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成器件,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開關(guān)電路中的光耦驅(qū)動保護
電路的集成封裝器件。
背景技術(shù):
目前的適用于驅(qū)動光耦等開關(guān)電路中的保護電路是由變壓器加上穩(wěn)壓電路來控 制光耦等器件的,需要的元器件多,其電路占據(jù)線路板空間大,裝配效率低,不能集成化。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xiàn)了集成化,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占據(jù)線路板空間 小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 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改進在于包括第一三 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 三引腳、第四引腳、第五引腳、第六引腳和塑封體,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三引腳、第四引 腳、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各自的貼片基島、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 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均封裝固定在塑封體內(nèi),第一三極管的背面貼裝在第一引腳的第 一貼片基島上,第二三極管的背面貼裝在第二引腳的第二貼片基島上,第一電阻的背面和 第一二極管的背面貼裝在第三引腳的第三貼片基島上,第二電阻的背面貼裝在第四引腳的 第四貼片基島上,第二二極管的背面貼裝在第五引腳的第五貼片基島上,所述第一三極管 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和第五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二三極管的表面通過金屬 引線與第一貼片基島和第六引腳的第六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電阻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 第二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二極管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二極管電連接,第二電阻的 表面通過金屬弓I線與第五貼片基島電連接。 所述第一引腳作為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第二引腳作 為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第一電阻的一端,第三引腳作為同 時又是第一二極管的正極和第一電阻的另一端,第四引腳作為接地腳同時又是第二電阻的 一端,第五引腳作為第二二極管的負極同時又是第一三極管的基極和第二電阻的另一端, 第六引腳作為同時又是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 所述第一貼片基島、第二貼片基島、第三貼片基島、第四貼片基島、第五貼片基島 和第六貼片基島均為片狀結(jié)構(gòu)。 第一三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一引腳的第一貼片基島上,第二三極管 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二引腳的第二貼片基島上,第一電阻的背面和第一二極管的 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三引腳的第三貼片基島上,第二電阻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 在第四引腳的第四貼片基島上,第二二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五引腳的第五貼 片基島上。 第一三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一引腳的第一貼片基島上,第二三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二引腳的第二貼片基島上,第一電阻的背面和第一二極 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三引腳的第三貼片基島上,第二電阻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 結(jié)而貼裝在第四引腳的第四貼片基島上,第二二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五引 腳的第五貼片基島上, 所述第二貼片基島位于第一貼片基島和第三貼片基島之間,第一引腳、第二引腳 和第三引腳的伸出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五貼片基島位于第四貼片基島和第六貼片基島之 間,第四引腳、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的伸出方向相平行,第三引腳和第四引腳的伸出方向相 反。 所述第一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 具有折彎,第二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 有折彎,第三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 彎,第四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 第五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第六 引腳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 所述第一三極管選用PNP型三極管,第二三極管選用NPN型三極管。 所述第一二極管選用P型二極管,第二二極管選用N型二極管。 本實用新型由于使用了封裝的結(jié)構(gòu),即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三引腳、第四引腳、 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各自的貼片基島、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 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均封裝固定在塑封體內(nèi),第一三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 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一貼片基島上,第二三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 在第二貼片基島上,第一電阻的背面和第一二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 貼裝在第三貼片基島上,第二電阻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四貼片 基島上,第二二極管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五貼片基島上,所述 第一三極管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和第五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二三極管的表 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一貼片基島和第六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電阻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 第二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二極管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二極管電連接,第二電阻的 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五貼片基島電連接這種結(jié)構(gòu),將所有的元器件集成化,提高了裝配 效率且占據(jù)線路板空間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附圖1 3所示,一種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包括第 第一二極管Dl、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l、第二電阻R2、第 腳3、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第六引腳6和塑封體7,第一引)
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 引腳1、第二引腳2、第三引 1、第二引腳2、第三引腳3、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和第六引腳6各自的貼片基島l-l、2-l、3-l、4-l、5-l、6-l、第一電 阻Rl、第二電阻R2、第一三極管Ql、第二三極管Q2、第一二極管Dl和第二二極管D2均封裝 固定在塑封體7內(nèi),第一三極管Q1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一引腳 1的第一貼片基島1-1上,第二三極管Q2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 二引腳2的第二貼片基島2-1上,第一電阻R1的背面和第一二極管D1的背面通過共晶焊 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三引腳3的第三貼片基島3-1上,第二電阻R2的背面通過共 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四引腳4的第四貼片基島4-1上,第二二極管D2的背面 通過共晶焊接或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五引腳5的第五貼片基島5-1上,所述第一三極 管Ql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2-1和第五貼片基島5-1電連接,第二三極管Q2 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一貼片基島l-l和第六引腳的第六貼片基島6-l電連接,第一電 阻R1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2-1電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表面通過金屬引 線與第二二極管D2電連接,第二電阻R2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五貼片基島5-1電連接。 所述第一引腳1作為第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第 二引腳2作為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一三極管Q1的發(fā)射極和第一電阻R1的一 端,第三引腳3作為電源輸入腳同時又是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和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第 四引腳4作為接地腳同時又是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五引腳5作為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 同時又是第一三極管Ql的基極和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第六引腳6作為電流輸出腳同時 又是第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 所述第一貼片基島l-l、第二貼片基島2-l、第三貼片基島3-l、第四貼片基島4-1、 第五貼片基島5-1和第六貼片基島6-1均為片狀結(jié)構(gòu)。 所述第二貼片基島2-1位于第一貼片基島1-1和第三貼片基島3-1之間,第一引 腳1、第二引腳2和第三引腳3的伸出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五貼片基島5-1位于第四貼片基 島4-1和第六貼片基島6-1之間,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和第六引腳6的伸出方向相平行, 第三引腳3和第四引腳4的伸出方向相反,第三貼片基島3-1可以貼兩個芯片,第一貼片基 島l-l、第二貼片基島2-l、第四貼片基島4-1和第五貼片基島5-1貼一個芯片。 所述第一引腳1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第二引腳2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第三引腳3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第四引腳4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第五引腳5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第六引腳6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 處具有折彎。使得六個弓I腳處于同一個平面,便于產(chǎn)品在線路板上的安裝焊接。 所述第一三極管Ql選用PNP型三極管,第二三極管Q2選用NPN型三極管。所述第 一二極管Dl選用P型開關(guān)二極管,芯片底部為P型材料,第二二極管D2選用N型二極管, 芯片底部為N型材料。 本實用新型第一三極管Ql可選用9015,第二三極管Q2可選用9014,第二電阻R2 起到限流作用,兩個二極管D1、D2均可選用IN4148,第一電阻R1可選用51歐姆,第二電阻 R2可選用2. 2K歐姆,每個二極管兩端的壓降約為0. 7V,則兩個二極管其兩端的壓降約為 1.4V,用1.4V的電壓驅(qū)動第一三極管Q1工作,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產(chǎn)生電流來驅(qū)動第二三極管Q2工作,第二三極管Q2的發(fā)射極電流輸出來控制光耦等器件,輸入電壓在較寬范 圍內(nèi)例如1. 5V 40V之間,就可正常安全驅(qū)動光耦等器件。 本實用新型在制作的時候,元器件芯片均通過導(dǎo)電膠粘結(jié)的方式粘結(jié)在貼片基島 上,當然也可以使用共晶焊接的方式,所述的金屬引線為金線。
權(quán)利要求一種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一引腳(1)、第二引腳(2)、第三引腳(3)、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第六引腳(6)和塑封體(7),第一引腳(1)、第二引腳(2)、第三引腳(3)、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和第六引腳(6)各自的貼片基島(1-1、2-1、3-1、4-1、5-1、6-1)、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第一二極管(D1)和第二二極管(D2)均封裝固定在塑封體(7)內(nèi),第一三極管(Q1)的背面貼裝在第一引腳(1)的第一貼片基島(1-1)上,第二三極管(Q2)的背面貼裝在第二引腳(2)的第二貼片基島(2-1)上,第一電阻(R1)的背面和第一二極管(D1)的背面貼裝在第三引腳(3)的第三貼片基島(3-1)上,第二電阻(R2)的背面貼裝在第四引腳(4)的第四貼片基島(4-1)上,第二二極管(D2)的背面貼裝在第五引腳(5)的第五貼片基島(5-1)上,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2-1)和第五貼片基島(5-1)電連接,第二三極管(Q2)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一貼片基島(1-1)和第六引腳(6)的第六貼片基島(6-1)電連接,第一電阻(R1)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2-1)電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二極管(D2)電連接,第二電阻(R2)的表面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五貼片基島(5-1)電連接。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腳(1)作為第 一三極管(Ql)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第二引腳(2)作為第二三極管 的集電極同時又是第一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和第一電阻(Rl)的一端,第三引腳(3)作為 同時又是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和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第四引腳(4)作為接地腳同 時又是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五引腳(5)作為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同時又是第一三 極管(Ql)的基極和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第六引腳(6)作為同時又是第二三極管(Q2) 的發(fā)射極。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貼片基島 (l-l)、第二貼片基島(2-l)、第三貼片基島(3-l)、第四貼片基島(4-l)、第五貼片基島 (5-1)和第六貼片基島(6-1)均為片狀結(jié)構(gòu)。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極管(Ql)的背面通 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一引腳(1)的第一貼片基島(1-1)上,第二三極管(Q2)的背面通過共 晶焊接貼裝在第二引腳(2)的第二貼片基島(2-1)上,第一電阻(Rl)的背面和第一二極管 (Dl)的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三引腳(3)的第三貼片基島(3-1)上,第二電阻(R2)的 背面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四引腳(4)的第四貼片基島(4-1)上,第二二極管(D2)的背面 通過共晶焊接貼裝在第五引腳(5)的第五貼片基島(5-1)上。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極管(Ql)的背面由 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一引腳(1)的第一貼片基島(1-1)上,第二三極管(Q2)的背面由導(dǎo) 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二引腳(2)的第二貼片基島(2-1)上,第一電阻(Rl)的背面和第一二 極管(Dl)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三引腳(3)的第三貼片基島(3-1)上,第二電 阻(R2)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四引腳(4)的第四貼片基島(4-1)上,第二二極管 (D2)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而貼裝在第五引腳(5)的第五貼片基島(5-1)上,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貼片基島(2-1) 位于第一貼片基島(1-1)和第三貼片基島(3-1)之間,第一引腳(1)、第二引腳(2)和第三引腳(3)的伸出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五貼片基島(5-1)位于第四貼片基島(4-1)和第六貼 片基島(6-1)之間,第四引腳(4)、第五引腳(5)和第六引腳(6)的伸出方向相平行,第三引 腳(3)和第四引腳(4)的伸出方向相反。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腳(1)的伸出 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第二引腳(2)的 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第三引腳 (3)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第四 引腳(4)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彎, 第五引腳(5)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有折 彎,第六引腳(6)的伸出部分的靠近塑封體(7)端具有折彎且伸出部分的靠近伸出端處具 有折彎。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極管(Ql)選用 PNP型三極管,第二三極管(Q2)選用NPN型三極管。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極管(Dl)選用 P型二極管,第二二極管(D2)選用N型二極管。
10.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極管(Dl)選 用P型二極管,第二二極管(D2)選用N型二極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耦驅(qū)動保護器件,六個引腳各自的貼片基島、三極管、二極管、電阻均封裝固定在塑封體內(nèi),第一三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在第一貼片基島上,第二三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在第二貼片基島上,第一電阻的背面、二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在第三貼片基島上,第二電阻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在第四貼片基島上,第二二極管的背面由導(dǎo)電膠粘結(jié)在第五貼片基島上,第一三極管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五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二三極管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一、六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電阻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貼片基島電連接,第一二極管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二二極管電連接,第二電阻通過金屬引線與第五貼片基島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集成化,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占據(jù)線路板空間小。
文檔編號H01L23/48GK201467091SQ20092003937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5月8日
發(fā)明者孟浪, 郭玉兵, 金銀龍 申請人: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