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覆蓋容器頸部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覆蓋裝置(1),其包括能夠可移除地附著到容器的頸部(2)的外表面(3A)的外蓋(10)和能夠塞住該頸部的開口的內部插入件(20),該插入件適于獨立于所述蓋且在將所述蓋置于所述頸部上之前被置于頸部上,而該蓋被適用使得,當將該蓋置于頸部上時,該蓋可被永久地固定到該插入件。為了限制頸部的生物污染的風險,尤其是在容器的充填過程中,該插入件包括用于將該插入件保持在頸部上的機構(22,23),所述機構被適用使得,在所述蓋被置于頸部上之前,該機構將插入件機械連接到頸部,同時密封該頸部的自由端(4)的至少外周表面(3A1)以免施加在該頸部外表面上的清洗液進入。
【專利說明】用于覆蓋容器頸部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覆蓋容器頸部的裝置。
[0002]本發(fā)明總體上涉及包括兩個主要部件的蓋子,S卩外部外蓋和內置插入件,外蓋被設計為圍繞容器的頸部被可移除地固定,尤其是通過擰緊-擰開方式固定,插入件被設計來以密封的方式堵住頸部且在蓋子的組裝過程中,插入件被永久的固定在外蓋的內部。
【背景技術】
[0003]在本發(fā)明不相關的領域中,這種類型的覆蓋裝置是已知的,其中插入件首先被添加到且永久地固定在外蓋的內部,然后才將由插入件和外蓋組成的組合件置于要覆蓋的容器頸部上。US-A-6 044 995、GB-A-1 316 162和FR-A-2 219 081提供了這種覆蓋裝置的實例:在所有這些實例中,如果裝置的外蓋沒有與插入件相連地存在,則所提議的插入件先天不能被添加到容器頸部的自由端并且不能以密封方式保持。
[0004]相較于已描述的,本發(fā)明具體涉及蓋子,其中插入件針對該蓋子設計,以便獨立于外蓋安裝到頸部,使得該插入件有利地置于頸部上,然后才安裝外蓋。EP-A-1 254 848提供了這種蓋子的一個實例。所附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基于EP-A-1 254 848。
[0005]這種蓋子結構的優(yōu)點在于衛(wèi)生上的考慮:因此,在EP-A-1 254 848中,在無菌灌裝裝置中充填容器之后,也是在該無菌裝置中,插入件可單獨被容易地安裝以便密封頸部卻不生物污染容器的填充物,然后容器被傳遞到非無菌裝瓶區(qū)域,外蓋在該區(qū)域中被安裝到已被插入件塞住的頸部。
[0006]這樣的話,在充填容器時,容器頸部的外表面被用來充填容器的產(chǎn)品弄臟,對于這樣的情形,目前這些覆蓋裝置,包括EP-A-1 254 848所提議的覆蓋裝置,不能提供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在充填過滿的情況中,產(chǎn)品溢出頸部并向下流過頸部外表面。在源自充填系統(tǒng)泄漏或飛濺的情況中也可導致流出。對趨于起泡的所有產(chǎn)品(比如啤酒)而言,情況都是相同的。此外,尤其對啤酒而言,泡沫的形成甚至是希望的,以使該泡沫占據(jù)頸部的在啤酒表面上方的所有自由容積,從而將初始存在的空氣擠出。在這種情況下,相當多的泡沫流有系統(tǒng)地出現(xiàn)并因此嚴重弄臟頸部的外表面。被這些流遺留的液體殘留往往導致由酵母或類似物引起的容器頸部的生物污染。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上述類型的覆蓋裝置,該覆蓋裝置使得被這種覆蓋裝置封閉的容器頸部的生物污染的風險得以限制。
[0008]為此,本發(fā)明的要點在于如所附權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用于覆蓋容器頸部的裝置。
[0009]本發(fā)明所基于的構思之一是尋求在頸部被插入物塞住之后但在圍繞該頸部安裝外蓋之前用專設清洗液清潔頸部。在實踐中,為了執(zhí)行該操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插入件被設計為在其安裝過程中機械地連接到頸部,特別充分地這樣連接以便在通常通過噴射實現(xiàn)的清洗液的施加期間,插入件保持在原位,并因此保持一定的壓強,以及在后續(xù)的通常通過吹氣實現(xiàn)的干燥期間,插入件也保持在原位,并因此也保持一定的壓強。如果在容器的頸部內存在超壓,尤其是超壓與含氣產(chǎn)品(比如啤酒)在該容器中的存在相關聯(lián)時,則使前述機械連接足以對抗該超壓至少達到清潔該容器的頸部所需的時間。此外,本發(fā)明的該裝置的插入件有效地從外面密封頸部的自由端:以這種方式,清洗液不會進入插入件和頸部的自由端之間,尤其是不會進入頸部的邊緣上,從而避免微量的該清洗液此后仍留在該邊緣上且然后被用戶攝取,尤其是通過與經(jīng)由容器頸部倒出的產(chǎn)品混合而被用戶攝取。因此,在充填容器并用本發(fā)明的裝置的插入件覆蓋頸部之后,該頸部的外表面的大部分,特別是該頸部的可移除地固定(通常通過擰緊-擰開方式)外蓋的主要部分,可被有效且快速地清潔,卻不會產(chǎn)生如下風險:在這樣的清潔操作過程中,插入件相對于頸部被移動或升高,然后使得清洗液能夠朝該容器的內部流動。
[0010]本發(fā)明的覆蓋裝置獨立地具有或通過所有技術上可行的組合而具有的有利的附加特征在從屬權利要求2到14中具體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在閱讀通過示例方式以及參考附圖給出的下列描述的基礎上,可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覆蓋裝置的部件分解圖,與被該裝置封閉的容器頸部相關,該圖的左半邊是該裝置和頸部的立視圖而右半邊是穿過這些元件的縱剖面;
-圖2是圖1中的加圈區(qū)域II的放大視圖;
-圖3是被安裝到頸部的圖1的裝置的部件的縱剖面視圖,從而示出了由該裝置覆蓋該頸部的步驟;
-圖4中圖3中的加圈區(qū)域IV的放大視圖;
-圖5是類似于圖3的視圖,示出了用圖1的裝置覆蓋容器的頸部的后續(xù)步驟;
-圖6是圖5中的加圈區(qū)域VI的放大視圖;
-圖7是類似于圖1的視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覆蓋裝置;
-圖8是類似于圖5但針對圖7的實施方式的視圖;以及 -圖9是圖8中的加圈區(qū)域IX的放大視圖。
[0012]在圖1到6中示出了用于覆蓋容器的頸部2的裝置I。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在實踐中,頸部2與容器剩余部分一體成型,尤其是當后者是玻璃瓶或塑料材料瓶時,或者頸部2適于被永久地固定到容器的壁,在穿過該壁的開口中。
[0014]頸部2整體上為管狀,具有中心縱軸X-X。為方便起見,本說明書剩余部分采用術語“上”和“頂”來對應于整體上與軸X-X平行且從該容器的主體向其頸部2的自由端延伸的方向,即附圖中的朝上方向,而術語“下”和“底”對應于相反的方向。
[0015]頸部2包括具有圓形底部和軸X-X的整體上為圓筒形的主體3。該主體3在其頂端4界定邊緣4A,該容器中所含的產(chǎn)品在邊緣4A的水平線要溢出。主體3的外表面3A自上而下相繼包括端部4的外表面3A1和主體3的主要部分的外表面3A2,外表面3A具有徑向向外突出的螺旋螺紋5。
[0016]裝置I主要包括兩個部件,即外部外蓋10和內置插入件20。
[0017]從圖1中可清楚地看到,外蓋10整體上為管狀,其中心縱軸在裝置I被安裝到頸部時(圖5)與頸部2的軸X-X相一致。外蓋10在其下端開口且在其上端通過平面端壁11封閉,以軸X-X為中心的管狀裙部12在平面端壁11的外周向下延伸。裙部12的內表面的主要部分具有徑向向內突出的且與頸部2的外部螺紋5互補從而使外蓋10能夠被擰緊到該頸部上以及從該頸部擰開的螺紋13。為了便于抓住和轉動該外蓋,裙部12的外表面具有突出的肋狀物14,肋狀物14平行于軸X-X縱長地延伸且圍繞該裙部的外周以基本上均勻的方式分布,如圖1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圖中所示的這些肋狀物14的實施方式僅僅是說明性的且并不限制本發(fā)明,因為可以設想到方便使用者轉動外蓋的不同的其它形狀。
[0018]裙部12在其上端部分在內部具有多個耳片15(paletteS),所有耳片15全部位于與軸X-X垂直的同一平面中,耳片15沿著該裙部的內周以基本上有規(guī)律的方式分布。在實踐中,且如附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所示,前述平面沿著軸X-X位于端壁11和螺紋13的上端的軸向水平面之間大約中間位置處。每一個耳片15自裙部12的內表面徑向向內突出。因此,每一個耳片15面向端壁11界定大體上平坦的上表面15A,各個耳片15的表面15A均位于與軸X-X垂直的平面中。
[0019]裙部12還在其上端部分界定多個開口 16,所有開口 16全部位于與軸X-X垂直的同一平面中,開口 16圍繞該裙部的周邊以基本上有規(guī)律的方式分布。開口 16占用與耳片15相同的裙部12周邊部分,開口 16沿著軸X-X位于包含耳片15的平面和端壁11之間。因此,換句話說,開口 16中的每一個完全穿過裙部12的壁,通向外蓋10內部的耳片15之一。圍繞裙部12的周邊,兩個相繼的開口 16中的后者的壁是實心(pleine)的,在內部沒有類似于耳片15的耳片,更一般地說,沒有任何徑向向內突出的凸起結構。耳片15和開口16的優(yōu)點稍后會顯現(xiàn)。
[0020]裙部12的上端部分在外部有益地具有突起的肋狀物17,肋狀物17在裙部12的外表面的上端(換句話說,端壁11的軸向水平面)和該裙部的外表面的主要部分中存在的肋狀物14的上端所在的軸向水平面之間縱長地延伸。圍繞該裙部的周邊,這些肋狀物17顯然不能存在于被開口 16占用的部分中:事實上,肋狀物17中的每一個在兩個相繼的開口 16之間有次序地被提供,如圖1中可清楚地看到的。此外,肋狀物17的寬度(即它們在裙部12的圓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肋狀物14的寬度。其結果是這些肋狀物17賦予外蓋10突出的外觀美感,讓人想起啤酒瓶冠外蓋的通常的外部形狀。肋狀物17還具有固化和機械強化相繼地分離開口 16的裙部12的壁的部分的優(yōu)點。這種機械強化在裝置I的組裝過程中被利用,如后面所描述的,且當模具由模壓塑料材料制成時,這種機械強化也會被用在外蓋10從模具上移除過程中。
[0021]現(xiàn)在更詳細地說明插入件20,可以看出后者包括整體上具有盤狀的主體21,其以當裝置I被組裝并安裝到頸部2時大體上與軸X-X相一致的軸為中心。從圖2中可清楚地看到,主體21在其下表面上具有兩個密封唇22和23,其各自具有相應的環(huán)形形狀,彼此同軸且以軸X-X為中心,并且自主體21的表面21A軸向地突出。出于稍后解釋的原因,唇23的外表面23A具有徑向突出的凸起結構,在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其由具有圓形頂部的凸臺23A1組成。此外,在這些唇22和23之間,在相對于軸X-X的徑向方向上,主體21的下表面2IA具有突出的跟部24,跟部24被設置在面2IA和唇22的內表面22A之間的連接區(qū)域中,唇22相較于唇23在徑向上離軸X-X較遠。據(jù)此,從圖2中可清楚地看到,自由空間25被提供在軸向上在主體21的面2IA的下面,在徑向上在跟部24和位于該表面2IA與唇23的外表面23A之間的連接區(qū)域之間。
[0022]通過描述將裝置I安裝在頸部2上的實施例,剛已描述的插入件20的技術方面的優(yōu)點會立刻變得清晰。
[0023]因此,首先,認為容器已被充填產(chǎn)品(附圖中呈現(xiàn)了該容器的頸部2),其中適當?shù)氖前l(fā)泡產(chǎn)品,比如啤酒。出于各種原因,發(fā)現(xiàn)當泡沫形成時,這種充填操作往往導致弄臟頸部2的外表面3A,尤其是弄臟該表面3A的螺紋表面3A2。
[0024]獨立于外蓋10,插入件20接著被置于頸部2上,二者在軸X-X上對齊且被放置為跨越頸部2的頂端4以便堵住該頸部的主體3的中央開口:插入件20接著處于圖3所呈現(xiàn)的構造中。更確切地說,插入件20的主體21橫向地覆蓋頸部2的端部4,插入件20的下表面21A堵住該頸部的開口。在軸X-X的方向上,主體21占據(jù)跟部24在軸向上以密封方式抵靠頸部2的邊緣4A (更確切地說,抵靠該邊緣的外周部分4A1)的位置,如圖4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同時,唇22和23以密封的方式被分別壓靠在頸部2的主體3的外表面3A和內表面3B上:給定唇22和23的形狀和尺寸,唇22的內表面22k以密封方式抵靠在頸部2的端部4的外表面3A1,而唇23的外表面23A上的凸臺23A1以密封方式抵靠頸部2的主體3的主要部分的內表面。還在同時,自由空間25被提供為與邊緣4的內周部分4A2垂直軸向對齊,如圖4中可清楚地看到的。
[0025]唇22和23與頸部2的主體3的相互按壓(interference),導致唇22和23的撓性變形,由于該撓性變形,使得一旦插入件20以這種方式被安裝到頸部,唇22和23除了其上述的密封作用外,還提供相對于頸部2保持插入件20的機械作用。實際上,給定唇22和23相對于頸部2的主體3的尺寸,這些唇22和23中的每一個就會相對于主體21部分地變形,傾向于彈性地回復它們初始的構型(通常是它們從模具上移除時的構型),因此而導致與頸部2的主體3的機械連接效應,該機械連接效應尤其是通過摩擦、楔入、粘合等等而產(chǎn)生。在實踐中,給定它們各自的尺寸,內唇23通過其凸臺23A1與頸部2的主體3的內表面3B的摩擦產(chǎn)生前述機械連接效應的較大部分,該摩擦產(chǎn)生唇23抵靠頸部2的內面的徑向負荷,其強度直接取決于唇23的最大外徑(即其在凸臺23A1的軸向水平面上的直徑)和頸部2的主體3的內徑之間的設計的相互按壓。此外,顯然自由空間25的優(yōu)點之一是允許唇23隨時間推移(即隨著反復地打開和閉合裝置I)保持其彈性,且因此長期地保持其密封性能。
[0026]上述機械連接的優(yōu)點在于,在覆蓋過程的下一步驟中,清洗液被施加到頸部2,特別是通過噴射到該頸部上,如圖3中的箭頭F所示,以便清潔主體3的外表面3A上存在的污物,尤其是剩下的沒被唇22覆蓋的螺紋表面3A2。據(jù)此,前述清洗液可以某種壓強進行施力口,以強化其清潔效果,卻無使保持在頸部上的插入件20移動或升降的風險。類似地,在清洗液施加之后有益地跟著干燥該液體的步驟,通常通過吹氣干燥,其中適當?shù)氖菈嚎s空氣。執(zhí)行該干燥步驟也沒有使插入件20相對于頸部移動或升降的風險。更一般而言,因此這些清潔步驟被執(zhí)行而清洗液本身卻不能進入頸部2,該液體被由唇22產(chǎn)生的密封阻止。
[0027]要注意到的是,在頸部2內部存在超壓的情況(當容器充滿啤酒或更一般地講充滿含氣產(chǎn)品時就是這樣的情況)下,由密封唇23產(chǎn)生的機械保持效果和密封效果可容易地使插入件20能夠不移動地對抗該超壓,并保持至少足夠用于執(zhí)行所述清潔步驟的時間。至于由唇22產(chǎn)生的機械保持效果和密封效果,它們有利地被該超壓強化,因為它傾向于導致主體21向外微躬,通過杠桿效應逼迫唇22的內表面22A更有力地靠壓頸部2的端部4的表面3A1。
[0028]此后,頸部2的覆蓋隨著安裝外蓋10繼續(xù)。如圖5和6中所示,外蓋10圍繞頸部2進行安裝(其中插入件20已被安裝在頸部2上面),以軸X-X為中心且被驅使向下直至其端壁11抵靠插入件20的主體21的上表面21B。這樣,外蓋的內部螺紋13與頸部2的外部螺紋5嚙合。
[0029]如下文要詳細說明的,外蓋10的這種安裝導致外蓋和插入件20被固定在一起。插入件的主體21被設計尺寸使得其外周通過互補形狀配合外蓋10的耳片15和開口 16并與耳片15和開口 16相互按壓。更確切地說,一方面,主體21至少在其外周具有厚度(即沿著軸X-X的尺寸),大體上等于或略小于在包含耳片15的上表面15A的平面和端壁11的下表面之間的軸向距離。另一方面,主體21的下表面21A包括基本上平坦的外周表面21A1,外周表面21A1連接唇22的外表面和主體21的端部的外邊緣表面且相對于軸X-X位于與該軸和耳片15的表面15A之間的距離大體上相同的距離處。換句話說,主體21的下表面21A的外周表面21A1形成與耳片15互補的肩,從而使得后者在外蓋10的端壁11抵靠主體21的上表面2IB時能夠將插入件20保持在軸向向下的方向上,如圖6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在實踐中,顯然,因為耳片15在軸向上位于主體21下面,并且因為下表面21A的外周表面21A1壓靠在耳片15上面,因而主體21的外周和裙部12的上端部分受到彈性變形應力,注意到開口 16促進和容納這種變形,防止對插入件或外蓋造成損害。
[0030]一旦外蓋10以這種方式被安裝,插入件20便被永久地固定到外蓋,在這個意義上,在裝置I的后續(xù)打開時,即當用戶擰開外蓋10時,后者攜帶插入件20至少在軸X-X的方向上平移。換句話說,插入件20通過在軸向上向下壓靠在耳片15上的其主體21的外周而被夾在外蓋10的內部。
[0031]裙部12被有利地設置尺寸使得,當插入件20以這種方式被安裝在外蓋10的內部時,在裙部12的位于耳片15下面、螺紋13上面的軸向部分中,該軸向部分的內表面在徑向上抵靠唇22的外表面22B。換句話說,在軸向上,在耳片15所在的平面和螺紋13的上端之間,裙部在內部具有表面18,其直徑與唇22的外徑相互影響。以這種方式,當外蓋10自始至終被擰到頸部2上時,表面18加強唇22對頸部的外表面3A的抵靠從而增強該唇的密封性能。
[0032]要注意的是,在后續(xù)打開裝置I時,插入件20和外蓋10靠在一起的緊固連接可以說是強于插入件20和頸部2之間的機械連接,在這個意義上,將插入件20保持在頸部2上的力(參考圖3和4描述的,在清潔頸部2的操作過程中利用該力)被安裝外蓋時所獲得的將插入件和外蓋緊固連接在一起的力克服。肋狀物17有利地增強了裙部12的上端部分的變形阻力以在打開裝置I時使插入件20保持外部依附(captif)。
[0033]在插入件20的變化例(未圖示)中,其主體21的外周可以是雉堞狀的,即在其外周,主體21可具有徑向向內突出的多個舌狀物,該多個舌狀物被設定尺寸并被有角度地設置使得每一個都徑向嚙合在裙部12的開口 16的一個中。顯然,該方案(更復雜,從插入件20的生產(chǎn)的角度講)允許耳片15的表面15A和插入件20的下表面21A之間的接觸界面的徑向擴大,因為相較于圖1到6中所示的插入件20的主體21的圓形橫向剖面外周,前述突出的舌狀物可被設計來在開口 16中在裙部12的外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得更深。
[0034]通過圖1到6的實施方式中所出現(xiàn)的可選有益特征,插入件20被設計為限制氧穿過它。更確切地說,在圖1到6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插入件20的主體21在該主體的厚度內具有氧敏層26。在實踐中,以已知的方式,構成層26的材料形成氧阻隔層或通過安裝它而阻擋氧。為了在該實施方式中實現(xiàn)它,可采用多種制造技術:第一種方案是圍繞預先獨立模制的層26模制主體21。另一種方案是聯(lián)合執(zhí)行主體21的模制和層26的模制,通常通過塑性材料的雙重注入執(zhí)行。在未圖示的變化例中,層26不被提供在主體21的厚度內,而是可被固定為抵靠主體21的下表面21A、在唇23的內部:該固定可通過塑性材料的雙重注入或通過附著粘合而獲得。類似地,未圖示的另一替代方式是在模制主體21前直接將氧敏試劑添加并入主體21的塑性材料中從而取代層26。
[0035]在圖7到9中示出了構成裝置I的替代實施方式的覆蓋裝置100。該裝置100包括在功能上與裝置I的外蓋10和插入件20類似的外蓋110和插入件120。如稍后會更詳細地說明的,裝置100本質上不同于裝置1,外蓋110和插入件120在安裝外蓋110時被固定在一起。插入件120沒有諸如層26之類的氧敏層,這也不同于插入件20。據(jù)此,外蓋110包括在功能上與外蓋10的端壁11、裙部12、螺紋13、肋狀物14和表面18類似的端壁111和具有螺紋113的裙部112、肋狀物114和下表面118。類似地,插入件120包括主體121,主體121具有外密封唇122、內密封唇123和與自由空間125關聯(lián)的跟部124,它們分別與插入件20的主體21、唇22和23、跟部24和空間25類似。
[0036]在這方面與外蓋10不同,外蓋110的裙部112的上端部分圍繞其周邊全部是實心的(pleine),具有基本上平滑的外表面且在該裙部和端壁111之間的連接區(qū)域中在內部具有圍繞裙部的整個內周延伸的槽116。該槽116被設置尺寸以在將外蓋110安裝在之前被安裝到頸部2的插入件120上時接收主體121的外周,如圖8和9中所示。槽116大體上與主體121的外周互補且通過徑向向裙部112的內部突出的肩115位于其下軸向側的側翼。因此,在其下側的軸向水平面,槽116在肩115的上表面115A上開口,主體121的下表面121A的外周表面121A1向下抵靠在肩115上,如圖9中可清楚地看到的。因此,插入件120的主體121的外周和外蓋110的槽115之間的配合類似于插入件20的主體21的外周和外蓋10的耳片15之間的配合。但是,要注意到,在實踐中,在所有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耳片15的上表面15A的徑向范圍可有利地被制造得大于肩表面115A位于槽116側翼的徑向尺寸,其原因與外蓋10和110的制造相關。當模制外蓋110時,因為模具提取的約束,獲得肩表面115A的大徑向范圍仍然是困難的。在這種背景下,利用伸縮模心(noyaude moulage 6clipsable)是有利地優(yōu)選的。
[0037]在外蓋110的未圖示的變化例中,其槽116可圍繞裙部112的周邊有規(guī)律地中斷,也就是說,來自圖7到9的槽116可被多個凹口代替,該多個凹口沿著裙部112的內周分布,然后肩115仍然以其不間斷的形式沿著裙部112的內周設置或者也像所述槽一樣被中斷。
[0038]到此為止所描述的裝置I和100的各種改變方式和變化方式可想象得到。例如: -不是通過插入件的外周和外蓋的裙部之間的配合將外蓋10或110和插入件20或120
緊固連接在一起,而是可通過外蓋的端壁的專用特征和插入件的主體的上表面的互補的專用特征之間的配合而獲得這種緊固連接;舉例來說,互補的夾舌可被提供為自外蓋的端壁的中央?yún)^(qū)域和插入件的主體的上表面的中央?yún)^(qū)域突出;相較于附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這種方案可導致在軸X-X的方向上體積略大的覆蓋裝置;
-除到此為止所描述的外蓋和插入件的機械緊固連接在一起之外或者替代該機械緊固連接,緊固連接的其它模式也可想象得到,尤其是通過附著粘合和/或通過焊接而進行的緊固連接;一個特別有利的選擇是在清潔容器頸部之前將插入件置于容器的頸部上,而在容器頸部被清潔之后放在容器頸部上的外蓋和留在容器上的原處的插入件通過激光焊接彼此焊接結合,尤其是彼此直接焊接結合,這種激光焊接通過已知的專設機構執(zhí)行。
-除外蓋和插入件之間的前述各種緊固連接方案之外,附加特征可被提供以旋轉地連接外蓋和插入件;回到圖1到6的實施方式,例如,插入件20的主體21的上表面21B和端壁11的下表面可以互補的方式至少部分具有條紋以便防止插入件20相對于外蓋10的旋轉,并被耳片15保持在軸向向下的方向上;在操縱外蓋和插入件以打開和(如果適用)重新封閉裝置I的過程中,外蓋10內的插入件20的外部依附保持由此被加強。
-不同于螺紋13或113的實施方式可被構思用于將裙部12或112可移除地固定到頸部2;例如,該裙部在內部可具有一或多個夾,所述夾被設計為楔入自頸部突出的外部凸起結構上;和/或
-可添加用于使裝置I或100的第一開口明顯的機構,通常以防盜封帶或舌狀物的形式添加,該防盜封帶或舌狀物在該裝置的第一次開啟時與裙部12或112分離。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覆蓋容器頸部(2)的裝置(I ;100),其包括適于能移除地固定到容器頸部(2)的外表面(3A)的外部外蓋(10 ;100)和適于塞住所述頸部的開口的內置插入件(20 ;120),其中插入件(20 ;120)適于獨立于所述外蓋(10 ;110)且在將所述外蓋安裝到所述頸部之前被安裝到所述頸部(2),且其中所述外蓋(10 ;110)適于,當其被安裝到所述頸部時,便永久地緊固連接到先前被安裝到所述頸部的所述插入件(20 ;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20 ;120)包括用于將該插入件保持在所述頸部上的機構(22 ;122 ;123),所述機構適于在所述外蓋(10 ;110)被安裝到所述頸部之前將所述插入件機械連接到所述頸部,密封所述頸部的自由端(4)的至少外周表面(3A1)以抵擋施加在所述頸部外面的清洗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20;120)包括主體(21 ;121),所述主體適于橫向地覆蓋所述頸部(2)的所述自由端(4),且其中,在擬用于面向所述頸部的一側具有用以覆蓋所述頸部的所述開口的表面(21A;121A),以及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裝置包括自所述覆蓋表面(21A;121A)軸向突出的整體上是環(huán)形的外密封唇(22;122),且所述外密封唇(22 ;122)的內表面(22A)適于以密封方式抵靠所述頸部(2)的所述自由端(4)的所述外周表面(3A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裝置進一步包括自所述覆蓋表面(21A ;121A)軸向突出的 整體上是環(huán)形的內密封唇(23 ;123),所述內密封唇的外表面(23A)具有突起結構(23A1),該突起結構(23A1)適于以密封方式抵靠所述頸部(2)的內表面(3B)。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20;120)具有突出的跟部(24;124),所述跟部被設置在所述主體(21 ;121)的所述覆蓋表面(21A;121A)和所述外密封唇(22 ;122)的所述內表面(22A)之間的連接區(qū)域中,且所述跟部適于以密封方式抵靠所述頸部(2)的所述自由端(4)的邊緣(4A)的外周部分(4A1),同時在所述覆蓋表面和所述內密封唇(23)的外表面(23A)之間的連接區(qū)域中提供在所述覆蓋表面和所述邊緣(4)的內周部分(4A2)之間的自由空間(25 ;125)。
5.如權利要求2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10;110)包括: -實質上為管狀的裙部(12 ;112),其限定中心軸(X-X)且具有用于將該裙部能移除地固定到所述頸部(2)的所述外表面(3A)的機構(13 ;113);以及 -端壁(11 ;111),其延伸跨過所述裙部的一個軸端且在將所述外蓋安裝到所述頸部(2)的過程中,所述插入件(20 ;120)的所述主體(21 ;121)的所述覆蓋表面(21A ;121A)的至少一部分抵靠該軸端, 且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 ;112)在內部具有保持性凸起結構(15 ;115),該結構適于在所述外蓋(10 ; 110 )被安裝到所述頸部(2 )之后通過與所述插入件的所述主體(21 ; 121)的所述覆蓋表面(21A ;121A)的外周部分(21A1 ;121A1)抵靠嚙合而使所述插入件(20 ;120)保持在軸向上遠離所述端壁(11 ;111)的方向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性凸起結構包括自所述裙部的所述內表面突出的耳片(15)或者由該耳片(15)組成,且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具有在所述裙部的所述軸(X-X)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耳片(15)和所述端壁(11)之間且在橫穿所述軸的方向上朝各個耳片開口的開口(16)。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12)在內部界定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件(120)的槽(116),該槽以連續(xù)或中斷的方式圍繞所述裙部的周邊延伸且所述裙部的在與所述端壁(111)相對的端的所述軸端以朝所述裙部的內部突出的方式帶有肩從而形成至少部分的甚或完整的所述保持性凸起結構(115)。
8.如權利要求5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12;112)在內部在軸向上在所述保持性凸起結構(15 ; 115 )和所述能移除地固定的機構(13 ; 113 )之間具有適于抵靠所述外密封唇(22 ;122)的外表面(22B)的表面(18 ;118)。
9.如權利要求5到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的所述端壁和所述插入件的與其覆蓋表面相對的一側上的所述主體的表面具有各自的且互補的凸起結構,該結構適于在所述外蓋被安裝到所述頸部之后機械地連接所述外蓋和所述插入件,尤其是以圍繞所述裙部的所述軸旋轉的方式和/或以沿著該軸平移的方式機械地連接所述外蓋和所述插入件。
10.如權利要求5到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的所述端壁和所述插入件的所述主體之間的軸向附著粘合和/或焊接。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通過激光焊接實現(xiàn)。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和所述外蓋通過激光焊接被緊固連接在一起。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和所述外蓋完全通過激光焊接被緊固連接在一起。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20)在所述插入件的所述主體(21)的厚度內具有氧阻隔層或氧固定層(26)或者所述氧阻隔層或氧固定層(26)被固定到所述插 入件的覆蓋表面(21A)。
【文檔編號】B65D41/58GK103429502SQ201280012305
【公開日】2013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9日
【發(fā)明者】克里斯托夫·J·伍德, 米歇爾·盧薩拓, 維羅尼克·伯納德, 格雷戈里·安迪爾 申請人:利樂拉瓦爾集團及財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