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鍵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鍵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按鍵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電子裝置中,對于用于提供功能用途的按鍵(例如為電源按鍵、聲音按鍵或是無線傳輸按鍵等)的固定結構而言,常見的方式是以機殼設置定位柱,且按鍵設置定位孔,在定位柱嵌入至定位孔后,再以熱熔方式以使該等按鍵固定至機殼上。然而,當熱熔不確實時,按鍵可能凹陷于機殼內,將使得按鍵無法順利觸壓進而影響電子裝置的功能啟閉。此夕卜,若以熱熔方式固定機殼與按鍵,則需要治具對位所欲熱熔區(qū)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按鍵結構,其方便將按鍵固定至殼體上。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按鍵結構,包括一殼體與一按鍵。殼體具有一第一開槽、一第二開槽與一卡扣部。按鍵具有一按壓部、一連接部與一滑動部,其中連接部與滑動部位于按壓部的兩側,且按壓部嵌入至第一開槽內??鄄靠ê线B接部。滑動部嵌入至第二開槽內,且鄰近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
`
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開槽具有一導引面,且按鍵的滑動部抵靠于導引面?;瑒硬窟m于沿導引面滑動。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卡扣部具有一基部與一^^勾部?;苛⒃O于殼體的一底面,且卡勾部連接基部且朝向連接部延伸。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接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連接第二部分與按壓部??ü床康謮旱诙糠?。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按壓部與連接部實質上平行于殼體的底面,且滑動部由按壓部的底部延伸,并朝向一方向延伸且嵌入至第二開槽內,而此方向相對于底面的法線方向為傾斜的。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上蓋,設置于殼體上。上蓋對應按鍵的按壓部的位置具有一第三開口,其中當上蓋與殼體組裝時,按鍵的部分的按壓部藉由第
三開口暴露。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按壓部相接的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部分為一彈臂結構。在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部為一舌片結構?;谏鲜觯景l(fā)明的按鍵結構是利用殼體的卡扣部卡合按鍵的連接部,且按鍵的滑動部嵌入至殼體的第二開槽,以完成按鍵與殼體的組裝,因此可避免以熱熔方式所產生的問題。此外,鄰近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可弱化部分滑動部的強度,以使按鍵的滑動部具有較佳彈性,有助于按鍵的組裝且可避免按鍵于觸壓時造成卡鍵。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按鍵結構應用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按鍵結構的局部立體圖。圖3為圖2的按鍵結構于另一視角的局部立體圖。圖4為圖1的按鍵結構的爆炸圖。圖5為圖3的殼體沿割面線1-1的剖視圖。圖6為圖5的按鍵于受力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附圖標記:10:可攜式電子裝置100:按鍵結構110:殼體IlOa:底面112:第一開槽114:第二開槽114a:導引面116:卡扣部116a:基部116b:卡勾部120:按鍵122:按壓部124:連接部124a:第一部分124b:第二部分126:滑動部130:上蓋132:第三開口dl:第一方向d2:第 二方向d3:法線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按鍵結構應用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按鍵結構100適于應用于一可攜式電子裝置10,其例如為筆記本式計算機。按鍵結構包括一殼體110與一按鍵120。當使用者觸壓按鍵120時,可開啟或關閉對應于按鍵120的下的電子模塊(未顯示)的功能。
圖2為圖1的按鍵結構的局部立體圖。圖3為圖2的按鍵結構于另一視角的局部立體圖。圖4為圖1的按鍵結構的爆炸圖。請參考圖2、圖3與圖4,殼體110具有一第一開槽112、一第二開槽114與一^^扣部116。按鍵120具有一按壓部122、一連接部124與一滑動部126,其中連接部124與滑動部126位于按壓部122的兩側,且按壓部122嵌入至第一開槽112內。滑動部126嵌入至第二開槽114內,且鄰近按壓部122的滑動部126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122的滑動部126的厚度。詳細地說,當組裝人員須將按鍵120組裝至殼體110時,只先將按鍵120的滑動部126插入至殼體110的第二開槽114內,并且將按鍵120的按壓部122嵌入至殼體110的第一開槽112內,最后再將殼體110的卡扣部116扣合至按鍵120的連接部124,即可完成殼體110與按鍵120的組裝,其中本實施例的滑動部126例如為一舌片結構。藉此,按鍵結構100相較于現有使用熱熔方式的按鍵結構,不但具有容易組裝的優(yōu)點,而且不需熱熔治具,因此能降低可攜式電子裝置10的成本。此外,鄰近按壓部122的滑動部126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122的滑動部126的厚度,亦即按壓部122相接的滑動部126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122的滑動部126的厚度,因此可作為一滑動部126的弱化結構,用以降低部分滑動部126的強度。當滑動部126開始變形時,會由此弱化結構處開始彎曲而變形。藉此,可使滑動部具有較佳的彈性,有助于按鍵120安裝至殼體110,并且可減小施力于按鍵120上,用以方便使用者觸壓。圖5為圖3的殼體沿割面線1-1的剖視圖。圖6為圖5的按鍵于受力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請參考圖4、圖5與圖6,本實施例的殼體110的第二開槽114具有一導引面114a,且按鍵120的滑動部126抵靠于導引面114a。滑動部126適于沿導引面114a滑動。進一步地說,當使用者施力于按壓部122時,滑動部126沿著一第一方向dl于導引面114a上滑動,直到按壓部122接觸到電子 模塊后,滑動部126停止滑動(如圖6所示)。反之,當使用者未施力于按壓部122時,滑動部126沿著一第二方向d2于導引面114a上滑動,直到按壓部122完全地嵌入至第一開槽112且抵靠殼體110的底面IlOa(如圖5所不),其中第一方向dl與第二方向d2相對于殼體110的底面IlOa的法線方向d3為傾斜的,且第一方向dl與第二方向d2互為相反方向。因此,藉由導引面114a導引滑動部126滑動,可使按鍵120相對于殼體110穩(wěn)定地移動。此外,本實施例的殼體110的卡扣部116具有一基部116a與一卡勾部116b。基部116a立設于殼體110的底面110a,且卡勾部116b連接基部116a并朝向連接部124延伸。再者,連接部124具有一第一部分124a與一第二部分124b。第一部分124a連接第二部分124b與按壓部122??ü床?16b抵壓第二部分124b。當按壓部122被觸壓時,部分的第一部分124a藉由按壓部122帶動,因此使得部分的第一部分124a產生些微變形,其中本實施例的第一部分124a例如為一彈臂結構。藉此配置,可使按鍵120更易于按壓,且不影響按鍵120的連接部124與殼體110的卡扣部116的卡合。另外,本實施例的按壓部122與連接部124實質上平行于殼體110的底面110a,且滑動部126由按壓部122的底部延伸,并朝向第二方向d2延伸且嵌入至第二開槽114內。因此,滑動部126的厚度是由按壓部122的底部延伸后沿著第二方向d2逐漸地增加。藉此方式,滑動部126可構成彈性較佳的結構。請參考圖1、圖2與圖4,本實施例的按鍵結構100還包括一上蓋130,設置于殼體110上。上蓋130對應按鍵120的按壓部122的位置具有一第三開口 132。當上蓋130組裝至殼體110時,按鍵120的部分的按壓部122藉由第三開口 132暴露。因此,按鍵120位于上蓋130與殼體110之間。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利用殼體的卡扣部卡合按鍵的連接部,且按鍵的滑動部嵌入至殼體的第二開槽,以完成按鍵與殼體的組裝。因此,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相較于現有使用熱熔方式的按鍵結構,不但具有容易組裝的優(yōu)點,而且不需熱熔治具,因此能降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成本。此外,鄰近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可用以降低部分滑動部的強度以使滑動部由弱化結構處開始彎曲而變形,以方便按鍵安裝至殼體,并可減少使用者的施力。再者,當殼體的第二開槽具有導引面時,藉由導引面導引滑動部滑動,可使按鍵相對于殼體穩(wěn)定地移動。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當可作些許更動與潤飾,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按鍵結構,包括: 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開槽、一第二開槽與一卡扣部; 一按鍵,具有一按壓部、一連接部與一滑動部,其中該連接部與該滑動部位于該按壓部的兩側,且該按壓部嵌入至該第一開槽內,該卡扣部卡合該連接部,該滑動部嵌入至該第二開槽內,且鄰近該按壓部的該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該按壓部的該滑動部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二開槽具有一導引面,該按鍵的該滑動部抵靠于該導引面,該滑動部適于沿該導引面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卡扣部具有一基部與--^勾部,該基部立設于該殼體的一底面,該卡勾部連接該基部且朝向該連接部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連接部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連接該第二部分與該按壓部,該卡勾部抵壓該第二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按壓部與該連接部平行于該殼體的該底面,且該滑動部由該按壓部的底部延伸,并朝向一方向延伸且嵌入至該第二開槽內,該方向相對于該底面的法線方向為傾斜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還包括一上蓋,設置于該殼體上,該上蓋對應該按鍵的該按壓部的位置具有一第三開口,其中當該上蓋與該殼體組裝時,該按鍵的部分的該按壓部藉由該第三開口暴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與該按壓部相接的該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該按壓部的該滑動部的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部分為一彈臂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滑動部為一舌片結構。
全文摘要
一種按鍵結構包括一殼體與一按鍵。殼體具有一第一開槽、一第二開槽與一卡扣部。按鍵具有一按壓部、一連接部與一滑動部,其中連接部與滑動部位于按壓部的兩側,且按壓部嵌入至第一開槽內??鄄靠ê线B接部?;瑒硬壳度胫恋诙_槽內,且鄰近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小于遠離按壓部的滑動部的厚度。本發(fā)明的按鍵結構,可應用于可攜式電子裝置,避免以熱熔方式所產生的問題。
文檔編號H01H13/14GK103137364SQ20111038741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曾繁榮 申請人:英業(yè)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