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電解填料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廢水處理的微電解填料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工業(yè)廢水的排放量很大,并且其中COD、BOD的濃度較高。針對這一情況,環(huán)保公司采取的主要技術手段是利用鐵碳微電解反應器來處理高COD廢水。該種微電解反應器運行初期處理效果較好,運行一段時間后,處理效果大大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其內部的填料出現(xiàn)鈍化,板結等。同時,鐵屑完全被腐蝕后變成鐵泥,造成微電解反應器淤塞,需通過沖洗來緩解鐵泥堵塞問題,但沖洗并不能解決廢水處理效果下降的問題,只能頻繁地更換新的填料。而更換填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又進一步地增加了廢水處理成本。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有效傳質面積大、反應徹底、使用壽命長、處理效果好的微電解填料結構,以克服傳統(tǒng)微電解填料容易鈍化、板結,反應不充分,需經常更換新填料等問題。本發(fā)明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通過連板連接為一體。由于采用了內、外雙圓筒結構,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積,確保了填料與廢水的有效接觸面積。進一步地,所述外筒的長度小于內筒的長度,且內筒位于外筒的中央位置;所述外筒的側壁設有若干個通孔,這樣廢水可以自外筒的兩端以及外筒的側壁通孔處進入內筒,有利于廢水、微電解產生的氣泡、微電解產生的沉積物流通,確保了填料始終保持高的活性和傳質能力。進一步地,所述內筒的內側壁設有與內筒軸線平行的凹槽。在使用時,可以利用支架與凹槽配合,從而非常方便地將多節(jié)結構相同的填料結構串聯(lián)便組成微電解單元。進一步地,所述微電解填料結構由鐵、碳和催化劑一體化材料制成,鐵、碳、催化劑一體可以避免填料表面產生鈍化,確保填料與廢水的有效接觸時間。本發(fā)明對傳統(tǒng)的微電解填料結構進行了改進,保證廢水與鐵碳填料之間充分接觸,大大地增加了填料的有效接觸面積,確保了填料始終保持高的活性和傳質能力,有效地避免了傳統(tǒng)微電解填料的結塊、板結等現(xiàn)象,使填料反應徹底,大大地提高了廢水處理效果。另外,本發(fā)明微電解填料還省去了繁瑣的填料沖洗環(huán)節(jié),只需定期補充新填料,實施方便,減少了人工操作量,降低了填料的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了廢水處理成本。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微電解填料結構用鐵、碳和催化劑一體化材料制成,包括外筒I和內筒2,外筒I和內筒2之間通過連板3連接為一體;外筒I的長度小于內筒2的長度,且內筒2位于外筒I的中央位置;所述外筒I的側壁設有若干個通孔4 ;內筒2的內側壁設有與內筒2軸線平行的凹槽5。具體來說,所述內筒2的長度為55 70mm,內筒2的直徑為25 40mm,內筒2的壁厚為5 IOmm ;所述外筒I的長度為50 65mm,外筒I的直徑為55 70mm,外筒I的壁厚為5 10mm。所述外筒側壁的通孔4的面積為120 160mm2,孔隙率為20% 80%。
權利要求1.一種微電解填料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通過連板連接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長度小于內筒的長度,且內筒位于外筒的中央位置;所述外筒的側壁設有若干個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的內側壁設有與內筒軸線平行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的長度為55 70mm,內筒的直徑為25 40mm,內筒的壁厚為5 IOmm所述外筒的長度為50 65mm,外筒的直徑為55 70mm,外筒的壁厚為5 10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側壁的通孔的面積為120 160mm2,孔隙率為20% 8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有效傳質面積大、反應徹底、使用壽命長、處理效果好的微電解填料結構,以克服傳統(tǒng)微電解填料容易鈍化、板結,反應不充分,需經常更換新填料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微電解填料結構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和外筒之間通過連板連接為一體。由于采用了內、外雙圓筒結構,因此可以大大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積,確保了填料與廢水的有效接觸面積。本實用新型對傳統(tǒng)的微電解填料結構進行了改進,提高了廢水處理效果,還省去了繁瑣的填料沖洗環(huán)節(jié),只需定期補充新填料,實施方便,減少了人工操作量,降低了填料的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了廢水處理成本。
文檔編號C02F1/461GK203065211SQ20122072975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吉國青, 郭森, 安霓虹, 占茹, 王紅軍 申請人:浙江大學蘇州工業(yè)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