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提升閥組件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79832閱讀:1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提升閥組件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提升閥組件及系統(tǒng)技術(shù)領(lǐng)域[0001]本實用新型大體上涉及提升閥的組件,特別涉及用來控制氣動致動器的多個提升閥的組件。
      背景技術(shù)
      [0002]電氣動定位器是基于由諸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可編程控制器提供的數(shù)字輸入信號來控制氣動致動器的位置的機械裝置。一般而言,該控制器連接至I/P(電流至壓強) 轉(zhuǎn)換器,該I/P轉(zhuǎn)換器轉(zhuǎn)而連接至一個或多個控制閥。該I/P轉(zhuǎn)換器控制這些控制閥,這些控制閥均與諸如增壓空氣的增壓流體源以及在該氣動致動器中的一個或多個空間流體連通?;趶目刂破靼l(fā)送至I/P轉(zhuǎn)換器的命令,I/P轉(zhuǎn)換器開啟控制閥以允許增壓流體從該源進入氣動致動器的空間之一。這一增壓空氣作用于限定氣動致動器中的空間的一部分的活塞的表面,從而將該活塞和耦接至該活塞的致動器臂移動至所需位置。[0003]在電氣動應(yīng)用中,滑閥(spool valve)和提升閥普遍用作控制閥。一般而言,由于圓柱形滑閥元件在外殼中的線性移動,因此,滑閥具有緊湊的形狀系數(shù)(form factor)。提升閥組件可被用于各種操作環(huán)境,但是可具有比滑閥更大的形狀系數(shù)。提升閥組件一般包括兩個正常開啟提升閥和兩個正常閉合提升閥的組合。一對閥塞耦接至單個的軸向可移動的軸,以形成第一組正常閉合和正常開啟的提升閥。具有第二對閥塞的第二軸形成第二組正常閉合和正常開啟的提升閥。當每個軸在第一閥位置時,正常閉合提升閥的閥塞與相應(yīng)的閥座密封接合,而正常開啟提升閥的閥塞從相應(yīng)的閥座脫離。當該軸軸向移動至第二軸位置時,正常閉合提升閥的閥塞移動至一個使得其從該相應(yīng)的閥座脫離的位置,而正常開啟提升閥的閥塞移動至一個使得其與該相應(yīng)的閥座密封接合的位置。當軸向移動該軸使其返回第一軸位置時,正常閉合提升閥的閥塞移動至一個使得其與該相應(yīng)的閥座密封接合的位置,而正常開啟提升閥的閥塞移動至一個使得其從該相應(yīng)的閥座脫離的位置。當該閥軸自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再回到第一位置軸向往復(fù)運動時,該周期重復(fù)。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性方面,一種提升閥組件可包括閥外殼,其具有中心孔。第一模塊可被設(shè)置于所述中心孔之中,該第一模塊可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該第一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可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且所述第一模塊的該中心端口可適于耦接至氣動缸的第一空間。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與該排出端口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與該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所述供應(yīng)端口可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所述氣動缸的所述第一空間。所述排出端口可設(shè)置為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 從所述氣動缸的所述第一空間排放增壓流體。[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一空間,所述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二空間。[000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第一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一提升閥端口可與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第二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二提升閥端口可與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第一閥座可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第一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第二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第二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口 o[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提升閥組件還可包括第二模塊,其在所述中心孔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可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所述第二模塊的該中心端口可適于耦接至所述氣動缸中的第二空間。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端口與所述第二模塊的該排出端口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 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端口與所述第二模塊的該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可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開啟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所述氣動缸中的所述第二空間。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排出端口可設(shè)置為當所述第三提升閥開啟時,從所述氣動缸中的所述第二空間排放增壓流體。[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第三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第三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第四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第四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可包括第三空間,所述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可包括第四空間。[001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二模塊,該第三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第三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模塊的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第三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四提升閥可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二模塊,該第四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第四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 第四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00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設(shè)置為由引入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源保持于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二提升閥可設(shè)置為由引入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源保持于所述閉合位置。[001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外殼的所述中心孔可以是圓柱形的。 此外,所述第一模塊可以是圓柱形的并且其尺寸被確定為適于被容納進所述圓柱形的中心孔。而且,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可以均是圓柱形的并且其尺寸被確定為適于被容納進所述中心孔。[00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一種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系統(tǒng)可包括增壓流體源。第一模塊可設(shè)置于閥外殼之中,該第一模塊可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 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一控制閥可具有供應(yīng)端口、工作端口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一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第二控制閥可具有供應(yīng)端口、工作端口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二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二控制閥的該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二控制閥的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可由活塞的第一側(cè)和致動器主體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并且致動器臂可固著至該活塞,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該活塞上的力移動該致動器臂。[001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閥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排出端口流體連通。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控制閥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排出端口流體連通。[00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1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1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一位置時,增壓流體可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使得縱向臂沿第一方向移動。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二位置時,增壓流體可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001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梭閥。替代地,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而且,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002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可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可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002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第一閥座可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第一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第二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第二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口 o[002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開啟。[002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開啟。[002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第二模塊可在所述閥外殼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可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三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二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二空間流體連通。第二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 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三提升閥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四提升閥流體連通。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可由所述活塞的第二側(cè)和致動器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所述活塞上的力移動所述致動器臂。[002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三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三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2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四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四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2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一位置時,增壓流體可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并可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第一方向移動。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二位置時,增壓流體可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并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002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梭閥。替代地,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而且,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002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三提升閥可包括第三空間,并且第三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三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四提升閥可包括第四空間,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該第四空間流體連通。[003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第一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第一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第二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第二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三提升閥可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三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第三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三中心開孔中。第三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四提升閥可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四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第四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四中心開孔中。第四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003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開啟。[003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二閥塞和所述第二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二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二閥塞遠離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開啟。[003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三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的所述第三閥塞朝著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三閥塞和所述第三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三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三閥塞遠離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可開啟。[003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四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的所述第四閥塞朝著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四閥塞和所述第四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四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四閥塞遠離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可開啟。[003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時,增壓流體不能從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和所述第二空間排出,從而防止所述致動器臂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動。[003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增壓流體為壓縮空氣。[003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一種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系統(tǒng)可包括增壓流體源。第一模塊可設(shè)置于閥外殼之中,該第一模塊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一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一空間流體連通。第一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 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第一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一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二模塊可在所述閥外殼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可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三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二中心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二空間流體連通。第二排出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 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一控制閥可具有供應(yīng)端口、第一工作端口、第二工作端口、第一排出端口和第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一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一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二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一排出端口和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可由活塞的第一表面和致動器主體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并且致動器臂固著至該活塞,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該活塞的該第一表面上的力可沿第一方向移動該致動器臂。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由所述活塞的第二表面和致動器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所述活塞的該第二表面上的力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致動器臂。[003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閥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排出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口可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排出端口流體連通。[003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第二控制閥和第三控制閥。該第二控制閥可將所述第一控制閥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該第三控制閥可將所述第一控制閥從所述第二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一位置。[004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5/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三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替代地,所述第一控制閥可以是5/2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三控制閥可以是3/2導(dǎo)向閥。[004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二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三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三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4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一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四提升閥可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四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四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0043]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三提升閥可包括第三空間,并且第三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三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四提升閥可包括第四空間,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可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該第四空間流體連通。[004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所述第一提升閥可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第一閥座可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第一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二提升閥可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第二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第二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三提升閥可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三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第三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三中心開孔中。第三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四提升閥可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四隔膜可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可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第四閥座可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四中心開孔中。第四彈簧可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其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可開啟。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二閥塞和所述第二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二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二閥塞遠離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可開啟。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三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的所述第三閥塞朝著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三閥塞和所述第三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三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三閥塞遠離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可開啟。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性方面,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四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的所述第四閥塞朝著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可閉合。當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四閥塞和所述第四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四彈簧的偏置力的力、 進而使得所述第四閥塞遠離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可開啟。

      圖1是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外殼的透視圖;圖2A是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第一模塊的剖視圖;圖2B是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第二模塊的剖視圖;圖3A是具有3/2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提升閥在閉合位置,第二提升閥在開啟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收縮進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圖;3B是具有3/2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提升閥在開啟位置,第二提升閥在閉合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從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伸出;圖4A是具有5/2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閉合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開啟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收縮進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圖4B是具有5/2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開啟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閉合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從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伸出;圖5A是具有5/2 “故障保持”(fail last)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閉合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開啟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收縮進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圖5B是具有5/2 “故障保持”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開啟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閉合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從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伸出;圖6A是具有5/3 “中心阻斷”(center block)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開啟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閉合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從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伸出;圖6B是具有5/3 “中心阻斷”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閉合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開啟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收縮進該氣動致動器的主體;圖6C是具有5/3 “中心阻斷”功能的提升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第一模塊的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四提升閥在閉合位置,第一模塊的第二提升閥和第二模塊的第三提升閥在開啟位置,使得氣動致動器的致動器臂被保持于其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A和2B所示,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提升閥組件10可包括具有中心孔 14的閥外殼12。第一模塊16可設(shè)置于中心孔14之中,并且第一模塊16可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18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20。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18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20可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中心端口 22可形成于第一模塊16中,且第一模塊16的中心端口 22可適于耦接至氣動致動器沈的第一空間對,如圖3A和:3B所示。 排出端口觀可形成于第一模塊16中,使得當?shù)谝惶嵘y18在開啟位置時,中心端口 22與排出端口觀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 30可形成于第一模塊16中,使得當?shù)诙i]合的提升閥20在開啟位置時,中心端口 22與供應(yīng)端口 30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 30可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32流體連通,使得當?shù)诙i]合的提升閥20在開啟位置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氣動致動器26的第一空間24。排出端口 28可設(shè)置為當?shù)谝徽i]合的提升閥18在開啟位置時,從氣動致動器26的第一空間M排放增壓流體。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18可包括第一空間34,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20可包括第二空間36。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形成于第一模塊16中,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與第一空間34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第二提升閥端口 3 可形成于第一模塊16中,第二提升閥端口 3 可與第二空間36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如圖2B、4A和4B所示,第二模塊42可在外殼12的中心孔14之中與第一模塊16 相鄰設(shè)置,第二模塊42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4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6。第二模塊42可在幾何形狀和功能上與第一模塊16基本相同,其中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4對應(yīng)于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18,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6對應(yīng)于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 20。第二模塊42的供應(yīng)端口 30’可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32流體連通,使得當?shù)谒恼i]合的提升閥46在開啟位置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氣動致動器沈的第二空間48,如圖4A和 4B所示。第二模塊42的排出端口 28’可設(shè)置為當?shù)谌i]合的提升閥44開啟時,從氣動致動器26的第三空間50排放增壓流體。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4可包括第三空間50, 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46可包括第四空間52。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形成于第二模塊42 中,并且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與第三空間50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形成于第二模塊42中,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與第四空間 52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第一和第二模塊16、42兩者的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提升閥端口 38a、38b、38c、38d被可操作地連接至一個或多個控制閥,例如,導(dǎo)向閥58和/或梭閥60,該控制閥可以控制氣動致動器沈的活塞62的位置。如圖1所示并如上文所述,提升閥組件10可包括外殼12,并且外殼12的剖面形狀可以是矩形的。但是,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外殼12的形狀并不作為限制,以及外殼12可具有任何形狀或者形狀的組合,只要適合于特定的應(yīng)用。外殼12可包括沿外殼12 的縱向軸延伸的中心孔14。中心孔14的形狀可以是圓柱形的,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形狀,例如橢圓形或多邊形。多個端口 64可形成于外殼12,并且這些端口 64可與中心孔14流體連通。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多個端口 64的位置、數(shù)量和尺寸可根據(jù)特定應(yīng)用的設(shè)計參數(shù)而變化。事實上,提升閥組件10本身由可互換的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可被客戶為特定應(yīng)用裝配。例如,外殼12還可設(shè)置為用作滑閥(未圖示)的外殼,從而減少該組件中的專用部分的總體數(shù)量、進而降低制造成本。如圖2A所示,提升閥組件10還可包括第一模塊16。第一模塊16的形狀可以是圓柱形的,其尺寸適于能被插入外殼12的中心孔14。但是,第一模塊16可具有允許其被容納進中心孔14的任何形狀。諸如0形環(huán)的多個密封件66可設(shè)置于在第一模塊16的外表面 70上形成的環(huán)向槽68內(nèi),以在第一模塊16被插入外殼12時將第一模塊16密封在中心孔 14中。正如上文所述,第一模塊16可包括第一提升閥18和第二提升閥20,第一和第二提升閥18、20均可位于第一模塊16的相對的縱向端。第一提升閥18可包括大致圓柱形的第一內(nèi)壁7 和大致平坦的第一端壁74a。第一隔膜76a可通過本領(lǐng)域已知的任何方式被環(huán)向地固定于第一內(nèi)壁72a,使得第一隔膜76a、第一內(nèi)壁72a的一部分以及第一端壁74a限定第一空間34。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形成于第一端壁7 上,使得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 與第一空間34流體連通。但是,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設(shè)置在限定第一空間34的任何表面上的、允許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與第一空間34流體連通的任何位置。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可在第一空間34之外形成于第一內(nèi)壁72a,使得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與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流體連通。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可由第一隔膜 76a、第一內(nèi)壁72a的一部分以及第一中心壁56a部分地限定。但是,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可設(shè)置在限定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的任何表面上的、允許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與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流體連通的任何位置。再次參考圖2A,第一模塊16還可包括第一閥塞82a,其被固定于第一隔膜76a的中心部分。第一閥塞8 可具有大致截頭圓錐形的形狀,或者可具有圓盤(disk)的大致形狀。第一彈簧84a,例如螺旋彈簧、波形彈簧或任何其它適合的壓縮型彈簧,可設(shè)置在第一空間之中、位于第一隔膜76a與第一端壁7 之間。第一彈簧8 可朝著第一閥座86a偏置固著至第一隔膜76a的第一閥塞82a,使得第一閥塞8 與第一閥座86a密封接合,從而閉合第一提升閥18。第一閥座86a可由形成于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中的第一中心開孔88a 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本身由形成在第一模塊16的外表面70上的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部分地限定。當?shù)谝惶嵘y18在閉合位置時(S卩,當?shù)谝婚y塞82a與第一閥座86a密封接合時),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與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不流體連通。但是, 當?shù)谝惶嵘y18在開啟位置時(S卩,當?shù)谝婚y塞8 不與第一閥座86a密封接合時),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與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流體連通。依舊參考圖2A,提升閥組件10的第一模塊16還可包括第二提升閥20。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第二提升閥20可在物理上和功能上與第一提升閥18相同。因此,對應(yīng)于第一提升閥18的元件的第二提升閥20的元件被給予類似于其第一提升閥18對等元件的標記,這些元件的描述將不再重復(fù)。例如,第二提升閥20的第二隔膜76b可在物理上和功能上與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隔膜76a相同。但是,第一提升閥18與第二提升閥20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具體而言,第二提升閥20包括與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流體連通的第一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是相對于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模塊排出空間78的、第二提升閥20的對等元件。因此,當?shù)诙嵘y20在閉合位置(S卩,當?shù)诙y塞 82b與第二閥座86b密封接合時),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與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不流體連通。但是,當?shù)诙嵘y20在開啟位置時(即,當?shù)诙y塞82b不與第二閥座86b密封接合時),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與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流體連通。如圖2B所示并如上文所述,提升閥組件10還可包括第二模塊42。第二模塊42可在物理上和功能上與第一模塊16相同,從而降低提升閥組件10的制造成本。因此,第二模塊42可包括與第一提升閥18相同的第三提升閥44以及與第二提升閥20相同的第四提升閥46。對應(yīng)于第一提升閥18的對等元件的第三提升閥44的元件被給予對應(yīng)于其第一提升閥18的對等元件的標記,這些元件的描述將不再重復(fù)。例如,第三提升閥44的第三隔膜 76c可在物理上和功能上與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隔膜76a相同。此外,對應(yīng)于第一模塊16 的對等元件的第二模塊42的元件被給予對應(yīng)于其第一模塊16的對等元件的標記。例如 第二模塊42的第二模塊中心端口 22’與第一模塊16的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相同;第二模塊42的第二模塊排出端口 28’與第一模塊16的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相同;以及第二模塊 42的第二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與第一模塊16的第一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相同。如圖3A和:3B所示,提升閥組件10還可包括控制閥,例如梭閥60。梭閥60可包括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和梭閥排出端口 96。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可由梭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98連接至
      24增壓流體源32,例如壓縮空氣。梭閥排出端口 96可與周圍環(huán)境流體連通,使得該梭閥排出端口可向大氣排放。梭閥60還可包括梭閥工作端口 100,其可以以下文將詳細描述的方式連接至一個或多個提升閥端口 38a-38d。該梭閥可具有3/2或5/2功能(functionality)。 為獲得3/2功能,一個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可在第一梭閥位置與第二梭閥位置之間以本領(lǐng)域眾所周知的方式交替。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可被梭閥彈簧(未圖示)偏置在第一梭閥位置或第二梭閥位置。導(dǎo)向閥58 (下文將詳細描述)可將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從第一梭閥位置移動至該第二梭閥位置,或者方向相反。在第一梭閥位置,如圖3A所示,梭閥工作端口 100可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在第二梭閥位置,如圖:3B所示,梭閥工作端口 100 可與梭閥排出端口 96流體連通。一些應(yīng)用可能要求該梭閥具有5/2功能,例如示于圖5A和 5B的5/2 “故障保持”功能。在這些應(yīng)用中,5/2梭閥60’可具有第一梭閥工作端口 102和第二梭閥工作端口 104。5/2梭閥60’還可具有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第一梭閥排出端口 106 以及第二梭閥供應(yīng)端口 108。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可由梭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98連接至增壓流體源32。通過一個或多個導(dǎo)向閥58可將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從第一梭閥位置移動至該第二梭閥位置,或者方向相反。在第一梭閥位置,如圖5A所示,第二梭閥工作端口 104可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第一梭閥工作端口 102可與第一梭閥排出端口 106流體連通。 在第二梭閥位置,如圖5B所示,第二梭閥工作端口 104可與第二梭閥供應(yīng)端口 108流體連通,第一梭閥工作端口 102可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如圖3A和:3B所示,提升閥組件10還可包括第二類型的控制閥,例如導(dǎo)向閥58。 導(dǎo)向閥58可包括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和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可由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連接至增壓流體源32,例如壓縮空氣。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可與周圍環(huán)境流體連通,使得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可向大氣排放。導(dǎo)向閥58還可包括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其可以以下文將詳細描述的方式連接至一個或多個提升閥端口 38a-38d。導(dǎo)向閥 58可具有3/2功能并以與梭閥60類似的方式運作。具體而言,一個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可在第一導(dǎo)向閥位置與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之間交替。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可被梭閥彈簧(未圖示)偏置在第一導(dǎo)向閥位置或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在第一導(dǎo)向閥位置,如圖3A所示,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可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在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如圖;3B所示,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00可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在接收到來自控制器(未圖示)的電輸入信號之后,導(dǎo)向閥58可從第一導(dǎo)向閥位置移動至該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或者方向相反。在接收到該輸入信號之后,導(dǎo)向閥58可被通電(或者斷電),并且可以以本領(lǐng)域眾所周知的方式機械地移動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正如先前提及的,導(dǎo)向閥58可耦接至梭閥64,以將梭閥60的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從第一梭閥位置移動至第二梭閥位置,或者方向相反。具體而言,導(dǎo)向閥/梭閥氣動管道117可將導(dǎo)向閥58連接至梭閥60,使得當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時,來自導(dǎo)向閥58的壓強可通過導(dǎo)向閥/梭閥氣動管道117作用于梭閥60的該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的表面,以將該內(nèi)部梭閥從第一梭閥位置移動至第二梭閥位置,或者方向相反。如圖3A所示,提升閥組件10還可包括氣動致動器26。氣動致動器沈可包括圓柱形主體118,其具有可滑動地設(shè)置于主體118中的活塞62。致動器臂120可固著至活塞62, 使得當活塞62移動時,致動器臂120縱向移動。在氣動致動器沈的第一實施例中,致動器彈簧122設(shè)置于主體118中、位于主體118的第二端IM與活塞62之間,彈簧122朝著主體118的第一端1 偏置該活塞。在活塞62與主體118的第一端1 之間限定第一圓柱形空間對。第一圓柱形端口 1 設(shè)置于主體118的外表面、接近第一端126,使得第一圓柱形端口 1 與第一圓柱形空間M流體流通。替代地,在示于圖4A和4B的氣動致動器沈, 的第二實施例中,致動器彈簧122可被去除,并且第二圓柱形端口 130可設(shè)置于主體118的外表面、接近第二端124,使得第二圓柱形端口 130與限定于活塞62與主體118的第二端 124之間的第二圓柱形空間48流體流通。如先前所說明的,上文所描述的部件是模塊化的,可如特定應(yīng)用所需要的那樣被互換。因此,現(xiàn)在將針對可能應(yīng)用中的一些而非全部來描述提升閥組件10的操作。當需要在提升閥組件10中實現(xiàn)3/2功能時,如圖3A和所示,在外殼12的中心孔14中設(shè)置單個模塊——第一模塊16。為清楚起見,圖3A和;3B中省略外殼12。多個圓盤狀(disk-like)間隔件(未圖示)可在第一模塊16的任一側(cè)放置于中心孔14中,以使第一模塊16在中心孔14內(nèi)處于中心并支撐第一模塊16。氣動致動器沈的第一圓柱形端口 1 可由第一致動器氣動管道134連接至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使得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 與氣動致動器26的第一圓柱形空間M流體連通。第一模塊16的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由第一提升閥氣動管道136a連接至梭閥60的梭閥工作端口 100。此外,第一模塊16的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由第二提升閥氣動管道136b連接至導(dǎo)向閥58的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 第一模塊16的第一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可由模塊供應(yīng)氣動管道138連接至源32,使得源32與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流體連通。正如先前所說明的,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可由梭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98連接至源32,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可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連接至源32。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先前(或后續(xù))描述的氣動管道134、136a、136b、138中的任何一個可以以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所熟知的方式通過多個端口 64中的任何一個或通過形成于外殼12中的中心孔14延伸。當導(dǎo)向閥58在第一位置(斷電狀態(tài))時,如圖3A所示,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導(dǎo)向閥58不提供壓強來從第一位置移動梭閥60。在第一位置,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與梭閥工作端口 100流體連通,而梭閥工作端口 100則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饋入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空間34,從而將第一提升閥18保持于閉合位置。同樣在第一位置,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因此,在第二提升閥20的第二空間36中的任何壓強可向大氣排放。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中的壓強作用于第二隔膜76b,從而在第二隔膜76b上產(chǎn)生一個比第二彈簧 84b提供的相反的力更大的力,這就使得第二提升閥20移動至開啟位置,如圖3A所示。當?shù)诙嵘y20在開啟位置(并且第一提升閥18被保持于閉合位置,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樣) 時,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擴張進入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經(jīng)過第一致動器氣動管道134并進入第一圓柱形空間對。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作用于活塞62的表面,從而在活塞 62上產(chǎn)生一個比致動器彈簧122提供的相反的力更大的力。因此,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朝著主體118的第二端IM移動。當導(dǎo)向閥58在第二位置(通電狀態(tài))時,如圖:3B所示,導(dǎo)向閥58可提供壓強給梭閥60,以以先前描述的方式將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移動至第二位置。在導(dǎo)向閥58的第二位置,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可饋入第二提升閥20的第二空間36,從而將第二提升閥20保持于閉合位置,這樣就防止來自源32的壓強從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泄露進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同樣在第二位置, 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與梭閥排出端口 96流體連通,并且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空間34中的壓強可向大氣排放。因此,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可進入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并且該壓強作用于第一閥塞82a的表面。由于僅僅第一彈簧8 將第一提升閥18保持于閉合位置,因此,由第一閥塞82a的表面上的壓強所產(chǎn)生的力可大于第一彈簧8 提供的力, 從而使得第一提升閥18開啟。當?shù)谝惶嵘y18在開啟位置(并且第二提升閥20被保持于閉合位置)時,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通過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排放。由此而來的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的降低還導(dǎo)致活塞62上壓強的相應(yīng)降低,從而使致動器彈簧122朝著主體的第一端1 移動活塞62和致動器臂120。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在上文所述的3/2設(shè)置中,氣動致動器沈僅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致動器臂120從主體118完全延伸的第一位置,以及致動器臂120完全收縮進主體118的第二位置。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還將認識到,上文所述的3/2設(shè)置可通過導(dǎo)向閥和梭閥的其它組合實現(xiàn)。例如,第一提升閥18可以可操作地耦接至導(dǎo)向閥58而非梭閥60,并且第二提升閥20可以可操作地耦接至梭閥60而非導(dǎo)向閥58,以實現(xiàn)3/2功能。當需要在提升閥組件10中實現(xiàn)5/2功能時,在外殼12的中心孔14中可設(shè)置第一模塊16和第二模塊42,如圖4A和4B所示。再一次地,為清楚起見,省略外殼12。多個圓盤狀間隔件(未圖示)可在第一模塊16或第二模塊42的兩側(cè)之一放置于中心孔14中,以使模塊16、42處于中心并支撐模塊16、42。代替采用氣動致動器沈的加載彈簧的第一實施例,可采用具有兩個圓柱形端口 1觀、130的氣動致動器沈’的第二實施例。氣動致動器沈’ 的第一圓柱形端口 1 可由第一致動器氣動管道134連接至第一模塊中心端口 22,使得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與氣動致動器26’的第一圓柱形空間M流體連通。氣動致動器26’的第二圓柱形端口 130可由第二致動器氣動管道140連接至第二模塊中心端口 22’,使得第二模塊中心通道90’與氣動致動器26’的第二圓柱形空間48流體連通。第一模塊16的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由第一提升閥氣動管道136a連接至梭閥60的梭閥工作端口 100,正如先前所述。第四提升閥氣動管道136d可將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連接至梭閥60的梭閥工作端口 100。此外,第一模塊16的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由第二提升閥氣動管道136b連接至導(dǎo)向閥58的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正如先前所述。第三提升閥氣動管道136c可將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連接至導(dǎo)向閥58的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一模塊16的第一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可由第一模塊供應(yīng)氣動管道138連接至源32,使得源32與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流體連通。第二模塊42的第二模塊供應(yīng)端口 30’可由第二模塊供應(yīng)氣動管道142連接至源 32,使得源32與第二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流體連通。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可由梭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98連接至源32,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可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連接至源32。當導(dǎo)向閥58在第一位置(斷電狀態(tài))時,如圖4A所示,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導(dǎo)向閥58不提供壓強來從第一位置移動梭閥60。在第一位置,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與梭閥工作端口 100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可饋入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空間34,從而將第一提升閥18保持于閉合位置。同樣在第一位置,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因此,在第二提升閥20的第二空間36中的壓強可向大氣排放。由于僅僅第二彈簧84b將第二提升閥20保持于閉合位置,因此,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中作用于第二隔膜76b的壓強將第二提升閥20移動至開啟位置。當?shù)诙嵘y20在開啟位置(并且第一提升閥18被保持于閉合位置,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樣)時,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擴張進入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經(jīng)過第一致動器氣動管道134并進入第一圓柱形空間M。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作用于活塞62,從而朝著主體118的第二端IM移動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同樣在第一位置,如圖4A所示,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饋入第四提升閥46的第四空間52,從而將第四提升閥46 保持于閉合位置,這樣就防止來自源32的壓強從第二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泄露。在第一導(dǎo)向閥位置,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與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因此,在第三提升閥44的第三空間50中的壓強可向大氣排放。因此,第二圓柱形空間48中的壓強進入第二模塊中心通道90’,并且該壓強作用于第三閥塞82c。由于僅僅第三彈簧8 將第三提升閥44保持于閉合位置,因此,第三閥塞82c上的壓強使第三提升閥44開啟。當?shù)谌嵘y44在開啟位置(并且第四提升閥46被保持于閉合位置)時,第二圓柱形空間48中的壓強通過第二模塊排出端口 28’排放。由此而來的第二圓柱形空間48中的壓強的降低還導(dǎo)致活塞62 上壓強的相應(yīng)降低,從而減小抵抗活塞62朝著主體118的第二端IM移動的力。當導(dǎo)向閥58在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通電狀態(tài))時,如圖4B所示,導(dǎo)向閥58可提供壓強給梭閥60,以以先前描述的方式將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移動至第二梭閥位置。在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饋入第三提升閥44的第三空間50,從而將第三提升閥44保持于閉合位置。同樣在第二梭閥位置,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與梭閥排出端口 96流體連通,并且第四提升閥46 的第四空間52中的壓強向大氣排放。由于僅僅第四彈簧84d將第四提升閥46保持于閉合位置,因此,第二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中作用于第四隔膜76d的壓強將第四提升閥46移動至開啟位置。當?shù)谒奶嵘y46在開啟位置(并且第三提升閥44被保持于閉合位置,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樣)時,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擴張進入第二模塊中心通道90’、經(jīng)過第二致動器氣動管道140并進入第二圓柱形空間48。第二圓柱形空間48中的壓強作用于活塞62,從而朝著主體118的第一端1 移動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同樣在第二導(dǎo)向閥位置,如圖4B所示,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與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流體連通。因此,來自源32的增壓流體饋入第二提升閥20的第二空間36,從而將第二提升閥20保持于閉合位置,這樣就防止來自源32的壓強從第一模塊供應(yīng)空間92泄露進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在第二梭閥位置,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與梭閥排出端口 96流體連通。 因此,在第一提升閥18的第一空間34中的壓強可向大氣排放。因此,第一圓柱形空間M 中的壓強進入第一模塊中心通道90,并且該壓強作用于第一閥塞82a。由于僅僅第一彈簧 8 將第一提升閥18保持于閉合位置,因此,第一閥塞8 上的壓強使第一提升閥18開啟。 當?shù)谝惶嵘y18在開啟位置(并且第二提升閥20在閉合位置)時,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通過第一模塊排出端口觀排放。由此而來的第一圓柱形空間M中的壓強的降低還導(dǎo)致活塞62上壓強的相應(yīng)降低,從而減小抵抗活塞62朝著主體118的第一端1 移動的力。在5/2設(shè)置中(以及在先前所述的3/2設(shè)置中),氣動致動器26’僅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致動器臂120從主體118完全延伸的第一位置,以及致動器臂120完全收縮進主體 118的第二位置。[0081]當需要在提升閥組件10中實現(xiàn)5/2 “故障保持”功能時,如圖5A和5B所示,可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樣針對標準5/2功能設(shè)置提升閥組件10,但具有兩個重要變更。第一,代替在標準5/2設(shè)置中采用的3/2梭閥60,可采用5/2梭閥60’。第二,可去除梭閥彈簧(未圖示),并可增加第二導(dǎo)向閥58’。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由第二提升閥氣動管道136b連接至第一梭閥工作端口 102,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由第三提升閥氣動管道136c連接至第一梭閥工作端口 102。此外,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由第一提升閥氣動管道136a連接至第二梭閥工作端口 104,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由第四提升閥氣動管道136d連接至第二梭閥工作端口 104。第一導(dǎo)向閥58的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可由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 連接至源32,第二導(dǎo)向閥58’的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可由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 114’連接至源32,并且5/2梭閥60’的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由梭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98連接至源 32。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通電并且第二導(dǎo)向閥58’斷電時,如圖5A所示,梭閥60’的內(nèi)部梭閥 (未圖示)被移動至第一位置,在該第一位置,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和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 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和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與第一梭閥排出端口 106流體連通。以先前所說明的方式,增壓流體進入第一圓柱形空間M并從第二圓柱形空間48排放,并且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朝著圓柱形主體118的第二端124 移動。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斷電時,如圖5B所示,第二導(dǎo)向閥58,自動通電,并且第二導(dǎo)向閥58’將梭閥60’的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移動至第二位置。在該第二位置,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和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與第二梭閥排出端口 108流體連通,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和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與梭閥供應(yīng)端口 94’流體連通。以先前所說明的方式,增壓流體進入第二圓柱形空間48并從第一圓柱形空間M排放,并且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朝著圓柱形主體118的第一端1 移動。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再次通電時,如圖5A所示,第二導(dǎo)向閥58’自動斷電,并且第一導(dǎo)向閥58將內(nèi)部梭閥(未圖示)移動至第一位置。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將認識到,在這一設(shè)置中,如果導(dǎo)向閥58、58’的電源中斷,那么致動器臂120將保持在其最后的位置。5/2功能的情況下則是這樣的,即,氣動致動器26’僅僅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動致動器臂120從主體118完全延伸的第一位置,以及致動器臂120完全收縮進主體118的第二位置。當需要在提升閥組件10中實現(xiàn)5/3 “中心阻斷”功能時,如圖5A和5B所示,可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樣針對標準5/2功能設(shè)置提升閥組件10,除了不采用梭閥60。代替梭閥 60,第二導(dǎo)向閥58’可與第一導(dǎo)向閥58 —起使用。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可由第二提升閥氣動管道136b連接至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可由第三提升閥氣動管道136c連接至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此外,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可由第一提升閥氣動管道136a連接至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可由第四提升閥氣動管道 136d連接至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一導(dǎo)向閥58的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可由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連接至源32,第二導(dǎo)向閥58’的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可由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氣動管道114’連接至源32。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斷電并且第二導(dǎo)向閥58’ 通電時,如圖6A所示,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和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與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和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與第二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以先前所說明的方式,增壓流體進入第二圓柱形空間48并從第一圓柱形空間M排放,并且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120朝著圓柱形主體118的第一端1 移動。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通電并且第二導(dǎo)向閥58’斷電時,如圖6B所示,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和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與第一導(dǎo)向閥排出端口 112流體連通,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和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與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以先前所說明的方式,增壓流體進入第一圓柱形空間M并從第二圓柱形空間48排放,并且活塞62和被附著的致動器臂 120朝著圓柱形主體118的第二端IM移動。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和第二導(dǎo)向閥58’均斷電時(S卩,當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116’均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110’兩者流體連通時),如圖6C所示,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和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與第一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和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與第二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流體連通。在這一設(shè)置中,提升閥18、20、44、46都可閉合,從而防止增壓流體從第一圓柱形空間M與第二圓柱形空間42兩者進入或排放。這樣,當導(dǎo)向閥58、58’均斷電時,氣動致動器沈’的致動器臂120 “凍結(jié)”,并且可以被保持在致動器臂120從主體118完全延伸的第一位置與致動器臂120完全收縮進主體118的第二位置之間的任何位置。當需要實現(xiàn)5/3 “中心排放”(center exhaust)功能(未圖示)時,可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樣針對5/3 “中心阻斷”功能設(shè)置提升閥組件10。但是,當?shù)谝粚?dǎo)向閥58和第二導(dǎo)向閥58’均通電時,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116’均與導(dǎo)向閥供應(yīng)端口 110、110’兩者流體連通。這樣,當導(dǎo)向閥58、58’均通電時,氣動致動器沈’的致動器臂120 “凍結(jié)”,并且可以被保持在致動器臂120從主體118完全延伸的第一位置與致動器臂120完全收縮進主體118 的第二位置之間的任何位置。雖然上文描述了各種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規(guī)定為受限于此??蓪λ_的實施例可以進行各種變形,這些變形依然落入所附權(quán)利要求的范圍。例如,提升閥端口可連接至與所公開的那些導(dǎo)向閥或梭閥不同的導(dǎo)向閥或梭閥。比如,在5/3 “中心阻斷”設(shè)置中,第一提升閥氣動管道136a可將第一提升閥端口 38a連接至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而非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二提升閥氣動管道136b可將第二提升閥端口 38b連接至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而非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三提升閥氣動管道136c可將第三提升閥端口 38c連接至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而非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第四提升閥氣動管道136d可將第四提升閥端口 38d連接至第一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而非第二導(dǎo)向閥工作端口 116’。而且,雖然公開了單個的增壓流體源32,但是增壓流體源32可由多個增壓流體源組成。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提升閥組件,包括閥外殼,其具有中心孔;第一模塊,其設(shè)置于所述中心孔之中,該第一模塊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其中所述第一模塊的該中心端口適于耦接至氣動缸的第一空間;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與該排出端口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與該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其中,所述供應(yīng)端口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所述氣動缸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且,其中,所述排出端口設(shè)置為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從所述氣動缸的所述第一空間排放增壓流體。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一空間,所述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二空間。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 ;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以及第一閥座,其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的第一彈簧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以及第二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的第二彈簧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
      5.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模塊,其在所述中心孔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其中所述第二模塊的該中心端口適于耦接至所述氣動缸中的第二空間;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端口與所述第二模塊的該排出端口流體連通;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端口與所述第二模塊的該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其中,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設(shè)置為與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開啟時,增壓流體被提供給所述氣動缸中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排出端口設(shè)置為當所述第三提升閥開啟時,從所述氣動缸中的所述第二空間排放增壓流體。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第三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第三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 ;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第四空間流體連通且適于兼作增壓流體的入口和出口。
      7.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三空間,并且所述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四空間。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二模塊,該第三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以及第三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模塊的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的第三彈簧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并且,其中所述第四提升閥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二模塊,該第四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以及第四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模塊的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 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的第四彈簧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
      9.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設(shè)置為由引入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源保持于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二提升閥設(shè)置為由引入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源保持于所述閉合位置。
      10.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所述中心孔是圓柱形的。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塊是圓柱形的并且其尺寸被確定為適于被容納進所述圓柱形中心孔。
      12.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均是圓柱形的并且其尺寸被確定為適于被容納進所述中心孔。
      13.—種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增壓流體源;第一模塊,其設(shè)置于閥外殼之中,該第一模塊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以及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一控制閥,其具有供應(yīng)端口、工作端口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一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第二控制閥,其具有供應(yīng)端口、工作端口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二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二控制閥的該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二控制閥的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其中,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由活塞的第一側(cè)和致動器主體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并且致動器臂固著至該活塞,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該活塞上的力移動該致動器臂。
      1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排出端口流體連通,并且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排出端口流體連通。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一位置時,增壓流體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使得縱向臂沿第一方向移動;并且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二位置時,增壓流體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
      18.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梭閥。
      19.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20.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21.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
      22.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以及第一閥座,其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的第一彈簧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以及第二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的第二彈簧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
      23.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開啟。
      24.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開啟。
      2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模塊,其在所述閥外殼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三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二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二空間流體連通;第二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 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以及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三提升閥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四提升閥流體連通;且其中,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由所述活塞的第二側(cè)和致動器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所述活塞上的力移動所述致動器臂。
      26.如權(quán)利要求2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三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三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27.如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并且當所述第二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四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四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28.如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一位置時,增壓流體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并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第一方向移動;并且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在所述第二位置時,增壓流體流出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并進入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使得所述縱向臂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
      29.如權(quán)利要求2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梭閥。
      30.如權(quán)利要求2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31.如權(quán)利要求2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32.如權(quán)利要求2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三提升閥包括第三空間,并且第三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三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四提升閥包括第四空間,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該第四空間流體連通。
      33.如權(quán)利要求3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以及第一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的第一彈簧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其中,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以及第二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的第二彈簧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其中,所述第三提升閥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三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以及第三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三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的第三彈簧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并且其中,所述第四提升閥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四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以及第四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四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的第四彈簧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
      34.如權(quán)利要求3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開啟。
      35.如權(quán)利要求3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二閥塞和所述第二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二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二閥塞遠離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開啟。
      36.如權(quán)利要求3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三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的所述第三閥塞朝著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三閥塞和所述第三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三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三閥塞遠離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開啟。
      37.如權(quán)利要求3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四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的所述第四閥塞朝著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四閥塞和所述第四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四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四閥塞遠離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開啟。
      38.如權(quán)利要求3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時,增壓流體不能從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和所述第二空間排出,從而防止所述致動器臂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動。
      39.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流體為壓縮空氣。
      40.一種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增壓流體源;第一模塊,其設(shè)置于閥外殼之中,該第一模塊包括第一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一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一空間流體連通; 第一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以及第一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該第一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一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一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二模塊,其在所述閥外殼之中與所述第一模塊相鄰設(shè)置,該第二模塊包括第三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其中該第三和第四正常閉合的提升閥各具有開啟位置和閉合位置;第二中心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且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第二空間流體連通; 第二排出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 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大氣不流體連通;以及供應(yīng)端口,其形成于所述第二模塊中,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使得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開啟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在所述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所述氣動致動器的與所述第二中心端口流體連通的所述第二空間與所述增壓流體源不流體連通;第一控制閥,其具有供應(yīng)端口、第一工作端口、第二工作端口、第一排出端口和第二排出端口,其中該第一控制閥的該供應(yīng)端口與所述增壓流體源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一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二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流體連通,該第一控制閥的該第一排出端口和該第二排出端口與大氣流體連通;其中,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由活塞的第一表面和致動器主體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并且致動器臂固著至該活塞,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該活塞的該第一表面上的力沿第一方向移動該致動器臂;并且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由所述活塞的第二表面和致動器的內(nèi)表面部分地限定,使得當所述增壓流體源與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時,由所述增壓流體產(chǎn)生于所述活塞的該第二表面上的力沿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致動器臂。
      41.如權(quán)利要求40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排出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在該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一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供應(yīng)端口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工作端口與所述第一控制閥的所述第二排出端口流體連通。
      42.如權(quán)利要求4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控制閥和第三控制閥,其中該第二控制閥將所述第一控制閥從所述第一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二位置,該第三控制閥將所述第一控制閥從所述第二位置移動至所述第一位置。
      43.如權(quán)利要求4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5/2梭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并且所述第三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44.如權(quán)利要求42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是5/2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所述第三控制閥是3/2導(dǎo)向閥。
      45.如權(quán)利要求4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提升閥和所述第四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二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二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三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三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46.如權(quán)利要求4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控制閥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二提升閥和所述第三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移動至所述閉合位置,所述第一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所述第四提升閥被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四空間的、作用于所述第四提升閥的一部分的增壓流體開啟。
      47.如權(quán)利要求41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空間,并且第一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一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一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空間,并且第二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二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二空間流體連通,所述第三提升閥包括第三空間,并且第三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三提升閥端口與該第三空間流體連通,并且所述第四提升閥包括第四空間,并且第四提升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塊中使得該第四提升閥端口與該第四空間流體連通。
      48.如權(quán)利要求47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閥包括第一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一空間;第一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以及第一閥座,其形成于與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一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空間之中的第一彈簧偏置所述第一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一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二提升閥包括第二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二空間;第二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以及第二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二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空間之中的第二彈簧偏置所述第二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二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提升閥正常閉合;所述第三提升閥包括第三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三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三空間;第三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以及第三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三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空間之中的第三彈簧偏置所述第三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三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三提升閥正常閉合;并且所述第四提升閥包括第四隔膜,其被環(huán)向地固著至所述第一模塊,該第四隔膜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第四空間;第四閥塞,其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以及第四閥座,其形成于與所述第二中心通道流體連通的第四中心開孔中;其中,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空間之中的第四彈簧偏置所述第四閥塞以致其與所述第四閥座密封接合,使得所述第四提升閥正常閉合。
      49.如權(quán)利要求4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閥塞朝著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一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一閥塞和所述第一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一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一閥塞遠離所述第一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一提升閥開啟。
      50.如權(quán)利要求4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二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二閥塞朝著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二提升閥的所述第二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一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二閥塞和所述第二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二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二閥塞遠離所述第二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二提升閥開啟。
      51.如權(quán)利要求4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三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三隔膜的所述第三閥塞朝著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三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一提升閥的所述第三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三閥塞和所述第三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三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三閥塞遠離所述第三閥座移動時,所述第三提升閥開啟。
      52.如權(quán)利要求48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當來自所述源的增壓流體進入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并作用于所述第四隔膜,使得耦接至所述第四隔膜的所述第四閥塞朝著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閉合,并且當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中的增壓流體流出所述第四提升閥的所述第四空間、來自所述氣動致動器的所述第二空間的增壓流體作用于所述第四閥塞和所述第四隔膜,從而產(chǎn)生克服所述第四彈簧的偏置力的力、進而使得所述第四閥塞遠離所述第四閥座移動時,所述第四提升閥開啟。
      53.如權(quán)利要求40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流體為壓縮空氣。
      專利摘要本專利涉及用于控制氣動致動器的提升閥組件及系統(tǒng)。提升閥組件可包括外殼,其具有中心孔。第一模塊可被設(shè)置于所述中心孔之中,該第一模塊可包括第一提升閥和第二提升閥。第二模塊也可被設(shè)置于所述中心孔之中,該第二模塊可包括第三和第四提升閥。增壓流體源可與多個控制閥流體連通,使得來自該控制閥的增壓流體開啟和閉合這些提升閥。所述增壓流體源還可與所述第一模塊和所述第二模塊流體連通,使得這些提升閥的開啟和閉合控制所述氣動致動器的位置。
      文檔編號F16K7/12GK202302103SQ2011203833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4月1日
      發(fā)明者B·R·佩寧 申請人:通用設(shè)備和制造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