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換熱組件、微通道換熱器及暖通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238592發(fā)布日期:2024-12-06 17:02閱讀:18來源:國知局
      換熱組件、微通道換熱器及暖通設備的制作方法

      本申請涉及換熱相關(guān)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換熱組件、微通道換熱器及暖通設備。


      背景技術(shù):

      1、本部分提供的僅僅是與本申請相關(guān)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現(xiàn)有技術(shù)。

      2、穿片式微通道換熱器可以采用脹管的方式使扁管與翅片固定連接。微通道換熱器通常包括穿設在翅片上并疊放的多根扁管,在脹管時,可使多根扁管同時進行,對于處于兩相鄰扁管之間的翅片,由于脹管過程中,同時受到兩側(cè)扁管膨脹時帶來的推力,兩側(cè)推力之間形成了平衡,扁管與翅片可以較好的接觸。但是位于邊緣的扁管,其只受到單方向的脹緊力,沒有另一方向的力進行平衡,容易導致邊緣扁管與翅片之間接觸不緊密,從而影響換熱效果,且位于邊緣的扁管由于兩側(cè)受力不均,也容易導致扁管超出扁管設計的理想變形量,使得扁管局部耐壓性變差,存在質(zhì)量隱患。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至少緩解脹接形成的微通道換熱器存在扁管與翅片接觸不緊密,導致影響換熱效果的問題。該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2、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換熱組件,包括:

      3、翅片組件,包括沿預設方向排列的多個翅片,所述翅片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翅片上設置有安裝槽孔,且所述安裝槽孔位于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之間,所述多個翅片的所述安裝槽孔沿所述預設方向?qū)R設置,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預設方向相交;

      4、扁管,沿所述預設方向布置,并穿設在所述安裝槽孔內(nèi);

      5、第一定位件,與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一端連接;

      6、第二定位件,與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二端連接。

      7、根據(jù)本申請的換熱組件,第一定位件可使多個翅片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定位件可使多個翅片的第二端連接,提高了多個翅片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強度,在扁管脹管的過程中,降低了翅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變形拱起的可能,且在扁管脹管的過程中,翅片的第一端可對第一端相鄰的扁管施加反作用力,翅片的第二端可對第二端相鄰的扁管施加反作用力,可降低與第一端相鄰的扁管以及與第二端相鄰的扁管,也即邊緣的扁管出現(xiàn)局部變形量過大的問題,提高了邊緣扁管與翅片的接觸緊密性,從而降低了接觸熱阻,提高了換熱效率,提高了換熱組件的加工質(zhì)量。

      8、另外,根據(jù)本申請的換熱組件,還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shù)特征:

      9、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扁管與所述翅片脹接連接,所述扁管的膨脹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10、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所述翅片的第一端均設置有第一定位槽孔,多個所述翅片的第二端均設置有第二定位槽孔,所述第一定位件設置在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一定位槽孔內(nèi),所述第二定位件設置在所述多個翅片的所述第二定位槽孔內(nèi)。

      11、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所述翅片的第一定位槽孔沿預設方向?qū)R設置,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預設方向依次穿過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一定位槽孔;

      12、和/或,多個所述翅片的第二定位槽孔沿預設方向?qū)R設置,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預設方向依次穿過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二定位槽孔。

      13、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翅片還具有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預設方向兩兩相交,每個所述翅片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和/或每個所述翅片的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二定位槽孔。

      14、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翅片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定位件與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沿所述第二方向一一對應設置,每個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預設方向穿過所述多個翅片對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孔;

      15、和/或,每個所述翅片的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二定位槽孔,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定位件與多個所述第二定位槽孔沿第二方向一一對應設置,且每個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預設方向穿過所述多個翅片對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孔。

      16、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組件還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與多個所述第一定位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與多個所述第二定位件連接。

      17、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孔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的凹槽;

      18、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槽孔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的凹槽。

      19、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孔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圓管;所述第二定位槽孔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圓孔,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圓管。

      20、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管與所述翅片脹接,和/或,所述第二圓管與所述翅片脹接。

      21、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槽孔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扁管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安裝槽孔和多個所述扁管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多個所述扁管一一對應穿設于多個所述安裝槽孔內(nèi)。

      22、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換熱組件還包括集流組件,所述集流組件內(nèi)設置有集流通道,所述扁管與所述集流組件連接并與所述集流通道連通,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與所述集流組件連接。

      23、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或所述第二定位件內(nèi)設置有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與所述集流通道連通。

      24、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包括:

      25、殼體;

      26、本申請或本申請任意實施例提出的換熱組件,所述換熱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內(nèi)。

      27、本申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種暖通設備,包括本申請或本申請任意實施例提出的微通道換熱器。

      28、本申請?zhí)岢龅奈⑼ǖ罁Q熱器與暖通設備,與本申請?zhí)岢龅膿Q熱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技術(shù)特征:

      1.一種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200)與所述翅片(40)脹接連接,所述扁管(200)的膨脹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y)一致。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翅片(40)的第一端(401)均設置有第一定位槽孔(404),每個所述翅片(40)的第二端(402)均設置有第二定位槽孔(405),所述第一定位件(500)設置在所述多個翅片(40)的第一定位槽孔(404)內(nèi),所述第二定位件(600)設置在所述多個翅片(40)的所述第二定位槽孔(405)內(nèi)。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40)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沿預設方向(z)對齊設置,所述第一定位件(500)沿所述預設方向(z)依次穿過各所述翅片(40)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40)還具有第二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x)、所述第一方向(y)和所述預設方向(z)兩兩相交,每個所述翅片(40)的所述第一端(401)沿所述第二方向(x)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和/或每個所述翅片(40)的所述第二端(402)沿所述第二方向(x)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二定位槽孔(405)。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翅片(40)的所述第一端(401)沿所述第二方向(x)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所述第一定位件(500)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定位件(500)與多個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沿所述第二方向(x)一一對應設置,每個所述第一定位件(500)沿所述預設方向(z)穿過所述多個翅片(40)對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組件還包括第一連接板(510)和第二連接板(610),所述第一連接板(510)與各所述第一定位件(500)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610)與各所述第二定位件(600)連接。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端(401)的端面上的凹槽(410);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04)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端(401)的第一圓孔(406),所述第一定位件(500)包括第一圓管(501);所述第二定位槽孔(405)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端(402)的第二圓孔(407),所述第二定位件(600)包括第二圓管(601)。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管(501)與所述翅片(40)脹接,和/或,所述第二圓管(601)與所述翅片(40)脹接。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槽孔(403)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扁管(200)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安裝槽孔(403)和多個所述扁管(200)均沿所述第一方向(y)依次排列,且多個所述扁管(200)一一對應穿設于多個所述安裝槽孔(403)內(nèi)。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組件還包括集流組件(300),所述集流組件(300)內(nèi)設置有集流通道,所述扁管(200)與所述集流組件(300)連接并與所述集流通道連通,所述第一定位件(500)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600)與所述集流組件(300)連接。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換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500)/或所述第二定位件(600)內(nèi)設置有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與所述集流通道連通。

      14.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種暖通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


      技術(shù)總結(jié)
      本申請涉及換熱相關(guān)設備技術(shù)領域,公開了一種換熱組件、微通道換熱器及暖通設備,該換熱組件包括翅片組件、扁管、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扁管沿預設方向布置,并穿設在翅片組件的安裝槽孔內(nèi),第一定位件與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定位件與所述多個翅片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定位件可使多個翅片的第一端連接,第二定位件可使多個翅片的第二端連接,提高了多個翅片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強度,在扁管脹管的過程中,降低了翅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變形拱起的可能,提高了邊緣扁管與翅片的接觸緊密性,從而提高了換熱效率,提高了換熱組件的加工質(zhì)量。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羅羽釗,孫西輝,田帆
      受保護的技術(shù)使用者: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shù)研發(fā)日:
      技術(shù)公布日:2024/12/5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