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割殼體、殼體分解裝置及帶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的分割殼體、殼體分解裝置及帶盒。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由相互接合的第一殼體(上殼體)及第二殼體(下殼體)構成的分割殼體(帶盒),包括形成于第一殼體的接合端面上的第一壓入凸起;對應第一壓入凸起形成在第二殼體的接合端面上并貫通第二殼體、且能夠使第一殼體可脫離地壓入的壓入孔(通孔);以及與第二殼體的輪廓相比使第一殼體的輪廓呈凹形的多個拉掛部。還有這樣一種提案,作為將該分割殼體進行分解的分解裝置,包括組裝部,具有多個拉掛部,各個拉掛部面對分割殼體的各個拉掛部僅保持第二殼體;以及包含有同時將壓入凸起從壓入孔擠出的擠出銷的擠出頭。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53249號公報在通過分解裝置對這種分割殼體進行分解時,需要將分割殼體在定位狀態(tài)下保持在組裝部,以使擠出銷確切地插通壓入孔。關于這一點,在現(xiàn)有的分解裝置中,只通過多個拉掛部對分割殼體的多個拉掛部進行保持的結構無法對分割殼體進行定位,所以還需要通過對分割殼體的外形進行引導從而定位的元件(定位塊)。因此,使分割殼體的部件件數(shù)增加,進而導致成本增加。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能夠用簡單結構的分解裝置進行確切分解的分割殼體、殼體分解裝置及帶盒。
本發(fā)明的分割殼體由可分解地相互接合的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構成,包括第一壓入凸起和壓入孔,在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的接合部上,所述第一壓入凸起形成在第一殼體的接合端面上,所述壓入孔貫通所述第二殼體而形成在對應所述第一壓入凸起的位置上,且可脫離地壓入有所述第一壓入凸起;以及多個通孔,各個通孔分別只貫通第一殼體而形成在接合部的多個位置上。
本發(fā)明的殼體分解裝置是對上述的分割殼體進行分解的殼體分解裝置,包括組裝部,包含有對應多個通孔配置的多個保持銷,通過將多個保持銷插入多個通孔,從而僅對第二殼體進行保持;擠出頭,包含有將壓入凸起從壓入孔擠出的擠出銷;以及移動單元,使擠出頭相對于組裝部進行相對地移動,以使擠出銷插通壓入孔。
根據(jù)這樣的構成,通過將多個保持銷插入第一殼體的多個通孔,從而使分割殼體定位,并使插入到各個通孔的保持銷的頂端抵接(接觸)到第二殼體的接合端面,以僅對第二殼體進行保持。在該狀態(tài)下,若用擠出銷將第一壓入凸起從壓入孔擠出,則使分割殼體分解。為此,多個通孔不僅在分割殼體分解時作為被保持銷支撐的部位,也可以作為分割殼體的定位孔發(fā)揮作用,所以不需在殼體分解裝置中特別設置用于分割殼體的定位元件。因此,能夠用簡單結構的分解裝置對分割殼體進行恰當?shù)胤纸狻?br>
在上述的分割殼體中,優(yōu)選還包含有第二壓入凸起,所述第二壓入凸起對應多個通孔中的至少一個通孔形成于第二殼體的接合端面上,且可脫離地壓入到該各個通孔中。
根據(jù)該構成,在多個第二壓入凸起壓入多個通孔的狀態(tài)下,使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接合。為此,能夠提高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的接合力。也就是說,多個通孔不止用于對分割殼體進行分解時通過保持銷進行定位保持,也用于為接合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而使第二壓入凸起壓入的壓入孔發(fā)揮作用。而且,也有這樣的情況,通過將多個保持銷插入分割殼體的多個通孔,從而使分割殼體被定位,并使插入到各個通孔的保持銷的頂端接觸到第二壓入凸起的頂端,僅保持第二殼體。在該狀態(tài)下,如果用擠出銷從壓入孔擠出第一壓入凸起,則由于對壓入到通孔的第二壓入凸起通過支撐其的保持銷作用從通孔擠出的反作用力,所以使分割殼體分解。因此,無需在通孔之外的地方設置第二壓入凸起及壓入孔,從而能夠有效地利用分割殼體有限的空間。
還有,即使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成形條件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將多個壓入凸起分散配置在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上,從而分割殼體整體的接合力不會發(fā)生大的變化。例如,在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相比成形得較大的情況下,由于第一壓入凸起和壓入孔之間的過盈量比設計值大,所以第一壓入凸起的接合力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壓入凸起和通孔之間的過盈量比設計值小,所以第二壓入凸起的接合力減小。因此,在分割殼體的整體中,第一壓入凸起的接合力增加部分和第二壓入凸起的接合力減小部分相抵,仍能以適當?shù)慕雍狭Φ谝粴んw和第二殼體進行接合。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對應多個通孔,分別包含有多個第一壓入凸起及壓入孔,各個互相對應的通孔和第一壓入凸起互相靠近配置。
根據(jù)該結構,由于互相靠近地配置對應的第一壓入凸起和通孔,所以在分割殼體分解時對第一壓入凸起被擠出的壓入孔和被插入到通孔的保持銷支撐的第二殼體的接合端面作用相反方向的力,但能夠使由該反方向的力導致的第二殼體的歪斜變得極小。因此,能夠防止分割殼體在分解時因歪斜造成損壞。
本發(fā)明的帶盒,包括上述的分割殼體、及可拆裝地收容在分割殼體內(nèi)的打印帶。
根據(jù)該構成,通過能夠用簡單結構的分解裝置確切地進行分解的分割殼體,從而能夠方便進行打印帶的更換。因此,能夠促進帶盒的再利用(reuse),利于環(huán)境保護。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涉及的帶盒的立體圖。
圖2是分解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盒體的俯視圖。
圖3是分解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盒體的主視圖。
圖4是關于盒分解裝置及被組裝在盒分解裝置上的帶盒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適用本發(fā)明的帶盒及盒分解裝置進行說明。該帶盒在盒體中收容有打印帶及墨帶,安裝在具有熱磁頭的帶式打印機上,用于提供打印。而且,能夠在使用完打印帶及墨帶之后,通過盒分解裝置對盒體進行分解,替換使用完的打印帶及墨帶之后,對盒體進行接合,以再利用。
如圖1所示,帶盒1包括構成外殼的分成上下結構的盒體2(分割殼體);以及墨帶3及打印帶4,分散在盒體2內(nèi)部的前后,可以分別可拆裝(可替換)地被收容。打印帶4可自由卷繞輸送,在打印后從形成在盒體2的左側部分的帶排出口5排出。另一方面,墨帶3可自由卷繞輸送,并在打印后在盒體2的內(nèi)部纏繞。
盒體2與形成于未圖示的帶式打印機上的帶盒安裝部相對應,帶盒1可從上方自由拆裝地安裝在帶盒安裝部上。另外,在向帶盒安裝部安裝時,在盒體2中,貫通形成有用于插入熱磁頭的插入部6。
盒體2包括使用分別獨立的金屬模個別形成的樹脂制的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將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彼此的接合端面(后述的第一接合端面17及第二接合端面27)面對面接合。即,使第二殼體20位于下側的狀態(tài)安裝在帶盒安裝部上。
如圖2及圖3所示,第一殼體10由天壁部11和沿其周邊突出設置的第一周壁部12一體形成。在天壁部11中,形成有作為磁頭插入部6的第一磁頭開口13。另一方面,第二殼體20由底壁部21和沿其周邊突出設置的第二周壁部22一體構成。在底壁部21中,形成作為磁頭插入部6的第二磁頭開口23,并在其周邊上突出設置有和底壁部21一體形成的內(nèi)壁部24,以劃分出磁頭插入部6。而且,為了內(nèi)壁部24的端面接合在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上,內(nèi)壁部24按比第二周壁部22高出第一周壁部12的高度的方式形成。
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以該第一周壁部12的端面和第二周壁部22的端面相對的方式接合。這時,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及內(nèi)壁部24的端面也相互接觸。也就是說,在第一殼體10中的第一周壁部12的端面及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是第一殼體10的接合端面(第一接合端面17)、在第二殼體20中的第二周壁部22的端面及內(nèi)壁部24的端面是第二殼體20的接合端面(第二接合端面27),由第一接合端面17及第二接合端面27構成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的接合部。
盒體2包括在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的接合部上,一體形成在第一接合端面17上的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及在對應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的位置上貫通第二殼體20而形成的六個壓入孔26;并包括在接合部的六個地方,分別形成只貫通第一殼體10的六個通孔16。還包括對應六個通孔中的五個、一體形成于第二接合端面27上的五個第二壓入凸起25。也就是說,在第一殼體10中分別形成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和通孔16,在第二殼體20中形成五個第二壓入凸起25、六個壓入孔26。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可脫離地壓入到壓入孔26中、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可脫離地壓入到通孔16中。而且,第二壓入凸起25不壓入到設置在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的通孔16中。
形成在第一殼體10上的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和通孔16相互靠近設置。也就是說,六組第一壓入凸起15和通孔16以相互分散的方式設置、五組設置在第一周壁部12的端面、一組設置在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更具體地說,兩組配置在打印帶4的收容部的后面部分左右、兩組配置在墨帶3的收容部的右面部分前后、一組配置在磁頭插入部6的右后部分、一組配置在磁頭插入部6的左前部分。
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全部都具有大致圓柱形形狀,為在接合時容易使其嵌入壓入孔26,其頂端部分形成為錐形。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分別具有規(guī)定的長度,并在接合時同時開始向六個壓入孔26壓入,在分解時同時從六個壓入孔26擠出。而且,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比對應的壓入孔26短少許,壓入時,第一壓入凸起15的頂端處于停在壓入孔26的途中的狀態(tài)。
另外,各個通孔16沿殼體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貫通第一殼體10(第一周壁部12或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分別以圓形的形狀開口在第一周壁部12(或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及天壁部11的外表面上。
形成在第二殼體20上的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及各個壓入孔26,除去形成在內(nèi)壁部24的壓入孔26以外,相互靠近設置。也就是說,五組第二壓入凸起25及壓入孔26設置在第二周壁部22的端面,并對應設置在第一周壁部12上的五組第一壓入凸起15及通孔16。另外,形成在內(nèi)壁部24上的壓入孔26對應形成在第一磁頭開口13的邊緣部13a上的第一壓入凸起15及通孔16。這樣,使配置的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及六個壓入孔26對應六個通孔16。
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和第一壓入凸起15具有同樣的結構。也就是說,具有大致圓柱形形狀的整體,頂端形成為錐形,以使接合時容易將其頂端嵌入通孔16。六個第二壓入凸起25分別形成為規(guī)定的長度,以使在接合時同時開始向六個壓入孔26壓入,并在分解(拆卸)時同時從六個壓入孔26擠出。即,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比對應的通孔16短少許,壓入時,第二壓入凸起25的頂端處于停在通孔16的途中的狀態(tài)。
另外,各個壓入孔26和通孔16結構相同。也就是說,各個壓入孔26沿殼體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貫通第二殼體20(第二周壁部22或內(nèi)壁部24),分別呈圓形開口在第二周壁部22(或內(nèi)壁部24)及底壁部21的外表面上。
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的軸向和各個壓入孔26的軸向一致。而且,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的直徑比各個壓入孔26的直徑略微大一點。也就是說,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和各個壓入孔26之間具有適度的過盈量?;诖?,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壓入對應的各個壓入孔26,并能夠通過后述的盒分解裝置30脫離。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和各個通孔16也具有同樣的構成。
如上所述,六個通孔16中的五個通孔16作為使第二壓入凸起25壓入的壓入孔用于連接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也就是說,以五個第二壓入凸起25壓入五個通孔16的狀態(tài),使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接合。因此,能夠提高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之間的接合力。另外,在通過盒分解裝置30對帶盒1進行分解時,六個通孔16也用于通過六根保持銷對帶盒1進行定位保持。
還有,即使在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的成形條件不同的情況下,由于將多個壓入凸起分散配置在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上,所以在盒體2的整體中的接合力也不會發(fā)生大的變化。諸如,在第一殼體10比第二殼體20大的情況下,因為第一壓入凸起15和壓入孔26的過盈量比設計值大,所以第一壓入凸起15的接合力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因為第二壓入凸起25和通孔16的過盈量比設計值小,所以第二壓入凸起25的接合力減少。因此,在盒體2的整體中,第一壓入凸起15的接合力的增加和第二壓入凸起25的接合力的減少相抵,仍能夠以適當?shù)亟雍狭Φ谝粴んw10和第二殼體20進行接合。
在對該構成的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進行接合時,首先,將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的頂端嵌入對應的壓入孔26,并同時將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的頂端嵌入對應的通孔16。在該狀態(tài)下,對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進行相互擠壓時,各個第一壓入凸起15壓入各個壓入孔26,同時各個第二壓入凸起25壓入各個通孔16,使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接合?;诖?,鞏固連接,使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在下落沖擊程度下處于不分離狀態(tài)。
如圖4所示,盒分解裝置30包括對帶盒進行組裝的組裝部31;與組裝部31對峙的擠出頭32;以及使擠出頭32升降的升降機構33(移動單元)。
組裝部31由底板35和豎立設置在底板35上的六個保持銷36構成。六個保持銷36配置在對應盒體2的六個通孔16的位置。而且,分別沿垂直方向延長,并具有規(guī)定的長度,能夠對盒體2進行水平支撐。
各個保持銷36諸如由金屬制品的材料構成,形成比第一殼體10的厚度長,且略微比通孔16直徑小的圓柱形形狀。而且,第一殼體10在下,第二殼體20在上,從第二壓入凸起25的壓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將六個保持銷36插入六個通孔16,僅對第二殼體20進行保持。也就是說,各個保持銷36的頂端與壓入到通孔16中的第二壓入凸起25的頂端或內(nèi)壁部24的端面接觸,支撐第二殼體20。而且,帶盒1對應擠出頭32定位。
擠出頭32由水平設置的頂板37和豎直設置在頂板37的下面的六根擠出銷38構成。六根擠出銷38分別沿垂直方向延長,配置在對應盒體2的六個壓入孔26的位置上。
各個擠出銷38諸如由金屬制品的材料構成,比第二殼體20的厚度長,且比壓入孔26直徑稍小的圓柱形狀。而且,當通過升降機構33使六根擠出銷38下降時,從第一壓入凸起15的壓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插入各個擠出銷38至被組裝的帶盒1的壓入孔26,能夠擠出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即,六根擠出銷38分別形成規(guī)定的長度,以使在底板37下降時能夠同時與壓入到被組裝的帶盒1的壓入孔26中的第一壓入凸起15的頂端抵接。
升降機構33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自由轉動地設置的操縱桿(未圖示)和連接操縱桿和頂板37的連接部39。當沿上下方向對操縱桿進行轉動操縱時,通過連接部39,擠出頭32升降。連接部39由肘桿構成,只稍微用力沿下方轉動操縱桿,就能在被組裝的帶盒1上作用向下方向很大的力。
通過這種構成的盒分解裝置30,能夠適當?shù)厥箮Ш?分解。也就是說,如上所述,通過將六根保持銷36插入帶盒1的六個通孔16中,從而只對第二殼體20進行保持,并對應擠出頭32定位帶盒1?;诖?,能夠準確地將各個擠出銷38插入各個通孔16,在分解時不損壞擠出銷38。這樣,六個通孔16不僅是在帶盒1分解時作為被保持銷36支撐的部位,也能夠作為帶盒1的定位孔發(fā)揮作用。
在這種狀態(tài)下,當通過升降機構33使擠出頭32下降時,六根擠出銷38同時將六個第一壓入凸起15從各個壓入孔26擠出,并同時也將五個第二壓入凸起25從各個通孔16擠出。也就是說,通過將第一壓入凸起15從各個壓入孔26擠出,從而對壓入到通孔16中的第二壓入凸起25,作用通過保持銷36支撐第二壓入凸起25而從通孔16擠出的反作用力,因此,帶盒1被分解。
如上所述,各組的第一壓入凸起15和通孔16相互靠近配置,并相互靠近配置各組的第二壓入凸起25和壓入孔26?;诖耍趲Ш?分解時,在第二殼體20中,對第一壓入凸起15被擠出的壓入孔26作用向下的力,而且,對由插入到通孔16中的保持銷36支撐的第二壓入凸起25(或內(nèi)壁部24端面)作用向上的力,但根據(jù)該相反方向的力能夠使第二殼體20的歪斜變得極小。同樣,在第一殼體10中,向第二壓入凸起25被擠出的通孔16作用向上的力,而且,向通過插入到通孔16中的擠出銷38擠出的第一壓入凸起15作用向下的力,但根據(jù)該相反方向的力能夠使第一殼體10的歪斜變得極小。因此,能夠防止盒體2在分解時變形破損。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帶盒1及盒分解裝置30,因為能夠通過多個保持銷36對帶盒1進行定位保持,所以不需特別在盒分解裝置30上設置用于帶盒1定位的部件。因此,能夠用簡單結構的盒分解裝置30對帶盒1進行恰當?shù)胤纸?,容易進行打印帶4及墨帶3的替換作業(yè)。基于此,能夠促進帶盒1的再利用(reuse),利于環(huán)境保護。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對帶盒1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當然可以適用于各種分割殼體。不過,如帶盒1所示,特別有效地適用可以替換收藏在內(nèi)部的收納物結構的收容殼體。例如、能夠適用將噴墨吸收材料等收容在內(nèi)部,安裝在噴墨打字機上的噴墨盒。
附圖標記說明1、帶盒 2、盒體4、打印帶 10、第一殼體15、第一壓入凸起16、通孔17、第一接合端面20、第二殼體25、第二壓入凸起26、壓入孔27、第二接合端面30、盒分解裝置31、組裝部 32、擠出頭33、升降機構36、保持銷38、擠出銷
權利要求
1.一種分割殼體,由可分解地相互接合的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構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入凸起和壓入孔,在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第二殼體的接合部上,所述第一壓入凸起形成在所述第一殼體的接合端面上,所述壓入孔貫通所述第二殼體而形成在與所述第一壓入凸起的對應位置上,且可脫離地壓入有所述第一壓入凸起;以及多個通孔,各個通孔分別只貫通所述第一殼體而形成在所述接合部的多個位置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割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壓入凸起,所述第二壓入突起對應所述多個通孔中的至少一個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殼體的接合端面上,且可脫離地壓入到所述各個通孔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割殼體,其特征在于對應所述多個通孔,分別包含有多個所述第一壓入凸起及多個所述壓入孔,各個相互對應的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壓入凸起相互靠近配置。
4.一種殼體分解裝置,對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割殼體進行分解,所述殼體分解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組裝部,包含有對應所述多個通孔配置的多個保持銷,將所述多個保持銷插入所述多個通孔,僅對所述第二殼體進行保持;擠出頭,包含有將所述第一壓入凸起從所述壓入孔擠出的擠出銷;移動單元,使所述擠出頭相對于所述組裝部進行相對地移動,以使所述擠出銷插通所述壓入孔。
5.一種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割殼體;以及可拆裝地收容在所述分割殼體內(nèi)的打印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簡單結構的分解裝置可以確切分解的分割殼體。該分割殼體(2)由可分解地相互接合的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構成,包括第一壓入凸起(15)和壓入孔(26),在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的接合部上,第一壓入凸起(15)形成在第一殼體(10)的接合端面上,壓入孔(26)貫通第二殼體(20)形成在對應第一壓入凸起(15)的位置上,且可脫離地壓入有第一壓入凸起(15);以及多個通孔(16),各個通孔(16)分別只貫通第一殼體(10)而形成在接合部的多個位置上。
文檔編號B65D6/00GK101070018SQ20071009799
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
發(fā)明者高橋秀行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