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取樣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照權(quán)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已知這樣的取樣系統(tǒng),其具有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于流體通流管道和第三連接件,通過所述第三連接件能夠進行取樣,所述取樣系統(tǒng)還具有旋塞閥,該旋塞閥具有一個帶有縱軸線和取樣槽的基體,并能夠圍繞所述縱軸線在第一終端位置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偏轉(zhuǎn),其中,在第一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流體通流管道相連,而在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為了取樣,使排放針的第一端連接于第三連接件上,所述排放針能夠用第二端刺穿取樣腔的薄膜。借助此種取樣系統(tǒng),能夠?qū)崿F(xiàn)對特別是有毒的和對于環(huán)境有害的流體進行取樣,因為無需打開流體通流管道來實現(xiàn)取樣,而只是在運行操作期間將取樣槽在第一終端位置用流體填充,然后通過所述第三連接件便能提取出確定體積的流體,其中,流體能夠通過取樣針直接流入取樣腔,該取樣腔通過薄膜封閉,所以不會出現(xiàn)流體與外界的接觸。因此,所述取樣系統(tǒng)是環(huán)保無污染的。特別是,可以直接從產(chǎn)品管路或者分支管路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通常只有在空氣能夠同時伴隨涌入的情況下,流體才可以在第二終端位置從所述取樣槽完全泄入取樣腔。為此,已知的是,在取樣系統(tǒng)的一個附加連接件上設(shè)置一排氣管路,該排氣管路與大氣相連,或者與另一針相連,用于無污染地取樣,該針能夠同時隨取樣針刺穿薄膜而進入所述取樣腔。當所述旋塞閥轉(zhuǎn)到第二終端位置時,所述抽樣腔便與所述附加連接件相連,使得樣品能夠通過第三連接件從所述取樣槽流出,而空氣或者其他氣體能夠通過所述附加連接件伴流涌入。然而特別是對于無污染的取樣,這種構(gòu)造在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上是非常復雜的,因為必須要有一附加連接件,還必須從所述附件連接件到所述取樣腔設(shè)置環(huán)繞所述取樣系統(tǒng)的排氣管路。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上構(gòu)造得更為簡單的取樣系統(tǒng)。按照本發(fā)明,上述目的通過具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取樣系統(tǒng)得以實現(xiàn)。從屬權(quán)利要求中示出了本發(fā)明有利的設(shè)計方案和改進方案。按照本發(fā)明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具有第一連接件,用以連接于流體通流管道,并具有第三連接件,以及包括旋塞閥,該旋塞閥具有一個帶有縱軸線和取樣槽的基體,并且能夠圍繞所述縱軸線在第一終端位置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偏轉(zhuǎn),其中,在第一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流體通流管道相連,而在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與一取樣針的第一端相連,所述取樣針能夠用第二端刺穿一取樣腔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通過所述第三連接件與一排氣針的第一端相連。這樣,按照本發(fā)明,所述取樣針和所述排氣針都直接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通,因此無需在該取樣系統(tǒng)中設(shè)置附加的連接件,也不需要為了無污染地取樣而設(shè)置環(huán)繞取樣系統(tǒng)的排氣管路。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取樣針和所述排氣針分別以其第一端置于一個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的腔中。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排氣針比所述取樣針更深地插入所述腔中,以確保在所述旋塞閥轉(zhuǎn)到第二終端位置后,從所述取樣槽中流出的流體能夠通過所述取樣針泄入所述取樣腔,而不用封閉所述排氣針。優(yōu)選地,所述腔通過一管道,特別是通過彎曲的管道段,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 從而能夠靈活可變地將該取樣系統(tǒng)裝配到引導流體的管道中。優(yōu)選地,所述腔由一管件構(gòu)成,以便預先給定一個確定的空間。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排氣針的第一端彎曲一定角度,特別是彎曲大約90°至180°的角度,以防止從所述取樣槽流出的流體流入到所述排氣針中。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取樣系統(tǒng)具有一個特別是位于第一連接件對面的第二連接件,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設(shè)置為相對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的連接軸線成一角度地偏置。這樣能夠?qū)崿F(xiàn)將所述取樣系統(tǒng)直接裝入流體通流管道中,并且以這種方式可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優(yōu)選地,所述基體的縱軸線在裝入所述取樣系統(tǒng)中的狀態(tài)下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的連接軸線,以得到一種在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上特別簡單的構(gòu)造。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在任何終端位置包括所有中間位置都不存在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的連通或者所述第二連接件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的連通,以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提取出確定的樣品體積,另一方面能夠?qū)崿F(xiàn)無壓取樣。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取樣槽構(gòu)成為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一終端位置,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可通過所述通孔相連,而在所述第二終端位置, 所述通孔可與第三連接件相連,從而能夠以這種方式實現(xiàn)直接從樣品流中取樣。優(yōu)選地,當所述通孔基本上橫向于旋塞閥的縱軸線延伸時,能夠?qū)崿F(xiàn)一種在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上更加簡單的構(gòu)造。
借助以下附圖來詳細闡述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附圖中示出圖1取樣系統(tǒng)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2圖1中沿著A-A線的剖視圖,以及圖3圖1中沿著B-B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至圖3示出取樣系統(tǒng)10的不同視圖,其中,為了使圖示更加簡明,并非所有附圖標記都在所有附圖中示出。所述取樣系統(tǒng)10具有一殼體12,該殼體基本上構(gòu)造為圓柱形,其具有第一連接件 14和第二連接件16,這兩個連接件通過基本上為圓柱形的、具有連接軸線ν的連通腔18相連。所述第一連接件14和所述第二連接件16能夠分別與流體通流管道連接,使得所述殼體12成為流體通流管道的一部分。所述取樣系統(tǒng)10尤其用于在通流液體的管道中取樣。
具有縱軸線a的連通腔22在殼體12內(nèi)部橫向于連接軸線ν延伸,該連通腔22將連通腔18與第三連接件20相連。特別是,所述連通腔22具有一空腔,帶有基體沈的旋塞閥M能夠可擺動支承地裝在該空腔中。在此,所述基體沈具有縱軸線1,該縱軸線特別是橫向于連接軸線ν以及橫向于縱軸線a延伸,并且所述基體沈可圍繞所述縱軸線1在第一終端位置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擺動地支承。所述基體沈基本上呈錐形。在所述基體沈中設(shè)置有取樣槽觀,其中,這個取樣槽止于基體沈的一個側(cè)面,并且橫向于所述基體沈的縱軸線1延伸到基體沈的內(nèi)腔中。在所述旋塞閥M的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觀與所述第三連接件20相連(特別是參見附圖i)。在第一終端位置,所述基體沈繞其縱軸線1旋轉(zhuǎn)了大約180°,使得所述取樣槽觀與所述連通腔18相連通,并且進而與所述第一連接件 14和所述第二連接件16相連通。為了使基體沈能夠以簡單的方式旋轉(zhuǎn),在所述基體沈的中心沿縱軸線1的方向設(shè)置了一桿30,在該桿上,橫向于縱軸線1設(shè)置有手柄32。為了取樣,首先將所述旋塞閥M置于第一終端位置,使得流過管道的液體也能填充所述取樣槽觀。為了能夠提取樣品,將所述旋塞閥M偏轉(zhuǎn)180°,使得所述取樣槽觀與所述第三連接件20相連通,通過該連通能夠提取出確定的樣品體積。管道段34首先連接于第三連接件,該管道段以其另一端與腔36相連。特別地,所述管道段34構(gòu)造成彎曲的, 以實現(xiàn)靈活柔性的裝配。特別地,所述腔36由一圓柱形的管道構(gòu)成,該管道以其一端通過法蘭與所述管道段34相連,而在另一端設(shè)置有一針架38。將具有第一端40a和第二端40b的取樣針40在所述針架38中這樣設(shè)置,即,使得所述第一端40a位于所述腔36內(nèi),而所述第二端40b位于所述腔36外部。從所述取樣槽觀流入所述腔36中的液體能夠通過所述取樣針40從所述腔36流出。在所述針架38下面設(shè)置有一支架50,在該支架中可裝入取樣腔44用于取樣。所述取樣腔44特別構(gòu)造為瓶子46,該瓶子的開口用薄膜48封閉。所述薄膜48能夠用所述取樣針40的第二端40b刺穿,但是一旦所述取樣針40從所述薄膜48中抽出,薄膜就又重新封閉,以便有效地防止流體從取樣腔44中流出。因此,為了取樣,在將所述旋塞閥M轉(zhuǎn)到第二終端位置之前,要將所述取樣腔44裝入支架50,并且所述取樣針40以其第二端40b 穿過所述薄膜48刺入。為了使待提取的樣品能夠從所述腔36完全泄入取樣腔44,而設(shè)置了一排氣針42, 其具有第一端4 和第二端42b,并且這樣設(shè)置,即,使得其第一端4 位于所述腔36內(nèi),而第二端42b從所述腔36中引出。特別地,所述取樣針40的第二端40b及所述排氣針42的第二端42b在大約相同的高度上終止,而所述排氣針42的第一端42a比所述取樣針40的第一端40a更深地插入所述腔36中。特別地,所述取樣針40的第一端40a基本上與所述針架38的內(nèi)面齊平地終止。按照這種方式保證提取的樣品體積能夠通過所述取樣針40 完全從所述腔36中流出。特別是當通口橫截面很小時,只有在氣體、特別是空氣同時能夠流回到所述腔36中的情況下,才能保證通過取樣針40實現(xiàn)完全流出。排氣針42的作用就在于此。通過使所述排氣針42比所述取樣針40更深地插入所述腔36中,保證提取的樣品通過所述取樣針40、而不是通過所述排氣針42泄流。所述排氣針42的第一端42a以大約90°到180°之間的角度彎曲,在本例中以大約90°彎曲,以防止流過所述管道段34的流體直接進入所述排氣針42。
為了能夠?qū)崿F(xiàn)無壓取樣,在任何終端位置包括所有中間位置都不存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4與所述第三連接件20的連通或者所述第二連接件16與所述第三連接件20的連通。這樣,在第一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就提供了一種所謂正的重疊,其特別是能夠保證提取出確定的樣品體積。附圖標記
10取樣系統(tǒng)
12殼體
14第一連接
16第二連接
18連通腔
20第三連接
22連通腔
24旋塞閥
26基體
28取樣槽
30桿
32手柄
34管道段
36腔
38針架
40取樣針
40a笛一總弟 漸
40bΛ-Λ- ~·上山弟一兄而
42排氣針
42a笛一總弟 漸
42bΛ-Λ- ~·上山弟一兄而
44取樣腔
46瓶子
48薄膜
50支架
1縱軸線
ν連接軸線
a縱軸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取樣系統(tǒng)(10),該取樣系統(tǒng)具有第一連接件(14)用以連接于流體通流管道和第三連接件(20),以及包括旋塞閥(M),該旋塞閥具有一個帶有縱軸線(1)和取樣槽08) 的基體( ),所述旋塞閥能夠圍繞所述縱軸線在第一終端位置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偏轉(zhuǎn), 其中,在第一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08)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14)與介質(zhì)通流管道相連,而在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08)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OO)相連,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OO)與一取樣針GO)的第一端(40a)相連,該取樣針能用第二端(40b)刺穿一取樣腔G4)的薄膜(4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08)通過所述第三連接件00)與一排氣針0 的第一端(42a)相連通。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針GO)和所述排氣針02)分別以其第一端(40a,42a)置于一個與所述第三連接件QO)相連通的腔(36)中。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針02)比所述取樣針00)更深地插入所述腔(36)中。
4.如權(quán)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腔(36)通過一管道段 (34)與所述第三連接件00)相連。
5.如權(quán)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腔(36)由一管件構(gòu)成。
6.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針G2)的第一端 (42a)彎曲一角度,特別是彎曲大約90°至180°的角度。
7.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系統(tǒng)(10)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4)對面的第二連接件(16),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00)設(shè)置為相對所述第一連接件(14)和第二連接件(16)的連接軸線(ν)成一角度地偏置。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06)的縱軸線(1)在裝入所述取樣系統(tǒng)(10)中的狀態(tài)下,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4)和第二連接件(16)的連接軸線(ν)延伸。
9.如前述權(quán)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任何終端位置包括所有中間位置都不存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4)與所述第三連接件00)的連通或者所述第二連接件 (16)與所述第三連接件00)的連通。
10.如權(quán)利要求7至10之一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槽構(gòu)成為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一終端位置,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能通過所述通孔相連,而在在所述第二終端位置,所述通孔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相連。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取樣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基本上橫向于所述旋塞閥的縱軸線延伸。
全文摘要
一種取樣系統(tǒng)(10),該取樣系統(tǒng)具有第一連接件(14)用以連接于流體通流管道和第三連接件(20),以及包括旋塞閥(24),該旋塞閥具有一個帶有縱軸線(l)和取樣槽(28)的基體(26),所述旋塞閥(24)能夠圍繞所述縱軸線在第一終端位置和第二終端位置之間偏轉(zhuǎn),其中,在第一終端位置,取樣槽(28)能夠通過第一連接件(14)與介質(zhì)通流管道相連,而在第二終端位置,取樣槽(28)能夠與第三連接件(20)相連,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20)與一取樣針(40)的第一端(40a)相連,所述取樣針能夠用第二端(40b)刺穿一取樣腔(44)的薄膜(48),其中,在第二終端位置,所述取樣槽(28)通過所述第三連接件(20)與一排氣針(42)的第一端(42a)相連。
文檔編號G01N1/20GK102449459SQ201080023753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4月22日
發(fā)明者約爾格·維塞爾 申請人:約爾格·維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