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座椅收放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內(nèi)飾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收放機構,尤其是座椅收放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在MPV車型或者面包車上,第二排或者第三排座椅上通常設置有座椅收放機構?,F(xiàn)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四連桿機構實現(xiàn)該座椅收放機構,如圖1所示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這種機構的主視圖和側視圖。該座椅收放機構包括一根橫向連桿101和縱向連桿201,該縱向連桿201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栓定位連接在座椅301的右前安裝支架401和后支撐腿501之間,橫向連桿101固定連接在地板鎖601和后支撐腿501之間。地板鎖601固定連接在座椅另一后支撐腿的下端,其上部與定位連接在座椅301上的塑料手柄701連接,下部與車身鎖銷801對應或扣合。
[0003]鑒于四連桿機構的特性,在地板鎖601與后支撐腿501的鉸鏈點、縱向橫桿201與地板鎖601的鉸鏈點以縱向連桿201與右前安裝支架401的鉸鏈點這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會產(chǎn)生自鎖現(xiàn)象,從而導致整個座椅翻折后,無法再復位的情形。此外,現(xiàn)有技術中在翻折后,地板鎖無法收入座椅中,占用一定后排空間,且影響車輛外觀質(zhì)感。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自鎖和增大后排空間的座椅收放機構。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6]—種座椅收放機構,包括安裝在車身上的前安裝支腳和地板鎖扣、坐墊骨架、地板鎖、前連桿和后連桿;所述地板鎖與所述地板鎖扣配對;所述坐墊骨架在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連接,在后端與所述地板鎖連接;所述前連桿的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固定連接,后端與所述后連桿的前端連接,所述后連桿的后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地板鎖上;所述坐墊骨架在側面包括導槽,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和所述后連桿的前端的連接處活動連接在所述導槽中。
[0007]所述坐墊骨架的底面開有容納槽,以在所述座椅收放機構收起時容納所述地板鎖。
[0008]所述坐墊骨架與所述前安裝支腳用前連接螺栓連接;所述地板鎖與所述坐墊骨架通過后連接螺栓連接。
[0009]所述前連桿的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通過臺階鉚釘鉚接。
[0010]所述后連桿的后端與所述地板鎖通過臺階鉚釘鉚接。
[0011]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和所述后連桿的前端通過臺階鉚釘鉚接,且所述臺階鉚釘活動安裝于所述導槽內(nèi)。
[0012]所述前連接螺栓上安裝有扭矩彈簧,以減小翻轉操作所需的力。
[0013]所述座椅收放機構在所述坐墊骨架兩側對稱地均設置有所述安裝支架、地板鎖扣、地板鎖、前連桿和后連桿。
[0014]所述坐墊骨架的兩側對稱設置的所述地板鎖之間通過同步解鎖連桿連接。
[0015]所述地板鎖上設置有解鎖拉繩,以將所述地板鎖從所述地板鎖扣中拉出解鎖。
[0016]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座椅收放機構采用曲柄-滑塊機構,有效地解決了四連桿型座椅收放機構所存在的自鎖問題;同時,由于座椅翻轉后,地板鎖能夠完全收入到坐墊骨架中,有效地增大了后排空間,并且從外觀感知質(zhì)量更為尚檔。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座椅收放機構的側視圖;
[0018]圖2為圖1所示座椅收放機構的主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座椅收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圖3中所示座椅收放機構的側視圖;
[0021 ]圖5為圖3中所示座椅收放機構在收起過程和收起后的側視圖;
[0022]圖6為圖3中所示座椅收放機構的俯視圖。
[0023]附圖中:1、前安裝支腳;2、地板鎖扣;3、坐墊骨架;4、地板鎖;5、前連桿;6、后連桿;
7、前連接螺栓;8、后連接螺栓;9、扭矩彈簧;1、同步解鎖連桿;11、解鎖拉繩;12、臺階鉚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5]—種座椅收放機構,包括安裝在車身上的前安裝支腳I和地板鎖扣2、坐墊骨架3、地板鎖4、前連桿5和后連桿6。地板鎖扣2通過焊接固定在車身上。坐墊骨架3與前安裝支腳I通過前連接螺栓7連接。地板鎖4與坐墊骨架3的連接方式允許地板鎖4轉動收入坐墊骨架3中,本實施例中,地板鎖4與坐墊骨架3通過后連接螺栓8連接。圖3為該座椅收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其側視圖,圖5為其收起過程和收起后的側視圖,圖6為其俯視圖。
[0026]地板鎖4與地板鎖扣2配對,以允許地板鎖4能夠被地板鎖扣2鎖緊。
[0027]坐墊骨架3在前端與前安裝支腳I連接,在后端與地板鎖4連接。前連桿5的前端與前安裝支腳I固定連接,后端與后連桿6的前端連接,后連桿6的后端固定連接在地板鎖4上。前連桿5的前端與前安裝支腳I通過臺階鉚釘鉚接,后連桿6的后端與地板鎖4通過臺階鉚釘鉚接。坐墊骨架3在側面包括導槽,該導槽的方向為座椅的前后方向,即座椅的縱向。前連桿5的后端和后連桿6的前端的連接處活動連接在導槽中,從而該連接處可以沿著導槽活動。本實施例中,前連桿5的后端與后連桿6的前端通過臺階鉚釘12鉚接,并且該臺階鉚釘12活動安裝于坐墊骨架3的該導槽內(nèi),因此該臺階鉚釘12可以沿著該導槽活動。
[0028]在坐墊骨架3的底面開有容納槽,以在該座椅收放機構收起時容納地板鎖4。
[0029]前連接螺栓7上安裝有扭矩彈簧9,以減小翻轉操作所需的力。
[0030]本實施例中,該座椅收放機構在坐墊骨架3兩側對稱地均設置有兩套由安裝支架
1、地板鎖扣2、地板鎖4、前連桿5、后連桿6等組成的組件,且各部件的連接位置關系也兩側對稱,與前述相同。坐墊骨架3的兩側對稱設置的地板鎖4之間通過同步解鎖連桿10連接。[0031 ]地板鎖4上設置有解鎖拉繩11,以用于將地板鎖4從地板鎖扣2中拉出解鎖。
[0032]在需要收起時,拉動解鎖拉繩11,地板鎖扣2從地板鎖4中脫開,坐墊骨架3繞前連接螺栓7翻轉,在前連桿5的作用下,臺階鉚釘12在坐墊骨架4的導槽中運動,帶動后連桿6運動。后連桿6拉動地板鎖4繞后連接螺栓8轉動,直至坐墊骨架3運動到最終位置,地板鎖4完全收入坐墊骨架3的容納槽內(nèi)。在該過程中,前連接螺栓7上安裝的扭矩彈簧9能夠有效減小翻轉操作所需的力。
[0033]本實用新型座椅收放機構采用曲柄-滑塊機構,有效地解決了四連桿型座椅收放機構所存在的自鎖問題;同時,由于座椅翻轉后,地板鎖能夠完全收入到坐墊骨架中,有效地增大了后排空間,并且從外觀感知質(zhì)量更為高檔。
[0034]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實用新型。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揭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車身上的前安裝支腳和地板鎖扣、坐墊骨架、地板鎖、前連桿和后連桿;所述地板鎖與所述地板鎖扣配對; 所述坐墊骨架在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連接,在后端與所述地板鎖連接; 所述前連桿的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固定連接,后端與所述后連桿的前端連接,所述后連桿的后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地板鎖上; 所述坐墊骨架在側面包括導槽,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和所述后連桿的前端的連接處活動連接在所述導槽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骨架的底面開有容納槽,以在所述座椅收放機構收起時容納所述地板鎖。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骨架與所述前安裝支腳用前連接螺栓連接;所述地板鎖與所述坐墊骨架通過后連接螺栓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桿的前端與所述前安裝支腳通過臺階鉚釘鉚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連桿的后端與所述地板鎖通過臺階鉚釘鉚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桿的后端和所述后連桿的前端通過臺階鉚釘鉚接,且所述臺階鉚釘活動安裝于所述導槽內(nèi)。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螺栓上安裝有扭矩彈簧,以減小翻轉操作所需的力。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收放機構在所述坐墊骨架兩側對稱地均設置有所述安裝支架、地板鎖扣、地板鎖、前連桿和后連桿。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骨架的兩側對稱設置的所述地板鎖之間通過同步解鎖連桿連接。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收放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鎖上設置有解鎖拉繩,以將所述地板鎖從所述地板鎖扣中拉出解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座椅收放機構,屬于車輛內(nèi)飾技術領域。該座椅收放機構包括安裝在車身上的前安裝支腳和地板鎖扣、坐墊骨架、地板鎖、前連桿和后連桿。該地板鎖與地板鎖扣配對。坐墊骨架在前端與前安裝支腳連接,在后端與地板鎖連接。前連桿的前端與前安裝支腳固定連接,后端與后連桿的前端連接,后連桿的后端固定連接在地板鎖上。坐墊骨架在側面包括導槽,前連桿的后端和后連桿的前端的連接處活動連接在該導槽中。本實用新型采用曲柄-滑塊機構,有效地解決了四連桿型座椅收放機構所存在的自鎖問題;同時,由于座椅翻轉后,地板鎖能夠完全收入到坐墊骨架中,有效地增大了后排空間,并且從外觀感知質(zhì)量更為高檔。
【IPC分類】B60N2/30
【公開號】CN20532685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63796
【發(fā)明人】俞鵬, 周文華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