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用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用攪拌儀。
背景技術:
藥物包衣始于20世紀50年代,其目的是避免化學性質活潑的藥物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變質。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包衣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由簡單的包衣發(fā)展到具有特殊功能的藥物改性技術,如制備緩控釋制劑。在實驗室和工業(yè)生產中,包衣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有流化床法和鍋包衣法,是通過不同的原理,將包衣材料包裹在被包裹物表面。包衣時,應將包衣材料溶解于一定的溶劑或均勻混懸于介質中,配制成包衣液。為了保證包衣均勻性,包衣液還需在攪拌狀態(tài)下,通過輸液管和蠕動泵,將包衣液送至流化床或包衣鍋內,才能達到包衣的目的。
現(xiàn)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攪拌儀包括電機4和攪拌軸7,攪拌軸7遠離電機4的端部設有攪拌槳9,利用電機4的轉動帶動攪拌軸7的旋轉,攪拌槳9與攪拌軸7聯(lián)動,從而達到攪拌作用。上述技術的缺陷在于,攪拌儀在工作過程中,因電機4的旋轉,會使周圍氣流產生變化,形成風力,尤其是攪拌速度加大時,風力更加明顯。當配制包衣液時,需要在攪拌狀態(tài)下將包衣材料緩慢加入到容器內的液態(tài)介質中,然而由于包衣材料通常為粉末,粉末在風力干擾下易吹散造成損失,從而影響包衣液的固態(tài)含量結果。此外,在包衣過程中,輸液管在攪拌狀態(tài)下,隨著液體的轉動,極易與攪拌槳9纏繞在一起,大大影響實驗效率,也可能會對的攪拌槳9和輸液管造成損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驗室用攪拌儀,在配液時,可防止粉末在風力干擾下吹散損失,此外還可避免輸液管在攪拌狀態(tài)下與攪拌槳纏繞在一起,使用更為方便,提高實驗效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實驗室用攪拌儀,包括:電機和攪拌軸,所述電機驅動所述攪拌軸轉動,還包括防風罩,所述防風罩位于所述電機靠近所述攪拌軸的一側的下方,且所述防風罩圍繞所述攪拌軸設置,所述防風罩相對于所述攪拌軸靜止。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操作屏,所述操作屏與所述攪拌軸通過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相對于所述攪拌軸靜止,所述防風罩與所述連接軸連接。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防風罩與所述連接軸可拆卸連接。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防風罩與所述連接軸螺紋連接。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底座、支架桿和滑桿;所述支架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桿可升降的設置在所述支架桿上,并與所述操作屏連接。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軸遠離所述電機的端部設有攪拌槳,所述攪拌槳的外部包裹有網罩。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網罩由兩個可扣合或分離的半圓形件組成。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網罩與所述攪拌槳可拆卸連接。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攪拌槳由若干葉片組成,所述葉片向所述攪拌軸的外部延伸。
優(yōu)選的,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防風罩為沿遠離所述電機方向直徑不斷增大的錐形。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點:
首先,該實驗室用攪拌儀包括電機、攪拌軸和防風罩,防風罩設置在電機靠近攪拌軸的一側的下方,當電機轉動過程中,防風罩可用于阻擋周圍風力的變化,進而防止粉末在電機運轉產生的風力的影響下吹散損失,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其次,該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攪拌軸遠離電機的端部還設有攪拌槳,攪拌槳的外部包裹有網罩,網罩可避免輸液管在攪拌狀態(tài)下與攪拌槳纏繞在一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攪拌儀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實驗室用攪拌儀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驗室用攪拌儀,在配液時,可防止粉末在風力干擾下吹散損失,此外還可避免輸液管在攪拌狀態(tài)下與攪拌槳纏繞在一起,使用更為方便,提高實驗效率。
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具體為:
電機4、攪拌軸7以及防風罩8;
電機4驅動攪拌軸7轉動,即電機4的轉動帶動攪拌軸7的旋轉,從而達到攪拌作用;
防風罩8位于電機4靠近攪拌軸7的一側的下方,且防風罩8圍繞攪拌軸7設置,防風罩8相對于攪拌軸7靜止。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該實驗室用攪拌儀包括電機4、攪拌軸7和防風罩8,防風罩8設置在電機4靠近攪拌軸7的一側的下方,當電機4轉動過程中,防風罩8可用于阻擋周圍風力的變化,進而防止粉末在電機4運轉產生的風力的影響下吹散損失,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在上述實驗室用攪拌儀的技術方案中,除了包括電機4、攪拌軸7和防風罩8外,還包括操作屏5、連接軸6、底座1、支架桿2和滑桿3。上述各部件的具體連接關系為:
操作屏5與攪拌軸7通過連接軸6連接,連接軸6相對于攪拌軸7靜止,防風罩8與連接軸6連接。進一步的,防風罩8與連接軸6可拆卸連接,可拆卸連接方式有多種,如卡扣連接、螺紋連接等,此處不做具體限定。防風罩8的形狀可為沿遠離電機4方向直徑不斷增大的錐形,此處需要說明的,防風罩的形狀也可為其它形狀,錐形僅為其一種優(yōu)選方案。
支架桿2固定在底座1上,支架桿2與底座1成一定角度,如支架桿2可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
滑桿3可升降的設置在支架桿2上,滑桿3可在支架桿2上滑動并固定在某一特定位置,滑桿3與操作屏5連接,進而攪拌軸7也可與操作屏5一同運動。
攪拌軸7遠離電機4的端部設有攪拌槳9,攪拌槳9的外部包裹有網罩10,網罩10與攪拌槳9可拆卸連接,如攪拌槳9上有螺絲孔,網罩10可以通過其上端的鎖緊螺絲固定在攪拌槳9上。進一步的,網罩10由兩個可扣合或分離的半圓形件組成球形,兩個半圓形件可以對半打開,便于清洗,兩個半圓形件可通過焊接、螺栓連接或卡扣連接等形式固定在一起。進一步的,攪拌槳9由若干葉片組成,葉片數(shù)量通常為2-3片,當上述攪拌儀處于工作狀態(tài)時,葉片展開。通過在攪拌槳9的外部設有網罩10,網罩10可避免輸液管在攪拌狀態(tài)下與攪拌槳9纏繞在一起。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