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在帶有三掩膜屏蔽柵工藝的溝槽中直接接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53180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在帶有三掩膜屏蔽柵工藝的溝槽中直接接觸的制作方法
      在帶有三掩膜屏蔽柵工藝的溝槽中直接接觸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主要涉及一種半導體器件,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溝槽柵極場效應晶體管 (FET)以及制備同類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DMOS (雙擴散M0S)晶體管是一種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利用兩 個順序擴散階梯,校準到一個公共邊上,構成晶體管的通道區(qū)。DMOS晶體管通常是高電壓、 高電流器件,既可以作為分立式晶體管,也可以作為功率集成電路的元件。DMOS晶體管僅用 很低的正向電壓降,就可以在單位面積上產生高電流。
      典型的DMOS晶體管是一種叫做溝槽DMOS晶體管的器件,其中通道位于溝槽的側 壁上,柵極形成在溝槽中,溝槽從源極延伸到漏極。布滿了薄氧化層的溝槽用多晶硅填充, 比平面垂直DMOS晶體管結構對電流的限制還低,因此它的導通電阻較小。
      雙柵溝槽MOSFET已經研發(fā)并制造出來。美國公開號為2006/0273386的專利申 請?zhí)岢隽艘环N制備屏蔽柵極場效應管的方法,這種晶體管在第二導電類型的半導體區(qū)域上 方,具有一個第一導電類型的本體區(qū)。柵極溝槽通過本體區(qū)延伸,在半導體區(qū)域內終止。至 少一個導電屏蔽電極沉積在柵極溝槽中。屏蔽電極連接在源電壓上,從漏極屏蔽柵極電極, 以降低柵漏電容(Cgd),并提高擊穿電壓。柵極電極沉積在柵極溝槽中,但與至少一個導電 屏蔽電極絕緣。屏蔽介質層使至少一個導電屏蔽電極與半導體區(qū)域相絕緣。柵極介質層使 柵極電極與本體區(qū)相絕緣。之所以形成屏蔽介質層,是為了使它向外擴展,直接延伸到本體 區(qū)下方。
      但是,制備這種屏蔽柵場效應管的傳統(tǒng)方法需要六至八個掩膜工藝,不僅昂貴而 且耗時。
      正是基于以上情況,我們提出了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制備屏蔽柵極溝槽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 將溝槽掩膜作為第一掩膜,用于半導體襯底;
      步驟b 刻蝕半導體襯底,形成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 (TR3),它們的寬度分別為晶體管元溝槽寬度(Wl)、柵極溝槽寬度(M)和源極溝槽寬度 (W3),其中源極溝槽(TR3)是最寬和最深的溝槽,源極溝槽寬度(W3)取決于柵極溝槽(TR2) 的深度(D2);
      步驟C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的底部,制備第 一導電材料,以形成源極電極;
      步驟d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中的第一導電材料上方,制備第 二導電材料,以形成柵極電極,其中第一和第二導電材料相互分離,并通過絕緣材料,與半 導體襯底分離;
      步驟e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M)上方,沉積第一 絕緣層,其中用絕緣物填滿源極溝槽(TR3)的頂部;
      步驟f 在襯底的頂部,制備一個本體層;
      步驟g 在本體層的頂部,制備一個源極層;
      步驟h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TR3)以及源極的上方,制備第二絕緣層;
      步驟i 在第二絕緣層上方,運用接觸掩膜作為第二掩膜;
      步驟j 在源極溝槽(TR3)中形成源極電極接觸,在柵極溝槽(TR2)中形成柵極電 極接觸,并形成源極/本體接觸到半導體襯底;以及
      步驟k:運用一個金屬掩膜作為第三掩膜,在第二絕緣層上方,制備源極金屬和柵 極金屬。
      上述的方法,其中,步驟k包括
      在第二絕緣層上方,沉積一個金屬層;
      在金屬層上方,使用所述的金屬掩膜作為第三掩膜;以及
      通過金屬掩膜,刻蝕金屬層,形成柵極金屬和源極金屬。
      上述的方法,其中,步驟a包括
      在半導體襯底上方,沉積一個氧化層;以及
      用第一掩膜形成氧化層的圖案,以制備一個硬掩膜。
      上述的方法,其中,晶體管元溝槽寬度(Wl)為0.3微米至0.5微米;柵極溝槽寬度 (W2)為0. 6微米至0. 9微米;以及源極溝槽寬度(W3)為1. 2微米至2. 0微米。
      上述的方法,其中,源極溝槽寬度(W3)與柵極溝槽寬度(W2)之比的比例為1. 5至 3。
      上述的方法,其中,源極溝槽寬度(W3)與柵極溝槽的深度(D2)之比的比例為1. 1 至 1. 3。
      上述的方法,其中,步驟c包括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TR3)的側壁上,制備一個氧 化層;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TR3)中,原位沉積第一導電 材料;以及
      回刻第一導電材料。
      上述的方法,其中,氧化層的厚度為1500埃至2500埃。
      上述的方法,其中,步驟d包括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的源極電極上方,制 備一個介質層;
      對介質層進行化學機械拋光和/或回刻到預設厚度,以制備硅間介質層;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的裸露部分的側壁上, 生長柵極氧化物;以及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沉積第二導電材料, 沉積的預設厚度要填滿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但不填滿源極溝槽(TR3)。6
      上述的方法,其中,柵極氧化物的厚度在250埃至1000埃的范圍內。
      上述的方法,其中,選擇源極溝槽的寬度(W;3),并選擇沉積一定量的第二導電材 料,使源極溝槽(TR3)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中留有一個縫隙。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縫隙的寬度為0. 1微米至0. 3微米。
      上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在步驟d之后、步驟e之前,要進行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各向同性地刻蝕第 二導電材料,從而完全除去源極溝槽(TR3)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但是晶體管元溝槽(TRl)和 柵極溝槽(TR2)中仍然剩余一部分第二導電材料。
      上述的方法,其中,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中的第二導電材料要在 一定程度上向下凹陷,以便使源極溝槽(TR3)中殘留的第二導電材料最少。
      上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在步驟e之后、步驟f之前,除去一部分第一絕緣層,使 第一絕緣層與襯底的頂面在一個平面上。
      上述的方法,其中,制備一個本體層包括垂直植入和退火。
      上述的方法,其中,制備源極層包括垂直植入和退火。
      上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絕緣層進一步凹陷至襯底的頂面以下。
      上述的方法,其中,制備源極層包括傾斜植入和退火。
      上述的方法,其中,步驟j包括
      選擇性地刻蝕一部分第二絕緣層,以形成源極電極接觸孔和柵極電極接觸孔,以 及源極/本體接觸孔;
      在源極電極接觸孔和柵極電極接觸孔,以及源極/本體接觸孔的側壁上,沉積阻 隔材料;以及
      用導電插頭填充源極電極接觸孔,柵極電極接觸孔,以及源極/本體接觸孔的剩 余部分。
      上述的方法,其中,源極電極接觸孔比柵極電極接觸孔更大。
      上述的方法,其中,源極電極接觸孔的寬度為0.35微米至0.7微米,柵極電極接觸 孔的寬度為0. 25微米至0. 35微米。
      上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在步驟g之后、步驟h之前,要進行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回刻第一絕緣層,以 制備墊片;以及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上方,以及源極層上 方,制備自對準多晶硅化物。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半導體器件,包括
      多個屏蔽柵極溝槽場效應管,每個場效應管都含有一個導電屏蔽電極和一個導電 柵極電極,形成在晶體管元溝槽(TRl)中;
      一個源極溝槽(TR3),在源極溝槽(TR3)的底部只有一個導電屏蔽電極,沒有導電 柵極電極;
      一個柵極溝槽(TR2),在導電屏蔽電極上方,柵極溝槽(TR2)具有一個導電柵極電 極,其中源極溝槽(TR3)比柵極溝槽(TR2)更寬也更深;
      一個或多個垂直屏蔽電極接頭,用于將源極溝槽(TR3)中的導電屏蔽電極直接電連接到源極金屬上;
      垂直柵極接頭,用于將柵極溝槽(TR2)中的導電柵極直接電連接到柵極金屬上, 其中該半導體器件是由一個三掩膜屏蔽柵工藝制成的,其中源極溝槽(TR3)比柵極溝槽 (TR2)更寬也更深。
      上述的半導體器件,其中,柵極溝槽(TR2)比晶體管元溝槽(TRl)更寬也更深。
      上述的半導體器件,其中,屏蔽柵極場效應管是形成在一個重摻雜襯底上方的外 延層中,其中只有源極溝槽(TR3)延伸到該重摻雜的襯底中,而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 溝槽(TR2)并沒有。
      上述的半導體器件,其中,源極溝槽(TR3)最外層的環(huán)也作為終止區(qū)的一個保護 環(huán)。


      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并參照以下附圖后,本發(fā)明的其他特點和優(yōu)勢將顯而易見
      圖IA和IB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半導體器件布局的俯視圖。
      圖IC表示在與圖1A-1B所示的半導體器件相同的溝槽中,形成的具有多晶硅源極 和多晶硅柵極的屏蔽柵場效應管剖面圖。
      圖2A-2Y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A-1C所示的屏蔽柵場效應管的制 備方法的剖面圖。
      圖3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源極多晶硅連接的剖面圖。
      圖4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柵極多晶硅連接的剖面圖。
      圖5表示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源極多晶硅結構在第三個方向上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解釋說明,以下詳細說明涵蓋了多個特殊細節(jié),但本領域的所有技術人員都 應理解,以下細節(jié)的許多變化和修改仍屬本發(fā)明的范圍。因此,本發(fā)明以下典型實施例的提 出,沒有對請求權項的發(fā)明造成任何一般性的損失,也沒有附加任何限制。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了制備屏蔽柵極溝槽FET晶體管的方法,其中源極和柵極與 三掩膜屏蔽柵工藝直接接觸。
      圖1A-1B表示含有底部漏極屏蔽柵溝槽FET的半導體器件100兩種布局的俯視 圖。如圖IA所示,半導體器件100由半導體襯底構成。器件100含有一個第一溝槽圖案 102和一個第二溝槽圖案104。第一溝槽圖案102包括一個或多個互聯(lián)的溝槽,每個溝槽都 包含由第一導電材料(例如第一多晶硅層,稱為多晶硅1)構成的源極電極,源極電極電耦 合到源電壓上。第二溝槽圖案104同樣也包括一個或多個互聯(lián)的溝槽,每個溝槽除了包含 源極電極之外,還包含由第二導電材料(例如第二多晶硅層,稱為多晶硅幻構成的柵極電 極。源極電極也可作為屏蔽電極,形成在襯底中的溝槽底部,柵極電極形成在溝槽的頂部。 通過第一和第二溝槽圖案102、104中的溝槽側壁和底部的絕緣材料,第一和第二導電材料 可以與襯底101的材料電絕緣。在第一溝槽圖案102和第二溝槽圖案104中的溝槽互聯(lián)在 一起,在溝槽的底部含有一個源極電極。另外,第二溝槽圖案104中的溝槽在溝槽頂部還含 有一個柵極電極,柵極電極通過絕緣材料與源極電極絕緣。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導電材料和襯底101的材料之間存在厚絕緣層,因此第一溝槽圖案102最外面的部分也可以作為一 個保護環(huán)。
      從第二溝槽圖案104,到位于半導體器件頂部的柵極金屬114,由接頭110提供垂 直電接觸。從第一溝槽圖案102,到位于半導體器件100頂部的源極金屬116,由另外的接 頭112提供垂直電接觸。第一溝槽圖案102中的屏蔽電極,與第二溝槽圖案104中的屏蔽 電極互相聯(lián)接。作為示例,源極金屬116接地,底部的漏極金屬(圖中沒有表示出)連接高 電壓(負),用于N-通道操作——用于P-通道操作,與之相反,漏極金屬連接到正高電壓 上。圖IA和IB表示接頭112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位置。接頭112可以在源極金屬116的邊緣 處,如圖IA所示,由于靠近晶片邊緣,該處的電壓會很高。還可選擇將接頭112置于源極金 屬116的中心,如圖IB所示,該處的電壓很低。
      半導體器件100也含有接頭106,將晶體管元108的源極和本體區(qū)電連接到源極金 屬116上。晶體管元108可以屏蔽柵極溝槽FET。晶體管元108的中心部分109剖面圖, 如圖IC所示??梢杂玫诙喜蹐D案104的溝槽104'構成晶體管元108。半導體襯底具有 一個承載外延層132的重摻雜襯底層131,溝槽104'形成在半導體襯底中。晶體管元108 的中心部分109含有第一導電材料122(例如多晶硅1),在中心溝槽104’的底部作為源極 /屏蔽電極。第一導電材料對晶體管元108的柵極電極IM形成屏蔽。第二導電材料(例 如多晶硅2)在晶體管元頂部作為柵極電極。第一和第二導電材料與襯底101電絕緣,并通 過含有硅間氧化層(IPO) 1 等絕緣材料,實現(xiàn)相互絕緣。晶體管元108還包括位于外延層 132頂部的源極區(qū)133,以及在源極區(qū)133下方的本體區(qū)134。源極金屬116覆蓋在晶體管 元108上。
      圖2A-2Y表示制備如圖1A-1B所示的半導體器件的三掩膜工藝的剖面圖。在圖 2A-2Y中,沿A線和B線的剖面分別記為“位置A”或“位置B”。
      如圖2A和2B所示,第一掩膜,例如光掩膜(圖中沒有表示出),沉積在半導體襯底 上方,半導體襯底包括位于重摻雜的N-襯底202上方的相對輕摻雜的N-外延層204等。第 一光掩膜形成帶有開口的圖案,以定義溝槽。還可選擇,在N-外延層204上方,將光掩膜形 成氧化層(圖中沒有表示出)的圖案;并將氧化層作為硬掩膜,用于刻蝕溝槽。然后,如圖 2A所示,通過掩膜刻蝕N-外延層204和N-襯底202,沿A線形成溝槽206、208和210。溝 槽206會在接下來的工藝中形成晶體管元108的一部分(就像圖1A-1C的中心部分109的 溝槽104’那樣)。為了簡化,將這些溝槽206統(tǒng)稱為晶體管元溝槽。另一個溝槽208可以 用于制備連接到柵極金屬層上的那部分溝槽圖案(對應圖1A-1B的接頭110)。為了簡化, 將該溝槽208稱為柵極溝槽。然而,另一個溝槽210將制成連接到源極金屬層上的那部分溝 槽圖案。為了簡化,將該溝槽210稱為源極溝槽(對應圖1A-1B的接頭112)。如圖1A-1B 所示,這些溝槽全部互聯(lián)在一起。如圖2B所示(沿線B的剖面圖),溝槽208和210的一部 分形成在襯底的其他部分中。盡管晶體管元溝槽206和柵極溝槽208可以形成在N-外延 層204中,但源極溝槽210可以一直向下延伸到N-襯底202中。溝槽206、208和210的寬 度是不同的。舉例來說,晶體管元溝槽206的寬度是這三種溝槽里最窄的,例如約為0. 3至 0. 5微米。柵極溝槽208比晶體管元溝槽要寬,例如約為0. 6至0. 9微米。源極溝槽210比 柵極溝槽要寬,例如約為1. 2至2. 0微米。對于一個特定的刻蝕周期來說,掩膜開口越寬, 通過干刻蝕(典型用于多晶硅回刻)等各向異性的刻蝕工藝刻蝕出來的溝槽越深。由于必須要讓源極溝槽的深度大于柵極溝槽,因此源極溝槽210的寬度要大于柵極溝槽208的深 度。最佳情況是,源極溝槽210的寬度與溝槽208的寬度之比,即W溝槽21Q/W溝槽·大約在1. 5 至3之間,溝槽210的寬度與溝槽208的深度之比,即W漸曹210/D漸曹208大約在1. 1至1. 3之 間。因此,利用單掩膜和單刻蝕工藝,可以形成具有不同深度的溝槽。
      如圖2C-2D所示,可以在溝槽206、208和210的側壁和底部,形成一個薄絕緣層 216(例如一種氧化層)。例如,可以通過熱生長氧化物與高溫氧化物(HTO)沉積相結合,制 備絕緣層216。氧化層216的總厚度大約在1500埃至2500埃之間,以便閉鎖高漏源電壓 VDS。然后,將第一導電材料218(例如記為多晶硅1的多晶硅材料)原位沉積在溝槽中,并 進行回刻,例如刻蝕到溝槽深度的1/2處。
      如圖2E-2F所示,在第一導電材料(例如多晶硅1或源極/屏蔽電極)層218上 方,形成一個較厚的絕緣層217。較厚的絕緣層217可以是一種通過高密度等離子(HDP)氧 化物沉積所形成的氧化物,這僅作為示例,不作為局限。然后,對絕緣層217進行化學機械 拋光(CMP),并且在導電材料218上方,將絕緣層217回刻到預設的厚度。利用濕刻蝕,除去 溝槽側壁上多余的絕緣材料。
      如圖2G-2H所示,可以在溝槽的側壁上形成薄柵極絕緣物219(例如一種氧化物)。 柵極氧化物的厚度約為250 A至1000 A。沉積第二導電材料層220(例如第二多晶硅層 記為多晶硅2,或柵極電極),填充溝槽206和208。由于源極溝槽210比較寬而且比較深, 選取一定量的第二導電材料,不要完全填充源極溝槽210,在源極溝槽210上方的第二導電 材料220中,留下一個大約0. 1微米至0. 3微米的縫隙221。
      如圖2I-2J所示,可以各向同性地回刻第二導電材料220。由于具有縫隙221,并 且溝槽開口越寬,刻蝕得越快,因此可以完全除去源極溝槽210中的導電材料220。為了使 源極溝槽210中剩余的導電材料220最少,可以通過一個較長的各向同性刻蝕工藝,在一定 程度上使溝槽206和208中的第二導電材料220向下凹陷。
      形成一個薄絕緣層222 (例如一個氧化層),填滿溝槽206、208和210。例如,如圖 ^(和2M所示,通過熱氧化與低溫氧化或高密度等離子(HDP)沉積相結合,形成一個氧化層。 然后對薄絕緣層222進行化學機械拋光和/或回刻。圖2L表示圖觀所示工藝的一種可選 方式。在這種情況下,絕緣層222的回刻程度更大,以便將來進行傾斜源極植入。
      如圖2N和2P所示,在N-外延層206的頂部形成一個本體層224,然后在本體層 224的頂部形成一個源極層226??梢酝ㄟ^垂直植入和退火等方式,形成本體層2M和源極 層226。圖20表示圖2N所示工藝的一種可選方式,該方式通過傾斜植入,形成源極226。在 這種方式下,由于傾斜植入并除去柵極電極220上方的氧化物222,如圖2L所示,使得源極 植入物觸及柵極電極220的厚度很小,因此源極層2 植入的厚度較小。
      圖2Q-2V表示形成接頭。如圖2Q和2S所示,在該結構上方形成一個絕緣層2 (例 如磷硅酸鹽玻璃(BPSG)等低溫氧化層2 ),并增稠。在絕緣層2 上制備一個接觸掩膜 (圖中沒有表示出),形成帶開口的圖案,以定義接觸孔。該接觸掩膜是此工藝中使用的第 二個光掩膜。通過掩膜中的開口,刻蝕絕緣層228以及本體層2M和源極層226的一部分, 形成接觸孔229,并將溝槽208和210中的氧化物,向下刻蝕到多晶硅1或多晶硅2層,形成 孔231和233。首先,利用氧化刻蝕,將氧化層228以及溝槽(例如222)中的氧化物刻蝕 掉,直到露出硅或多晶硅。然后,利用硅刻蝕,通過源極層2 刻蝕,使接觸孔2 中的本體層2M裸露出來。圖2R表示圖2Q所示方法的一種可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形成接觸孔 229的刻蝕過程,一直進行到本體層224的頂面為止。然后,利用本體接觸植入和擴散的標 準工藝,在接觸孔229的底部附近,制備一個本體接觸區(qū)230。由于源極/屏蔽電極218以 及柵極電極220都是重摻雜的,因此不會受到本體接觸植入的影響。
      鑒于溝槽210中的源極/屏蔽電極218的深度,接觸孔231的尺寸可能大于接觸孔 233或229的尺寸。例如,接觸孔231的尺寸大約在0. 25至0. 35微米之間,而接觸孔233 的尺寸大約在0. 35至0. 7微米之間。
      如圖2T-2V所示,可以在接觸孔229、231和233中沉積一層阻隔材料232(例如Ti/ TiN等)。然后,使用導電(例如鎢(W))插頭234填滿接觸孔229、231和233。源極區(qū)226 上方的接觸孔229中的阻隔金屬232和鎢插頭234,作為源極/本體接頭。在該結構上方, 沉積一個金屬層236 (ΑΙ-Si較佳)。在金屬層236上沉積一個帶圖案的金屬掩膜(圖中沒 有表示出),隨后通過金屬刻蝕,將金屬層236分成多個電絕緣部分,這些部分構成柵極和 源極金屬,比如圖1A-1B所示的半導體器件100的柵極金屬114和源極金屬116,從而完成 整個器件。金屬掩膜是該工藝中的第三個光掩膜。源極區(qū)上方的接觸孔229中的阻隔金屬 232和鎢插頭234,作為從源極層2 和本體層2M到源極金屬116 (圖1A-1B)的垂直源極 溝槽接頭112。柵極溝槽208上方的接觸孔233中的阻隔金屬232和鎢插頭234,作為從柵 極電極220到柵極金屬114(圖1A-1B)的垂直柵極溝槽接頭110。還可選擇,隨后利用一個 額外的掩膜進行鈍化。標準工藝并不需要掩膜,就能在器件的底部形成一個漏極金屬(圖 中沒有表示出)。
      圖2W表示與圖2N相同的工藝,圖2X-2Y表示在源極植入和驅動之后,立即進行硅 材料可選的硅化工藝,也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話,在如圖2N或圖2W所示的工藝之后立即進 行。在這種情況下,如圖2X所示,回刻絕緣層222,形成氧化物墊片238。例如,如果第二導 電材料220 (例如多晶硅2、上方的溝槽中的絕緣層222,是一層厚度約為1200埃至2000埃 的氧化層,則可以使用干刻蝕。側壁的墊片厚度最好是在500埃至800埃之間。墊片能夠 防止源極層2 和第二導電材料(柵極電極220)之間短接。如圖2Y所示,如果第二導電 材料220是多晶硅,則可以通過標準的硅化工藝,在第二導電材料220上方以及源極層2 上方,形成自對準多晶硅化物對0。硅化工藝包括在氮氣氣氛中,580°C至680°C溫度下的快 速熱退火(RTA)沉積Ti/TiN,在Ti/TiN與硅或多晶硅接觸的地方形成自對準多晶硅化物 220,然后剝去剩余的TiN。金屬自對準多晶硅化物可以是TiSi、NiSi或CoSi。為了降低柵 極電阻,可以選用TiSi。由于為了形成自對準多晶硅化物,Ti/TiN不會與氧化物相互反應, 因此氧化物墊片238中不含自對準多晶硅化物。
      在形成自對準多晶硅化物之后,如圖2Q-2V所示,可以接下來形成接頭和金屬。
      圖3-5表示上述器件中所出現(xiàn)的不同類型的溝槽結構的示例。為了簡化,圖3-5 省去了源極和本體區(qū)、BPSG等細節(jié)。圖3表示通過如圖2T所示的工藝形成的源極多晶硅, 連接和終止的結構300的剖面圖。如圖所示,形成在半導體襯底301中的絕緣溝槽中的多 晶硅源極/屏蔽電極302,可以通過W-插頭接頭304,直接垂直連接到源極金屬(圖中沒有 表示出)上。圖4表示如圖2V所示的工藝形成的柵極多晶硅連接結構400的剖面圖。如 圖4所示,形成在半導體襯底401中的絕緣溝槽中的多晶硅柵極電極402,可以通過W-插頭 接頭404,直接垂直連接到柵極金屬(圖中沒有表示出)上。在傳統(tǒng)的方法中,多晶硅源極/屏蔽和柵極電極分別連接到源極金屬和柵極金屬上。
      圖5表示依據(jù)上述圖2A-2Y所述的工藝,所形成的源極溝槽的一部分結構500的 剖面圖。如圖5所示,可以通過在一個被氧化物部分填充的溝槽(例如半導體襯底501中 的源極溝槽210)中,沉積多晶硅(例如多晶硅1)形成溝槽結構500的導電部分502。溝槽 的其余部分可以用絕緣物504(例如一種氧化物)填滿。盡管圖5與圖3類似,但圖5所處 的溝槽圖案區(qū)中并沒有形成源極電極接頭。作為示例,圖3和圖5中所示的結構,對應的是 圖IA的第一溝槽圖案102的最外層溝槽。該最外層溝槽不僅作為終止溝槽/保護環(huán),通過 它的厚氧化物側壁,防止晶片邊緣處的高電壓,而且還作為源極金屬116的接觸區(qū),通過接 頭112、304,接觸溝槽中的源極電極302、502。
      盡管以上內容完整說明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但仍可能存在各種等價的變化和 修正。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不應由上述說明限定,而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價范圍限 定。任何特點,無論是否較佳,都應與其他任何特點相結合,無論是否較佳。在以下的權利 要求書中,除非特別說明,否則不定冠詞“一個”或“一種”指的是下文中的一個或多個項目。 除非在指定的權利要求中用“意思是”明確引用該限制條件,否則所附的權利要求書不應看 做是含有定義加功能的局限。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備屏蔽柵極溝槽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a 將溝槽掩膜作為第一掩膜,用于半導體襯底;步驟b:刻蝕半導體襯底,形成晶體管元溝槽(TR1)、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 (TR3),它們的寬度分別為晶體管元溝槽寬度(Wl)、柵極溝槽寬度(M)和源極溝槽寬度 (W3),其中源極溝槽(TR3)是最寬和最深的溝槽,源極溝槽寬度(W3)取決于柵極溝槽(TR2) 的深度(D2);步驟c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的底部,制備第一導 電材料,以形成源極電極;步驟d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中的第一導電材料上方,制備第二導 電材料,以形成柵極電極,其中第一和第二導電材料相互分離,并通過絕緣材料,與半導體 襯底分離;步驟e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上方,沉積第一絕緣 層,其中用絕緣物填滿源極溝槽(TR3)的頂部; 步驟f 在襯底的頂部,制備一個本體層; 步驟g 在本體層的頂部,制備一個源極層;步驟h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以及源極的上方,制備第二絕緣層;步驟i 在第二絕緣層上方,運用接觸掩膜作為第二掩膜;步驟j 在源極溝槽(TR;3)中形成源極電極接觸,在柵極溝槽(TM)中形成柵極電極接 觸,并形成源極/本體接觸到半導體襯底;以及步驟k 運用一個金屬掩膜作為第三掩膜,在第二絕緣層上方,制備源極金屬和柵極金屬 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k包括 在第二絕緣層上方,沉積一個金屬層;在金屬層上方,使用所述的金屬掩膜作為第三掩膜;以及 通過金屬掩膜,刻蝕金屬層,形成柵極金屬和源極金屬。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包括 在半導體襯底上方,沉積一個氧化層;以及用第一掩膜形成氧化層的圖案,以制備一個硬掩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晶體管元溝槽寬度(Wl)為0.3微米至0. 5 微米;柵極溝槽寬度(M)為0. 6微米至0. 9微米;以及源極溝槽寬度(W;3)為1. 2微米至 2. 0微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極溝槽寬度(W3)與柵極溝槽寬度(W2)之 比的比例為1.5至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極溝槽寬度(W3)與柵極溝槽的深度(D2) 之比的比例為1. 1至1.3。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包括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的側壁上,制備一個氧化層;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原位沉積第一導電材料;以及回刻第一導電材料。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層的厚度為1500埃至2500埃。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包括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的源極電極上方,制備一 個介質層;對介質層進行化學機械拋光和/或回刻到預設厚度,以制備硅間介質層; 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的裸露部分的側壁上,生長 柵極氧化物;以及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沉積第二導電材料,沉積 的預設厚度要填滿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但不填滿源極溝槽(TR3)。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柵極氧化物的厚度在250埃至1000埃的范 圍內。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源極溝槽的寬度(W3),并選擇沉積一 定量的第二導電材料,使源極溝槽(TR3)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中留有一個縫隙。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縫隙的寬度為0.1微米至0. 3微米。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步驟d之后、步驟e之前,要進行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R2)和源極溝槽(TR3)中,各向同性地刻蝕第二導 電材料,從而完全除去源極溝槽(TR3)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但是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 溝槽(TR2)中仍然剩余一部分第二導電材料。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R2)中 的第二導電材料要在一定程度上向下凹陷,以便使源極溝槽(TR3)中殘留的第二導電材料 最少。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步驟e之后、步驟f之前,除去一 部分第一絕緣層,使第一絕緣層與襯底的頂面在一個平面上。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一個本體層包括垂直植入和退火。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源極層包括垂直植入和退火。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絕緣層進一步凹陷至襯底的頂面以下。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源極層包括傾斜植入和退火。
      2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j包括選擇性地刻蝕一部分第二絕緣層,以形成源極電極接觸孔和柵極電極接觸孔,以及源 極/本體接觸孔;在源極電極接觸孔和柵極電極接觸孔,以及源極/本體接觸孔的側壁上,沉積阻隔材 料;以及用導電插頭填充源極電極接觸孔,柵極電極接觸孔,以及源極/本體接觸孔的剩余部分。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極電極接觸孔比柵極電極接觸孔更大。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極電極接觸孔的寬度為0.35微米至 0. 7微米,柵極電極接觸孔的寬度為0. 25微米至0. 35微米。
      2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步驟g之后、步驟h之前,要進行在晶體管元溝槽(TRl)、柵極溝槽(TM)和源極溝槽(TR;3)中,回刻第一絕緣層,以制備墊片;以及在晶體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M)中的第二導電材料上方,以及源極層上方,制 備自對準多晶硅化物。
      24.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屏蔽柵極溝槽場效應管,每個場效應管都含有一個導電屏蔽電極和一個導電柵極 電極,形成在晶體管元溝槽(TRl)中;一個源極溝槽(TR3),在源極溝槽(TR3)的底部只有一個導電屏蔽電極,沒有導電柵極 電極;一個柵極溝槽(TR2),在導電屏蔽電極上方,柵極溝槽(TM)具有一個導電柵極電極, 其中源極溝槽(TR3)比柵極溝槽(TR2)更寬也更深;一個或多個垂直屏蔽電極接頭,用于將源極溝槽(TR3)中的導電屏蔽電極直接電連接 到源極金屬上;垂直柵極接頭,用于將柵極溝槽(TR2)中的導電柵極直接電連接到柵極金屬上,其中 該半導體器件是由一個三掩膜屏蔽柵工藝制成的,其中源極溝槽(TR3)比柵極溝槽(TR2) 更寬也更深。
      25.如權利要求M所述的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柵極溝槽(TR2)比晶體管元溝槽 (TRl)更寬也更深。
      26.如權利要求M所述的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屏蔽柵極場效應管是形成在一個 重摻雜襯底上方的外延層中,其中只有源極溝槽(TR;3)延伸到該重摻雜的襯底中,而晶體 管元溝槽(TRl)和柵極溝槽(TM)并沒有。
      27.如權利要求對所述的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源極溝槽(TR3)最外層的環(huán)也作為 終止區(qū)的一個保護環(huán)。
      全文摘要
      在帶有三掩膜屏蔽柵工藝的溝槽中直接接觸,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半導體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在半導體襯底上使用溝槽掩膜,刻蝕襯底形成三種不同寬度的溝槽。第一導電材料形成在溝槽底部。第二導電材料形成在第一導電材料上方。絕緣層將第一和第二導電材料分隔開。第一絕緣層沉積在溝槽上方。本體層形成在襯底的頂部。源極形成在本體層中。在溝槽和源極上方使用第二絕緣層。在第二絕緣層上方使用接觸掩膜。形成穿過第二絕緣層的源極和柵極接頭。源極和柵極金屬形成在第二絕緣層上方。
      文檔編號H01L29/78GK102034712SQ20101029442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3日
      發(fā)明者哈姆扎·耶爾馬茲, 安荷·叭剌, 常虹, 戴嵩山, 陳軍 申請人:萬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