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金屬礦山井工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塹溝式底部結構進路側三角礦柱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礦柱回收指某段礦場開采完畢后對礦山開采所留設的安全礦柱、巖柱進行回收,經濟評價結果說明,礦柱回收工程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冶金礦山一般以礦房為生產單元,礦房底部均會布置出礦結構,而塹溝式底部出礦結構約占礦房可采儲量的3%~5%?,F有技術中回收三角礦柱,通常在礦房正排回采完后,采用手抱鉆在三角礦柱下打眼爆破,工人在空區(qū)邊緣施工,危險性較高;另外,由于手抱鉆鉆桿長度及施工工藝限制,三角區(qū)域頂部礦石回采難度較大;此方法存在技術難度高、礦量損失率高、回收成本高、危險性大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塹溝式底部結構進路側三角礦柱回收方法。
一種塹溝式底部結構進路側三角礦柱回收方法,礦房回采前在三角礦柱區(qū)域上布置與正排排面垂直的正排中深孔,所述正排中深孔向上扇形排布,孔徑φ76mm,孔深2~12m,孔底預留1m保護層;所述正排中深孔平行于鑿巖巷中線布置,進路深孔布置于鉛垂面內;在礦房回采前一次性施工三角礦柱區(qū)域內的炮孔,包括所述正排中深孔和所述進路深孔;正排全部爆破結束后,再進行三角礦柱爆破作業(yè),逐一進路微差爆破所述炮孔,崩落礦石由鏟運機回收至溜井。
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排中深孔孔底距1.8-2.0m,排間距1.6-1.8m。
進一步的,爆破采用bqf-q100型裝藥器,并采用連續(xù)耦合裝藥方式,將拌勻的銨油炸藥用高壓風裝入炮孔并壓實,起爆藥包采用直徑32mm乳化藥卷與導爆管雷管加工而成;各進路同時起爆,進路內各排依雷管段數依次起爆。
進一步的,裝藥采用連續(xù)耦合裝藥,裝藥系數0.68,孔口封堵1-4m。
本發(fā)明將進路深孔爆破與正排中深孔爆破有機結合起來,解決三角礦柱回收困難、資源損失率高的問題,提高了回收率,消除了人工在空區(qū)邊緣作業(yè)的安全隱患,且不新增巷道工程,實現了三角礦柱的安全、經濟回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正排中深孔布置平面示意圖;
圖2為進路深孔布置平面示意圖;
圖3為正排中深孔與進路深孔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塹溝式底部結構進路側三角礦柱回收方法,礦房回采前在三角礦柱區(qū)域上布置與正排排面垂直的正排中深孔,如圖1所示,所述正排中深孔向上扇形排布,孔徑φ76mm,孔深2~12m,孔底預留1m保護層;所述正排中深孔平行于鑿巖巷中線布置,進路深孔布置于鉛垂面內,如圖2所示。
在礦房回采前一次性施工三角礦柱區(qū)域內的炮孔,包括所述正排中深孔和所述進路深孔,如圖3所示,有效確保施工安全和三角區(qū)域礦石的完整回采度。
正排全部爆破結束后,再進行三角礦柱爆破作業(yè),逐一進路微差爆破所述炮孔,崩落礦石由鏟運機回收至溜井。
為便于施工,同時保證礦柱回收效果,所述正排中深孔孔底距1.8-2.0m,排間距1.6-1.8m。
爆破采用bqf-q100型裝藥器,并采用連續(xù)耦合裝藥方式,裝藥系數0.68,孔口封堵1-4m;將拌勻的銨油炸藥用高壓風裝入炮孔并壓實,起爆藥包采用直徑32mm乳化藥卷與導爆管雷管加工而成;各進路同時起爆,進路內各排依雷管段數依次起爆。
臨沂會寶嶺鐵礦采用此方法以來,累計回收5.03萬噸礦石,為礦山增收700余萬元,共產生設備折舊費用135.88萬元,材料費30.2萬元,人工費用46.15萬元,合計費用223.03萬元。實際產生效益470余萬元,經濟效益明顯。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僅是本發(fā)明一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fā)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