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轉向裝置具備內(nèi)管(8)、抱持主體部(1)、狹縫部(1b)、外柱(A)、固定托架(4)、緊固件(7),前述抱持主體部抱持該內(nèi)管,前述狹縫部在該抱持主體部的下部且沿軸向形成,前述外柱具有夾緊件(2),前述夾緊件由在該狹縫部的寬度方向的兩個邊緣部位上形成的兩個緊固部(21)構成,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夾持該外柱的固定側部(41),前述緊固件將該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緊固。前述轉向裝置具有第1抵接部(31)和第3抵接部(33),前述第1抵接部形成于外柱的兩個緊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zhèn)龋笆龅?抵接部位于外柱的比抱持主體部的軸芯(P)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徑向上突出地形成。
【專利說明】
轉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在具備傾斜.伸縮機構的轉向裝置中,能夠在由于傾斜調(diào)整引起外柱的高度位置的高低產(chǎn)生的緊固狀態(tài)下,抑制產(chǎn)生的緊固力的不均,維持穩(wěn)定的緊固剛性。
【背景技術】
[0002]在具有傾斜.伸縮機構的轉向裝置中,存在下述類型的轉向裝置:具有將轉向軸在軸向上能夠滑動且固定地支承的外柱,該外柱相對于固定托架上下移動。作為該種轉向裝置,存在專利文獻I。關于該專利文獻(日本特開2007-223383號公報)的內(nèi)容,將附圖標記附加括號來概述。
[0003]在外柱(I)的左右的側面上,在外柱(I)的軸芯附近形成有抵接面(16A、16B)。抵接面(16A、16B)在將緊固桿(34)松弛時,在與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之間有若干間隙,在將緊固桿(34)緊固時,分別抵接于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
[0004]此外,抵接面(16A、16B)如專利文獻I的圖(3)所示,從外柱I的車體前方側端面
(14)向車體后方側延伸,形成至稍微越過形成于夾緊件(11A、11B)的伸縮用長槽(12A、12B)的車體后端的位置。因此,抵接面(16A、16B)遍及外柱(I)的伸縮位置調(diào)整范圍的全長地抵接于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
[0005]在夾緊件(11A、11B)的各側面上,在緊固桿(34)的軸芯的附近形成有抵接面(17A、17B)。抵接面(17A、17B)即使在將緊固桿(34)松弛時也較輕地抵接于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抵接面(17A、17B)能夠遍及外柱(I)的伸縮位置調(diào)整范圍的全長地抵接于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23383號公報。
[0007]在專利文獻I中,抵接面(16A、16B)從外柱(I)的車體前方側端面14向車體后方側延伸,此外,抵接面(17A、17B)形成為遍及外柱I的伸縮位置調(diào)整范圍的全長地在軸向上較長地延伸。因此,抵接面(16A、16B)及抵接面(17A、17B)形成為與車體安裝托架(3)的側板(32A、32B)的內(nèi)側面(321A、321B)在軸向上呈較長的面接觸。
[0008]但是,車體安裝托架(3)是金屬板,將緊固桿(34)緊固時側板(32A、32B)彎曲。抵接面(16A、16B)及抵接面(17A、17B)不與側板(32A、32B)整面地接觸,而是局部地接觸。
[0009]彎曲部位每一臺都不同,或者根據(jù)緊固時的不同而不同,在最需要抵接的部位即剛性較弱的部位,有可能不發(fā)生抵接。這樣一來,外柱(I)的軸向上的剛性的差變大,有緊固剛性變?nèi)醯目赡苄?。此外,抵接?16A、16B )及抵接面(17A、17B )在軸向上較長地形成,對由于側板(32A、32B)的彎曲而不發(fā)生抵接的部位也進行加工,所以加工面較多,花費成本。此外重量也增加。
【發(fā)明內(nèi)容】
[0010]本發(fā)明的目的(欲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在具備傾斜.伸縮機構的轉向裝置中,能夠在由于傾斜調(diào)整引起外柱的高度位置的高低產(chǎn)生的緊固狀態(tài)下,抑制產(chǎn)生的緊固力的不均,維持穩(wěn)定的緊固剛性。
[0011]因此,發(fā)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反復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I技術方案設為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所述轉向裝置具備內(nèi)管、抱持主體部、狹縫部、外柱、固定托架、緊固件,前述抱持主體部抱持該內(nèi)管,前述狹縫部在該抱持主體部的下部且沿軸向形成,前述外柱具有夾緊件,前述夾緊件由在該狹縫部的寬度方向的兩個邊緣部位上形成的兩個緊固部構成,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夾持該外柱的固定側部,前述緊固件將該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緊固,前述轉向裝置具有第I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前述第I抵接部形成于前述外柱的兩個前述緊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zhèn)?,前述?抵接部位于前述外柱的比前述抱持主體部的軸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徑向上突出地形成。
[0012]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2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I技術方案中,前述第3抵接部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地形成至少兩個。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3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2技術方案中,后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與前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較大。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4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I或2技術方案中,在前述兩個緊固部的上方且在前述第3抵接部的下方具有以遍及前述抱持主體部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的第2抵接部,前述第3抵接部和前述第2抵接部的末端面在前述抱持主體部的水平徑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前述第I抵接部位于不越過前述第3抵接部及前述第2抵接部的水平徑向的末端面的位置。
[0013]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5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I或2技術方案中,前述第3抵接部形成為圓筒突起狀。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6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4或5技術方案中,前述第2抵接部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分離成兩個。通過將本發(fā)明的第7技術方案設置成下述轉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在第4或5技術方案中,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軸向延伸地形成。
[0014]在本發(fā)明中,構成為具有第I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前述第I抵接部形成于外柱的兩個緊固部的外表面?zhèn)龋笆龅?抵接部位于比前述外柱的抱持主體部的軸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徑向上突出地形成,由此在完成傾斜.伸縮調(diào)整并將固定托架和外柱借助緊固件緊固時,防止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和外柱的抵接狀態(tài)的松動,保持緊固剛性。由此,能夠維持由緊固件產(chǎn)生的由外柱的兩個緊固部產(chǎn)生的相對于內(nèi)管的穩(wěn)定的緊固剛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A是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的側視圖,圖1B是圖1A的(α)部的局部剖視的放大圖,圖1C是圖1B的(β)部的外柱的放大側視圖,圖1D是圖1A的Yl — Yl方向放大剖視圖,圖1E是圖1C的Υ2—Υ2向視圖。
[0016]圖2Α是第I實施方式的圖1C的Υ3—Υ3方向剖視圖,圖2Β是圖1C的XI—Xl向視圖,圖2C是圖1C的Χ2—Χ2向視圖。
[0017]圖3Α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傾斜中間位置的第I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狀態(tài)的要部側視圖,圖3Β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傾斜上層位置的第I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狀態(tài)的要部側視圖,圖3C是表示第I實施方式的傾斜下層位置的第I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狀態(tài)的要部側視圖。
[0018]圖4A是第I實施方式中的具有形成為較短的長圓的兩個第3抵接部的實施方式的外柱的要部側視圖,圖4B是具有形成為較長的長圓的一個第3抵接部的實施方式的外柱的要部側視圖。
[0019]圖5是在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中的下述實施方式的縱剖視圖:在外柱上不裝配間隔件,形成為第I抵接部、第2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的各自的末端面相對于垂直方向線的距離相等。
[0020]圖6A是第2實施方式的外柱的放大側視圖,圖6B是圖6A的Y4—Y4向視剖視圖,圖6C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傾斜上層位置的第I抵接部、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狀態(tài)的要部側視圖,圖6D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傾斜下層位置的第I抵接部、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狀態(tài)的要部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這里,作為在說明中表示方向的詞語,存在前方側和后方側。關于該前方側及后方側,在將本發(fā)明的轉向裝置裝配于汽車的狀態(tài)下,以汽車的前后方向為基準。具體地,在轉向裝置的各結構部件中,設汽車的前輪側為前方側,設手柄(方向盤)側為后方側。此外,也有將轉向裝置的前后方向稱作軸向的情況。
[0022]在本發(fā)明中,存在第I實施方式及第2實施方式。首先,第I實施方式的轉向裝置如圖1A、圖1B、圖1D所示,具備傾斜.伸縮機構,主要地,由外柱A、固定托架4、緊固件7、內(nèi)管8等構成。內(nèi)管8在其內(nèi)部在周向旋轉自如地裝配有構成轉向裝置的轉向軸,在后端側裝配方向盤(手柄)。
[0023]外柱A由抱持主體部I和夾緊件2構成(參照圖1C、圖2)。前述抱持主體部I形成為內(nèi)部設計為中空形狀的大致圓筒狀,具體而言,其內(nèi)部具有形成為中空形狀的抱持內(nèi)周部la。在前述抱持主體部I的垂直徑向的下部側形成有狹縫部lb(參照圖1E、圖2B)。
[0024]狹縫部Ib是沿著從前述抱持主體部I的軸向的前方側向后方側的方向形成為大致U字形的空隙部分(參照圖2B)。在狹縫部Ib的寬度方向兩側對置的邊緣部分相互接近,由此,前述抱持內(nèi)周部Ia收縮,其內(nèi)徑變小,能夠將被收納裝配于前述抱持主體部I內(nèi)的內(nèi)管8緊固并鎖定(固定)。
[0025]在前述抱持主體部I的下部且從狹縫部Ib部位的寬度方向兩端附近一體地形成有夾緊件2。夾緊件2由左右對稱的緊固部21、21構成。分別形成有被緊固件7的螺栓桿71插通的緊固孔22、22。兩個緊固部21、21在前述狹縫部Ib的寬度方向兩側端的位置上對置成大致平行狀態(tài),與前述抱持主體部I 一體地形成。此外,外柱A由鋁合金壓鑄件制成。
[0026]固定托架4由形成在寬度方向兩側的固定側部41、41和安裝頂部42構成(參照圖1A、圖1D)。在兩個固定側部41、41上,形成有在大致上下方向或縱向上為長孔的傾斜用長孔43、43。緊固件7由螺栓軸71、鎖定操作桿部72、緊固凸輪73和螺母74構成。前述緊固件7構成為,鎖定操作桿部72及緊固凸輪73—起借助螺母74裝配(參照圖1D)。也有在外柱A和固定托架4的兩個固定側部41、41之間具備摩擦板等間隔件5的情況(參照圖1D)。
[0027]本發(fā)明的轉向裝置的結構為,內(nèi)管8以抱持狀態(tài)裝配于前述外柱A的抱持內(nèi)周部la。在該內(nèi)管8的既定位置上借助焊接等固接方法固接有止動托架81。該止動托架81被配置于外柱A的狹縫部Ib內(nèi)。止動托架81在伸縮調(diào)整時起到確定伸縮調(diào)整范圍的作用。
[0028]緊固件7的螺栓桿71插通于兩個固定側部41、41的傾斜用長孔43、43和外柱A的緊固孔22、22,借助鎖定操作桿部72、緊固凸輪73和螺母74來能夠進行鎖定及能夠解除鎖定地裝配。構成外柱A的夾緊件2的緊固部21、21與抱持主體部I 一體地形成。緊固部21形成為從側面觀察呈大致方形。
[0029]前述外柱A具有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首先,前述第I抵接部31形成于緊固部21的外側面(參照圖1C、圖1E、圖2A等)。具體地,第I抵接部31作為構成緊固部21的外側面的寬度方向上的末端面31a,該末端面31a是相對于前述抱持主體部I的抱持內(nèi)周部Ia的水平徑向正交的面。
[0030 ]前述抱持內(nèi)周部I a的水平徑向是指沿在水平方向上穿過抱持內(nèi)周部I a的軸芯P的水平線的方向,將其稱作水平方向線Lh。即,末端面31a相對于水平方向線Lh呈直角面。在緊固部21上形成有緊固孔22。在外柱A的夾緊件2被固定托架4的兩固定側部41、41挾持時,前述第I抵接部31抵接于前述固定側部41的內(nèi)側面。在外柱A和固定托架4之間裝配有間隔件5的情況下,前述第I抵接部31經(jīng)由前述間隔件5抵接于前述固定側部41的內(nèi)側面。
[0031]第2抵接部32是外柱A的從抱持主體部I的外周膨出狀地形成的部位。第2抵接部32的末端是末端面32a,該末端面32a形成為相對于穿過抱持內(nèi)周部Ia的軸芯P的水平方向線Lh正交的平坦面。此外,第2抵接部32在上下方向上跨軸芯線Lp地形成,前述軸芯線Lp穿過抱持內(nèi)周部Ia的軸芯P。即,第2抵接部32形成為位于抱持主體部I的寬度方向兩側面的垂直方向中間。
[0032]此外,第2抵接部32在抱持主體部I的下方側沿著軸向地形成。此外,第2抵接部32形成至少一個或多個。以下,對第2抵接部32在抱持主體部I的下方側沿著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形成兩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3]第2抵接部32將車體前方側的部分稱作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將車體后方側的部分稱作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借助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形成為大致V字形。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的軸向距離適當?shù)卦O定。具體地,是下述間隔:能夠在外柱A被固定托架4適當?shù)刂С械臓顟B(tài)下,借助固定側部41將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同時地全部或部分地覆蓋。
[0034]形成有位于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的下方且向軸向前方側延伸的延伸部32c,形成有位于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的下方且向軸向后方側延伸的延伸部32d(參照圖1C)。延伸部32c及延伸部32d比外柱A的軸芯線Lp靠下方地形成,比前述第I抵接部31靠上方地形成(參照圖1C)。
[0035]也有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的延伸部32c及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的延伸部32d二者都不形成的情況。此外,也有僅形成延伸部32c、延伸部32d的某一個而不形成另一個的情況。
[0036]第3抵接部33形成為外柱A的從抱持內(nèi)周部Ia的軸芯P沿水平方向線Lh朝外側突出的突起部狀。設置成突起部狀的第3抵接部33比抱持內(nèi)周部Ia的軸芯P靠上方地形成。設置成突起狀的第3抵接部33具體來說是大致圓筒形,末端面33a是作為相對于水平直徑正交的面的圓形的平坦面。
[0037]第3抵接部33沿抱持主體部I的軸向形成I個或2個。在本實施例中對沿軸向形成2個第3抵接部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將第3抵接部33的車體前方側的部分稱作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將車體后方側的部分稱作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形成在距軸芯線Lp的高度位置相同的位置。適當?shù)卦O定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的軸向的間隔。
[0038]具體地,是下述間隔:能夠在外柱A被固定托架4適當?shù)刂С械臓顟B(tài)下,借助固定側部41將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同時地全部或部分地覆蓋。第3抵接部33(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及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與第I抵接部31及第2抵接部32相比,末端面的面積較小。
[0039]作為第3抵接部33的其它的實施方式,存在末端面33a形成為長圓形的實施方式(參照圖4A、圖4B)。在該實施方式中,在設置成軸向較短的長圓形的情況下,沿抱持主體部I的軸向形成2個(參照圖4A)。此外,在設置成軸向較長的長圓形的情況下,沿抱持主體部I的軸向形成I個(參照圖4B)。
[0040]前述第I抵接部31的寬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1a、前述第2抵接部32的寬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2a及前述第3抵接部33的寬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3a在正交于水平徑向的面上位于相同平面上。具體地,形成為,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對于在垂直方向上穿過軸芯P的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1、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相對于前述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2、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對于前述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3相等(也包括大致相等)。
[0041]即,S1=S2=S3(參照圖5)。
[0042]此外,在前述第I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間裝配摩擦板等間隔件5的情況下,第I抵接部31的末端的末端面31a形成為位于比前述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及前述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更靠外柱A的內(nèi)側即軸芯P側的位置。
[0043]具體地,形成為,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相對于在垂直方向上穿過軸芯P的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2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對于前述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3大致相等。
[0044]gp,S2=S3o
[0045]此外,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對于在垂直方向上穿過軸芯P的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I比距離S2及距離S3短。
[0046]gp,Sl〈S2,Sl〈S30
[0047]在前述第I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間裝配摩擦板等間隔件5,由此,形成為,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對于在垂直方向上穿過軸芯P的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I加上間隔件5的寬度方向尺寸后的距離與前述距離S2及前述距離S3大致相等。
[0048]即,SI+間隔件5的寬度方向尺寸=S2=S3。
[0049]圖3表示在傾斜調(diào)整結束后的操作桿緊固狀態(tài)下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的位置關系。該位置關系關于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所處的中層、上層、下層的3個位置,示出了第I抵接部31至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狀態(tài)。
[0050]在外柱A借助傾斜調(diào)整相對于固定托架4位于中層的位置、即中立的位置時,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呈水平狀(參照圖3A)。另外,即使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呈水平狀,固定托架4的后方側即手柄裝配側也朝上方傾斜,所以外柱A以后方側處于上方的方式傾斜。
[0051]接著,在外柱A借助傾斜調(diào)整相對于固定托架4的位于上層位置時,外柱A的后方側處于最上方位置(參照圖3B)。此時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部位與中層的位置相比向上方移動,但都能夠維持抵接狀態(tài)。
[0052]接著,在外柱A借助傾斜調(diào)整相對于固定托架4位于下層位置時,外柱A的位置向下下降(參照圖3C)。但是,在外柱A上具有第3抵接部33,由此即使在傾斜下層位置上,第3抵接部33也能夠抵接于固定側部41的大致中間部位。此時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部位與中層的位置相比向下方移動,但都能夠維持抵接狀態(tài)。
[0053]由此,緊固剛性提高。此外,第2抵接部32和第3抵接部33在外柱A的軸向上,從車體前方側交替地形成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進而第3抵接部33的形成部位在預先位于傾斜下層位置的情況下,形成為剛性變?nèi)醯牟课弧_@樣,抵接于選定的目標位置,由此緊固時的剛性提高。
[0054]此外,第2抵接部32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狀,遍及上下方向地與前述固定側部41抵接,由此緊固保持力穩(wěn)定。進而在第2抵接部32上,在前方側第2抵接部32f及后方側第2抵接部32r上分別在軸向上形成有延伸部32c及延伸部32d,該情況增加與固定側部41的接觸面積,提高剛性。
[0055]如以上說明,在傾斜調(diào)整后的操作桿緊固狀態(tài)下,在剛性容易下降的部位上形成有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選定欲使其抵接的部位使其與固定托架4抵接,由此能夠抑制由于傾斜調(diào)整位置產(chǎn)生的剛性的不均,能夠維持穩(wěn)定的緊固保持力。此外,固定托架4和外柱A經(jīng)由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局部地抵接,由此能夠減少兩個固定側部41、41的彎曲量,提尚剛性。
[0056]進而,借助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局部地抵接,由此能夠在不增加外柱A的加工面的情況下進行加工費用的削減。第I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在外柱A的上下方向、軸向都局部地存在多個,所以在每個傾斜調(diào)整位置上都能夠保持緊固保持力,能夠提高轉向柱整體的剛性。
[0057]接著,對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該第2實施方式中,如圖6A、圖6B所示,外柱A具有第I抵接部31和第3抵接部33,未設有第2抵接部32。外柱A的其他結構與前述第I實施方式的外柱A大致相同。
[0058]第I抵接部31在緊固部21的外側面上形成(參照圖6A、圖6B等)。第I抵接部31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大致相同。此外,第3抵接部33位于比外柱A的抱持主體部I的抱持內(nèi)周部Ia的軸芯P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徑向上突出地形成。第3抵接部33與第I實施方式大致相同,沿抱持主體部I的軸向形成I個或多個。
[0059]在第2實施方式中,在沿軸向形成兩個第3抵接部33的情況下,與第I實施方式中的形成2個第3抵接部33的情況的結構大致相同。并且,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地,位于前方側的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位于后方側的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形成在距軸芯線Lp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參照圖6A)。適當設定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的軸向的間隔。
[0060]作為具體的例,對下述結構進行說明: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各自的末端面33a的形狀及面積的大小不同。關于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將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的末端面33a的形狀設置成圓形,將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33a的形狀設置成大致正方形等方形(參照圖6A)。并且,存在下述情況:作為后方側的第3抵接部33的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33a比作為前方側的第3抵接部33的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的末端面33a大(參照圖6A)。
[0061]這樣,將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設置成與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相比末端面33a較大的結構,由此在借助緊固件產(chǎn)生的通常的緊固狀態(tài)下,后方側的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面積變大,能夠使外柱的后方側、即方向盤裝配側的緊固狀態(tài)呈牢固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
[0062]在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的正交于水平徑向的面的位置上,存在以下兩種情況: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位于相同平面上的情況;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與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比向外側突出的情況。
[0063]S卩,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對于前述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I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對于前述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3的關系如下。
[0064]SI < S3
此外,形成為,在前述第I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間裝配摩擦板等間隔件5,由此第I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對于在垂直方向上穿過軸芯P的垂直方向線Lv的距離SI加上間隔件5的寬度方向尺寸的距離與前述距離S3大致相等。
[0065]圖6C、圖6D表示在傾斜調(diào)整結束后的操作桿緊固狀態(tài)下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的位置關系。該位置關系關于外柱A相對于固定托架4所處的上層、下層兩個位置,示出了第I抵接部31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狀態(tài)。
[0066]在外柱A借助傾斜調(diào)整相對于固定托架4位于上層位置時,外柱A的后方側處于最上方位置(參照圖6C)。此時第I抵接部31、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部位與中層的位置相比向上方移動,但都能夠維持抵接狀態(tài)。
[0067]接著,在外柱A借助傾斜調(diào)整相對于固定托架4位于下層位置時,外柱A的位置向下下降(參照圖6D)。此時第I抵接部31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側部41的抵接部位與中層的位置相比向下方移動,但都能夠維持抵接狀態(tài)。這樣,后方側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比前方側第3抵接部33f大,所以能夠使方向盤裝配側的緊固狀態(tài)牢固,能夠抑制松動。由此提高轉向柱的緊固剛性。
[0068]在第2實施方式中,前述第3抵接部設置成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形成至少兩個的結構,由此能夠使由外柱的垂直徑向的上方位置的固定托架進行的支承進一步穩(wěn)定化。在第3實施方式中,后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構成為與前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較大的結構,由此在由緊固件進行的通常的緊固狀態(tài)下,后方側的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接觸面積變大,能夠使外柱的后方側、即方向盤裝配側的緊固狀態(tài)牢固且穩(wěn)定。
[0069]在第4實施方式中,在完成傾斜.伸縮調(diào)整并借助緊固件將固定托架和外柱緊固時,防止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和外柱的抵接狀態(tài)的不均,均勻地進行抵接。將第I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在外柱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上隔開適當?shù)拈g隔地設置于外柱,第3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都設為在水平方向線上處于同一平面,第I抵接部設置在不越過第3抵接部、第2抵接部的位置。
[0070]由此,即使第I抵接部、第2抵接部、第3抵接部各自的末端面和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借助傾斜調(diào)整位于中層、上層、下層的某一個位置,也能夠切實地抵接。這樣,在借助緊固件與固定托架緊固時,特別地在固定側部的剛性容易變低的部位、即容易發(fā)生變形的部位形成有第I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能夠使其在應該被抵接的部位或其附近抵接。由此,即使第I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側部的抵接狀態(tài)借助傾斜調(diào)整位于任何位置,也能夠一直維持恒定的抵接狀態(tài),抑制由于緊固件產(chǎn)生的緊固壓的不均,維持穩(wěn)定的緊固剛性。
[0071]此外,固定托架和第I至第3抵接部產(chǎn)生局部的抵接狀態(tài),由此在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上產(chǎn)生的彎曲量減少,能夠使剛性提高。此外,外柱和固定托架二者互相局部地推壓剛性較弱的部位,由此能夠在不增加無用的加工面的情況下提高性能,能夠進行加工費的削減。此外,借助第I至第3抵接部,抵接部位在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上下方向和軸向局部地存在多個,所以在任何傾斜位置都能夠保持向外柱A的保持力,使轉向柱的剛性提高。特別地,在剛性容易降低的傾斜下層位置上,第3抵接部抵接于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間位置,由此防止剛性的下降,提高傾斜位置保持力。
[0072]在第5實施方式中,第3抵接部設置成形成為圓筒突起狀的結構,由此與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抵接為大致點接觸,能夠呈切實的抵接狀態(tài)。在第6實施方式中,第2抵接部設置成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分離成兩個的結構,由此能夠切實地與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接觸。在第7實施方式中,前述第2抵接部設置成下部沿軸向延伸地形成的結構,由此第2抵接部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狀,所以能夠使與固定托架的固定側部的末端面積變大,即使在緊固剛性變?nèi)醯牟课?,固定側部也與第2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緊固剛性穩(wěn)定。
[0073]附圖標記說明
A外柱;I抱持主體部;Ib狹縫部;2夾緊件;21緊固部;31第I抵接部;32第2抵接部;33第3抵接部;4固定托架;41固定側部;7緊固件;8內(nèi)管。
【主權項】
1.一種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內(nèi)管、抱持主體部、狹縫部、外柱、固定托架、緊固件, 前述抱持主體部抱持該內(nèi)管, 前述狹縫部在該抱持主體部的下部且沿軸向形成, 前述外柱具有夾緊件,前述夾緊件由在該狹縫部的寬度方向的兩個邊緣部位上形成的兩個緊固部構成, 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夾持該外柱的固定側部, 前述緊固件將該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緊固, 前述轉向裝置具有第I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 前述第I抵接部形成于前述外柱的兩個前述緊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zhèn)龋?前述第3抵接部位于前述外柱的比前述抱持主體部的軸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徑向上突出地形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3抵接部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地形成至少兩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后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與前方側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較大。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兩個緊固部的上方且在前述第3抵接部的下方具有以遍及前述抱持主體部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的第2抵接部,前述第3抵接部和前述第2抵接部的末端面在前述抱持主體部的水平徑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前述第I抵接部位于不越過前述第3抵接部及前述第2抵接部的水平徑向的末端面的位置。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3抵接部形成為圓筒突起狀。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分離成兩個。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沿軸向隔開既定間隔分離成兩個。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軸向延伸地形成。9.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軸向延伸地形成。
【文檔編號】B62D1/184GK105923040SQ201610103139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5日
【發(fā)明人】高橋良亮, 松田雄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