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用于電信模塊的接線條的連接和切換接觸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89700閱讀:1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電信模塊的接線條的連接和切換接觸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電信系統(tǒng)中的配線點處的電信模塊的接線條。具體地講,本發(fā)明涉及接線條中所使用的接觸元件。
      背景技術
      在電信領域,許多顧客(也稱為用戶)通過電信線路和模塊與電信公司的交換機(也稱為交換器)相連。電信模塊在進線和出線之間建立電連接。多個電信模塊可以在配線點處組裝在一起,并可能與其他電信部件組裝在一起,其中配線點的例子包括位于電信公司中心局內(nèi)的主配線架、中間配線架、可服務多個街道或房屋的室外機柜、或位于(例如)辦公樓或辦公樓某個樓層的配線點。一些電信線路可以永久性地連接第一電信模塊,并且可以使用所謂的“跳線”(可更改)在這些第一模塊內(nèi)的電觸點和其他模塊內(nèi)的電觸點之間 進行非永久性連接。包括多個接觸元件的接線條被用于電信模塊中在電信系統(tǒng)的進線和出線之間(通常在系統(tǒng)電纜的線與跳線電纜的線之間)建立電連接。多個接線條通常組裝在合適的承載座上,例如,背裝架上。眾所周知,有各種類型的接線條。隨著電信服務的不斷擴大,對電信組件盡可能緊湊的需求增長,同時對簡化安裝工序以使其可經(jīng)濟有效地執(zhí)行的需求增長。就包括多個接觸元件(所述接觸元件具有連接進線和出線的觸點)的接線條而言,已知的是,如果可在接線條的兩個相對縱向偵牝而非僅在一側進行線與接觸元件的觸點之間的連接,則可實現(xiàn)更緊湊的結構(從而使有限空間中可建立的連接密度得以增加)。這種“雙側”型接線條的優(yōu)點在于可將進線和出線分離到接線條的相應側,從而使可用空間能夠被更有效地利用?!半p側”型接線條在例如 US-A-4 618 204 (Saligny)、5 549 489 (Baggett 等人)、6 068 503 (Gerke 等人)和 6 069 951(Dohnke) ;AU 2006/202891(Reichle&de Massari AG) ;EP-A-1 246317(3M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B_2 343 563 (Porta Systems Corporation);以及 WO 2006/132972 (Commscope Solutions Properties)中有所描述。WO 2008/024085 (Turk Telekominikasyon A. S.)和 WO 2009/046481 (ADC GmbH)均描述了雙側接線條,其中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空間,接線條內(nèi)的接觸元件被布置成相對的平行的兩行。已知有許多不同形式的接觸元件用在雙側接線條中。其有兩種類型,本文中稱為“連接”接觸元件和“斷開”接觸元件。連接接觸元件是一體式元件,其在使用中在接線條的相對的縱向側之間延伸,其通常端接于絕緣位移觸點(IDC)中。連接觸點的例子在 TO 2008/148458 (ADC Gmbh)和 US-A-5 800215 (Dohnke)以及上述 AU 2006/202891 和US-A-4 618 204(Saligny)中有所描述。斷開觸點也在接線條的相對的縱向側之間延伸,但其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在斷開點處彼此彈性接合,并且可通過將插件從一個縱向側插入接線條中來分開以斷開它們之間的電連接。斷開觸點的例子在上述EP-A-I 246 317和US2007/082524 (Barthes 和 Metral)中有所描述。
      本發(fā)明涉及簡化雙側接線條中所使用的接觸元件的設置,并允許提供更緊湊的電信組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電信模塊的接線條, 其包括至少一對并排布置的接觸元件,每一接觸元件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對的縱向側上的觸點,以用于連接到電信線纜的線對,其中每一接觸元件包括(i)兩個末端區(qū)域,其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應縱向側上的觸點,并沿著所述接觸元件的縱向軸線基本上彼此對齊,(ii)所述末端區(qū)域之間的中心區(qū),所述中心區(qū)基本上位于所述縱向軸線的一側;其中所述末端區(qū)域之一包括彈性接觸區(qū),所述彈性接觸區(qū)基本上在所述縱向軸線的另一側從所述末端區(qū)域延伸,并且能夠通過從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接合所述接觸元件基本上相同,但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使得較窄的中心區(qū)彼此相鄰。如本文所述,接觸元件是相同的,但繞垂直于接觸元件的總平面的中心軸線轉(zhuǎn)向180。。這一對接觸元件的接觸區(qū)的不對稱設置可使接觸區(qū)之間的空間能夠最大化,從而改善進入接線條中的不同用戶線之間的串音衰減。在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述接觸元件為連接接觸元件。在這一方面,每一接觸元件的末端區(qū)域通過所述接觸元件的中心區(qū)連接。接觸元件的中心區(qū)可比所述接觸元件的末端區(qū)域窄。這種類型的接觸元件可由基本上恒定寬度的大致平坦的元件通過去除元件的中心區(qū)的一部分或?qū)⒃摬糠窒蚝笳郫B,以減小該區(qū)域的寬度來形成。向后折疊的部分(當存在時)可形成接觸元件的彈性接觸區(qū),從而提供制造優(yōu)點并獲得接觸區(qū)彎曲到接觸元件的末端區(qū)域的平面外的接觸元件。當以這樣的方式形成時,接觸區(qū)無需增加接觸元件的寬度。這一對連接接觸元件可布置在接線條中,作為單行接觸元件對的一部分,或作為相對的兩行接觸元件對中一行的一部分。在每一情況下,由于僅需要一種形式的接觸元件,所以提供了特定的制造優(yōu)點。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接線條包括兩對所述連接接觸元件,其彼此面對并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其中兩對接觸元件的所述兩個末端區(qū)域能夠通過從所述接線條的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并位于所述兩對接觸元件之間的外部元件來彼此電連接。如本文所述,這兩對接觸元件是相同的,但繞一對的兩個接觸元件之間的縱向軸線轉(zhuǎn)向180°。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接觸元件為切換接觸元件。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接觸元件的中心區(qū)從接觸元件的另一末端區(qū)域朝著所述一個區(qū)域延伸但不與其接觸,并形成第二彈性接觸區(qū);兩個彈性接觸區(qū)能夠通過從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接合,以在接觸元件的末端區(qū)域之間建立電連接。每一切換接觸元件可大致類似于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連接接觸元,使得中心區(qū)彎曲到所述一個末端區(qū)域的平面外以形成相應的彈性接觸區(qū),向后折疊的部分形成另一末端區(qū)域的相應的彈性接觸區(qū)。這樣,可提供所占據(jù)空間有利地不超過連接接觸元件的切換接觸元件。這一對切換接觸元件可布置在接線條中,作為單行接觸元件對的一部分,或作為相對的兩行接觸元件對中一行的一部分。在每一情況下,由于僅需要一種形式的接觸元件,所以提供了特定的制造優(yōu)點。在本發(fā)明的這一方面的實施例中,接線條包括兩對所述切換接觸元件,其彼此面對并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其中兩對接觸元件的兩個末端區(qū)域能夠通過在所述兩對接觸元件之間的從所述接線條的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彼此電連接。 本文所述,這兩對接觸元件是相同的,但繞一對的兩個接觸元件之間的縱向軸線轉(zhuǎn)向180°。本發(fā)明提供可以各種取向使用的接觸元件,從而能夠僅利用一種類型的接觸元件就可提供接線條。通過以不同的取向使用一種類型的接觸元件,接線條中的接觸元件可密集間隔,而使接線條內(nèi)的觸點之間的空間最大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接觸元件可為連接觸點的形式?;蛘?,當其包括兩個分開的末端區(qū)域時,其可提供與斷開觸點所提供功能類似的功能,同時所占據(jù)空間較少,從而也幫助提供更緊湊的電信組件。如果接線條(包括裝配機構)關于在接線條的末端之間延伸的中心軸線對稱,從而使其能夠由兩個相同的殼體部分組裝而成,則通過使用基本上相同的接觸元件而提供的制造優(yōu)點可進一步增大。電信模塊可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配于承載座上的接線條。所述承載座可包括具有大致U形截面的背裝架,接線條裝配于所述框架的臂的自由邊上。接線條可被設計為使得其僅可以一種取向裝配于承載座上,使得接線條的縱向側中的一個或另一個上的觸點能夠被觸及,從而方便接線條在承載座上的安置。


      將參照附圖(僅作為舉例)描述用于電信系統(tǒng)的接線條,附圖中圖I是在進線和出線對連接之前設置在承載座上的接線條的透視圖;圖2是從承載座移除的圖I的接線條之一的透視圖;圖3示出圖2的接線條的一個側面;圖4是沿圖3中的箭頭4的方向的接線條的一個縱向側的視圖;圖5是沿圖3中的箭頭5的方向的接線條的一個橫向側的視圖;圖6類似于圖2,但示出接線條的兩個半塊分離以露出接觸元件;圖7A-7E示出用于將線對連接到圖I至圖6的接線條的一個方法的各個階段;圖8A-8C示出用于將線對連接到圖I至圖6的接線條的另一方法的各個階段;圖9類似于圖1,但示出修改形式的接線條和承載座;圖10是圖9的接線條之一的一端的詳細視圖,此時正與承載座接合;圖11類似于圖9,但示出進一步修改的接線條和承載座;圖12是適合用于圖I、圖9和圖11的接線條的連接接觸元件的透視圖13是圖12的接觸元件的平面圖;圖14是圖12的接觸元件的側視圖;圖15是一對接觸元件的透視圖,每個接觸元件如圖12至圖14所示;圖16是相對的兩對接觸元件的透視圖,每一對如圖15所示;圖17是適合用于圖I、圖9和圖11的接線條的切換接觸元件的透視圖;圖18是圖17的接觸元件的平面圖;圖19是在圖18中箭頭19的方向的接觸元件的側視圖;圖20類似于圖16,不同的是其接觸元件如圖17至圖19所示;
      圖21是與橋接元件組合的圖20的接觸元件的側視圖;圖22k和22B是可供選擇的切換接觸元件的平面圖和側視圖;圖23A和23B是另一可供選擇的切換接觸元件的平面圖和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裝配在背裝架3形式的承載座上的接線條I。盡管僅示出三個接線條,但如圖所示的背裝架總共可容納十個這樣的接線條。其他背裝架或承載座可容納不同數(shù)量的接線條。每一接線條具有兩個相對的側面5、6(圖I中僅看到一個接線條的面5)、相對的橫向側7、8以及相對的縱向側9、10。如下文更詳細描述,在每一接線條I內(nèi)是連接進線對和出線對的接觸元件(圖I中看不到)。背裝架3為具有U形截面的傳統(tǒng)類型,接線條I可如圖所示裝配于其上,其兩端支撐在背裝架3的自由邊緣11上,使其側面5、6彼此平行。如圖所示,接線條I和背裝架3的背部之間留有空間以容納電纜,所述電纜包括將連接到接線條的線對束?,F(xiàn)在將參照圖2至圖6更詳細地描述接線條I。接線條包括兩個塑料外殼部件1A、1B,這兩個塑料外殼部件沿著平行于縱向側9、10的縱向中央平面相接,并在該處通過位置適當?shù)逆i扣(catch)保持在一起。外殼部件1A、1B相同,以使完整的外殼關于該縱向中央平面對稱。圖6示出了分離的外殼部件1A、1B,以露出接線條內(nèi)的接觸元件12,這些接觸元件并排排列成面對面的兩行。當外殼部件1A、1B組裝在一起時,接觸元件12在接線條I的相對的縱向側9、10之間延伸。每個接觸元件12在每一端具有傳統(tǒng)的絕緣位移觸點(IDC) 13,以用于在接線條的一個縱向側上連接至來自電信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電纜的導線的導體,在另一縱向側上連接至來自跳線電纜的導線的導體。與接觸元件12類似,IDC 13并排排列成面對面的兩行,并各自具有與接線條主體中的相應推入式狹槽14相聯(lián)的狹槽,以用于根據(jù)情況以已知的線路/跳線方式插入,行中每一對相鄰的IDC被分配給相應的用戶線對。接觸元件12可包括下面參照圖12至圖23更詳細描述的連接接觸元件或切換接觸元件,然而這里不對其詳述。接線條I在與橫向側7、8相鄰的兩端設有杠桿機構15,用以將接線條裝到背裝架上。各個杠桿機構15從相應橫向側7、8的中心區(qū)域延伸并包括兩個臂16、17,這兩個臂分別指向接線條的正面和背面。每個臂16、17與接線條的相鄰橫向側一起限定相應的狹槽18、19,背裝架3的邊緣11可根據(jù)接線條的取向插入所述狹槽中。每個臂16、17還包括掛扣20、21,所述掛扣伸出到相鄰的狹槽中,用來接合于與背裝架的邊緣11相鄰的開口 IIA中以將接線條固定就位。每個臂16、17的外端形成為捏手22,通過該捏手,當需要將接線條從背裝架3移除時,臂可樞轉(zhuǎn)以使相應的掛扣20、21與開口 IlA脫開,并且還可用于懸掛如標簽之類的附件。引線環(huán)23從各個杠桿機構15的中心區(qū)域向外伸出,以用于管理在走線至接線條I的IDC 13的線對束,如下所述。接線條I在每一側面5、6上還設置有兩個引線臂24,這兩個臂平行于側面的縱軸線從外端朝中心延伸,并在中心處與位于它們之間的小間隙25端接,線對束可被引導到所述小間隙中,如下所述。每一側面5、6另外設置有立栓27形式的線保持/分離元件,并設置有線保持夾29,所述保持夾從杠桿機構15延伸以彈性地接合在相鄰引線臂24的末端下面。每一線保持夾29可被壓下以允許線對束被推到相鄰引線臂24后面,然后將與臂重新接合以將線對保持在引導臂后面。使用中,以傳統(tǒng)方式使用接線條I將來自系統(tǒng)電纜(例如,主電纜或配線電纜)的線對連接到用戶跳線。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連接至接線條的縱向側9、10之一上的IDC,跳線連接到另一縱向側上的IDC。然而,由于接線條的外殼關于兩個外殼部件1A、1B的接合處 對稱,所以安裝者不需要在開始安裝工序之前區(qū)分接線條的這兩側安裝可從面朝框架外的兩個縱向側9、10中的任一側開始,在隨后將任何所需附件裝配到框架時不會由于不正確的初始取向而遇到任何問題?,F(xiàn)在將參照圖7A至圖7E描述將接線條I安裝在背裝架3中的方法。假設接線條I已經(jīng)裝配在背裝架3上使得縱向側9面朝框架外,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位于接線條和框架背部之間的空間中)已被送出到接線條的每一側面5、6上方,經(jīng)過引線臂24下面,并連接到接線條的縱向側9上的相應行中的IDC 13 (圖7A)。然后,需要將接線條I翻轉(zhuǎn),以使得在其另一縱向側10上的IDC能夠被觸及以連接來自跳線電纜的線對(也位于接線條和背裝架3的背部之間的空間中)。首先將接線條1(連接有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從背裝架3上拔下并向外抬起(圖7B)。然后,每一側面5、6上的線被分成兩束30 (每一引線臂24后面各一束)并被引向接線條的相應端(圖7C)?,F(xiàn)在,接線條I繞其縱軸線(即,在杠桿機構15之間延伸的中心軸線)在分開到接線條兩側上的線束之間旋轉(zhuǎn)180°,通過圖7D所示的位置。然后,可將接線條兩端的線束推到線保持夾29后面以使線束形成環(huán)圈31,然后將接線條以新的取向放回到背裝架上?,F(xiàn)在,接線條I的每一側面具有圖7E所示的外觀。線束30中的環(huán)圈31的形狀由接線條的側面5、6上的立栓27以及線保持夾29確定,所述保持夾防止環(huán)圈伸出接線條的末端。現(xiàn)在,接線條I的縱向表面10上的兩行IDC 13能夠被觸及以連接來自跳線電纜的線對(未示出),所述線對通過接線條兩端處的引線環(huán)23送至IDC。接線條的側面5、6上的立栓27(已用于約束線束30中的環(huán)圈31)現(xiàn)在也用于將跳線與那些環(huán)圈分離。使接線條I繞其縱軸線旋轉(zhuǎn)以便于連接跳線的優(yōu)點在于,更容易確保接線條的一個縱向側上的系統(tǒng)電纜連接與接線條另一縱向側上的用戶電纜連接配對。例如,如果接線條具有用于二十個線對的連接,其中十個(從背裝架的一側編號I至10)沿著接線條的一偵牝十個(從背裝架的同一側編號11至20)沿著接線條的另一側,則線對I和11在如參照圖7A至圖7E所述旋轉(zhuǎn)之后將仍在背裝架的同一側,因此更容易找到。這一優(yōu)點的實現(xiàn)并未耗用長的源電纜或跳線電纜,而是通過在接線條I的側面5、6上提供線對簡單的引線臂24,其有利于將來自源電纜的線對在接線條的末端處分成束30,繼而使接線條能夠如上所述旋轉(zhuǎn)。另外在接線條I的側面5、6上設置立栓27和線保持夾29限制了線束環(huán)圈31的范圍,并確保已接線的接線條占據(jù)的空間不超過接線條本身。通過使用上面參照圖7A至圖7E描述的方法實現(xiàn)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對系統(tǒng)電纜的任何拉力將具有將系統(tǒng)電纜的各條線進一步拉入其要被連接的IDC 13的狹槽中的效果,從而易于固定而不是損壞連接。鑒于此,接線條上可不再需要附加固定裝置,例如上蓋。
      應當理解,參照圖7A至圖7E描述的安裝工序不限于僅用于圖I至圖6所示的接線條,而是適用于在接線條的兩個縱向側上均具有兩行IDC的任何接線條。還應當理解的是,引線臂24、立栓27和線保持夾29可被接線條上的執(zhí)行相同功能的其他結構代替。圖8A至圖8C示意表示在兩個縱向側上均具有兩行觸點的接線條的安裝方法,其也涉及將接線條繞其縱軸線旋轉(zhuǎn)180°,但不要求接線條設有引線臂24。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將接線條I,裝配在背裝架3上,將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束40橫跨接線條的一個側面(即表面5)從接線條與背裝架背部之間的空間拉出。將線束分成兩半,一半線41連接到接線條P的面向前的縱向側9上的相鄰行中的IDC,如圖8A所示。另一半線束42繞過接線條P到另一側面6,這一半線連接到接線條的縱向側9上的另一行中的IDC,如圖SB所示?;蛘?,如果有兩個10線對束而不是一個20線對束,則一束線連接到與接線條I'的面向前的縱向側9相鄰的行中的IDC,另一束線繞過接線條到另一側面6?,F(xiàn)在,將接線條Γ (連接有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從背裝架3上拔下并向外抬起,并繞其縱軸線(即,在接線條的橫向側7、8之間延伸的中心軸線)旋轉(zhuǎn)180°,旋轉(zhuǎn)方向為從圖8A看時,使得縱向側9朝著紙面之外。然后將其以新的取向重新置于背裝架3上?,F(xiàn)在,接線條I,的縱向表面10上的兩行IDC能夠被觸及以連接來自跳線電纜的線對,所述線對可通過接線條兩端處的引線環(huán)送至IDC,如上面參照圖7B所述。在這一安裝方法之后,可將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束40的兩半41、42布置在接線條Ii與背裝架3背部的空間中,如圖SC所示。當然,線束40的一半42顯著長于另一半41,這是由在所述方法的初始階段繞過接線條I,而導致的。然而,所述方法(與上面參照圖7A至圖7D所描述的相同)的優(yōu)點在于,更容易確保接線條的一個縱向側上的系統(tǒng)電纜連接與接線條另一縱向側上的用戶電纜連接配對。圖9和圖10示出圖I的接線條I和背裝架3的修改形式,涉及確保在安裝工序期間,接線條不能被無意中繞橫向軸線轉(zhuǎn)向而以不正確的取向裝配于框架上(即,使得在圖9中接線條的側面6可見,而非側面5,其伴隨的風險是可能使接線條一個縱向側上的系統(tǒng)電纜連接不與接線條另一縱向側上的用戶電纜連接配對)。為此,在圖9的接線條I中,每一接線條的一端(圖9中所見的右手端)的杠桿機構15設置有附加識別特征45 (并參見圖10),其接合在背裝架3的相應側的邊緣11中的形狀相配的切口 46中。背裝架3的另一側的邊緣11沒有切口 46,使得帶有識別特征45的杠桿機構15無法與該邊緣接合,因此使得接線條I不可能不正確地裝配于背裝架上。這樣,可以顯著提高效率,因為可由不太熟練的人員來安裝接線條而不增加出錯的風險,出錯會造成必須拆卸接線條并再次以正確的取向重裝(在一些情況下,甚至需要重新切割系統(tǒng)和/或跳線電纜,如果可用的預留電纜不足,則變得更困難)。圖11示出接線條I和背裝架3的可供選擇的修改形式,其用于與剛才參照圖9和圖10描述的修改形式相同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背裝架的兩側通過開口 IlA的尺寸來區(qū)分,杠桿機構15上的掛扣20、21接合到所述開口中而將接線條裝配于框架上。具體地講,背裝架的一側(圖11所示的右側)上的開口 IlA比框架另一側上的開口大,接線條I的杠桿機構15上的掛扣20、21(圖11中不可見)形狀類似,結果使得接線條不可能在背裝架上不正確裝配。應當理解,參照圖9至圖11描述的修改形式可適用于需要防止接線條被不正確地裝配于框架上的接線條和背裝架的任何組合。然而,所述修改形式尤其適用于對稱(因此,更容易以錯誤的取向裝配于背裝架上)的接線條,并適用于在接線條的兩個相對側上具有用于線對的兩行連接的接線條(在這種情況下,接線條的不正確取向會導致不匹配的布線)?,F(xiàn)在將參照圖12至圖23描述適用于接線條I的接觸元件。 圖12至圖14示出連接接觸元件50,即在接觸元件的兩端處的IDC13之間形成永久連接的元件,其在使用中可在接線條I的相對的縱向側9、10處觸及。接觸元件50具有位于其兩個末端區(qū)域52之間的較窄的中心區(qū)51,其通過將接觸元件的相鄰部分53向后朝著這兩個末端區(qū)域之一折疊來形成。因此,接觸元件50的較窄的中心區(qū)51基本上處于連接IDC 13的線接納狹槽54的縱軸線的一側。除了向后折疊的部分53之外,所述接觸元件大致平坦,但在某些區(qū)域以已知方式形成輪廓,以確保其在接線條I的外殼中可靠地保持在其位置上,并使IDC13中狹槽的寬度可作調(diào)整。另外,接觸元件的每一末端區(qū)域52包括抓鉤55,該抓鉤能接合在接線條的相應外殼部件1A、1B中,以使接觸元件在外殼中更加穩(wěn)固。圖15示出并排組裝以在一端接納來自系統(tǒng)電纜的線對并在另一端接納來自跳線電纜的線對的兩個接觸元件50。從圖15可見,接觸元件50中的一個相對于另一個繞垂直于元件平面的中心軸線旋轉(zhuǎn)180°,以使得兩個接觸元件的較窄的中心區(qū)51彼此相鄰,而向后折疊的部分53沿相反方向延伸。這一對接觸元件可安裝在接線條中作為單行的接觸元件對的一部分?;蛘撸湟部扇缟厦鎱⒄請DI、圖9或圖11所示裝在接線條中作為兩行相對的接觸元件對中一行的一部分。在后一種情況下,兩行中的接觸元件可包括如圖16所示的相對的接觸元件對可以看出接觸元件對是相同的,各如圖15所示,但一對相對于另一對圍繞一對的兩個接觸元件之間的縱向軸線(即,平行于接觸元件的縱向軸線的軸線)旋轉(zhuǎn)了 180°。在使用圖15和圖16的觸點對時,接觸元件50的向后折疊的部分53形成彈性接觸區(qū)(即,接觸彈簧),其從接觸元件的相應末端區(qū)域52延伸,并可通過插入接線條中的第三元件(例如,印刷電路板(PCB)、過壓保護器(OVP)或測試插頭)接合,以用于以已知方式分接信號。接觸彈簧53的非對稱設置使用于特定形狀的接觸元件的接觸彈簧之間的間距成為最大,已知這樣能夠?qū)崿F(xiàn)不同用戶線路之間的更好的串音衰減。另外,接觸彈簧53的非對稱設置在接觸元件的末端區(qū)域52的寬度內(nèi)實現(xiàn)(即,任一接觸元件的寬度沒有任何增加),這使得接觸元件對沿著行的間距最小化。接觸元件50的另外的優(yōu)點在于,圖15和圖16的構造可配以單一類型的接觸元件。
      如有必要,接觸元件50的較窄的中心區(qū)51可形成輪廓(例如圖示的那樣)以在一對相鄰接觸元件之間的區(qū)域中維持某一最小間距。在(例如)該區(qū)域中不存在接線條的外殼部件1A、1B的塑料材料(通常用于將接觸元件彼此隔離)的情況下這可能是必要的。圖17至圖19示出切換接觸元件60,即在接觸元件的兩個末端處的IDC 13之間提供可切換連接的接觸元件。該接觸元件為兩部分61、6Γ :部分61包括末端區(qū)域63和接觸彈簧65 (實際上對應于接觸元件50的一個具有接觸彈簧53的末端區(qū)域52);部分61'包括末端區(qū)域63'和接觸彈簧65'(實際上對應于接觸元件50的一個具有較窄的中心區(qū)51的末端區(qū)域52)。在這種情況下,接觸彈簧65'(對應于接觸元件50的中心區(qū)51)朝著末端區(qū)域63延伸并不與其接觸,并且彎曲到自其延伸的末端區(qū)域63'的平面外。圖20示出接觸元件60可如何并排成對并且相對而成對地組裝在接線條中,如上面針對連接接觸元件50參照圖15和16所述。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接觸彈簧65、65'通過插入接線條中的第三元件(例如,橋接插件、PCB或0VP)接合以完成連接,否則接觸元件末端處的IDC 13之間沒有連接。例如,圖21示出這樣的連接元件67,其插在相對的接觸元件對60之間以完成所有四個接觸元件的末端處的IDC13之間的連接。 通過比較圖14和圖19可以看出,切換接觸元件60所占據(jù)的接線條I的側面5、6之間的空間將不大于連接接觸元件50。在這一方面,考慮到其提供的功能,其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斷開接觸元件(當急需空間時),因為傳統(tǒng)的斷開接觸元件通常需要比連接接觸元件更多的空間。圖22和圖23示出如何構造其他形式的切換接觸元件70、71 :在圖22Α和22Β中,利用類似于接觸元件60的部分61的兩部分,在圖23Α和23Β中,利用類似于接觸元件60的部分6Γ的兩部分。應當理解,參照圖12至圖23描述的接觸元件可用在上面參照圖I至圖6描述的不同形式的接線條中。同樣,參照圖I至圖6描述的接線條可采用參照圖12至圖23描述的不同形式的接觸元件。然而,由于接線條中使用相同的外殼部件以及標準的接觸元件,所述接線條和所述接觸元件的組合具有特定的制造便利性。上述接線條在我們的共同待審專利申請No. GB 0910188. 2、No. GB 0910192. 4和No. GB 0910199. 9中也有描述并提出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電信模塊的接線條,包括至少一對并排布置的接觸元件,每一接觸元件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對的縱向側上的觸點,以用于連接到電信線纜的線對, 其中每一接觸元件包括 (i)兩個末端區(qū)域,所述末端區(qū)域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應縱向側上的觸點,并沿著所述接觸元件的縱向軸線基本上彼此對齊, (ii)所述末端區(qū)域之間的中心區(qū),所述中心區(qū)基本上位于所述縱向軸線的一側; 其中所述末端區(qū)域之一包括彈性接觸區(qū),所述彈性接觸區(qū)基本上在所述縱向軸線的另一側從所述末端區(qū)域延伸,并且能夠通過從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接合 所述接觸元件基本上相同,但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使得所述中心區(qū)彼此相鄰。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每一接觸元件的所述末端區(qū)域通過所述接觸元件的所述中心區(qū)來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每一接觸元件的所述中心區(qū)比所述接觸元件的所述末端區(qū)域窄。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每一接觸元件的所述接觸區(qū)彎曲到所述接觸元件的相應末端區(qū)域的平面外。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接線條,包括兩對所述接觸元件,其彼此面對并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從而兩對接觸元件的所述接觸區(qū)能夠通過從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并位于面對的兩對接觸元件之間的外部元件來接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所述外部元件包括保護插件或測試裝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每一接觸元件的所述中心區(qū)從所述接觸元件的另一末端區(qū)域朝著所述一個區(qū)域延伸但不與其接觸,并形成第二彈性接觸區(qū);兩個彈性接觸區(qū)能夠通過從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接合,以在所述接觸元件的所述末端區(qū)域之間建立電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每一接觸區(qū)彎曲到所述接觸元件的相應末端區(qū)域的平面外。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接線條,包括兩對所述接觸元件,其彼此面對并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其中兩對接觸元件的所述兩個末端區(qū)域能夠通過從所述接線條的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并位于所述兩對接觸元件之間的外部元件來彼此電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接線條,其中所述外部元件包括橋接插件、保護插件或測試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電信模塊的接線條(1),其包括至少一對并排布置的接觸元件(50),每一接觸元件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對的縱向側(9,10)上的觸點(13)中,以用于連接到電信線纜的線對。每一接觸元件包括(i)兩個末端區(qū)域(52),其端接于所述接線條的相應縱向側上的觸點,并沿著所述接觸元件的縱向軸線基本上彼此對齊,(ii)所述末端區(qū)域之間的較窄的中心區(qū)(51),所述中心區(qū)基本上位于所述縱向軸線的一側。末端區(qū)域之一包括彈性接觸區(qū)(53),所述彈性接觸區(qū)基本上在所述縱向軸線的另一側從所述末端區(qū)域延伸,并且能夠通過從所述相對的縱向側之一插入所述接線條中的外部元件來接合。所述接觸元件基本上相同,但相對于彼此轉(zhuǎn)向180°,使得較窄的中心區(qū)彼此相鄰。
      文檔編號H01R25/14GK102804520SQ201080035116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弗里德里?!·登特, 克里斯汀·B·邦德, 漢斯-迪特爾·奧托, 沃爾夫?qū)ぐ5聽柭? 京特·希曼斯基 申請人:3M創(chuàng)新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