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注塑機用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外覆件生產過程中,需要用注塑機或者吸塑機加工成型,在成型前需要將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充分混合,以達到需求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攪拌容器的攪拌葉片多設置在上下兩端或者中部,混合還是不夠均勻,往往需要延長攪拌混合的時間,或者提升電機的功率來提升攪拌的均勻度,但是混合后的粉末排出時還是會局部不均勻的現象,影響注塑成型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于提供攪拌均勻度更好的注塑機用攪拌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注塑機用攪拌裝置包括電機、容器、攪拌桿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設于所述容器的下方,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驅動所述攪拌桿旋轉,所述攪拌桿設于所述容器內,所述容器的上端面設有端蓋,下端面設有排出口;
所述攪拌桿上設有第一攪拌盤、第二攪拌盤和第三攪拌盤,所述第一攪拌盤設在所述攪拌桿的中部,所述第二攪拌盤和所述第三攪拌盤設在所述攪拌桿的下端;
所述第一攪拌盤為斜槳結構,所述第二攪拌盤上設有第一攪拌片,所述第三攪拌盤上設有第二攪拌片;
所述容器靠近所述支撐架的一端為尖部向下的圓錐形,所述第三攪拌盤設在所述圓錐形的內部。
進一步,所述端蓋上設有把手。
進一步,所述容器的外圈設有安全閥,所述安全閥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設在所述容器的上、下端。
進一步,所述第一攪拌盤、第二攪拌盤和第三攪拌盤與所述攪拌桿同軸設置。
進一步,所述第一攪拌盤上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所述第一攪拌片的數量為四個且相對所述第二攪拌盤均布。
進一步,所述第二攪拌片的數量為三個且相對所述第三攪拌盤均布。
進一步,所述第二攪拌片的上端面的斜度與所述圓錐形的斜度一致。
進一步,所述支撐架的靠近地面的底端設有底板,所述底板與所述支撐架配套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在攪拌桿的中部設有第一攪拌盤,在下部設有第二攪拌盤,在容器圓錐形排出口的上部設有第三攪拌盤,保證了容器內部粉末的充分混合,混合的均勻度佳,且效率高;2、第二攪拌盤上設置第一攪拌葉,第三攪拌盤上設置第二攪拌葉且均布設置,可提升攪拌的面積,進一步提升攪拌的效率,縮短攪拌時間;3、第二攪拌片上端面的斜度與圓錐形的斜度一致,可進一步擴大第二攪拌片與粉末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升混合力度,保證混合后粉末在排出前的均勻度。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除容器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注塑機用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電機;2-聯軸器;3-攪拌桿;4-第一攪拌盤;41-加強筋;5-第二攪拌盤;51-第一攪拌葉;6-第三攪拌盤;61-第二攪拌葉;7-容器;71-安全閥;71-排出口;8-支撐架;81-底板;9-端蓋;91-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注塑機用攪拌裝置,包括電機1、容器7、攪拌桿3和支撐架8,支撐架8設于容器7的下方,優(yōu)選地,支撐架8的靠近地面的底端設有底板81,底板81與支撐架8配套設置,增加底板81后可擴大與地面或者水平面的接觸面積,保證整個裝置的穩(wěn)定性;
電機1通過聯軸器2驅動攪拌桿3旋轉,攪拌桿3設于容器7內,容器7的上端面設有端蓋9,優(yōu)選地,端蓋9上設有把手91;下端面設有排出口72;
攪拌桿3上設有第一攪拌盤4、第二攪拌盤5和第三攪拌盤6,第一攪拌盤4設在攪拌桿3的中部,第二攪拌盤5和第三攪拌盤6設在攪拌桿3的下端;第一攪拌盤4為斜槳結構,第二攪拌盤5上設有第一攪拌片51,第三攪拌盤6上設有第二攪拌片61;容器7靠近支撐架8的一端為尖部向下的圓錐形,第三攪拌盤6設在圓錐形的內部。
優(yōu)選地,容器7的外圈設有安全閥71,安全閥71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設在容器7的上、下端,可保證內容器內混合后產生氣體時,氣壓過高時進行容器7內部氣體的釋放,防止壓力過高爆炸或者其他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提升安全性能。
優(yōu)選地,第一攪拌盤4、第二攪拌盤5和第三攪拌盤6與攪拌桿3同軸設置,受力均勻,運轉更加平穩(wěn);更優(yōu)選地,第一攪拌盤4上設有加強筋41,提升第一攪拌盤4的強度。
優(yōu)選地,第一攪拌片51的數量為四個且相對第二攪拌盤5均布;更優(yōu)選地,第二攪拌片61的數量為三個且相對第三攪拌盤6均布,增加第一攪拌片51和第二攪拌片61可擴大攪拌的面積,提升混合的效率;更優(yōu)選地,第二攪拌片61的上端面的斜度與圓錐形的斜度一致,可進一步擴大攪拌的面積,保證圓錐形內粉末在排出前進行進一步的充分混合。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操作者將容器水平放置好,對排出口72進行閉合,然后握住把手91將端蓋9移動開,然后將待混合的粉末導入到容器7中,進一步將端蓋9蓋好,此時啟動電機1,通過聯軸器2帶動攪拌桿3旋轉,進一步帶動固定在攪拌桿3上的第一攪拌盤4、第二攪拌盤5和第三攪拌盤6旋轉,進而帶動第一攪拌片51和第二攪拌片61進行旋轉,從而保證容器7內粉末上、中、下三個不同位置的充分混合,如果內部混合產生氣體,壓力過高時,安全閥71就會啟動,保證內部壓力處于安全值,整個結構簡緊湊,可保證容器內部不同位置粉末的充分混合,而且混合更加均勻,效果佳。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