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以用于如空調機的制冷劑回路等的熱輸送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不需要泵等驅動源,通過使制冷劑循環(huán)而進行熱輸送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空調機制冷回路中,具有2系統(tǒng)制冷劑回路的如特開昭62-238951號公告所揭示的,是眾所周知的。這種制冷劑回路具有1次側制冷劑回路和2次側制冷劑回路,其中一次側制冷劑回路由壓縮機、第1熱源側熱交換器、減壓機構及第1利用側熱交換器經制冷劑配管按順序連接而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由泵、第2熱源側熱交換器及第2利用側熱交換器經制冷劑配管按順序連接而成。而且,在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第1利用側熱交換器和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第2熱源側熱交換器之間進行熱交換,另一方面,第2利用側熱交換器配制在進行空氣調節(jié)的室內側。
在該空氣調節(jié)裝置中,當室內的致冷運轉時,則在第1利用側熱交換器蒸發(fā)的制冷劑和第2熱源側熱交換器冷凝的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由第2利用側熱交換器使該冷凝的制冷劑蒸發(fā)從而使室內致冷。
另一方面,當室內供暖運轉時,則在第1利用側熱交換器冷凝的制冷劑和第2熱源側熱交換器蒸發(fā)的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由第2利用側熱交換器使該蒸發(fā)的制冷劑冷凝從而使室內暖和。
從而,謀求縮短一次側制冷劑回路的配管長度,提高冷凍能力。
但,在上述空氣調節(jié)裝置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中,作為用于使制冷劑循環(huán)的驅動源的泵是需要的,從而導致電力消耗增大等。另外伴隨著該驅動源的增加,而有故障產生部位增加,作為裝置整體的可靠度降低等缺點。
作為解決這些課題的裝置,特開昭63-180022號公報登載有2次側制冷劑回路不帶驅動源的、所謂無動力熱輸送裝置。
該熱輸送裝置,其2次側制冷劑回路由加熱器和冷凝器和密閉容器通過制冷劑配管按順序連接而成,上述密閉容器位于比加熱器更高的位置。而且加熱器和密閉容器由裝有開閉閥的均壓管連接著。
在該熱輸送裝置中,當室內的供暖運轉時,首先將關閉閥置于關閉狀態(tài),由冷凝器使經加熱器加熱的氣體制冷劑冷凝液化后,將該液體制冷劑回收到密閉容器。其后,打開開閉閥,通過均壓管使加熱器和密閉容器處于均壓狀態(tài),從而使制冷劑自位于比加熱器更高位置的密閉容器返回加熱器。這樣的動作循環(huán)進行,使制冷劑進行循環(huán),從而不必使2次側制冷劑回路中具有泵等驅動源。
-解決課題-但是,在該熱輸送裝置中,當氣體制冷劑自冷凝器被導入密閉容器時,該密閉容器的壓力有可能會上升,不能進行良好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因此,有必要在該冷凝器中使制冷劑處于過冷卻狀態(tài),以使氣體制冷劑不從冷凝器中流出。
另外,在上述熱輸送裝置中,雖然通過改良密閉容器內的構造,以抑制密閉容器內的壓力上升,但是,其可靠性并不充分。
另外,如上所述為了將制冷劑確實地導入密閉容器,需要預先將冷凝器布置在比密閉容器更高的位置。其結果各機器配設位置的制約很多,很難應用于大規(guī)模系統(tǒng)和長配管系統(tǒng)。
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上述各點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在不需驅動源的無動力熱輸送方式的熱輸送裝置中,得到能夠減小機器配設位置的制約、高可靠性及通用性的裝置。
發(fā)明的概述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以溫熱源裝置和冷熱源裝置構成熱源側,通過切換連接這兩個裝置的氣體流通管及液體流通管和利用側裝置的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使制冷劑循環(huán)。另外,將由利用側裝置流出的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使之冷凝。
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所采用的裝置設有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其中溫熱源裝置(1)加熱制冷劑并使之蒸發(fā),冷熱源裝置(2)由氣體流通管(4)及液體流通管(5)連接在該溫熱源裝置(1)上,在其與溫熱源裝置(1)之間形成封閉回路,且利用放熱使制冷劑冷凝。
并且,還設有利用裝置(3),該利用裝置(3)介由氣體配管(6)被接在氣體流通管(4)上,同時介由液體配管(7)被接在液體流通管(5)上。
另外,還設有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氣體切換裝置(8)切換上述氣體流通管(4)和氣體配管(6)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液體切換裝置(9)切換上述液體流通管(5)和液體配管(7)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
此外,還設有控制裝置(C),該控制裝置(C)控制上述氣體切換裝置(8)及液體切換裝置(9)的至少一側,根據該利用裝置(3)的運行狀況切換制冷劑相對于利用裝置(3)的流通狀態(tài)。
在該發(fā)明中,控制裝置(C)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及液體切換裝置(9),根據利用裝置(3)的運行狀況切換制冷劑相對于利用裝置(3)的流通狀態(tài)。而且,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利用由供給溫熱源裝置(1)的熱量產生的制冷劑的壓力上升來進行,所以不需要制冷劑循環(huán)用的泵等驅動源。
另外在冷熱源裝置(2)中進行了制冷劑的冷凝,因此可以確實地使氣體制冷劑液化,該冷熱源裝置(2)的內壓上升被抑制,可以進行良好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
因此,在本發(fā)明中,由于用于使利用裝置(3)進行所定的熱交換動作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利用由供給溫熱源裝置(1)的熱量產生的制冷劑的壓力上升來進行,所以可以省去制冷劑循環(huán)用的泵等驅動源。其結果可以降低電力消耗同時消減故障的發(fā)生部位,確保作為裝置整體的可靠性。
另外,在冷熱裝置(2)中,進行了制冷劑的冷凝,因此可以確實地使氣體制冷劑液化,可以抑制該冷熱源裝置(2)的內壓上升,因此可以進行良好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因此在利用裝置(3)中不需要象現有一樣預先使制冷劑處于過冷卻狀態(tài),以使氣體制冷劑不會自利用裝置(3)流出,可以充分地得到利用裝置(3)中的熱交換量,從而可以提高能力。
另外,由于可以減小機器配設位置的制約,因此可以得到高的可靠性及通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最好是如圖(1)所示,至少要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利用裝置(3)并使之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
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在以比該利用裝置(3)的冷凝溫度更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利用裝置(3)之間產生壓力差。利用該壓力差,將由利用裝置(3)冷凝的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這樣,制冷劑循環(huán),由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
此時,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該發(fā)明中,當冷熱源裝置(2)中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該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將隨著利用裝置(3)的運轉,被儲存到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因而,可以良好地維持利用裝置(3)的運轉。
另外,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1),該開閉閥(EV1)設在氣體配管(6)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關閉開閉閥(EV1),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開閉閥(EV1)。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止回閥(CV1)和第2止回閥(CV2)其中,第1止回閥(CV1)設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設在液體配管(7)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控制裝置(C)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實行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將該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向利用裝置(3)擠出后,由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降低產生的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
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將該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向利用裝置(3)擠出。其后,由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降低。由于該壓力降低,在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產生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這樣,由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
此時,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該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該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隨著利用裝置(3)的運轉,將被自溫熱源裝置(1)排出的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回收,因而,可以良好地維持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
另外,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1)和止回閥(CVG),其中,開閉閥(EV1)設在氣體配管(6)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止回閥(CVG)設在氣體配管(6)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利用裝置(3)擠出時和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開閉閥(EV1),在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輸送制冷劑時關閉開閉閥(EV1)。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和第2止回閥(CV3)其中,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第1止回閥(CV1)設在該液體流通管(5)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3)設在液體配管(7)上,只允許朝向利用裝置(3)的流動進行。另外,控制裝置(C)當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關閉開閉閥(EV4),當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開閉閥(EV4)。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也可以做成對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可以選擇地進行的結構。
本發(fā)明可以全部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此時,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放熱運轉時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及吸熱運轉時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本發(fā)明中,由于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所以能夠良好地維持利用裝置(3)的運轉。
另外,這種情況下,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設有氣體流通管(4)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間設置的第1開閉閥(EV1)、氣體配管(6)上設置的第2開閉閥(EV2)、一端連接在第1開閉閥(EV1)和冷熱源裝置(2)間,另一端連接在第2開閉閥(EV2)和利用裝置(3)間的連接管(10)、設在該連接管(10)上的第3開閉閥(EV3)、以及設在上述連接管(10 〕上、只允許向冷熱源裝置(2)流動的止回閥(CVG)。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中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進行氣體制冷劑輸送時將第1開閉閥(EV1)關閉,在吸熱運轉時自冷熱源裝置(2)向利用裝置(3)進行液體制冷劑的擠出時以及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1),使第2開閉閥(EV2)只在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關閥(EV3)在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運轉時關閉,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和第2開閉閥(EV5)其中,第1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第1止回閥(CV1)設在該液體流通管(5)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5)設在液體配管(7)上。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4),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關閉第1開閉閥(EV4),在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運轉時和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第2開閉閥(EV5),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關閉第2開閉閥(EV5)。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利用裝置(3a~3d)設有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經由氣體配管(6)和液體配管(7)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和液體流通管(5)上,構成可以個別地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
而且,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d)的整體熱收支為放熱狀態(tài)的放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熱側利用裝置(3)并使之冷凝,利用以比放熱側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以及、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同時,利用由于吸熱側利用裝置(3)蒸發(fā)氣體制冷劑、冷熱源裝置(2)的制冷劑冷凝產生的冷熱源裝置(2)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
該發(fā)明中,各利用裝置(3a~3d)獨自進行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當進行該放熱運轉的利用裝置(3a~3d)的臺數很多時,在利用冷熱源裝置(2)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以及、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之外,同時,利用冷熱源裝置(2)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使制冷劑進行循環(huán),由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此時,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因而,可以良好地維持利用裝置(3)的運轉。
另外,本發(fā)明的利用裝置(3a~3d)設有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經由氣體配管(6)和液體配管(7)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和液體流通管(5)上,構成可以單獨地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
而且,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d)的整體熱收支為吸熱狀態(tài)的吸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將該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向吸熱側利用裝置(3)擠出后,由吸熱側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降低產生的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熱側利用裝置(3)并使之冷凝,利用比放熱側利用裝置(3)冷凝溫度低的冷熱源裝置(2)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
該發(fā)明中,各利用裝置(3a~3d)獨自進行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當進行該吸熱運轉的利用裝置(3a~3d)的臺數很多時,在利用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差之外,利用冷熱源裝置(2)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使制冷劑進行循環(huán),由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此時,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因而,可以良好地維持利用裝置(3)的運轉。
另外,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C)在設有多臺利用裝置(3a~3d)時,也可以做成對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可以選擇地進行的結構。
本發(fā)明可以全部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這種情況下,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設有第1開閉閥(EV1)、第2開閉閥(EV2-1~EV2-4)、多個連接管(10a~10d)、第3開閉閥(EV3-1~EV3-4)、止回閥(CVG),其中第1開閉閥(EV1)設置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間,第2開閉閥(EV2-1~EV2-4)設置在各氣體配管(6a~6d)上、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多個連接管(10a~10d)一端連接在第1開閉閥(EV1)和冷熱源裝置(2)間,另一端連接在第2開閉閥(EV2-1~EV2-4)和利用裝置(3a~3d)間,第3開閉閥(EV3-1~EV3-4)設在該各連接管(10a~10d)上、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止回閥(CVG)設在上述連接管(10a~10d)上,只允許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放熱主體運轉時和吸熱主體運轉中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進行氣體制冷劑輸送時將第1開閉閥(EV1)關閉,在吸熱主體運轉中自冷熱源裝置(2)向吸熱側利用裝置(3)進行液體制冷劑的擠出時以及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1),使第2開閉閥(EV2-1~EV2-4)只在對應該第2開閉閥(EV2-1~EV2-4)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關閥(EV3-1~EV3-4)只在對應該第3開閉閥(EV3-1~EV3-4)的利用裝置(3a~3d)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4)、止回閥(CVL)和第2開閉閥(EV5-1~EV5-4)其中,第1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止回閥(CVL)設在該液體流通管(5)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5-1~EV5-4)設在各液體配管(7a~7d)上,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4),在吸熱主體運轉時關閉第1開閉閥(EV4),在對應第2開閉閥(EV5-1~EV5-4)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運轉時和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該第2開閉閥(EV5-1~EV5-4),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關閉第2開閉閥(EV5-1~EV5-4)。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儲存液體制冷劑的儲液裝置(22)最好是相對于冷熱源裝置(2)并列設置。并且,理想的是該儲液裝置(22)的一端介由分流管(23)連接在氣體配管(6)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儲液裝置(22)的另一端介由分流管(23)連接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
在本發(fā)明中,液體制冷劑被儲存在儲液裝置(22)。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防止液體制冷劑被儲存在冷熱源裝置(2)中,所以可以避免熱交換面積的減少。其結果,可以高效地維持冷熱源裝置(2)的熱交換率,因此提高裝置整體的效率。
此時,如
圖19所示,理想的是,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分流管(23)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設置用于變更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制冷劑流動的開閉閥(EV11)。
在本發(fā)明中,在將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及儲存裝置(22)排出時關閉開閉閥(EV1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來自溫熱源裝置(1)的氣體制冷劑不被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因而可以防止冷熱源裝置(2)被不必要地加熱,能夠提高節(jié)能化。
另外,本發(fā)明的冷熱源裝置(2a,2b)最好設置多臺,同時各冷熱源裝置(2a,2b)的結構如下由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連接在溫熱源裝置(1)上,在其與溫熱源裝置(1)之間形成封閉回路,變化為在儲存有氣體制冷劑的狀態(tài)下進行放熱運轉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在儲存有液體制冷劑的狀態(tài)下停止放熱運轉的停止側冷熱源裝置。
而且,最好是氣體切換裝置(8)切換各氣體流通管(4a,4b)及氣體配管(6)之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液體切換裝置(9)切換各液體流通管(5a,5b)及液體配管(7)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
在該發(fā)明中,通常在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2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同時切換各冷熱源裝置(2a,2b)相對于利用裝置(3)的連接狀態(tài)。
因此,該發(fā)明通常可以在利用裝置(3)中,進行放熱或吸熱,因此可以進行連續(xù)的放熱運轉或吸熱運轉。
另外,在設有多臺本發(fā)明中的冷熱源裝置(2a,2b)時,如圖21所示,各冷熱源裝置(2a,2b)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利用裝置(3)最好是介由氣體配管(6)及液體配管(7)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上。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和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當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變更為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變更為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和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放熱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冷熱源裝置(2a、2b)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運轉。
在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在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2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在該利用裝置(3)中,進行連續(xù)的放熱運轉。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因此在將本裝置應用于進行室內取暖的空調機時可以連續(xù)進行供暖運轉,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并設在氣體配管(6)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a,2b))之間。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輸送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止回閥(CV1-1,CV1-2)和第2止回閥(CV2-1,CV2-2)其中,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液體配管(7e,7f)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各液體配管(7e,7f)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設有多臺冷熱源裝置(2a,2b)時,如圖23所示,利用裝置(3)最好是介由氣體配管(6)及液體配管(7)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上。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實行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把該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利用裝置(3),由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由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壓力降低產生的利用裝置(3)和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當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變更為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將另一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變更為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使該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向利用裝置(3)擠出,使上述吸熱運轉繼續(xù),使上述各冷熱源裝置(2a、2b)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吸熱運轉。
在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通常將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2b)的液體制冷劑向溫熱源裝置(1)回收,同時在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2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在該利用裝置(3)中,進行連續(xù)的吸熱運轉。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因此在將本裝置應用于進行室內致冷的空調機時可以連續(xù)進行致冷運轉,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和止回閥(CVG1,CVG2),其中,開閉閥(EV1-1,EV1-2)設在氣體配管(6e,6f)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止回閥(CVG1,CVG2)裝在各氣體配管(6e,6f)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a,2b)的流動進行。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自冷熱源裝置(2a,2b)向利用裝置(3)擠出液體制冷劑時和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在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輸送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1,CV1-2)和第2止回閥(CV3-1,CV3-2)其中,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e,7f)在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3-1,CV3-2)設在各液體配管(7e,7f)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關閉開閉閥(EV4),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開閉閥(EV4)。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設有多臺冷熱源裝置(2a,2b)時,控制裝置(C)也可以做成對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可以選擇地進行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全部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此時,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本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變少時,將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由于本發(fā)明可以在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繼續(xù)不斷地進行中,回收液體制冷劑,所以,使利用裝置(3)的連續(xù)運轉成為可能。
這種情況下,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設有第1開閉閥(EV1-1,EV1-2)、第2開閉閥(EV2)、連接管(20)、第3開閉閥(EV3)、止回閥(CVG1,CVG2),其中第1開閉閥(EV1-1,EV1-2)設置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第2開閉閥(EV2)設置在氣體配管(6)上,連接管(20)一端連接在第1開閉閥(EV1-1,EV1-2)和冷熱源裝置(2a,2b)之間、另一端連接在第2開閉閥(EV2)和利用裝置(3)之間,第3開閉閥(EV3)設在該連接管(20)上,止回閥(CVG1,CVG2)設在上述連接管(20)上,只允許向冷熱源裝置(2a,2b)的流動進行。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放熱運轉時和吸熱運轉中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和氣體制冷劑輸送時,將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1-1,EV1-2)關閉,在自吸熱運轉時的溫熱源裝置(1)向冷熱源裝置(2a,2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將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1-1,EV1-2)打開,使第2開閉閥(EV2)只在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關閥(EV3)只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4)、止回閥(CV1-1,CV1-2)和第2開閉閥(EV6-1,EV6-2)其中,第1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e,7f)在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止回閥(CV1-1,CV1-2)設在該各液體流通管(5a,5b)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6-1,EV6-2)設在各液體配管(7e,7f)上,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4),在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關閉第1開閉閥(EV4),在自進行放熱運轉時的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輸送時和自進行吸熱運轉時的冷熱源裝置(2a,2b)向利用裝置(3)擠出液體制冷劑時打開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6-1,EV6-2),在自進行放熱運轉時的溫熱源裝置(1)向冷熱源裝置(2a,2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和自進行吸熱運轉時的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輸送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6-1,EV6-2)。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設有本發(fā)明的多臺冷熱源裝置(2a~2b)時,如圖28所示,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設置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經由氣體配管(6)和液體配管(7e,7f)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和液體流通管(5a,b)上,構成可以獨自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各冷熱源裝置(2a、2b)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b)的整體熱收支為放熱狀態(tài)的放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以比放熱側利用裝置(3)更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及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同時,由吸熱側利用裝置(3)將氣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制冷劑冷凝所產生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變更為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變更為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放熱側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上述放熱主體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該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冷熱源裝置(2a、2b)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主體運轉。
在本發(fā)明中,制冷劑在各利用裝置(3a~3d)和各冷熱源裝置(2a,2b)間循環(huán),利用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另外,本發(fā)明中設有多臺冷熱源裝置(2a、2b)時,利用裝置(3a~3d)設置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經由氣體配管(6)和液體配管(7e,7f)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和液體流通管(5a,5b)上,構成可以獨自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
而且,控制裝置(C)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d)的整體熱收支為吸熱狀態(tài)的吸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利用該利用裝置(3)使制冷劑冷凝,利用該放熱側利用裝置(3)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吸熱側利用裝置(3),將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吸熱側利用裝置(3),利用吸熱側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利用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壓力下降產生的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變更為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同時,將另一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變更為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供給,將該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吸熱側利用裝置(3),使上述吸熱主體運轉繼續(xù),使上述各冷熱源裝置(2a、2b)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主體運轉。
在本發(fā)明中,制冷劑在各利用裝置(3a~3d)和各冷熱源裝置(2a,2b)間循環(huán),利用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此時,各冷熱源裝置(2a,2b)最好是配置在比溫熱源裝置(1)更高的上方。并且,控制裝置(C)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2b),使溫熱源裝置(1)和各冷熱源裝置(2a,2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a,2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a,2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本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變少時,將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可以在使利用裝置(3)的吸熱主體運轉繼續(xù)的情況下,回收液態(tài)制冷劑,所以,利用裝置(3)的連續(xù)運轉成為可能。
另外,本發(fā)明中設有多臺冷熱源裝置(2a,2b)和多臺各利用裝置(3a~3d)時,控制裝置(C)也可以構成可以選擇進行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全部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這種情況下,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設有第1開閉閥(EV1-1,EV1-2)、第2開閉閥(EV2-1~EV2-4)、多個連接管(20)、第3開閉閥(EV3-1~EV3-4)、止回閥(CVG1,CVG2),其中第1開閉閥(EV1-1,EV1-2)設置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a,2b)之間、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第2開閉閥(EV2-1~EV2-4)設置在各氣體配管(6a~6d)上,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多個連接管(20)一端連接在第1開閉閥(EV1-1,EV1-2)和冷熱源裝置(2a,2b)之間、另一端連接在第2開閉閥(EV2-1~EV2-4)和利用裝置(3a~3d)之間,第3開閉閥(EV3-1~EV3-4)設在該連接管(20)上,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止回閥(CVG1,CVG2)設在上述連接管(20)上,只允許向冷熱源裝置(2a,2b)的流動進行。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自放熱主體運轉時的放熱側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輸送時和自吸熱主體運轉時的吸熱側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氣體制冷劑輸送時,將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1-1,EV1-2)關閉,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冷熱源裝置(2a,2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將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1-1,EV1-2)打開,使第2開閉閥(EV2-1~EV2-4)只在與該第2開閉閥(EV2-1~EV2-4)對應的利用裝置(3)進行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閉閥(EV3-1~EV3-4)只在與該第3開閉閥(EV3-1~EV3-4)對應的利用裝置(3)進行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4)、止回閥(CV1-1,CV1-2)和第2開閉閥(EV6-1,EV6-2)其中,第1開閉閥(EV4)設在液體配管(7e,7f)在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止回閥(CV1-1,CV1-2)設在該各液體流通管(5a,5b)的流出側,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6-1,EV6-2)設在各液體配管(7e,7f)上,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只在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第1開閉閥(EV4),另一方面在自進行放熱主體運轉時的放熱側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制冷劑輸送時和自進行吸熱主體運轉時的冷熱源裝置(2a,2b)向吸熱側利用裝置(3)擠出液體制冷劑時打開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6-1,EV6-2),在自進行放熱主體運轉時的溫熱源裝置(1)向冷熱源裝置(2a,2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和自進行吸熱主體運轉時的吸熱側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輸送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6-1,EV6-2)。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本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理想的是,設有多臺儲存液體制冷劑的儲液裝置(25a,25b),同時各儲液裝置(25a,25b)的結構如下各儲液裝置(25a,25b)由氣體管道(26a,26b)及液體管道(27a,27b)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上,并且變化成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其中,充填側儲液裝置自氣體制冷劑的儲存量多的狀態(tài)儲存液體制冷劑,放出側儲液裝置在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多的狀態(tài)下,放出液體制冷劑。
而且。最好是氣體切換裝置(8)切換各氣體流通管(4a,4b)及氣體管道(26a,26b)之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液體切換裝置(9)切換各液體流通管(5a,5b)及液體管道(27a,27b)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
在該發(fā)明中,通常在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同時切換各儲液裝置(25a,25b)相對于利用裝置(3)的連接狀態(tài)。
因此,該發(fā)明通??梢栽诶醚b置(3)中,進行放熱或吸熱,因此可以進行連續(xù)的放熱運轉或吸熱運轉。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的情況下,如圖32所示,各儲液裝置(25a,25b)最好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出側儲液裝置(25a)和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b)。
并且,控制裝置(C)當充填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充填側儲液裝置(25b)變更為放出側儲液裝置(25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放出側儲液裝置(25a)變更為充填側儲液裝置(25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充填側儲液裝置(25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和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上述放熱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放出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儲液裝置(25a,25b)向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運轉。
在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總是將液體制冷劑自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回收,同時,在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在該利用裝置(3)中,進行連續(xù)的放熱運轉。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因此在將本裝置應用于進行室內取暖的空調機時可以連續(xù)進行供暖運轉,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7-1,EV7-2)和第2開閉閥(EV8-1,EV8-2),其中,第1開閉閥(EV7-1,EV7-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2開閉閥(EV8-1,EV8-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自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儲液裝置(25a,25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當自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止回閥(CV1-1,CV1-2)、第2止回閥(CV2-1,CV2-2)和第3止回閥(CV4)其中,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第3止回閥(CV4)設在液體配管(7)上,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的情況下,如圖34所示,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實行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出側儲液裝置(25a),將該放出側儲液裝置(25a)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降低產生的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與冷熱源裝置(2)連通的充填側儲液裝置(25b)。
并且,控制裝置(C)在充填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充填側儲液裝置(25b)變更為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同時,將另一放出側儲液裝置(25a)變更為充填側儲液裝置(25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充填側儲液裝置(25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放出側儲液裝置(25b)供給,將該放出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利用裝置(3),使上述吸熱運轉繼續(xù),使上述各儲液裝置(25a,25b)向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吸熱運轉。
在該發(fā)明中,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總是在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和利用裝置(3)之間使制冷劑循環(huán),在該利用裝置(3)中,進行連續(xù)的吸熱運轉。
因此,在該發(fā)明中,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因此在將本裝置應用于進行室內致冷的空調機時,可以連續(xù)進行供暖運轉,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此時,各冷熱源裝置(2a,2b)最好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使溫熱源裝置(1)和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儲液裝置(25a,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本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變少時,將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由于本發(fā)明可以在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繼續(xù)不斷的進行中,回收液體制冷劑,所以,可以使利用裝置(3)的連續(xù)運轉成為可能。
另外,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7-1,EV7-2)和第2開閉閥(EV8-1,EV8-2),其中,第1開閉閥(EV7-1,EV7-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2開閉閥(EV8-1,EV8-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自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液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儲液裝置(25a,25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當自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1,CV1-2)和第2止回閥(CV2-1,CV2-2)其中,開閉閥(EV4)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第1止回閥(CV1,CV1-2)設在該各液體流通管(5a,5b)的流出側,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及利用裝置(3)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進行液體制冷劑回收時,打開開閉閥(EV4)。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的情況下,控制裝置(C)可以構成可以選擇進行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兼而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此時,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中,當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使溫熱源裝置(1)和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儲液裝置(25a,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本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變少時,將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由于本發(fā)明可以在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繼續(xù)不斷的進行中,回收液體制冷劑,所以,可以使利用裝置(3)的連續(xù)運轉成為可能。
另外,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7-1,EV7-2)、第2開閉閥(EV8-1,EV8-2)、第3開閉閥(EV2)和第4開閉閥(EV3),其中,第1開閉閥(EV7-1,EV7-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2開閉閥(EV8-1,EV8-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第3開閉閥(EV2)設在氣體配管(6)上,第4開閉閥(EV3)設在連接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連接管(20)上。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放熱運轉時自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吸熱運轉時自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另一方面,在自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關閉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2開閉閥(EV8-1,EV8-2),當自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打開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2開閉閥(EV8-1,EV8-2);使第3開閉閥(EV2)只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4開閉閥(EV3)只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1,CV1-2)、第2止回閥(CV2-1,CV2-2)、第2開閉閥(EV9)和第3開閉閥(EV10)其中,開閉閥(EV4)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的流出側;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該各液體流通管(5a,5b)的流出側,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及利用裝置(3)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9)設在液體配管(7)上;第3開閉閥(EV10)介由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連接利用裝置(3)和各儲液裝置(25a,25b)的連接管(21)上。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使第1開閉閥(EV4)只在液體制冷劑自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回收時打開;使第2開閉閥(EV9)只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閉閥(EV10)只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在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的情況下,如圖39所示,各利用裝置(3a~3d)設有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經由氣體配管(6a~6d)和液體配管(7a~7d)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和液體流通管(5a,5b)上,構成可以獨自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各儲液裝置(25a,25b)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b)的整體熱收支為放熱狀態(tài)的放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出側儲液裝置(25a)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同時,利用以比放熱側利用裝置(3)更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及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b)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同時,由吸熱側利用裝置(3)將氣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的制冷劑冷凝所產生的冷熱源裝置(2)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b)。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充填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充填側儲液裝置(25b)變更為放出側儲液裝置(25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放出側儲液裝置(25a)變更為充填側儲液裝置(25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充填側儲液裝置(25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放熱側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上述放熱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放出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儲液裝置(25a、25b)向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運轉。
在本發(fā)明中,制冷劑在各利用裝置(3a~3d)和各儲液裝置(25a,25b)間循環(huán),利用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在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的情況下,各利用裝置(3a~3d)設有多臺,同時,各利用裝置(3a~3d)最好是經由氣體配管(6a~6d)和液體配管(7a~7d)分別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和液體流通管(5a,5b)上,構成可以獨自選擇放熱運轉和吸熱運轉的結構,各冷熱源裝置(2a,2b)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當實行利用裝置(3a~3d)的整體熱收支為放熱狀態(tài)的放熱主體運轉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出側儲液裝置(25a)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該放熱側利用裝置(3)和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放熱側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吸熱側利用裝置(3),同時,將放出側儲液裝置(25a)的液體制冷劑擠出到吸熱側利用裝置(3),由吸熱側利用裝置(3)將液體制冷劑蒸發(fā),同時,由冷熱源裝置(2)將氣體制冷劑冷凝,利用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降低所產生的吸熱側利用裝置(3)和冷熱源裝置(2)的壓力差,將吸熱側利用裝置(3)的蒸發(fā)氣體制冷劑輸送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b)。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當充填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充填側儲液裝置(25b)變更為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將另一放出側儲液裝置(25a)變更為充填側儲液裝置(25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充填側儲液裝置(25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和放熱側利用裝置(3)供給,將該放出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向放熱側利用裝置(3)擠出,使上述吸熱運轉繼續(xù),使上述各儲液裝置(25a、25b)向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吸熱運轉。
在本發(fā)明中,制冷劑在各利用裝置(3a~3d)和各儲液裝置(25a,25b)間循環(huán),利用各利用裝置(3a~3d)進行放熱和吸熱。
這種情況下,各儲液裝置(25a,25b)最好是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當吸熱主體運轉時的溫熱源裝置(1)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下時,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和液體切換裝置(9),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使溫熱源裝置(1)和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儲液裝置(25a,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在本發(fā)明中,當溫熱源裝置(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變少時,將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因此,由于本發(fā)明可以在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繼續(xù)地進行中,回收液體制冷劑,所以,可以使利用裝置(3)的連續(xù)運轉成為可能。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設有多臺儲液裝置(25a,25b)和多臺各利用裝置(3a~3d)的情況下,控制裝置(C)可以構成可以選擇進行上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兼而得到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和吸熱主體運轉的作用,提高實用性。
此時,氣體切換裝置(8)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7-1,EV7-2)、第2開閉閥(EV8-1,EV8-2)、第3開閉閥(EV2-1~EV2-4)、多個連接管(10a~10d)和第4開閉閥(EV3-1~EV3-4),其中,第1開閉閥(EV7-1,EV7-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2開閉閥(EV8-1,EV8-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第3開閉閥(EV2-1~EV2-4)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設在各氣體配管(6a~6d)上;多個連接管(10a~10d)一端接在第2開閉閥(EV8-1,EV8-2)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另一端接在第3開閉閥(EV2-1~EV2-4)和利用裝置(3a~3d)之間;第4開閉閥(EV3-1~EV3-4)與各利用裝置(3a~3d)對應,設在各連接管(10a~10d)上。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在自放熱主體運轉狀態(tài)下的放熱側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自吸熱主體運轉狀態(tài)下的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另一方面,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打開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1開閉閥(EV7-1,EV7-2)。
并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關閉放出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2開閉閥(EV8-1,EV8-2),當自冷熱源裝置(2)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打開充填側儲液裝置(25a,25b)的第2開閉閥(EV8-1,EV8-2);使第3開閉閥(EV2-1~EV2-4)只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打開;使第4開閉閥(EV3-1~EV3-4)只在利用裝置(3)吸熱運轉時打開。
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得到氣體切換裝置(8)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液體切換裝置(9)最好是裝有第1開閉閥(EV4)、第1止回閥(CV1-1,CV1-2)、第2止回閥(CV2-1,CV2-2)、第2開閉閥(EV9)和第3開閉閥(EV10)其中,第1開閉閥(EV4)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及利用裝置(3a~3d)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第2開閉閥(EV9)設在液體配管(7)上;第3開閉閥(EV10)設置在介由第2止回閥(CV2-1,CV2-2)連接利用裝置(3a~3d)和各儲液裝置(25a,25b)的連接管(21)上。
而且,控制裝置(C)最好是使第1開閉閥(EV4)只在液體制冷劑自儲液裝置(25a,25b)向溫熱源裝置(1)回收時打開;使第2開閉閥(EV9)只在利用裝置(3)的吸熱主體運轉時打開;使第3開閉閥(EV10)只在利用裝置(3)的放熱主體運轉時打開。
因此,該發(fā)明能夠得到液體切換裝置(9)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溫熱源裝置(1)最好是自循環(huán)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熱源用制冷劑吸收熱量使制冷機蒸發(fā),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由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使制冷劑冷凝。
并且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具有加熱熱交換裝置(12)、冷卻熱交換裝置(15),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其中,加熱熱交換裝置(12)在其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進行熱交換,向該溫熱源裝置(1)供給制冷劑蒸發(fā)用的熱量,冷卻熱交換裝置(15)在其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進行熱交換,自該冷熱源裝置(2)奪取制冷劑冷凝用的熱量,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大的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時,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
在本發(fā)明中,當進行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大的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時,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即,通過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使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同時,可以穩(wěn)定的進行向溫熱源裝置(1)的熱量供給及自溫熱源裝置(2)的熱量回收,因此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利用裝置(3)的運轉狀態(tài)。
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3)、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
而且,最好是設有旁路(17),該旁路(17)一端連接在膨脹機構(13)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另一端安裝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之間;該旁路(17)上設有調節(jié)閥(18),該調節(jié)閥(18)變更開度,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供給熱源用制冷劑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8a)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
并且,最好是設有將來自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分流,導向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旁路(17),在該旁路(17)上設有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
而且,此時最好是旁路(17)的一端連接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和膨脹機構(18a)之間,另一端連接在冷卻熱交換裝置(15)和制冷劑加熱裝置(11)之間。另外,在旁路(17)的一端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最好設有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其開度且使熱源用制冷劑減壓,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供給熱源用制冷劑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溫熱源裝置(1)最好是溫熱源裝置(1)自循環(huán)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熱源用制冷劑吸收熱量使制冷劑蒸發(fā),冷熱源裝置(2)最好的是由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使制冷劑冷凝。
并且,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具有加熱熱交換裝置(12)、冷卻熱交換裝置(15),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其中,加熱熱交換裝置(12)在其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進行熱交換,向該溫熱源裝置(1)供給制冷劑蒸發(fā)用的熱量,冷卻熱交換裝置(15)在其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進行熱交換,自該冷熱源裝置(2)奪取制冷劑冷凝用的熱量,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小的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時,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
在本發(fā)明中,當進行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小的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時,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即,通過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使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同時,可以穩(wěn)定地進行向溫熱源裝置(1)的熱量供給及自冷熱源裝置(2)的熱量回收,因此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利用裝置(3)的運轉狀態(tài)。
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膨脹機構(13)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
而且,最好是設有旁路(17),該旁路(17)一端連接在膨脹機構(13)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另一端安裝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之間;該旁路(17)上設有調節(jié)閥(18),該調節(jié)閥(18)變更開度,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8a)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
并且,最好是設有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制冷劑向加熱熱交換裝置(12)分流、導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旁路(17),在該旁路(17)上設有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
而且,此時最好是旁路(17)的一端連接在膨脹機構(18a)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5)之間,另一端連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2)之間。另外,在旁路(17)的一端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最好設有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其開度且使熱源用制冷劑減壓,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溫熱源裝置(1)最好是溫熱源裝置(1)自循環(huán)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熱源用制冷劑吸收熱量使制冷劑蒸發(fā),冷熱源裝置(2)最好是被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使制冷劑冷凝。
并且,上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具有加熱熱交換裝置(12)、冷卻熱交換裝置(15),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其中,加熱熱交換裝置(12)在其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進行熱交換,向該溫熱源裝置(1)供給制冷劑蒸發(fā)用的熱量,冷卻熱交換裝置(15)在其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進行熱交換,自該冷熱源裝置(2)奪取制冷劑冷凝用的熱量,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大的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時,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另一方面,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小的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時,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
在本發(fā)明中,當進行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大的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時,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另一方面,當進行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小的利用裝置(3)的吸熱運轉時,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自熱源用制冷劑奪取熱量。即,根據利用裝置(3)的運轉狀態(tài),變更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熱源用制冷劑熱交換狀態(tài),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使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同時,可以穩(wěn)定地進行向溫熱源裝置的熱量供給及自冷熱源裝置(2)的熱量回收,因此可以得到高效率的利用裝置(3)的運轉狀態(tài)。
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3)、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連接,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
而且,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的是設有四通切換閥(19),該四通切換閥(19)在利用裝置(3)進行供暖運轉時,置于使來自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自膨脹機構(13)經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流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供暖切換狀態(tài),在利用裝置(3)進行致冷運轉時,置于使來自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自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經膨脹機構(13)流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致冷切換狀態(tài);最好的是設有旁路(17),該旁路(17)一端連接在膨脹機構(13)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另一端連接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四通切換閥(19)之間,該旁路(17)上設有調節(jié)閥(18),該調節(jié)閥(18)變更開度,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熱源用制冷劑之間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利用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此時,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8c)及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
并且,最好是設有旁路(17),該旁路(17)在利用裝置(3)進行供暖運轉時,將來自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分流、導向加熱裝置(11),另一方面,在利用裝置(3)進行致冷運轉時,將來自加熱裝置(11)的制冷劑向加熱熱交換裝置(12)分流、導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在該旁路(17)上設有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及在利用裝置(3)進行供暖運轉時使制冷劑減壓的減壓機構(18b)。
而且,此時最好是旁路(17)的一端部被分支為吸入側支管(16a)和吐出側支管(16b),該吸入側支管(16a)被連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吸入側,排出側支管(16b)被連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側;在上述吸入側支管(16a)上裝有在利用裝置(3)進行供暖運轉時打開、進行致冷運轉時關閉的開閉閥(EVI),在排出側支管(16b)上裝有在利用裝置(3)進行供暖運轉時關閉、進行致冷運轉時打開的開閉閥(EVO)。
在本發(fā)明中,利用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熱源用制冷劑之間的熱量。其結果,使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
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得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的具體的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
在該發(fā)明中,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結霜問題可以迅速被解消。
因此,本發(fā)明以短時間確實地進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除霜,提高利用裝置(3)的放熱性能。
另外,上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吐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而且,該除霜裝置(31)最好是具有熱氣管(32)、開閉閥(EVD1)、吸入管(33)和開閉閥(EVD2),其中熱氣管(32)一端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側,另一端接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上;開閉閥(EVD1)設在該熱氣管(32)上,只在除霜運轉時打開;吸入管(33)將來自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介由膨脹機構(13)經過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導入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吸入側;開閑閥(EVD2)設在該吸入管(33)上,只在除霜運轉時打開。
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得到除霜裝置(31)的具體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最好是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而且,該除霜裝置(31)最好是具有開閉閥(EVD4)、連接管(33)和開閉閥(EVD3),其中開閉閥(EVD4)設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2)之間,在除霜運轉時關閉;連接管(33)一端接在上述開閉閥(EVD4)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2)之間,另一端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吸入側;開閉閥(EVD3)設在該連接管(33)上,在除霜運轉時關閉。
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得到除霜裝置(31)的具體結構,提高裝置自身的實用性。
本發(fā)明的制冷劑加熱裝置最好是壓縮機(11)。
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將供給溫熱源裝置(1)的熱量確實地供給給熱源側制冷劑,可以提高裝置自身的可靠性。
圖1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tài)中的制冷劑回路整體結構的圖。
圖2為顯示第1實施形態(tài)中的制冷劑循環(huán)動作的圖。
圖3為顯示第2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4為第2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2的對應圖。
圖5為顯示氣體切換裝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6為顯示液體流路切換裝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7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8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tài)中的供暖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9為顯示第3實施形態(tài)中的致冷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10為顯示氣體切換裝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11為顯示液體流路切換裝置的變形例的圖。
圖12為顯示第4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13為顯示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所有的室內為供暖狀態(tài)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14為顯示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所有的室內為致冷狀態(tài)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15為顯示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16為顯示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17為顯示在第4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內熱交換器的放熱量和吸熱量同等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18為顯示裝有1個儲液器的變形例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19為顯示裝有1個儲液器的變形例中的供暖運轉狀態(tài)的圖。
圖20為顯示裝有1個儲液器的變形例中的致冷運轉狀態(tài)的圖。
圖21為顯示第5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22為第5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2的對應圖。
圖23為顯示第6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24為第6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2的對應圖。
圖25為顯示第7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26為顯示第7實施形態(tài)中的供暖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27為顯示第7實施形態(tài)中的致冷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28為顯示第8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29為顯示在第8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30為顯示在第8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31為顯示在第8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內熱交換器的放熱量和吸熱量同等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32為顯示第9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33為第9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2的對應圖。
圖34為顯示第10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35為第10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2的對應圖。
圖36為顯示第11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37為顯示第11實施形態(tài)中的供暖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38為顯示第11實施形態(tài)中的致冷運轉狀態(tài)的圖2的對應圖。
圖39為顯示第12實施形態(tài)中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圖。
圖40為顯示在第12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41為顯示在第12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42為顯示在第12實施形態(tài)中、各室內熱交換器的放熱量和吸熱量同等時的圖2的對應圖。
圖43為第13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44為第14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45為第15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46為第16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47為顯示在第16實施形態(tài)中裝有除霜回路的變形例的圖1的對應圖。
圖48為第17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49為顯示在第17實施形態(tài)中裝有除霜回路的變形例的圖1的對應圖。
圖50為第18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51為第19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52為第20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53為第21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54為第22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圖55為第23實施形態(tài)中的圖1的對應圖。
下面按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
以下的實施形態(tài)為將本發(fā)明應用于裝有1次側、2次側的2個系統(tǒng)制冷劑回路的空調機的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而且,該空調機為利用自1次側制冷劑回路給予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熱量、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中、一邊使制冷劑循環(huán)一邊進行室內空氣調節(jié)的空調機。
-第1實施形態(tài)-首先,用圖1及圖2,就權利要求2~5、59及60記載的發(fā)明所述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進行說明。
該第1實施形態(tài)為作為供暖專用的空氣調節(jié)裝置,設計了上述1次側制冷劑回路及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結構。
圖1顯示本形態(tài)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整體的制冷劑回路。如該圖1所示,本制冷劑回路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回路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和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以下,就1次側制冷劑回路(A)和2次側制冷劑回路(B)進行說明。
首先,就2次側制冷劑回路(B)進行說明,該2次側制冷劑回路(B)在其與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進行室內的供暖。
該2次側制冷劑回路(B)由作為溫熱源裝置的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作為冷熱源裝置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通過氣體流通管(4)及液體流通管(5)連接而構成。而且,2次側制冷劑回路(B)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構成制冷劑循環(huán)的封閉回路。另外,這些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設置狀態(tài)為冷熱源熱交換器(2)布置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上方。
上述2次側制冷劑回路(B)裝有作為利用裝置的室內熱交換器(3),該室內熱交換器(3)設置在進行空氣調節(jié)的室內。而且,室內熱交換器(3)介由氣體配管(6)接在氣體流通管(4)上、介由液體配管(7)接在液體流通管(5)上。
另外,在上述氣體流通管(4)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設有構成氣體切換裝置(8)的開閉自如的電磁閥(EV1)。而且,該電磁閥(EV1)由作為控制裝置的控制器(C)切換控制其開閉狀態(tài)。
另外,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液體配管(7)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第1止回閥(CV1),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流通的第2止回閥(CV2)。這樣構成液體切換裝置(9)。
其次,就相對于2次側制冷劑回路(B)供給熱量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進行說明。
該回路(A)由作為制冷劑加熱裝置的壓縮機(11)、作為加熱熱交換裝置的加熱用熱交換器(12)、作為膨脹機構的膨脹閥(13)、作為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的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和作為冷卻熱交換裝置的冷卻用熱交換器(15)通過制冷劑配管(16)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其中,作為加熱熱交換裝置的加熱用熱交換器(12)在其和上述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進行熱交換,作為冷卻熱交換裝置的冷卻用熱交換器(15)在其和上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進行熱交換。
旁路(17)的一端連接在上述膨脹閥(13)和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之間,該旁路(17)的另一端連接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而且,該旁路(17)上設有作為調節(jié)閥的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該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變更開度,以調節(jié)流向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制冷劑的流量。另外,該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由上述控制器(C)調節(jié)其開度。
其次,就如上述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的室內供暖運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另外,用于該運轉狀態(tài)的說明的圖2顯示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各熱交換器(1,2,3)中、氣體制冷劑和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的比例。
在該供暖運轉時,首先利用控制器(C)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中將電磁閥(EV1)關閉,另一方面,在1次側制冷劑回路(A)中調整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的開度,以根據加熱用熱交換器(12)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的熱交換量及冷卻用熱交換器(15)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制冷劑的流量。
具體地就1次側制冷劑回路(A)及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制冷劑循環(huán)動作進行說明。
在1次側制冷劑回路(A)中,由壓縮機(11)排出的制冷劑在加熱用熱交換器(12)中與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凝,在膨脹閥(13)中被減壓;一部分制冷劑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通過例如和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另一方面,其他的制冷劑流經旁路(17)在冷卻用熱交換器(15)中通過與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這些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被吸入壓縮機(11)。該循環(huán)動作被重復進行。
另一方面,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中,溫熱源熱交換器(1)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吸收所定的熱量,在該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使制冷劑蒸發(fā),來自該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如圖2(a)所示,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介由氣體流通管(4)及氣體配管(6)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使室內空氣加溫,給室內供暖。
另外,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制冷劑在室溫下冷凝,與此相對,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制冷劑由冷卻用熱交換器(15)使之冷凝。因此,室內熱交換器(3)的內壓比冷熱源熱交換器(2)更高,利用該壓力差,如圖2(b)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制冷劑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即,伴隨著該供暖運轉液體制冷劑被儲存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
另外,即使是氣體制冷劑導入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情況下,由于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被冷卻用熱交換器(15)奪取熱量,因此該氣體制冷劑也會在比較低的溫度下冷凝。
而且,當這樣的供暖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上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供暖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電磁閥(EV1)打開。因而,如圖2(c)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而且,由于如上所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布置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上方,因此利用該高低位差,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另外,由于液體配管(7)上設有第2止回閥(CV2),所以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不會流入室內熱交換器(3)。
另外,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不進行其與冷卻用熱交換器(15)的熱交換。
同時,由于此時只要不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進行制冷劑的加熱,在其與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被均壓的時間就可以縮短,所以可以使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迅速結束,實現運轉時間的縮短化。
如上的供暖運轉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被交互進行,使室內致暖。
而且,在這樣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中的供暖運轉被進行的狀態(tài)下,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由于制冷劑冷凝,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給予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熱量比由冷卻用熱交換器(15)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奪取的熱量更大。
因此,有必要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使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中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在此,通過設定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的開度,調節(jié)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制冷劑的流量,以使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吸熱量與上述熱交換量之差相等。即,流量調節(jié)用電動閥(18)的開度設定要使冷卻用熱交換器(15)的吸熱量與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吸熱量之和等于加熱用熱交換器(12)的放熱量。
這樣,良好地得到了1次側制冷劑回路(A)中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同時,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供暖運轉被進行。
這樣,本第1實施形態(tài)的熱輸送裝置由于是利用因給予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熱量所產生的制冷劑的壓力上升使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進行,所以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不需要泵等驅動源。因此,可以降低電力消耗,消減故障發(fā)生的部位及確保作為裝置整體的可靠性。
另外,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由于進行了制冷劑的冷凝,所以可以確實地使氣體制冷劑液化,可以抑制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內壓上升,可以進行良好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因此,不必象現有的一樣為了不使氣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流出,而在該室內熱交換器中使制冷劑預先處于過冷卻狀態(tài)。其結果,可以充分得到制冷劑和室內空氣之間的熱交換量,謀求提高供暖能力。
另外,由于可以減小機器布置位置的制約,所以可以得到高的可靠性及通用性。
另外,在本回路中不限于上述結構,也可以將第1及第2止回閥(CV1,CV2)分別替換為流量控制閥。
-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變形例-以下就關于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多個變形例進行說明。
另外,在以下說明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變形例中,省略了有關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說明及圖示。且,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變形例中,也可以與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同樣的回路組合或與后述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變形例說明的回路組合。且,在以下的回路中,對具有同樣功能的部件使用同一名稱及同一符號。
-第2實施形態(tài)-該第2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9記載的發(fā)明所述的實施形態(tài),為作為致冷專用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關于回路結構,只就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相異的點進行說明。
如圖3所示,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設有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在氣體配管(6)上設有僅允許氣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流通的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這樣構成氣體切換裝置(8)。
另外,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液體配管(7)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除設有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同樣的第1止回閥(CV1)外,還設有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
另外,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室內熱交換器(3)流通的作為權利要求9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2止回閥的第3止回閥(CV3)。這樣構成液體切換裝置(9)。而且,上述各電磁閥(EV1,EV4)由控制器(C)切換控制其開閉狀態(tài)。
其次,就如上述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致冷運轉時進行說明。
在該致冷運轉開始前,制冷劑被預先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當制冷運轉自該狀態(tài)下開始時,首先利用控制器(C)將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打開,且,將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關閉。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4(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介由氣體流通管(4)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
由于該氣體制冷劑被供給和氣體制冷劑的壓力的作用,預先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如圖4(b)所示,介由液體流通管(5)及液體配管(7)被向室內熱交換器(3)擠出。另外,在該圖4(a)、(b)所示的狀態(tài)下,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放熱不進行。
當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進行所定的時間后,由控制器(C)使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關閉。在該狀態(tài)下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被停止。而且,在氣體制冷劑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液體制冷劑向室內熱交換器(3)分別導入的狀態(tài)下,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氣體制冷劑冷凝,由于伴隨著該冷凝的壓力降低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內壓將比室內熱交換器(3)更低。
利用該壓力差,如圖4(c)所示,由室內熱交換器(3)蒸發(fā)的制冷劑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也就是說,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在制冷劑和室內空氣之間被進行熱交換,室內空氣被致冷。
當這樣的致冷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致冷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各電磁閥(EV1,EV4)都打開。因而,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同樣,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另外,由于氣體配管(6)上設有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所以在該液體制冷劑回收運轉時,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2)的氣體制冷劑不會流入室內熱交換器(3)。
另外,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不進行其與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的熱交換。
如上的致冷運轉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被交互進行,使室內致冷。
這樣,即使是本第2實施形態(tài)的熱輸送裝置,2次側制冷劑回路(B)也不需要裝有泵等驅動源,可以降低電力消耗,消減故障發(fā)生的部位及確保作為裝置整體的可靠性。
另外,在本回路中不限于上述結構,也可以用流量控制閥取代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
另外,也可以做成只設第1止回閥(CV1)及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之一的結構。
另外,作為氣體切換裝置(8)也可以取代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及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如圖5所示,做成設有四通切換閥(FV)及毛細管(CT)的結構,根據制冷劑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切換四通切換閥(FV)。亦即,在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室內熱交換器(3)供給液體制冷劑時,如圖5虛線所示切換四通切換閥(FV),另一方面,在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供給氣體制冷劑時,如圖5實線所示切換四通切換閥(FV)。
進而,作為液體切換裝置(9)的結構如圖6所示,如果將第1止回閥(CV1)的位置設定在相對于液體流通管(5)的液體配管(7)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就可以省去第3止回閥(CV3)。
-第3實施形態(tài)-下面按圖說明有關權利要求10~13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
該第3實施形態(tài)為作為供暖運轉和制冷運轉可切換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有關回路結構僅就與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7所示,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設有第1電磁閥(EV1),在氣體配管(6)上設有第2電磁閥(EV2)。
另外,連接管(10)的一端接在上述第1電磁閥(EV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另一端接在第2電磁閥(EV2)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而且,在該連接管(10)上設有第3電磁閥(EV3),同時,在該連接管(10)上設有僅允許氣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流通的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這樣,氣體切換裝置(8)被構成。
另外,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液體配管(7)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的流出側,設有作為權利要求13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1開閉閥的第4電磁閥(EV4),并且,在該流出側的部分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液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L)。
另外,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作為權利要求13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2開閉閥的第5電動閥(EV5)。這樣構成液體切換裝置(9)。上述各電磁閥(EV1,EV2,EV3,EV4)及電動閥(EV5)由控制器(C)切換控制其開閉狀態(tài)。
其次,就如上述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供暖運轉時及致冷運轉時進行說明。
首先,就供暖運轉時進行說明。在該供暖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電磁閥(EV1)及第3電磁閥(EV3)關閉,同時,將第2電磁閥(EV2)、第4電磁閥(EV4)及第5電動閥(EV5)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同樣,如圖8(a),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冷凝,將室內空氣加溫。其后,該冷凝的液體制冷劑如圖8(b)所示,利用室內熱交換器(3)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壓力差,被輸送到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
并且,當上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供暖運轉停止,被切換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同樣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將第2電磁閥(EV2)、第3電磁閥(EV3)及第5電動閥(EV5)關閉,同時,將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8(c)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這樣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利用該兩熱交換器(1,2)的高低差,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其次,就制冷運轉時用圖9說明。
在該致冷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2電磁閥(EV2)及第4電磁閥(EV4)關閉,同時,將第1電磁閥(EV1)、第3電磁閥(EV3)及第5電動閥(EV5)打開。在該狀態(tài)下,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同樣,如圖9(a),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被介由氣體流通管(4)供給到冷熱源交換器(2),預先被儲存在冷熱源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如圖9(b)所示,介由液體流通管(5)及液體配管(7)被向室內熱交換器(3)擠出。
并且,當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進行所定的時間后,由控制器(C)使第1電磁閥(EV1)關閉,利用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制冷劑蒸發(fā)的室內熱交換器(3)的壓力差,如圖9(c)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制冷劑經由連接管(10)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
而且,當這樣的致冷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致冷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都打開。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另外,在本回路中不限于上述結構,也可以用流量控制閥取代液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L)及第4電磁閥(EV4)。
另外,也可以將氣體切換裝置(8)如圖10所示,做成設有第1電磁閥(EV1)、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四通切換閥(FV)及毛細管(CT)的結構,根據制冷劑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切換四通切換閥(FV)。亦即,在供暖運轉時,如圖10虛線所示切換四通切換閥(FV),另一方面,在制冷運轉時及在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回收液體制冷劑時,如圖10實線所示切換四通切換閥(FV)。
進而,也可以取代第5電動閥(EV5),如圖(11)所示,將液體配管(7)的一部分分支,分別設置電磁閥(EV5’、EV5”)及允許制冷劑相互反向流通的止回閥(CVL’、CVL”)。這種情況下,在供暖運轉時,使串聯(lián)在允許液體制冷劑從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流通的止回閥(CVL’)上的電磁閥(EV5’)打開,在致冷運轉時,使串聯(lián)在允許液體制冷劑從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室內熱交換器(3)流通的止回閥(CVL”)上的電磁閥(EV5”)打開。
-第4實施形態(tài)-其次,就權利要求14-20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按圖進行說明。
該第4實施形態(tài)為作為冷暖自由的復型空調裝置而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這種所謂冷暖自由的復型空調裝置是指具有多個室內單個布置的多個室內熱交換器、分別可以單獨選擇制冷運轉和供暖運轉的空調裝置。
如圖12所示,在氣體流通管(4)的氣體配管(6)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設有第1電磁閥(EV1)。另外,氣體配管(6)上的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側被分成多支,分別構成分支氣體配管(6a~6d)。而且各分支氣體配管(6a~6d)上設有第2電磁閥(EV2-1~EV2-4)。
另外,連接管(10)的一端接在上述第1電磁閥(EV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連接管(10)的另一端接在第2電磁閥(EV2-1~EV2-4)和室內熱交換器(3a~3d)之間。該連接管(10)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側被分為多支,形成多個分支連接管(10a~10d)。并且,各分支連接管(10a~10d)上分別設有第3電磁閥(EV3-1~EV3-4)。
同時,在該連接管(10)上設有僅允許氣體制冷劑自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流通的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這樣,氣體切換裝置(8)被構成。
另一方面,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液體配管(7)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設有作為權利要求20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1開閉閥的第4電磁閥(EV4),并且,在液體流通管(5)上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液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L)。
另外,液體配管(7)在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側被分成多支,形成多個分支液體配管(7a~7d)。而且,各分支液體配管(7a~7d)上分別設有作為權利要求20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2開閉閥的第5電動閥(EV5-1~EV5-4)。
其次,就如上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B)的各室內空調運轉時進行說明。
作為該空調運轉狀態(tài),有下面3種。
(1)同時供暖各室內的狀態(tài),也就是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放熱運轉的狀態(tài)。
(2)同時致冷各室內的狀態(tài),也就是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吸熱運轉的狀態(tài)。
(3)給一部分室內供暖,另一部分室內致冷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一部分室內熱交換器進行放熱運轉,而其他室內熱交換器進行吸熱運轉的狀態(tài)。
進一步,這種一部分室內供暖另一部分室內致冷的狀態(tài)(3)有以下3種。
(3)-1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的情況(例如,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比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多的放熱主體運轉的情況)。
(3)-2致冷要求的情況(例如,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比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多的吸熱主體運轉的情況)。
(3)-3這些為同一的情況(例如,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和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為同樣多的情況)。
以下就各種情況分別說明。
首先,用圖13就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放熱運轉的情況進行說明。
在該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電磁閥(EV1)及各第3電磁閥(EV3-1~EV3-4)關閉,同時,將各第2電磁閥(EV2-1~EV2-4)、第4電磁閥(EV4)及各第5電動閥(EV5-1~EV5-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3(a)所示,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同樣,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經由各分支氣體配管(6a~6d)被供給到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冷凝,將各室內空氣加溫。其后,該冷凝的液體制冷劑如圖13(b)所示,利用室內熱交換器(3a~3d)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壓力差,經由各分支液體配管(7a~7d)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
并且,當上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供暖運轉停止,被切換到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同樣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將各第2電磁閥(EV2-1~EV2-4)、第3電磁閥(EV3-1~EV3-4)及第5電動閥(EV5-1~EV5-4)關閉,同時,將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3(c)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這樣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利用該各熱交換器(1,2)的高低位置差,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其次,就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吸熱運轉的情況,用圖(14)進行說明。
在該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各第2電磁閥(EV2-1~EV2-4)及第4電磁閥(EV4)關閉,同時將第1電磁閥(EV1)、第3電磁閥(EV3-1~EV3-4)及第5電動閥(EV5-1~EV5-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同樣,如圖14(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經由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預先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如圖14(b)所示,經由各分支液體配管(7a~7d)被輸送到室內熱交換器(3a~3d)。
并且,當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進行所定的時間后,由控制器(C)使第1電磁閥(EV1)關閉,利用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制冷劑蒸發(fā)的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壓力差,如圖14(c)所示,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制冷劑經由分支連接管(10a~10d)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
而且,當這樣的致冷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致冷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上述控制器(C)使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都打開。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其次,就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的情況,即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比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多的放熱主體運轉的情況,用圖15進行說明。另外在此以圖15中的4臺熱交換器(3a~3d)中僅是位于最右側的室內熱交換器(3d)為吸熱運轉,其他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為放熱運轉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該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電磁閥(EV1)、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上的3個第3電磁閥(EV3-1~EV3-4)及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d)上的1個第2電磁閥(EV2-4)關閉,同時將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上的3個第2電磁閥(EV2-1~EV2-3)、第4電磁閥(EV4)、各第5電動閥(EV5-1~EV5-4)及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d)上的1個第3電磁閥(EV3-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如圖15(a)所示,經由各分支氣體配管(6a~6c)被供給到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冷凝,加熱各室內的空氣使該室內致暖,其后,該冷凝的液體制冷劑如圖15(b)所示,利用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及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d)的壓力差經由各分支液體配管(7a~7c)不僅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而且經由分支液體配管(7d)以所定的分配比例被分配輸送到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d),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d)中蒸發(fā),使室內致冷。
另外,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d)中,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經由分支連接管(10d)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冷凝。
并且,上述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供暖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
在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各第2電磁閥(EV2-1~EV2-4)、第3電磁閥(EV3-1~EV3-4)及第5電動閥(EV5-1~EV5-4))都關閉,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打開。在該狀態(tài),如圖15(C)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離壓氣體制冷劑被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由該各熱交換器(1、2)的高低差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其次,就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的情況,即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比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多的放熱主體運轉的情況,用圖16進行說明。另外,在此以圖16中的4臺熱交換器(3a~3d)中僅是位于最左側的室內熱交換器(3a)為放熱運轉,其他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為吸熱運轉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在該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各第2電磁閥(EV2-1~EV2-4)、第4電磁閥(EV4)、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上的第3電磁閥(EV3-1)及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上的第5電動閥(EV5-1)關閉。且,將第1電磁閥(EV1)、同時將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上的第3電磁閥(EV3-2~EV3-4)及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上的第5電動閥(EV5-2~EV5-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6(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經由氣體流通管(4)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預先被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如圖16(b)所示,經由各分支液體配管(7b~7d)導入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其后,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上的第2電磁閥(EV2-1)及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上的第5電磁閥(EV5-1)被打開,另一方面,第1電磁閥(EV1)被關閉,如圖16(c)所示,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中,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經分支連接管(10b~10d)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冷凝。
另外,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被供給到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由該室內熱交換器(3a)冷凝,使該室內致暖后,經由分支液體配管(7a)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
并且,當這樣的空調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使空調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在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都打開。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其次,就各室內熱交換器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同的情況,即進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和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數量相同的情況,用圖17進行說明。另外在此以圖17中的4臺熱交換器(3a~3d)中位于右側的2臺室內熱交換器(3c,3d)為吸熱運轉,位于左側的2臺室內熱交換器(3a,3b)為放熱運轉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在該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電磁閥(EV1)、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上的2個第3電磁閥(EV3-1,EV3-2)及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上的2個第2電磁閥(EV2-3,EV2-4)關閉,同時,將連在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上的2個第2電磁閥(EV2-1,EV2-2)、第4電磁閥(EV4)、各第5電動閥(EV5-2~EV5-4)及連在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上的2個第3電磁閥(EV3-3,EV3-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如圖17(a)所示,經由各分支氣體配管(6a,6b)被供給到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冷凝,加熱各室內的空氣使該室內致暖,其后,該冷凝的液體制冷劑如圖17(b)所示,利用進行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及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的壓力差經由各分支液體配管(7a,7b)以所定的分配比例被分配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c,3d)中蒸發(fā),使室內致冷。
另外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c,3d)中,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經由分支連接管(10c,10d)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冷凝。
并且,上述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空調運轉停止,被切換到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在該制冷劑的回收運轉中,由控制器(C)使各第2電磁閥(EV2-1~EV2-4)、第3電磁閥(EV3-1~EV3-4)及第5電動閥(EV5-1~EV5-4))關閉,同時使第1電磁閥(EV1)及第4電磁閥(EV4)打開。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17(c)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從而,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利用該高低差,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變形例-下面,作為上述第1~第4實施形態(tài)的變形例,就權利要求21,22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進行說明。
該變形例為將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周邊部的制冷劑回路變形的例子,由于應用于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的任一形態(tài)都為同樣的結構,所以在此就分別應用于第1實施形態(tài)及第2實施形態(tài)的情況進行說明。
圖18顯示應用于第1實施形態(tài)(供暖專用的裝置)的情況,作為可儲存液體制冷劑的儲液裝置的儲液器(22)的一端介由分支管(23)接在氣體流通管(4)上,另一端介由分支管(23)接在液體流通管(5)上,該儲液器(22)被并列連接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上。
另外,氣體流通管(4)上的分支管(23)的連接部分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設有電磁閥(EV11),另一方面,液體流通管(5)上的分支管(23)的連接部分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設有僅允許制冷劑自液體流通管(5)向分支管(23)流通的止回閥(CV5)。其他結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同樣。
用圖19說明這樣結構下的供暖運轉動作。
首先關閉電磁閥(EV1),同時打開電磁閥(EV11),使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冷凝(圖19(a))。并且,由于在以比室內熱交換器(3)的冷凝溫度更低的冷凝溫度使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介由電磁閥(EV11)接在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上的儲液器(22)壓力比室內熱交換器(3)更低,因而,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自液體配管(7)導入分支管(23),被儲存在儲液器(22)中。
此時,導入儲液器(22)的氣體制冷劑經由電磁閥(EV11)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中冷凝(圖19(b)),該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被回收到儲液器(22)。而且,當在該儲液器(22)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超過所定量的狀態(tài)時,打開電磁閥(EV1)同時關閉電磁閥(EV11),進行和上述同樣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圖19(c))。
由于是這樣的動作,所以可以降低運轉中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的量,充分確保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熱交換面積。從而可以謀求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小型化,使裝置整體緊湊。
另外,圖20顯示應用于第2實施形態(tài)(致冷專用的裝置)的情況的制冷運轉動作。
首先打開電磁閥(EV1)同時關閉電磁閥(EV11),將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供給到儲液器(22)(圖20(a)),將預先被儲存在儲液器(22)中的液體制冷劑導入室內熱交換器(3)(圖20(b))。其后,關閉電磁閥(EV1)同時打開電磁閥(EV11)。由此,導入該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隨著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制冷劑冷凝而減壓、蒸發(fā)后,利用該室內熱交換器(3)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差壓導入冷熱源熱交換器(2),由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冷凝、液化后被回收到儲液器(22)。(圖20(c))。
因此,由該動作,也可以降低運轉中儲存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的量,謀求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小型化,另外,在本變形例的結構中,由于在將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及儲液器(22)排出時,通過關閉電磁閥(EV1),避免了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氣體制冷劑被供給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使該冷熱源熱交換器(2)被不必要地加熱的情況,可以提高節(jié)能性。
另外,由于設有止回閥(CV5),所以儲液器(22)的液體制冷劑不會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倒流,由此也可以提高節(jié)能性。
另外,在將本實施形態(tài)的結構應用于象上述第4實施形態(tài)一樣具有多個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裝置時,相對于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分別并列連接儲液器(22)。
-有多個冷熱源熱交換器的變形例-
以下敘述的第5~第8實施形態(tài)為裝有多臺(本實施形態(tài)為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的結構。
-第5實施形態(tài)-該第5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24~26記載的發(fā)明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冷熱源熱交換器,為作為供暖專用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
如圖21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冷熱源熱交換器側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連接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連接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上。而且,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接有氣體配管(6),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設有電磁閥(EV1-1,EV1-2)。該電磁閥(EV1-1,EV1-2)由控制器(C)控制其開閉。
另外,液體流通管(5)的冷熱源熱交換器側也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連接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連接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上。
并且,液體配管(7)上的與液體流通管(5)連接的一側也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配管(7e,7f),第1分支液體配管(7e)連接在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上,第2分支氣體配管(7f)連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5b)上。
而且在相對于該液體流通管(5a,5b)的分支液體配管(7e,7f)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第1止回閥(CV1-1,CV1-2),在上述各分支液體配管(7e,7f)上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流通的第2止回閥(CV2-1,CV2-2)。
下面,就如上述構成的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供暖運轉時進行說明。
在該供暖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電磁閥(EV1-1)打開,另一方面,將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電磁閥(EV1-2)關閉。
在該狀態(tài)下,溫熱源熱交換器(1)接受來自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熱量,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制冷劑蒸發(fā),如圖22(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其一部分經由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被供給到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其他的經由氣體配管(6)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使室內空氣加溫,使室內致暖。
在該狀態(tài)下,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變?yōu)檫\轉側冷熱源熱交換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變?yōu)橥V箓壤錈嵩礋峤粨Q器。而且,利用室內熱交換器(3)和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的壓力差,如圖22(b)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液體制冷劑經由第2分支氣體配管(7f)被輸送到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即,伴隨著該供暖運轉,液體制冷劑被向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儲存。
另一方面,由于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氣體制冷劑被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供給,因此,該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的液體制冷劑被從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并且,當這樣的供暖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上述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由控制器(C)使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電磁閥(EV1-2)打開,另一方面,使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電磁閥(EV1-1)關閉。
這樣,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變化為停止側冷熱源熱交換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變化為運轉側冷熱源熱交換器。進而,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如圖22(c)所示,其一部分經由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被供給到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其他的經由氣體配管(6)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使室內空氣加溫,使室內致暖。
在該狀態(tài)下,利用室內熱交換器(3)和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的壓力差,如圖22(d)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液體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液體配管(7e)被輸送到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即,伴隨著該供暖運轉,液體制冷劑被向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儲存。另一方面,由于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氣體制冷劑被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供給,因此,該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的液體制冷劑被從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這樣的動作交互進行。
這樣,本實施形態(tài)的結構,設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一方面在其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輸送制冷劑,同時另一方面,使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通過使該各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動作交互進行,可以使室內熱交換器(3)的放熱運轉連續(xù)進行。也就是說,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室內的供暖運轉,所以可以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第6實施形態(tài)-該第6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27~30記載的發(fā)明涉及的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冷熱源熱交換器,為作為致冷專用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僅就與上述第5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23所示,氣體配管(6)的和氣體流通管(4)連接的一側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配管(6e,6f),第1分支氣體配管(6e)連接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第2分支氣體配管(6f)連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另外,這些分支氣體配管(6e,6f)相對于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的連接位置位于設在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制冷劑專用電磁閥(EV1-1,EV1-2)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之間。
另外,在各分支液體配管(7e,7f)上分別設有取代上述第5實施形態(tài)的第2止回閥(CV2-1,CV2-2)、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向室內熱交換器(3)流通的、作為權利要求30所說的第2止回閥的第3止回閥(CV3-1,CV3-2)。
另外,液體流通管(5)上設有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該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由控制器(C)控制其開閉。
就如上述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致冷運轉時進行說明。
在該致冷運轉開始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的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1)打開,且將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2)及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關閉。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24(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被供給到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于是,由于該壓力的作用,預先儲存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的液體制冷劑介由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及第1分支液體配管(7e)導入室內熱交換器(3)。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液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使室內空氣冷卻,使室內致冷。
此時,利用制冷劑冷凝的運轉側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和制冷劑蒸發(fā)的室內熱交換器(3)的壓力差,如圖24(b)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經由第2分支氣體配管(6f)被輸送到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
并且,當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進行所定的時間,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由控制器(C)將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的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1)關閉,且將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2)打開。且,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變化為運轉側冷熱源熱交換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變化為停止側冷熱源熱交換器。
這樣,如圖24(c)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經由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被供給到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于是,由于該壓力的作用,預先儲存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的液體制冷劑介由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及第2分支液體配管(7f)導入室內熱交換器(3)。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液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使室內空氣冷卻,使室內致冷。
此時,利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和室內熱交換器(3)的壓力差,如圖24(d)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氣體配管(6e)被輸送到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
通過使這樣的各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動作交互進行,可以使室內熱交換器(3)的吸熱運轉連續(xù)進行。也就是說,可以連續(xù)進行室內的致冷運轉。
并且,當這樣的致冷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由控制器(C)將連在儲存有液體制冷劑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上的氣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1-1,EV1-2)及液體制冷劑用電磁閥(EV4)都打開,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第7實施形態(tài)-下面就權利要求31~34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按圖進行說明。
該第7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冷熱源熱交換器,為作為供暖運轉和致冷運轉可切換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也是僅就與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25所示,本實施形態(tài)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氣體切換裝置(8)在上述的第5實施形態(tài)的制冷劑回路中,在氣體配管(6)上設有第2電磁閥(EV2),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和氣體配管(6)之間設有氣體連接管(20)。
詳細地說,該氣體連接管(20)的一端接在氣體配管(6)上的第2電磁閥(EV2)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另一端側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連接管(20a,20b)。并且第1分支氣體連接管(20a)連接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第2分支氣體連接管(20b)連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
另外,在氣體連接管(20)上設有第3電磁閥(EV3),在各分支氣體連接管(20a,20b)上設有僅允許氣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流通的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1,CVG2)。
另一方面,液體切換裝置(9)在上述第6實施形態(tài)的制冷劑回路中,取代第3止回閥(CV3-1,CV3-2)作為權利要求34所說的第2開閉閥的第6電動閥(EV6-1,EV6-2)分別設在各分支液體配管(7e,7f)上。
根據這樣的結構,在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供暖運轉時,和上述的第5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供暖運轉動作同樣的動作被進行,室內被連續(xù)供暖。也就是說,如圖26所示,在相對于一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相對于另一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b)由室內熱交換器(3)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相反,在室內致冷運轉時,和上述的第6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致冷運轉動作同樣的動作被進行,室內被連續(xù)致冷。也就是說,如圖27所示,在液體制冷劑自一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被向室內熱交換器(3)供給時,相對于另一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b)由室內熱交換器(3)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另外,當隨著該致冷運轉動作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液體制冷劑被自液體流通管(5)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回收。
-第8實施形態(tài)-下面,就權利要求35~40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按圖進行說明。
該第8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冷熱源熱交換器及4個室內分別配置的4臺室內熱交換器,為作為供暖運轉和致冷運轉可單獨選擇的所謂冷暖自由的復型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作為回路結構也是僅就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28所示,作為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氣體切換裝置(8)氣體流通管(4)的冷熱源熱交換器側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第1氣體流通管(4a)連接在第1冷熱源交換器(2a)上,第2氣體流通管(4b)連接在第2冷熱源交換器(2b)上。另外,在該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分別設有第1電磁閥(EV1-1,EV1-2)。
另外,氣體連接管(20)的一端接在氣體配管(6)上的第2電磁閥(EV2-1~EV2-4)和室內熱交換器(3a~3d)之間,另一端側被分支為第1及第2分支氣體連接管(20a,20b)。并且該第1分支氣體連接管(20a)連接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第2分支氣體連接管(20b)連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在各分支氣體連接管(20a,20b)上設有氣體制冷劑用止回閥(CVG1,CVG2)。
另一方面,作為液體切換裝置(9)液體流通管(5)的冷熱源交換器側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連接在第1冷熱源熱交換器(2a)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連接在第2冷熱源熱交換器(2b)上。而且,液體配管(7)上的連接液體流通管(5)的一側也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配管(7e,7f)。而且,第1分支液體配管(7e)連接在第1分支流通管(5a)上,第2分支液體配管(7f)連接在第2分支流通管(5b)上。
在相對于該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的分支液體配管(7e,7f)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設有只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第1止回閥(CV1-1,CV1-2),上述各分支液體配管(7e,7f)上分別設有作為權利要求40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3開閉閥的第6電動閥(EV6-1,EV6-2)。這些說明的結構以外的部分為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12)同樣的結構。
依據這樣的結構,在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空調運轉時,根據上述的第4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運轉狀態(tài)制冷劑的流通被切換,另外,通過在各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及供給動作交互切換,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運轉可以連續(xù)運行。
也就是說,在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的放熱主體運轉的情況下,為如圖29所示。即相對于停止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液體制冷劑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在運轉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b)液體制冷劑由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被供給,同時,氣體制冷劑由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d)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另外,在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的吸熱主體運轉的情況下,為如圖30所示。即相對于運轉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b),氣體制冷劑由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被輸送的情況下,在停止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動作和向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的液體制冷劑供給被進行,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進而,在各室內熱交換器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同時,為如圖31所示。而且,相對于停止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a),液體制冷劑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在運轉側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b),被自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向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供給,由該室內熱交換器(3c,3d)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另外,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放熱運轉的情況或進行吸熱運轉的情況的動作由于與上述第7實施形態(tài)的動作同樣,在此省略。
-具有多個儲液器的變形例-如下所述的第9~第12實施形態(tài)為作為使連續(xù)的空調運轉成為可能的變形例,裝有液體制冷劑的儲存成為可能的多臺(本實施例中為2臺)儲液器。
-第9實施形態(tài)-該第9實施形態(tài)為裝有第1及第2兩臺儲液器的實施形態(tài),作為供暖專用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
如圖32所示,氣體流通管(4)的一部分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第1儲液器(25a)介由第1氣體管(26a)連接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第2儲液器(25b)介由第2氣體管(26b)連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
并且,作為權利要求43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1開閉閥的第7電磁閥(EV7-1,EV7-2)設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管(26a,26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作為權利要求43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2開閉閥的第8電磁閥(EV8-1,EV8-2)設在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管(26a,26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
另外液體流通管(5)也是一部分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介由第1液體管(27a)連接在第1儲液器(25a)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介由第2液體管(27b)連接在第2儲液器(25b)上。而且,在相對于該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的液體管(27a,27b)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儲液器(25a,25b)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第1止回閥(CV1-1,CV1-2)。
另外,相對于該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的液體管(27a,27b)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及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儲液器(25a,25b)流通的第2止回閥(CV2-1,CV2-2)。
進而,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向儲液器(25a,25b)流通的第4止回閥(CV4)。
下面,就如上述構成的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供暖運轉時進行說明。
在該供暖運轉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7電磁閥(EV7-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8電磁閥(EV8-2)打開,另一方面,將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7電磁閥(EV7-2)及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8電磁閥(EV8-1)關閉。
在該狀態(tài)下,溫熱源熱交換器(1)接受來自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熱量,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中,制冷劑蒸發(fā),如圖33(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其一部分經由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及第1氣體管(26a)被供給到放出側的第1儲液器(25a),其他的經由氣體配管(6)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使室內空氣加溫,使室內致暖。
在該狀態(tài)下,利用室內熱交換器(3)和充填側的第2儲液器(25b)的壓力差,如圖33(b)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液體制冷劑經由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被輸送到第2儲液器(25b)。即,伴隨著該供暖運轉,液體制冷劑被向第2儲液器(25b)儲存。另一方面,在第1儲液器(25a)由于氣體制冷劑被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供給,因此,該第1儲液器(25a)的液體制冷劑被從第1液體管(27a)及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并且,當這樣的供暖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上述第2儲液器(25b)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上時,由控制器(C)使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7電磁閥(EV7-2)及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8電磁閥(EV8-1)打開,另一方面,將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7電磁閥(EV7-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8電磁閥(EV8-2)關閉。而且,第2儲液器(25b)變化為放出側儲液器,第1儲液器(25a)變化為充填側儲液器。
這樣,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如圖33(c)所示,其一部分經由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被供給到第2儲液器(25b),其他的經由氣體配管(6)被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該室內熱交換器(3)中,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使室內空氣加溫,使室內致暖。
在該狀態(tài)下,利用氣體配管(6)和液體配管(7)的壓力差,如圖33(d)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液體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被輸送到第1儲液器(25a)。即,伴隨著該供暖運轉,液體制冷劑被向第1儲液器(25a)儲存。
另一方面,由于在第2儲液器(25b)氣體制冷劑被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供給,因此,該第2儲液器(25b)的液體制冷劑被從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這樣的動作交互進行。
這樣,本實施形態(tài)的結構,設有2臺儲液器(25a,25b),一方面在其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輸送制冷劑,同時另一方面,使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通過使該儲液器(25a,25b)的動作交互進行,可以使室內熱交換器(3)的放熱運轉連續(xù)進行。也就是說,由于可以連續(xù)進行室內的供暖運轉,所以可以提高室內的舒適性。
-第10實施形態(tài)-該第10實施形態(tài)作為權利要求45~48記載的發(fā)明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儲液器,為作為致冷專用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僅就與上述第9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34所示,氣體配管(6)的相對于氣體流通管(4)的連接位置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第8電磁閥(EV8-2)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
另外,液體配管(7)的相對于液體流通管(5)的連接位置在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上的第1止回閥(CV1-2)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而且,在液體流通管(5)上,設有第4電磁閥(EV4)。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液體配管(7)上,不設有第4止回閥(CV4)。其他的結構為與上述第9實施形態(tài)同樣的結構。
下面,就如上述構成的本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致冷運轉時進行說明。
在該致冷運轉開始時,首先由控制器(C)將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的第7電磁閥(EV7-1)及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8電磁閥(EV8-2)打開,且將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第7電磁閥(EV7-2)及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8電磁閥(EV8-1)關閉。
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35(a)所示,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被供給到放出側的第1儲液器(25a)。于是,由于該壓力的作用,預先被儲存到第1儲液器(25a)的液體制冷劑,介由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及液體配管(7)導入室內熱交換器(3)。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液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使室內空氣冷卻,使室內致冷。
此時,利用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制冷劑蒸發(fā)的室內熱交換器(3)的壓力差,如圖35(b)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經由氣體配管(6)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其后,氣體制冷劑由冷熱源熱交換器(2)冷凝,變?yōu)橐后w制冷劑,經由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被輸送到第2儲液器(25b)。
并且,當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進行所定的時間,第1儲液器(25a)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由控制器(C)使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的第7電磁閥(EV7-2)及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的第8電磁閥(EV8-1)打開,且將設在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上的第7電磁閥(EV7-1)及設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第8電磁閥(EV8-2)關閉。而且,第2儲液器(25b)變化為放出側儲液器,第1儲液器(25a)變化為充填側儲液器。
這樣,來自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高壓氣體制冷劑如圖35(c)所示,經由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被供給到第2儲液器(25b),于是由于該壓力的作用,預先被儲存到第2儲液器(25b)的液體制冷劑,介由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及液體配管(7)導入室內熱交換器(3)。而且,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液體制冷劑在其和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使室內空氣冷卻,使室內致冷。
此時,利用冷熱源熱交換器(2)和室內熱交換器(3)的壓力差,如圖35(d)所示,室內熱交換器(3)的氣體制冷劑經由氣體配管(6)被輸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其后,氣體制冷劑由冷熱源熱交換器(2)冷凝,變?yōu)橐后w制冷劑,經由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被輸送到第1儲液器(25a)。
通過使這樣的各儲液器(25a,25b)的動作交互進行,可以使室內熱交換器(3)的吸熱運轉連續(xù)進行,也就是可以使室內的致冷運轉連續(xù)進行。
并且,當這樣的致冷運轉進行所定的時間,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由控制器(C)使連在液體制冷劑被儲存的儲液器(25a,25b)的第7電磁閥(EV7-1,EV7-2)及第4電磁閥(EV4)都打開,使溫熱源熱交換器(1)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均壓,冷熱源熱交換器(2)的液體制冷劑被回收到溫熱源熱交換器(1)。
-第11實施形態(tài)-下面就權利要求49~52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按圖進行說明。
該第11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儲液器,為作為供暖運轉和致冷運轉可切換的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也是僅就與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36所示,本第11實施形態(tài)的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氣體切換裝置(8)在上述的第9實施形態(tài)的制冷劑回路中,在氣體配管(6)上設有作為權利要求項51所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3開閉閥的第2電磁閥(EV2),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和氣體配管(6)之間設有氣體連接管(20)。
詳細地說,該氣體連接管(20)的一端接在氣體配管(6)上的第2電磁閥(EV2)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另一端側接在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上的第8電磁閥(EV8-2)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另外,在氣體連接管(20)上設有作為權利要求51記載的發(fā)明所說的第4開閉閥的第3電磁閥(EV3)。
另一方面,液體切換裝置(9)在上述第10實施形態(tài)的制冷劑回路之上,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第9電磁閥(EV9),在各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和液體配管(7)之間設有液體連接管(21)。詳細地說,該液體連接管(21)一端接在液體配管(7)上的第9電磁閥(EV9)和室內熱交換器(3)之間,另一端側接在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上的第2止回閥(CV2-2)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另外,在液體連接管(21)上設有第10電磁閥(EV10)。
根據這樣的結構,在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供暖運轉時,和上述的第9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供暖運轉動作同樣的動作被進行,室內被連續(xù)供暖。也就是說,如圖37所示,在相對于放出側的儲液器(25a)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相對于充填側的儲液器(25b)由室內熱交換器(3)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相反,在室內致冷運轉時,和上述的第10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致冷運轉動作同樣的動作被進行,室內被連續(xù)致冷。也就是說,如圖38所示,在液體制冷劑自放出側的儲液器(25a)被向室內熱交換器(3)供給時,相對于充填側的儲液器(25b)由室內熱交換器(3)蒸發(fā)后,由冷熱源熱交換器(2)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另外,當隨著該致冷運轉動作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達到所定量以下時,液體制冷劑被自液體流通管(5)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回收。
-第12實施形態(tài)-下面,就權利要求53~58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熱輸送裝置的實施形態(tài),按圖進行說明。
該第12實施形態(tài)具有第1及第2兩臺儲液器及4個室內分別配置的4臺室內熱交換器,分別可單獨選擇作為供暖運轉和致冷運轉,為作為所謂冷暖自由的復型空調裝置構成2次側制冷劑回路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作為回路結構也是僅就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tài)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39所示,作為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氣體切換裝置(8)氣體流通管(4)的一部分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第1分支氣體流通管(4a)介由第1氣體管(26a)連接在第1儲液器(25a)上,第2分支氣體流通管(4b)介由第1氣體管(26b)連接在第2儲液器(25b)上。
另外,第7電磁閥(EV7-1,EV7-2)設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管(26a,26b)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第8電磁閥(EV8-1,EV8-2)設在各分支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氣體管(26a,26b)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
另外,液體流通管(5)一部分被分支,形成第1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該第1分支液體流通管(5a)介由第1液體管(27a)連接在第1儲液器(25a)上,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介由第2液體管(27b)連接在第2儲液器(25b)上。
而且,在相對于該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的液體管(27a,27b)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儲液器(25a,25b)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流通的第1止回閥(CV1-1,CV1-2)。另外,相對于該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的液體管(27a,27b)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分別設有僅允許液體制冷劑自室內熱交換器(3a~3d)及冷熱源熱交換器(2)向儲液器(25a,25b)流通的第2止回閥(CV2-1,CV2-2)。
進而,在液體配管(7)上設有第9電磁閥(EV9),在各分支液體流通管(5a,5b)和液體配管(7)之間設有液體連接管(21)。詳細地說,該液體連接管(21)的一端接在液體配管(7)上的第9電磁閥(EV9)和室內熱交換器(3a~3d)之間,另一端側接在第2分支液體流通管(5b)上的第2止回閥(CV2-2)和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另外,在液體連接管(21)上設有第10電磁閥(EV10)。這些說明了的結構以外的部分與上述第4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12)為同樣的結構。
依據這樣的結構,在本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室內空調運轉時,根據上述的第4實施形態(tài)敘述的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運轉狀態(tài)制冷劑的流通被切換,另外,通過各儲液器(25a,25b)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及供給動作交互切換,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運轉可以連續(xù)運行。
也就是說,在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供暖要求的放熱主體運轉的情況下,為如圖40所示。即相對于放出側的儲液器(25a),液體制冷劑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在充填側的儲液器(25b)液體制冷劑由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c)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另外,在各室整體的熱收支為致冷要求的吸熱主體運轉的情況下,為如圖41所示,相對于放出側的儲液器(25b),由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b~3d)蒸發(fā)、由冷熱源熱交換器(2)冷凝的液體制冷劑被供給時,在充填側的儲液器(25a),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液體制冷劑的回收動作和向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的液體制冷劑供給被進行,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進而,在各室內熱交換器(3a~3d)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同時,如圖42所示,相對于放出側的儲液器(25a),液體制冷劑向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回收動作被進行的情況下,在充填側的儲液器(25b),被自放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b)向吸熱運轉的室內熱交換器(3c,3d)供給,由該室內熱交換器(3c,3d)蒸發(fā)的氣體制被輸送,該動作交互反復進行。
另外,所有的室內熱交換器(3a~3d)都進行放熱運轉的情況或進行吸熱運轉的情況的動作由于與上述第11實施形態(tài)的各動作同樣,在此省略。
-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變形例-以上就2次側制冷劑回路(B)進行了說明,以下就有關可與這些2次側制冷劑回路(B)組合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多個變形例進行說明。
在以下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變形例中,省略有關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說明。并且在以下的回路中,具有同樣功能的部件使用同一名稱及同一符號。
-第13實施形態(tài)-該第13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1、62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為應用于供暖專用的空調裝置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變形例。
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如圖43所示,由壓縮機(11)、加熱用熱交換器(12)、冷卻用熱交換器(15)由制冷劑配管(16)按順序連接,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構成主制冷劑循環(huán)回路(30),其中加熱用熱交換器(12)在其和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可以進行熱交換,冷卻用熱交換器(15)在其和作為膨脹機構的第1電動閥(18a)及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進行熱交換。
而且,旁路(17)的一端接在上述電動閥(18a)和加熱用熱交換器(12)之間,該旁路(17)的另一端接在壓縮機(11)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且,在該旁路(17)上設有第2電動閥(18b),該第2電動閥(18b)作為變更開度的調整閥,以調整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及在該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另外各電動閥(18a,18b)由圖中無顯示的控制器調節(jié)其開度。
利用這樣的結構,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致冷劑循環(huán)時,根據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供給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熱量和由冷卻用熱交換器(15)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奪取的熱量之差調節(jié)各電動閥(18a,18b)的開度。
由壓縮機(11)排出的制冷劑在加熱用熱交換器(12)中,在其與溫熱源熱交換器(1)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由該加熱用熱交換器(12)導出的液體制冷劑根據各電動閥(18a,18b)的各開度,其一部分被導入主循環(huán)回路(第1電動閥(18a)側),其他的被導入旁路(第2電動閥(18b)側)。
而且,被導入主循環(huán)回路(30)的液體制冷劑由第1電動閥(18a)減壓后,在冷卻用熱交換器(15)中,在其與冷熱源熱交換器(2)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另一方面,被導入旁路(17)的液體制冷劑由第2電動閥(18b)減壓后,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例如,在其與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蒸發(fā),這些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被吸入壓縮機(11),這種循環(huán)動作重復進行。
由于是這樣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動作,所以只要調節(jié)流量調節(jié)電動閥(18)的開度以使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吸熱量與上述熱交換量的差額相等,就可以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就可以使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
-第14實施形態(tài)-該第14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3、64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為應用于致冷專用的空調裝置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只就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44所示,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膨脹閥(13)設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旁路(17)一端接在膨脹閥(13)和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之間,另一端接在加熱用熱交換器(12)和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之間。即,構成在該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例如,氣體制冷劑在其和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冷凝的結構。
利用這樣的結構,只要調節(jié)流量調節(jié)電動閥(18)的開度以使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放熱量與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供給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熱量和由冷卻用熱交換器(15)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奪取的熱量之差額相等,就可以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就可以使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
-第15實施形態(tài)-該第15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5、66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為應用于致冷專用的空調裝置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變形例。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只就與上述第13實施形態(tài)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45所示,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旁路(17)的一端接在作為膨脹機構的第1電動閥(18a)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另一端接在壓縮機(11)的排出側,即,壓縮機(11)和加熱用熱交換器(12)之間。即,構成由壓縮機(11)排出的氣體制冷劑被分配供給到加熱用熱交換器(12)和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結構。
利用這樣的結構,只要調節(jié)各電動閥(18a,18b)的開度以使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放熱量與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供給溫熱源熱交換器(1)的熱量和由冷卻用熱交換器(15)自冷熱源熱交換器(2)奪取的熱量之差額相等,就可以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就可以使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
-第16實施形態(tài)-該第16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7、68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為應用于供暖、致冷可切換運轉的空調裝置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變形例。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只就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46所示,1次側制冷劑回路(A)裝有四通切換閥(19),該四通切換閥(19)可以使第1切換狀態(tài)和第2切換狀態(tài)切換,其中第1切換狀態(tài)為將自加熱用熱交換器(12)導出的液體制冷劑經由膨脹閥(13)導向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及旁路(17)的切換狀態(tài),第2切換狀態(tài)為經由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及旁路(17)導向膨脹閥(13)的切換狀態(tài)。其他結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同樣。
由于是這樣的結構,所以在室內供暖運轉時(室內熱交換器(3)放熱時)四通切換閥(19)變?yōu)閳D46虛線所示的第1切換狀態(tài),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制冷劑吸熱而蒸發(fā),同時,該吸熱量由流量調節(jié)電動閥(18)調節(jié)。
另一方面,在室內致冷運轉時(室內熱交換器(3)吸熱時)四通切換閥(19)變?yōu)閳D46實線所示的第2切換狀態(tài),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制冷劑放熱而冷凝,同時,該放熱量由流量調節(jié)電動閥(18)調節(jié)。利用這樣的動作,無論是致冷、供暖的任一運轉狀態(tài),都可以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可以使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
另外,作為該第16實施形態(tài)的變形例,圖47所示的實施形態(tài)裝有作為除霜裝置的除霜回路(31),該除霜回路(31)用于在室內供暖運轉時,當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發(fā)生結霜時融化該霜。
具體地說,熱氣管(32)的一端接在壓縮機(11)和加熱用熱交換器(12)之間(壓縮機(11)的排出側),另一端接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和四通切換閥(19)之間。而且,在該熱氣管(32)的兩端部附近位置分別設有除霜用第1電磁閥(EVD1,EVD2)。
另外,制冷劑回收管(33)的一端接在加熱用熱交換器(12)和熱氣管(32)的一端部之間,另一端接在冷卻用熱交換器(15)和壓縮機(11)之間(壓縮機(11)的排出側)。而且在該制冷劑回收管(33)上設置除霜用第2電磁閥(EVD2)。
另外,在制冷劑配管(16)的壓縮機(11)的排出側的熱氣管(32)的連接位置和制冷劑回收管(33)的連接位置之間,設有除霜用第3電磁閥(EVD3),同時,在制冷劑配管(16)的壓縮機(11)的吸入側的制冷劑回收管(33)的連接位置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設有除霜用第3電磁閥(EVD3)。
利用這樣的結構,當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上發(fā)生結霜時,四通切換閥(19)被切換到圖47的虛線側,除霜用第3電磁閥(EVD3,EVD3)被關閉,同時,除霜用第1電磁閥(EVD1,EVD1)及除霜用第2電磁閥(EVD2)被打開,來自壓縮機(11)的高溫的排出制冷劑經熱氣管(32)導入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使霜融化。其后,該制冷劑經由膨脹閥(13)、四通切換閥(19)、加熱用熱交換器(12)及制冷劑回收管(33)被回收到壓縮機(11)。因此可以迅速地消除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結霜,可以謀求提高室內的空調性能。
另外,這樣的除霜回路(31)不僅適用于本實施形態(tài)這樣的供暖、致冷可切換的空調裝置,也適可用于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及第13實施形態(tài)。
-第17實施形態(tài)-該第17實施形態(tài)為權利要求69、70記載的發(fā)明所涉及的實施形態(tài),為應用于致冷、供暖可切換運轉的空調裝置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變形例。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只就與上述第13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3)說明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相異點進行說明。
如圖48所示,1次側制冷劑回路(A)在加熱用熱交換器(12)的出口側裝有第3電動閥(18c),同時壓縮機(11)和熱量調整熱交換器(14)之間的旁路管(17)被分支為吸入側分支管(17a)和吐出側分支管(17b),吸入側分支管(17a)接在壓縮機(11)的吸入側,排出側分支管(17b)接在壓縮機(11)的排出側。
另外在吸入側分支管(17a)上,設有室內供暖時打開、致冷時關閉的吸入側電磁閥(EVI),在吐出側分支管(17b)上,設有室內供暖時關閉、致冷時打開的排出側電磁閥(EVO)。其他結構與上述第13實施形態(tài)同樣。
由于是這樣的結構,所以在室內供暖運轉時(室內熱交換器(3)放熱時)吸入側電磁閥(EVI)打開,同時,排出側電磁閥(EVO)被關閉,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制冷劑吸熱而蒸發(fā),同時,該吸熱量由各電動閥(18a,18b)調節(jié)。
另一方面,在室內致冷運轉時(室內熱交換器(3)吸熱時)吸入側電磁閥(EVI)被關閉,同時,排出側電磁閥(EVO)被打開,在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中,制冷劑放熱而冷凝,同時,該放熱量由流量調節(jié)電動閥(18a,18b)調節(jié)。利用這樣的動作,無論是致冷、供暖的任一運轉狀態(tài),都可以使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整體的放熱量和吸熱量相等,可以使在該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良好地進行。
另外,作為該第17實施形態(tài)的變形例,圖49所示的實施形態(tài)裝有除霜回路(31),該除霜回路(31)用于在室內供暖運轉時,當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發(fā)生結霜時融化該霜。具體地說,裝有制冷劑回收管(33),其一端接在壓縮機(11)和加熱用熱交換器(12)之間(壓縮機(11)的排出側),另一端接在壓縮機(11)和冷卻用熱交換器(15)之間(壓縮機(11)的吸入側)。在該制冷劑回收管(33)上設有除霜用第3電磁閥(EVD3)。
另外,在制冷劑配管(16)的壓縮機(11)的吐出側和制冷劑回收管(33)的連接位置之間,設有除霜用第4電磁閥(EVD4)。
利用這樣的結構,當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上發(fā)生結霜時,吸入側電磁閥(EVI)及除霜用第4電磁閥(EVD4)被關閉,吐出側電磁閥(EVO)及除霜用第3電磁閥(EVD3)被打開。
來自壓縮機(11)的高溫的吐出制冷劑經由排出側分支管(17b)導入熱量調節(jié)熱交換器(14),使霜融化。其后,經由第2及第3膨脹閥(18b,18c)、加熱用熱交換器(12)及制冷劑回收管(33)被回收到壓縮機(11)。因此可以迅速地消除調節(jié)熱交換器(14)的結霜,可以謀求提高室內的空調性能。
另外,這樣的除霜回路(31)不僅適用于本實施形態(tài)這樣的致冷、供暖可切換的空調裝置,也可適用于上述第13實施形態(tài)的回路。
另外,上述各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結構,也可應用于設有多個儲液器(25a,25b)的第9~第12實施形態(tài)。
-裝有多個冷熱源熱交換器的變形例-以下所述的第18~第23實施形態(tài)顯示了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上裝有多臺冷熱源交換器情況下的1次側制冷劑回路的結構。
-第18實施形態(tài)-該第18實施形態(tài)如圖50所示,為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采用了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1)同樣的結構。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在1次側制冷劑回路(A)對應于各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設有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制冷劑配管(16)對應于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被分支,在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電動閥(EVA,EVB)。
另外,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和上述第5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1)同樣。
-第19實施形態(tài)-該第19實施形態(tài)如圖51所示,為上述第1實施形態(tài)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作為1次側制冷劑回路(A)采用了和上述第13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3)同樣的結構。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1次側制冷劑回路(A)在制冷劑配管(16)的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第2電動閥(18a-1,18a-2)。另外,這種情況下,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也與上述第5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1)同樣。
-第20實施形態(tài)-該第20實施形態(tài)如圖52所示,為上述第14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4)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1次側制冷劑回路(A)在制冷劑配管(16)的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由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電動閥構成的膨脹閥(13a,13b)。另外,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3)同樣。
-第21實施形態(tài)-該第21實施形態(tài)如圖53所示,為上述第15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5)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1次側制冷劑回路(A)在制冷劑配管(16)的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電動閥(18d-1,18d-2)。另外,在這種情況下,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也與上述第6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3)同樣。
-第22實施形態(tài)-該第22實施形態(tài)如圖54所示,為上述第16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6)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1次側制冷劑回路(A)在制冷劑配管(16)的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由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電動閥構成的膨脹閥(18d-1,18d-2)。另外,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與上述第7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5)同樣。
-第23實施形態(tài)-該第23實施形態(tài)如圖55所示,為上述第17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48)中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上裝有2臺冷熱源熱交換器(2a,2b)的情況。
在這樣結構的情況下,在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各分支管(16a,16b)上設有用于調節(jié)制冷劑向各冷卻用熱交換器(15a,15b)的流量的電動閥(18a-1,18a-2)。另外,在這種情況下,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結構也與上述第7實施形態(tài)(參照圖25)同樣。
-其他的實施形態(tài)-另外,上述的各實施形態(tài)就將本發(fā)明應用于進行室內空調的空調機的制冷劑回路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對冷庫用制冷劑回路等種種冷凍機可以適用。
而且,在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中,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溫熱源熱交換器(1)自在一次側制冷劑回路(A)循環(huán)的制冷劑被供給熱量,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冷熱源熱交換器(2)被在一次側制冷劑回路(A)循環(huán)的制冷劑奪取熱量,權利要求1~58記載的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構成在2次側制冷劑回路(B)的溫熱源熱交換器(1)安裝加熱器,由來自該加熱器的熱量使制冷劑蒸發(fā),使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其和外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結構。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取代1次側制冷劑回路(A)的壓縮機(11)而安裝吸收式冷凍機。
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本發(fā)明涉及的熱輸送裝置適用于不需要驅動源的無動力熱輸送方式的裝置,尤其是對空調裝置制冷劑回路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這種熱輸送裝置包括溫熱源裝置(1),該溫熱源裝置(1)加熱制冷劑并使之蒸發(fā),冷熱源裝置(2),該冷熱源裝置(2)由氣體流通管(4)及液體流通管(5)連接在該溫熱源裝置(1)上,在其與溫熱源裝置(1)之間形成封閉回路,且利用放熱使制冷劑冷凝,利用裝置(3),該利用裝置(3)介由氣體配管(6)被接在氣體流通管(4)上,同時介由液體配管(7)被接在液體流通管(5)上,氣體切換裝置(8),該氣體切換裝置(8)切換上述氣體流通管(4)和氣體配管(6)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液體切換裝置(9),該液體切換裝置(9)切換上述液體流通管(5)和液體配管(7)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控制裝置(C),該控制裝置(C)控制上述氣體切換裝置(8)及液體切換裝置(9)的至少一側,根據該利用裝置(3)的運行狀況切換制冷劑相對于利用裝置(3)的流通狀態(tài),熱源用制冷劑循環(huán)其中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上述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具有加熱熱交換裝置(12)、冷卻熱交換裝置(15),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其中,加熱熱交換裝置(12)在其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進行熱交換,向該溫熱源裝置(1)供給制冷劑蒸發(fā)用的熱量,冷卻熱交換裝置(15)在其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進行熱交換,自該冷熱源裝置(2)奪取制冷劑冷凝用的熱量,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調節(jié)上述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的熱交換量的差額。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比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大的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轉時,僅以各熱交換量的差額向熱源用制冷劑供給熱量。
3.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C)至少要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利用裝置(3)并使之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冷熱源裝置(2)。
4.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冷熱源裝置(2)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另一方面,控制裝置(C)在當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冷熱源裝置(2),使溫熱源裝置(1)和冷熱源裝置(2)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冷熱源裝置(2)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冷熱源裝置(2)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
5.如權利要求4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換裝置(8)裝有開閉閥(EV1),該開閉閥(EV1)設在氣體配管(6)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另一方面,控制裝置(C)在利用裝置(3)放熱運轉時關閉開閉閥(EV1),在冷熱源裝置(2)進行制冷劑回收運轉時打開開閉閥(EV1)。
6.如權利要求4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液體切換裝置(9)裝有第1止回閥(CV1)和第2止回閥(CV2)其中,第1止回閥(CV1)設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設在液體配管(7)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儲存液體制冷劑的儲液裝置(22)相對于冷熱源裝置(2)并列設置,該儲液裝置(22)的一端介由分流管(23)連接在氣體配管(6)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儲液裝置(22)的另一端介由分流管(23)連接在液體配管(7)在液體流通管(5)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
8.如權利要求7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氣體流通管(4)上的分流管(23)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設置用于變更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制冷劑流動的開閉閥(EV11)。
9.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冷熱源裝置(2a,2b)設置多臺,同時各冷熱源裝置(2a,2b)的結構如下由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連接在溫熱源裝置(1)上,在其與溫熱源裝置(1)之間形成封閉回路,變化為在儲存有氣體制冷劑的狀態(tài)下進行放熱運轉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在儲存有液體制冷劑的狀態(tài)下停止放熱運轉的停止側冷熱源裝置,另一方面,氣體切換裝置(8)構成切換各氣體流通管(4a,4b)及氣體配管(6)之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的結構,液體切換裝置(9)構成切換各液體流通管(5a,5b)及液體配管(7)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的結構。
10.如權利要求9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冷熱源裝置(2a,2b)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利用裝置(3)介由氣體配管(6)及液體配管(7)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上,另一方面,控制裝置(C)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和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當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b)變更為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a)變更為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2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和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放熱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停止側冷熱源裝置(2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冷熱源裝置(2a、2b)向運轉側冷熱源裝置和停止側冷熱源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運轉。
11.如權利要求10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換裝置(8)裝有與各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該開閉閥(EV1-1,EV1-2)設在氣體配管(6)在各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a,2b))之間,另一方面,控制裝置(C)在自利用裝置(3)向冷熱源裝置(2a,2b)輸送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冷熱源裝置(2a,2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冷熱源裝置(2a,2b)對應的開閉閥(EV1-1,EV1-2)。
12.如權利要求10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液體切換裝置(9)裝有第1止回閥(CV1-1,CV1-2)和第2止回閥(CV2-1,CV2-2)其中,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液體配管(7e,7f)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各液體配管(7e,7f)上,只允許朝向冷熱源裝置(2)的流動進行。
13.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多臺儲存液體制冷劑的儲液裝置(25a,25b),同時各儲液裝置(25a,25b)的結構如下各儲液裝置(25a,25b)由氣體管道(26a,26b)及液體管道(27a,27b)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a,4b)及液體流通管(5a,5b)上,并且變化為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其中,充填側儲液裝置自氣體制冷劑的儲存量多的狀態(tài)儲存液體制冷劑,放出側儲液裝置在液體制冷劑的儲存量多的狀態(tài)下,放出液體制冷劑,另一方面,氣體切換裝置(8)切換各氣體流通管(4a,4b)及氣體管道(26a,26b)之間的氣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液體切換裝置(9)切換各液體流通管(5a,5b)及液體管道(27a,27b)之間的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
14.如權利要求13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儲液裝置(25a,25b)布置在溫熱源裝置(1)的上方;控制裝置(C)至少控制氣體切換裝置(8),實行利用裝置(3)的放熱運行,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供給到放出側儲液裝置(25a)和利用裝置(3),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同時,利用以比利用裝置(3)低的溫度使氣體制冷劑冷凝的冷熱源裝置(2)和利用裝置(3)的壓力差,將利用裝置(3)的冷凝液體制冷劑輸送到充填側儲液裝置(25b),當充填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達到所定的儲存量以上時,將該充填側儲液裝置(25b)變更為放出側儲液裝置(25b)進行制冷劑的回收運轉,同時,將另一放出側儲液裝置(25a)變更為充填側儲液裝置(25a),使自溫熱源裝置(1)向充填側儲液裝置(25a)的氣體制冷劑的供給停止,同時,將氣體制冷劑自溫熱源裝置(1)向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和利用裝置(3)供給,由該利用裝置(3)使氣體制冷劑冷凝,使上述放熱運轉繼續(xù),使溫熱源裝置(1)和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均壓,使液體制冷劑自放出側儲液裝置(25b)向溫熱源裝置(1)流通,將放出側儲液裝置(25b)的液體制冷劑回收到溫熱源裝置(1),使上述各儲液裝置(25a,25b)向充填側儲液裝置和放出側儲液裝置相互變更,連續(xù)地進行放熱運轉。
15.如權利要求14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換裝置(8)裝有第1開閉閥(EV7-1,EV7-2)和第2開閉閥(EV8-1,EV8-2),其中,第1開閉閥(EV7-1,EV7-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第2開閉閥(EV8-1,EV8-2)與各儲液裝置(25a,25b)對應,設在氣體管道(26a,26b)在氣體流通管(4a,4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另一方面,控制裝置(C)在自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儲液裝置(25a,25b)進行液體制冷劑的回收運轉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1開閉閥(EV7-1,EV7-2);在自溫熱源裝置(1)向儲液裝置(25a,25b)供給氣體制冷劑時關閉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當自利用裝置(3)向儲液裝置(25a,25b)輸送液體制冷劑時打開與該儲液裝置(25a,25b)對應的第2開閉閥(EV8-1,EV8-2)。
16.一種如權利要求14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液體切換裝置(9)裝有第1止回閥(CV1-1,CV1-2)、第2止回閥(CV2-1,CV2-2)和第3止回閥(CV4)其中,第1止回閥(CV1-1,CV1-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溫熱源裝置(1)之間,只允許朝向溫熱源裝置(1)的流動進行;第2止回閥(CV2-1,CV2-2)設在液體管道(27a,27b)在各液體流通管(5a,5b)上的連接位置和冷熱源裝置(2)之間,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第3止回閥(CV4)設在液體配道(7)上,只允許朝向儲液裝置(25a,25b)的流動進行。
17.如權利要求2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3)、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設有旁路(17),該旁路(17)一端連接在膨脹機構(13)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另一端安裝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之間;該旁路(17)上設有調節(jié)閥(18),該調節(jié)閥(18)變更開度,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18.如權利要求2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由制冷劑加熱裝置(11)、加熱熱交換裝置(12)、膨脹機構(18a)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使制冷劑可循環(huán)地按順序連接而構成。設有將來自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向冷卻熱交換裝置(15)分流、導向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旁路(17),在該旁路(17)上設有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
19.如權利要求18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旁路(17)的一端連接在加熱熱交換裝置(12)和膨脹機構(18a)之間,另一端連接在冷卻熱交換裝置(15)和制冷劑加熱裝置(11)之間,在旁路(17)的一端和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之間,設有調節(jié)閥(18b),調節(jié)其開度且使熱源用制冷劑減壓,以根據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熱交換量和冷卻熱交換裝置(15)的熱交換量之差,調節(jié)流向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的制冷劑的流量。
20.如權利要求2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
21.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該除霜裝置(31)具有熱氣管(32)、開閉閥(EVD1)、吸入管(33)和開閉閥(EVD2),其中熱氣管(32)一端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側,另一端接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上;開閉閥(EVD1)設在該熱氣管(32)上,只在除霜運轉時打開;吸入管(33)將來自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介由膨脹機構(13)經過加熱熱交換裝置(12)的制冷劑導入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吸入側;開閉閥(EVD2)設在該吸入管(33)上,只在除霜運轉時打開。
22.如權利要求18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熱源側制冷劑回路(A)設有在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結霜時,將來自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排出制冷劑供給到熱交換量調節(jié)裝置(14)進行除霜的除霜裝置(31),該除霜裝置(31)具有開閉閥(EVD4)、連接管(33)和開閉閥(EVD3),其中開閉閥(EVD4)設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2)之間,在除霜運轉時關閉;連接管(33)一端接在上述開閉閥(EVD4)和加熱熱交換裝置(12)之間,另一端接在制冷劑加熱裝置(11)的吸入側;開閉閥(EVD3)設在該連接管(33)上,在除霜運轉時關閉。
23.一種如權利要求17或18記載的熱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制冷劑加熱裝置是壓縮機(11)。
全文摘要
溫熱源熱交換器(1)由1次側制冷劑回路(A)供給熱量使制冷劑蒸發(fā)。使冷熱源熱交換器(2)介由氣體流通管(4)和液體流通管(5)連接在溫熱源熱交換器(1)上。室內熱交換器(3)介由氣體配管(6)連接在氣體流通管(4)上,同時介由液體配管(7)連接在液體流通管(5)上。由溫熱源熱交換器(1)蒸發(fā)的氣體制冷劑至少流到冷熱源熱交換器(2)。在冷熱源熱交換器(2)使氣體制冷劑冷凝,另一方面,根據室內的致冷、供暖要求,切換相對于室內熱交換器(3)的制冷劑的流通狀態(tài)。而且,在室內熱交換器(3)中,使制冷劑冷凝或蒸發(fā)。
文檔編號F25B1/00GK1515842SQ0214817
公開日2004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9月8日
發(fā)明者田中修, 松崎隆, 秀, 水谷和秀, 堀靖史, 稻塚徹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