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diào)節(jié)的三腳架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度可調(diào)節(jié)的支承裝置。本發(fā)明尤為適用于三腳架,如在靜止攝影或者電影拍攝或傳送中所用的三腳架。本發(fā)明還涉及用于支承裝置中的支腳組件。
背景技術:
諸如三腳架之類的高度可調(diào)的支承裝置在現(xiàn)有技術中是已知的。一種這樣的支承裝置被稱為兩級三腳架。這樣的三腳架有三個支腳組件,各個支腳組件都包括一個第一支桿單元、一個第二支桿單元以及一個第三支桿單元。為了使三腳架的高度可調(diào),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可相互可滑動地移動,并且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也可相互可滑動地移動。每個支腳組件還包括一第一固定裝置和一第二固定裝置,前者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和松開第一支桿單元,后者用來相對第三支桿單元鎖住和松開第二支桿單元。當?shù)谝还潭ㄑb置處于松開位置時,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可以相互移動,可是當在鎖住位置時,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就保持相互固定(或鎖住)。第二固定裝置以相同的方式對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進行操作。因為這樣的三腳架在各個支腳組件上有兩個固定裝置,所以被稱為兩級三腳架。
這樣的三腳架已為人們廣泛接受并在全世界使用。盡管它們很普遍,但是這樣的三腳架存在各個所要操作的支腳組件上需要兩個固定裝置以適合地調(diào)節(jié)其高度的缺點。這樣的操作費時。不僅如此,下固定裝置經(jīng)常需要使用者為了操作它們而俯下身。這可能是不太方便的,并且如果三腳架上裝有十分沉重的照相設備時,俯身會很困難。
以Sachtler Agreement的名義提出澳大利亞專利號709257(等同于美國專利號5887835)提出了一種解決上述這些困難的可能方案。在該專利中,用來致動第一固定裝置的致動裝置也與第二固定裝置相連,這樣,操作第一致動裝置以鎖住第一固定裝置同時也能鎖住第二固定裝置。類似地,操作第一致動裝置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同時也能松開第二固定裝置。這樣就簡化了三腳架的各個支腳組件的鎖住和松開。
發(fā)明內(nèi)容
在一個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度可調(diào)節(jié)的支承裝置,它包括至少一個帶有一第一支桿單元、一第二支桿單元及一第三支桿單元的支腳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松開第一支桿單元的第一固定裝置,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松開第三支桿單元的第二固定裝置,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一固定裝置的第一致動裝置,以及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二固定裝置的第二致動裝置,其特點是,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可獨立地致動以選擇地且獨立地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并且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設置在彼此的附近,以使使用者能基本同時地操作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以此來基本同時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
較佳地是,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是可由使用者的手來進行操作的。
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較佳地是大致位于彼此靠近的位置上。較佳地是,第二致動裝置位于靠近第一致動裝置且位于其下方的位置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致動裝置位于遠離第二固定裝置的位置上。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二致動裝置可以通過一個連接件與第二固定裝置連接。對第二致動裝置的操作會使連接件也致動并將第二固定裝置從鎖住位置移動到松開位置以及反之亦然。連接裝置合適地包括一根扭桿。
本發(fā)明的支承裝置較佳地是一個三腳架,尤其是用于支承照相設備的三腳架。這樣的三角架是已知的并包括一個可向其安裝照相設備(如照相機和流體高差計)的平臺和連接到平臺的三個支腳組件。這樣的三腳架可以有多個用來在正確地調(diào)節(jié)好三腳架時將支腳組件鎖定在適合位置上的固定裝置。本發(fā)明包括所有這些固定裝置。
一個尤為適合的固定裝置包括一個用來夾緊諸支桿單元以阻止諸支桿單元的相對移動的夾緊裝置。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致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手柄,第二致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二手柄。第一和第二手柄可通過繞各自的樞軸點轉(zhuǎn)動來操作。第一和第二手柄還可包括一個偏心部,以使手柄能移動越過一個死點,從而鎖住各自的固定裝置。這樣的結構也是已知的因此無需詳述。
本發(fā)明的支承裝置較佳地是設置成以固定的間隔安裝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更佳的是,兩固定裝置安裝在第二支桿單元上。這將保證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之間的距離不變。第二支桿單元較佳地是一個中間支桿單元,且第一支桿單元是一個上部的支桿單元以及第三支桿單元是一個下部的支桿單元。
第二支桿單元可以包括多個橫向間隔開的支桿,且?guī)в性谥T支桿之間延伸以保持諸支桿處于間隔開的關系的一個第一橫向構件。第一橫向構件可以包括用來可滑動地接受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的接受裝置。第一固定裝置可以通過夾緊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來操作。以這樣的形式,就能調(diào)節(jié)第一支桿單元相對于第二支桿單元的高度。
可替代地,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可以伸縮地在第二支桿單元的支桿中滑動。
第二支桿單元還可以有一個在第二支桿單元的多個支桿之間延伸的第二橫向構件。第二橫向構件也可以幫助保持第二支桿單元諸支桿處于間隔開的關系。第二橫向構件可包括用來可滑動地接受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的接受裝置。第二固定裝置較佳地是通過夾緊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來工作。
可替代地,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可以伸縮地接受于第二支桿單元的支桿中。
在本發(fā)明的包括第一和第二橫向構件的實施例中,第一固定裝置較佳地是裝在第一橫向構件上,以及第二固定裝置較佳地是裝在第二橫向構件上。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度可調(diào)節(jié)的支承裝置,在該支承裝置中,能方便地調(diào)節(jié)高度并且能通過簡化的動作來將支桿單元相互鎖定到位。裝置還提供了額外的靈活性,即能獨立地鎖住支桿單元,以使相互鎖住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無需相互鎖住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在這點上,本發(fā)明的裝置可以與澳大利亞專利號709257中所揭示的裝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使用。
本發(fā)明也包括上述的支腳組件。
附圖簡述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在這些附圖中
圖1示出了一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照相機三腳架的立體圖;圖2示出了圖1三腳架的頂部橫向構件立體圖,且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處于松開位置;圖3示出了與圖2大致類似的一個立體圖,但頂部致動裝置處于鎖住位置;圖4是與圖1類似的一個立體圖,但支桿單元伸出;圖5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一固定裝置的橫剖面圖;圖6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二固定裝置的橫剖面圖;圖7和8是圖1所示裝置的側視圖。
考慮到以下的描述和附圖,應該認識到,附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一個目前為較佳實施例,但不應認為附圖將本發(fā)明限制在其所示的特殊實施例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
首先參見圖1,注意到圖1示出了一個三腳架的一個支腳組件。當然,三腳架包括三個與圖1中所示的支腳組件基本相同的支腳組件。但為了清楚起見,從圖1中略去了其它兩個支腳組件。在圖1中示出了一部分的三腳架10包括一個平臺11。平臺11設計成有諸如流體高差計(fluid head)和照相機之類的照相器材安裝于其上。三腳架還包括一個第一支腳組件12以及第二和第三支腳組件(未圖示),各個支腳組件安裝在平臺11上。支腳組件12是一個三支桿單元的支腳組件,包括第一支桿單元13、第二支桿單元14及第三支桿單元15。第一支桿單元13包括支桿13A和13B。同樣地,第二支桿單元14包括支桿14A和14B。從圖1中可見,第二支桿單元14的支桿14A和14B橫向地相互隔開。這個第三支桿單元15包括一個支桿15A,如在圖4中最好地所示。
還可注意到,第三支桿單元15包括一個裝于其最下部的底腳16。
支腳組件12還包括一個上橫向構件17和一個下橫向構件18。上橫向構件17包括開孔19、20(在圖2和3中最好地示出),以在其中可滑動地接受支桿13A和13B。上橫向構件17還包括用來接受第二支桿單元14的支桿14A、14B的開孔21、22。應該認識到,支桿14A、14B的頂部固定地插在開孔21和22中。開孔21和22使支桿14A、14B保持間隔開的關系。
支桿14A、14B的下端也插入在形成于下橫向構件18中的相同開孔中。這使支桿14A、14B的下端保持間隔開的關系。
從前面所述結構中可以認識到,上和下橫向構件17、18由一個固定架間隔開,且它與支桿14A、14B一樣長。
盡管沒有在附圖中清楚地示出,下橫向構件18還包括一個其下部中的孔口,以允許第三支桿單元的支桿15A從其穿過,以使第三支桿單元15的支桿15A能可滑動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的支桿14A、14B移動。
上橫向構件17還包括一個裝于其中的第一固定裝置,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者松開第一支桿單元到位。同樣地,下橫向構件18包括一個第二固定裝置,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者松開第三支桿單元到位。由于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裝于相應的上和下橫向構件17、18里面,所以它們是不可見的,因此未示于圖1至3。對那些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們來說,會認識到固定裝置可以是已知適合的任何結構。
在圖1至3中所示的支腳組件12還包括一個第一致動裝置23,它所采用的形式是樞轉(zhuǎn)地裝在上橫向構件17上的一根手柄。手柄23可以如圖1和2所示的一個打開的位置移動到如圖3所示的一個關閉位置。在圖1和2所示的打開位置中,第一固定裝置處于松開位置,并且第一支桿單元可以相對第二支桿單元自由滑動。在圖3所示的關閉位置中,第一致動裝置鎖住了第一固定裝置,致使第一支桿單元13被鎖住不能相對第二支桿單元14移動,從而將第一支桿單元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定在適合的位置上。
設備還包括一個第二致動裝置24,它通過扭桿25連接在下橫向構件18內(nèi)的第二固定裝置上。如最好地可從圖1和2中所見,第二致動裝置24采用的是一根手柄的形式,且它大致位于與第一致動裝置或手柄23相鄰且在下方的位置上。將第二致動裝置24定位在第一致動裝置23附近的位置上使得使用者的手能同時操作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23、24,因此能基本同時地致動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23、24以此來選擇地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應該認識到,致動第二致動裝置24會使扭桿25轉(zhuǎn)動,扭桿然后就作用在第二固定裝置上以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移動第二固定裝置。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致動裝置24是獨立于第一致動裝置23安裝的。
應該認識到,第一致動裝置23和第二致動裝置24是不相互連接的。這使第一致動裝置23能獨立地致動而與第二致動裝置24無關(并且反之亦然)。因此,操作第一固定裝置可以不操作第二固定裝置(并且反之亦然)。例如,如圖3所示,第一致動裝置23已經(jīng)移動到鎖住位置,由此來鎖住第一固定裝置以使第一支桿單元相對第二支桿單元固定,而同時第二致動裝置沒有被操作,這樣第二固定裝置就仍處于松開狀態(tài),因而允許第二支桿單元和第三支桿單元之間的相對移動。這就使第三支桿單元能進行進一步地調(diào)節(jié)。
也應該認識到,在圖中所示實施例中的第二致動裝置24的定位高出第二固定裝置許多。在本發(fā)明裝置的正常使用中,這使第二致動裝置24放置在對于使用者方便得多的位置上。應該認識到,在大多數(shù)現(xiàn)有技術的三腳架中,第二致動裝置位于下橫向構件18上。這要求使用者俯身去操作第二致動裝置。也應該認識到,本發(fā)明也包括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的其它定位方式。例如,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可以位于靠近第二鎖住裝置的位置上,或者兩者可以位于第一和第二鎖住裝置的中間或在第一和第二鎖住裝置的上方。但是,如圖1至4以及7和8所示的位置是最佳的。
第一和第二固定裝置目前的較佳結構的特殊實施例示于圖5和6中。應該認識到,在圖5和6中所示的固定裝置僅是可用于本發(fā)明中的適合的固定裝置的例子,并且本發(fā)明延伸到包括使用所有適合的固定裝置。
圖5中所示的固定裝置較佳地是上固定裝置。它包括一個帶有弧形延伸部分31、32的主體部分30,延伸部分31、32用來形成部分的開孔33、34,當固定裝置松開時,支桿13A、13B可以滑動穿過它們。一塊夾板35通過一螺栓36和螺母37連接到主體部分30上??梢栽诼菟?6的柄上設置一個彈簧,以在固定裝置位于松開位置時偏壓夾板35遠離主體部分30。或者,如圖5所示,可以在離開螺栓的位置上設置彈簧或其它的偏壓裝置50、51來偏壓夾板以遠離主體部分30。
螺栓36的頭部上樞轉(zhuǎn)地連接有手柄23,以使手柄23能繞樞軸點38轉(zhuǎn)動。手柄23有形成于其上的偏心部39,它使手柄23能通過將手柄23移動過死點來偏轉(zhuǎn)至鎖住位置或者松開位置。
當圖5所示的固定裝置處于鎖住位置時,夾板35靠在支桿13A、13B上,由此來鎖住這些支桿以阻止滑動。當它處于松開位置時,夾板35不接觸或是僅寬松地接觸支桿13A、13B,從而允許諸支桿可穿過孔33、34滑動。
一個適于下固定裝置的結構示于圖6。下固定裝置包括一個形成用來接受支桿14A、14B的下端的孔41、42的主體部分40???1、42較佳地是有封閉的下端部。支桿14A和14B適于固定在孔41、42中。中間體部分43和夾緊構件45形成了一個孔44,第三支桿單元的支桿15A可以穿過它滑動。中間體部分43是主體部分40的一部分。主體部分40還包括用來接受扭桿25的殼體46。
螺栓47、48穿過主體部分40并從夾緊構件45延伸到殼體46。如從圖6可見,插入殼體46中的扭桿25的端部具有一個偏心的形狀。當扭桿25處于圖6所示的位置時,殼體46被壓離中間體部分43。這接著通過螺栓47、48向主體部分40(和中間體部分43)拉動夾緊構件45,并夾緊支桿15A的外壁以阻止滑動。在這個位置上,圖6所示的固定裝置是鎖住的。如果通過逆時針方向致動手柄24,扭桿25就逆時針方向移動,扭桿25的平坦部分49就位于與中間體部分43相鄰的位置上,致使夾緊構件45能從中間體部分43移開。在這個位置上,夾緊構件43、45不接觸或者僅寬松地接觸支桿15A,從而允許支桿15A穿過孔44滑動。較佳地是,夾緊構件45被偏壓,以使它在松開位置處趨向于離開中間體部分43。
從圖6可見,通過致動手柄24而產(chǎn)生的扭桿25的轉(zhuǎn)動能鎖住和松開第二固定裝置。
在圖7和8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的裝置的側視圖。在圖8中,手柄23、24處于鎖住位置。圖7和8示出扭桿25位于橫向離開三支桿單元13、14、15的位置上。但如果需要,扭桿25也可以定位成與支桿單元共面,或者甚至定位在支桿14A或14B中的一個里面。
那些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應該認識到,本發(fā)明除了那些所具體揭示的實施例之外可以有多種變型和修改。應予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包括所有這些落入本發(fā)明的原理和保護范圍之內(nèi)的變型和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度可調(diào)節(jié)的支承裝置,它包括至少一個帶有一第一支桿單元、一第二支桿單元及一第三支桿單元的支腳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松開第三支桿單元的第一固定裝置,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一固定裝置的第一致動裝置,以及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二固定裝置的第二致動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可獨立地致動以選擇地且獨立地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它們設置在彼此的附近,以使使用者能基本同時地操作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以此來基本同時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大致位于彼此靠近的位置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致動裝置位于靠近第一致動裝置且位于其下方的位置上。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致動裝置位于遠離第二固定裝置的位置上,且第二致動裝置通過一個連接件與第二固定裝置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件包括一根扭桿。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裝置包括一個用來選擇地夾緊諸支桿單元以阻止諸支桿單元的相對移動的夾緊裝置。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致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手柄,第二致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二手柄。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手柄繞各自的樞軸點轉(zhuǎn)動。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手柄包括一個偏心部,以使手柄能移動越過一個死點,從而鎖住各自的固定裝置。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安裝在第二支桿單元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桿單元包括多個橫向間隔開的支桿,且?guī)в性谥T支桿之間延伸以保持諸支桿處于間隔開的關系的一個第一橫向構件,第一橫向構件包括用來可滑動地接受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的接受裝置;和帶有一個在第二支桿單元的多個支桿之間延伸的第二橫向構件,第二橫向構件包括用來可滑動地接受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的接受裝置。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裝置夾緊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第二固定裝置夾緊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
13.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可以伸縮地在第二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中滑動,第三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可以伸縮地在第二支桿單元的一個或多個支桿中滑動。
14.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裝置裝在第一橫向構件上,第二固定裝置裝在第二橫向構件上。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三腳架。
16.一種支腳組件,它具有一個第一支桿單元、一個第二支桿單元以及一個第三支桿單元,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桿單元可相互滑動,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松開第一支桿單元的第一固定裝置,用來選擇地相對第二支桿單元鎖住或松開第三支桿單元的第二固定裝置,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一固定裝置的第一致動裝置,以及用來在鎖住和松開位置之間選擇地致動第二固定裝置的第二致動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致動裝置可獨立地致動以選擇地且獨立地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并且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設置在彼此的附近,以使使用者能基本同時地方便地操作第一致動裝置和第二致動裝置,以此來基本同時鎖住或松開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三腳架(10)的支腳組件(12),它包括一個第一支桿單元(13)、一個第二支桿單元(14)以及一個第三支桿單元(15)。第一支桿單元(13)包括支桿(13A和13B)。第二支桿單元(14)包括支桿(14A和14B)。支桿(14A和14B)彼此橫向隔開,并由一個上橫向構件(17)和一個下橫向構件(18)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支桿(13A和13B)能穿過在上橫向構件(17)中的開孔滑動。支桿(15A)能穿過在下橫向構件(18)中的一開孔滑動。上橫向構件(17)包括一個用來選擇地鎖住或松開第一支桿單元在適當位置上的第一固定裝置。下橫向構件(18)包括一個用來選擇地鎖住或松開第三支桿單元在適當位置上的第二固定裝置。一個第一手柄(23)用來選擇地致動第一固定裝置。一個第二手柄(24)設置在第一手柄(23)的附近。第二手柄(24)通過一諸如扭桿(25)之類的連接裝置連接到第二固定裝置。第一手柄(23)和第二手柄(24)可獨立地致動以致動第一固定裝置或者第二固定裝置??商娲?,由于第一手柄(23)和第二手柄(24)靠近,所以能同時致動兩個手柄以使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同時致動。
文檔編號F16M11/20GK1444709SQ01813458
公開日2003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R·H·布萊克伯恩 申請人:Re米勒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