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具體涉及一種在通風管道等場合使用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通過本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實現對通風管道中的粉塵濃度的檢測。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對生產、生活環(huán)境要求的逐步提升,各種通風系統(tǒng)的應用也越來越多,主要涉及廠房空氣凈化系統(tǒng)、中央空調系統(tǒng)、送回風系統(tǒng)等。通風系統(tǒng)的使用離不開通風管道,而通風管道通過出風口、回風口與室內形成相對封閉間,這樣,通風管道中的積塵等會隨著空調風吹到室內各個角落,反而變成室內空氣的污染源。在一些情況下,還需要粉塵濃度的信息以實現空調等系統(tǒng)的自動控制,因此,對通風管道中的粉塵濃度進行檢測很有必要。但是,傳統(tǒng)的粉塵傳感器需要被安裝在通風管道內才能工作,由于施工人員通常無法進入通風管道內,從外部向通風管道內安裝傳感器的操作十分復雜,而且必須在通風管道的管壁上開設施工口,傳感器安裝完成后再對施工口進行修補。這種方式對通風管道本身造成破壞,影響其壽命,施工口的修補部位的壽命也不樂觀,同時當傳感器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則需要重新破壞修補部位取出傳感器,維修完成后再重復上述安裝操作。這使得粉塵傳感器在通風管道等場合的使用受到極大的限制。另外,粉塵傳感器本身包括電子元件等,對安裝環(huán)境有一定的防塵防水要求,如果在通風管道中的潮濕及具有粉塵的環(huán)境中使用必須外加足夠級別的防水防塵保護措施,這會大大增加傳感器的制造成本。另外,通風管道中的風速經常要比粉塵傳感器的一般應用環(huán)境中的風速大很多,傳統(tǒng)的粉塵傳感器在較大的風速下也無法實現準確測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包括:設置在風道外的傳感器部件,用于檢測粉塵濃度;空氣取樣管,穿過風道壁,且一端連接所述傳感器部件一端設置于所述風道內,用于從風道中采集被測氣體并傳送至所述傳感器部件以及將所述傳感器部件檢測過的氣體傳送至所述風道內;固定裝置,用于將空氣取樣管緊固在風道壁上。
[0004]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取樣管內設置有將管內分隔為進風通道和送風通道的分隔部件。
[0005]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通道上開設有進風口,所述送風通道上開設有出風口。
[0006]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取樣管在風道內的一端的頂部開放。
[0007]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通道上設置有濾網,所述濾網設置在所述空氣取樣管的進風口與進風通道連接傳感器部件的端部之間的位置。
[0008]優(yōu)選地,所述傳感器部件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通道在靠近所述傳感器部件的方向上逐漸擴展,其截面逐漸變?yōu)榕c傳感器部件的進風口相適應的形狀從而連接所述傳感器部件的進風口 ;所述送風通道在連接傳感器部件的位置上具有向側面的開口,所述傳感器部件的出風口連接所述送風通道上的側向的開口。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為固定法蘭,所述固定法蘭具有將自身固定在風道壁上的第一固定部件和將所述空氣取樣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法蘭上的第二固定部件。
[0010]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取樣管上設置有定位筋,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筋形狀相適應的定向槽。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法蘭上設置有用于指示所述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安裝方向的標識。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取樣管上的定位筋的位置指示所述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安裝方向。
[0013]優(yōu)選地,還包括第三固定部件;所述第三固定部件與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和所述空氣取樣管分別固定連接,并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件在所述空氣取樣管的安裝位置處具有可拆卸的密封裝置。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將粉塵傳感器安裝在一個的傳感器外殼中,被測氣體通過空氣取樣管進入粉塵傳感器,這種結構,可以使粉塵傳感器的安裝環(huán)境達至IJIP54/IP55的防護等級要求,而且粉塵傳感器不與風道中的被測氣體直接接觸,故障率更低、使用壽命更長。因被測氣體通過空氣取樣管進入粉塵傳感器進行測量,測量是在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通風管道中的風速對測量值的影響不大,可以準確測量出檢測點的粉塵濃度??諝馊庸艿墓苤性O置的分隔板,將管內分隔為進風通道和送風通道,進、出風完全被隔開,兩者互不干涉,測量風速更穩(wěn)定??諝馊庸艿纳烊雮鞲衅魍鈿さ囊欢说乃惋L通道一側,還開設有開口,有助于檢測完成后,聚集在粉塵傳感器I中的氣體快速流出。進風通道的進風口為過濾結構,空氣中夾雜的大的異物被阻隔,降低對測量結果的不良影響??諝馊庸艿倪M風口與進風通道連接傳感器部件的端部之間設置有可拆卸更換或清洗的濾網,能夠進一步阻隔空氣夾雜中大的異物。本實用新型中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采用法蘭固定、定向槽定向、螺栓或螺母緊固的安裝方式,簡單、快速即可完成安裝。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粉塵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空氣取樣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空氣取樣管與粉塵傳感器連接的一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安裝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手動安裝示意圖;
[0021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緊固件的示意圖;
[0022]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另一手動安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根據附圖所示實施方式闡述本實用新型。此次公開的實施方式可以認為在所有方面均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受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所限,僅由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示,而且包括與權利要求范圍具有同樣意思及權利要求范圍內的所有變形。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包括粉塵傳感器1、空氣取樣管2、傳感器外殼3、數據輸出接口 4及固定法蘭5。固定法蘭5可以固定在通風管道的管壁上??諝馊庸?穿過固定法蘭5并被固定法蘭5固定,其一端伸入通風管道中,一端留在通風管道外。粉塵傳感器I連接空氣取樣管2在通風管道外的一端。傳感器外殼3和數據輸出接口 4設置在粉塵傳感器I的外部。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粉塵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粉塵傳感器I包括氣流通道11、風速監(jiān)測單元12、發(fā)光單元13、受光單元14和控制單元15。風速監(jiān)測單元12設置于氣流通道11內,檢測流入的被測空氣的風速,并將檢測結果傳輸給控制單元15。氣流通道11在粉塵傳感器的進風口和出風口之間,設置在粉塵傳感器I內的暗室中,避免受外界光的影響。發(fā)光單元13和受光單元14設置于氣流通道11的側方,發(fā)光單元13向氣流通道I照射光,受光單元14設置在能夠接收到散射光的位置。受光單元14為光電轉換裝置,將接收到的散射光轉換為電信號??刂茊卧?5根據風速監(jiān)測單元12輸入的風速檢測結果,對照預先標定的風速與流量的對應關系,計算可得到當前空氣流量。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單元15包括流量補償單元(未圖示)和檢測結果計算單元(未圖示),其中的流量補償單元根據風速檢測單元12反饋的風速,對顆粒物濃度檢測結果進行補償。檢測結果計算單元根據所述空氣流量和受光單元14輸出的電信號計算出最終檢測結果。除了上述例子,粉塵傳感器I也可以選擇其他類型的粉塵傳感器。
[0026]粉塵傳感器I安裝于密封性良好的傳感器外殼3中以實現較高的防塵防水等防護等級。傳感器外殼3上留有供空氣取樣管2通過的通孔,通孔處有防水防塵措施,以確保粉塵傳感器I處于密封狀態(tài)。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粉塵傳感器I的位置位于通風管道外,對于防護等級的要求不像設置在通風管道內的傳感器那么高,因此,傳感器外殼3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省去的。
[0027]粉塵傳感器I通過電子線路連接設置于傳感器外殼3上的數據輸出接口4,其檢測到的粉塵濃度等數據能夠傳送到數據輸出接口 4,數據輸出接口 4是能夠與外部的數據收集終端連接的數據接口,以此,外部數據收集終端能夠通過線路連接多個本實用新型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并接收各傳感器的檢測結果,從而組成一個粉塵濃度檢測網絡。
[0028]空氣取樣管2用于從通風管道中采集被測空氣、將其引導到粉塵傳感器I進行檢測以及將檢測過的空氣導出到通風管道。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風管式粉塵傳感器的空氣取樣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例的空氣取樣管2的橫截面為圓形,管內被分隔板23分隔為進風通道21和送風通道22,進風通道21在通風管道內的一端上開設有進風口 24,送風通道22在通風管道內的一端上開設有出風口 25。進風通道21的另一端連接粉塵傳感器I的進氣口,送風通道22的另一端連接粉塵傳感器I的出氣口。進風口24設計成有過濾作用的結構,如圓形網孔狀、格柵狀、柵欄狀等,來初步阻隔流入的空氣中大的異物。安裝時,進風口24與空氣流動方向相對,處于迎風位置,出風口25與空氣流動方向相同,處于背風位置,這樣,被測氣體從進風通道21的進風口 24進入氣流單元11,流經檢測單元12,最終從送風通道22的出風口 25流回風管。優(yōu)選地,空氣取樣管2中設置有濾網26,濾網26可以安裝在空氣取樣管的進風口與進風通道連接傳感器部件的端部之間的位置,例如設置在在通風管道外的連接粉塵傳感器I的一端的頂部附近,以此防止大的異物進入粉塵傳感器
I??諝馊庸?在通風管道內的一端的頂部可以設計為開放狀態(tài),即此端為開口,沒有遮擋。這樣,只要在安裝時使空氣取樣管2在通風管道外的一端高于其在通風管道內的一端,就能實現自動清除異物的功能。例如,飛絮等異物被風力裹挾從進風口 24進入進風通道21,在進入粉塵傳感器I之前被空氣取樣管2中的濾網26截住,當風力變小時,異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空氣取樣管2的另一端移動,由于另一端為開放狀態(tài),異物從端部的開口離開空氣取樣管2回到通風管道中。
[0029]由于本例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