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它由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外殼和中間隔板組成,外殼和隔板構(gòu)成二個通道,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依次位于第一通道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依次位于第二通道內(nèi);應(yīng)用本實用新型,既能利用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的優(yōu)點,將空氣處理到較低的濕度,同時又不破壞傳統(tǒng)空調(diào)箱的結(jié)構(gòu),并保留其簡單,阻力小,氣流均勻,適宜處理大風量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如低溫再生除濕轉(zhuǎn)輪等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如實用新型:“基于膜的液體除濕方法及裝置”中的膜式液體除濕裝置,可利用干燥的空調(diào)房間回風或新風回風混合風,加熱或不經(jīng)加熱經(jīng)過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對除濕劑進行再生,經(jīng)過再生的風再經(jīng)過冷凍除濕被除濕,經(jīng)過冷凍除濕的風,再經(jīng)過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被進一步除濕,上述空氣處理過程如圖1所示,該處理過程與單純的冷凍除濕相比可以得到更低濕度的空氣如圖書2所示。上述空氣處理過程,一股空氣通過一個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完成除濕和再生,導致空氣走回頭路,轉(zhuǎn)180度彎,這樣導致空氣阻力增大,氣流分布不均勻,設(shè)備體積增大等一系列問題,事實上,傳統(tǒng)的空調(diào)箱的風流走向一般是沿空調(diào)處理箱的各功能段順序通過,這樣可盡量減少空調(diào)處理箱的復(fù)雜程度,有效利用空間,同時也適宜于大風量的處理。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方法與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所述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外殼和中間隔板等組成,外殼由隔板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一通道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二通道內(nèi)。
[000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的上游還固定有第一加熱裝置,所述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上游還固定有第二加熱裝置。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
濕裝置。
[0007]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所述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第一冷凍除濕裝置、第二冷凍除濕裝置、第一加熱裝置、第二加熱裝置、第一級間加熱裝置、第二級間加熱裝置、第一級間冷卻裝置、第二級間冷卻裝置、外殼和隔板組成;外殼由隔板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加熱裝置、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級間加熱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冷凍除濕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一級間冷卻裝置和第三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一通道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級間冷卻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冷凍除濕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二級間加熱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和第二加熱裝置依次固定于第二通道內(nèi)。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和第四除濕劑裝置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應(yīng)用本實用新型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方法與裝置,一股空氣依次通過兩個,而不是一個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完成除濕和再生,既能利用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的優(yōu)點,將空氣處理到較低的濕度,同時又不破壞傳統(tǒng)空調(diào)箱的結(jié)構(gòu),并保留其簡單,阻力小,氣流均勻,適宜處理大風量的優(yōu)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xiàn)有的含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的處理系統(tǒng)原理圖;
[0011]圖2為與圖1對應(yīng)的焓濕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帶空氣預(yù)熱的原理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含有多級除濕劑劑裝置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根據(jù)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效果將變得更加明顯。
[0016]如圖1所示,處理空氣MA,如回風RA與新風FA的混合風,經(jīng)過除濕劑裝置100的再生側(cè)110變?yōu)榭諝?,再經(jīng)過冷凍除濕換熱裝置200變?yōu)榭諝?,最后經(jīng)過除濕劑裝置100的除濕側(cè)120變?yōu)榭諝釹A。上述空氣處理過程,一股空氣通過一個低溫再生除濕劑裝置完成除濕和再生,導致空氣走回頭路,轉(zhuǎn)180度彎,這樣導致空氣阻力增大,氣流分布不均勻,設(shè)備體積增大等一系列問題。
[0017]圖2為圖1對應(yīng)的空氣處理焓濕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圖,可以達到與圖2中所表示同樣的空氣處理過程,但無需空氣走回頭路(轉(zhuǎn)180度彎)。
[0019]如圖3所示,需要處理的空氣分成相等流量的兩股,其初始狀態(tài)也是相同。當然兩股空氣的流量也可以不相等,其初始狀態(tài)也可以不相同。
[0020]第一股空氣MAl先通過第一除濕劑裝置10的再生側(cè)11對除濕劑進行再生變?yōu)榭諝?,然后經(jīng)過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20被除濕變?yōu)榭諝?,再經(jīng)過第二除濕劑裝置30的除濕側(cè)32被進一步除濕變?yōu)榭諝釹Al,得到第一股處理空氣,第二股空氣MA2先通過第二除濕劑到裝置30的再生側(cè)31對除濕劑進行再生變?yōu)榭諝?,然后經(jīng)過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40被除濕變?yōu)榭諝?,再經(jīng)過第一除濕劑裝置10的除濕側(cè)12被進一步除濕變?yōu)榭諝釹A2,得到第二股處理空氣。
[0021 ] 圖3中的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10、第二除濕劑裝置30、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20、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40、外殼50和中間隔板60等組成,外殼50和隔板60構(gòu)成二個通道,即第一通道70和第二通道80,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11、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20和第二除濕劑裝置30的除濕側(cè)32依次位于第一通道70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10的除濕側(cè)12、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40和第二除濕劑裝置30的再生側(cè)31依次位于第二通道80內(nèi)。
[0022]第一除濕劑裝置10和第二除濕劑裝置30可以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
[0023]圖3中的處理空氣為可回風,或新風混合風,或回風與經(jīng)過全熱交換的新風的混合風,或經(jīng)過全熱交換的新風。
[0024]處理空氣在進入第一除濕劑裝置10和第二除濕劑裝置30的再生側(cè)前也可以先被加熱提高再生能力,但加熱到的溫度不宜太高,一般不超過40°C。同時應(yīng)盡量使用低品位熱,如制冷系統(tǒng)冷凝熱等。
[0025]圖4所示的情況即為有加熱的情況,即采用第一加熱裝置90對第一股空氣MAl加熱,第二加熱裝置100對第二股空氣MA2加熱,其余與圖3相同。
[0026]圖5中,將除濕劑裝置分級,且在級間有加熱和冷卻裝置,圖5中分為兩級,當然也可以大于兩級。
[0027]圖5中,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10A、第二除濕劑裝置10B、第三除濕劑裝置30A、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第一冷凍除濕裝置20、第二冷凍除濕裝置40、第一加熱裝置90、第二加熱裝置100、第一級間加熱裝置91、第二級間加熱裝置101、第一級間冷卻裝置21、第二級間冷卻裝置41、外殼50和隔板60等組成,外殼50與隔板60構(gòu)成二個通道,即第一通道70和第二通道80 ;第一加熱裝置90、第一除濕劑裝置IOA的再生側(cè)11A、第一級間加熱裝置91、第二除濕劑裝置IOB的再生側(cè)11B、第一冷凍除濕裝置20、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的除濕側(cè)32B、第一級間冷卻裝置21和第三除濕劑裝置30A的除濕側(cè)32A依次位于第一通道70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IOA的除濕側(cè)12A、第二級間冷卻裝置41、第二除濕劑裝置IOB的除濕側(cè)12B、第二冷凍除濕裝置40、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的再生側(cè)31B、第二級間加熱裝置101、第三除濕劑裝置30A的再生側(cè)31A和第二加熱裝置100依次位于第二通道80內(nèi)。
[0028]第一除濕劑裝置10A、第二除濕劑裝置10B、第三除濕劑裝置30A和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
[0029]第一股空氣MAl依次通過第一加熱裝置90、第一除濕劑裝置IOA的再生側(cè)11A、第一級間加熱裝置91、第二除濕劑裝置IOB的再生側(cè)11B、第一冷凍除濕裝置20、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的除濕側(cè)32B、第一級間冷卻裝置21和第三除濕劑裝置30A的除濕側(cè)32A變?yōu)榭諝釹Al,得到第一股處理空氣。
[0030]第二股空氣MA2依次通過第二加熱裝置100、第三除濕劑裝置30A的再生側(cè)31A、第二級間加熱裝置101、第四除濕劑裝置30B的再生側(cè)31B、第二冷凍除濕裝置40、第二除濕劑裝置IOB的除濕側(cè)12B、第二級間冷卻裝置41、第一除濕劑裝置IOA的除濕側(cè)12A變?yōu)榭諝釹A2,得到第二股處理空氣。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外殼和中間隔板組成,外殼由隔板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一通道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冷凍除濕換熱器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二通道內(nèi)。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的上游還固定有第一加熱裝置,所述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上游還固定有第二加熱裝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和第二除濕劑裝置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
4.一種利用低溫再生的除濕劑裝置處理空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第一冷凍除濕裝置、第二冷凍除濕裝置、第一加熱裝置、第二加熱裝置、第一級間加熱裝置、第二級間加熱裝置、第一級間冷卻裝置、第二級間冷卻裝置、外殼和隔板組成;外殼由隔板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加熱裝置、第一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一級間加熱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偵U、第一冷凍除濕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一級間冷卻裝置和第三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依次固定于第一通道內(nèi);第一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級間冷卻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的除濕側(cè)、第二冷凍除濕裝置、第四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第二級間加熱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的再生側(cè)和第二加熱裝置依次固定于第二通道內(nèi)。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濕劑裝置、第二除濕劑裝置、第三除濕劑裝置和第四除濕劑裝置為固體除濕轉(zhuǎn)輪或膜式液體除濕裝置。
【文檔編號】F24F3/14GK203605372SQ201320442348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7月21日
【發(fā)明者】葉立英 申請人: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