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樣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取樣口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上的干污泥取樣口和設置在干污泥取樣口上的堵頭,干污泥取樣口包括通孔和形成通孔的側壁,堵頭包括收容在通孔內且長度不小于通孔深度的桿體、以及凸伸出通孔且位于箱體的外部的把手部,桿體包括遠離把手部的密封端,該取樣口裝置通過設置堵頭,且該堵頭具有收容在通孔內且長度不小于通孔深度的桿體、以及凸伸出通孔且位于箱體的外部的把手部,桿體具有遠離把手部的密封端,從而防止干污泥堆積,提高了檢測數(shù)據(jù)的正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環(huán)境整潔,保證了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
【專利說明】取樣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取樣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在我國,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排放量日益增多,所以對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的處 理也日趨緊要,生活污水一般通過城鎮(zhèn)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目前,在污水處理廠中,普 遍通過干污泥處理設備對污泥進行處理,然后通過干污泥處理設備中的取樣口裝置對干污 泥處理設備處理后所形成的干污泥進行取樣,以監(jiān)測干污泥的含固率,以便及時了解干污 泥的質量狀況,從而在干污泥出現(xiàn)異常時,可以及時調整參數(shù)。干污泥處理設備采用兩段法 的干化工藝將來自于污水處理廠的含固率20 %左右的脫水污泥干化至70 % - 90 %的干污 泥產品后,通過刮板機刮下之后與煤摻燒。
[0003] 請參見圖1和圖2,現(xiàn)有技術,取樣口裝置的干污泥取樣口 6位于顆粒冷卻帶7與 刮板機8連接處,干污泥取樣口 6采用外螺紋而內空的堵頭9封堵,堵頭9與冷卻帶7出料 處存在8cm左右的距離。由于干污泥受重力作用從冷卻帶7掉至下方刮板機8的過程中污 泥會積聚在脫水污泥取樣口 6和堵頭9的內部,導致取樣時存在如下問題: 1、 污泥流失和環(huán)境污染:打開堵頭9時,干污泥取樣口 6積聚的干污泥會散落在刮板機 8或地面上,需要操作工或保潔及時清理; 2、 清理工作量大:取樣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將清理的干污泥灑落在地上,由于取樣頻繁, 掉落干污泥多,此處為5S重點關注區(qū)域; 3、 不便于取樣:為取到即時的干污泥樣品,工作人員需先將殘留在干污泥取樣口 6周 圍的干污泥清理掉; 4、 影響樣品品質:如將殘留的干污泥清理干凈,就會取到殘留的干污泥,從而影響檢測 數(shù)據(jù); 5、 影響工作人員職業(yè)健康安全:清理殘留干污泥時,帶機里的熱風會將干污泥中的粉 塵吹出,正對人眼,經(jīng)常會使工作人員迷眼。
[0004]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取樣口裝置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提高檢測數(shù)據(jù)的正確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環(huán)境 整潔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的取樣口裝置。
[0006] 為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取樣口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 所述箱體上的干污泥取樣口和設置在所述干污泥取樣口上的堵頭,所述干污泥取樣口包括 通孔和形成所述通孔的側壁,所述堵頭包括收容在所述通孔內且長度不小于所述通孔深度 的桿體、以及凸伸出所述通孔且位于所述箱體的外部的把手部,所述桿體包括遠離所述把 手部的密封端。
[0007]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取樣口裝置還包括設置所述箱體外部的接收裝 置,所述接收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干污泥取樣口下方以接收從干污泥取樣口中泄露出的干污 泥的收容腔。
[0008]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取樣口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外部且用以固 定所述接收裝置的托架,所述接收裝置活動式安裝在所述托架上。
[0009]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接收裝置為簸箕。
[0010]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壁上形成有內螺紋,所述桿體上形成有與所述 內螺紋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0011]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取樣口裝置通過設置堵頭,且該堵頭具有收容在 通孔內且長度不小于通孔深度的桿體、以及凸伸出通孔且位于箱體的外部的把手部,桿體 具有遠離把手部的密封端,從而防止干污泥堆積,提高了檢測數(shù)據(jù)的正確率,提高了工作效 率,提高了環(huán)境整潔,保證了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取樣口裝置中部分結構的平面示意圖。
[0013] 圖2為圖1中部分結構的左側平面圖。
[0014] 圖3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中取樣口裝置中部分結構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請參見圖3,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的取樣口裝置包括箱體1、設置在箱體1上的干污 泥取樣口 2、設置在干污泥取樣口 2上的堵頭3、設置在箱體1外部的接收裝置4、以及設置 在箱體1外部且用以固定接收裝置4的托架5。干污泥取樣口 2貫通箱體1,將箱體1的 內部和外部連通,以此便于工作人員伸入到箱體1內取出被取樣口裝置處理后形成的干污 泥,從而進行檢測。
[0016] 干污泥取樣口 2包括通孔21和形成該通孔21的側壁22。該側壁22上形成有內 螺紋(未圖示)。
[0017] 堵頭3包括收容在通孔21內且長度不小于通孔21深度的桿體32、以及凸伸出通 孔21且位于箱體1的外部的把手部33。該把手部33自桿體32的一側面朝外凸伸形成。
[0018] 上述桿體32包括遠離把手部33的密封端34。桿體32上形成有與干污泥取樣口 2的內螺紋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未圖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堵頭3的桿體32通過在現(xiàn)有技 術中的堵頭上焊接廢舊的不銹鋼管以形成,所以,本實施例中的堵頭3的桿體32的長度為 原堵頭桿體的長度加上舊的不銹鋼管的長度。
[0019] 由于堵頭3的桿體32的長度不小于通孔21的深度,所以,在干污泥取樣口 2上安 裝上該堵頭3之后,可防止干污泥取樣口 2中的干污泥進入到通孔21內,防止干污泥堆積。
[0020] 接收裝置4用以接收從干污泥取樣口 2中泄露出的干污泥。該接收裝置4包括若 干架體41和由若干架體41圍設形成的收容腔42。該收容腔42位于干污泥取樣口 2的下 方以接收從干污泥取樣口 2中泄露出的干污泥。在本實施例中,該接收裝置4為簸箕。該 簸箕4可采用廢舊材料。
[0021] 接收裝置4活動安裝在托架5上。通過接收裝置4與托架5之間采用活動安裝, 可方便接收裝置4從托架5上取下,從而將接收裝置4內所收集干污泥集中起來。該托架 5可由廢舊材料制成。
[0022] 上述取樣口裝置具有如下優(yōu)點: 1、 由于堵頭3是在原來的堵頭上焊接一段而形成的,簸箕4采用廢舊材料,托架5由廢 舊材料制成,所以成本低廉; 2、 灑落地面的干污泥基本消失:灑落地面的干污泥從原來的平均3kg/d,減少到小于 0. lkg/d,簸箕4內收集的污泥全部歸倉,年可回收干污泥約1噸; 3、 取樣口裝置清掃次數(shù)降低94% :現(xiàn)有技術中,每次取樣后,都會有干污泥掉落在刮板 機上,工作人員需每次清理刮板機上的干污泥,本實施例中,每天平均僅需清理1次即可, 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4、 地面清掃次數(shù)降低92% :現(xiàn)有技術中,工作人員白天上班后需在每次取樣后清掃地 面,否則一被發(fā)現(xiàn)地面積泥,將會影響5S考核,所以每天需清掃地面6次,在本實施例中,僅 需2天1次即可保證區(qū)域環(huán)境,減少了保潔的工作量; 5、 單次取樣耗時減少75% :由于減少了清理取樣口裝置的通孔中堆積的干污泥,干污 泥的取樣時間可減少約120s,提高了工作效率; 6、 泥灰迷眼概率降低86% :原有取樣過程中造成泥灰迷眼的過程主要為清理積在取樣 口裝置空隙的干污泥時,工作人員需站在前面看一下是否清理干凈,很容易被泥灰迷眼,但 是在本實施例中,工作人員僅需站在干污泥取樣口 2側面,伸手打開取樣蓋,伸入取樣口裝 置中取樣即可,將不會造成泥灰迷眼,確保了工作人員的職業(yè)安全健康; 7、 取到即時樣概率上升25% :本實施例的干污泥處理取樣口裝置基本無殘留污泥存 在,所以取到的干污泥樣品100%為即時樣,提高了數(shù)據(jù)可靠度。
[0023] 詳細數(shù)據(jù)見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 一種取樣口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所述箱體上的干污泥取樣口和設置在所述干污 泥取樣口上的堵頭,所述干污泥取樣口包括通孔和形成所述通孔的側壁,其特征在于:所述 堵頭包括收容在所述通孔內且長度不小于所述通孔深度的桿體、以及凸伸出所述通孔且位 于所述箱體的外部的把手部,所述桿體包括遠離所述把手部的密封端。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樣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口裝置還包括設置所述 箱體外部的接收裝置,所述接收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干污泥取樣口下方以接收從干污泥取樣 口中泄露出的干污泥的收容腔。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樣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口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 述箱體外部且用以固定所述接收裝置的托架,所述接收裝置活動式安裝在所述托架上。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取樣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裝置為簸箕。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樣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上形成有內螺紋,所述桿 體上形成有與所述內螺紋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文檔編號】C02F11/12GK104108848SQ201310131004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6日
【發(fā)明者】張耀峰, 何春冬 申請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中法環(huán)境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