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極材料,具體涉及一種多孔鈦基電極材料。屬于電化學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多孔鈦是配合特殊工藝,經(jīng)過高溫燒結而成,其結構均勻,分布有大量開口氣孔。目前主要用做過濾元件,其過濾阻力小,使用壽命長,機械強度高,易再生。同時,金屬鈦被制成電極,并廣泛用于電解工業(yè)領域,其與傳統(tǒng)的石墨電極、鉛基合金電極相比,具有電流密度高,工作壽命長,耐腐蝕性強,重量輕,精度高,基體可反復使用等很多優(yōu)點。特別是,鈦電極可用于氯堿工業(yè)、氯酸鹽工業(yè)、次氯酸鹽工業(yè)和高氯酸鹽的生產(chǎn)等,應用領域涉及化工、冶金、水處理、環(huán)保、電鍍和電解有機合成等行業(yè)。
電極是電化學設備的核心部件,起著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的作用,因此電極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電化學設備的效率。如何通過結構和材料改造提高電極材料的活性和使用壽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孔鈦基電極材料。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多孔鈦基電極材料,包括管狀的基體和依次覆蓋在其表面的第一涂層和第二涂層,所述基體為多孔鈦,所述第一涂層為氧化銠層,所述第二涂層沿第一涂層表面均分為三部分,依次為氧化錫層、氧化鍺層和二氧化釷層,這三部分沿基體軸向分布。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涂層和第二涂層的總厚度為30~80μm,兩者厚度比為2~3:1。
優(yōu)選的,氧化錫層、氧化鍺層和二氧化釷層的厚度相同。
優(yōu)選的,所述多孔鈦的孔徑為30~100μm,孔隙度為30~4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以多孔鈦管為基體,在其表面依次刷涂形成第一涂層和第二涂層,其中,第一涂層為氧化銠層,第二涂層沿第一涂層表面均分為三部分,依次為氧化錫層、氧化鍺層和二氧化釷層,這三部分沿基體軸向分布。由于基體為多孔材料,第一涂層的成分(氧化銠)可以均勻分散在基體的外表面以及基體孔內(nèi)表面,使得所得電極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傳質(zhì)效果。第一涂層外部還刷涂了第二涂層(氧化錫、氧化鍺和二氧化釷),增強了電極材料的耐腐蝕性,能夠抵擋酸、堿或鹽的腐蝕,從而提高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基體,2為氧化銠層,3為氧化錫層,4為氧化鍺層,5為二氧化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應該說明的是,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對其內(nèi)容進行限定。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孔鈦基電極材料,包括管狀的基體1和依次覆蓋在其表面的第一涂層和第二涂層,基體1為多孔鈦,第一涂層為氧化銠層2,第二涂層沿第一涂層表面均分為三部分,依次為氧化錫層3、氧化鍺層4和二氧化釷層5,這三部分沿基體1軸向分布。其中,第一涂層和第二涂層的總厚度為30μm,兩者厚度比為2:1。氧化錫層3、氧化鍺層4和二氧化釷層5的厚度相同。多孔鈦的孔徑為30μm,孔隙度為30%。
上述的一種多孔鈦基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1)真空燒結多孔鈦管,并對多孔鈦管進行表面預處理,除去油污以及表面的氧化膜,形成麻面的新鮮基體;
(2)配制氧化銠涂液,在第一涂層表面刷涂氧化銠涂液,100℃干燥2小時,300℃條件下熱處理2小時,冷卻至室溫,形成二氧化銥涂層,此為第一涂層;
(3)分別配制氧化錫、氧化鍺和二氧化釷涂液,第一涂層表面均分為三部分,依次刷涂所述的三種涂液,100℃干燥2小時,450℃條件下熱處理0.5小時,冷卻至室溫,形成的氧化錫、氧化鍺和二氧化釷涂層沿基體軸向分布,此為第二涂層;
(4)450℃條件下熱處理0.5小時,即得。
其中,步驟(1)中,表面預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將噴砂處理的多孔鈦管置于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10分鐘,除去水分后在50℃的酸液中酸洗5分鐘,最后在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10分鐘,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即可;其中,酸液是由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37%和98%的濃鹽酸和濃硫酸按照體積比2:1配制得到。噴砂處理的具體方法是:噴砂機噴嘴壓力為0.3MPa,采用70目Al2O3磨料,以60°進行噴射,噴嘴距多孔鈦管表面的距離為1cm,處理時間為5s。
步驟(2)的涂液為氧化銠均勻分散于有機溶劑中而得,氧化銠與有機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10。
步驟(3)的涂液為氧化錫、氧化鍺或二氧化釷均勻分散于有機溶劑中而得,氧化錫、氧化鍺或二氧化釷與有機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1:10。
步驟(2)和(3)中所采用的分散方法為超聲分散5分鐘,所述有機溶劑為異丙醇。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