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門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33131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門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將設置于車輛的門上鎖、解鎖的門鎖裝置。
      背景技術
      在門鎖裝置中,存在能夠利用具備電動機等驅動源的電動驅動機構而使被關閉操作的門自動地成為完全關閉狀態(tài)的類型(一般稱作閉門器)的門鎖裝置。作為這種門鎖裝置的一例,在車輛主體側突出設置撞針,而在門側包括鉤,能夠與撞針卡合脫離;聯(lián)動桿,能夠與鉤卡合脫離;關閉桿,利用電動驅動機構的動カ而旋轉, 并且能夠旋轉地與聯(lián)動桿連接;打開桿(控制桿),通過設置于車輛的打開開關等的操作而旋轉,并且具有能夠相對移動地收容形成于聯(lián)動桿的控制突起的長槽狀的控制槽。鉤能夠在把持撞針的保持位置、解開撞針的解開位置、以及該保持位置與解開位置之間的接入開始位置(半閉鎖位置)轉動。聯(lián)動桿在鉤位于解開位置時從鉤離開,并且在鉤旋轉至接入開始位置時與鉤卡合,而將鉤暫時保持在接入開始位置。電動驅動機構的電動機在鉤移動至接入開始位置時旋轉(正轉),通過將該旋轉カ經由關閉桿傳遞至聯(lián)動桿,從而使旋轉至接入開始位置的鉤經由聯(lián)動桿而旋轉至保持位置?,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11-236776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上述類型的門鎖裝置的一例,考慮如下構成利用彈簧(施力単元)將關閉桿向ー個方向轉動施力,在利用該轉動施カ將聯(lián)動桿向ー個方向轉動施力之后,通過在鉤位于解開位置時使控制突起位于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ー個端部,從而進行鉤位于解開位置時的關閉桿與聯(lián)動桿的定位。在采用這種構成之后,如專利文獻1,如果將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堵塞,則在鉤位于解開位置時,聯(lián)動桿的控制突起利用將關閉桿轉動施力的上述彈簧的施力,以較強的カ壓接于控制槽的一個端部(長度方向的端面)。但是,例如在控制突起的角部與控制槽的上述一個端部的角部均是角形的情況下,在鉤位于解開位置時,控制突起的角部以較強的カ侵占控制槽的端部的角度,在鉤利用撞針向保持位置側旋轉時,聯(lián)動桿以及打開桿的旋轉有可能變得不順利。另外,打開桿的控制槽的內側面一般具有假設抵接于控制突起而形成的使用區(qū)域;假設不抵接于控制突起而形成的非使用區(qū)域。因此,如果利用彈簧(施力単元)將關閉桿向ー個方向轉動施力,則在鉤位于解開位置時,聯(lián)動桿的控制突起移動至非使用區(qū)域,在鉤利用撞針向保持位置側旋轉時,聯(lián)動桿以及打開桿的旋轉有可能變得不順利。本發(fā)明鑒于以上的問題點,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鎖裝置,在利用施力単元的施力進行鉤位于解開位置時的具有能夠移動地與控制桿的控制槽卡合的控制突起的聯(lián)動桿、以及能夠旋轉地與聯(lián)動桿連接的關閉桿的定位的情況下,使之后的聯(lián)動桿以及控制桿的旋轉不會變得不順利。(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門鎖裝置,將相對于車輛主體能夠開閉的門在完全關閉狀態(tài)下保持,所述門鎖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所述門與車輛主體中的一個的底板、和設置于另ー個的撞針;鉤,以能夠轉動至撞針的保 持位置、解開位置、以及該保持位置與解開位置之間的接入開始位置的方式被支撐于所述底板,并且被向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施力;關閉桿,能夠與該鉤同軸轉動地被支撐在底板上,并且在該鉤的所述撞針保持位置方向的接入位置、和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接入解除位置之間進行轉動;電動驅動機構,具有電動機,該電動機在所述鉤從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位于解開位置側時不動作,并且在從解開位置側移動至接入開始位置時動作,以使所述關閉桿旋轉至所述接入位置;關閉桿施力単元,將該關閉桿向所述接入解除位置施力;聯(lián)動桿,樞接于所述關閉桿,能夠轉動至通過與所述鉤卡合而使該關閉桿與鉤一體化的結合位置、和通過解除與所述鉤的卡合而使關閉桿與鉤能夠相對轉動的結合解除位置,并且具有控制突起;控制桿,能夠轉動地被支撐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能夠在結合輔助位置與結合解除輔助位置之間轉動;控制桿施力単元,將該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施力;控制槽,由形成于所述控制桿的長孔構成,所述控制突起能夠相對移動地嵌合,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經由所述控制突起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位置側移動,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解除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經由所述控制突起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解除位置側移動;以及止動單元,利用所述關閉桿施カ単元的施力來限制轉動至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的轉動,從而使所述控制突起從所述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端面離開。本發(fā)明的另一方式的門鎖裝置,在將相對于車輛主體能夠開閉的門在完全關閉狀態(tài)下保持,所述門鎖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設置于所述門與車輛主體中的一個的底板、和設置于另ー個的撞針;鉤,以能夠轉動至撞針的保持位置、解開位置、以及該保持位置與解開位置之間的接入開始位置的方式被支撐于所述底板,并且被向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施力;關閉桿,能夠與該鉤同軸轉動地被支撐在底板上,并且在該鉤的所述撞針保持位置方向的接入位置、和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接入解除位置之間進行轉動;電動驅動機構,具有電動機,該電動機在所述鉤從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位于解開位置側時不動作,在從解開位置側移動至接入開始位置時動作,以使所述關閉桿旋轉至所述接入位置;關閉桿施力単元,將該關閉桿向所述接入解除位置施力;聯(lián)動桿,樞接于所述關閉桿,能夠轉動至通過與所述鉤卡合而使該關閉桿與鉤一體化的結合位置、和通過解除與所述鉤的卡合而使關閉桿與鉤能夠相對轉動的結合解除位置,并且具有控制突起;控制桿,能夠轉動地被支撐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能夠在結合輔助位置與結合解除輔助位置之間轉動;控制桿施力単元,將該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施力;控制槽,由形成于所述控制桿的長槽構成,具有使用區(qū)域,其中,通過使內側面與能夠相對移動地嵌合的所述控制突起接觸,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位置側移動,同時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解除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解除位置側移動;非使用區(qū)域,其中,所述內側面不與控制突起接觸;以及止動單元,利用所述關閉桿施カ單元的施力來限制轉動至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的轉動,從而使所述控制突起位于所述控制槽的所述使用區(qū)域內。在所述鉤位于所述解開位置、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以及解開位置與接入開始位置之間時,所述止動単元也可以總是限制位于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所述關閉桿的轉動。所述止動単元也可以包括設置于所述底板側的止動部件;和形成于所述關閉桿的止動面。(發(fā)明的效果)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關閉桿施力単元的施カ經由關閉桿傳遞至聯(lián)動桿,但是如果關閉桿通過止動單元被定位于接入解除位置(即,鉤位于解開位置),則聯(lián)動桿的控制突起被保持在從打開桿的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端面離開的位置。即,控制突起不會戳入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端面,因此,之后在鉤通過撞針而向保持位置側旋轉時,聯(lián)動桿以及打開桿的旋轉不會不順利,門鎖裝置能夠順利地轉變成鎖定狀態(tài)。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如果關閉桿通過止動單元被定位于接入解除位置(即,鉤位于解開位置),則控制突起位于控制槽的使用區(qū)域內。因此,之后在鉤通過撞針而向保持位置側旋轉時,聯(lián)動桿以及打開桿的旋轉不會不順暢,門鎖裝置能夠順利地轉變成鎖定狀態(tài)。


      圖I是適用本發(fā)明的門鎖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用單體表示門鎖裝置的鉤的立體圖。圖3是用單體表示門鎖裝置的棘輪的立體圖。圖4是門鎖裝置的關閉桿與聯(lián)動桿的立體圖。圖5是沿著圖4的V-V箭頭的聯(lián)動桿的剖視圖。圖6是用單體表示門鎖裝置的打開桿的立體圖。圖7是用單體表示門鎖裝置的扇形齒輪的立體圖。圖8是從圖7的VIII箭頭方向看到的扇形齒輪的側視圖。圖9是表示門鎖裝置的俯視圖。圖10是表示半閉鎖狀態(tài)的門鎖裝置的俯視圖。圖11是表示向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動作完成的狀態(tài)下的門鎖裝置的俯視圖。圖12是放大表示打開桿的控制槽的俯視圖。圖13是表示門鎖裝置的通常動作狀態(tài)的時刻圖。圖14是在從半閉鎖狀態(tài)變成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中途進行利用電動的打開(關閉取消)操作的情況下的時刻圖。圖15是在從半閉鎖狀態(tài)變成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中途進行機械的打開(關閉取消)操作的情況下的時刻圖。圖16是變形例的與圖9同樣的俯視圖。符號說明10門鎖裝置11 底板Ila撞針進入槽
      Ilj支撐突片I2 鉤12b撞針保持槽12e棘輪卡合臺階部(卡合部)12f棘輪按壓突部(棘輪控制單元)12g圓弧狀面(棘輪控制単元、棘輪保持単元)12h結合突起(打開桿保持単元)13 棘輪13c轉動限制臺階部13d圓弧面部(棘輪控制単元、棘輪保持単元)13e臺階部(棘輪控制単元)13f開關操作片13g被按壓片(棘輪控制単元、聯(lián)動桿連接部)16扭カ彈簧17扭カ彈簧(棘輪施カ単元)18止動部件(止動單元)20關閉桿20b 第 I 臂20c 第 2 臂20d 凹部20g止動面(止動單元)21聯(lián)動桿(棘輪控制単元)21b結合凹部 21c控制突起21d棘輪按壓突起23打開桿(控制桿)23b 第 I 臂23c第2臂(臂部)23e開關操作片23f聯(lián)動桿控制槽(控制槽)23fA使用區(qū)域23fB不使用區(qū)域23f I內側圓弧面部(突起操作面)23f2外側圓弧面部(對向導向面)23f3 端面25拉伸彈簧(關閉桿施カ単元、控制桿施力単元)26扇形齒輪(電動驅動機構)26c打開桿操作片26d關閉桿操作部
      27電動機單元27a電動機27b小齒輪30棘輪檢測開關(檢測単元、第I開關)31打開桿檢測開關(檢測単元、第2開關)32電子控制單元(ECT)
      33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4打開操作開關S 撞針W打開操作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示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fā)明的門鎖裝置。圖中所示的門鎖(閉門器)裝置10被安裝在未圖示的后備箱門側,在能夠開閉地支撐后備箱門的車輛主體側,設置有相對于門鎖裝置10進行卡合脫離的撞針S (圖9至圖11)。此外,門鎖裝置10與撞針S的位置關系也可以與此相反。如圖I所示,門鎖裝置10具有固定地安裝于后備箱門的底板11。在底板11上形成撞針S能夠進入的撞針進入槽11a,軸銷14與軸銷15固定于夾著撞針進入槽Ila設置的軸支撐孔lib、11c。軸銷14插通形成于鉤12的軸孔12a,鉤12以軸銷14為中心被能夠轉動地支撐。軸銷15插通形成于棘輪(ラチェッ卜)13的軸孔13a,棘輪13以軸銷15為中心被能夠轉動地支撐。此外,在接近鉤12的底板11的立壁部Ili上,一體地突出設置有支撐突片11 j,由橡膠等弾性材料構成的止動部件(止動單元)18的貫通支撐孔18a利用自身的弾性力嵌合固定干支撐突片llj。如圖2所示,鉤12具有撞針保持槽12b,朝向以軸孔12a為中心的大致半徑方向形成;第I腳部12c與第2腳部12d,夾著該撞針保持槽12b設置。在第2腳部12d的頂端部附近,在面向撞針保持槽12b的ー側形成棘輪卡合臺階部(卡合部)12e,在與此相反ー側的側部形成棘輪按壓突部(棘輪控制單元)12f0另外,連接棘輪卡合臺階部12e與棘輪按壓突部21f的第2腳部12d的頂端部成為凸狀的圓弧狀面(棘輪控制単元、棘輪保持単元)12g。另外,在第2腳部12d上形成向遠離底板11的方向突出的結合突起(打開桿保持単元)12h。鉤12能夠在圖9所示的撞針解開位置與圖11所示的撞針保持位置之間轉動,并且被扭カ彈簧16朝向撞針解開位置(圖9至圖11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施力。扭カ彈簧16包括線圈部,包圍軸銷14 ;一對彈簧端部,與鉤12的彈簧掛孔12i以及底板11的彈簧掛孔Ild卡合。如圖3所示,棘輪13包括導向突起13b,該導向突起13b相對于形成于底板11的棘輪導向槽Ile滑動自如地卡合。在棘輪13中,在與鉤12相對向的側部,具有能夠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卡合的轉動限制臺階部13c,在與該轉動限制臺階部13c連續(xù)的側面,形成與鉤12的圓弧狀面12g相對應的凹狀的圓弧面部(棘輪控制單元、棘輪保持單元)13d,在圓弧面部13d中的接近軸孔13a的基端部側,形成順滑的臺階部(棘輪控制単元)13e。另外,在遠離軸孔13a的頂端部附近,設置開關操作片13f,在圓弧面部13d的相反側的側部,設置被按壓片(棘輪控制單元、聯(lián)動桿連接部)13g。棘輪13能夠在接近鉤12使轉動限制臺階部13c位于該鉤12的棘輪卡合臺階部12e的移動軌跡上(能夠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卡合)的閉鎖位置(圖9、圖11)、和使轉動限制臺階部13c從棘輪卡合臺階部12e的移動軌跡上退回(不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卡合)的開鎖位置(圖10)之間轉動,并且被扭カ彈簧(棘輪施カ単元)17向閉鎖位置(圖9至圖11中的逆時針方向)轉動施力。扭カ彈簧17包括線圈部,包圍軸銷15 ; —對彈簧端部,與棘輪13的彈簧鉤掛部13h以及底板11的彈簧鉤掛突起Ilf卡合。軸銷14也插通關閉桿20的軸孔20a,關閉桿20以軸銷14為中心能夠相對于鉤12獨立轉動地被支撐。如圖4所示,關閉桿20形成在以軸孔20a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使第I臂20b與第2臂20c延伸設置的L字狀,能夠在位于同軸轉動的鉤12的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接入解除位置(圖9、圖10)、和位于該鉤12的撞針保持位置方向的接入位置(圖11)之間轉動。如圖示的接入解除位置通過形成于關閉桿20的側面的止動面(止動單元)20g與止動部件18的側面接觸來規(guī)定。在關閉桿20的第I臂20b的頂端部附近,形成鉤12的接合突起12h能夠抵接的 凹部20d、和軸銷22被插通支撐的軸支撐孔20e。軸銷22插通聯(lián)動桿(棘輪控制單元)21的軸孔21a,聯(lián)動桿21以軸銷22為中心能夠旋轉地被樞接在關閉桿20上。如圖4所示,聯(lián)動桿21在側部具有與鉤12的結合突起12h相對應的形狀的結合凹部21b,能夠在使結合凹部21b位于該鉤12的結合突起12h的移動軌跡上(能夠與結合突起12h卡合)的結合位置(圖10、圖11)、和使結合凹部21b從該鉤12的結合突起12h的移動軌跡上退回(不與結合突起12h卡合)的結合解除位置(圖9)之間轉動。聯(lián)動桿21在結合凹部21b的附近還具有向遠離底板11的方向突出的大致圓柱形狀的控制突起21c,在控制突起21c的頂端,突出設置相對于控制突起21c大致垂直的防脫落突起21e。另外,在聯(lián)動桿21的具有軸孔21a的基端部的相反側的頂端部,設置棘輪按壓突起21d。在底板11的軸支撐孔Ilg上固定軸銷24,形成于打開桿(控制桿)23的軸孔23a能夠轉動地套在軸銷24上。如圖6所示,打開桿23具有以軸孔23a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I臂23b與第2臂(臂部)23c,在第I臂23b的頂端部附近,形成用于連接打開操作線W (圖I)的掛線部23d,在軸孔23a與掛線部23d的中間部,設置開關操作片23e。打開操作線W能夠利用未圖示的鑰匙裝置以及緊急解除把手來進行牽引操作。如圖9至圖11所示,當平視時,第2臂23c位干與棘輪13大致重疊的位置,形成有聯(lián)動桿控制槽(控制槽、棘輪控制單元)23f,由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所插入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堵塞的長孔構成;轉動限制壁(打開桿保持單元)23g,能夠與鉤12的結合突起12h抵接;齒輪抵接部23h,與后述的扇形齒輪26相對向。將控制突起21c插入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吋,由于防脫落突起21e與打開桿23的表面相對向(參照圖5),從而控制突起21c不會意外地從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脫落。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是圓弧狀的貫通長槽,具有內側圓弧面部(突起操作面)23Π與外側圓弧面部(對向導向面)23f2。另外,如圖12所示,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能夠區(qū)分為構成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兩端部的ー對非使用區(qū)域23fB、和位于兩個非使用區(qū)域之間的使用區(qū)域23fA。使用區(qū)域23fA是在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與撞針保持位置之間時(包括撞針解開位置與撞針保持位置),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與內側圓弧面部23Π或外側圓弧面部23f2接觸的區(qū)域,另ー方面,非使用區(qū)域23fB是在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與撞針保持位 置之間時,接觸部(點)21cl、21c2不與內側圓弧面部23fl以及外側圓弧面部23f2接觸的區(qū)域。內側圓弧面部23fl以及外側圓弧面部23f2中的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的部分是圓弧形狀,該圓弧的中心在鎖定裝置10在半閉鎖狀態(tài)與完全閉鎖狀態(tài)之間轉變的期間與軸銷14 一致(參照圖12)。另ー方面,非使用區(qū)域23fB是在通過沖壓加工對打開桿23進行加工吋,為了將與聯(lián)動控制槽23f相同截面形狀的沖壓模具的兩端部從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兩端部順利地拔出而形成的部分,其內側圓弧面部23fl以及外側圓弧面部23f2的形狀與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的部分不連續(xù)(并非圓弧形狀)。打開桿23能夠在使具有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第2臂23c向棘輪13的閉鎖位置方向位移的關閉位置(圖10、圖11。結合輔助位置)、和向棘輪13的開鎖位置方向位移的打開位置(圖9。結合解除輔助位置)之間轉動。在形成于關閉桿20的第2臂20c的彈簧鉤掛部20f、與形成于打開桿23的第2臂23c的彈簧鉤掛部23i之間架設拉伸彈簧(關閉桿施カ単元、控制桿施力単元)25。利用拉伸彈簧25,關閉桿20被朝向作為止動面20g與止動部件18的側面接觸的位置的上述接入解除位置(圖9至圖11的順時針方向)轉動施力,打開桿23被朝向上述的關閉位置(圖9至圖11的順時針方向)轉動施力。在底板11的軸支撐孔Ilh中固定軸銷28,扇形齒輪26的軸孔26a能夠旋轉地套在軸銷28上。扇形齒輪26包括齒輪部26b,形成于以軸孔26a為中心的扇狀部的周緣;打開桿操作片26c,形成齒輪部26b的相反側的端部,能夠與打開桿23的齒輪抵接部23h抵接;關閉桿操作部26d,與打開桿操作片26c相連,并且能夠與關閉桿20的第2臂20c卡合。如圖7、圖8所示,打開桿操作片26c以及關閉桿操作部26d相對于關閉桿20的其他部分大致垂直,關閉桿操作部26d比打開桿操作片26c寬。此外,如圖8所示,齒輪部26b與關閉桿操作部26d位于相對于軸銷28垂直的同一平面上。在固定于底板11上的電動機單元27上設置被電動機27a正反旋轉驅動的小齒輪27b,小齒輪27b與齒輪部26b嚙合。該電動機単元27與扇形齒輪26構成電動驅動機構。在底板11上,設置棘輪檢測開關(檢測単元、第I開關)30、和打開桿檢測開關(檢測單元、第2開關)31。棘輪檢測開關30是能夠被設置于棘輪13的開關操作片13f按壓的開關,打開桿檢測開關31是能夠被設置于打開桿23的開關操作片23e按壓的開關。具體而言,棘輪檢測開關30在棘輪13位于圖9與圖11所示的閉鎖位置吋,處于開關操作片13f離開開關接片30a的開關斷開狀態(tài),如果棘輪13向圖10所示的開鎖位置轉動,則開關操作片13f按壓開關接片30a,變成開關接通狀態(tài)。另外,打開桿檢測開關31在打開桿23位于圖10與圖11所示的關閉位置吋,開關操作片23e處于離開開關接片31a的開關斷開狀態(tài),如果打開桿23向圖9所示的打開位置轉動,則開關操作片23e按壓開關接片31a,變成開關接通狀態(tài)。棘輪檢測開關30與打開桿檢測開關31的接通斷開狀態(tài)被輸入至電子控制単元(ECT) 32,電動機単元27如后所述由電子控制單元32控制。門鎖裝置10還包括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 (圖1),檢測扇形齒輪26的初始位置;打開操作開關34 (圖1),用來進行利用電動機驅動的打開操作。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由設置于電動機單元27內的霍爾IC構成,為了作圖的方便,在電動機單元27的外側示意性地表示。參照圖9之后的

      以上構造的門鎖裝置10的動作。圖9至圖11表示門鎖裝置10的機械的動作的方式,圖13至圖15是表示電性的控制的時刻圖。機構圖中的F1、F2、F3以及F4分別表示作用在鉤12、棘輪13、關閉桿20以及打開桿23上的彈簧的施力的方向。以下所述的各個部件的轉動方向是圖9至圖11中的轉動方向。另外,關于電動機27a的驅動方向,將關閉(鎖定)門的方向稱為正轉,將解除門鎖的方向稱作反轉。首先,說明圖13所示的通常動作。圖9表示圖13的時刻圖中Tl所示的后備箱門打開(全開)狀態(tài)下的門鎖裝置10。此時,鉤12位于使第2腳部12d位于撞針進入槽Ila上并且使第I腳部12c從撞針進入槽Ila上退回的撞針解開位置,棘輪13位于向接近鉤12的方向轉動的閉鎖位置。如前所述,棘輪13位于閉鎖位置時,開關操作片13f不按壓棘輪檢測開關30的開關接片30a,棘輪檢測開關30處于開關斷開狀態(tài)。鉤12與棘輪13各自的位置被扭カ彈簧16的施力Fl與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維持。具體而言,通過第I腳部12c的側面接觸底板11的立壁部lli,從而鉤12向Fl方向的進ー步的轉動受到限制,通過 使導向突起13b抵接棘輪導向槽Ile的ー個端部,從而棘輪13向F2方向的進ー步的轉動受到限制。此時,棘輪按壓突部12f抵接臺階部13e (在圖9中未抵接,但實際上抵接)。在圖9的門打開狀態(tài)下,關閉桿20通過止動面20g接觸止動部件18的側面而被保持在接入解除位置,從而,經由軸銷22被樞接于該關閉桿20的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從打開桿23的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下端側的端面23f3向上方離開,向拉伸彈簧25所施力的F3方向的進ー步的轉動受到限制。此時,拉伸彈簧25對關閉桿20的施力F3作用在將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按壓于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內側圓弧面部23fl的方向上(此吋,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既可以與內側圓弧面部23fl與外側圓弧面部23f2的任ー個接觸,也可以從內側圓弧面部23f I與外側圓弧面部23f2離開),聯(lián)動桿21被保持在無法與鉤12的結合突起12h結合的結合解除位置。此外,如圖12所示,此時,控制突起21c位于圖12中的位置A,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另外,扇形齒輪26的打開桿操作片26c抵接打開桿23的齒輪抵接部23h,而關閉桿操作部26d從位于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20的第2臂20c離開。該位置是由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檢測的扇形齒輪26的初始位置。對于打開桿23,旋轉限制壁23g接觸鉤12的結合突起12h,向被拉伸彈簧25施力的F4方向的轉動受到限制,被保持在打開位置。如前所述,打開桿23位于打開位置時,開關操作片23e按壓打開桿檢測開關31的開關接片31a,打開桿檢測開關31處于開關接通狀態(tài)。并且,通過棘輪檢測開關30斷開以及打開桿檢測開關31接通這樣的信號輸入的組合,E⑶32檢測圖9的門打開狀態(tài)。當通過后備箱門的關閉動作,撞針S進入撞針槽Ila并按壓第2腳部12d時,鉤12ー邊將撞針S保持在撞針保持槽12b內,ー邊抵抗扭カ彈簧16的施力F1,從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向圖10的接入開始位置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于是,鉤12的棘輪按壓突部12f按壓棘輪13的臺階部13e,抵抗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棘輪13從圖9的閉鎖位置向圖10所示的開鎖位置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如果棘輪13轉動至開鎖位置,則開關操作片13f按壓開關接片30a,棘輪檢測開關30從斷開切換成接通(T2)。打開桿23的轉動限制壁23g在第2臂23c的長度方向上具有規(guī)定的長度,鉤12從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到達圖10的接入開始位置之前,旋轉限制壁23g接觸鉤12的結合突起12h,打開桿23向關閉位置(順時針方向)的轉動受到限制,被連續(xù)保持在打開位置。如果鉤12到達圖10的接入開始位置,則鉤12的結合突起12h從與旋轉限制壁23g的對向位置脫離,轉動限制被解除,利用拉伸彈簧25的施力F4,打開桿23向該圖所示的關閉位置轉動(T3)。如果打開桿23向關閉位置轉動,則打開桿23的外側圓弧面部23f2將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向關閉位置側按壓,從而,聯(lián)動桿21利用拉伸彈簧25的施力F3,以軸銷22為中心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從圖9所示的結合解除位置移動至圖10的結合位置。其結果是,由于鉤12的結合突起12h抵接聯(lián)動桿21的結合凹部21b的底面,從而鉤12被聯(lián)動桿21保持在接入開始位置。此狀態(tài)是圖10所示的半閉鎖狀態(tài)。在門鎖裝置10從圖9的門打開狀態(tài)向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轉換的期間(包括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與接入開始位置吋),由于止動面20g總是持續(xù)接觸止動部件18的側面,所以,即使在半閉鎖狀態(tài)下,關閉桿20也被保持在接入解除位置。如果打開桿23向關閉位置轉動,則開關操作片23e解除向開關接片31a的按壓,打開桿檢測開關31從接通切換成斷開(T3)。并且,通過棘輪檢測開關30接通以及打開桿檢測開關31斷開這樣的信號輸入的組合,E⑶32檢測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
      此外,在從圖9的門全開狀態(tài)變成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時,聯(lián)動桿21與打開桿23均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此時,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相對地改變向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內的寬度方向的位置,變成與外側圓弧面部23f2抵接的狀態(tài)(圖10)。并且,在此狀態(tài)下,通過控制突起21c與外側圓弧面部23f2的抵接關系,聯(lián)動桿21向結合解除位置的轉動受到限制。當檢測到半閉鎖狀態(tài)時,E⑶32正轉驅動電動機単元27的電動機27a (T4)。于是,通過小齒輪27b與齒輪部26b的嚙合關系,扇形齒輪26沿著圖10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T5),關閉桿操作部26d按壓關閉桿20的第2臂20c,關閉桿20沿著逆時針方向從圖10的接入解除位置向圖11的接入位置轉動。由此,經由聯(lián)動桿21與關閉桿20 —體化的(向撞針解開位置側的轉動被結合凹部21b限制的)鉤12也沿著逆時針方向從圖10的接入開始位置向圖11的撞針保持位置轉動,利用鉤12的撞針保持槽12b將撞針S向撞針進入槽Ila的深處接入。此時,聯(lián)動桿21在使控制突起21c與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此吋,自身的中心與軸銷14 一致)外側圓弧面部23f2滑接的同時,在維持結合凹部21b與結合突起12h的卡合的狀態(tài)下,以軸銷14為中心,與關閉桿20 —體地移動。并且,在打開桿23被保持在關閉位置的期間,利用外側圓弧面部23f2與控制突起21的抵接,聯(lián)動桿21向解除結合凹部21b與結合突起12h的卡合的方向(結合解除位置)的轉動(以軸銷22為中心的自轉)受到限制。換言之,外側圓弧面部23f2發(fā)揮作為決定從半閉鎖狀態(tài)的斷開動作時聯(lián)動桿21的轉動軌跡的導向面的作用。在鉤12與關閉桿20的結合體從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向撞針S的接入方向旋轉的期間,形成于鉤12的第2腳部12d的頂端部的圓弧狀面12g與棘輪13的圓弧面部13d滑接,棘輪13抵抗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與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同樣被保持在開鎖位置。在此期間,打開桿23也與半閉鎖狀態(tài)相同被保持在關閉位置。即,棘輪檢測開關30接通、打開桿檢測開關31斷開的狀態(tài)繼續(xù)。并且,如果鉤12轉動至圖11的撞針保持位置,則圓弧狀面12g從與圓弧面部13d的對向位置向上方退避,對棘輪13的轉動限制被解除,棘輪13利用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從開鎖位置向閉鎖位置(逆時針方向)轉動,如圖11所示,轉動限制臺階部13c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卡合。通過該轉動限制臺階部13c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的卡合,鉤12向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轉動受到限制,撞針S變成被完全保持在撞針進入槽Ila的深處的完全閉鎖狀態(tài)(門完全關閉狀態(tài))。另外,如圖12所示,此時,控制突起21c位于圖12中的位置B,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通過使轉動限制臺階部13c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卡合時的棘輪13的逆時針方向轉動,解除開關操作片13f對開關接片30a的按壓,棘輪檢測開關30從接通切換成斷開(T6)。SP,棘輪檢測開關30與打開桿檢測開關31均變成斷開,由此,檢測完全閉鎖狀態(tài)。當檢測到完全閉鎖狀態(tài)時,EC U32在為了確保閉鎖而繼續(xù)規(guī)定的過沖程量的電動機正轉驅動之后,使電動機27a向打開方向反轉驅動(T7)。該電動機反轉驅動用來使通過關閉動作而轉動至圖11的位置的扇形齒輪26返回圖9所示的初始位置,當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檢測到向初始位置的返回時(T8),電動機27a停止(T9)。在該電動機停止狀態(tài)下,關閉桿操作部26d從第2臂20c離開,從扇形齒輪26向關閉桿20的按壓カ被解除。但是,如前所述,通過與棘輪13的卡合關系,鉤12向圖11的順時針方向(撞針解開方向)的轉動受到限制,經由聯(lián)動桿21與鉤12 —體化的關閉桿20也抵抗拉伸彈簧25的施力4,向順時針方向(接入解除位置方向)的轉動受到限制。即,維持完全閉鎖狀態(tài)。如果在完全閉鎖狀態(tài)下打開操作開關34接通(T10),則電動機27a被反轉驅動(T11),扇形齒輪26從圖9所示的初始位置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T12)。于是,打開桿操作片26c按壓齒輪抵接部23h,打開桿23抵抗拉伸彈簧25的施力F4,從圖11的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打開桿檢測開關31從斷開切換成接通(T13)。通過該打開桿23的逆時針方向轉動,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內側圓弧面部23fl按壓控制突起21c,聯(lián)動桿21以軸銷22為中心沿著逆時針方向(結合解除位置)轉動(自轉)。并且,通過該聯(lián)動桿21的轉動,結合凹部21b與結合突起12h的卡合被解除,鉤12與關閉桿20的(經由聯(lián)動桿21的)結合被解除。另外,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聯(lián)動桿21的棘輪按壓突起21d按壓棘輪13的被按壓片13g,抵抗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棘輪13從閉鎖位置向開鎖位置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T14)。通過棘輪13向開鎖位置轉動,從而,轉動限制臺階部13c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的卡合即對于鉤12的轉動限制被解除,利用扭カ彈簧16的施力F1,鉤12從圖11的撞針保持位置向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轉動。與鉤12的結合被解除的關閉桿20也利用拉伸彈簧25的施力F4,從圖11的接入位置向圖9以及圖10的接入解除位置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與此相伴,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在相對于內側圓弧面部23f I滑接的同吋,在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內向下端部(端面23f3)方向移動。并且,在打開桿23被保持在打開位置的期間,通過內側圓弧面部23fl與控制突起21c的抵接,聯(lián)動桿12向使結合凹部21b與結合突起Ia再卡合的方向(結合位置)的轉動(以軸銷22為中心的自轉)受到限制。換言之,內側圓弧面部23fl發(fā)揮作為決定從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打開動作時聯(lián)動桿21的轉動軌跡的導向面的作用。隨著關閉桿20向接入解除位置的轉動,聯(lián)動桿21向下方移動規(guī)定量,從而,該聯(lián)動桿21的棘輪按壓突起21d對棘輪13的被按壓片13g向開鎖位置方向的按壓被解除。但是,鉤12從轉動限制臺階部13c與棘輪卡合臺階部12e的卡合被解除至到達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的期間,鉤12的第2腳部12d的圓弧狀面12g按壓棘輪13的圓弧面部13d,抵抗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被繼續(xù)保持在開鎖位置。具體而言,關閉桿20從接入位置(圖11)向接入解除位置(圖10)的轉動量與鉤12從撞針保持位置(圖11)至接入開始位置(圖10)的轉動量大致相等,在打開動作時,在關閉桿20到達圖10的接入解除位置之前的階段,聯(lián)動桿21對棘輪13向開鎖位置的按壓被解除。另ー方面,鉤12的圓弧面部12g對棘輪13向開鎖位置方向的按壓比聯(lián)動桿21持續(xù)的長,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圖9),棘輪按壓突部12f越過棘輪13的臺階部13e,只有相互的圓弧面部12g、13d的抵接被解除之后,才容許棘輪13向閉鎖位置的轉動。并且,只有發(fā)生該轉動容許,才利用扭カ彈簧17的施力F2,棘輪13從開鎖位置向閉鎖位置返回轉動(T15)。S卩,在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之前,棘輪檢測開關30斷開以及打開桿檢測開關31接通這樣的前述的門打開狀態(tài)的信號未被輸入。當檢測到門打開狀態(tài)時,ECU32在為了確保解除閉鎖而繼續(xù)規(guī)定的過沖程量的電動機反轉驅動之后,使電動機27a向關閉方向正轉驅動(T16)。該電動機正轉驅動用來使在打開動作時從圖9所示的初始位置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扇形齒輪26返回初始位置,當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檢測到向初始位置的返回時(T17),電動機27a停止(T18),門鎖裝置10返回圖9所示的門打開狀態(tài)。
      圖14表示在從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至變成圖11的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期間,存在利用打開操作開關34的打開(關閉取消)操作的情況的處理。直到通過輸入半閉鎖信號(棘輪檢測開關30接通,打開桿檢測開關31斷開),電動機27a被正轉驅動,扇形齒輪26沿著圖10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將關閉桿20朝向接入位置按壓轉動為止(T5),與之前所說明的通常動作相同。此處,在變成完全閉鎖狀態(tài)之前,如果打開操作開關34接通(T19),則ECU32將電動機27a從正轉切換成反轉驅動(T20)。于是,扇形齒輪26解除利用關閉桿操作部26d按壓關閉桿20的狀態(tài)。由此,利用扭カ彈簧16與拉伸彈簧25的施力F1、F3,鉤12與關閉桿20的結合體返回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的位置。扇形齒輪26暫時返回初始位置(T21),但是未使電動機27a停止,而是使其繼續(xù)反轉驅動。于是,扇形齒輪26的打開桿操作片26c按壓齒輪抵接部23h,打開桿23抵抗拉伸彈簧25的施力F4,從關閉位置朝向打開位置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該動作被打開桿檢測開關31檢測(T22)。如果在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下打開桿23向打開位置轉動,則在規(guī)定的空駛的期間(控制突起21c的抵接位置從外側圓弧面部23f2切換成內側圓弧面部23fl的區(qū)間)之后,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內側圓弧面部23fl按壓控制突起21c,聯(lián)動桿21從與鉤12的結合突起12h的結合位置向結合解除位置轉動。由此,鉤12與關閉桿20的結合被解除,鉤12利用扭カ彈簧16的施力F1,単獨從圖10的接入開始位置朝向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轉動。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時,第2腳部12d的圓弧狀面12g對圓弧面部13d的按壓被解除,棘輪13從閉鎖位置向開鎖位置轉動,該動作被棘輪檢測開關30檢測(T23)。由此,變成棘輪檢測開關30斷開以及打開桿檢測開關31接通這樣的表示門打開狀態(tài)的信號。輸入該信號后,其后與通常動作時同樣,在繼續(xù)過沖程量的反轉驅動之后,將電動機27a切換成正轉驅動(T24),使扇形齒輪26返回初始位置(T25),通過使電動機27a停止(T26),從而返回圖9所示的門打開狀態(tài)。圖15表示從圖10的半閉鎖狀態(tài)變成圖11的完全閉鎖狀態(tài)的期間,存在取代打開操作開關34經由打開操作線W的機械的打開(關閉取消)操作情況的處理。直到通過檢測到半閉鎖信號(棘輪檢測開關30接通,打開桿檢測開關31斷開),電動機27a被正轉驅動,扇形齒輪26沿著圖10中的順指針方向旋轉,將關閉桿20按壓轉動為止(T5),與之前所說明的通常動作相同。此處,通過鑰匙裝置或緊急解除把手的操作,打開操作線W被牽引(T27),從而輸入用來提升掛線部23d的力,打開桿23從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轉動,打開桿檢測開關31從斷開(關閉位置)切換成接通(打開位置)(T28)。通過該打開桿23的轉動,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內側圓弧面部23fl按壓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聯(lián)動桿21以軸銷22為中心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自轉),將與鉤12的結合突起12h的結合解除。由此,關閉桿20的結合被解除的鉤12利用扭カ彈簧16的施力F1,朝向圖9的撞針解開位置轉動。并且,在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之后,第2腳部12d的圓弧狀面12g對圓弧面部13d的按壓被解除,棘輪13從閉鎖位置向開鎖位置轉動,棘輪檢測開關30從接通切換成斷開(T29)。利用其與打開桿檢測開關31的接通的組合,檢測門打開狀態(tài)。當檢測到門打開狀態(tài)時,ECU32將電動機27a從關閉用的正轉驅動切換成反轉驅動(T30),扇形齒輪26從按壓關閉桿20的位置朝向初始位置轉動。當扇形齒輪26返回初始位置被扇形齒輪位置檢測傳感器33檢測到時(T31),電動機27a停止(T32 ),返回圖9所示的門打開狀態(tài)。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門鎖裝置10中,盡管拉伸彈簧25的施カ經由關閉桿20傳遞至聯(lián)動桿21,但是當通過止動面20g接觸止動部件18的側面而關閉桿20位于接入解除位置時(即,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吋),聯(lián)動桿21的控制突起21c被保持在從打開桿23的控制槽23f的長度方向的一個端面23f3離開的位置。即,控制突起21c不會戳入控制槽23f的端面23f3,因此,之后在鉤12通過撞針S而向撞針保持位置側轉動時,控制突起21c相對于控制槽23f順利地相對移動。因此,聯(lián)動桿21以及打開桿23的轉動不會不順利,門鎖裝置10能夠順利地轉換至完全閉鎖狀態(tài)。另外,當通過止動面20g接觸止動部件18的側面而關閉桿20位于接入解除位置時(S卩,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吋),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此時,接觸部(點)21cl、21c2既可以與內側圓弧面部23fl或外側圓弧面部23f2接觸,也可以從其離開)。這樣,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不會與內側圓弧面部23Π以及外側圓弧面部23f2的位于非使用區(qū)域23fB內的部分接觸,所以,之后在鉤12向撞針保持位置側轉動時,控制突起21c通過內側圓弧面部23fl的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的部分而被順利地移動引導,從而,門鎖裝置10能夠順利地轉換成完全閉鎖狀態(tài)。此外,在通過止動面20g與止動部件18的側面接觸而關閉桿20位于接入解除位置時,也可以使控制突起21c全部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另外,在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時,使棘輪13從開鎖位置返回閉鎖位置,參照該棘輪返回動作來檢測門的打開(閉鎖解除、鎖定解除)。由此,不直接檢測鉤12的位置,SP,即便在鉤12的周圍沒有配置檢測單元的足夠的空間,也能夠檢測出門打開狀態(tài)。并且,在門鎖裝置10中,包含作為檢測単元的棘輪檢測開關30與打開桿檢測開關31的各個構成元件在底板11上被預先定位并被成組化,因此操作容易,向車輛組裝時也不需要麻煩的調整。另外,在打開動作時,在鉤12到達撞針解開位置之前,即門鎖被完全解除之前,不進行向閉鎖位置的返回動作,所以,即使在因某種失誤而在打開動作的中途停止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會將其誤檢測為門打開。例如,在打開動作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未輸入門打開狀態(tài)的信號輸入(棘輪檢測開關30斷開以及打開桿檢測開關31接通的組合)的情況下,判斷為打開動作錯誤,實施使電動機停止或者發(fā)出警告等適當的處理,從而能夠確保安全性。另外,實現如上的棘輪13的動作的棘輪控制単元,由樞接于關閉桿20的小型聯(lián)動 桿21和形成于打開桿23的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等空間效率良好的構造構成,能夠避免門鎖裝置10的大型化。以上,基于圖示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方式。例如,圖示實施方式適用于后備箱門的門鎖裝置,但是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于后備箱門以外的門。另外,也可以通過省略止動部件18,利用支撐突片Ilj的內側面(止動單元)來收容旋轉至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20的止動面20g。另外,內側圓弧面部23fl以及外側圓弧面部23f2的整個區(qū)域形成相同的形狀(例如同一圓弧),其中的一部分作為使用區(qū)域,其他的區(qū)域作為非使用區(qū)域。此外,也可以如圖16所示的打開桿23’那樣使聯(lián)動桿控制槽23f’的下端部打開。在此情況下,當通過止動面20g與止動部件18的側面接觸而關閉桿20位于接入解除位置時(S卩,鉤12位于撞針解開位置吋),控制突起21c的接觸部(點)21cl、21c2位于使用區(qū)域 23fA內。因此,之后在鉤12向撞針保持位置側轉動時,控制突起21c通過內側圓弧面部23fl的位于使用區(qū)域23fA內的部分而被順利地移動引導,從而,門鎖裝置10能夠順利地轉換至完全閉鎖狀態(tài)。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發(fā)明的門鎖裝置在關閉桿通過止動単元被定位于接入解除位置之后,鉤通過撞針而向保持位置側旋轉時,聯(lián)動桿以及打開桿的旋轉不會不順利,門鎖裝置能夠順利地轉換成鎖定狀態(tài),從而具有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門鎖裝置,將相對于車輛主體能夠開閉的門在完全關閉狀態(tài)下保持,所述門鎖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于所述門與車輛主體中的一個的底板、和設置于另ー個的撞針; 鉤,以能夠轉動至撞針的保持位置、解開位置、以及該保持位置與解開位置之間的接入開始位置的方式被支撐于所述底板,并且被向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施力; 關閉桿,能夠與該鉤同軸轉動地被支撐在底板上,并且在該鉤的所述撞針保持位置方向的接入位置、和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接入解除位置之間進行轉動; 電動驅動機構,具有電動機,該電動機在所述鉤從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位于解開位置側時不動作,并且在從解開位置側移動至接入開始位置時動作,以使所述關閉桿旋轉至所述接入位置; 關閉桿施力単元,將該關閉桿向所述接入解除位置施力; 聯(lián)動桿,樞接于所述關閉桿,能夠轉動至通過與所述鉤卡合而使該關閉桿與鉤一體化的結合位置、和通過解除與所述鉤的卡合而使關閉桿與鉤能夠相對轉動的結合解除位置,并且具有控制突起; 控制桿,能夠轉動地被支撐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能夠在結合輔助位置與結合解除輔助位置之間轉動; 控制桿施カ單元,將該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施力; 控制槽,由形成于所述控制桿的長孔構成,所述控制突起能夠相對移動地嵌合,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經由所述控制突起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位置側移動,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解除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經由所述控制突起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解除位置側移動;以及 止動單元,利用所述關閉桿施カ単元的施力來限制轉動至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的轉動,從而使所述控制突起從所述控制槽的長度方向的端面離開。
      2.一種門鎖裝置,將相對于車輛主體能夠開閉的門在完全關閉狀態(tài)下保持,所述門鎖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于所述門與車輛主體中的一個的底板、和設置于另ー個的撞針; 鉤,以能夠轉動至撞針的保持位置、解開位置、以及該保持位置與解開位置之間的接入開始位置的方式被支撐于所述底板,并且被向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施力; 關閉桿,能夠與該鉤同軸轉動地被支撐在底板上,并且在該鉤的所述撞針保持位置方向的接入位置、和所述撞針解開位置方向的接入解除位置之間進行轉動; 電動驅動機構,具有電動機,該電動機在所述鉤從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位于解開位置側時不動作,在從解開位置側移動至接入開始位置時動作,以使所述關閉桿旋轉至所述接入位置; 關閉桿施力単元,將該關閉桿向所述接入解除位置施力; 聯(lián)動桿,樞接于所述關閉桿,能夠轉動至通過與所述鉤卡合而使該關閉桿與鉤一體化的結合位置、和通過解除與所述鉤的卡合而使關閉桿與鉤能夠相對轉動的結合解除位置,并且具有控制突起; 控制桿,能夠轉動地被支撐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能夠在結合輔助位置與結合解除輔助位置之間轉動;控制桿施カ單元,將該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施力; 控制槽,由形成于所述控制桿的長槽構成,具有使用區(qū)域,其中,通過使內側面與能夠相對移動地嵌合的所述控制突起接觸,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位置側移動,同時在控制桿向所述結合解除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使所述聯(lián)動桿向所述結合解除位置側移動;非使用區(qū)域,其中,所述內側面不與控制突起接觸;以及 止動單元,利用所述關閉桿施カ単元的施力來限制轉動至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的轉動,從而使所述控制突起位于所述控制槽的所述使用區(qū)域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鉤位于所述解開位置、所述接入開始位置、以及解開位置與接入開始位置之間時,所述止動単元總是限制位于所述接入解除位置的所述關閉桿的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動単元包括設置于所述底板側的止動部件;和形成于所述關閉桿的止動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門鎖裝置,在利用施力單元的施力進行鉤位于解開位置時的具有能夠移動地與控制桿的控制槽卡合的控制突起的聯(lián)動桿、以及能夠旋轉地與聯(lián)動桿連接的關閉桿的定位的情況下,使之后的聯(lián)動桿以及控制桿的旋轉不會變得不順利。門鎖裝置包括控制槽(23f),使聯(lián)動桿(21)向結合位置側移動,在控制桿(23)向結合解除輔助位置方向轉動時,經由控制突起(21c)使聯(lián)動桿向結合解除位置側移動,形成于控制桿的兩端堵塞;以及止動單元(18、20g),通過限制利用關閉桿施力單元(25)的施力而轉動至接入解除位置的關閉桿(20)的轉動,從而使控制突起從控制槽的端面(23f3)離開。
      文檔編號B60J5/00GK102652202SQ201080055668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暮林勢人 申請人:白木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