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熱泵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工廠生產(chǎn)、植物栽培等領域需要用到熱泵系統(tǒng)進行供熱。一般采用整體供熱、平均供熱,但是很多情況下,各處所需的熱量并不相同,平均供熱會浪費能源,同時并不能對生產(chǎn)、生活有很好的效果。并且,目前供熱一般采用燃煤、燃氣熱水鍋爐,除了會產(chǎn)生大量污染外,耗能較大,使得所用成本比較高。并且,現(xiàn)有供熱系統(tǒng)中,各個水箱單獨加熱,熱量不均勻并且加熱較慢,從而蓄熱比較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級式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分級散熱,并且加熱速度快并且加熱均勻,蓄熱能力強。
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兩級式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包括:一級熱交換器、二級熱交換器、循環(huán)泵、第一保溫水箱、第二保溫水箱、第三保溫水箱、送水管、回水管、熱水母管和多臺空氣源熱泵,其中,
所述一級熱交換器和所述二級熱交換器串接;
所述第一保溫水箱、所述第二保溫水箱和所述第三保溫水箱各自的出水口連接所述送水管;
所述送水管連接所述一級熱交換器;
所述回水管連接所述二級熱交換器和所述熱水母管;
所述熱水母管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保溫水箱、所述第二保溫水箱和所述第三保溫水箱各自的進水口;
各所述空氣源熱泵分別連接所述熱水母管;
所述循環(huán)泵設置在所述回水管上。
在上述的兩級式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中,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回水管上的流量閥;
設置在所述第一保溫水箱、所述第二保溫水箱和所述第三保溫水箱各自出水口上的第一電磁閥;
設置在所述第一保溫水箱、所述第二保溫水箱和所述第三保溫水箱各自進水口上的第二電磁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設計兩級熱交換器,在使用時根據(jù)實際情況分級換熱,使得滿足生產(chǎn)、生活對于不均衡供熱的要求。同時,通過設計熱水母管,進行統(tǒng)一加熱,減少蓄熱水量,能夠快速提高水溫,從而提高蓄熱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兩級式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的兩級式空氣源熱泵系統(tǒng),包括一級熱交換器1、二級熱交換器2、循環(huán)泵3、第一保溫水箱4、第二保溫水箱5、第三保溫水箱6、送水管7、回水管8、熱水母管9和多臺空氣源熱泵10。
一級熱交換器1和二級熱交換器2串接,分布在供熱處的兩處。一級熱交換器1初步換熱后的水流經(jīng)過二級熱交換器2再次換熱,以滿足不均衡供熱的需求。
第一保溫水箱4、第二保溫水箱5、第三保溫水箱6各自的出水口連接送水管7。送水管7連接一級熱交換器1,回水管8連接二級熱交換器2和熱水母管9。
熱水母管9分別連接第一保溫水箱4、第二保溫水箱5、第三保溫水箱6各自的進水口,各空氣源熱泵10分別連接熱水母管9。
回水管8上設置循環(huán)泵3和流量閥11。
第一保溫水箱4、第二保溫水箱5、第三保溫水箱6各自出水口上設置第一電磁閥12。第一保溫水箱4、第二保溫水箱5、第三保溫水箱6各自進水口上設置第二電磁閥13??諝庠礋岜?0加熱熱水母管9中的水,加熱后的水通過第一電磁閥12和第二電磁閥13的控制進入第一保溫水箱3、第二保溫水箱4、第三保溫水箱5中的任意一個或多個,然后通過循環(huán)泵3的泵動循環(huán)。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fā)明之用,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發(fā)明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