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紙幣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將紙幣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并對集聚的紙幣加上封帶的機構(gòu)的紙幣處 理裝置,尤其是涉及能夠使位于封帶后的紙幣束表背的紙幣的朝向為所希望的朝向的紙幣
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金融機關(guān)等中,為了整理回收后的紙幣而使用紙幣處理裝置。此種紙幣處理裝 置將回收后的紙幣從入款口取入到裝置內(nèi),判斷紙幣的類別,按類別集聚紙幣。然后,將預 定的種類(紙幣種類)的紙幣以例如100張為集聚單位,向封帶裝置輸送,通過帶對紙幣束 (100張集聚紙幣)加上封帶。此外,以下,關(guān)于集聚后的紙幣,將處于封帶前的狀態(tài)的紙幣 稱為集聚紙幣,將處于封帶后的狀態(tài)的紙幣稱為紙幣束。例如,在日本的紙幣中,以包含人物像的面為正面,以其相反側(cè)的面為反面。S卩,能 看見人物像的狀態(tài)的紙幣的朝向為正面朝向,看不見人物像的狀態(tài)的紙幣的朝向為反面朝 向。并且,人物像處于正立狀態(tài)的紙幣的朝向為上朝向,處于倒立狀態(tài)的紙幣的朝向為下朝向。在取入到入款口時的多張紙幣中,通常正反及上下朝向未對齊。因此,提出有一種能夠自動將取入的多張紙幣的正反及上下朝向?qū)R的紙幣處理 裝置(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紙幣處理裝置中,在識別出取入的紙幣的朝向為上述四個 朝向(正面朝向、反面朝向、上朝向及下朝向)中的哪一個后,首先,通過第一分開機構(gòu)將取 入的紙幣分開成由正面朝向的紙幣構(gòu)成的第一組和由反面朝向的紙幣構(gòu)成的第二組。然 后,設(shè)置在紙幣處理裝置中的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將第一及第二組中的一個組的紙幣的正反面 翻轉(zhuǎn)后,使其與另一個組的紙幣匯合。由此,將取入的全部的紙幣的正反面對齊。正反面對 齊后的紙幣通過第二分開機構(gòu)分開成上朝向的組和下朝向的組后,分別集聚到堆積部。然 后,分別對上朝向的集聚紙幣和下朝向的集聚紙幣加上封帶。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紙幣處理裝置中,由于具備體積比較大的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 或多個堆積部,因此裝置的大型化或高制造成本不可避免。而且,由于將取入的全部的紙幣 的朝向?qū)R,因此從取入紙幣到結(jié)束封帶為止費時間。然而,在紙幣束中,未必要求對齊全部的紙幣的朝向。例如,在中國的紙幣束中,表 背的任一紙幣的朝向為正面朝向即可,除此之外的紙幣的朝向可以不對齊。SM又要求紙幣 束的最外方的紙幣朝向。因此,期望不使用上述的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那樣的大規(guī)模的結(jié)構(gòu)而在紙幣束中能夠 將位于表背的紙幣的朝向形成為所希望的朝向。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1-34810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以上述的背景技術(shù)為基礎(ch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簡單的結(jié)構(gòu)將 封帶后的紙幣束中的位于表背的紙幣的朝向形成為所希望的朝向的紙幣處理裝置。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識別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 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單元(5);用于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的封帶用集聚部 (15,16);用于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N的紙幣時利用帶將該N張集聚紙幣捆扎 的封帶裝置(17);基于所述識別單元的將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一張紙幣以正面 朝向傳送的這一識別信息,使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的第 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40)。此外,在該項中,括弧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后述的實施方式的對應結(jié)構(gòu)要素的參照符號, 但并不是通過所述參考符號來限定發(fā)明。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集聚到規(guī)定 張數(shù)N(N為例如100)的紙幣時,通過封帶裝置(17)利用帶捆扎該N張集聚紙幣而形成紙 幣束。在此,識別單元(5)識別出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并且,基于 識別單元的將集聚在封帶用集聚部的第一張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的這一識別信息,第N張 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40)將集聚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S卩,在由N張紙幣構(gòu)成的紙幣束中,由于第一張及第N張紙幣位于紙幣束的表背的 任一方,因此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在第一張紙幣為正面朝向的情況下,即,在成為紙幣束時 能看見第一張紙幣的反面的情況下,僅通過將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的簡單的結(jié)構(gòu), 就能夠使封帶后的紙幣束中的位于表背任一方的紙幣為正面朝向。由此,例如,能夠適合于 中國的金融機關(guān)等所要求的紙幣束的制作處理,從而提高紙幣束的外觀。另外,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也可以是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朝向翻轉(zhuǎn)的機 構(gòu)的裝置,具有用于將設(shè)置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上游側(cè)的紙幣臨時收容的臨時保留部 (14),在將N-1張紙幣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后,所述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根據(jù)所述識別 單元的識別信息,當向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紙幣為反面朝向時,將該反面朝向傳送的 紙幣收容在所述臨時保留部,然后將以正面朝向傳送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向所述封帶用 集聚部集聚。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將N-1張紙幣集聚在封帶用集聚部后,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在直 到輸送來正面朝向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之前,不集聚以反面朝向輸送來的紙幣,而將其 收容在臨時保留部。因此,即使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的朝向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也能夠通過簡單的 結(jié)構(gòu)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將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另外,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的特征在于,具備用于識別紙幣以正面朝向傳 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單元(5);用于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的封帶用集 聚部(15、16);用于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N的紙幣時利用帶捆扎該N張集聚 紙幣的封帶裝置(17);基于所述識別單元識別出的第一張紙幣的朝向信息,使集聚在所述封 帶用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朝向?qū)盈B的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40)。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集聚規(guī)定張 數(shù)N的紙幣時,通過封帶裝置(17)利用帶捆扎該N張集聚紙幣而形成紙幣束。
在此,識別單元(5)識別出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并且,基于 識別單元識別出的第一張紙幣的朝向信息,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40)將集聚在封帶用 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朝向?qū)盈B。S卩,在由N張紙幣構(gòu)成的紙幣束中,由于第一張及第N張紙幣位于紙幣束的表背, 因此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僅通過將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朝向?qū)盈B的簡單的結(jié) 構(gòu),就能使封帶后的紙幣束的一方為正面,另一方為反面。由此,能夠提高紙幣束的外觀。另外,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也可以是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朝向翻轉(zhuǎn)的機 構(gòu)的裝置,具有用于將設(shè)置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上游側(cè)的紙幣臨時收容的臨時保留部 (14),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N-1張紙幣后,所述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根據(jù)所述識別單元 的識別信息,當向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紙幣的朝向與第一張紙幣不一致時,將該紙幣 收容于所述臨時保留部,然后將以與第一張朝向一致的朝向傳送來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 向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將N-1張紙幣集聚在封帶用集聚部后,在向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 紙幣的朝向與第一張紙幣不一致時,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將該紙幣收容于臨時保留部,然后 將以與第一張朝向一致的朝向傳送來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向封帶用集聚部集聚。因此, 即使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朝向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也能夠通過簡單的結(jié)構(gòu)在封帶用集聚部中將第 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朝向?qū)盈B。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中,所述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也可以是包 含旁通地設(shè)置在傳送紙幣的輸送路上并能夠使傳送的紙幣翻轉(zhuǎn)的翻轉(zhuǎn)機構(gòu)(45)的結(jié)構(gòu)。根據(jù)上述結(jié)構(gòu),在封帶用集聚部集聚N-1張紙幣后,即使向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 第N張紙幣的朝向是與第一張紙幣不一致的反面朝向,也能夠通過翻轉(zhuǎn)機構(gòu)(45)使該紙幣 翻轉(zhuǎn),并使該紙幣在封帶用集聚部中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正面朝向?qū)盈B。由此,能夠快速 地制作使位于表背的任一方的紙幣為正面朝向的紙幣束。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幣處理裝置的整體結(jié)構(gòu)的簡要的縱剖結(jié)構(gòu) 圖。圖2是N張集聚紙幣(紙幣束)的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幣處理裝置的控制回路框圖,是僅示出與本發(fā)明 的特征相關(guān)聯(lián)的部分的框圖。圖4是示出在圖3所示的控制部40中進行的控制動作的一例的流程圖。圖5是用于說明紙幣處理裝置上設(shè)置的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的示意圖。符號說明1 紙幣處理裝置5 識別單元6 輸送路14 臨時保留部15 封帶用集聚部16 封帶用集聚部
174045M
封帶裝置 控制部
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 集聚紙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具體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整體結(jié)構(gòu)的簡要說明>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幣處理裝置1的整體結(jié)構(gòu)的簡要的縱剖結(jié)構(gòu) 圖。該紙幣處理裝置1是設(shè)置于銀行等并用于進行紙幣的出納管理的現(xiàn)金出納機。參照圖1,紙幣處理裝置1具有筐體2。圖1中左側(cè)是筐體2的正面,正面上具備 作為用于裝入紙幣的入款口的漏斗3、在開口部設(shè)有開閉自如的開閉器的出款口 8、退回紙 幣排出口 7、紙幣束出款口 18??痼w2內(nèi)裝有取入路徑4、識別單元5、輸送路6、五個紙幣收納庫9 (分別進行區(qū) 別時,從左依次為9a、9b、9C、9d、9e。)、臨時保留部14、兩個封帶用集聚部15、16、封帶裝置 17。取入路徑4是用于將放置在漏斗3的紙幣一張張地取入而向輸送路6傳送的路徑。識別單元5用于識別在輸送路6中輸送的紙幣的種類、損耗度、真?zhèn)蔚然蜃R別紙幣 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輸送路6是用于輸送由識別單元5識別出的紙幣的部件,成為環(huán)狀,輸送路6上的 紙幣以循環(huán)方式輸送。并且,在輸送路6的中途配置識別單元5,沿輸送路6中的紙幣的輸 送方向(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觀察,分支路20、21、22、23、24、25、26、27的各一端以該順 序連接在輸送路6中的識別單元5的下游側(cè)。分支路20的另一端與退回紙幣排出口 7或出款口 8連接。分支路21的另一端與 臨時保留部14連接,分支路22的另一端與封帶用集聚部15或16連接。分支路23的另一 端與紙幣收納庫9e連接,分支路24的另一端與紙幣收納庫9d連接,分支路25的另一端與 紙幣收納庫9c連接,分支路26的另一端與紙幣收納庫9b連接,分支路27的另一端與紙幣 收納庫9a連接。在此,在輸送路6與分支路20 27的各自的連接位置上設(shè)有分支爪(未圖示), 通過切換該分支爪,能夠?qū)⑤斔吐?上的紙幣向所希望的分支路20 27輸送。在從漏斗3裝入的紙幣中,被識別單元5識別為退回紙幣(損壞、偽鈔等)的紙幣 從輸送路6向分支路20輸送,并向退回紙幣排出口 7排出。從漏斗3裝入的退回紙幣以外的紙幣通常經(jīng)由分支路21保留在臨時保留部14 中。并且,確定入款后,根據(jù)紙幣的種類,經(jīng)由分支路23 27的任一條而收納在紙幣收納 庫9中。然后,將收納在各紙幣收納庫9中的種類不同的紙幣從各紙幣收納庫9抽出,從輸 送路6經(jīng)由分支路22向封帶用集聚部15或16供給。并且,按種類集聚的規(guī)定張數(shù)(例如 100張)的集聚紙幣由封帶裝置17形成紙幣束,紙幣束通過輸送帶33輸送,向紙幣束出款口 18送出。保留在臨時保留部14中的紙幣在取消入款時,經(jīng)由輸送路6及分支路20從出款 口 8退回。以上說明的紙幣的流動(紙幣的用于整理的輸送)是一般的說明,如以下說明所 示,通過變更紙幣處理裝置1的設(shè)定內(nèi)容,能夠以所希望的形態(tài)處理整理紙幣?!醇垘诺募奂胺鈳А狄韵?,說明本實施方式中進行的封帶用集聚部15、16中的紙幣的集聚及在封帶裝 置17中的封帶。封帶用集聚部15、16上分別設(shè)有集聚板32,從分支路22向封帶用集聚部15、16輸 送來的紙幣從上方依次層疊而集聚在各集聚板32上。并且,在封帶用集聚部15、16集聚N張(例如100張)的紙幣時,如圖示箭頭所示, 集聚后的N張紙幣(稱為集聚紙幣M。)被向封帶裝置17輸送。集聚紙幣M在封帶裝置17 中利用帶(未圖示)捆扎(封帶)而成為紙幣束,排出。此外,封帶處理通過封帶用集聚部 15的集聚紙幣M和封帶用集聚部16的集聚紙幣M交替進行。圖2是N張集聚紙幣(紙幣束)的示意圖。參照圖2,如上所述,在封帶用集聚部15、16的各自中,從分支路22傳送來的紙幣 從上方依次層疊在集聚板32上。因此,在上述的N張集聚紙幣M中,第一張紙幣(最初輸 送來的紙幣)直接載置在集聚板32上后,在第一張紙幣上依次層疊第二張以后的紙幣,第 N張紙幣在集聚紙幣M中配置在最上方。如此,層疊在集聚板32上的N張集聚紙幣M如上所述被封帶而成為紙幣束M,上述 的第一張及第N張紙幣位于紙幣束M中的表及背。在此,該紙幣處理裝置1(參照圖1)不具有使從漏斗3取入的紙幣的正反面朝向 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而放置于漏斗3的紙幣原封不動地以該朝向輸送并集聚。然而,例如在中國,紙幣束M被決定為必須使表背的任一方的紙幣的朝向為正面 朝向。換言之,如圖2(1)所示,在紙幣束M的狀態(tài)下,雖然第一張紙幣為反面朝向,但只要 第N張紙幣成為正面朝向即可,如圖2(2)所示,第一張紙幣為正面朝向時,第N張紙幣的朝 向為正反面均可,如圖2(3)所示,第N張紙幣也可以為反面朝向。為了制作此種紙幣束M(參照圖2(1) (3)),在該紙幣處理裝置1中,關(guān)于封帶用 集聚部15、16中的紙幣的集聚,執(zhí)行后述的控制動作?!纯刂苹芈穳K〉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紙幣處理裝置1的控制回路框圖,是僅示出與本發(fā) 明的特征相關(guān)聯(lián)的部分的框圖。如圖3所示,紙幣處理裝置1具備由微型計算機等構(gòu)成的作為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 的控制部40。控制部40基于從識別單元5提供的紙幣的識別信息,控制輸送裝置41及封帶 裝置17。在此,如上所述,輸送裝置41包含設(shè)置在輸送路6與分支路20 27的各自的連 接位置上的分支爪(未圖示)和在輸送路6及分支路20 27中輸送紙幣的輥(未圖示) (參照圖1)。即,控制部40與輸送裝置41相關(guān),控制分支爪(未圖示)的切換及輥(未圖 示)的驅(qū)動。另外,控制部40上設(shè)有用于對集聚到封帶用集聚部15、16的各自的集聚板32上的紙幣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的張數(shù)計數(shù)器C。〈控制動作的一例〉接下來,說明用于在紙幣束M中將位于表背的任一者的紙幣的朝向形成為正面朝 向的控制動作。圖4是示出在圖3所示的控制部40中進行的控制動作的一例的流程圖。伴隨圖4的流程圖的流動,參照圖1 圖3進行說明。此外,在此,沒有入款的取消。首先,在紙幣處理裝置1中存在入款的情況下(步驟Sl為是),入款的紙幣的識別 信息按每一張從識別單元5提供給控制部40 (步驟S2)。如上所述,所謂紙幣的識別信息是 關(guān)于紙幣的紙幣的種類、損耗度、真?zhèn)蔚鹊男畔⒒蜿P(guān)于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 向傳送的信息??刂撇?0基于從識別單元5提供的紙幣的識別信息來判斷是否對入款的紙幣加 上封帶(步驟S3)。例如,僅設(shè)定為選擇100元紙幣加上封帶時,將100元紙幣以外從封帶 處理中排除(步驟S3為否)。并且,控制部40在判斷為該紙幣為例如100元紙幣且進行封帶時(步驟S3為是), 參照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的計數(shù)值(步驟S4)。計數(shù)值為0時(步驟S4為是),例如紙幣在封帶 用集聚部15的集聚板32上一張也未集聚時,控制部40登錄該紙幣的識別信息中的以正面 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信息作為從此之后在集聚板32上層疊N張集聚紙幣 M中的第一張紙幣的信息(步驟S5)。接下來,控制部40再次參照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的計數(shù)值(步驟S6)。計數(shù)值不為N-I 時(步驟S6為否),即,集聚在集聚板32上的紙幣的張數(shù)未達到N-I張時,控制部40使輸 送裝置41將在步驟S3中判斷為封帶的紙幣(例如100元紙幣)向封帶用集聚部15的集 聚板32輸送(步驟S7)。由此,第一張100元紙幣層疊在集聚板32上。然后,控制部40 存儲放置有第一張紙幣的情況,增加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的計數(shù)值(這種情況下,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為 0 — 1)(步驟 S8)。在步驟S4中,計數(shù)值不為0時(步驟S 4為否),S卩,集聚板32上集聚有1張以上 的100元紙幣時,控制部40不進行步驟S5的處理而繼續(xù)進行步驟S6以后的處理。如此,100元紙幣集聚在集聚板32上。并且,當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的計數(shù)值成為N-I時(步驟S6為是),即,集聚在集聚板32 上的100元紙幣的張數(shù)到達N-I張時,控制部40參照第一張100元紙幣的識別信息(步驟 S9)。第一張100元紙幣為正面朝向時(步驟S9為是),紙幣束M的一方表示第一張紙 幣的反面(參照圖2(1))。因此,為了在紙幣束M的至少一方表示紙幣的正面,必須使第N 張紙幣為正面朝向(參照圖2(1))。因此,N-I張紙幣集聚在集聚板32上后,接下來向集聚板32輸送來的紙幣為正面 朝向時(步驟SlO為是),控制部40使輸送裝置41將該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向封帶用集聚 部15的集聚板32輸送(步驟S12)。然后,控制部40清除張數(shù)計數(shù)器C的計數(shù)值(步驟 S13)。而且,由于集聚板32上集聚有N張紙幣,因此控制部40使封帶裝置17對N張集聚 紙幣加上封帶。
另一方面,N-I張紙幣集聚在集聚板32上后,接下來向集聚板32輸送來的紙幣 不為正面朝向時(步驟SlO為否),控制部40使輸送裝置41將該紙幣不向集聚板32而向 紙幣的輸送方向上的比封帶用集聚部15靠上游側(cè)的臨時保留部14(參照圖1)輸送,使該 紙幣臨時地收容在臨時保留部14(步驟Sll)。S卩,在集聚板32上集聚N-I張紙幣后,從第 N-I張之后輸送來的紙幣的朝向為反面朝向時,控制部40將該反面朝向傳送的紙幣收容在 臨時保留部14,不向集聚板32集聚。并且,在傳送來正面朝向的紙幣之前,持續(xù)進行將紙幣 收容在臨時保留部14的處理,當傳送來正面朝向的紙幣時(步驟SlO為是),控制部40實 施步驟S12以后的處理,使該紙幣向集聚板32集聚而作為第N張紙幣。但是,第一張紙幣不為正面朝向時(步驟S9為否),第一張紙幣的正面作為紙幣束 M的一面而露出(參照圖2(2)及(3))。由此,這種情況下,第N張紙幣(進而第二張以后 的紙幣)的朝向為正反面均可,控制部40不進行步驟SlO及步驟Sll的處理,在將N-I張 紙幣集聚在集聚板32上后,接下來,將向集聚板32輸送來的紙幣原封不動地集聚在集聚板 32上(步驟S12)。如上所述,控制部40基于識別單元5的集聚在集聚板32上的第一張紙幣以正面 朝向傳送的這一識別信息,控制第N張紙幣的朝向以使集聚在集聚板32上的第N張紙幣以 正面朝向?qū)盈B(步驟S9 S12)。換言之,控制部40基于由識別單元5識別的第一張紙幣 的朝向信息,將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朝向?qū)盈B。S卩,在由N張紙幣構(gòu)成的紙幣束M中,由于第一張及第N張紙幣位于紙幣束M的表 背,因此在集聚板32中僅通過將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正面朝向?qū)盈B的簡單的 結(jié)構(gòu),就能夠使位于封帶后的紙幣束M的表背的任一方的紙幣為正面朝向(參照圖2(1))。 并且,這種情況下,能夠?qū)⒓垘攀鳰中的位于表背的任另一方的紙幣形成為反面朝向,因此 能夠提高紙幣束M的外觀。尤其是,在集聚板32上集聚N-I張紙幣后,向集聚板32傳送的紙幣的朝向為與 第一張紙幣不一致的反面朝向時,控制部40將該紙幣收容在臨時保留部14,然后,將以與 第一張朝向一致的正面朝向傳送來的紙幣向集聚板32集聚作為第N張紙幣(步驟SlO及 S11)。因此,即使不具有使紙幣的朝向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也能夠通過簡單的結(jié)構(gòu)在集聚板32中 使第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正面朝向?qū)盈B。在以上的實施例中,例示說明了紙幣從漏斗3裝入的情況,但是例如將入款的紙 幣按種類向紙幣收納庫9收納,并從紙幣收納庫9抽出同一種類的紙幣而對每N張加上封 帶時,也實施該控制動作?!凑疵娣D(zhuǎn)機構(gòu)〉圖5是用于說明紙幣處理裝置1上設(shè)置的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的示意圖。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紙幣處理裝置1是不具有使從漏斗3取入的紙幣的正反面朝向 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的裝置(參照圖1),但是也考慮有具備此種機構(gòu)(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的結(jié)構(gòu)。這種情況下,參照圖5,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旁通地設(shè)置于輸送路6,能夠使通過正 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的紙幣的正反面翻轉(zhuǎn)??刂撇?0切換紙幣的輸送流路,能夠?qū)⒓垘畔蛘?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或輸送路6的任一者輸送后通過封帶用集聚部15、16進行集聚。即,設(shè)置正反面翻轉(zhuǎn)機構(gòu)45時,在集聚板32上集聚N_1張紙幣后,即使向集聚板 32傳送的第N張紙幣的朝向為與第一張紙幣不一致的反面朝向,也能夠使該紙幣翻轉(zhuǎn),而將該紙幣在集聚板32中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正面朝向?qū)盈B。由此,能夠快速制作使位于 表背的任一方的紙幣為正面朝向的紙幣束M。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而在權(quán)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 各種變更。例如,通過漏斗3裝入的紙幣不存在適合于上述的第N張紙幣的紙幣時,也可以在 紙幣收納庫9中使用已經(jīng)集聚后的紙幣。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紙幣處理裝置,用于處理紙幣,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識別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單元;用于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的封帶用集聚部;用于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N的紙幣時利用帶將該N張集聚紙幣捆扎的封帶裝置;基于所述識別單元的將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一張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的這一識別信息,使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的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紙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紙幣處理裝置是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朝向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的裝置, 具有用于將設(shè)置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上游側(cè)的紙幣臨時收容的臨時保留部, 在將N-1張紙幣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后,所述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根據(jù)所述識別單 元的識別信息,當向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紙幣為反面朝向時,將該反面朝向傳送的紙 幣收容在所述臨時保留部,然后將以正面朝向傳送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向所述封帶用集 聚部集聚。
3.一種紙幣處理裝置,用于處理紙幣,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識別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單元; 用于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的封帶用集聚部;用于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N的紙幣時利用帶捆扎該N張集聚紙幣的封帶裝置;基于所述識別單元識別出的第一張紙幣的朝向信息,使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 N張紙幣以與第一張紙幣相同的朝向?qū)盈B的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紙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紙幣處理裝置是不具有使傳送的紙幣朝向翻轉(zhuǎn)的機構(gòu)的裝置, 具有用于將設(shè)置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上游側(cè)的紙幣臨時收容的臨時保留部, 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N-1張紙幣后,所述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根據(jù)所述識別單元的 識別信息,當向所述封帶用集聚部傳送的紙幣的朝向與第一張紙幣不一致時,將該紙幣收 容于所述臨時保留部,然后將以與第一張朝向一致的朝向傳送來的紙幣作為第N張紙幣向 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紙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包含旁通地設(shè)置在傳送紙幣的輸送路上并能夠使傳送 的紙幣翻轉(zhuǎn)的翻轉(zhuǎn)機構(gòu)。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紙幣處理裝置(1)包括用于識別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還是以反面朝向傳送的識別單元(5);用于將傳送來的紙幣依次層疊而集聚的封帶用集聚部(15、16);用于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集聚規(guī)定張數(shù)N的紙幣時利用帶將該N張集聚紙幣捆扎的封帶裝置(17);基于所述識別單元的將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一張紙幣以正面朝向傳送的這一識別信息,使集聚在所述封帶用集聚部的第N張紙幣以正面朝向?qū)盈B的第N張紙幣朝向控制機構(gòu)(40)。
文檔編號G07D9/00GK101978398SQ2008801282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3月26日
發(fā)明者巖見豐史 申請人:光榮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