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內燃機自動阻風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92136閱讀:2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內燃機自動阻風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燃機阻風門。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阻風門。
      背景技術
      在使用化油器的小型內燃機中,例如割草機、掃雪機所使用的小型內燃機,其在低溫啟動時要求內燃機的進氣歧管中燃料-空氣混合物應更富含燃料以維持燃燒反應,這樣的要求通常通過閉合阻風門、部分地中止向內燃機供應空氣來實現。但隨著內燃機的暖機, 內燃機需要更多的空氣進入以維持燃燒反應,因而阻風門被打開。同樣的原因,在內燃機熱機重新啟動過程中,阻風門應保持打開以啟動內燃機并防止燃燒不穩(wěn)定或停機?,F有自動阻風門技術在解決上述問題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阻風門自動打開或關閉時不靈敏有時甚至卡死而達不到自動阻風門的目的;另外,為解決熱機啟動而設計的保持阻風門打開的裝置,也存在因設計不合理而導致裝置失效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型提供一種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包括阻風門、直接操作阻風門的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及間接操作阻風門的阻風門次操作裝置。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包括風控板和第一拉桿,第一拉桿兩端與風控板和阻風門相連,風控板響應內燃機風扇產生的風而移動從而通過第一拉桿直接推動阻風門打開。阻風門次操作裝置, 包括與氣缸頭直接接觸的熱敏裝置、影響阻風門開關狀態(tài)的阻風門熱控裝置及連接兩者的第二拉桿,熱敏裝置響應于氣缸頭傳導的熱量發(fā)生移動而帶動阻風門熱控裝置,且在內燃機為熱機狀態(tài)時,阻風門熱控裝置使阻風門保持在至少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作為上述方案的一種改進,阻風門主操作裝置還包括拉簧,且拉簧使阻風門執(zhí)行關閉動作。這樣,通過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可在內燃機啟動后且轉速達到預定值時,受轉速控制的內燃機風扇所產生的風會自動打開阻風門;當停機后,打開的阻風門會在拉簧的作用自動關閉,同時響應風扇的風控板同時復位,為下一次啟動作準備。從而實現阻風門的自動開閉。而通過阻風門次操作裝置,在內燃機熱機狀態(tài)時,熱敏裝置可控制阻風門熱控裝置阻止阻風門在拉簧的作用執(zhí)行自動關閉動作而使阻風門呈部分打開狀態(tài),從而解決內燃機熱機啟動問題。

      圖1是包含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阻風門的實施例的內燃機的透視圖。圖2是圖1中風控板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1中阻風門及阻風門熱控裝置的放大示意圖。[0011]圖4是圖1中熱敏裝置的放大透視圖。圖5是圖1中阻風門熱控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放大分解視圖。圖6是圖1中隔熱板的放大示意圖。圖中,1為導風罩,2為氣缸頭,3為阻風門主操作裝置,5為阻風門次操作裝置,8為風扇,20為阻風門,21為第二控制臂,210為第一拉桿插孔,22為阻風門全關限位支塊,23為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24為阻風門軸,25為阻風門熱控裝置軸,30為風控板,31為擋風板, 32為風控板軸套,33為第一控制臂,330為第一拉桿插孔,331為拉簧安裝孔,34為第一拉桿,35為拉簧,36為風控板軸,40為阻風門熱控裝置,41為第三控制臂,410為第二拉桿插孔,42為阻風門熱控支塊,43為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430為墊圈,431為定位銷,50為熱敏裝置,51為熱敏裝置安裝座,510為熱敏裝置安裝孔,52為溫控卷簧,53為熱敏裝置定位銷, 54為熱敏裝置轉軸,55為外殼,56為第四控制臂,560為第二拉桿插孔,57為底座,58為第二拉桿,60為空濾器,61為空濾器支架,610為拉簧安裝孔,70為隔熱板,700為第二拉桿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來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 然而,應當注意的是,下面的描述及附圖中所公開的的各種元件及元件的組合可以被不同地設置和組織以產生仍然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實施例。圖1給出了包括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內燃機。該內燃機包括阻風門主操作裝置 3、阻風門次操作裝置5及阻風門20。所述阻風門主操作裝置3包括風控板30、第一拉桿34,風控板30安裝在內燃機的導風罩1上且其一端處于導風罩1的空間內以響應風扇8所產生的風而移動,第一拉桿34 兩端分別與風控板30和阻風門20相連以傳遞風控板30響應風扇8所產生的移動而推動阻風門20打開。所述阻風門次操作裝置5包括熱敏裝置50、阻風門熱控裝置40及第二拉桿58,第二拉桿58的兩端分別與熱敏裝置50、阻風門熱控裝置40連接。熱敏裝置50直接與內燃機的氣缸頭2接觸并安裝在上面,熱敏裝置50響應于氣缸頭2的熱量而移動并通過第二拉桿 58推動阻風門熱控裝置40與阻風門20作用而使阻風門20保持在至少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所述阻風門主操作裝置3還包括拉簧35,拉簧35的一端掛在風控板30上,另一端掛在空濾器60的空濾器支架61上并位于拉簧安裝孔610中。拉簧35使阻風門20執(zhí)行關閉動作。當內燃機轉速降低或停機時,風控板30響應風扇8而產生移動的力減弱或消失, 整個阻風門主操作裝置3會在拉簧35的作用下,使阻風門20執(zhí)行關閉動作,使阻風門20 呈部分關閉或完全關閉的狀態(tài)。如果內燃機處于熱機狀態(tài),阻風門熱控裝置40會因熱敏裝置50的移動而與阻風門20相互作用,至少部分地阻止阻風門20執(zhí)行關閉動作,因而使阻風門20保持在至少部分打開狀態(tài),能保證內燃機的運行穩(wěn)定;同時如果進行熱機啟動,能滿足熱機啟動需要打開阻風門20的條件。如圖2-圖4所示,所述風控板30包括擋風板31、風控板軸套32及第一控制臂33。 擋風板31為一豎板,可以有弧度,其一側可設加強筋;風控板軸套32為貫穿型,以便風控板軸36穿過并將其安裝定位;第一控制臂33末端設有第一拉桿插孔330,其中部設有拉簧安裝孔331 ;擋風板31及第一控制臂33位于風控板軸套32的兩側,且三者一體成形,整個風控板30可繞風控板軸36轉動;擋風板31位于風扇罩1的空間內,風控板30通過風控板軸 36被安裝在風扇罩1的外緣。所述阻風門20包括阻風門軸24,阻風門軸M上一體成形有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 23、阻風門全關限位支塊22和第二控制臂21 ;第二控制臂21末端設有第一拉桿插孔210。 通過第一拉桿34、第二控制臂21、第一控制臂33,阻風門20與風控板30相互連接。所述阻風門熱控裝置40包括一體成形的第三控制臂41和阻風門熱控支塊42 ;阻風門熱控裝置40還具有一個半封閉的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43,其間隙套裝于阻風門20的阻風門軸M上,且使阻風門熱控支塊42與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23的外側接觸;第三控制臂41的末端設有第二拉桿插孔410。所述熱敏裝置50包括熱敏裝置安裝座51、底座57、溫控卷簧52、外殼55、熱敏裝置轉軸M及固定在熱敏裝置轉軸M上的第四控制臂56 ;溫控卷簧52的外端通過熱敏裝置定位銷53固定在底座57的邊緣,其內端固定有熱敏裝置轉軸M ;熱敏裝置轉軸M —端穿過底座57并與底座57間隙配合,其上固定的第四控制臂56位于底座57的外部;第四控制臂56的長度足以超出底座57的邊緣,第四控制臂的末端設有第二拉桿插孔560 ;所述熱敏裝置安裝座51與底座57至少部分連接,外殼55將溫控卷簧52罩在底座57上;所述熱敏裝置安裝座51設有熱敏裝置安裝孔510,用螺栓(圖中未示出)可將熱敏裝置50固定在氣缸頭2上,并使熱敏裝置安裝座51至少部分直接地與氣缸頭2相接觸;至少熱敏裝置安裝座51、底座57應是熱導體。通過第二拉桿58、第三控制臂41、第四控制臂56,熱敏裝置 50與阻風門熱控裝置40相互連接。實際應用中,如果取消熱敏裝置安裝座51,同樣應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于是,風扇8產生的風吹動擋風板31,擋風板31轉動帶動第一控制臂33轉動并作用于第一拉桿34進而推動第二控制臂21轉動并打開阻風門20 ;當內燃機轉速降低時,擋風板31受風扇8的風的力減小,在拉簧35的作用下阻風門20相應減小開度,這樣有利于增加內燃機的燃油濃度,使燃燒更穩(wěn)定;同樣地,當內燃機停止時,阻風門20會在拉簧35的作用下關閉,為下一次內燃機冷機啟動作準備。與此同時,隨著內燃機的運轉,內燃機成為熱機狀態(tài),其產生的熱量通過氣缸頭2傳遞到熱敏裝置安裝座51、底座57及溫控卷簧52, 溫控卷簧52受熱產生卷動,其熱敏裝置轉軸M轉動并帶動第四控制臂56轉動,通過第二拉桿58,進而推動第三控制臂41轉動,第三控制臂41再作用于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23,從而控制阻風門20并使之保持在部分打開的位置;反之,如內燃機逐步冷卻,熱敏裝置50阻止阻風門20關閉的力將逐漸變小,在拉簧35的作用下,阻風門20會逐漸關閉。因此,當內燃機熱機狀態(tài)停機需要立即重啟時,會因為當時阻風門20至少保持在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而變得更為順利,解決了內燃機的熱機啟動問題。所有這些阻風門20的開閉動作及阻風門熱控裝置40的限制阻風門20的開閉動作,都受內燃機產生的風或熱的聯動控制,有效地實現了阻風門20自動操作。參見圖1、圖3及圖6,在阻風門熱控裝置40的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43為半封閉型時,為防止第二拉桿58上下竄動,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在隔熱板70上設置了第二拉桿限位孔700,第二拉桿58從該孔中穿過。如圖5所示,圖中給出了阻風門熱控裝置40的貫穿型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43的實施例,阻風門熱控裝置軸25與阻風門軸M同軸設置并與阻風門20 —體成形(為便于理解,圖中阻風門熱控裝置軸25與阻風門20分解),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間隙裝入該阻風門熱控裝置軸25中,并在加裝墊圈430后以定位銷431定位。當然,阻風門軸M完全可以延長以安裝本實施例中的貫穿型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43。 本實用新型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因熱敏裝置50位于氣缸頭2上,能保證其承受的熱量在極限范圍內,采用與阻風門20接觸穩(wěn)定的阻風門熱控裝置40能保證熱敏裝置50 的響應力完美地作用于阻風門20,因而可有效避免熱敏裝置50失效。同時,阻風門主操作裝置3中應用拉簧35來關閉阻風門20,其結構簡單,不易卡死,能保證阻風門的正常關閉。
      權利要求1.一種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包括阻風門;直接操作阻風門的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包括風控板和第一拉桿,第一拉桿兩端與風控板和阻風門相連;風控板響應內燃機風扇產生的風而移動,從而通過第一拉桿直接推動阻風門打開;間接操作阻風門的阻風門次操作裝置,包括與氣缸頭直接接觸的熱敏裝置、影響阻風門開關狀態(tài)的阻風門熱控裝置及連接兩者的第二拉桿;熱敏裝置響應于氣缸頭傳導的熱量發(fā)生移動而帶動阻風門熱控裝置;且在內燃機為熱機狀態(tài)時,阻風門熱控裝置使阻風門保持在至少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風門主操作裝置還包括拉簧,且拉簧使阻風門執(zhí)行關閉動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控板包括擋風板和第一控制臂,擋風板與第一控制臂之間有一貫穿的風控板軸套,擋風板、第一控制臂和風控板軸套一體成型;風控板以其軸套為軸心轉動;所述拉簧的一端與第一控制臂連接,另一端與設在空濾器上的空濾器支架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風門包括阻風門軸,阻風門軸上一體成形有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阻風門全關限位支塊和第二控制臂;第二控制臂通過第一拉桿被連接到風控板中第一控制臂,于是擋風板響應內燃機風扇產生的風而轉動進而通過第一控制臂、第一拉桿直接作用于第二控制臂而自動打開阻風門。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風門熱控裝置包括一體成形的第三控制臂和阻風門熱控支塊;阻風門熱控裝置與阻風門同軸、間隙安裝并使阻風門熱控支塊與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的外側接觸;第三控制臂經由第二拉桿被連接到熱敏裝置,在內燃機處于熱機狀態(tài)時,阻風門熱控支塊與阻風門全開限位支塊相互作用以保持阻風門至少部分打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敏裝置包括至少部分直接與內燃機氣缸頭接觸的熱敏裝置安裝座,以及與之連接的底座;底座上安有溫控卷簧, 該卷簧僅一端固定;所述熱敏裝置還設有外殼將溫控卷簧罩在底座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卷簧的外端固定在底座上,其內端與穿過熱敏裝置并與之間隙配合的熱敏裝置轉軸固定;熱敏裝置轉軸上固定有第四控制臂,第四控制臂通過第二拉桿連接到阻風門熱控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風門熱控裝置具有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該軸套為半封閉型,安裝于阻風門軸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該機構還包括隔熱板,所述隔熱板具有限制第二拉桿上下竄動的第二拉桿限位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風門熱控裝置具有阻風門熱控裝置軸套,該軸套為貫穿型,與阻風門軸同軸安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燃機自動阻風門,包括阻風門、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和阻風門次操作裝置。阻風門主操作裝置包括風控板和第一拉桿,第一拉桿兩端與風控板和阻風門相連,風控板響應內燃機風扇產生的風而移動,從而通過第一拉桿直接推動阻風門打開;阻風門次操作裝置包括與氣缸頭直接接觸的熱敏裝置、影響阻風門開關狀態(tài)的阻風門熱控裝置及連接兩者的第二拉桿,熱敏裝置響應于氣缸頭傳導的熱量發(fā)生移動而帶動阻風門熱控裝置,且在內燃機為熱機狀態(tài)時,阻風門熱控裝置使阻風門保持在至少部分打開的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能很好解決內燃機的熱機啟動問題并且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
      文檔編號F02M1/08GK202176423SQ20112024640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fā)明者羅中億, 袁敏嬋 申請人:重慶潤通動力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