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降粘裝置,屬于稠油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稠油開采過程中,原油由井底流向地面過程中,隨著井筒溫度的降低,原油粘度增大,流動阻力增加,流動性變差甚至失去流動性,堵塞井筒流道及近井地層,從而導致產量遞減快,給開發(fā)造成很大的困難。目前針對稠油的開采方式,只要依靠注蒸汽、電加熱、加化學藥劑及摻稀油等配套工藝,設備能耗大,工藝配套復雜,對井筒管柱和套管損傷嚴重,井下設備和工具組成復雜,大大增加了生產和作業(yè)成本。
201520532123.X公開了一種稠油降粘裝置,包括內有稠油的稠油油管,可下入至稠油油管中的絕緣電纜,底部三根內置銅芯導體采用星型連接形成回路,絕緣電纜的外部連接有可提供給絕緣電纜電能的供電單元,絕緣電纜通電后產生熱量,熱量傳遞給油管內稠油,以使稠油降粘。該裝置通過電能轉化為熱力進行降粘,存在能源消耗,同時存在電纜故障導致降粘失效。
201520639088.1公開了一種稠油降粘裝置,包括框體、旋轉裝置、攪拌裝置、加熱裝置、握持裝置及分油裝置等。該裝置通過對稠油進行加熱攪拌進行降粘,用于地面管線稠油集輸時降粘,由于裝置體積和結構限制,無法應用于油井井筒。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稠油降粘裝置存在的熱力降粘耗能大、電纜易出故障導致降粘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種物理剪切方式進行稠油降粘的井下降粘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的井下降粘裝置由上接頭、殼體、彈簧、活塞式剪切件組成,上接頭為開有梯形中心通孔的圓形空心缸體結構,上端設有油管扣,下端通過螺紋與殼體連接;殼體為“U型”缸體結構,其上端面外管壁上開有傳壓孔,其下端面均布有進液孔;活塞式剪切件為管狀體,上部設有截面為十字型結構的外臺肩,上端插裝在上接頭中心通孔內,本體下部置于殼體的腔體內,其外臺肩下的管體上套裝有彈簧。
優(yōu)選的,所述的活塞式剪切件與上接頭中心通孔的接合面之間安裝有第一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的活塞式剪切件上部外臺肩與殼體內腔的接合面之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的殼體上端外管壁上的傳壓孔個數(shù)為2-4個,沿殼體上端圓周方向均布排列。
優(yōu)選的,所述的殼體下端面均布的進液孔個數(shù)為4-6個,均勻分布在活塞式剪切件的中心通孔的外周部。
優(yōu)選的,所述的殼體下端內倒角面與活塞式剪切件下端外倒角面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層流體流入生產尾管內腔后,由裝置底部的進液孔進入裝置剪切腔,經狹縫剪切后快速泄壓,流入活塞式剪切件的中空腔內,在狹縫擠壓、泄壓過程對流經的原油進行物理剪切,降低原油的粘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井下降粘裝置由上接頭1、殼體6、彈簧4、活塞式剪切件5組成,上接頭1為開有梯形中心通孔的圓形空心缸體結構,上端留有油管扣,下端通過螺紋與殼體6連接;殼體6為“U型”缸體結構,其上端面外管壁上開有傳壓孔6a,其下端面均布有進液孔6b;活塞式剪切件5為管狀體,上部設有截面為十字型結構的外臺肩,上端插裝在上接頭1的中心通孔內,本體下部置于殼體6的腔體內,其外臺肩下的管體上套裝有彈簧4。
所述的活塞式剪切件5與上接頭1中心通孔的接合面之間安裝有第一密封圈2。
所述的活塞式剪切件5上部外臺肩與殼體6內腔的接合面之間安裝有第二密封圈3。
所述的殼體6上端外管壁上的傳壓孔6a個數(shù)為2-4個,沿殼體6上端圓周方向均布排列。
所述的殼體6下端面均布的進液孔6b個數(shù)為4-6個,均勻分布在活塞式剪切件5的中心通孔的外周部。
所述的殼體6下端內倒角面與活塞式剪切件5下端外倒角面平行。
工作時,先將本實用新型的上接頭1與抽油管柱連接,再將管柱下入預定位置,當油套環(huán)空內的流體不斷增加時,流體通過殼體6上端管壁處的傳壓孔6a,進入到由活塞式剪切件5、殼體6、上接頭1形成的環(huán)形封閉空間內,隨著進入環(huán)形封閉空間內的流體增加,環(huán)形封閉空間內的流體與活塞式剪切件5形成壓力差,隨著壓力差的增大,彈簧4被壓縮進而推動活塞式剪切件5下移,對由進液孔6b進入的液體進行剪切,剪切過的液體被新的液體頂替入活塞式剪切件5的中心流道內;當油套環(huán)空內的流體減少時,流體通過殼體6上端管壁處的傳壓孔6a,進入到由活塞式剪切件5、殼體6、上接頭1形成的環(huán)形封閉空間內的流體減少,環(huán)形封閉空間內的流體與活塞式剪切件5形成壓力差降低,彈簧4被拉伸進而使得活塞式剪切件5上行。隨著管柱舉升運動的重復進行,從而對流經本實用新型的液體進行物理剪切降粘,降低液體中稠油的舉升負荷,從而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