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訊終端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和移動通訊終端。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移動通訊終端,例如手機,廣泛應用到人們生活中,移動通訊終端多樣化的功能方便了用戶,由于其攜帶太多個人信息,所以其安全性尤為重要,因而現(xiàn)在提倡一種擁有指紋識別功能的移動通訊終端,不僅保證了安全性而且更加方便用戶操作。
目前移動通訊終端的指紋解鎖方式大多為當感測到有指紋觸摸時,數(shù)據(jù)通過FPC連接到主板,再通過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處理,傳統(tǒng)的FPC連接主板是采用BTB連接方式,這樣容易造成板與板之間由于面積過大里面的器件對不準,且不方便組裝,降低了生產(chǎn)效率,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饋點連接的指紋模塊和移動通訊終端,既能提高組裝的效率又能減低生產(chǎn)成本。
一種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用于移動通訊終端指紋識別,所述移動通訊終端包括前殼和后蓋以及主板,所述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包括用于安裝在后蓋的第一電路板和用于主板上的第二電路板,所述第一電路板具有指紋觸摸元件和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二電路板具有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通過饋點結構連接,所述饋點結構具有對應地分別設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上的多個饋點和多個彈性觸點。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饋點并排設于第一連接件上,所述多個彈性觸點為彈片且并排設于第二連接件上,每個饋點對應一個彈片,以饋點連接的方式對接。
進一步地,所述指紋觸摸元件包括設于第一電路板靠外一側的觸摸塊、置于第一電路板靠內(nèi)一側的導電絨和墊塊;所述觸摸塊的外表面為觸摸面,所述指紋觸摸元件用于接觸式讀取指紋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開設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多個饋點之間,所述第一連接件通過所述第一定位孔定位于后蓋;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多個彈片之間,所述第二連接件通過第二定位孔定位于主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通過與設于后蓋的第一定位凸起結合將第一電路板固定于后蓋,所述第二定位孔通過設于主板上的第二定位凸起結合將第二電路板固定于主板上,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大小一致且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底面包含底面帶背膠和加強膠。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電路板具有柔性連接帶,所述柔性連接帶彎折至第二電路板背面與主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路板包含器件模組,所述器件模組包含指紋處理芯片(指紋處理芯片是在這兩塊電路板還是主板上,是否還有其它元器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電路板彎折區(qū)連接主板。
以及,一種移動通訊終端,其包括殼體和收容于殼體內(nèi)的主板,所述殼體包括前殼和后蓋,所述移動通訊終端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
上述移動通訊終端及其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中,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的連接方式為饋點連接,并且兩個電路板分別安裝于后蓋和主板上,從而方便定位,預先設置好安裝位置,組裝時,將后蓋合上時就可使兩個電路板準確對接,具有定位準確,組裝方便的特點,且用料減少,降低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的移動通訊終端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移動通訊終端的后蓋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的第一電路板的主視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第一電路板的側視圖。
圖5是圖3中的第一電路板的后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的第二電路板的主視圖。
圖7是圖6中的第二電路板的側視圖。
圖8是圖6中的第二電路板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示出具有饋點連接的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的移動通訊終端結構,該移動通訊終端100包括前殼201和后蓋101以及主板202,所述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位于移動通訊終端100內(nèi),所述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包括用于安裝在后蓋101的第一電路板110和用于主板202上的第二電路板210。如圖3和4所示,所述第一電路板110包括指紋觸摸元件120和第一連接件140,如圖6和7所示,所述第二電路板210具有第二連接件240,所述第一連接件210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40通過饋點結構連接,所述饋點結構具有對應地分別設于所述第一連接件210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40上的多個饋點141和多個彈性觸點241。
如圖5所示,所述多個饋點141并排設于第一連接件140上,所述多個彈性觸點241為彈片且并排設于第二連接件240上,每個饋點141對應一個彈片241,以饋點連接的方式對接。每個饋點141都是焊點或焊腳結構形式。如圖5所示,每個彈片241為彎曲彈片結構形式,彎曲彈片的頂端豎立并倒弧形,以便能與饋點141緊密結構。如圖5所示,所述多個彈性觸點為彈片241且并排設于第二連接件240上,當合上所述移動通訊終端的后蓋101和前殼201時,后蓋101上的每個饋點和前殼201上的彈片一一對應相連,這種連接方式為饋點連接的方式,接觸緊密可靠。
如圖4所示,所述指紋觸摸元件120包括設于第一電路板110靠外一側的觸摸塊125、置于第一電路板靠內(nèi)一側的導電絨121和墊塊122;墊塊122可以是膠墊或硬質墊片結構形式。所述觸摸塊125的外表面為觸摸面125a,所述指紋觸摸元件用于接觸式讀取指紋信息。觸摸面125a露出于外,供使用者手指觸摸,以便識別,進行身份驗證。
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連接件140開設有第一定位孔142,所述第一定位孔142位于所述多個饋點141之間,所述第一連接件140通過所述第一定位孔142定位于后蓋101;所述第二連接件240開設有第二定位孔242,所述第二定位孔242位于所述多個彈片241之間,所述第二連接件240通過第二定位孔242定位于主板202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142通過與設于后蓋101的第一定位凸起103結合將第一電路板110固定于后蓋101,所述第二定位孔242通過設于主板202上的第二定位凸起203結合將第二電路板210固定于主板202上,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03大小一致且位置相對應,第一定位凸起103凸設于后蓋101的內(nèi)面,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03設于主板202表面,通過第一定位凸起103和第二定位凸起203的位置對應,當所述第一定位孔142套在第一定位凸起103,第二定位孔242套在第二定位凸起203,使得第一路板110和第二電路板210精確對準。具體地,所述第一定位孔142位于多個饋點141之間,有兩個以上,以便更精準定位。同樣地,所述第二定位孔242位于多個彈片241之間,有兩個以上。
如圖8所示,所述第二連接件240的底面包含底面帶背膠244和加強膠245,底面帶背膠244用于使第二連接件240貼合于主板202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電路板210具有柔性連接帶220,所述柔性連接帶220彎折至第二電路板210背面與主板202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路板110包含器件模組130,所述器件模組130包含指紋處理芯片。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電路板210彎折區(qū)連接主板202。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位于移動通訊終端后蓋101的第一電路板110包括指紋觸摸元件120,當手指按壓露在后蓋101外表面的指紋觸摸面125a,移動通訊終端100將指紋信息傳送至第一連接件140,第一連接件140中的十個饋點141通過饋點連接的方式和第二連接件240的十個彈片241一一對應連接,彈片241再經(jīng)過彎折區(qū)220將指紋信息發(fā)送至指紋處理中心230。指紋處理中心根據(jù)存儲指令或匹配指令將采集的指紋信息進行存儲或將采集的信息與已存儲指紋信息進行匹配。上述功能可用于指紋解鎖,使手機具有指紋解鎖功能。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孔14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42位置對應,其它移動通訊終端內(nèi)的零部件和第一定位孔142和第二定位孔242的相對距離固定,配合兩個定位凸起103和203因而當合上所述移動通訊終端的后蓋101和前殼201時,多個饋點141和多個彈片241完全對應重合,進而保證所述移動通訊終端的其它零部件的位置相應對準,使得指紋數(shù)據(jù)模塊具有定位準確,組裝方便的特點,且用料減少,降低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造精神,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做出其他變化,這些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造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