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爐、窯、灶、罐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燒成耐火材料、陶瓷、硅酸鹽制品等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
在隧道窯生產(chǎn)中,為取得高溫手段,一般采用氣體燃料或液體燃料燃燒氣體加熱制品,制品與流體呈對流方式組織其熱加工過程,這就不可避免地沿窯長度方向形成一定的流體阻力。隧道窯本身的阻力調(diào)整,對控制合理的熱工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采用給窯底通風的方法,以解決沿整個窯長,從窯的正壓區(qū)到負壓區(qū),達到窯上下流體靜壓力平衡。以約束窯內(nèi)壓力的有害作用。
《耐火技術情報》1975年第四期上公布了我們于1974年創(chuàng)造的隧道窯窯底均壓的基本結構與原理。即通過窯底強制通風,在均壓通道內(nèi)創(chuàng)造與窯上相近的壓力曲線,使上下壓力平衡,消除壓差,從而可以阻止冷卻帶、燒成帶的熱氣體或火焰下竄,避免自預熱帶吸入冷空氣,并冷卻窯車。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取消窯底檢查廊,使均壓通道獲得必要的流阻,并可簡化窯底基礎結構;冷卻帶在窯底鼓入冷風,預熱帶在窯底抽出熱風,采取集中送風與集中抽出。但均壓壓頭仍然較低,用進一步增加風量的方法提高均壓壓頭是可行的,但能源消耗太大。妨礙該技術的推廣。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在節(jié)約動力的情況下,能較多地提高均壓壓頭,以進一步改善窯的熱工控制,強化隧道窯生產(chǎn),提高生產(chǎn)率,提高經(jīng)濟效益。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在取得隧道窯檢查廊的基礎上,通過減小窯車軸面以上流通截面,采用冷卻帶、燒成帶集中、分散鼓風和預熱帶集中抽風,使窯下的流體靜壓力沿窯體長度方向保持平衡。在窯車底下設隔熱層,減小窯下通風的流通截面和窯底傳熱損失。在正壓區(qū)采用對鼓技術,流股設置采用集中與分散對鼓組合方式,對鼓的噴射角小于90°,而且以該處不出現(xiàn)壓力降為原則,交角越小,效率越高,可提高均壓通風效率,使燒成帶和冷卻帶的均壓正壓頭提高。在整體均壓中,于正負壓交界的零壓點處,完全切斷均壓通道,使之成為兩支互不相干的冷卻帶和燒成帶的正壓流股和預熱的負壓流股各自形成閉路通風,使動壓頭轉化為靜壓頭,從而提高均壓正壓鼓風和負壓抽風的效率。另外,在對鼓的同時,采用了均壓排風和從預熱帶排出氣體作為燒成帶、冷卻帶的對鼓風源,加以循環(huán)利用可節(jié)省一臺風機。
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是1、通過減小檢查廊以上流通截面。采用綜合通風提高均壓壓頭和降低通風消耗,使窯上、下沿整體長度保持靜壓力平衡。
2、在取消檢查廊基礎上,窯車底下設隔熱層,這樣可以減少窯車散熱,并減小窯下通風的流通截面。3、流股設置采用集中與分散組合方式及對鼓方式,提高均壓壓頭,及均壓曲線的調(diào)節(jié)性能,對鼓形成的噴射角小于90°,每隔幾個車位設置一個噴管。4、均壓通道結構采用閉路通風,將燒成帶冷卻帶窯下的正壓區(qū)同預熱帶窯下的負壓區(qū)分割開,分成兩個互不相干的各自獨立的系統(tǒng),使動壓頭轉化為靜壓頭,提高均壓正壓鼓風和負壓抽風的效率。5、采用循環(huán)風方案把預熱帶排出的氣體作為均壓對鼓的風源??梢源罅抗?jié)約風機的動力消耗,充分利用風機的能量。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1、可以做為強化生產(chǎn)的重要手段,可以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產(chǎn)量,降低能耗;2、可以消除正壓熱風漏損及相應的熱風能量損失;3、可防止窯車燒損;4、可解決負壓吸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窯內(nèi)上下溫差,提高燒成品質量,提高產(chǎn)品合格率;5、降低由于解決正壓漏風和負壓吸風造成的附加動力消耗。6、由于取消窯的砂封槽加砂和窯車間貼泥條工藝,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消除了矽塵的危害。
1986年以來,太鋼在120米燒成粘土磚制品隧道窯上采用了本技術,效果十分顯著。推車速度由18車/天,提高到36車/天,降低燃料費用80元/噸,全年可節(jié)煤糞煤1532噸,同時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減少廢品0.7%,每年可獲得500萬元以上的經(jīng)濟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燒成耐火材料用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在于通過減小窯車軌面以上流通截面,采用冷卻帶、燒成帶集中、分散鼓風和預熱帶集中抽風,使窯下的流體靜壓力沿窯體長度方向與窯內(nèi)保持平衡。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在于在取消檢查廊的基礎上,在窯車底下設有隔熱層等,可減小窯下通風的流通截面和窯底散熱。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在于流股設置采用集中與分散對鼓組合方式,對鼓噴射角小于90°,提高鼓風效率。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在于均壓通道結構采用閉路通風,冷卻帶、燒成帶窯下的正壓區(qū)與預熱帶窯下的正壓區(qū)與預熱帶窯下的負壓區(qū)切斷,分為兩個互不相干的獨立系統(tǒng)。使動壓頭轉化為靜壓頭。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在于將預熱帶抽出的氣體作為燒成帶對鼓的風源,加以循環(huán)利用。
全文摘要
一種燒成耐火材料隧道窯窯底均壓技術,其特征是取消檢查廊、減小窯車軌面以上流通截面,在窯車底下設有隔熱層,流股設置為冷卻帶與燒成帶鼓風,并采用集中與分散對鼓組合方式與循環(huán)風方式,均壓通道結構采用閉路通風,將正壓區(qū)與負壓區(qū)切斷,從而達到窯底均壓沿整個窯長與窯內(nèi)保持流體靜壓力平衡,提高均壓效率,改善窯的熱工控制。實現(xiàn)隧道窯強化操作,提高生產(chǎn)率,提高產(chǎn)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減少動能消耗,降低產(chǎn)品成本,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和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
文檔編號F27B9/12GK1042005SQ8810732
公開日1990年5月9日 申請日期1988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88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汪玉 申請人:太原鋼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