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食用油裝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油用瓶體入箱裝置。
背景技術:
食用油加工完成后,需要進行裝箱操作,根據包裝要求的不同,有些只需將食用油直接裝入瓶體中就可以售出;有些需要將裝有食用油的瓶體裝入到箱體中,同時,箱體的規(guī)格不同,箱體中瓶體的數量也會有所不同。
現有的瓶體入箱多通過人工實現,通過人工進行這一操作存在以下的問題:1、人工操作過程中勞動強度高,企業(yè)用人成本高;2、人工操作容易出現失誤,從而使得箱體中出現漏瓶體的情形,影響企業(yè)聲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食用油用瓶體入箱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食用油用瓶體入箱裝置,包括傳動電機和機架,機架上設置有傳送部、檢測模塊和裝箱部;
傳送部包括傳輸帶和設置于傳輸帶末端的傳送平臺,傳送平臺末端設置有限位板,傳輸帶在傳動電機作用下循環(huán)傳動;
裝箱部包括分別位于傳送平臺兩側的推動桿和臨存箱體;推動桿的長度方向與傳輸帶的傳輸方向相同,推動桿上連接有液壓缸,液壓缸的伸縮方向與傳輸帶的傳輸方向垂直;臨存箱體與傳輸帶連通,臨存箱體的底面上轉動設置有翻板,翻板上傳動連接有翻轉電機;臨存殼體下方設置有用于傳送箱體的箱體傳輸帶;
檢測模塊包括第一光電傳感器、處理單元和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第一光電傳感器設置于傳送平臺的側部,第一光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控制液壓缸的工作。
翻板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有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驅動翻轉電機的工作。
箱體傳輸帶的上表面上固設有彈性緩沖層。
臨存箱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光電傳感器,第二光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控制箱體傳輸帶的工作。
傳送平臺包括轉動設置于機架上的至少兩個轉軸,兩個轉軸沿傳送平臺的長度方向依次分布。
機架側部設置有安裝長孔和設置于安裝長孔中的安裝座,安裝座上貫穿設置有軸承,轉軸通過軸承與安裝座連接。
箱體傳輸帶的兩側均設置有護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設置傳動部實現了瓶體的傳輸;設置的檢測模塊實現本裝置的自動化,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通過檢測模塊可以向箱體中裝入一定數量的瓶體,使用靈活。2、翻板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從而實現翻板上瓶體重量的檢測,進而得知瓶體是否到達規(guī)定數量。3、箱體傳輸帶的上表面上固設有彈性緩沖層,從而對箱體傳輸帶進行保護,避免瓶體下落過程中的沖擊力過大,造成箱體傳輸帶被損壞的現象的發(fā)生。4、臨存箱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光電傳感器,從而檢測箱體是否達到臨存箱體下方。5、傳送平臺包括轉動設置于機架上的至少兩個轉軸,從而降低了瓶體推動過程中的能量消耗。6、機架側部設置有安裝長孔和設置于安裝長孔中的安裝座,通過安裝座實現轉軸和機架的連接,調整方便。7、箱體傳輸帶的兩側均設置有護板,從而避免箱體從箱體傳輸帶上滑落下來,保證了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檢測模塊原理框圖;
圖4為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和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食用油用瓶體入箱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機架1,在機架1的上部設置有傳送部,傳送部可以對瓶體進行傳送。傳送部包括傳輸帶21,為了實現傳輸帶21的傳動,在機架1上還設置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沒有在圖中顯示,傳輸帶21在傳動電機的作用下循環(huán)傳動,其中,傳動電機帶動傳輸帶循環(huán)傳動為成熟的現有技術。
在傳輸帶21的末端設置有傳送平臺,傳送平臺包括轉動設置于機架上1的至少兩個轉軸22,兩個轉軸22沿傳送平臺的長度方向依次分布,且各個轉軸22均在傳動電機的作用下轉動,轉軸22的轉動可以使得從傳輸帶上進入到傳送平臺上的瓶體依然可以移動。此處,設置轉軸的形式,方便了瓶體在傳送平臺上的移動。在傳送平臺末端設置有限位板26,從而防止瓶體從傳送平臺上掉落下來。
當箱體4到達傳送平臺上后,轉軸和傳輸帶依然處于移動狀態(tài),從而保證瓶體的正常輸送,設置在傳送平臺末端的限位板避免了瓶體從傳送平臺上掉落下來。
為了方便轉軸22和機架1的連接,在機架1的側部設置有安裝長孔23和設置于安裝長孔23中的安裝座24,安裝座24上貫穿設置有軸承25,轉軸22通過軸承25與安裝座24連接。設置的安裝長孔方便了轉軸在機架1上的位置的調整,設置的軸承方便了轉軸22的轉動,降低了轉軸22轉動過程中的能量消耗。
在傳送平臺側部設置有裝箱部,裝箱部包括分別位于傳送平臺兩側的推動桿31和臨存箱體33,臨存箱體33與傳送平臺連通。通過推動桿31可以推動瓶體,從而將瓶體推入到臨存箱體33中。
其中,推動桿31的長度方向與傳輸帶21的傳輸方向相同,推動桿31上連接有液壓缸32,液壓缸32的伸縮方向與傳輸帶21的傳輸方向垂直,從而推動桿31從側部將傳送平臺上的瓶體進行推動。設置的液壓缸32方便了推動桿31的移動,使用方便。
為了方便瓶體從臨存箱體中出來,在臨存箱體33的底面上轉動設置有翻板34,翻板34上傳動連接有翻轉電機,翻轉電機帶動翻板34的轉動,從而將瓶體從臨存箱體33中排出,或者使得瓶體位于臨存箱體33中。在臨存殼體33的下方設置有用于傳送箱體的箱體傳輸帶35,箱體傳輸帶35將箱體傳輸到臨存箱體下方,當箱體中裝滿瓶體時,將箱體傳輸走。
為了對箱體傳輸帶進行保護,防止瓶體下落過程中的沖擊力對箱體傳輸帶造成損壞,在箱體傳輸帶35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彈性緩沖層37。
為了對箱體傳輸帶上的箱體進行限制,防止其從箱體傳輸帶35上掉落下來,在箱體傳輸帶35的兩側均設置有護板36。
為了實現本裝置的自動工作,本裝置還包括檢測模塊,其中如圖3所示,檢測模塊包括第一光電傳感器、第二光電傳感器、處理單元、壓力傳感器、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和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
其中處理單元用于接收信號,同時根據接收到的信號輸出信號,實現自動控制,實施的時候處理單元可以選擇單片機或者PLC,如果選用單片機則選用型號為AT89C51的即可。
第一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瓶體是否進入到的傳送平臺上;第一光電傳感器設置于傳送平臺的側部,第一光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第一光電傳感器采集瓶體是否進入到傳送平臺上的信息,并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處理單元。
第二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箱體傳輸帶是否將箱體傳輸到臨存箱體下方,第二光電傳感器設置于臨存箱體33的底部,且其朝下設置。第二光電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第二光電傳感器采集臨存箱體下方是否有箱體,并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處理單元。其中,光電傳感器為市售產品。
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翻板上的瓶體的重量,通過檢測翻板上瓶體的重量得知臨存箱體中瓶體的數量。其中壓力傳感器設置于翻板34的上表面上,壓力傳感器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入端。工作的時候,壓力傳感器采集翻板上的壓力信息,并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出處理單元。
當生產要求變化時,僅需調整處理單元中保存的重量的設定值即可,使用靈活、方便。
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用于控制液壓缸的工作,當第一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瓶體,同時處理單元根據壓力傳感器采集的重量信息得知翻板上的瓶體數量不足時,處理單元輸出信號到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在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的作用下,液壓缸工作,推動桿將瓶體推入到臨存箱體中。
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用于控制箱體傳輸帶的工作,當第二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箱體時,處理單元輸出信號,使得箱體傳輸帶停止工作,從而使得箱體在臨存箱體下方靜止。
其中,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和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均為成熟的現有技術,實施的時候可以選用以下結構:
第一繼電器驅動電路和第二繼電器驅動電路,如圖4所示,均包括第一三極管Q1、第一二極管D1、第一電阻R1和繼電器的線圈KT,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和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均通過第一分壓電阻R11連接處理單元的信號輸出端;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第一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直流電源;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還通過繼電器的線圈KT連接直流電源;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和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均接地。當處理單元向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輸出高電平時,第一三極管Q1導通,繼電器的線圈得電,從而控制液壓缸或箱體傳輸帶的工作。設置的第一二極管D1可以防止第一三極管Q1被反向電動勢擊穿,保證第一三極管的使用壽命。
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用于控制翻轉電機的工作,當處理單元根據接收到的信息判斷,臨存箱體中瓶體數量合格,臨床箱體下方有箱體時,處理單元輸出信號到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在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的作用下翻轉電機工作,帶動翻板轉動,從而使得瓶體從臨存箱體中掉落下來,落入到箱體中;隨后,翻板在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的作用下再次翻轉,從而將臨存箱體底面封閉起來,實現瓶體的放置。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為市售產品,在實施的時候可以選用L293型號的電機正反轉驅動芯片。
工作的時候,傳輸帶帶動裝有食用油的瓶體向傳送平臺移動,直至將瓶體移動到傳送平臺處;第一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瓶體,推動桿將瓶體推到臨存箱體中;臨存箱體的底面上的翻板轉動,從而使得瓶體落入到箱體中即可。
本實用新型設計緊湊,可以實現裝有食用油的瓶體的自動入箱,避免了人工操作造成的誤差,準確率高,同時,使用靈活,工作過程中勞動強度低,降低了用人成本,提高了企業(yè)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