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ー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
背景技術:
目前,安全帶的佩戴檢測機構(gòu)可以通過假鎖舌插入鎖扣而被避免佩戴安全帯。這樣,不僅使安全帶的佩戴檢測機構(gòu)失去存在的意義,也造成了對乘員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ー種能夠識別假鎖舌的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是至關重要的。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識別假鎖舌的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線束的一端與線束接ロ連接,線束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后與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位于傳感器外殼的右下側(cè),傳感器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連接,傳感器外殼的下側(cè)設有卡扣。本實用新型同現(xiàn)有技術相比,采用帶有感應金屬片的傳感器檢測安全帶卷筒上的織帶厚度,根據(jù)織帶厚度判斷乘員是否佩戴安全帶,從而避免了以假鎖舌插入鎖扣而不佩戴安全帶的情況。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I的A處放大圖。參見圖I和圖2,I為線束接ロ ;2為線束;3為傳感器外殼;4為傳感器;5為感應金屬片;6為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描述。參見圖I和圖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線束2的一端與線束接ロ I連接,線束2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3后與傳感器4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4位于傳感器外殼3的右下側(cè),傳感器4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5連接,傳感器外殼3的下側(cè)設有卡扣6。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采用卡扣6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安全帶卷收器上,線束接ロ I與電子控制単元ECU連接,感應金屬片5與織帶接觸。當織帶的厚度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傳感器4將信號通過線束2傳遞給電子控制単元ECU,電子控制単元ECU根據(jù)信號判斷乘員已佩戴安全帶。[0012]本實用新型在工作吋,假設乘員采用假鎖舌插入鎖扣,由于安全帶卷收器上的織 帶厚度沒有變化,傳感器4不將信號遞給電子控制單元ECU,電子控制単元ECU判斷乘員沒有佩戴安全帯。至此,本實用新型工作結(jié)束。
權利要求1.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其特征在于線束(2)的一端與線束接ロ( I)連接,線束(2)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3)后與傳感器(4)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4)位于傳感器外殼(3)的右下側(cè),傳感器(4)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5)連接,傳感器外殼(3)的下側(cè)設有卡扣(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探測安全帶是否佩戴的機構(gòu)。線束的一端與線束接口連接,線束的另一端闖過傳感器外殼后與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傳感器位于傳感器外殼的右下側(cè),傳感器的輸入端與感應金屬片連接,傳感器外殼的下側(cè)設有卡扣。本實用新型同現(xiàn)有技術相比,采用帶有感應金屬片的傳感器檢測安全帶卷筒上的織帶厚度,根據(jù)織帶厚度判斷乘員是否佩戴安全帶,從而避免了以假鎖舌插入鎖扣而不佩戴安全帶的情況。
文檔編號B60R22/48GK202641615SQ20122028552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徐宵飛, 倪軍衛(wèi), 王越 申請人:上海天合汽車安全系統(tǒng)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