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計算機配件領域,尤其涉及負壓式計算機內存條冷卻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硬件的技術飛速進步,內存條的容量也在逐年提高,然而內存條的發(fā)熱問題一直沒能的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負壓式計算機內存條冷卻系統(tǒng)。
技術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負壓式計算機內存條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內存條本體包括pcb板、內存顆粒、金手指和限位板;若干所述內存顆粒對稱設置在pcb板兩側,且pcb板兩側的內存顆粒成直線陣列分布;所述pcb板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一通風孔,pcb板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二通風孔,pcb板板面上部兩側還設置有兩限位通孔;所述金手指的中部設置有矩形凹槽,若干金手指陣列設置在pcb板下側,且兩相鄰金手指之間垂直設有矩形絕緣隔板;所述限位板為與pcb板垂直的條形板結構,限位板長度方向與pcb板長度方向平行,且對稱固定設置在pcb板頂部兩側。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散熱殼和風機;所述第一散熱殼的第一密封板和第一散熱板之間形成第一槽形通風腔,所述內存條本體第一側的pcb板面與第一散熱板外側面貼合設置,第一側的pcb板面上的若干內存顆粒對應設置在第一散熱板上鏤空的若干散熱孔中,且若干內存顆粒頂面在第一散熱板內側面突出;所述第一密封板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三通風口,若干第三通風口與內存條本體上的若干第一通風孔對應聯(lián)通;第一散熱板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四通風口,其若干第四通風口與內存條本體上的若干第二通風孔對應聯(lián)通;所述風機設置在第一密封板外側,其風機的吸風口與第一槽形通風腔的聯(lián)通處設置在第三通風口對側;第一散熱板上的兩限位圓柱凸臺對應穿過pcb板上的兩限位通孔;內存條本體本體上的兩限位板的第一側對應設置在第一散熱殼上的兩限位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形通風腔內還設置有若干矩形導風板;若干矩形導風板垂直夾設在第一密封板和第一散熱板之間,若干矩形導風板至少包括第一矩形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矩形導風板下端面與第一槽形通風腔下側壁密封連接,第一矩形導風板上端面與內存顆粒下端面共面,且第一矩形導風板所在面在第一內存顆粒和第二內存顆粒之間;所述第二矩形導風板上端面與第一槽形通風腔上側壁密封連接,第二矩形導風板下端面與內存顆粒上端面共面,且第二矩形導風板所在面在第二內存顆粒和第三內存顆粒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二散熱殼;所述第二散熱殼的第二密封板和第二散熱板之間形成第二槽形通風腔,所述內存條本體第二側的pcb板面與第二散熱板外側面貼合設置,第二側的pcb板面上的若干內存顆粒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板上鏤空的若干散熱孔中,且若干內存顆粒頂面在第二散熱板內側面突出;所述第二密封板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五通風口,若干第五通風口與內存條本體上的若干第一通風孔對應聯(lián)通;第二散熱板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六通風口,其若干第六通風口與內存條本體上的若干第二通風孔對應聯(lián)通;第二密封板上的局部區(qū)域設置有若干第七通風孔,其若干第七通風孔的局部區(qū)域分布在第一通風孔對側,第七通風孔將外界和第二槽形通風腔聯(lián)通;第一散熱板上的兩限位圓柱凸臺的末端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板上的兩限位盲孔中;內存條本體本體上的兩限位板的第二側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殼上的兩限位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槽形通風腔內還設置有若干矩形導風板;若干矩形導風板垂直夾設在第二密封板和第二散熱板之間,若干矩形導風板在第二槽形通風腔中的的分布方式與第一槽形通風腔內的若干矩形導風板分布方式相同。
進一步的,還包括內存條插槽;所述內存條插槽上的插孔與對應內存條本體上的若干金手指和矩形絕緣隔板配套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風機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與設置在第一散熱板上的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巧妙,能有效對安裝在其內部的內存條本體進行充分冷卻。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內存條本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內存條本體金手指局部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第一視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第二視圖;
附圖5為本發(fā)明的內部示意圖;
附圖6為第一槽形通風腔示意圖;
附圖7為本發(fā)明整體爆炸第一示意圖;
附圖8為本發(fā)明整體爆炸第二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內存條本體16包括pcb板27、內存顆粒6、金手指4和限位板10;若干所述內存顆粒6對稱設置在pcb板27兩側,且pcb板27兩側的內存顆粒6成直線陣列分布;所述pcb板27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一通風孔22,pcb板27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二通風孔23,本實施例中為了使通風更加均勻,第二通風孔23的孔徑小于第一通風孔22,通過增大第一通風孔22的通風面積來補充沿程損失;pcb板27板面上部兩側還設置有兩限位通孔11;所述金手指4的中部設置有矩形凹槽19,矩形凹槽19有利于插入插槽中限位,若干金手指4陣列設置在pcb板27下側,且兩相鄰金手指4之間垂直設有矩形絕緣隔板21,絕緣隔板21用于防止相鄰金手指4短路;所述限位板10為與pcb板27垂直的條形板結構,限位板10長度方向與pcb板27長度方向平行,且對稱固定設置在pcb板27頂部兩側。
如附圖3至8所示,還包括第一散熱殼2和風機3;所述第一散熱殼2的第一密封板35和第一散熱板36之間形成第一槽形通風腔17,所述內存條本體16第一側的pcb板面與第一散熱板36外側面貼合設置,第一側的pcb板面上的若干內存顆粒6對應設置在第一散熱板36上鏤空的若干散熱孔31中,且若干內存顆粒6頂面在第一散熱板36內側面突出,使內存顆粒4的主要發(fā)熱部位暴露在第一槽形通風腔17內;所述第一密封板35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三通風口13,若干第三通風口13與內存條本體16上的若干第一通風孔22對應聯(lián)通;第一散熱板36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四通風口8,其若干第四通風口8與內存條本體16上的若干第二通風孔23對應聯(lián)通;所述風機3設置在第一密封板35外側,其風機3的吸風口與第一槽形通風腔17的聯(lián)通處設置在第三通風口13對側;第一散熱板36上的兩限位圓柱凸臺30對應穿過pcb板27上的兩限位通孔11;內存條本體16本體上的兩限位板10的第一側對應設置在第一散熱殼2上的兩限位槽5中。
第一槽形通風腔17內還設置有若干矩形導風板;若干矩形導風板垂直夾設在第一密封板35和第一散熱板36之間,若干矩形導風板至少包括第一矩形導風板14和第二導風板7;所述第一矩形導風板14下端面與第一槽形通風腔17下側壁密封連接,第一矩形導風板14上端面與內存顆粒下端面43共面,且第一矩形導風板14所在面在第一內存顆粒44和第二內存顆粒45之間;所述第二矩形導風板7上端面與第一槽形通風腔上側壁51密封連接,第二矩形導風板下端面44與內存顆粒6上端面共面,且第二矩形導風板7所在面在第二內存顆粒45和第三內存顆粒46之間;若干矩形導風板按照第一矩形導風板14和第二導風板7的布置規(guī)律依次交替設置使第一槽形通風腔17形成s形折線風道。
還包括第二散熱殼1;所述第二散熱殼1的第二密封板41和第二散熱板40之間形成第二槽形通風腔18,所述內存條本體16第二側的pcb板面與第二散熱板40外側面貼合設置,第二側的pcb板面上的若干內存顆粒6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板40上鏤空的若干散熱孔31中,且若干內存顆粒6頂面在第二散熱板40內側面突出;所述第二密封板41左側豎直設置有若干第五通風口24,若干第五通風口24與內存條本體16上的若干第一通風孔22對應聯(lián)通;第二散熱板40中部豎直設置有若干第六通風口25,其若干第六通風口25與內存條本體16上的若干第二通風孔23對應聯(lián)通;第二密封板41上的局部區(qū)域設置有若干第七通風孔15,其若干第七通風孔15的局部區(qū)域分布在第一通風孔22對側,第七通風孔15將外界和第二槽形通風腔18聯(lián)通;第一散熱板36上的兩限位圓柱凸臺30的末端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板40上的兩限位盲孔42中;內存條本體16本體上的兩限位板10的第二側對應設置在第二散熱殼1上的兩限位槽5中。
第二槽形通風腔18內還設置有若干矩形導風板;若干矩形導風板垂直夾設在第二密封板41和第二散熱板40之間,若干矩形導風板在第二槽形通風腔18中的的分布方式與第一槽形通風腔17內的若干矩形導風板分布方式相同。
該裝置的冷卻過程如下:風機單元3的吸風口在第一槽形通風腔(17)右端連續(xù)吸走第一槽形通風腔(17)中的空氣,使第一槽形通風腔(17)形成負壓,同時第二槽形通風腔(18)內部的氣體在負壓的作用下通過pcb板(27)左側的若干第一通風孔(22)和pcb板(27)中部的若干第二通風孔(23)進入第一槽形通風腔(17),外界空氣在負壓作用下通過右側的第七通風孔(15)進入第二槽形通風腔(18),如此循環(huán);其中若干交替設置的矩形導風板使第一槽形通風腔(17)和第二槽形通風腔(18)內形成s形折線風道,使內存顆粒6的頭部在第一槽形通風腔(17)和第二槽形通風腔(18)內充分散熱。
還包括內存條插槽;所述內存條插槽上的插孔與對應內存條本體16上的若干金手指4和矩形絕緣隔板21配套設置,內存條本體16可剛好插入內存條插槽內。
另外風機單元3的信號輸入端與設置在第一散熱板36上的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當第一散熱板36上的溫度達到臨界最高溫度后,溫度傳感器向風機單元3發(fā)送開啟風扇信號,當溫度低于預定溫度時,溫度傳感器向風機單元3發(fā)送關閉風扇信號;這樣有效控制溫度的同時也節(jié)約了能量消耗。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