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活污水的處理,具體地說,是用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結合人工濕地的組合工藝處理村鎮(zhèn)相對集中型居民區(qū)產生的生活污水、徑流污染。
背景技術:
:推進農村水污染防治,保障供水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2005年,建設部組織對全國部分村莊調査顯示96%的村莊沒有排水溝渠和污水處理系統(tǒng);同時,隨著旅游及房地產業(yè)在我國的發(fā)展,大批旅游景點、療養(yǎng)院、別墅、居民區(qū)興建起來。但是這些設施在解決了供水問題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將其下水道與市政排水系統(tǒng)相連接,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水體,造成湖泊富營養(yǎng)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威脅到水源地的安全。因此,必須采取工程措施來解決此類水污染問題。目前村鎮(zhèn)污水處理存在如下問題(l)技術上,滿足污水量較大的分散式處理工藝較少。目前村鎮(zhèn)現有的排污系統(tǒng),以混流式為主,即所有污水全部匯入同一管道網,生活污水和工廠廢水與雨水等合管道匯集,這造成水質水量變化比較大,傳統(tǒng)的土地處理系統(tǒng)難以滿足技術上的要求;(2)實際應用中,村鎮(zhèn)經濟力量薄弱,不僅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而且缺乏污水處理專業(yè)人員。因此,污水處理應充分考慮造價低、運行費用少、低能耗或無能耗、運行管理簡單,維護方便的工藝,此類成熟工藝較少;(3)針對飲用水源保護和湖泊富營養(yǎng)化治理的要求,需要開發(fā)針對村鎮(zhèn)污水的高效脫氮工藝。近年來,農業(yè)生產、生活本身造成的水源污染問題一一硝酸鹽污染逐漸引起重視。硝酸鹽污染是由于氮肥過量使用和糞水管理不善造成的。預防水資源免受硝酸鹽污染已成為農業(yè)環(huán)保工作中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目前高效脫氮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很少;(4)村鎮(zhèn)居住點產生的降雨徑流污染需要有效控制,而目前這方面技術基本為空白。在中國目前很多地區(qū),菜地就在房前屋后,家禽養(yǎng)殖也離河道不遠。雨季雨水徑流容易造成菜地、家禽養(yǎng)殖的氮磷直接流入河道,加劇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將居民點附近的攜帶營養(yǎng)物質雨水徑流所加以適當處理,對控制當地水體富營養(yǎng)化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問題如果不從技術上加以解決和熟化,必將影響到村鎮(zhèn)污水治理進程,必然影響到重點流域富營養(yǎng)化治理的進程。
發(fā)明內容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它包括下列步驟步驟1.污水經管網收集,先進入水解酸化池穩(wěn)定并調節(jié)水量,水解酸化池為一埋地池,然后通過揚程為5m以上的潛水電泵將污水抽上配水池;步驟2.通過強化布水措施,將水解酸化池的生活污水布入塔式蚯弼l生態(tài)濾池,污水在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內進行有機污染物(COD)、總氮(TN)、氮氮(NH4+-N)、總磷(TP)以及病源微生物的去除;步驟3.步驟2的尾水和經收集的降雨徑流進入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人工濕地可以營造的水環(huán)境景觀,出水可作中水回用。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1的水解酸化池為一有進出口和檢査口的埋地池,結構如圖1所示。酸化池設有磚混結構的擋板,以防止發(fā)生短流,出水通過潛水電泵投配到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上方的高位配水槽中。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優(yōu)選的是采用模塊化結構、梯度塔層設計、多級單元串聯處理的方式的i荅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結構見圖2所示,每一層塔為一個處理單元,可以是方形、矩形或圓形,多層塔層可以采取樓梯型或回轉型模式組合,增加了光照面積,有助于濾池填料表面植物生長,強化其根部對污水中污染物質的吸附轉化及其根部泌氧作用。污水經過每一單元的吸附、轉化后,流入下一單元進行凈化。多單元串聯處理設計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去污能力。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每一層填料設置基本一致,填料上層是由當地適宜壤土中添加木屑或稻殼等含碳豐富有機物、細砂(壤土、木屑或稻殼、細砂按6:2:19:3:1的體積比混合)的人工土組成。該層由于有蚯蚓活動所以稱之為蚯蚓床,蚯蚓床的厚度一般為30~40cm;中間層由細砂、320mm碎石分層填充,厚度分別為1015cm。這樣一方面依托細砂和碎石的巨大表面積形成生物膜繼續(xù)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吸附、降解,另一方面由于較大的滲透系數可以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水力負荷;下層由粒徑1050mm、厚度為1015cm的卵石組成,起到承托和排水的作用。蚯蚓床中投放一定數量、種類的蚯蚓,蚯蚓密度為8g12g(蚯蚓)/(L填料)。蚓種分為表層種和深層種,表層種為大平2號蚯蚓,投放在37cm深度內;深層種為威廉環(huán)毛蚯蚓,投放在蚯蚓床1520cm深度處。蚯蚓能加速構建高效的污水一土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實現污染物的有效轉化。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每一級處理單元,表面布水的同時,為增加布水均勻性,在人工土中設有內層布水管。在布水管的主進水管上安裝有球門閥,通過閥門控制來調節(jié)兩布水管水量分配。每一級表層布水管為單排孔的PVC布水管,布水孔的直徑為8mm12mm,相連布水孔的間距為2035mm;內層布水管為雙排孔的PVC布水管,布水孔的直徑為6mm12mm,相連布水孔的間距為1525mm,內層布水管的埋設深度為人工土內2530cm處,材質為PVC管材;內層布水管周圍是用土工布包裹的的青石子,土工布外層即是人工土層。污水從布水管出來時,首先經過青石子上的生物膜凈化;然后通過纖維織物和經人工土滲濾層的毛管浸潤作用,緩慢的擴散入周圍土壤。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所述的每一級處理單元的濾池采取磚抹結構,用二四墻砌筑,池體內抹20mm防水砂漿,池底采取鋼筋混凝土預制件結構;高位配水槽的槽底采取預制件結構,預制件邊緣超出墻體5mm。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污水從水解酸化池進入高位配水槽時采取跌水曝氣技術強化進水中溶解氧DO含量。跌水級數可采用1~3級,每級跌水高度為0.5m。污水經潛水泵抽取投放入高位配水槽時,即放置豎縫型跌水擋板以使污水沖擊擋板后均勻分布,這樣能達到較好的充氧效果;設計單寬流量為20~50m3/(m2'h)。高位配水槽出水經球門閥與下一級布水管接通。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每一級表層布水采取淋水裝置,以提高一級處理單元和二級處理單元出水中的DO含量,即采用穿孔管布水,孔眼直徑可采用6~12mm,孔眼流速為1.5~2.5m/s,安裝高度為0.3~0.6m。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系統(tǒng)的底層增加了排水系統(tǒng),將深度處理后的污水通過排水系統(tǒng)排出,從而增大系統(tǒng)處理污水能力。排水系統(tǒng)設置在濾池底部的集水管采用波紋排水管,管材為4〃,PVC材質;排水管的間距為0.7m左右,集水管周圍,由鵝卵石組成的隔離層,能防止?jié)B濾層土壤堵塞集水管影響排水。該層填料為卵石層,為粒徑不小于20mm且不大于50mm的卵石所填充;排水管坡度為0.5。/。,卵石壓實系數為0.9,并不得破壞PVC導滲管。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使用定時器來控制潛水泵電源開關。將配水時間與系統(tǒng)落干時間比控制在1:31:5的范圍內,將配水周期定為1天,可實現蚯蚓生態(tài)功能的最大化,實現反硝化好氧一缺氧環(huán)境的實現。為了營造不同的濕地景觀以及不同的水力負荷,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的步驟3設計了兩種人工濕地系統(tǒng),一種是表面流人工濕地,一種是潛流型人工濕地。表面流人工濕地可以作為水環(huán)境景觀一部分,且工程建設簡單,水力負荷較高;潛流型人工濕地去除污染物質效率較高,可以種植陸生花卉和辨切花卉。這兩種濕地可以因地制宜選擇。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的表面流人工濕地結構見圖3,它是進水部分采用矩形堰配水。采用矩形平頂堰配水,在配水過程中同時起到曝氣作用。濕地上層為填料床,一般高度為2545cm,填料為砂、細石,粒徑達0.10.5cm,超高10cm。下部10~15cm填充粒徑達35cm的碎青石,以強化磷元素的去除;上部1015cm為自由水面。池底坡度設計值一般為1%。池底防水設計首先鋪設1020cm厚的粘土層,夯實并找平,同時具有傾向出水端的1%的坡度;然后鋪設2mm厚強化塑料薄膜;為防止碎石填料將防滲膜刺破,在防滲膜上部鋪設lcm左右厚細砂。出水區(qū)采用穿孔管集水設計,然后通過三通接出濕地外墻,外接垂直出水管。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的潛流人工濕地設計結構見圖4,潛流人工濕地主體分為進水區(qū)、處理區(qū)和出水區(qū)三部分,所述的潛流人工濕地處理區(qū)有效深度為0.6~0.8m,濕地填料深度0.6m,上層覆土深度0.2m,超高10cm,濕地總深度為0.9~lm,進水區(qū)和出水區(qū)寬度均為4060cm,選擇直徑l5cm的碎石做填料,建議使用建筑用青石子,粒徑d-l1.5cm,填料空隙率為n-0.35。表層鋪設15cm厚土壤層,為保持濕地中水流的推流狀態(tài),須滿足長寬比>3。池底坡度設計值為1%。池底防水設計首先鋪設1020cm厚的粘土層,夯實并找平,同時具有傾向出水端的1%的坡度;然后鋪設2mm厚強化塑料薄膜;為防止碎石填料將防滲膜刺破,在防滲膜上部鋪設lcm厚細砂。本發(fā)明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最突出的效果是(1)水力負荷較高,組合工藝的表面水力負荷可達lm3/(m2'd);(2),在較高表面水力負荷條件下,系統(tǒng)的總氮去除率達到80%以上;CODCr、BOD5、TN、TP、SS、病源微生物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處理生活污水時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級標準,達至lj《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標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完全可以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3)解決了居住區(qū)徑流污染嚴重的難題。將徑流引入人工濕地處理系統(tǒng)中,有效削減了徑流中氮、磷污染負荷,去除率在35~50%。圖l為水解酸化池結構示意圖,其中l(wèi)為進水管;2為檢査口;3為安全管;4為磚混擋板;5為潛水泵。圖2為塔式蚯衂生態(tài)濾池系統(tǒng)裝置示意圖,其中6為水解酸化池;7為高位配水槽;8為表面布水管;9為蚯頓床;10為旁通閥;ll為內層布水管;12為砂石層;13為卵石層。圖3為表面流人工濕地結構示意圖,其中14為進水管;15為布水槽;16為布水堰墻;17為穿孔集水管;18為出水管;19為填料床;20為自由水面。圖4為潛流型人工濕地結構示意圖,其中21為進水管;22為布水槽;23為布水堰墻;24為布水區(qū);25為土壤層;26為集水區(qū);27為填料層;28為穿孔集水管;29為出水管。圖5為本發(fā)明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日處理能力為12t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系統(tǒng)示范工程。設計處理水量Q=12t/d。水解酸化池埋于地下,整體采取磚抹結構。酸化池長5米,寬3米,有效深度為1.2m,超高0.3m,總深度為1.5m,為地下一層,頂板面標高為-O.OO,板厚20mm。進水管嵌入位置距池墻基部高度25cm,與池墻夾角成40。向下。出水通過潛水電泵投配到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上方的高位配水槽中。管口下沿與池墻內壁齊。嵌入口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部分總占地面積為45m2,整體結構采取磚混結構。高位配水槽內側尺寸4.5X3Xlm,底板為預制件結構,其四周伸出側壁5mm;放置2級豎縫型跌水擋板以達到的充氧效果,單寬流量為25m3/(m2-h)。濾池一級單元總體積13.5m3,表面積A=13.5m2。取長為4.5m,寬為3m,高為lm,超高0.2m。池底設有1%坡度;濾池二級單元總體積13.5m3,表面積A=13.5m2。取長為4.5m,寬為3m,高為lm,超高0.2m。池底設有1%坡度;濾池三級單元總體積18m3,表面積A-15m2。取長為4.5m,寬為4m,高為lm,超高0.2m。池底設有1%坡度;表面流人工濕地占地400m2,墻體采取磚砌結構該濕地由兩組同樣規(guī)模的濕地并聯組成,每組包括兩塊同樣規(guī)模濕地。正常狀態(tài)下,四塊濕地同時運行。故障或者檢修時一組停止運行,另一組正常工作。每塊濕地的尺寸為LXWXH=5000X800X40cm。'采用矩形平頂堰配水,堰高為29cm,堰寬25cm。出水區(qū)采用穿孔管集水,然后通過三通接出濕地外墻,外接垂直出水管;主體處理區(qū)設計濕地填料床高度為30cm,超高10cm。下部15cm填充d=35cm的碎青石,空隙率為n=0.35,上部15cm為自由水面。池底坡度設計值為1%。池底防水設計首先鋪設15cm厚的粘土層,夯實并找平,同時具有傾向出水端的1%的坡度;然后鋪設2mm厚強化塑料薄膜;為防止碎石填料將防滲膜刺破,在防滲膜上部鋪設lcm厚細砂。該人工濕地對濾池尾水和雨水作深度處理,并且根據當地環(huán)境特點設計水環(huán)境景觀。實施例二日處理能力為9t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系統(tǒng)示范工程。設計處理水量Q=9t/d。水解酸化池安裝采取地埋式,池體采取磚抹結構。水解酸化池有效深度為1.2m,超高0.3m,總深度為1.5m;長H=4m,寬L=2m;池子安裝采取地埋式,頂板面標高為-O.OO,板厚20mm。進水管嵌入位置距池墻基部高度30cm,與池墻夾角成30。向下。出水通過潛水電泵投配到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上方的高位配水槽中。嵌入口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池子安裝采取地埋式,池體采取磚抹結構。塔式蚯頓生態(tài)濾池部分總占地面積為38m2:高位配水槽內側尺寸3X1.5Xlm,底板為預制件結構,其四周伸出側壁5mm;濾池一級單元總體積10.5m3,表面積A=10.5m2。取長為3.5m,寬為3m,高為lm,超高0.2m。池底設有1%坡度;濾池二級單元總體積10.5m3,表面積A=10.5m2。取長為3.5m,寬為3m,高為lm,超高0.2m。池底設有1%坡度;濾池三級單元總體積14m3,表面積A-14m2。取長為4m,寬為3.5m,高為lm,超高0.2111。池底設有1%坡度;處理水量為10t/d的潛流型人工濕地的設計該濕地由兩組同樣規(guī)模的濕地并聯組成,每組包括兩塊同樣規(guī)模濕地。正常狀態(tài)下,四塊濕地同時運行。故障或者檢修時一組停止運行,另一組正常工作。處理水量為10t/d,系統(tǒng)的面積As-255m2,長1^10m,寬W=25.5m。將濕地平均分為4格,則單格尺寸為L=25.5m,W=2.5m,D=0.6m。該工濕地對濾池尾水作深度處理,并且種植陸生花卉和鮮切花卉。實施例三日處理能力為12t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系統(tǒng)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測試。在環(huán)境溫度為25'C時,進行了組合工藝系統(tǒng)總體去除污染能力測試,試驗條件為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表面水力負荷為0.8m/d,干濕投配比為4:1;表面流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為0.5m/d,結果如下項目CODCrB0D5TNNH4+-NTP管網末端濃度mg/L35324230.723.23.72系統(tǒng)出水濃度mg/L144.93.992.090.037去除效率(%)9698879199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運行中自然水力停留時間為175分鐘左右;系統(tǒng)總氮去除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為87%,說明系統(tǒng)的反硝化能力得到很好的強化;系統(tǒng)的其他物質去除率均在90%以上,表現了很好的去除效果。該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級標準,并符合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太湖地區(qū)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è)行業(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標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完全可以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實施例四日處理能力為9t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系統(tǒng)一人工濕地組合系統(tǒng)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測試。在環(huán)境溫度為1(TC時,進行了組合工藝系統(tǒng)總體去除污染能力測試,試驗條件為塔式蚯頓生態(tài)濾池表面水力負荷為0.72m/d,干濕投配比為4:1;表面流人工濕地水力負荷為0.41m/d,結果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此運行條件下,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運行中自然水力停留時間為160分鐘左右;系統(tǒng)的總氮去除仍然保持在88%;系統(tǒng)的其他物質去除率均在90%以上,表現了很好的去除效果。該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級標準,并符合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太湖地區(qū)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è)行業(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標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完全可以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實施例五進水水質監(jiān)測當環(huán)境溫度為22。C進水水質為CODCr(mg/L)600mg/L,BOD5(mg/L)500mg/L,TN(mg/L)59mg/L,NH4+-N(mg/L)44mg/L,TP(mg/L)8mg/L,SS(mg/L)420mg/L時,日處理能力為10t/d的組合工藝系統(tǒng)的總氮去除仍然保持在88X;系統(tǒng)的其他物質去除率均在90%以上,表現了很好的去除效果。說明該組合工藝完全可以滿足村鎮(zhèn)分散污水的水質波動要求。實施例六通過改造當地排水系統(tǒng),將攜帶大量營養(yǎng)物質的雨水引入人工濕地。對設計處理能力為12t/d的組合工藝系統(tǒng)的排水管道進行改造,實行雨污分流,將雨水通過暗渠直接引入人工濕地處理。8月份的一場112cm的降雨中,人工濕地實際表面負荷可達1.2m3/(m2d),對居民點附近的地表徑流有明顯的截污效果COD的去除率為60%左右,TN的去除率為4050%,TP的去除率為4550%,同時出水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級標準。說明該組合工藝充分發(fā)揮人工濕地的水力負荷較高的特點,能有效的削減地表徑流中的N、P濃度;同時也表明人工濕地設計可以滿足農業(yè)雜排水的處理需要。權利要求1.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驟步驟1.污水經管網收集,先進入水解酸化池穩(wěn)定并調節(jié)水量,水解酸化池為一埋地池,然后通過揚程為5m以上的潛水電泵將污水抽上配水池;步驟2.通過強化布水措施,將水解酸化池的生活污水布入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污水在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內進行有機物質、總氮、氮氮、總磷以及病源微生物的去除;步驟3.步驟2的尾水進入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并可以營造適宜的水環(huán)境景觀,或作中水回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l的水解酸化池為一有進出口和檢查口的埋地池,酸化池設有磚混結構的擋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是采用模塊化結構、梯度塔層設計、多級單元串聯的方式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池體采取磚混結構,池底鋪設鋼筋混凝土預制件板。每一層塔為一個處理單元,是方形、矩形或圓形,塔層采取樓梯型或回轉型模式組合,便于維修和填料更換。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每一層填料設置基本一致,填料上層是由當地適宜壤土中添加木屑或稻殼等含碳豐富有機物、細砂的人工土組成,該層由于有蚯頓活動所以稱之為蚯蚓床,蚯蚓床的厚度一般為30~40cm;中間層由細砂和320mm粒徑的碎石分層填充,厚度為1520cm,下層由粒徑1050mm、厚度為2025cm的卵石組成,起到承托和排水的作用,蚯蚓床中投放一定數量、種類的蚯蟲引,蚯弼l密度為8g12g(蚯蝴)/(L填料),蚓種分為表層種和深層種,表層種為大平2號蚯蚓,投放在3~7cm深度內;深層種為威廉環(huán)毛蚯蚓,投放在蚯蚓床1015cm深度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每一級處理單元,表面布水的同時,在人工土中設有內層布水管,每一級表層布水管為單排孔的PVC布水管,布水孔的直徑為8mm12mm,相連布水孔的間距為20~35mm;內層布水管為雙排孔的PVC布水管,布水孔的直徑為6mm12mm,相連布水孔的間距為35~40mm,內層布水管的埋設深度為人工土內25-30cm處,材質為PVC管材;內層布水管周圍是用土工布包裹的的青石子,土工布外層即是人工土組成的滲濾層。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在池的底層增加了排水系統(tǒng),將處理后的污水通過排水系統(tǒng)排出,從而增大系統(tǒng)處理污水能力。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使用定時器來控制潛水泵電源開關,將配水時間與系統(tǒng)落干時間比控制在1:31:5的范圍內。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的人工濕地系統(tǒng)是表面流人工濕地,或是潛流型人工濕地。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流人工濕地,它是進水部分采用矩形堰配水,濕地上層為填料床,高度為2545cm,填料為砂、細石,粒徑達0.1~0.5cm,超高10cm,下部1015cm填充粒徑達35cm的碎青石,以強化磷元素的去除;上部1015cm為自由水面,池底坡度設計值為1%,出水區(qū)采用穿孔管集水設計,然后接出濕地外墻,外接垂直出水管。9.根據權利要求6所上述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一人工濕地組合工藝,'所述的潛流人工濕地主體分為進水區(qū)、處理區(qū)和出水區(qū)三部分,所述的潛流人工濕地處理區(qū)有效深度為0.6~0.8m,濕地填料深度0.6m,上層覆土深度0.2m,超高10cm,濕地總深度為0.9~lm,進水區(qū)和出水區(qū)寬度均為4060cm,選擇直徑15cm的碎石做填料,粒徑d-l1.5cm,填料空隙率為n-0.35,表層鋪設15cm厚土壤層,為保持濕地中水流的推流狀態(tài),須滿足長寬比>3,池底坡度設計值為1%。全文摘要一種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它包括1.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穩(wěn)定并調節(jié)水量;2.將水解酸化池的生活污水布入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內進行COD、總氮、氮氮、總磷以及病源微生物的去除;3.讓2的尾水進入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并營造適宜的水環(huán)境景觀或作中水回用。本發(fā)明的處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態(tài)濾池-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優(yōu)點在于一,系統(tǒng)水力負荷較高,表面水力負荷可達1m<sup>3</sup>/(m<sup>2</sup>·d),這將大大節(jié)約用地;二,在高水力負荷下,系統(tǒng)的總氮去除率達到85%以上;系統(tǒng)的其他物質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標準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完全可以達到中水回用。文檔編號C02F9/14GK101284705SQ20081001877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申請日期2008年1月23日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23日發(fā)明者琳倫,卓孟,張繼彪,李軍狀,李坤權,楊世關,羅興章,耳聶,趙國華,正鄭,高順枝,黃星發(fā)申請人: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