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煙絲分配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巻煙制造機上的煙絲分配單元。
背景技術:
在巻煙制造機上有分配單元,以便從梳理輥接受梳理過的煙絲,并將煙絲向前 饋送到拾取單元。
該分配單元包括下降管道,下降管道的頂部位于梳理輥附近,而底端位于拾取 單元附近。
拾取單元從下降管道的底端接受煙絲,并將煙絲饋送到輸送帶上,該輸送帶在 上升管道的底部卸下已輸送的煙絲。
抽吸或吹氣動作致使煙絲沿著上升管道上升,然后沉積在抽吸帶單元的下方以 形成連續(xù)的煙絲條。
對于煙絲來說非常重要的是以連續(xù)層的形式饋送到輸送帶上,該連續(xù)層在其厚 度和密度方面盡可能地一致。
事實上,將要形成的連續(xù)煙絲條的一致性取決于前述的煙絲層,這又將影響巻 煙內(nèi)的煙絲一致性以及巻煙之間的煙絲一致性。
在已知的制造機中,下降管道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截面,長邊橫向于輸送帶的饋 送方向延伸。
已經(jīng)注意到,通過梳理輥饋送到下降管道內(nèi)的大量煙絲當其通過管道下落時不 會經(jīng)受任何密度變化,因此,它會復制在大量煙絲中原始具有的或由梳理輥產(chǎn)生的 所有不一致性。
這對于沉積在輸送帶上的煙絲層的一致性具有不利影響,對成品(巻煙)也有 不利影響。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已經(jīng)開發(fā)了多種裝置來時時控制在下降管道中具有的煙絲 量,從而增多或減少饋送入所述管道的煙絲量,因此實現(xiàn)恒定的管道充填條件。
這樣,可以控制管道內(nèi)的煙絲體積,并因此時時控制要輸送到輸送帶的煙絲體
積,由此控制沉積在輸送帶上的煙絲層的尺寸。
然而,無法控制轉(zhuǎn)移至輸送帶的煙絲密度,也無法確保在所述輸送帶上沉積的 煙絲層中的煙絲的恒定密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煙絲分配單元,該煙絲分配單元不會有上述的問題。 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煙絲分配單元,在該煙絲分配單元中,
可將具有恒定體積和密度的煙絲層轉(zhuǎn)移到輸送帶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煙絲分配單元,其中,特征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的一項
或多項所述。
現(xiàn)在將參見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非限制性實施例,其中
圖1示出了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煙絲分配單元的巻煙制造機的示意立體圖2是圖1所示細節(jié)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附圖,附圖標記1用來整體地標示煙絲分配單元。
圖1示出了巻煙制造機的一部分,更具體地說,饋送和輸送煙絲200的單元 100,以由大量煙絲形成煙絲顆粒的連續(xù)流。包括饋送和輸送單元100的部分被包
含在垂直殼體101內(nèi),該殼體在頂部由水平壁102來限定,在側部由兩個垂直壁 103來限定。
水平壁102具有腔室104,以積聚連接至煙絲處理箱(未示出)的煙絲200, 該煙絲處理箱通稱為"初級裝置"。
具體地說,倒入箱中的煙葉被處理并輸送到腔室104中。
在積聚腔室104內(nèi)有活動壁105,該活動壁105能夠沿著梳理單元106的方向 間斷地打開或關閉腔室104,該梳理單元106從前述積聚腔室104饋送煙絲200。
梳理單元106包括機動輸送輥,該機動輸送輥朝向下置腔室107輸送煙絲200, 該下置腔室107的底部由輸送帶108來封閉。
腔室107容納梳理輥109,該梳理輥109的軸線設置成橫向于垂直壁103,并 設置在輸送帶108的下游端。
除了梳理輥109之外,梳理單元106還包括給料輥110,該給料輥110沿著與 梳理輥109的相同方向轉(zhuǎn)動,并且基本上切向于梳理輥109。
由于這種裝置,由輸送輥沉積到輸送帶108上的煙絲200被輸送帶108推靠在 梳理輥109上,該梳理輥109將一層厚度基本上與梳理輥的齒的徑向尺寸相同的煙 絲200移動到腔室107的外側和與給料輥110相切位置的下游。
發(fā)送輥111具有平行于梳理輥109的軸線的軸線,發(fā)送輥111從梳理輥109拾 取煙絲層200,將煙絲以分散顆粒的形式發(fā)送到分配單元1內(nèi)。
分配單元1將煙絲200轉(zhuǎn)移到拾取單元112,該拾取單元112將煙絲200輸送 到上升管道113,該上升管道113的頂端與形成連續(xù)煙絲條200的單元114連通。
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拾取單元112包括拾取輥115和發(fā)送輥116,它們一起工 作以將前述的煙絲200轉(zhuǎn)移到分配單元1外側。
拾取輥115將煙絲200以分散顆粒的形式發(fā)送到輸送帶117上,從圖1中看到, 該輸送帶117從右向左斜向上地移動,直到其端部到達上升管道113的入口下方為 止。
上升管道113的頂端被兩個抽吸帶118所封閉,在抽吸帶118上,煙絲顆粒逐 漸累積以形成相應的煙絲條,最終產(chǎn)生巻煙。
根據(jù)以上所述,分配單元1用來將煙絲200轉(zhuǎn)移至輸送帶117,以沿著整個輸 送帶產(chǎn)生具有恒定高度和密度的層,從而確保連續(xù)煙絲條的形成,在該連續(xù)煙絲條 中,煙絲密度在其整個長度上保持恒定。
為此,分配單元1包括下降管道2,該下降管道2具有用于煙絲的入口部分3 和出口部分4。
如上所述,入口部分3位于梳理輥109附近以接受煙絲,而出口部分4位于拾 取單元112附近以釋放煙絲。
有利的是,分配單元1包括沿著下降管道2的垂直壁6工作的壓實裝置5。
當煙絲200進入下降管道2時,該壓實裝置5截取煙絲,朝向出口位置夾送煙 絲;具體地說,壓實裝置5將煙絲200積聚到與出口部分4相齊,從而在出口部分 4處產(chǎn)生具有恒定密度的煙絲200的累積部分。
在該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壓實裝置5包括若干個銷或叉7,這些銷或 叉7在下降管道2之內(nèi)工作,并從入口部分2向出口部分4移動。
具體地說,叉7以大于煙絲200沿管道2自由下落速度的速度從下降管道2 的入口部分3向下降管道2的出口部分4移動。
應該強調(diào)的是,煙絲200沿管道2內(nèi)側的自由下落速度是在沒有壓實裝置5 時煙絲200移動通過管道2的速度。該速度取決于將煙絲200發(fā)送到梳理輥109 的入口部分3的速度。
由于叉7的速度大于煙絲的自由下落速度,確保煙絲有效地被叉7截取和夾送 朝向出口部分4。
這樣,煙絲積聚在出口部分4,在該出口部分4處,煙絲是"壓縮的"或"壓 實的",從而當煙絲到達拾取單元112時,煙絲具有一致的和恒定的密度。
如圖1和2所示,下降管道2具有基本上盒狀的形狀,包括四個垂直側壁,其 中一個側壁由壓實裝置5來限定,端部的兩個開口分別是入口部分3和出口部分4 的邊界。
壓實裝置5的叉7沿著基本上橫向于下降管道2延伸方向的方向伸展,即它們 沿著基本上橫向于管道2的垂直側壁的方向前伸。
叉7延伸自管道2的垂直側壁6,直到它們輕觸到相對的垂直惻壁并覆蓋管道 2的整個體積為止。
這樣,進入下降管道2的所有煙絲200就確保被叉7截取。
為了確保叉7沿著管道2移動,具體地說,沿著其延伸方向移動,壓實裝置5 還包括移動裝置8。
如上所述,所述移動裝置8較佳地限定管道2的整個垂直壁6。
在本發(fā)明的該較佳實施例中,移動裝置8包括一皮帶9或若干彼此并排設置的 皮帶9,皮帶9圍繞皮帶輪I0巻繞。
皮帶9在管道2的入口部分3和出口部分4之間延伸,由此限定垂直壁6。
叉7附連至皮帶9并且橫向于皮帶延伸,即它們沿著基本上垂直于皮帶9自身 支承面的方向延伸出皮帶并遠離皮帶。
有利的是,叉7是易彎的,從而當達到設定的最大負載時,叉7可變成與皮帶 9平齊(linewith),從而橫向于叉7的延伸方向工作。
換句話說,叉7在設定負載的作用下會彎曲,從而變成與皮帶9的支承面平齊。
這個特征可確保雙重作用。
事實上,應該強調(diào)的是,在使用過程中,叉7截取煙絲200 (以根據(jù)梳理輥109 的效率或多或少交織的片狀形式到達),煙絲200到達管道2的入口部分3,叉7 朝向管道2的出口部分4曳拉被截取的煙絲。
叉7的動作將煙絲逐漸地積聚和壓縮在管道2的底部上,以便被拾取裝置112收集。
當設定負載作用在叉7上時,在管道的出口部分4附近已有對于煙絲的阻力,
叉7讓位且變成與皮帶9平齊,以釋放被輸送的煙絲并中斷如上所述的壓實動作。 因此,由在出口部分4附近已有煙絲的密度來決定,當達到設定負載時,叉7
讓位,從而確??蓪熃z壓實到由密度設定的最大程度。
而且,叉7圍繞皮帶輪10轉(zhuǎn)動,皮帶9巻繞在該皮帶輪10上。因此, 一旦到
達出口部分4,所述叉7圍繞皮帶輪IO轉(zhuǎn)動,從管道2中露出以開始朝向入口部
分3的返回路徑。
這個返回路徑平行于叉7在管道2內(nèi)從入口部分3到出口部分4的下降路徑, 且完全設置在下降管道2之外。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叉7是易彎的,確保叉7在管 道2的出口部分4附近圍繞皮帶輪轉(zhuǎn)動的過程中,所述叉7不會將煙絲輸送到管道 2之外,這意味著煙絲不會散開而因此被浪費。
事實上,如上所述,易彎的叉7與積聚在出口部分4中的已被輸送的煙絲脫開。
使用兩種可選的解決方案來實現(xiàn)叉7的易彎性。
在首先的解決方案中,叉7用柔性材料制成,然后牢固地固定到皮帶9。 在該實施例中,叉7上的負載使它們彎曲,結果變成與皮帶9平齊。 用來制造叉7的材料的彈性和因此的易彎性取決于煙絲的所需密度。 在第二種可選的或共存的實施例中,叉7用剛性材料制成,并以柔性的方式固
定到皮帶9,例如使用扭轉(zhuǎn)彈簧。
在該解決方案中,根據(jù)所需的煙絲密度來設定扭轉(zhuǎn)彈簧的剛性。 在任何情況下并且獨立于確定叉7的易彎性的實施例,分配單元1將包括用來
產(chǎn)生會引起叉7彎曲的上述最大負載的裝置11。
這些裝置11確保叉7獨立于到達出口部分4附近已有的設定煙絲密度而彎曲,
由此防止前述的煙絲散開,即使叉7不獨立地與叉9對齊也是如此。
這種裝置11的一個例子是釘子,這些釘子結合入管道2中,并位于出口部分
4附近。
這些釘子截取叉7,并引起它們彎曲并與皮帶9平齊,從而確保叉7在出口部 分4附近圍繞皮帶輪轉(zhuǎn)動,基本上與皮帶9對齊。
分配單元1還包括傳感器12,這些傳感器12在管道2內(nèi)側工作以檢測管道自 身內(nèi)的煙絲量。
傳感器12可操作地連接至處理單元(未示出),該處理單元控制對皮帶9起作
用的電動機(未示出)。
電動機根據(jù)由傳感器12檢測到的煙絲量來改變皮帶9圍繞皮帶輪10的轉(zhuǎn)動速度。
具體地說, 一旦傳感器12檢測到管道2內(nèi)煙絲的量不足,電動機就將增大皮 帶9圍繞皮帶輪10的轉(zhuǎn)動速度。
這導致叉7從入口部分3到出口部分4的速度增大,由此增大輸送入管道2 中的煙絲量。
另一方面,假如傳感器12檢測到管道2內(nèi)有太多煙絲,電動機就減小皮帶9 圍繞皮帶輪IO的轉(zhuǎn)動速度。
這導致叉7從入口部分3到出口部分4的速度減小,由此減小輸送入管道2 中的煙絲量。
權利要求
1. 一種煙絲分配單元,包括下降管道(2),所述下降管道具有用于所述煙絲(200)的入口部分(3)和出口部分(4);所述入口部分(3)位于卷煙制造機的梳理輥(109)附近以接受煙絲,而所述出口部分(4)位于所述卷煙制造機的拾取單元(112)附近以釋放煙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煙絲分配單元包括壓實裝置(5),所述壓實裝置沿著所述下降管道(2)的垂直壁(6)工作,以截取所述下降管道(2)內(nèi)的所述煙絲(200),并朝向所述出口部分(4)夾送所述煙絲。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實裝置(5)包括一組叉(7), 所述叉在所述下降管道(2)內(nèi)工作,并從所述入口部分(3)向所述出口部分(4) 移動。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叉(7)以大于所述煙絲(200) 沿所述管道(2)自由下落速度的速度從所述管道(2)的所述入口部分(3)向所 述管道(2)的所述出口部分(4)移動。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叉(7)沿著基本上橫向 于所述下降管道(2)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從所述管道(2)的垂直壁(6)基本上 伸展到與所述垂直壁(6)相對的垂直壁。
5. 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實裝置(5) 包括用來沿著所述下降管道(2)驅(qū)動所述叉(7)的移動裝置(8);所述移動裝置(8)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管道(2)的垂直壁(6)。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裝置(8)包括圍繞皮帶 輪(10)巻繞的至少一條皮帶(9);所述皮帶(9)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管道(2) 的垂直壁(6)。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叉(7)附連至所述皮帶(9) 并從所述皮帶(9)橫向地延伸;所述叉(7)是易彎的,從而當達到橫向作用在所 述叉(7)的延伸方向上的設定最大負載時,變成與所述皮帶(9)平齊。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2)的所述出口部分 (4)附近設置用來產(chǎn)生所述最大負載的裝置(11)。
9. 如權利要求5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存在傳感器(12), 所述傳感器在所述下降管道(2)中工作以檢測所述管道(2)內(nèi)的煙絲(200)的 量;電動機可操作地連接至所述傳感器(12),從而根據(jù)所述管道(2)內(nèi)的煙絲(200) 的量來增大或減小所述皮帶(9)的速度。
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輪(10)設置在所述管 道(2)的所述入口部分(3)和所述出口部分(4)附近;巻繞在皮帶輪(10)上 的所述皮帶(9)完全地限定所述管道(2)的垂直壁(6)。
11.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 一組皮帶(9)彼此并排地設置, 并圍繞相同皮帶輪(10)巻繞。
全文摘要
一種煙絲分配單元,包括下降管道(2),該下降管道具有用于煙絲(200)的入口部分(3)和出口部分(4);該入口部分(3)位于卷煙制造機的梳理輥(109)附近以接受煙絲,而該出口部分(4)位于卷煙制造機的拾取單元(112)附近以釋放煙絲。壓實裝置(5)沿著下降管道(2)的垂直壁(6)工作,以截取所述下降管道(2)內(nèi)的煙絲(200),并在壓實煙絲時朝向出口部分(4)夾送煙絲,從而確保由拾取單元(112)收集的煙絲的一致密度。
文檔編號B65G47/02GK101390655SQ20081021316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D·達羅索, F·曼戈利, M·薩托尼, U·詹尼笛 申請人:吉地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