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觸摸面板的柔性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涉及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括電容型外部觸摸面板的柔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設置在顯示裝置上的觸摸面板提供有助于與用戶交互的觸摸感測功能。當用戶使用用戶的手指或觸摸筆靠近或接觸顯示裝置的表面時,觸摸感測功能提取接觸信息,例如,感測觸摸或被觸摸的表面的位置。顯示裝置可以基于接觸信息接收圖像信號,以顯示相應的圖像。
[0003]電容觸摸面板可以包括具有感測電極的感測電容器。電容觸摸面板可以通過感測當導體(諸如用戶的手指)靠近觸摸面板時產生的在感測電容器的靜電電容方面的變化來確定是否進行了觸摸以及被觸摸的表面的位置。感測電極可以由諸如氧化銦錫(ΙΤ0)的透明導電層形成,并且可以被圖案化在透明基底上。
[0004]柔性顯示裝置的研發(fā)需要向觸摸面板提供柔性。因此,已經研發(fā)了包括由透明塑料膜形成的基底的觸摸面板。然而,用作感測電極的透明導電層可以具有高透光率和高導電性,但是柔性低。換言之,雖然透明導電層可以是薄的,但其會保持易碎的特性。
[0005]可以考慮將銀納米線(AgNW)、碳納米管(CNT)或石墨烯作為替代觸摸面板的透明導電層的電極材料,但是這些材料會具有低的光學特性(低透光率)。同時,也可以考慮預先形成觸摸面板的彎曲基底,然后將感測電極附著到基底的彎曲表面的技術。然而,可能難以將感測電極圖案化到基底的彎曲表面。
[0006]在該【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以上信息僅用于增強對發(fā)明構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以上信息可能包含不形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該國家已經知曉的現有技術的
?目息。
【發(fā)明內容】
[0007]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所述柔性顯示裝置能夠在諸如氧化銦錫(ΙΤ0)的透明導電層被用作觸摸面板的感測電極時抑制由彎曲導致的透明導電層的裂紋。
[0008]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所述柔性顯示裝置能夠具有特定的彎曲形狀或能夠重復的折疊并且包括通過在平坦基底上將感測電極圖案化而制造的觸摸面板。
[0009]發(fā)明構思的額外方面將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將通過公開而明了,或者可以通過發(fā)明構思的實踐而獲知。
[0010]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所述柔性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觸摸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包括被構造為顯示圖像的顯示區(qū);以及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側上,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觸摸面板,所述觸摸面板包括基體膜和設置在所述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的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觸摸面板中每個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彎曲的,使得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觸摸面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外部。
[0011]所述柔性顯示裝置還可以包括:感測電極單元,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以及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透明導電層和所述感測電極單元,其中,所述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構造為與所述感測電極單元產生銷定效應。
[0012]所述功能性涂覆層可以包含丙烯酸類樹脂或聚氨酯類樹脂,所述功能性涂覆層的厚度可以在0.1 μ m至30 μ m的范圍內。
[0013]所述功能性涂覆層可以具有在1.3至2.0的范圍內的折射率。
[0014]所述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保護膜覆蓋。所述保護膜可以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環(huán)烯烴聚合物(C0P)、三乙酸纖維素(TAC)和聚碳酸酯(PC)中的至少一種。
[0015]發(fā)明構思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所述柔性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觸摸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包括被構造為顯示圖像的顯示區(qū);以及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側上,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觸摸面板,所述觸摸面板包括:基體膜;以及感測電極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基體膜上的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感測電極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測電極和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二感測電極,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和所述第二感測電極中的至少一個設置在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觸摸面板中每個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彎曲的,使得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觸摸面板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外部。
[0016]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和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設置在所述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通過絕緣層與所述第二感測電極絕緣。
[0017]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和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被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保護膜覆蓋。
[0018]所述觸摸面板可以包括彼此疊置的第一基體膜和第二基體膜,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設置在所述第一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設置在所述第二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
[0019]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一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二功能性涂覆層覆蓋。
[0020]所述第二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設置為比所述第一功能性涂覆層更接近于所述顯示面板,所述第二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保護膜覆蓋。
[0021]所述觸摸面板可以包括彼此疊置的第一基體膜和第二基體膜,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設置在所述第一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基體膜可以被設置為比所述第一基體膜更接近于所述顯示面板,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被設置在所述第二基體膜的面對所述第一基體膜的表面上。
[0022]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一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二功能性涂覆層覆蓋。
[0023]發(fā)明構思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所述柔性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觸摸面板和設置在所述觸摸面板上的覆蓋窗。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第一表面,包括被構造為顯示圖像的顯示區(qū);以及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側上。設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觸摸面板,所述觸摸面板包括:基體膜;以及包括透明導電層的感測電極單元。其中,所述感測電極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覆蓋窗的面對所述基體膜的表面上的第一感測電極和設置在所述基體膜的面對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上的第二感測電極。所述顯示面板、所述觸摸面板和所述覆蓋窗中每個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彎曲的,使得它們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外部。
[0024]所述第一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一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第二感測電極可以被第二功能性涂覆層覆蓋。所述第二功能性涂覆層可以被保護膜覆蓋。
[0025]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可以減小施加到觸摸面板的透明導電層的應力,從而抑制透明導電層的裂紋產生并改善耐折性。此外,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觸摸面板可以不需要改變觸摸面板的現有制造工藝和電極材料,因此可以通過使用相同的工藝容易地制造。
[0026]前述的總體描述和下面的詳細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釋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對要求保護的主題的進一步解釋。
【附圖說明】
[0027]包括附圖以提供對發(fā)明構思的進一步理解,附圖并入本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示出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解釋發(fā)明構思的原理。
[0028]圖1是示出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剖視圖。
[0029]圖2至圖4分別是圖1中示出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變型的示意性剖視圖。
[0030]圖5是示出圖1中示出的柔性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和觸摸面板的框圖。
[0031]圖6是示出圖1中示出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底視圖。
[0032]圖7是圖6的局部放大視圖。
[0033]圖8是沿著圖6的線I1-1I截取的剖視圖。
[0034]圖9是示出圖1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示意圖。
[0035]圖10是示出根據對比實施例的觸摸面板的示意圖。
[0036]圖11是示出透明導電層的根據張力和壓縮力的閾值應變的曲線圖。
[0037]圖12是示出根據透明導電層的曲率半徑的應力的曲線圖。
[0038]圖13是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剖視圖。
[0039]圖14是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剖視圖。
[0040]圖15是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剖視圖。
[0041]圖16是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剖視圖。
[0042]圖17是根據發(fā)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柔性顯示裝置的觸摸面板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釋的目的,闡述許多特定細節(jié)以提供對各種示例性實施例的透徹理解。然而,明了的是,可以不用這些特定細節(jié)或用一個或更多個等同布置來實踐各種示例性實施例。在其他實例中,以框圖形式示出公知的結構和器件,以避免不必要地使各種示例性實施例晦澀難懂。
[0044]在附圖中,出于清楚和描述性的目的,可能夸大層、膜、面板、區(qū)域等的大小和相對大小。另外,同樣的附圖標記指示同樣的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