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有機熱載體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產品或材料進行干燥或供熱的有機熱載體爐,特別是一種 高效有機熱載體爐。
技術背景有機熱載體爐又叫導熱油爐,它是通過燃油或燃煤將密封在管道內的導熱油加 熱,再將高溫的導熱油輸入其它設備,對產品或材料進行干燥或供熱,這是一種節(jié)能、低耗、 高效的熱能設備。近數十年來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油脂、塑料、橡膠、建材、食品、造紙等行 業(yè)。傳統(tǒng)的有機熱載體爐內只有內、外兩層緊密排列的螺旋吸熱管進行熱交換,熱交換面積 還未得到充分利用;排煙管安裝在爐體的外側,靠近排煙管一側流量快,另一側流量慢,排 煙不均勻,排煙管出口溫度過高,達300-38(TC,造成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能耗大、效率低, 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進傳統(tǒng)的有機熱載體爐,提供一種節(jié)能、高效的有機熱 載體爐。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它由爐體、燃料入口、清灰口、出渣口、排煙管、保溫層、內層立 式螺旋吸熱管、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熱載體輸入管、熱載體輸出管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排 煙管安裝在爐體頂部中心位置,內層、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之間增設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 層間距為30-160毫米,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頂部增設盤狀螺旋吸熱管,螺旋管道為緊密排 列式,它與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串聯,緊貼在耐火板下面。外層、中層、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 并聯在熱載體輸入管和熱載體輸出管上。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 為10-20毫米;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上部為緊密排列式,下部3-6圈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 間距為10-20毫米;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下部為緊密排列式,上部3-6圈螺旋管道之間有空 隙,間距為10-20毫米。本實用新型與傳統(tǒng)舊式有機熱載體爐相比,能耗可降低8-12%,熱效率可提高 6-1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節(jié)能、高效、安全可靠,適用于舊式有機熱載體爐技術改造之用。
圖1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結構示意圖;圖2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A-A截面圖;圖3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盤狀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圖4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圖5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圖6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結構示意圖、圖2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A-A截面圖。爐 體6為立式圓柱狀,內有保溫層5,中部有清灰口 7,下部有燃料入口 8、出渣口 9,以煤炭或 石油或木柴作燃料。排煙管2安裝在爐體頂部中心位置,四周排煙均勻,可克服舊式有機熱 載體爐排煙量及溫度不均勻的弊端。圖3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盤狀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盤狀螺旋吸熱管4平面呈 蚊香狀,緊密排列,一端與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3串聯,另一端與熱載體輸出管1連接,水 平安裝在爐體6頂部,緊貼在耐火板3及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2之間,中間沒有空隙,可阻 隔熱氣流,并迫使熱氣流按設計的路線向下流通。增加盤狀螺旋吸熱管除增大吸熱面積外, 還可防止耐火板燒毀脫落。圖4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 13安裝在爐體內外圈,底部放置在燃燒爐上面支架上,頂部與盤狀螺旋吸熱管平行。外層立 式螺旋吸熱管13與爐壁有50毫米間距,作為熱氣流的通道,直通排煙管2排出,螺旋管道 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5毫米,熱氣流可在螺旋管道空隙橫向流動,從而增大吸熱管的受熱 面積。圖5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傳統(tǒng)的有機熱載體爐 內只有內、外兩層緊密排列的螺旋吸熱管進行熱交換,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中層立式螺旋吸 熱管12,目的是增大吸熱管的受熱面積。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2安裝在內外層立式螺旋吸 熱管中間,層間距為100毫米,底部放置在燃燒爐上面支架上,頂部緊貼盤狀螺旋吸熱管。 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上部為緊密排列式,下部3-6圈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5毫米, 熱氣流可在螺旋管道空隙橫向流動,從而增大吸熱管的受熱面積。圖6為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結構示意圖。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 11安裝在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2內,層間距為100毫米,底部放置在燃燒爐上面支架上,頂 部與盤狀螺旋吸熱管有80毫米間距,作為熱氣流的通道。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1下部為 緊密排列式,可阻隔熱氣流橫向流動,上部3-6圈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5毫米,熱 氣流可在螺旋管道空隙橫向流動,從而增大吸熱管的受熱面積。工作時熱氣流的途徑如下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氣流沿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1 中心軸線上升,上升到頂部受盤狀螺旋吸熱管4的阻隔,由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1頂部的 通道及螺旋管道空隙轉向,經內層與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層間通道向下流動,再經中層立 式螺旋吸熱管12下部螺旋管道空隙轉向,由中層與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3層間通道及外 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空隙向上流動,最后低溫氣流由排煙管2排出。排煙管排出的尾氣流溫 度可降至300°C以下,比舊式爐尾氣流溫度380°C降低了 80°C,明顯降低了對燃料的消耗 量。有機熱載體導熱油的途徑如下有機熱載體采用32#導熱油,低溫的導熱油經 熱泵驅動由熱載體輸入管10輸入,分三路通往三條立式螺旋吸熱管及盤狀螺旋吸熱管, 導熱油在流動中通過管壁與熱氣流進行熱交換,油溫不斷上升,最后高溫導熱油匯集由 頂部的熱載體輸出管1輸出,再由管道輸送至其它設備,對產品或材料進行干燥或供熱。
4有機熱載體最高油溫可達320°C,實際工作溫度可在100-300°C之間調節(jié),工作壓力只有 0. 2-0. 8Mpa,安全可靠、運行穩(wěn)定。 以100萬千卡有機熱載體爐實際測試,本實用新型與傳統(tǒng)舊式有機熱載體爐相 比燃煤爐耗煤量可降低18. 2kg/h,熱效率可提高7%;燃油爐耗油量可降低9. 5kg/h,熱效 率可提高7.8%,所以,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節(jié)能的高效的有機熱載體爐。
權利要求一種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它由爐體(6)、清灰口(7)、燃料入口(8)、出渣口(9)、排煙管(2)、保溫層(5)、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1)、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3)、熱載體輸入管(10)、熱載體輸出管(1)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排煙管安裝在爐體頂部中心位置,內、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之間增設有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2),層間距為30-160毫米,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頂部有盤狀螺旋吸熱管(4),盤狀螺旋吸熱管與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串聯,緊貼在耐火板(3)下部,三層立式螺旋吸熱管并聯輸入及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其特征在于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3)螺 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0-20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其特征在于中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2)上 部為緊密排列式,下部3-6圈處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0-2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其特征在于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11)下 部為緊密排列式,上部3-6圈處螺旋管道之間有空隙,間距為10-2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產品或材料進行干燥或供熱的有機熱載體爐,特別是一種高效有機熱載體爐。它由爐體、燃料入口、清灰口、出渣口、排煙管、保溫層、內層立式螺旋吸熱管、外層立式螺旋吸熱管、熱載體輸入、輸出管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排煙管安裝在爐體頂部中心位置,爐體內有三層立式螺旋吸熱管,層間距均為30-160毫米,頂部有盤狀螺旋吸熱管,外層螺旋管有空隙;中層螺旋管下部3-6圈處有空隙;內層螺旋管上部3-6圈處有空隙,空隙間距均為10-20毫米。本實用新型與舊式有機熱載體爐相比,能耗可降低8-12%,熱效率可提高6-1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節(jié)能、高效、安全可靠,適用于舊式有機熱載體爐技術改造之用。
文檔編號F24H7/00GK201628388SQ20102014409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24日
發(fā)明者馬志強 申請人:馬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