所述右側側面框架之間,并具有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收容開口的氣囊模塊收容部;所述氣囊模塊,具有氣囊和氣體發(fā)生器,被收容于所述氣囊模塊收容部中,并且被設定為在發(fā)生事故時通過供給由所述氣體發(fā)生器工作而產(chǎn)生的氣囊膨脹用氣體,使所述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以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上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裝在所述座椅底板上的氣囊罩,以遮擋該座椅底板各部位中的、在與所述托架相反的一側形成的所述收容開口;并通過安裝在所述座椅底板上的所述氣囊罩覆蓋被收容于所述氣囊模塊收容部中的所述氣囊的收容開口一側。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輛座椅、車輛、氣囊模塊,特別提供一種有效的技術,即,在裝載有發(fā)生事故時抵抗就座于車輛座椅的車輛乘員向車輛前方的移動而使氣囊從座墊下方向上方展開膨脹的氣囊模塊的車輛座椅中,有效對抑制收容于該車輛座椅上的氣囊所受的載荷。本發(fā)明的車輛座椅形成如下的結構設在座椅底板(20)上的收容部(21)收容氣囊模塊(30),并具有遮擋該收容部(21)的收容開口并覆蓋氣囊(31)的收容開口側的氣囊罩(40)。
文檔編號B60R21/20GK101049815SQ200710088738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5日
發(fā)明者吉川浩通, 晝田輝彥 申請人:高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