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該拆裝機構包括:一基座、一滑動件、一固定支架以及一凸輪柱;該滑動件可滑動地設于該基座;該固定支架固定于該基座;該凸輪柱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固定支架,且以圓柱凸輪槽方式連接于該滑動件;其中,在該凸輪柱轉動過程中,該滑動件與該凸輪柱進行凸輪運動,而帶動該滑動件相對該基座滑動于一拆卸位置與一安裝位置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拆裝機構可在小空間內拆卸及安裝電子組件,進一步地說,通過凸輪柱與滑動件之間的凸輪運動,使把手的活動范圍不會過度占用相鄰二電子組件之間的小空間。
【專利說明】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滑動式的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硬盤是服務器系統(tǒng)中需經常拆換維護的組件。傳統(tǒng)的硬盤拆裝機構多應用杠桿原理作為拆裝裝置。然而,當服務器內配置的硬盤數(shù)量多時,硬盤之間的間距極小,使拆裝機構的設計、裝設空間及操作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及挑戰(zhàn)。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拆裝機構及電子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拆裝機構與電子裝置,可在小空間內操作拆裝機構。
[000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拆裝機構,該拆裝機構包括:一基座、一滑動件、一固定支架以及一凸輪柱;該滑動件可滑動地設于該基座;該固定支架固定于該基座;該凸輪柱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固定支架,且以圓柱凸輪槽方式連接于該滑動件;其中,在該凸輪柱轉動過程中,該滑動件與該凸輪柱進行凸輪運動,而帶動該滑動件相對該基座滑動于一拆卸位置與一安裝位置之間。
[000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連接器、一拆裝機構以及一電子組件;該電子組件固定于該拆裝機構;該拆裝機構包括:一基座、一滑動件、一固定支架以及一凸輪柱;該滑動件可滑動地設于該基座;該固定支架固定于該基座;該凸輪柱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固定支架,且以圓柱凸輪槽方式連接于該滑動件;其中,在該凸輪柱轉動過程中,該滑動件與該凸輪柱進行凸輪運動,而帶該動滑動件相對該基座滑動于一拆卸位置與一安裝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安裝位置時,該電子組件耦接于該連接器;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拆卸位置時,該電子組件脫離該連接器。
[0007]本實用新型的拆裝機構可在小空間內拆卸及安裝電子組件,進一步地說,通過凸輪柱與滑動件之間的凸輪運動,使把手的活動范圍不會過度占用相鄰二電子組件之間的小空間。
[0008]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0010]圖2繪示圖1的拆裝機構的分解圖。
[0011]圖3繪示圖1的拆裝機構的組合圖。
[0012]圖4繪示圖2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圖。
[0013]圖5繪示圖2的凸輪柱的示意圖。
[0014]圖6繪示圖2的第二固定組件的示意圖。
[0015]圖7繪示圖2的把手的示意圖。
[0016]圖8繪示圖2的彈性組件的示意圖。
[0017]圖9繪示圖2的滑動件的示意圖。
[0018]圖10繪示圖2的凸輪銷的示意圖
[0019]圖11繪示圖2的固定板的示意圖。
[0020]圖12繪示圖2的第一固定組件、固定板、吸振墊與電子組件的組合圖。
[0021]圖13及圖14繪示圖12的電子組件裝設于滑動件的示意圖。
[0022]圖15繪示圖14的電子組件位于安裝位置的示意圖。
[0023]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0024]100電子裝置 1371 固定端
[0025]110機殼1372 抵壓部
[0026]120電子組件 1373 傳動軸
[0027]130拆裝機構 136 把手
[0028]131基座136a 卡合孔
[0029]13 Ir定位槽 1361 轉動桿
[0030]132固定支架 1362 護套
[0031]132a扣合孔 1362a止滑部
[0032]1321、1341橫板138 彈性組件
[0033]1321a固定孔 1381 第一端
[0034]1322、1342 直板1382 第二端
[0035]1322a 第一止擋片139 固定組件
[0036]1322b 第二止擋片140 連接器
[0037]1322c固定孔 150 固定板
[0038]133限位部 150al傳動孔
[0039]133r滑槽150a2 凹口
[0040]1331直向部 151 定位柱
[0041]1332橫向部 1511 扣合部
[0042]134 滑動件1512固定部
[0043]1343推拉桿152板體
[0044]1343a插孔160第一固定組件
[0045]1344凸輪銷161抵壓頭
[0046]1344a插入端162固定部
[0047]1344b推拉端170吸振墊
[0048]1344c固定部171第一吸振部
[0049]1345傳動柱172第二吸振部
[0050]135 凸輪柱D1、D2、D3、D7 外徑
[0051]135a空心部D4、D8內徑
[0052]135al容置空間 D51第一大徑
[0053]135rl凸輪槽D52第一小徑
[0054]135r2 第一端D61第二大徑
[0055]135r3 第二端D62第二小徑
[0056]135r4扣合槽SI第一延伸方向
[0057]1351凸緣環(huán)S2第二延伸方向
[0058]1351a貫孔Pl拆卸位置
[0059]137 第二固定組件P2安裝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60]請參照圖1及圖2,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而圖2繪示圖1的拆裝機構的分解圖。電子裝置100是互聯(lián)網數(shù)據(jù)中心(Internet DataCenter, IDC)服務器。
[0061]電子裝置100包括機殼110、數(shù)臺電子組件120、數(shù)個拆裝機構130、數(shù)個連接器140、數(shù)個固定板150、數(shù)個第一固定組件160以及數(shù)個吸振墊170。這些電子組件120緊鄰地設于機殼110內。電子組件120可以是數(shù)據(jù)儲存裝置,如硬盤。
[0062]如圖2所示,各拆裝機構130包括基座131、固定支架132、至少一限位部133、滑動件134、凸輪柱135、把手136、至少一第二固定組件137以及彈性組件138。本實施例中,基座131是機殼110的一部分,然而另一實施例中,基座131可以是獨立于機殼110的組件,在此設計下,基座131可通過鎖合、焊合、黏合、卡合等方式固定于機殼110上。
[0063]如圖2所示,固定支架132包括相連接的橫板1321及直板1322,橫板1321例如是沿Y軸方向延伸,而直板1322例如是沿Z軸方向延伸。Y軸方向例如是基座131的上表面的延伸方向,而Z軸方向例如是基座131的上表面的法線方向。橫板1321具有數(shù)個固定孔1321a,二固定組件139可分別穿過二固定孔1321a,以將固定支架132固定于基座131上。一實施例中,固定組件139例如是拉釘或螺絲。
[0064]請參照圖3,其繪示圖1的拆裝機構的組合圖。固定支架132包括第一止擋片1322a及第二止擋片1322b,其中第一止擋片1322a及第二止擋片1322b設于固定支架132的直板1322上。第一止擋片1322a與第二止擋片1322b可限制把手136的活動范圍。舉例來說,圖3的把手136因為受到第一止擋片1322a的止擋,而避免把手136繞-Y軸向轉動。
[0065]本實施例中,限位部133的數(shù)量是以兩個為例說明,然而亦可多于兩個,甚至只有一個。各限位部133包括相連接的直向部1331與橫向部1332。二直向部1331從基座131往上延伸,而二橫向部1332分別從二直向部1331往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以各自分別定義一滑槽133r。
[0066]滑動件134可滑動地設于基座131,例如是可滑動于二滑槽133r。具體來說,滑動件134包括橫板1341、直板1342、推拉桿1343及凸輪銷1344。橫板1341與直板1342構成一滑動架。滑動件134的橫板1341設于二滑槽133r之間且可滑動于二滑槽133r。限位部133的直向部1331可限制滑動件134往X軸方向移動,而限位部133的橫向部1332可限制滑動件134往Z軸方向移動;如此,可避免滑動件134在滑動過程中脫離限位部133。
[0067]滑動件134的推拉桿1343連接于直板1342且插入凸輪柱135的空心部135a (空心部135a繪示于圖5)。推拉桿1343具有一插孔1343a (插孔1343a繪示于圖9),凸輪銷1344固定于插孔1343a。就組裝方式來說,可先將推拉桿1343插入凸輪柱135的空心部135a,然后再將凸輪銷1344穿過凸輪柱135的凸輪槽135rl插入插孔1343a。由于凸輪銷1344穿過凸輪槽135rl突出于凸輪柱135,因此推拉桿1343不容易脫離凸輪柱135。凸輪柱135以凸輪對(cam pair)方式,例如是以圓柱凸輪槽方式連接于滑動件134,使凸輪銷1344與凸輪槽135rl間可進行凸輪運動。
[0068]把手136卡合于凸輪柱135 ;如此,當把手136轉動時,可帶動凸輪柱135轉動,進而使滑動件134與凸輪柱135進行凸輪運動,而帶動滑動件134相對基座131滑動于一拆卸位置Pl (如圖14所示)與一安裝位置P2(如圖15所示)之間。
[0069]請參照圖4、圖5及圖6,圖4繪示圖2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圖,圖5繪示圖2的凸輪柱的示意圖,圖6繪示圖2的第二固定組件的示意圖。
[0070]如圖4所示,固定支架132的直板1322具有一固定孔1322c。如圖5所示,凸輪柱135包括空心部135a、凸輪槽135rl及凸緣環(huán)1351。凸輪槽135rl貫穿凸輪柱135的側壁,而連通于空心部135a。此外,凸輪槽135rl包括第一端135r2及第二端135r3,其中第一端135r2比第二端135r3靠近固定支架132 (固定支架132繪示于圖2)。第一端135r2沿第一延伸方向SI延伸,而第二端135r3往第二延伸方向S2延伸,第一延伸方向S1、第二延伸方向S2與凸輪柱135的軸向實質上彼此垂直。在圖5中,第一延伸方向SI例如是X軸向,第二延伸方向S2例如是Z軸向,而凸輪柱135的軸向例如是Y軸向。
[0071]如圖6所示,第二固定組件137包括固定端1371、抵壓部1372及傳動軸1373,其中傳動軸1373連接抵壓部1372與固定端1371。就外徑大小而言,抵壓部1372的外徑Dl大于傳動軸1373的外徑D2,而傳動軸1373的外徑D2大于固定端1371的外徑D3。
[0072]如圖5及圖6所示,凸緣環(huán)1351設于空心部135a的內側壁,且具有一貫孔1351a。由于貫孔1351a的內徑D4大于傳動軸1373的外徑D2及固定端1371的外徑D3,因此傳動軸1373及固定端1371可穿過凸緣環(huán)1351的貫孔1351a,而使固定端1371固定于固定支架132的固定孔1322c (固定孔1322c繪示于圖4)。如圖6所示,固定端1371例如是具有公螺紋,而固定孔1322c (繪示于圖4)可以是相配合的螺孔,通過固定端1371螺合于固定孔1322c,可固定固定支架132與第二固定組件137的相對位置。
[0073]當?shù)诙潭ńM件137固定于固定支架132后,傳動軸1373位于凸緣環(huán)1351的貫孔1351a內,使凸輪柱135可繞傳動軸1373的軸線轉動。由于凸緣環(huán)1351的內徑D4大于傳動軸1373的外徑D2,因此凸輪柱135可相對第二固定組件137轉動,而不致與第二固定組件137過度干涉。當?shù)诙潭ńM件137固定于固定支架132后,由于抵壓部1372的外徑Dl大于凸緣環(huán)1351的內徑D4,使凸輪柱135受到凸緣環(huán)1351的止擋,而不易脫離第二固定組件137。
[0074]圖7繪示圖2的把手的示意圖。把手136具有卡合孔136a??ê峡?36a具有第一大徑D51及第一小徑D52。如圖5所示,凸輪柱135具有第二大徑D61及第二小徑D62。第一大徑D51大于第二大徑D61,而第一小徑D52大于第二小徑D62,使凸輪柱135可輕易穿過把手136的卡合孔136a??ê峡?36a以第一大徑D51對準第二大徑D61及以第一小徑D52對準第二小徑D62的方式卡合于凸輪柱135,使把手136轉動時可帶動凸輪柱135轉動。
[0075]此外,把手136包括轉動桿1361及護套1362,護套1362套設于轉動桿1361的一端,以利于操作轉動桿1361轉動。護套1362具有至少一止滑部1362a,其可防止手指在接觸護套1362時滑動。止滑部1362a例如是一肋條。一實施例中,護套1362可以由橡膠制成。此外,護套1362可具有顏色,以提示操作者把手136的操作部位。
[0076]圖8繪示圖2的彈性組件的示意圖。彈性組件138例如是扭轉彈簧,其包括第一端1381及第二端1382。彈性組件138可裝入凸輪柱135 (凸輪柱135繪示于圖5)的容置空間135al (容置空間135al繪示于圖5)內,其中容置空間135al位于凸緣環(huán)1351的一偵U。當彈性組件138容設于容置空間135al后,第一端1381可卡合于凸輪柱135的扣合槽135r4 (扣合槽135r4繪示于圖5),而第二端1382可卡合于固定支架132的扣合孔132a (扣合孔132a繪示于圖4);如此一來,當凸輪柱135相對固定支架132轉動時,彈性組件138可形變而可儲存一彈性位能。
[0077]請參照圖9及圖10,圖9繪示圖2的滑動件的示意圖,圖10繪示圖2的凸輪銷的示意圖。凸輪銷1344包括插入端1344a、推拉端1344b及固定部1344c,其中固定部1344c位于插入端1344a與推拉端1344b之間。固定部1344c的外徑D7大于或略大于插孔1343a的內徑D8,可使固定部1344c通過緊配方式固定于插孔1343a內,進而使凸輪銷1344固定于推拉桿1343。本實施例中,固定部1344c具有滾花結構,相比平滑圓柱結構,滾花結構可使固定部1344c較省力地插入插孔1343a內。
[0078]如圖9所不,滑動件134包括至少一傳動柱1345。傳動柱1345設于橫板1341上并向上突出,以與電子組件120固定,進而帶動電子組件120滑動于拆卸位置與安裝位置之間。
[0079]圖11繪示圖2的固定板的示意圖。固定板150具有至少一傳動孔150al。圖9的傳動柱1345可穿過固定板150的傳動孔150al,使固定板150與滑動件134連動。
[0080]圖12繪示圖2的第一固定組件、固定板、吸振墊與電子組件的組合圖。固定板150可固定電子組件120。具體而言,固定板150具有至少一凹口 150a2(凹口 150a2繪示于圖11),第一固定組件160可穿過凹口 150a2,以固定固定板150與電子組件120。
[0081]第一固定組件160包括相連接的抵壓頭161與固定部162。吸振墊170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吸振部171與第二吸振部172,其中第一吸振部171位于電子組件120與固定板150之間,而第二吸振部172位于固定板150與抵壓頭161之間。在固定部162穿過吸振墊170而固定于電子組件120后,抵壓頭161可抵壓在第二吸振部172上。由于吸振墊170隔離電子組件120與固定板150,使當振動傳遞到固定板150后,吸振墊170可吸收振動能量,而避免電子組件120受損。
[0082]如圖12所示,固定板150包括至少一定位柱151及板體152。定位柱151包括相連接的扣合部1511與固定部1512,其中固定部1512固定于板體152,而固定部1512位于扣合部1511與板體152之間??酆喜?511的外徑大于固定部1512的外徑。如圖2所示,基座131包括至少一定位槽131r。當固定板150設于基座131上后(如圖14所示),扣合部1511對準定位槽131r的位置且扣合部1511的一部分位于定位槽131r內。當固定板150往+Y軸向移動后(如圖15所示),扣合部1511的至少一部分可卡合于定位槽131r內,以限制固定板150與基座131之間的相對位移量,例如是限制固定板150沿Z軸向及X軸向移動。此外,當固定板150裝設于滑動件134后,定位柱151可接觸到基座131,這樣雖然機殼I1的振動可能會傳遞至固定板150,但由于吸振墊170可吸收振動能量,因此可避免電子組件120過度受損。
[0083]圖13及圖14繪示圖12的電子組件裝設于滑動件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可藉由固定板150的傳動孔150al對準滑動件134的傳動柱1345的方式,將電子組件120與固定板150的組合件安裝到滑動件134上,如圖14所示。如此,當滑動件134滑動時,可帶動電子組件120滑動于拆卸位置Pl (如圖14所示)與安裝位置P2(如圖15所示)之間。當電子組件120位于拆卸位置Pl時,電子組件120脫離連接器140,因此可輕易將電子組件120從機殼110拆卸。此外,在拆卸位置Pl時,把手136可受到第二止擋片1322b的止擋,而避免轉動角度過大。
[0084]在拆卸位置Pl時,彈性組件138可處于一自由狀態(tài);或者,在拆卸位置Pl時,由于把手136受到第二止擋片1322b的止擋,使彈性組件138保持受到一小壓縮量,如此可避免電子組件120輕易位移。
[0085]此外,當固定板150裝設于滑動件134后,定位柱151可能會接觸到基座131的實體材料,雖然這樣機殼110的振動會傳遞至固定板150,但由于吸振墊170可吸收振動能量,因此可避免電子組件120受損。
[0086]圖15繪示圖14的電子組件位于安裝位置的示意圖。可繞+Y軸向轉動圖14的把手136,帶動把手136至大致上平行于X軸的位置,并將把手136置于第一止擋片1322a下方,使把手136受到第一止擋片1322a的止擋。當把手136從圖14的位置轉動至圖15的位置時,可帶動凸輪柱135轉動,使凸輪槽135rl與凸輪銷1344進行凸輪運動,而帶動滑動件134往+Y軸方向移動,直到電子組件120耦接于連接器140,此時的位置稱為安裝位置P2。
[0087]在拆裝機構130從拆卸位置Pl變換至安裝位置P2過程中,彈性組件138形變而儲存彈性位能;如此一來,在釋放把手136 (使把手136脫離第一止擋片1322a)后,此彈性位能可幫助把手136轉動至平行于Z軸的位置(如圖14所示的位置),如此可使操作者省力地轉動把手136。
[0088]此外,如圖14所示,在拆卸位置Pl時,凸輪銷1344位于第一端135r2。由于第一端135r2的第一延伸方向SI (在圖14是X軸向,在圖15會變換至Z軸向)大致上垂直于凸輪柱135的軸向(如Y軸向),使凸輪槽135rl與凸輪銷1344不易沿Y軸向相對滑動;相似地,如圖15所示,在安裝位置P2時,由于第二端135r3的第二延伸方向S2(在圖15是X軸向,在圖14會變換至Z軸向)大致上垂直于凸輪柱135的軸向(如Y軸向),使凸輪槽135rl(凸輪槽135rl繪示于圖14)與凸輪銷1344不易沿Y軸向相對滑動;如此一來,可使電子組件120穩(wěn)定地連接于連接器140。
[0089]由圖14及圖15可知,由于把手136繞Y軸向轉動且不沿Y軸向移動,使把手136大致上活動于XZ平面。如此,把手136的活動范圍不會過度占用相鄰二電子組件120之間(沿Y軸向)的小空間。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拆裝機構130可在小空間內拆卸及安裝電子組件120。進一步地說,通過凸輪柱135與滑動件134之間的凸輪運動,使把手136的活動范圍不會過度占用相鄰二電子組件120之間的小空間。
[0090]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應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包括: 一基座; 一滑動件,該滑動件可滑動地設于該基座; 一固定支架,該固定支架固定于該基座;以及 一凸輪柱,該凸輪柱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固定支架,且以圓柱凸輪槽方式連接于該滑動件; 其中,在該凸輪柱轉動過程中,該滑動件與該凸輪柱進行凸輪運動,而帶動該滑動件相對該基座滑動于一拆卸位置與一安裝位置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凸輪柱包括一凸輪槽,該滑動件包括一凸輪銷,該凸輪銷滑動于該凸輪槽內,以與該凸輪槽進行凸輪運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凸輪柱具有一空心部,該滑動件還包括相連接的一滑動架與一推拉桿,該滑動架可滑動地設于該基座,該推拉桿插入該凸輪柱的該空心部,該凸輪銷固定于該推拉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二限位部,各該限位部包括相連接的一直向部與一橫向部,該二直向部從該基座延伸,而該二橫向部分別從該二直向部往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以各自分別定義一滑槽,該滑動架可滑動于該二滑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滑動件包括一傳動柱,該傳動柱用以固定一電子組件,以帶動該電子組件滑動于該拆卸位置與該安裝位置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一固定板,該固定板用以固定于該電子組件,且具有一凹口 ;以及 一第一固定組件,該第一固定組件穿過該凹口,以固定該固定板與該電子組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固定組件包括相連接的一抵壓頭與一固定部,該固定部固定于該電子組件,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一吸振墊,該吸振墊包括相連接的一第一吸振部與一第二吸振部,其中該第一吸振部位于該電子組件與該固定板之間,該第二吸振部位于該固定板與該抵壓頭之間。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固定板具有一傳動孔,該傳動柱穿過該固定板的該傳動孔,使該固定板與該滑動件連動。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凸輪柱具有一凸輪槽,該凸輪槽的一第一端往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而該凸輪槽的一第二端往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該第一延伸方向、該第二延伸方向與該凸輪槽的軸向實質上彼此垂直。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凸輪柱具有一凸輪槽,該凸輪槽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比該第二端靠近該固定支架,該滑動件包括一滑動于該凸輪槽的凸輪銷;在該拆卸位置時,該凸輪銷位于該第一端;在該安裝位置時,該凸輪銷位于該第二端。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一把手,該把手卡合于該凸輪柱,以帶動該凸輪柱轉動。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把手具有一卡合孔,該卡合孔具有一第一大徑及一第一小徑,該凸輪柱具有一第二大徑及一第二小徑,該卡合孔以該第一大徑對準該第二大徑及該第一小徑對準該第二小徑的方式卡合于該凸輪柱。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固定支架包括一第一止擋片及一第二止擋片;當該滑動件位于該安裝位置時,該把手受到該第一止擋片的止擋,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拆卸位置時,該把手受到該第二止擋片的止擋。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一第二固定組件,該第二固定組件包括相連接的一固定端與一抵壓部,該固定端固定于該固定支架,且該凸輪柱受到該抵壓部的止擋而避免脫離該固定支架。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拆裝機構還包括: 一彈性組件,該彈性組件連接該凸輪柱與該固定支架。
16.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 一連接器; 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裝置還包括一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裝機構;以及 一電子組件,該電子組件固定于該拆裝機構; 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安裝位置時,該電子組件耦接于該連接器;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拆卸位置時,該電子組件脫離該連接器。
【文檔編號】G06F1/18GK204129610SQ20142056917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毛忠輝 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緯創(chuàng)資通(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