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紗線卷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紗線卷繞裝置。詳細地說,涉及用于在接紗時將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的結構。
背景技術:
已知自動絡紗機等的紗線卷繞裝置,將卷繞在喂紗紗管上的紡織紗線的缺陷去除,并回卷到卷繞卷裝上。以如下方式構成在由自動絡紗機進行的紗線的回卷中,通過紗線缺陷檢測裝置(清紗器)對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紡織紗線的紗線缺陷的有無進行監(jiān)視,將該紡織紗線經由多個紗線引導件等引導至橫動裝置,通過上述橫動裝置使紗線橫動并將其卷繞在旋轉的卷繞卷裝的表面。而且,若檢測到紗線缺陷,則將紗線切斷并將紗線缺陷的部分去除后,將切斷的紗線通過接紗裝置連接(接紗),并再次開始向卷裝的卷繞。為了在接紗裝置中進行接紗,需要將卷裝側的紗線和喂紗紗管側的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以往,在管狀的紗線引導部件的前端產生吸引流并吸引捕捉紗線后,使該紗線引導部件轉動,由此將上述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參照圖17對這樣的以往的自動絡紗機的結構簡單地進行說明。圖17所示的是以往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絡紗單元90的概要側視圖。該絡紗單元90以將喂紗紗管21的紡織紗線20回卷到卷裝30上的方式構成。另外,該絡紗單元100具備用于進行接紗的接紗裝置14;紗線引導管(上紗線引導管91、下紗線引導管92);用于對紗線付與適度的張力的張力付與裝置12 ;清紗器17 ;緊挨著配置于清紗器17的上游側的刀具16。紗線引導管91、92與省略圖示的負壓源連接,以分別能夠使上紗線引導管91的吸引口 91a以及下紗線引導管92的吸引口 92a產生吸引流的方式構成。另外,上紗線引導管91以能夠以支點91b為中心上下轉動的方式構成。相同地,下紗線引導管92以能夠以支點92b為中心上下轉動的方式構成。清紗器17以通過對移動的紗線20的粗度進行監(jiān)視等而檢測紗線缺陷(紗疵)的方式構成。另外,刀具16以在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的情況下立即將紗線20切斷的方式構成。對上述那樣的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接紗動作進行說明。即,若在紗線的卷繞中通過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則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然后,位于刀具16下游側的紗線端卷繞于旋轉的卷裝30。另一方面,位于刀具16上游側的紗線被在張力付與裝置12的上游側待機的下紗線捕捉管92的吸引口 92a吸引捕捉。接著,使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上方轉動,并且使卷裝30反轉。由此,紗線端從卷裝30被引出并吸引至上紗線引導管91的吸引口 91a。此時的情形表示在圖18中。接下來,如圖19所示,使吸引保持了卷裝30側的紗線(上紗線)的狀態(tài)的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下方轉動。由此,卷裝30側的上紗線被導入至接紗裝置14。接著如圖20所示,使吸引保持了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下紗線)的狀態(tài)的下紗線引導管92向上方轉動。由此,喂紗紗管21側的下紗線被導入至接紗裝置14。該狀態(tài)下,使接紗裝置14工作,由此,執(zhí)行上紗線與下紗線的接紗,在卷裝30與喂紗紗管21之間紗線成為連續(xù)狀態(tài)。如以上那樣進行接紗,由此能夠繼續(xù)紗線向卷裝30的卷繞。此外,如上述那樣,在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上紗線引導管91和下紗線引導管92錯開時機地上下轉動。這是因為,假設使上紗線引導管91和下紗線引導管92同時轉動,則轉動的兩個紗線引導管91、92彼此會發(fā)生干涉。然而如上述那樣,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時,該刀具16與在張力付與裝置12的下游側待機的下紗線引導管92的吸引口 92a之間的紗線20被該下紗線引導管92吸引。此時被下紗線引導管92吸引的紗線20是位于清紗器17上游側的紗線,因此,無法通過清紗器17確認紗線缺陷的有無。即,被下紗線引導管92吸引的部分是不存在紗線缺陷的紗線(不存在品質上的問題的紗線)的可能性較高。然而,上述的結構中,被下紗線引導管92吸引的那部分的紗線被舍棄。因此,在進行當由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接紗動作時,刀具16與在張力付與裝置12的下游側待機的下紗線引導管92的吸引口 92a之間的紗線
20會成為被浪費的紗線。對于這一點,專利文獻I公開了使中轉管(相當于上述下紗線引導管)緊挨著粗節(jié)收集器(相當于上述清紗器)的上游側待機的結構。若采用這樣的結構,則當通過粗節(jié)收集器檢測到紗線缺陷而紗線被切斷時,被中轉管吸引的僅為緊挨著粗節(jié)收集器的上游側的紗線。這樣,根據專利文獻I的結構,與圖17的結構相比能夠將檢測到紗線缺陷而紗線被切斷時被中轉管(下紗線引導管)吸引的紗線的量減少?,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9217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為了進行接紗,必須使捕捉了下紗線的中轉管暫時向下方旋轉并使其退避,然后,通過吸嘴(相當于上述上紗線捕捉管)將上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然后,再次使中轉管向上方旋轉而將下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這是因為該中轉管兼具下述功能當粗節(jié)收集器進行切斷時吸引捕捉下紗線的功能;吸引捕捉更換后的新喂紗紗管的紗線的功能。另外,使該中轉管暫時向下方退避,由此,還存在避免與同樣上下旋轉的吸嘴相干涉的目的。但是,由于必須這樣使吸引捕捉了下紗線的中轉管上下旋轉,因此,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接紗動作所需的時間變長,結果,存在卷裝的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另外,專利文獻I的結構,為了消除使中轉管向下方旋轉時的紗線的松動,而將松弛的紗線吸引至中轉管。此時被吸引的紗線會被舍棄,因而成為被浪費的紗線。這樣,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雖然紗線被切斷時被中轉管吸引的紗線的量與圖17的結構相比減少,但此后,使該中轉管向下方轉動時松弛的紗線進一步被吸引,因此,從結果來看,被中轉管吸引的下紗線的量與上述圖17所示的自動絡紗機區(qū)別不大。因此,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無法期待使檢測紗線缺陷并進行接紗時的浪費紗線減少的效果。另外,在如專利文獻I或圖17那樣,使紗線引導部件(專利文獻I的中轉管,或者圖17的紗線引導管91、92)轉動,由此引導紗線端的以往的結構的情況下,需要用于轉動驅動該紗線引導部件的機構,存在機構變得復雜的問題。另外,由于機構復雜,所以難以自由地設計布局。另外,由于必須以避免與轉動的紗線引導部件發(fā)生干涉的方式配置其他的結構,所以在這一點上也對布局結構限定。本發(fā)明是鑒于以上的情況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紗線卷繞裝置,能夠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將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而且能夠使接紗時產生的浪費紗線的量減少。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如上所述,下面對用于解決該課題的手段及其效果進行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觀點,提供以下結構的紗線卷繞裝置。即,該紗線卷繞裝置具備紗管支承部、卷繞部、接紗裝置、紗線引導部、紗線捕捉部、驅動部。所述紗管支承部支承喂紗紗管。所述卷繞部將來自所述喂紗紗管的紗線卷繞于卷裝。所述接紗裝置設置在所述紗管支承部與所述卷繞部之間,在從喂紗紗管向卷裝連接的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對所述喂紗紗管側的紗線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進行接紗。所述紗線引導部,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所述紗線捕捉部,以朝向所述卷繞部與所述接紗裝置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方式配置,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捕捉所述喂紗紗管側的紗線。所述驅動部,使所述紗線捕捉部向該紗線捕捉部所捕捉的紗線保持跨越接紗裝置的狀態(tài)并被導入接紗裝置的方向移動。這樣,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捕捉喂紗紗管側的紗線的紗線捕捉部配置在朝向卷繞部與接紗裝置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位置上,因此,在進行接紗時,能夠在將紗線導入接紗裝置的位置捕捉紗線。由此,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另外,不需要復雜的驅動部件,因此能夠將紗線卷繞裝置整體簡單地構成。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優(yōu)選以如下方式構成。即,該紗線卷繞裝置具備紗線缺陷檢測裝置、紗線斷開部。所述紗線缺陷檢測裝置配置在所述紗管支承部與所述卷繞部之間,檢測紗線缺陷。所述紗線斷開部,根據所述紗線缺陷檢測裝置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斷開信號,使所述喂紗紗管與所述卷裝之間的紗線成為斷開狀態(tài)。該結構中,若檢測到紗線缺陷,則通過紗線斷開部將紗線斷開,斷開的喂紗紗管側的紗線被紗線捕捉部捕捉。由此,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紗線斷開部是配置于所述紗線捕捉部與所述紗線缺陷檢測裝置之間的刀具。由此,規(guī)定位置上的紗線的斷開(切斷)能夠通過刀具可靠地進行,因此,能夠可靠地進行基于紗線捕捉部的紗線捕捉。另外,由于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進行紗線的斷開,所以能夠將對喂紗紗管側的紗線進行接紗時產生的浪費紗線限定為恒定量,因此,浪費紗線管理變得容易。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捕捉部是通過空氣吸引力捕捉紗線的空氣吸引部。由此,能夠通過空氣的吸引力對斷開的紗線進行吸引捕捉。另外,卷繞作業(yè)時也作用吸引力,由此能夠將由紗線產生的飛花回收。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捕捉部是通過握持紗線而捕捉紗線的夾持部。
該情況下,與基于刀具進行的紗線斷開同時地通過夾持部進行紗線的捕捉,因此能夠可靠地進行紗線的切斷和捕捉。所述紗線卷繞裝置能夠如以下方式構成。即,所述紗線捕捉部是設置于所述接紗裝置與所述卷繞部之間的夾持部,該夾持部通過握持移動中的紗線還作為紗線斷開部而動作。該情況下,紗線捕捉部通過夾持部對喂紗紗管與卷繞部之間的紗線進行握持,由此,同時進行紗線的斷開和捕捉。這樣通過夾持部進行紗線的斷開,因此紗線端的捕捉不會失敗。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優(yōu)選如以下的方式構成。即,所述紗線引導部,在吸引捕捉了所述卷裝側的紗線的狀態(tài)下,從卷裝側向越過接紗裝置的喂紗紗管側移動,由此,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而且,從該紗線引導部以將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的方式移動的軌跡上,在所述紗線引導部上形成有使從喂紗紗管向紗線捕捉部連接的紗線退避的紗線退避部。這樣,通過使喂紗紗管與紗線捕捉部之間的紗線退避,能夠通過轉動的紗線引導部將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在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退避部是形成于所述紗線引導部以將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時的行進面上的傾斜部。該結構中,通過所述傾斜部使喂紗紗管與紗線捕捉部之間的紗線以推開的方式退避,能夠使紗線引導部移動。由此,不存在紗線引導部鉤掛于紗線的情況,因此,能夠通過該紗線弓I導部將紗線弓I導至接紗裝置。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在所述卷繞部與所述接紗裝置之間,設置有紗線蓄留
>J-U ρ α裝直。由此,在接紗過程中紗線向卷裝的卷繞不會中斷,因此不會使卷裝的卷繞狀態(tài)紊舌L。而且,通過本結構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因此能夠防止蓄留于紗線蓄留裝置的紗線用盡。由此,能夠不使紗線向卷裝30的卷繞中斷地進行紗疵的去除以及紗管的更換。所述紗線卷繞裝置優(yōu)選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所述紗線引導部具備紗線吸引噴出部,其吸引所述卷繞部一側的紗線,并將其吹起至與所述接紗裝置相比的紗線卷繞方向上游側;第二紗線捕捉部,其配置于所述接紗裝置的上游側,對被所述紗線吸引噴出部吹起的紗線進行捕捉并將其導入至所述接紗裝置。這樣,通過采用將紗線吹起并引導至接紗裝置的結構,用于引導紗線的結構變得簡單,其結果,能夠提高各結構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只需將紗線吹起便完成向接紗裝置的引導,因此能過縮短紗線的引導動作所需的時間,能夠使卷裝的生產效率提高。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引導部具備偏轉引導部件,該偏轉引導部件將被所述紗線吸引噴出部吹起的紗線引導至所述第二紗線捕捉部。這樣,對于被紗線吸引噴出部吹起的紗線,通過偏轉引導部件將其引導至第二紗線捕捉部,由此,能夠自由地配置紗線吸引噴出部和第二紗線捕捉部,能夠使布局的自由度提聞。所述紗線卷繞裝置優(yōu)選如以下方式構成。即,所述偏轉引導部件是筒狀部件,沿筒的長度方向形成有狹縫。另外,該偏轉引導部 件配置于當紗線卷繞時從紗線移動的紗線移動路徑錯開的位置。這樣,通過將偏轉引導部件制成筒狀,能夠以使紗線通過所述筒的內部的方式可靠地引導至紗線捕捉部。另外,通過在筒狀的偏轉引導部件上設置狹縫,能夠將向紗線捕捉部的引導結束后的紗線從所述狹縫取出。另外,由于偏轉引導部件不與其他的部件連接,所以從所述狹縫取出的紗線不會接觸偏轉引導部件。通過以上的結構,由于在通常的卷繞時能夠使紗線在偏轉引導部件的外側移動,因此能夠防止紗線與偏轉引導部件接觸導致品質降低。在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卷繞于所述紗線蓄留裝置的規(guī)定的位置。通過這樣將紗線卷繞于規(guī)定的位置,在紗線斷開時,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的紗線端也存在于所述規(guī)定的位置。由此,只要從該規(guī)定的位置進行吸引,就能夠進行用于接紗的紗線端捕捉。因此,不需要像用于從卷裝吸引捕捉紗線端的吸嘴那么大的吸引口。由此,紗
線引導部的形狀變得簡單,并且還能夠提高布局的自由度。而且由于能夠將吸引口形成得較小,因而消耗空氣量也變少。在所述紗線卷繞裝置中,優(yōu)選所述紗線引導部對卷繞于所述紗線蓄留裝置的所述卷繞部一側的紗線進行吸引并吹起。S卩,由于能夠容易地捕捉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的紗線的紗線端,所以能夠可靠地吸引捕捉并吹起卷繞部一側的紗線。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絡紗單元的示意側視圖。圖2是對紗線蓄留裝置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圖3是表示喂紗紗管變空時的樣子的圖。圖4是表示供給新的喂紗紗管時的樣子的圖。圖5是表示下紗線被導入至下紗線吹起部時的樣子的圖。圖6是下紗線吹起部的概要外觀立體圖。圖7是表示下紗線吹起部的結構的側面局部剖視圖。圖8是表示捕紗器吸引捕捉下紗線時的樣子的圖。圖9是表示下紗線被導入至接紗裝置時的樣子的圖。圖10是表示偏轉引導部件的結構的外觀立體圖。圖11是表示通過偏轉引導部件引導上紗線的樣子的圖。圖12是表示上紗線從偏轉引導部件被取出時的樣子的圖。圖13是表示上紗線被導入至接紗裝置時的樣子的圖。圖14是表不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圖。圖15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絡紗單元的示意側視圖。圖16是對第二實施方式的絡紗單元所具備的紗線蓄留裝置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圖17是以往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絡紗單元的示意側視圖。圖18是表示在以往的絡紗單元中對上紗線以及下紗線進行吸引捕捉時的樣子的圖。
圖19是表示在以往的絡紗單元中將上紗線導入至接紗裝置時的樣子的圖。圖20是表示在以往的絡紗單元中將下紗線導入至接紗裝置時的樣子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紗線卷繞裝置)所具備的絡紗單元2的概要側視圖。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是并列配置有多個絡紗單元2的結構。另外,該自動絡紗機具備用于對上述絡紗單元2集中地進行管理的省略圖示的機臺管理裝置;具有壓縮空氣源以及負壓源的省略圖示的風箱。如圖1所示,絡紗單元2主要具備紗管支承部7和卷繞部8。該絡紗單元2以將支承于紗管支承部7的喂紗紗管21的紗線(紡織紗線)20退繞并回卷于卷裝30的方式構成。此外,圖1表示的是通常的卷繞時的絡紗單元2的樣子。本說明書中,“通常的卷繞時”指的是在喂紗紗管21與卷裝30之間紗線處于連續(xù)狀態(tài),并且紗線從喂紗紗管21被退繞且紗線被卷繞于卷裝30的狀態(tài)。紗管支承部7以能夠將喂紗紗管21以大致直立狀態(tài)保持的方式構成。另外,該紗管支承部7以能夠將空的喂紗紗管21排出的方式構成。卷繞部8具備以能夠安裝卷繞紗管22的方式構成的搖架23 ;用于使紗線20橫動并用于驅動上述卷繞紗管22的橫動鼓24。橫動鼓24與卷繞紗管22相對配置,通過旋轉驅動該橫動鼓24,使卷繞紗管22從動旋轉。由此,能夠將蓄留于后述的紗線蓄留裝置18的紗線20卷繞于卷繞紗管22。另外,在橫動鼓2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省略圖示的橫動槽,通過該橫動槽能夠使紗線20以規(guī)定的寬度橫動(橫動)。以上的結構中,使紗線20橫動并卷繞于卷繞紗管22,能夠以規(guī)定長度形成規(guī)定形狀的卷裝30。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提及“上游側”、“下游側”時,指的是沿紗線的移動方向觀察時的上游側以及下游側。各絡紗單元2具備控制部25。該控制部25由省略圖示的CPU、R0M、RAM等的硬件和存儲于上述RAM的控制程序等的軟件構成。而且,以上述硬件與軟件進行配合、并由此控制絡紗單元2的各結構的方式構成。另外,各絡紗單元2所具備的控制部25以能夠與上述機臺管理裝置通信的方式構成。由此,能夠在機臺管理裝置集中地對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多個絡紗單元2的動作進行管理。另外絡紗單元2,在紗管支承部7與卷繞部8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中,具備各種裝置。具體進行說明,在上述紗線移動路徑中,從紗管支承部7側向卷繞部8側按順序配置有退繞輔助裝置10、下紗線吹起部11、張力付與裝置12、上紗線捕捉部(第二紗線捕捉部)13、接紗裝置14、捕紗器(紗線捕捉部)15、刀具(紗線斷開部)16、清紗器(紗線缺陷檢測裝置)17、上紗線引出部(紗線吸引噴出部)48、紗線蓄留裝置18。退繞輔助裝置10用于使可動部件40與從喂紗紗管21退繞的紗線20擺動而形成于喂紗紗管21上部的氣圈接觸,通過適當地控制該氣圈的大小來對紗線20的退繞進行輔助。下紗線吹起部11是噴氣(air sucker)裝置,在喂紗紗管21的更換時,以將喂紗紗管21側的下紗線向接紗裝置14側吹起的方式構成(詳細后述)。張力付與裝置12對移動的紗線20付與規(guī)定的張力。本實施方式的張力付與裝置12,構成為相對于固定的梳齒配置可動的梳齒的門式??蓜觽鹊氖猃X以梳齒彼此成為嚙合狀態(tài)或分離狀態(tài)的方式構成為能夠通過旋轉式的螺線管而轉動。另外,張力付與裝置12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盤式的張力付與裝置。上紗線捕捉部13配置于接紗裝置14的附近(準確地說,挨著接紗裝置14的上游側)。該上紗線捕捉部13以接紗時對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上紗線進行吸引捕捉的方式構成(詳細后述)。捕紗器15配置于卷繞部8與接紗裝置14之間(準確地說,是刀具16的上游側,且挨著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該捕紗器15的前端作為筒狀的部件而形成,與紗線20的移動路徑接近地設置,其前端以朝向紗線移動路徑的方式配置,并且與省略圖示的負壓源連接。該結構中,能夠在捕紗器15的前端產生吸引空氣流,將附著在移動的紗線20上的飛花等的廢料吸引去除。這樣,捕紗器15作為空氣吸引部而構成。另外,捕紗器15以當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時對喂紗紗管21側的下紗線進行吸引捕捉的方式構成(詳細后述)。清紗器17以通過對紗線20的紗線粗度進行監(jiān)視而檢測粗節(jié)等的紗線缺陷(紗疵)的方式構成。清紗器17 —旦檢測到紗線的結果,則將指示該紗線缺陷的切斷去除的斷開信號發(fā)送至控制部25等。在挨著清紗器17的上游側,配置有用于根據上述斷開信號立即將紗線20切斷的刀具16。接紗裝置14是當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并通過刀具16切斷紗線的紗線切斷時、來自喂紗紗管21的退繞中的紗線的斷紗時、或者喂紗紗管21的更換時等喂紗紗管21與卷裝30之間的紗線成為斷開狀態(tài)的時候,對喂紗紗管21側的下紗線與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上紗線進行接紗的裝置。作為這樣的接紗裝置14,能夠采用使用壓縮空氣等的流體的裝置或使用機械式的裝置。上紗線引出部48是噴氣裝置,以接紗時將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上紗線向接紗裝置14側引出的方式構成(詳細后述)。紗線蓄留裝置18以能夠對從喂紗紗管21退繞的紗線20進行卷繞并暫時蓄留的方式構成。由于這樣使紗線蓄留裝置18夾設在紗管支承部7與卷繞部8之間,并在該紗線蓄留裝置18上蓄留一定量的紗線20,所以即使是在以任何理由發(fā)生來自喂紗紗管21的紗線的退繞中斷的情況(例如接紗動作的過程中)下,卷繞部8能夠對蓄留于紗線蓄留裝置18上的紗線進行卷繞,因此,能夠繼續(xù)向卷裝30卷繞紗線20。由于這樣卷繞部8的卷繞動作不會因接紗動作等而中斷,因此能夠高速且穩(wěn)定地生產卷裝30。另外,由于不再像以往的紗線卷繞裝置那樣,每次進行接紗作業(yè)時都從卷裝30吸引捕捉紗線,所以能夠防止在卷裝30表面產生紊亂。而且,由于卷繞部8處的斷紗產生變少,所以能夠防止紗線在卷裝30的端面發(fā)生滑落或產生卷繞形狀不良的情況。另外,在絡紗單元2的正面?zhèn)龋渲糜屑啂焓降募喒芄┙o裝置26。該紗管供給裝置26具備旋轉式的紗庫轉盤27。該紗庫轉盤27以能夠保持多個預備的喂紗紗管21的方式構成。紗管供給裝置26以通過對紗庫轉盤27間歇地旋轉驅動從而能夠對紗管支承部7供給新的喂紗紗管21的方式構成。另外,紗管供給裝置26具備對保持于紗庫轉盤27中的喂紗紗管21的紗線端進行吸引保持的紗線端保持部28。接下來,參照圖2對紗線蓄留裝置18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紗線蓄留裝置18主要具備紗線蓄留羅拉32和羅拉驅動馬達33。紗線蓄留羅拉32作為大致圓筒狀的部件而形成,以能夠在其外周面卷繞紗線20而蓄留該紗線20的方式構成。羅拉驅動馬達33以對紗線蓄留羅拉32以其中心軸線作為中心進行旋轉驅動的方式構成。此外,羅拉驅動馬達33的動作通過控制部25進行控制。這里,將配置有羅拉驅動馬達33的那一側的紗線蓄留羅拉32的端部稱為基端部,將相反的一側的端部稱為前端部。如圖2所示,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基端部,形成有隨著趨向端部而直徑擴大的錐狀的基端側錐形部32a。另一方面,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前端部,形成有隨著趨向端部而直徑擴大的錐狀的前端側錐形部32b。通過這樣形成錐形部,能夠防止紗線20從紗線蓄留羅拉32的端部滑脫。另外,紗線蓄留羅拉32中,將形成為圓筒狀的部分(直徑大致恒定的部分)稱為圓筒部32c。此外,在該圓筒部32c上也形成有用于使被蓄留的紗線向下游側移動的微小錐形。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基端側錐形部32a與圓筒部32c的邊界部分附近,配置有上紗線引出部48的引導筒34(此外,上紗線引出部48的結構后述)。該引導筒34作為筒狀的部件而構成,其一側的端部(吸引側端部34a)與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接近地配置。在通常的卷繞時,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從該引導筒34的另一側的端部(噴出側端部34b)被導入該引導筒34內,并從上述吸引側端部34a向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引出。這樣,在通常的卷繞時,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20通過引導筒34被引導至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通過在將紗線20卷繞于紗線蓄留羅拉32的狀態(tài)下使該紗線蓄留羅拉32單向旋轉,由此能夠對位于紗線蓄留裝置18的上游側(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20付與張力。由此,能夠將紗線20從喂紗紗管21退繞,并將該紗線20卷繞于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如圖2所示,紗線20被引導至基端側錐形部32a與圓筒部32c的邊界部分,所以從圓筒部32c的基端部一側起將之前的紗線層推起并且依次卷繞。其結果,位于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被新卷繞的紗線20推動,從而在圓筒部32c的表面上向前端部一側依次輸送。這樣,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外周表面上,紗線20螺旋狀地排列且從基端部一側有規(guī)則地卷繞。此夕卜,以下的說明中,將通常的卷繞時使紗線蓄留羅拉32旋轉的情況稱為“正轉”。另外,將使紗線蓄留羅拉32與正轉相反地旋轉時稱為“反轉”。另一方面,從紗線蓄留羅拉32的前端側錐形部32b將該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引出并送至下游側(卷繞部8側)。另外,在該前端側錐形部32b中,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經由配置于紗線蓄留羅拉32的中心軸線的延長線上的引出引導件37向下游側被引出。這樣,通過以向紗線蓄留羅拉32的中心軸線的延長線上引出紗線20的方式構成,無論紗線蓄留羅拉32的旋轉狀態(tài)如何都能夠從該紗線蓄留羅拉32將紗線20引出。即,無論在紗線蓄留羅拉32正轉、反轉、或者旋轉停止狀態(tài)下,卷繞部8都能夠從紗線蓄留羅拉32將紗線20退繞并向卷裝30卷繞。此外,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圓筒部32c與前端側錐形部32b的邊界部分,配置有橡膠圈(O型環(huán))32d,通過該橡膠圈32d與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之間,從該紗線蓄留羅拉32將紗線20引出。此外,通過前端側錐形部32b來阻止橡膠圈32d本身隨著紗線被引出的情況。通過以上的結構,能夠對從紗線蓄留羅拉32退繞的紗線20給予適度的張力,該適度的張力基于橡膠圈32d對紗線蓄留羅拉32的勒緊而實現,因此能夠使該紗線20的退繞穩(wěn)定。而且,由于能夠將紗線的塊解開并退繞,所以能夠防止脫圈(slaffing)即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成塊而一度脫開的不良情況。另外,還能夠發(fā)揮不產生因紗線退繞時的擺動而產生的氣圈的作用。在紗線蓄留羅拉32的附近配置有對該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達到規(guī)定的上限量以上的情況進行檢測的上限傳感器36 ;對不足規(guī)定的下限量的情況進行檢測的下限傳感器35。下限傳感器35和上限傳感器36的檢測結果被送至控制部25。控制部25,當檢測到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不足上述下限量的情況時,對羅拉驅動馬達33適當地進行控制從而使紗線蓄留羅拉32的旋轉速度增大。由此,紗線20向紗線蓄留羅拉32的卷繞速度增大。另一方面,在通常的卷繞時,橫動鼓24的旋轉速度大致恒定,因此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向卷裝30側退繞的速度大致恒定??刂撇?5以與紗線20從紗線蓄留羅拉32退繞的速度相比使紗線20向該紗線蓄留羅拉32卷繞的速度大的方式控制羅拉驅動馬達33,由此,能夠緩緩地增加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的蓄留量。另一方面,控制部25,當檢測到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達到上述上限量以上的情況時,對羅拉驅動馬達33適當地進行控制從而使紗線蓄留羅拉32的旋轉速度減小。由此,紗線20向紗線蓄留羅拉32的卷繞速度減小??刂撇?5以與紗線20從紗線蓄留羅拉32退繞的速度相比使紗線20向該紗線蓄留羅拉32的卷繞速度小的方式控制羅拉驅動馬達33,由此能夠緩緩地減少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的量。通過上述那樣的控制,能夠將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20的蓄留量保持為下限量以上且不足上限量。接下來,對喂紗紗管21的更換動作進行說明。當喂紗紗管21的紗線用盡后,由于殘存于該喂紗紗管21上的紗線全部被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18,所以如圖3所示,在喂紗紗管21 (空的紗管)與紗線蓄留裝置18之間紗線成為不連續(xù)狀態(tài)。因此,為了繼續(xù)紗線20的卷繞,需要在供給新的喂紗紗管21之后連接該新的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與紗線蓄留裝置18上的紗線(接紗)。此外,即使喂紗紗管
21變空,由于在紗線蓄留裝置18中蓄留有規(guī)定量的紗線20,因此,直至該蓄留的紗線20用盡為止,不需要中斷紗線20向卷繞部8的卷裝30的卷繞。以下,對喂紗紗管21的更換動作按順序進行說明。首先,控制部25通過驅動紗管支承部7而將變空的紗管排出。接著,控制部25通過驅動紗管供給裝置26的紗庫轉盤27而將新的喂紗紗管21對紗管支承部7供給。此時,如圖4所示,新的喂紗紗管21以傾斜的狀態(tài)被供給。另外如前述那樣,保持于紗庫轉盤27上的喂紗紗管21的紗線端被紗線端保持部28吸引保持,所以在從該紗庫轉盤27供給的喂紗紗管21與上述紗線端保持部28之間處于牽拉紗線20的狀態(tài)。此外,以下的說明中,在存在特別需要的情況下,將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20表述為下紗線20a。接著,控制部25如圖5所示地驅動紗管支承部7而使新的喂紗紗管21直立,并且對配置于下紗線吹起部11的附近的紗線歸攏部件43進行驅動。該紗線歸攏部件43以能夠卡合于喂紗紗管21與上述紗線端保持部28之間的下紗線20a上并且能夠向下紗線吹起部11移動的方式構成。而且,通過在使該紗線歸攏部件43卡合于下紗線20a的狀態(tài)下進行驅動,如圖5所示,以能夠將下紗線20a向下紗線吹起部11歸攏的方式構成。下紗線吹起部11形成為圖6的外觀立體圖所示的塊狀。該塊上形成有紗線導入孔41和與上述紗線導入孔41連通的狹縫42。被上述紗線歸攏部件43歸攏的下紗線20a經由狹縫42被導入紗線導入孔41。
這里,參照圖7的局部剖視圖對下紗線吹起部11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在下紗線吹起部11上,形成有與上述紗線導入孔41連通的空氣噴出噴嘴44。該空氣噴出噴嘴44作為細長地形成的圓孔而構成。另外,空氣噴出噴嘴44經由電磁閥45與合適的壓縮空氣源46連接。該電磁閥45受控制部25控制。在以上的結構中,若控制部25使上述電磁閥45成為開放狀態(tài),則從空氣噴出噴嘴44向紗線導入孔41內供給壓縮空氣??諝鈬姵鰢娮?4的噴出口以向紗線20的移動方向下游側噴出空氣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從該空氣噴出噴嘴44噴出壓縮空氣的情況下,在紗線導入孔41內產生朝向紗線20的移動方向下游側(圖7的朝上方向)流動的空氣流。由此,能夠將被導入紗線導入孔41內的下紗線20a順著上述空氣流向下游側吹起。對喂紗紗管21的更換動作的接下來的情況進行說明。在通過紗線歸攏部件43將下紗線20a導入至紗線導入孔41后,控制部25通過省略圖示的刀具將喂紗紗管21與紗線端保持部28之間的下紗線20a切斷,并且,開放電磁閥45從而對空氣噴出噴嘴44供給壓縮空氣。由此,在紗線導入孔41內產生朝向下游側的空氣流,通過該空氣流,下紗線20a被向下游側吹起。在下紗線吹起部11的下游側,配置有前述的捕紗器15,在其前端產生吸引流。從下紗線吹起部11被吹起的下紗線20a被捕紗器15吸引捕捉。將此時的樣子表示在圖8中。捕紗器15由于配置于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所以在捕紗器15捕捉了下紗線20a的狀態(tài)下,捕紗器15與喂紗紗管21之間的下紗線20a成為跨越接紗裝置14的狀態(tài)。在捕紗器15的附近,配置有捕紗器驅動部47,該捕紗器驅動部47能夠對該捕紗器15向相對于紗線移動路徑接近/分離的方向驅動。該捕紗器驅動部47的動作被控制部25控制??刂撇?5在捕紗器15吸引捕捉下紗線20a后,通過使捕紗器驅動部47工作,由此將捕紗器15向從紗線移動路徑分離的方向驅動。由此,如圖9所示,下紗線20a保持著跨越接紗裝置14的狀態(tài)不變地向后方(圖9的左方向)移動,因此,以能夠將該下紗線20a導入至接紗裝置14的方式構成。如上所述,能夠通過下紗線吹起部11和捕紗器15將下紗線20a導入至接紗裝置14,因此,可以說下紗線吹起部11和捕紗器15構成下紗線引導部。如上所述,通過空氣流將下紗線20a吹起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因此,能夠以例如與以往的絡紗單元所具備的下紗線引導部件(圖17的下紗線引導管92)相比簡單的結構迅速地引導下紗線。此外,控制部25在結束將下紗線20a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動作后,使電磁閥45成為關閉狀態(tài)。由此,能夠防止不必要地消耗壓縮空氣的情況。另外,控制部25與將下紗線20a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上述控制前后地進行將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控制。以下,具體進行說明。此外,以下的說明中,在存在特別需要的情況下,將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紗線20表述為上紗線20b。首先,對上紗線引出部48參照圖2進行說明。上紗線引出部48由前述的引導筒34和與該引導筒34內連通的空氣噴出噴嘴49構成。該空氣噴出噴嘴49作為細長地形成的圓孔構成。另外,空氣噴出噴嘴49經由電磁閥51與合適的壓縮空氣源46連接。該電磁閥51被控制部25控制。以上的結構中,若控制部25使上述電磁閥51成為開放狀態(tài),則從空氣噴出噴嘴49向引導筒34內供給壓縮空氣。空氣噴出噴嘴49的噴出口以向噴出側端部34b側噴出空氣的方式(以向遠離紗線蓄留羅拉32的表面的方向噴出空氣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從該空氣噴出噴嘴49噴出壓縮空氣的情況下,在引導筒34內產生向噴出側端部34b流動的空氣流。其結果是,從噴出側端部34b噴出空氣。另一方面,隨著該引導筒34內的空氣的流動,在相反的一側的端部(吸引側端部34a)產生吸引流。將紗線蓄留裝置18側的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時,控制部25將電磁閥51置于開放狀態(tài),從空氣噴出噴嘴49向引導筒34內供給壓縮空氣。該狀態(tài)下,控制部25適當地控制羅拉驅動馬達33,由此使紗線蓄留羅拉32反轉。由此,從紗線蓄留羅拉32的圓筒部32c的基端部一側將紗線端退繞,并且,通過產生于引導筒34的吸引側端部34a的吸引流對該紗線端進行吸引,并將其導入至引導筒34的內部。此外,在圖17所示那樣的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對用于對卷繞于卷裝30的紗線端進行吸引捕捉的上紗線引導管91而言,需要在卷裝的寬度方向上擴大的吸引口 91a。其原因在于,在將紗線卷繞到卷裝30的表面上時進行橫動,結果會導致在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并以刀具16將紗線切斷之后或在喂紗紗管21的紗線被全部卷繞之后,不確定卷繞于卷裝30的紗線的紗線端會位于該卷裝30的寬度方向上的哪個位置,因此為了可靠地對該紗線端進行吸引捕捉,需要遍及卷裝30的寬度方向的整個范圍地產生吸引流。對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在紗線蓄留羅拉32上,紗線20從圓筒部32c與基端側錐形部32a的邊界部分起排列且有規(guī)則地卷繞。其原因在于,在通常的卷繞時,通過引導筒34將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引導至圓筒部32c與基端側錐形部32a的邊界部分。因此,在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并以刀具16將紗線切斷之后、或喂紗紗管21的紗線被全部卷繞之后,卷繞于紗線蓄留羅拉32的紗線的紗線端一定會位于圓筒部32c與基端側錐形部32a的邊界部分的附近,只要僅在該邊界部分產生吸引流,就能夠可靠地吸引紗線端。即,通過使引導筒34產生吸引流,能夠可靠地吸引紗線端。這樣,在具備紗線蓄留裝置18的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不需要如以往的結構那樣的用于吸引上紗線的擴大的吸引口,因此,能夠以較少的能源產生用于吸引上紗線的充分的吸引流。被吸引至引導筒34內的紗線端,順著產生于該引導筒34內的空氣流從噴出側端部34b吹出。在從該噴出側端部34b噴出空氣的方向的前方,配置有偏轉引導部件60的紗線入口 61。偏轉引導部件60,如圖10的立體圖所示,作為彎曲的筒狀的部件結構,將其一端側作為紗線入口 61,將另一端側作為紗線出口 62。從上述引導筒34的噴出側端部34b噴出的空氣,從上述紗線入口 61向偏轉引導部件60的內部流入,并經過彎曲的偏轉引導部件60的內部,由此在彎曲的路徑中被引導,并從紗線出口 62被排出至偏轉引導部件60外部。因此,從上紗線引出部48順著噴出空氣而被吹出的上紗線20b,如圖11所示地順著在偏轉引導部件60內彎曲流動的空氣流而從紗線入口 61被引導至紗線出口 62。這樣,能夠通過上紗線引出部48將上紗線(卷繞部一側的紗線)吹起,并將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上游側。在紗線出口 62的前方配置有上紗線捕捉部13。上紗線捕捉部13與省略圖示的負壓源連接,以能夠在形成于其前端的吸引流產生口產生吸引流的方式構成。另外,在上紗線捕捉部13的吸引流產生口配置有可動式的蓋部13a。該蓋部13a以能夠通過控制部25被驅動的方式構成,能夠切換為阻塞上述吸引流產生口的狀態(tài)和開放吸引流產生口的狀態(tài)。控制部25與通過上紗線引出部48從紗線蓄留裝置18將上紗線20b引出前后地,驅動上述蓋部13a而使上紗線捕捉部13的上述吸引流產生口成為開放狀態(tài),使該上紗線捕捉部13產生吸引流。根據以上的結構,上紗線捕捉部13能夠對被引導至偏轉引導部件60的紗線出口 62的上紗線20b進行吸引保持。此外,控制部25,在不需要使上紗線捕捉部13產生吸引流時,以通過蓋部13a阻塞上述吸引流產生口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由于能夠防止空氣流入上紗線捕捉部13的內部,所以能夠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此外,也可以取代通過蓋的開閉而控制吸引空氣流的有無的結構,而例如通過電磁閥控制空氣的流動。另外,如圖10所示,在偏轉引導部件60上,形成有將該偏轉引導部件60的外側與內側連通的狹縫63。該狹縫63以沿著筒狀的偏轉引導部件60的長度方向將紗線入口 61與紗線出口 62連接的方式形成。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偏轉引導部件60形成為大致U字狀,上述狹縫63沿該U字的內側的部分而形成。由于這樣在偏轉引導部件60上形成有狹縫63,所以若上紗線捕捉部13對被引導至紗線出口 62的上紗線20b進行吸引捕捉,則如圖12所示,上紗線20b經由上述狹縫63被取出至偏轉引導部件60的外側。而且,通過上紗線捕捉部13進一步對從偏轉引導部件60取出的上紗線20b進行吸引,如圖13所示,以能夠將上紗線20b導入至接紗裝置14的方式構成。如上所述,以通過上紗線引出部48、偏轉引導部件60、上紗線捕捉部13,將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上游側的方式構成,因此,可以說上紗線引出部48、偏轉引導部件60以及上紗線捕捉部13構成上紗線引導部(紗線引導部)。如上所述,通過空氣流將上紗線20b吹起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上游側,因此,能夠以與例如以往的絡紗單元所具備的上紗線引導部件(圖17的上紗線引導管91)相比簡單的結構并且迅速地引導上紗線。因此,能夠縮短接紗動作耗費的時間,因此能夠使卷裝30的生成效率提聞。在將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動作結束后,控制部25使紗線蓄留羅拉32的反轉停止,并且,使電磁閥51成為關閉狀態(tài)。接著,控制部25將上紗線捕捉部13的蓋部13a關閉。而且,控制部25使接紗裝置14工作,由此對上紗線20b與下紗線20a進行接紗。接紗結束后,控制部25開始紗線蓄留羅拉32的正轉,并開始紗線從新的喂紗紗管21的退繞。另外,控制部25與開始紗線蓄留羅拉32的正轉前后地,將捕紗器15驅動至與紗線移動路徑接近的位置并再次開始飛花的吸引去除,并且,將上紗線捕捉部13的蓋部13a短時間打開。由此,將被上紗線捕捉部13捕捉的紗線的斷紗端(因接紗而被切斷的上紗線)吸引并去除。由此,能夠再次開始圖1所示的通常的卷繞動作。此外,由于如上述那樣以將上紗線20b從偏轉引導部件60的內部取出的方式構成,因此在通常的卷繞時(圖1所示的狀態(tài)),紗線20不會通過偏轉引導部件60的內部。這里假設在通常的卷繞動作期間,在以紗線20通過偏轉引導部件60的內部的方式構成的情況下,存在紗線20與偏轉引導部件60接觸而受到損傷從而紗線品質降低的可能性。對于這一點,通過如上述那樣構成,在通常的卷繞動作期間紗線20不與偏轉引導部件60接觸,因此能夠防止紗線品質的降低。另外,如圖1等所示,偏轉引導部件60不與其他的部件連接。更具體而言,以偏轉引導部件60的紗線入口 61與上紗線引出部48之間隔開間隔的方式配置偏轉引導部件60。相同地,以偏轉引導部件60的紗線出口 62與上紗線捕捉部13之間隔開間隔的方式配置偏轉引導部件60。這樣,由于在偏轉引導部件60與其他的部件之間形成有間隔,因此,從該偏轉引導部件60被取出的紗線20能夠完全不與偏轉引導部件60接觸地移動。由于這一點,同樣能夠防止在通常的卷繞時紗線20與偏轉引導部件60接觸從而受到損傷,因此能夠防止紗線品質的降低。另外,由于采用如上述那樣以將紗線20吹起并進行引導的結構,所以不需要如圖17的紗線引導管91、92那樣被大幅驅動的部件。因此,能夠使自動絡紗機的結構簡單化,并且,增大各結構的布局的自由度。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具有使通過偏轉引導部件60對上紗線20b進行引導的路徑彎曲的結構,因此,即使在從上紗線引出部48吹出紗線的方向的前方沒有配置上紗線捕捉部13,也能夠將上紗線20b引導至該上紗線捕捉部13。這樣,通過對偏轉引導部件60的形狀加以研究,能夠對上紗線引出部48與上紗線捕捉部13的位置自由地進行布局。接下來,對通過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動作進行說明。在圖1所示那樣的通常的卷繞時,若通過清紗器17檢查到紗線缺陷,則控制部25使刀具16工作將紗線20切斷。此時,刀具16的上游側的紗線端被配置于緊挨著該刀具16的上游側的捕紗器15吸引捕捉。另一方面,刀具16的下游側的紗線端卷繞于正轉的紗線蓄留羅拉32。由此,含有紗線缺陷的紗線部分被卷繞于紗線蓄留羅拉32的基端部一側。此時,下紗線20a以及上紗線20b成為與圖8相同的狀態(tài)。但是,在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的情況下,斷紗的紗線端保持原樣地被捕紗器15吸引捕捉,因此,不需要通過下紗線吹起部11將下紗線20a向上吹起的動作,這一點與喂紗紗管21的更換動作不同。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結構,當在喂紗紗管21與卷裝30之間紗線成為斷開狀態(tài)時,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端在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被捕紗器15捕捉。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如圖18等所示,若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則在張力付與裝置12的上游側對下紗線的紗線端進行吸引捕捉。而且,如圖20所示,通過使吸引捕捉了下紗線的下紗線引導管92向上方轉動,將該下紗線的紗線端引導至接紗裝置的下游側。這樣使下紗線引導管92大幅轉動的動作耗費時間,其結果,在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接紗動作整體的時間也變長。對于這一點,通過如本實施方式那樣以在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捕捉下紗線的方式構成,由此,原本就不再需要如以往的自動絡紗機那樣將下紗線的紗線端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下游側的動作。因此,能夠縮短接紗動作整體的時間,能夠使卷裝30的生產效率提高。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切斷時被吸引至捕紗器15的下紗線,只是該捕紗器15與刀具16之間的較短的部分。另一方面,在圖18等所示的以往的自動絡紗機中,刀具16將紗線切斷時被下紗線捕捉管92吸引的下紗線,是從張力付與裝置12的上游側到刀具16的部分。而且,如前述那樣,被該下紗線捕捉管92吸引的部分在接紗結束后會被舍棄。對于這一點,同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被捕紗器15吸引的下紗線在接紗結束后會被舍棄,但如前述那樣被該捕紗器15吸引的下紗線僅是極短的部分,因此能夠將被舍棄的紗線20的量控制為最小限度。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結構,能夠將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接紗動作中產生的浪費紗線抑制為最小限度。接著,控制部25將捕紗器15向從紗線移動路徑分離的方向驅動,并將被該捕紗器15吸引捕捉的下紗線20a導入接紗裝置14 (與圖9相同的狀態(tài))。對于這一點,例如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中轉管(下紗線引導管)與吸嘴(上紗線引導管)的干涉,需要使在接紗裝置的下游側吸引捕捉下紗線的中轉管暫時向下方轉動。這樣,由于存在使中轉管暫時向下方轉動的必要,所以在專利文獻I的結構中,接紗動作整體的時間變長。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不具備進行轉動的紗線引導管,因此本身就不會產生紗線引導管彼此發(fā)生干涉的問題。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樣,在通過捕紗器15吸引捕捉了下紗線20a之后,能夠立即將該下紗線20a導入接紗裝置14。由此,能夠縮短接紗動作耗費的時間。另外,與使捕紗器15向從紗線移動路徑分離的方向驅動前后地,控制部25使紗線蓄留羅拉32反轉并使電磁閥51成為開放狀態(tài),進而使蓋部13a成為開放狀態(tài)。由此,上紗線20b被導入接紗裝置14(與圖13相同的狀態(tài))。該狀態(tài)下,通過使紗線蓄留羅拉32的反轉繼續(xù)規(guī)定時間,被卷繞在該紗線蓄留羅拉32上的紗線缺陷的部分被引出,并被上紗線捕捉部13吸引。由此,能夠將清紗器17檢測到的紗線缺陷的部分去除。接著,控制部25使接紗裝置14工作并進行接紗。如上所述,在紗線缺陷檢測時的接紗動作中,以通過噴出空氣將上紗線20b吹起并進行引導的方式構成,因此,能夠以與以往的絡紗單元所具備的上紗線引導部件(圖17的上紗線引導管91)相比簡單的結構并且迅速地引導上紗線20b。另外,在紗線缺陷檢測時的接紗動作中,下紗線20a保持被捕紗器15吸引捕捉的狀態(tài),只需驅動該捕紗器15便能夠將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由此,在紗線缺陷檢測時能夠簡單并且迅速地引導下紗線20a。這樣,在紗線缺陷檢測時,也能夠縮短接紗動作耗費的時間,因此能夠使卷裝30的生成效率提高。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具備紗管支承部7、卷繞部8、接紗裝置14、紗線引導部、捕紗器15、捕紗器驅動部47。紗管支承部7支承喂紗紗管21。卷繞部8將來自喂紗紗管21的紗線卷繞于卷裝30。接紗裝置14設置于紗管支承部7與卷繞部8之間,在從喂紗紗管21向卷裝30連接的紗線被斷開的狀態(tài)下對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與卷裝30側的紗線進行接紗。紗線引導部,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將卷裝30側的紗線向上述接紗裝置14引導。捕紗器15,以朝向卷繞部8與接紗裝置14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方式配置,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捕捉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捕紗器驅動部47使捕紗器向其捕捉的紗線以保持跨越接紗裝置14的狀態(tài)向接紗裝置14導入的方向移動。這樣,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對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進行捕捉的捕紗器15由于配置在朝向卷繞部8與接紗裝置14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位置,因此,在進行接紗時,能夠在將紗線導入接紗裝置14的位置對紗線進行捕捉。由此,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另外,由于不需要復雜的驅動部件,所以能夠簡單地構成自動絡紗機整體。另外,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具備清紗器17和刀具16。清紗器17配置在紗管支承部7與卷繞部8之間,檢測紗線缺陷。刀具16根據清紗器17檢測紗線缺陷時的斷開信號,使喂紗紗管21與卷裝30之間的紗線成為斷開狀態(tài)。該結構中,在檢測到紗線缺陷后,通過刀具16將紗線斷開,斷開的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被捕紗器15捕捉。由此,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另外,由于通過刀具16可靠地進行在規(guī)定位置的紗線的斷開(切斷),所以能夠可靠地進行基于捕紗器15的紗線捕捉。另外,由于在規(guī)定的位置進行紗線的斷開,所以能夠使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接紗時產生的浪費紗線為恒定量,浪費紗線管理變得容易。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捕紗器15是通過空氣吸引力來捕捉紗線的 空氣吸引部。
由此,能夠通過空氣的吸引力對斷開的紗線進行吸引并捕捉。另外,通過在卷繞作 業(yè)時也作用吸引力,能夠回收從紗線產生的飛花。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在卷繞部8與接紗裝置14之間設有紗線蓄留裝 置18。
由此,由于在接紗過程中紗線向卷裝30的卷繞不中斷,所以不會使卷裝30的卷繞 狀態(tài)紊亂。而且,通過本結構能夠縮短接紗的時間周期,因此能夠防止蓄留于紗線蓄留裝置 18的紗線用盡。由此,能夠不使紗線向卷裝30的卷繞中斷地進行紗疵的去除乃至紗管更換。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上紗線引導部具備吸引上述紗線蓄留 裝置18上的紗線并將其吹起至接紗裝置14的上游側的上紗線引出部48 ;配置于接紗裝置 14的上游側,對被上紗線引出部48吹起的上紗線20b進行捕捉并導入至接紗裝置14的上 紗線捕捉部13。
這樣,采用將上紗線20b吹起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結構,由此,用于引導上紗線 20b的結構變得簡單,其結果,能夠提高各結構的布局的自由度。另外,由于僅需將上紗線 20b吹起便完成向接紗裝置14的引導,所以能夠縮短上紗線20b的引導動作所需的時間,能 夠使卷裝30的生產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上紗線引導部具備偏轉引導部件60,該 偏轉引導部件60將被上紗線引出部48吹起的上紗線20b引導至上紗線捕捉部13。
這樣,通過偏轉引導部件60將被上紗線引出部48吹起的上紗線20b引導至上紗 線捕捉部13,由此,能夠自由地配置上紗線引出部48和上紗線捕捉部13,能夠使布局的自由度提聞。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偏轉引導部件60是筒狀部件,沿筒的長度 方向形成有狹縫63。另外,該偏轉引導部件60配置于從紗線卷繞時紗線移動的紗線移動路 徑錯開的位置。
這樣,通過將偏轉引導部件60制成筒狀,能夠以使上紗線20b通過上述筒的內部 的方式可靠地將其引導至上紗線捕捉部13。另外,通過在筒狀的偏轉引導部件60上設置狹 縫63,能夠將完成了向上紗線捕捉部13的引導的上紗線20b從上述狹縫63取出。另外,由 于偏轉引導部件60不與其他的部件連接,所以不存在從狹縫63取出的紗線20與偏轉引導 部件60接觸的情況。根據以上的結構,在通常的卷繞時能夠使紗線20在偏轉引導部件60 的外側移動,因此,能夠防止紗線20與偏轉引導部件60接觸從而品質降低的情況。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紗線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18的規(guī)定的 位置(圓筒部32c與基端側錐形部32a的邊界部分)。
通過這樣將紗線卷繞于規(guī)定的位置,在紗線斷開時,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18的紗 線端也存在于上述規(guī)定的位置。由此,只要從該規(guī)定的位置開始進行吸引,就能夠進行用于 接紗的紗線端捕捉。因此,不需要像用于從卷裝30吸引捕捉紗線端的吸嘴那樣大的吸引 口。由此,上紗線引出部48的形狀變得簡單,并且布局的自由度也提高。而且由于能夠使上紗線引出部48的吸引口較小,消耗空氣量也變少。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紗線引導部將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18 的卷繞部8側的紗線(上紗線)吸引并吹起。
S卩,由于能夠容易地捕捉卷繞于紗線蓄留裝置18的紗線的紗線端,所以能夠可靠地吸引捕捉并吹起卷繞部8側的紗線。
接下來,對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變形例的說明中,對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結構,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該變形例如圖14所示,是省略了紗線蓄留裝置18的結構。
另外,本變形例中,取代第一實施方式的上紗線引導部(上紗線引出部48、偏轉引導部件60以及上紗線捕捉部13),作為上紗線引導部(紗線引導部)而具備上紗線引導管 91。該變形例中,卷裝30側的上紗線20b,通過上紗線引導管91被引導至接紗裝置14。此外,該上紗線引導管91的結構是與圖17等所示的以往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上紗線引導管91類似的結構,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圖14中表示如下狀態(tài)通過清紗器17檢測到紗線缺陷并通過刀具16將紗線20 切斷時,在捕紗器15吸引保持有下紗線20a,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上方轉動并吸引捕捉上紗線20b。從該狀態(tài)起,在為將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而欲使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下方轉動的情況下,在該上紗線引導管91的軌跡上,存在捕紗器15與喂紗紗管21之間的下紗線20a。因此,若使以往的結構的上紗線引導管91直接向下方轉動,則該上紗線引導管91 會鉤住下紗線20a,存在無法將上紗線20b導入接紗裝置14的情況。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紗線引導管91上形成有用于使與捕紗器15連接的下紗線20a暫時從喂紗紗管21退避的紗線退避部。更具體而言,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下方旋轉時的行進面91c作為傾斜部形成。由此,若使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下方轉動,則能夠通過作為傾斜部 構成的行進面91c將下紗線20a推開,因此,能夠不與下紗線20a發(fā)生鉤掛地使上紗線引導管91通過。由此,能夠將上紗線20b導入接紗裝置14。另外,還可以與上紗線引導管91分別地設置當使上紗線引導管91向下方轉動時用于使下紗線20a退避的機構。
如上所述,對于上紗線20b而言,還可以采用通過以往的紗線引導部件(上紗線引導管91)將其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結構。即使是該結構,在基于刀具16切斷紗線20時, 下紗線20a被捕紗器15吸引捕捉,并保持原樣地被導入接紗裝置14,因此,與通過紗線引導管91、92對上紗線20b和下紗線20a的雙方進行引導的以往的結構(圖17的結構)相比, 能夠為簡單的結構并且縮短接紗所需的時間。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本變形例的自動絡紗機通過以下方式構成。即,作為紗線引導部的上紗線引導管91,在吸引捕捉了卷裝30側的紗線的狀態(tài)下,從卷裝30側向越過接紗裝置14的喂紗紗管21側轉動,由此,以將上述卷裝30側的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方式構成。而且,從該上紗線引導管91以將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的方式進行轉動的軌跡上,在上述紗線引導部上形成有使從喂紗紗管向紗線捕捉部連接的紗線退避的紗線退避部。
這樣,通過使喂紗紗管21與捕紗器15之間的紗線退避,能夠通過轉動的上紗線引導管91將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14。
另外,在上述變形例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紗線退避部是形成在當上述紗線引導部以將紗線引導至上述接紗裝置的方式轉動時的行進面上的傾斜部。
該結構中,通過上述傾斜部以將喂紗紗管21與捕紗器15之間的下紗線20a推開 的方式使其退避,能夠使上紗線引導管91轉動。由此,不存在上紗線引導管91鉤掛于下紗 線20a的情況,能夠通過該上紗線引導管91將上紗線20b引導至接紗裝置14。
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其它的變形例進行說明。該變形例在圖14所示的絡紗 單元100中,取代捕紗器15而設置夾持部。
該夾持部以能夠握持紗線的方式構成。此外,夾持部以在通常的卷繞時不與紗線 道接觸的方式配置,并以根據來自控制部25的控制信號而握持清紗器17與接紗裝置14之 間的紗線的方式構成。另外,該夾持部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捕紗器15相同地,以能夠通過驅 動部而使其向遠離紗線道的方向移動的方式構成。
該結構中,若通過清紗器17檢測到紗疵,則控制部25通過刀具16將紗線切斷并 同時對夾持部發(fā)送控制信號,使其握持被切斷的下紗線的紗線端。該狀態(tài)下,控制部25通 過驅動部使夾持部后退,由此,能夠將被該夾持部握持的紗線端直接導入接紗裝置14。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本變形例的自動絡紗機中,紗線捕捉部是通過握持紗線而 捕捉紗線的夾持部。
該情況下,由于與基于刀具進行的紗線斷開同時地進行基于夾持部進行的紗線捕 捉,因此能夠可靠地進行紗線的切斷和捕捉。
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另外其它的變形例進行說明。該變形例是在圖14所示 的絡紗單元100中,取代捕紗器15而設置夾持部并且省略了刀具16的結構。
該結構中,在通過清紗器17檢測到紗疵后,控制部25對夾持部發(fā)送控制信號,使 其握持移動的紗線。由此,在夾持部與卷繞部8之間拉斷紗線。該狀態(tài)下,控制部25通過 驅動部使夾持部后退,由此能夠將被該夾持部握持的紗線端直接導入接紗裝置14。這樣,由 于能夠通過夾持部將紗線斷開,因此,本變形例的夾持部還能夠作為紗線斷開部發(fā)揮作用。
這樣,夾持部兼作為紗線斷開部和紗線捕捉部,由此,能夠可靠地進行斷開的紗線 的捕捉。即,在為通過刀具將紗線切斷的結構的情況下,若基于刀具進行的紗線切斷的時機 與通過夾持部握持紗線的時機不吻合,則存在紗線的握持失敗的情況。對于這一點,在采用 如上述那樣通過夾持部進行握持而拉拽紗線并由此將紗線斷開的結構的情況下,由于在斷 開紗線的時刻已經握持該紗線,所以不存在紗線的握持失敗的情況。因此,能夠將紗線缺陷 的檢測時被斷開的紗線可靠地導入接紗裝置14。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本變形例的自動絡紗機中,上述紗線捕捉部是設置在上述 接紗裝置與上述卷繞部之間的夾持部,該夾持部通過握持移動中的紗線還作為紗線斷開部 發(fā)揮作用。
該情況下,紗線捕捉部通過夾持部對喂紗紗管與卷繞部之間的紗線進行握持,由 此,同時進行紗線的斷開與捕捉。這樣通過夾持部進行紗線的斷開,因此紗線端的捕捉不會 失敗。
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以下的變形例的說明中,對于 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結構,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 明。
如圖1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絡紗單元100具備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類型的紗線蓄留裝置。以下,參照圖16對該紗線蓄留裝置64進行說明。
如圖16所示,紗線蓄留裝置64具備旋轉軸外殼70、紗線蓄留部71、紗線引導部 72。另外,上述旋轉軸外殼70具備上方開放的圓筒狀的筒部78 ;形成于該筒部78的開放 側端部的凸緣部79。另外,在緊挨著紗線蓄留裝置64的上游側,配置有上紗線引出部48。
上述紗線蓄留部71配置于上述凸緣部79的上方。該紗線蓄留部71具備形成為 圓板狀的支承板81 ;從該支承板81向上方突出的多個桿部件82 ;供該多個桿部件82的前 端部分連接的圓板狀的安裝板83。另外,紗線蓄留部71,以在上述支承板81與上述凸緣部 79之間形成縫隙的方式配置,并以后述的卷繞筒75能夠在該縫隙的內部旋轉的方式構成。
多個桿部件82在與鉛直方向正交的圓周上以等間隔并列配置,上述紗線蓄留部 71,以通過這些桿部件82而形成大致圓筒形狀的方式構成。在由該多個桿部件82構成的 大致圓筒形狀的紗線蓄留部71的外圓周部分上卷繞紗線20,由此,紗線20蓄留于紗線蓄留 部71。
紗線引導部72配置于上述旋轉軸外殼70的內部。在旋轉軸外殼70上,在上述筒 部78的下部(與紗線蓄留部71相反的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導入孔80。導入孔80中,連接 有上紗線引出部48的引導筒34。從喂紗紗管21被引出的紗線20通過上述引導筒34而被 引導至上述導入孔80,通過該導入孔80向紗線引導部72被引導。
在上述筒部78的內部,配置有以相對于上述旋轉軸外殼70以及紗線蓄留部71能 夠旋轉的方式安裝的旋轉軸73。在該旋轉軸73與上述筒部78之間設置有伺服馬達(紗線 蓄留驅動部)55,能夠使旋轉軸73正轉以及反轉。另外,在該旋轉軸73的中心,形成有軸孔 狀的紗線通路74。
在該旋轉軸73的一端(與上述導入孔80相反的一側的端部),固定有形成為圓 筒狀的卷繞筒(卷繞機構)75。該卷繞筒75,朝上略微傾斜,并且以通過旋轉軸外殼70 (凸 緣部79)與支承板81的縫隙的方式向徑向延伸突出,其前端部分的一部分以與旋轉軸外殼 70相比稍微突出的方式構成。該卷繞筒75以與旋轉軸73 —體地旋轉的方式構成。另外, 卷繞筒75的內部與上述紗線通路74連接。
在以上的結構中,從紗線引導部72的導入孔80被引導至旋轉軸外殼70內的紗線 20,通過紗線通路74以及卷繞筒75的內部而從該卷繞筒75的前端排出,由此,被引導至上 述紗線蓄留部71的側面部分。因此,若將上述伺服馬達55向正方向驅動,則卷繞筒75與 旋轉軸73 —同旋轉,由此紗線20卷繞在上述側面部分。
另外,在上述紗線蓄留部71中配置的多個桿部件82分別以隨著從支承板81側的 端部向安裝板83側的端部接近而向紗線蓄留部71的內側方向傾斜的方式配置。通過該桿 部件82的傾斜,卷繞于紗線蓄留部71上的紗線以向上方滑動的方式移動。因此,若通過后 述的卷繞筒75連續(xù)卷繞紗線20,則卷繞于上述傾斜部分的紗線向上方移動,因此,紗線20 在由桿部件82構成的上述側面部分上以排列成螺旋狀的狀態(tài)蓄留。
上紗線引出部48,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地,具備引導筒34和空氣噴出噴嘴 49。如圖16所示,空氣噴出噴嘴49與通過控制部25控制的電磁閥51連接,該電磁閥51 與壓縮空氣源46連接??諝鈬姵鰢娮?9的空氣噴出口,以向紗線移動方向上游側噴出空 氣的方式形成。
該第二實施方式中,當從紗線蓄留裝置64將紗線引出時,控制部25令伺服馬達55停止,并且將電磁閥51置于開放狀態(tài)并使引導筒34內產生空氣流。由此,能夠從紗線蓄留 裝置64將紗線引出。
另外,如圖16所示,同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從上紗線引出部48噴出空氣的方向 的前方,配置偏轉引導部件60的紗線入口 61。在以上的結構中,同樣在本第二實施方式中, 能夠將紗線蓄留裝置64側的上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14。
接下來,對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即,第二實施方式的紗線蓄留裝 置64,為了在紗線蓄留部71中以排列的狀態(tài)卷繞紗線,所以,以使桿部件82傾斜的狀態(tài)設 置。但是,若這樣構成,則存在卷繞于桿部件82的紗線隨著向上方移動而松弛的問題。因 此,取代使桿部件傾斜的結構,還可以設置將紗線向上方積極地輸送的部件。例如,通過羅 拉狀的部件,能夠形成將紗線蓄留部的紗線積極地向上方輸送的結構。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進行了說明,不過上述的構成例如能夠 如以下方式變更。
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從紗線蓄留裝置18將紗線引出時,通過羅拉驅動馬達33使 紗線蓄留羅拉32反轉,但在通過上紗線引出部48引出上紗線20b的力充分強的情況下,還 可以將羅拉驅動馬達33置于空檔。
在上述實施方式的說明中,由于利用附圖進行說明的關系,以先進行下紗線20a 的引導然后再引導上紗線20b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還可以先進行上紗線 20b的引導。此外,在圖17所示的以往的結構的情況下,假設同時進行下紗線20a的引導和 上紗線20b的引導,則存在兩個紗線引導管91、92彼此干涉的問題,因此,沒有同時進行上 紗線和下紗線的引導。對于這一點,若如上述實施方式或其變形例那樣構成,由于紗線引導 管最多為一個,因此不會產生紗線引導管彼此干涉的問題。因此,在上述實施方式或其變形 例所示的自動絡紗機中,能夠同時進行下紗線20a的引導和上紗線20b的引導。
捕紗器15能夠向相對于紗線移動路徑接近/分離的方向驅動,但也可以省略該結 構,而采用將其固定于從紗線移動路徑分離的位置(能夠將下紗線20a導入接紗裝置14的 位置)的結構。但是,若這樣構成,則在通常的卷繞時,無法使捕紗器15接近紗線移動路徑, 因此難以對紗線20強力地作用吸引流,存在無法可靠地進行將附著于紗線20的飛花去除 等的可能性。另外,在這樣構成的情況下,當檢測到紗線缺陷并將紗線20切斷時,還存在無 法捕捉下紗線的紗線端的可能性。因此,優(yōu)選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捕紗器15能夠向相對 于紗線移動路徑接近/分離的方向驅動。
偏轉引導部件60的形狀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是能夠將來自上紗線引 出部48的噴出空氣適當地引導至上紗線捕捉部13的形狀,可以是適當的形狀。此外,例如 只要能夠在從上紗線引出部48噴出空氣的方向的前方配置上紗線捕捉部13,即使沒有偏 轉引導部件60也能夠將上紗線20b引導至上紗線捕捉部13,所以該情況下能夠省略偏轉引 導部件60。
控制部25并不局限于每個絡紗單元2都具備的結構,也可以以通過一個控制部對 多個絡紗單元進行控制的方式構成。另外,上述的說明中,以通過一個控制部25集中進行 多個部件的控制的方式構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還可以對每個控制對象的部件分別獨 立地設置控制部。
控制部25由硬件和軟件構成,但也可以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專用的硬件構成。
上述實施方式的絡紗單元2是通過紗庫式的紗管供給裝置26供給喂紗紗管21的 結構,但并不限定于該結構。例如,還可以變更為通過沿著適當的路徑對設置有喂紗紗管21 的托盤進行輸送來對絡紗單元2供給喂紗紗管21的結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卷繞部8是通過橫動鼓24而使紗線20橫動的結構,但也可以 采用通過例如臂式的橫動機構使紗線20橫動的結構。
另外,本發(fā)明的結構并不局限于自動絡紗機,也能夠用于具備接紗裝置的其他種 類的紗線卷繞裝置。
附圖標記的說明
2 絡紗單元7紗管支承部8卷繞部1下紗線吹起部2上紗線捕捉部4接紗裝置5捕紗器(紗線捕捉部)6刀具7清紗器(紗疵檢測裝置)8紗線蓄留裝置 25 控制部 34 引導筒 49 空氣噴出噴嘴 48 上紗線引出部 60 偏轉引導部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紗管支承部,其支承喂紗紗管; 卷繞部,其將來自所述喂紗紗管的紗線卷繞于卷裝; 接紗裝置,其設置在所述紗管支承部與所述卷繞部之間,在從喂紗紗管向卷裝連接的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對所述喂紗紗管側的紗線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進行接紗; 紗線引導部,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 紗線捕捉部,其以朝向所述卷繞部與所述接紗裝置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方式配置,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捕捉所述喂紗紗管側的紗線; 驅動部,其使所述紗線捕捉部向該紗線捕捉部所捕捉的紗線保持跨越接紗裝置的狀態(tài)并被導入接紗裝置的方向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紗線缺陷檢測裝置,其配置在所述紗管支承部與所述卷繞部之間,檢測紗線缺陷; 紗線斷開部,其根據所述紗線缺陷檢測裝置檢測到紗線缺陷時的斷開信號,使所述喂紗紗管與所述卷裝之間的紗線成為斷開狀態(tài)。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斷開部是配置于所述紗線捕捉部與所述紗線缺陷檢測裝置之間的刀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部是通過空氣吸引力捕捉紗線的空氣吸引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部是通過握持紗線而捕捉紗線的夾持部。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捕捉部是設置于所述接紗裝置與所述卷繞部之間的夾持部,該夾持部通過握持移動中的紗線還作為紗線斷開部而動作。
7.如權利要求1 6的任一項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引導部以如下方式構成在吸引捕捉了所述卷裝側的紗線的狀態(tài)下,從卷裝側向越過接紗裝置的喂紗紗管側移動,由此,將所述卷裝側的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從該紗線引導部以將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的方式移動的軌跡上,在所述紗線引導部上形成有使從喂紗紗管向紗線捕捉部連接的紗線退避的紗線退避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退避部是形成于所述紗線引導部以將紗線引導至所述接紗裝置的方式進行移動時的行進面上的傾斜部。
9.如權利要求1 6的任一項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繞部與所述接紗裝置之間,設置有紗線蓄留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引導部具備 紗線吸引噴出部,其吸引所述卷繞部一側的紗線,并將其吹起至與所述接紗裝置相比的紗線卷繞方向上游側; 第二紗線捕捉部,其配置于所述接紗裝置的上游側,對被所述紗線吸引噴出部吹起的紗線進行捕捉并將其導入至所述接紗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引導部具備偏轉引導部件,該偏轉引導部件將被所述紗線吸引噴出部吹起的紗線引導至所述第二紗線捕捉部。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轉引導部件是筒狀部件,沿筒的長度方向形成有狹縫, 該偏轉引導部件配置于當紗線卷繞時從紗線移動的紗線移動路徑錯開的位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卷繞于所述紗線蓄留裝置的規(guī)定的位置。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紗線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紗線引導部對卷繞于所述紗線蓄留裝置的所述卷繞部一側的紗線進行吸引并吹起。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紗線卷繞裝置,使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將紗線引導至接紗裝置,而且能夠使接紗時產生的浪費紗線的量減少。其技術方案如下所述。自動絡紗機具備紗管支承部(7)、卷繞部(8)、接紗裝置(14)、紗線引導部、捕紗器(15)、捕紗器驅動部(47)。紗線引導部,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將卷裝(30)側的紗線向所述接紗裝置(14)引導。捕紗器(15)以朝向卷繞部(8)與接紗裝置(14)之間的紗線移動路徑的方式配置,在紗線斷開的狀態(tài)下,捕捉喂紗紗管(21)側的紗線。捕紗器驅動部(47)使捕紗器向該捕紗器所捕捉的紗線保持跨越接紗裝置(14)的狀態(tài)并被導入接紗裝置(14)的方向移動。
文檔編號B65H67/08GK103003177SQ20118003477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15日
發(fā)明者福原修一, 今村裕司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