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繼電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繼電器,包括底板、鐵心、套有線圈的線圈架、軛鐵、銜鐵、動引出腳、靜引出腳、第一軟編織帶和第二軟編織帶,所述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所述鐵心依次穿過線圈架、軛鐵與底板相鉚接,所述軛鐵與銜鐵通過彈簧連接,所述銜鐵上設有動觸簧片,該動觸簧片的一端與銜鐵鉚合,另一端鉚合有匯流片和動觸點,所述靜引出腳上連有靜觸點,所述第一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動觸簧片焊接,所述第二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匯流片焊接,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緊湊,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通大電流時,可以避免靜引出腳與動觸點發(fā)生相對位移,提高可靠性,穩(wěn)固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繼電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種繼電器。
【背景技術】
[0002]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diào)節(jié)、安全保護、轉(zhuǎn)換電路等作用,繼電器一般包括動靜簧片、基座、軛鐵、線圈、銜鐵、彈片等零部件,在繼電器的同類產(chǎn)品中,靜觸點與靜引出腳的連接方式主要為靜引出腳采用帶材,在帶材上沖一孔,然后觸點與此孔鉚接,產(chǎn)品與外部連接大多是快速連接方式,繼電器與負載連接不可靠;另外,同類產(chǎn)品的繼電器負載電流比較小,主要是靠動接觸簧片起主要的通電功能,若要增大負載電流,則相應的動接觸簧片的截面積就要做大,這會導致吸合不下來,而面積過小,則通電不順,導致簧片過熱減少彈性,使產(chǎn)品失效;一般繼電器的負載腳片與底板都是單獨體,再裝配成一體,這在大電流繼電器中,穩(wěn)定性與牢固性不好。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緊湊,連接可靠,穩(wěn)固性好,負載電流大,通電能力好的繼電器。
[0004]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繼電器,包括底板、鐵心、套有線圈的線圈架、軛鐵、銜鐵、動引出腳、靜引出腳、第一軟編織帶和第二軟編織帶,所述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所述鐵心依次穿過線圈架、軛鐵與底板相鉚接,所述軛鐵與銜鐵通過彈簧連接,所述銜鐵上設有動觸簧片,該動觸簧片的一端與銜鐵鉚合,另一端鉚合有匯流片和動觸點,所述靜引出腳上連有靜觸點,所述第一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動觸簧片焊接,所述第二軟編織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焊接,另一端與匯流片焊接。
[0005]進一步地,所述鐵心與底板的鉚接處設有墊片,該鉚接處填充有膠水,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可以防止鐵心裸露而生銹。
[0006]進一步地,所述膠水為環(huán)氧樹脂膠水。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軟編織帶和第二軟編織帶的兩端均設有紫銅片,方便轉(zhuǎn)移電流,防止動觸簧片過熱影響彈性。
[0008]進一步地,所述靜引出腳與靜觸點過盈配合,增加了通電能力,而且連接牢固,可以實現(xiàn)負載引出腳與外部負載螺紋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靜引出腳和動引出腳的下端均設有圓柱螺紋,該圓柱螺紋上擰有螺母,可以增強通電能力,提高接觸可靠性。
[0010]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方設有線圈引出腳。
[00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緊湊,底板與動引出腳、靜引出腳一體注塑,通大電流時,可以避免靜引出腳與動觸點發(fā)生相對位移,提高可靠性,穩(wěn)固性好,另外,鐵心依次穿過線圈架、軛鐵與底板相鉚接,使得鐵心、軛鐵、動觸簧片、動觸點與靜觸點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因為外力、冷熱等外界因素而改變,提高接觸的可靠性,通大電流時,采用兩根軟編織帶導電,其中一根直接在動觸點邊上引出,使得動觸簧片的實際通電量與通電距離減少,并將大電流轉(zhuǎn)移到軟編織帶上,避免動觸簧片過熱影響彈性,增加產(chǎn)品通電能力,本發(fā)明設計合理,符合市場需求,適合大規(guī)模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3]圖2為本發(fā)明的剖視圖;
[0014]圖3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0015]圖4為本發(fā)明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17]如圖1-4所示,一種繼電器,包括底板1、鐵心2、套有線圈的線圈架3、軛鐵4、銜鐵5、動引出腳6、靜引出腳7、第一軟編織帶8和第二軟編織帶9,所述底板I與動引出腳6、靜引出腳7 —體注塑,所述鐵心2依次穿過線圈架3、軛鐵4與底板I相鉚接,所述軛鐵4與銜鐵5通過彈簧14連接,所述銜鐵5上設有動觸簧片13,該動觸簧片13的一端與銜鐵5鉚合,另一端鉚合有匯流片12和動觸點11,所述靜引出腳7上連有靜觸點10,所述第一軟編織帶8的一端與動引出腳6焊接,另一端與動觸簧片13焊接,所述第二軟編織帶9的一端與動引出腳6焊接,另一端與匯流片12焊接,所述底板I下方設有線圈引出腳16,由于線圈通電電流不大,線圈電流不會超過0.5A,所以線圈引出腳16采用快速連接方式,既節(jié)約連接成本,又提高裝配速度,所述鐵心2與底板I的鉚接處設有墊片17,該鉚接處填充有環(huán)氧樹脂膠水,既增加了牢固性,又可以防止鐵心2裸露而生銹,所述第一軟編織帶8和第二軟編織帶9的兩端均設有紫銅片15,方便轉(zhuǎn)移電流,防止動觸簧片13過熱影響彈性,所述靜引出腳7與靜觸點10過盈配合,增加了通電能力,而且連接牢固,可以實現(xiàn)負載引出腳與外部負載螺紋連接,所述靜引出腳7和動引出腳6的下端均設有圓柱螺紋,該圓柱螺紋上擰有螺母,可以增強通電能力,提高接觸可靠性,所述繼電器外部套有殼體。
[0018]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小電流控制大電流的電流轉(zhuǎn)化控制過程,用較小的繼電器線圈電流(< 0.5A)來控制較大的負載電流(100A-200A),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性,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首先,控制繼電器線圈的激勵信號使繼電器線圈通電,然后,由于繼電器線圈通電后,線圈產(chǎn)生了磁場,通過鐵心2、軛鐵4、銜鐵5形成磁路系統(tǒng),在整個磁路系統(tǒng)中,由于銜鐵5是可動體,在磁場的作用下,銜鐵5與鐵心2接觸形成閉合磁路,在銜鐵5的動作過程中,動觸黃片13與銜鐵5柳接在一起,動觸點11與動觸黃片13柳接在一起,動觸黃片13、銜鐵5、動觸點11形成一體,銜鐵5的動作帶動了動觸點11動作,動觸點11與靜觸點10產(chǎn)生閉合,形成閉合負載電路,從而使負載得電工作;在去掉線圈的激勵信號后,線圈磁場消失,銜鐵5與鐵心2失去磁力作用,銜鐵4被彈簧15拉回原始位置,動觸點11也回到原始位置,負載電路形成開路,負載失電而停止工作,因此,工作人員只需通過控制繼電器的線圈電流就可以實現(xiàn)對整個負載回路的控制。
[001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繼電器,包括底板(I)、鐵心⑵、套有線圈的線圈架(3)、軛鐵(4)、銜鐵(5)、動引出腳出)、靜引出腳(7)、第一軟編織帶(8)和第二軟編織帶(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與動引出腳(6)、靜引出腳(7)—體注塑,所述鐵心(2)依次穿過線圈架(3)、軛鐵(4)與底板(I)相鉚接,所述軛鐵(4)與銜鐵(5)通過彈簧(14)連接,所述銜鐵(5)上設有動觸簧片(13),該動觸簧片(13)的一端與銜鐵(5)鉚合,另一端鉚合有匯流片(12)和動觸點(II),所述靜引出腳⑵上連有靜觸點(10),所述第一軟編織帶⑶的一端與動引出腳(6)焊接,另一端與動觸簧片(13)焊接,所述第二軟編織帶(9)的一端與動引出腳(6)焊接,另一端與匯流片(12)焊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心(2)與底板⑴的鉚接處設有墊片(17),該鉚接處填充有膠水。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水為環(huán)氧樹脂膠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軟編織帶(8)和第二軟編織帶(9)的兩端均設有紫銅片(15)。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靜引出腳(7)與靜觸點(10)過盈配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靜引出腳(7)和動引出腳(6)的下端均設有圓柱螺紋,該圓柱螺紋上擰有螺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繼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下方設有線圈引出腳(16)。
【文檔編號】H01H50/02GK204189719SQ201420574822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8日
【發(fā)明者】舒小強, 陳宜才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新馬電子有限公司