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鍵(keyswitch)。特別是涉及通過連桿構件提供彈 力以回到未按壓位置的按鍵。
背景技術: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 以輸入文字或數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或是 工業(yè)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結構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 的電子產品與加工設備。 一般現有的按鍵結構大致上分為圓頂開關(dome switch)與橡膠開關(rubber switch)。
請參閱圖1A,圖1A是繪示現有的圓頂開關的示意圖。 一電路板12的 電性接點120上設置一金屬彈片14,當使用者按壓按鍵10時,金屬彈片14 即與電性接點120接觸,進而輸出一對應的信號。按鍵10在受壓釋放后, 也可通過金屬彈片14本身的彈力回復至原始位置。
請參閱圖1B,圖1B是繪示現有的橡膠開關的示意圖。 一橡膠材料200 將多個按鍵20以固定間距排列形成一模塊,且在按鍵20相對于電路板225 上的電性接點220的一端設有導電橡膠24。當使用者按壓按鍵20時,導電 橡膠24即與對應的電性接點220接觸,進而輸出一對應的信號。按鍵20在 受壓釋放后,也可通過橡膠材料200本身的彈力回復至原始位置。
另外,針對鍵盤上的按鍵,為了平衡使用者在每一個按鍵上的施力,通 常會在按鍵的鍵帽之下設置一種剪刀式結構,用以引導鍵帽做垂直移動。因 此,不論施力于按鍵的側邊或角落,都能將施力平均地分散在整個按鍵面上, 使得按下整個按鍵變得很簡單,也讓使用者更容易地操作按鍵。
然而,由于現有的圓頂開關必須以一透明薄膜140將金屬彈片14貼附 在電性接點120上,以避免金屬彈片14因外力而從電性接點120的相對位 置脫離,致使按鍵10無法通過金屬彈片14來與電性接點120接觸。其中, 透明薄膜140在長時間使用下,極有可能因材質劣化而失去其功能性,使得金屬彈片14的對位準確性降低。并且,使用透明薄膜140將會增加額外的 成本。
再者,由于現有的橡膠開關所使用的橡膠模塊,在組裝上將會占用過大 的空間,進而限縮其他電子零件的設置空間,并不符合現今對電子裝置輕薄
的要求。并且,以橡膠材料200制作橡膠開關模塊也會增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按鍵,其通過連桿構件提供彈力以使按 鍵回到先前的未按壓位置,并解決現有的按鍵在降低成本上所遇到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按鍵(keyswitch),該按鍵 包含一基板、 一第一連桿構件以及一第二連桿構件。該基板包含一形成在該 基板上的第一樞接部,以及一形成在該基板上的第二樞接部。該第一連桿構 件具有一第一支撐部分與一長度小于該第一支撐部分的第二支撐部分。該第 一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第一固定軸,且該第一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一樞接 部。并且,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一固定軸的軸向。該第二連桿構 件具有一第三支撐部分與一長度小于該第三支撐部分的第四支撐部分。該第 三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第二固定軸,且該第二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二樞接 部。并且,該第四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二固定軸的軸向。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按鍵,該按鍵包含一基板、 一支撐裝置以 及一連桿構件。該基板包含一形成在該基板上的樞接部。該支撐裝置以樞接 的方式設置在該基板上。該連桿構件具有一第一支撐部分與一長度小于該第 一支撐部分的第二支撐部分。該第一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一固定軸,且該固 定軸銜接至該樞接部。并且,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滑動軸的軸向。
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在于,'其按鍵可通過具有不同長度支撐部位的連桿構件 提供彈力,以使按鍵回到先前的未按壓位置,并解決現有的按鍵在降低成本 上所遇到的問題。
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實用新型詳述及所附附 圖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1A是現有的圓頂開關的示意圖;圖1B是現有的橡膠開關的示意圖; 圖2A是本實用新型的 一具體實施例的按鍵的等角視圖; 圖2B是圖2A中的按鍵在鍵帽下的部分的示意圖; 圖2C是圖2B的側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 具體實施例的按鍵的剖面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20、 3、 4:按鍵 120、 220:電性4妾點 140:透明薄膜 24:導電橡膠 300:第一樞接部 304:第一限制部 32:第一連桿構件 3200:第一固定軸 3220:第一滑動部 340:第三支撐部分 342:第四支撐部分 36、 46:鍵帽 402:限制部 44:連桿構件 4420:滑動部
12、 22:電路板
14:金屬彈片
200:橡膠材料
30、 40:基板
302:第二樞接部
306:第二限制部
320、 440:第一支撐部分
322、 442:第二支撐部分
34:第二連桿構件
3400:第二固定軸
3420:第二滑動部
400:樞接部
42:支撐裝置
4400:固定軸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旨在提供一按鍵。本實用新型的按鍵可通過具有不同 長度支撐部位的連桿構件提供彈力,以使按一建回到未按壓位置,并解決現有 的按鍵在降低成本上所遇到的問題。以下將詳述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 例,用于充分解說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精神、優(yōu)點以及實施上的簡便性。
請參閱圖2A、圖2B與圖2C。圖2A是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 施例的按鍵3的等角視圖。圖2B是繪示圖2A中的按鍵3在鍵帽36下的部 分的示意圖。圖2C是繪示圖2C的側視圖。該按鍵3包含一基板30、 一第 一連桿構件32以及一第二連桿構件34。該基板30包含一形成在該基板30上的第一樞接部300,以及一形成在該基板30上的第二樞接部302。
如圖2B與圖2C所示,該第一連桿構件32具有一第一支撐部分320與 一長度小于該第一支撐部分320的第二支撐部分322。該第一支撐部分320 的末端形成一第一固定軸3200,且該第一固定軸3200銜接至該第一樞接部 300。并且,該第二支撐部分322的末端偏離該第一固定軸3200的軸向。
同樣地,如圖2B與圖2C所示,該第二連桿構件34具有一第三支撐部 分340與一長度小于該第三支撐部分340的第四支撐部分342。該第三支撐 部分340的末端形成一第二固定軸3400,且該第二固定軸3400銜接至該第 二樞接部302。并且,該第四支撐部分342的末端偏離該第二固定軸3400 的軸向。
根據上述的設置,當使用者按壓該按鍵3,使得該第一連桿構件32與該 第二連桿構件34進行彈性變形以朝該基板30靠近時,該第一支撐部分320 與該第二支撐部分322進行相對轉動,致使該第一連桿構件32儲存一第一 能量。同樣地,該第三支撐部分340與該第四支撐部分342也進行相對轉動, 致使該第二連桿構件34儲存一第二能量。因此,當使用者在按壓該按4建3 后釋放時,該第一連桿構件32儲存的該第一能量與該第二連桿構件34儲存 的該第二能量即可自動地釋放以使該按鍵3回到未按壓位置。
請參閱圖2B,通常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避免該第一連桿構件32與該第 二連桿構件34在操作的過程中脫離該第一樞接部300與該第二樞接部302,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基板30可進一步包含一形成在該基板30上的第一限 制部304,以及一形成在該基板30上的第二限制部306。由此,該第一滑動 部3220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接至該第一限制部304。同樣地,該第二滑動 部3420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接至該第二限制部306。
另外,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二支撐部分322的末端可形成一第一滑 動部3220,并且該第四支撐部分342的末端可形成一第二滑動部3420,如 圖2B所示。
同樣示于圖2B,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一滑動部3220可進一步形成一第 一滑動軸,且該第二滑動部3420可進一步形成一第二滑動軸。在此同時, 該第一滑動軸的軸向與該第一固定軸3200的軸向平行且不重合。同樣地, 該第二滑動軸的軸向也與該第二固定軸3400的軸向平行且不重合。
此外,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也可將該第二支撐部分322與該第四支撐部分342的末端形成固定軸,并使固定軸銜接至樞接部。同時,為了避免在
按壓該按鍵3的過程中,該第一連桿構件32與該第二連桿構件34因力矩的 作用而翹起,該第一支撐部分320與該第三支撐部分340的末端可相對地形 成滑動部,并使滑動部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攤f接至限制部。由此,也可達到 上述使該按鍵3回到未按壓位置的目的。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桿構件32與該第二連桿構件34可以由金 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或任何具有彈性的材料所制成。
請參閱圖3。圖3是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的按一建4的 剖面視圖。該按4建4包含一基4反40、 一支撐裝置42(scissors-like supporting structure)以及一連桿構件44。該基板40包含一形成在該基板40上的樞接部 400。該支撐裝置42以樞接的方式設置在該基板40上。該連桿構件44具有 一第一支撐部分440與一長度小于該第一支撐部分440的第二支撐部分442。 該第一支撐部分440的末端形成一固定軸4400,且該固定軸4400衫討妄至該 樞接部400。并且,該第二支撐部分442的末端偏離該滑動軸的軸向。
根據上述的設置,當使用者按壓該按鍵4,使得該連桿構件44進行彈性 變形以朝該基板40靠近時,該第一支撐部分440與該第二支撐部分442進 行相對轉動,致使該連桿構件44儲存一能量。因此,當使用者在按壓該按 鍵4后釋放時,該連桿構件44儲存的該能量即可自動地釋放以使該按鍵4 回到未按壓位置。
如圖3所示,通常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避免該連桿構件44在操作的過 程中脫離該樞接部400,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基板40可進一步包含一形成 在該基板40上的限制部402。由此,該滑動部4420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 接至該限制部402。
另外,如圖3所示,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二支撐部分442的末端形 成一滑動部4420。并且,在此實施例中,該滑動部4420形成一滑動軸。并 且,該滑動軸的軸向與該固定軸4400的軸向平行且不重合。
此外,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也可將該第二支撐部分442的末端形成固 定軸,并使固定軸銜接至樞接部。同時,為了避免在按壓該按4建4的過程中, 該連桿構件44因力矩的作用而翹起,該第一支撐部分440的末端可相對地 形成滑動部,并使滑動部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接至限制部。由此,也可達 到上述使該按鍵4回到未按壓位置的目的。如圖3所示,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支撐裝置42可為一剪刀型態(tài)支撐
構1"牛(scissors-like supporting member)。 由jt匕,4吏用者在才安壓該4要4建4的過禾呈 中,該剪刀型態(tài)支撐構件可以平順地導引該鍵帽46相對該基板40做垂直的 往返運動。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連桿構件44可以由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 合材料或任何具有彈性的材料所制成。
相比較于背景技術,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按鍵,其可通過具有不同長度支 撐部位的連桿構件提供彈力,以使按鍵回到先前的未按壓位置,并解決現有 的按鍵在降低成本上所遇到的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按鍵,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該基板包含形成在該基板上的第一樞接部以及形成在該基板上的第二樞接部;第一連桿構件,該第一連桿構件具有第一支撐部分與長度小于該第一支撐部分的第二支撐部分,該第一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第一固定軸,并且該第一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一樞接部,其中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一固定軸的軸向;以及第二連桿構件,該第二連桿構件具有第三支撐部分與長度小于該第三支撐部分的第四支撐部分,該第三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第二固定軸,并且該第二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二樞接部,其中該第四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二固定軸的軸向。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 第一滑動部,并且該第四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第二滑動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按鍵,其特征在于,該基板進一步包含形成在該 基板上的第一限制部以及形成在該基板上的第二限制部,該第一滑動部受限 制地且可移動地銜接至該第一限制部,該第二滑動部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 接至該第二限制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t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滑動部形成第一滑動 軸,該第二滑動部形成第二滑動軸,該第一滑動軸的軸向與該第一固定軸的 軸向平行且不重合,該第二滑動軸的軸向與該第二固定軸的軸向平行且不重 合。
5. —種按鍵,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該基板包含形成在該基板上的 樞接部;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以樞接的方式設置在該基板上;以及連桿構 件,該連桿構件具有第一支撐部分與長度小于該第一支撐部分的第二支撐部 分,該第一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固定軸,并且該固定軸衫f接至該樞接部,其 中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固定軸的軸向。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按鍵,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 滑動部。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按鍵,其特征在于,該基板進一步包含形成在該 基板上的限制部,該滑動部受限制地且可移動地銜接至該限制部。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按鍵,其特征在于,該滑動部形成滑動軸,該滑 動軸的軸向與該固定軸的軸向平行且不重合。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按^t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為剪刀型態(tài)支撐 構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按鍵。該按鍵包含一基板、一第一連桿構件以及一第二連桿構件。該基板包含一第一樞接部以及一第二樞接部。該第一連桿構件具有一第一支撐部分與一第二支撐部分。該第一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第一固定軸,并且該第一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一樞接部。該第二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一固定軸的軸向。該第二連桿構件具有一第三支撐部分與一第四支撐部分。該第三支撐部分的末端形成一第二固定軸,并且該第二固定軸銜接至該第二樞接部。該第四支撐部分的末端偏離該第二固定軸的軸向。
文檔編號H01H13/12GK201153074SQ200720177470
公開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劉家宏 申請人:蘇州達方電子有限公司;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